好吧,我好像需要重新自我介紹一次。
來了些不明就裡的人,質疑一個旅遊臉書小編是不是應該閉嘴就好?
這個粉專,從頭到尾就是我林氏璧一個人發言,沒有小編。對於疫情,我有沒有資格發言?我的意見,值不值得參考?我可以多說一些我的經歷給你參考。
在全職當一個旅遊部落客之前,我是一個感染科醫師。
我在醫學系五年級時,就被感染科師長的教學吸引(主要是李秉穎老師),決心想走感染科。從五年級就開始參加感染科的週會。我沒有選小兒感染科,是因為我無法對付亂哭的小朋友,也沒信心幫小朋友打上針@@
2003年SARS肆虐,我是第二年內科住院醫師,有照顧過SARS病人。我看到台大百年老店第一次因為急診的院內醫護人員群聚感染而關閉急診,我到現在還忘不了下班後在醫院洗一次澡,回家再洗一次,深怕傳染給家人的心情。隔一年就要選次專科了,我看到感染科的學長們忙得沒日沒夜淒慘的狀況,但我沒有被嚇退。我還是選了感染科當我的次專。我看到張上淳,陳宜君老師因為疫情多了好多白髮,看到科內同事一起奮戰,為台灣打贏這場戰疫,我希望加入這樣令人驕傲的團隊。
我當感染科主治醫師的年資有超過十年(開始在台大雲林分院,後來轉回台北)。這十年中我參與了2009新型流感那一疫,我還參與了國光疫苗的臨床試驗。那次台灣動起來防疫的過程,我在內部看到許多。當時我一開始在倫理委員會,後來因為利益衝突退出此疫苗的審查,這中間對於如何做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我學到好多。
之後每年教育演講我幾乎都在講新型流感還有禽流感。大家也許知道成人的感染科對於病毒是比較不熟悉的,所以每次有機會聽到黃立民,李秉穎老師的演講我都排除萬難去聽,累積的感控,病毒學知識,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最近我都一直找兩位老師又在哪裡受訪說了什麼話,哈哈)
每當日本有疫情,不管是麻疹,德國麻疹,登革熱,新型流感,我都會寫文章和毒友們分享。
日本的旅遊醫學和病毒很相關,我敢說我對於這些議題比很多內科感染科醫師都更了解(多半人不常遇到,要查書才知道XD)。
我雖然不在第一線看診了,但我還滿常和從前的同事,朋友切磋醫學的。我大學同學的LINE群組人才濟濟,最近大家也是熱烈討論疫情相關,以自身專業提供種種觀點。
從前在醫院的時候忙死了,但我現在反而有時間靜下心好好了解各地最新的疫情資訊,還有最新發表的報告。
我也身在全台灣感染科專家幾乎都在的LINE討論群組中,隨時接收第一手消息。看著先進們憂國憂民熱烈討論防疫諸多事項,覺得非常感動。我甚至每天和各位師長分享日本最新疫情,希望大家能參考日本此次防疫中可以改進的地方(早期鑽石公主遊輪的防疫作為就引起很多討論)。
台灣的感染醫療團隊,真的很棒。
雖然已經不在醫界,但我以身為台灣防疫的一員為榮。我曾經是,以後也是。我會在我的位置盡力做到我能做到的正確衛教。傳播正確醫學知識,而不是散布恐懼搶網路流量。
疫情以來,我已經寫了46篇部落格文章,21場直播,盡我的能力來做正確的衛教。我這半年幾乎沒有收入,但我覺得很好。國家栽培我成為感染專科醫師,這是我回報的時候了。我很樂意和張上淳老師一樣做義工,我沒辦法在這種時候還整天風花雪月的談日本旅遊吃喝玩樂。
這裡不是任何團體的側翼粉專,我不須要為任何人擦脂抹粉或護航。我只是本於我的專業,看到什麼就說什麼,希望在這新冠疫情中盡我的一份力量。如此而已。
我會保持耐心,利用這段時間養好身體,等待回到日本的那一天。
別忘了蘭城晶英酒店今年住宿券團購是9月9日星期三喔!
https://linshibi.com/?p=37429
疫苗可能還要一年,這一年我猜還很難出國。為你的國旅超前佈署吧!
歡迎傳遞正確衛教!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疫須知 常見問題解答FAQ
https://linshibi.com/?p=35408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懶人包 如何治療?會傳染給他人嗎?會變成帶原者一直排病毒嗎?
https://linshibi.com/?p=36077
目前全部的新冠相關文章
https://linshibi.com/?cat=855
歡迎加入我會發聲的種種管道!
戰時送上醫學新知,平時送上日本旅遊資訊XD
Youtube每週一9PM直播,還不快上車!
https://www.youtube.com/user/linshibi
LINE@已經重新開始運作
https://line.me/R/ti/p/%40linshibi
Telegram也會繼續發信
https://t.me/linshib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nshibi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務農夫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先跟YOUTUBE的網友們說聲抱歉, 無法在5月19日當天跟大家第一時間分享生產的過程。 只有在臉書上用照片更新即時動態。 所以我們已經順利生產完回家坐月子了~ 這個影片就跟大家分享我們薯條寶寶生產的紀錄過程。 終於在這幾天都很晚睡的空嫌當中 抽一點點時間來剪輯我們”薯條寶寶的生產記錄過程”的影片...
「員榮醫院看診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 關於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小劍劍-務農夫婦x田園日記 Facebook
- 關於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 關於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務農夫婦 Youtube
- 關於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 關於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 關於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員榮醫療體系-認識厝邊好醫師「骨科林維群醫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員榮眼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員榮眼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小劍劍-務農夫婦x田園日記 Facebook 八卦
終於在這幾天都很晚睡的空嫌當中
抽一點點時間來剪輯我們”薯條寶寶的生產記錄過程”的影片
真的,一切只能說太突然了。
預計6月5日左右會生產,所以身上一堆工作還沒完成。
但是生產大過於一切的工作,
現在平安回家了,終於要趁著薯條吃飽後小睡一下的時間
好好消化自己手邊的工作。
這部影片也是百忙之中抽空剪輯好的。
是紀錄進醫院後從待產房開始拍攝記錄的,
剛到醫院的時候,剛開始子宮頸開4公分,老婆陣痛讓她難受疼痛。
之後打了所謂的減痛分娩。(有人稱之為無痛分娩)
真的,老婆回憶起來,減痛分娩用在老婆身上很有幫助
接下來開到8到9公分時,還可以跟聊天打屁,吃東西甚至拍戲
有知會過醫院產房護理師們,確定可以讓我們全程拍攝
(只要醫師護理人員不入鏡都可以)
在待產房拍攝玩鬧的部分,其實我們沒有發出聲音的,是回家事後才配音。
不能因為為了拍攝影響別的產婦。
(我們那一間待產房也只有我們而已)
接著老婆從待產房進了產房之後,差不多10分鐘就生出薯條寶寶了。
雖然是第一胎不過滿順利就生出來了。
比較特別的是薯條剛出生臉都皺皺的,一清洗完之後突然就變成清秀小帥哥了。
不過一看就知道,嗯….是的,比較像我。
就這樣除了生產時鎖骨受傷之外,薯條寶寶一切都正常健康。
接下來出院回到家的日子才是真正的挑戰。
回家第一天凌晨2點餵奶
回家第二天凌晨1點餵奶
回家第三天凌晨3點要喝奶還很清醒的對我笑……(累啊)
最後感謝花蓮門諾醫院的協助我們家薯條寶寶順利生產
也感謝我們的醫師蔡醫師的平常看診以及接生工作
也感謝門諾醫院產房以及住院病房還有嬰兒房的護理人員的幫忙
更感謝黃建榮婦產科診所讓我們有個健康的薯條寶寶。
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這篇不談詳細疫情,我想對這陣子在看這個粉專發文的人交代一下我的背景。網路上人人都是專家,有醫學相關背景的人也很多,媒體重視流量甚於正確防疫資訊傳播,到底應該相信什麼?
早在2020年1月30日,我在臉書對於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有過一次未來走向的預測。當時引起一些人對我的質疑。我是一個旅遊部落客,或是說我已經不在醫療第一線很久了,有什麼資格能談論此事?好似我的意見就要打折扣不能相信。
醫學上本來就有專業判斷會不相同的狀況,這我完全尊重。至於我的意見,值不值得參考?我可以多說一些我的經歷給各位參考。
在全職當一個旅遊部落客之前,我是一個感染科專科醫師。我的執照到現在都還是有效的。願意的話我隨時可以回醫界。
我在醫學系五年級時,就被感染科師長的教學吸引(主要是李秉穎老師),決心想走感染科。從五年級就開始參加感染科的週會。我沒有選小兒感染科,是因為我無法對付亂哭的小朋友,也沒信心幫小朋友打上針@@
2002~2003年SARS肆虐,我是第二年內科住院醫師,有照顧過SARS病人。我看到台大百年老店第一次因為急診的院內醫護人員群聚感染而關閉急診,我到現在還忘不了下班後在醫院洗一次澡,回家再洗一次,深怕傳染給家人的心情。隔一年就要選次專科了,我看到感染科的學長們忙得沒日沒夜淒慘的狀況,但我沒有被嚇退。我還是選了感染科當我的次專。我看到張上淳,陳宜君老師因為疫情多了好多白髮,看到科內同事一起奮戰,為台灣打贏這場戰疫,我希望加入這樣令人驕傲的團隊。
我當感染科主治醫師的年資有超過十年(開始在台大雲林分院,後來轉回台北)。這十年中我參與了2009新型流感那一疫,我還參與了國光疫苗的臨床試驗。那次台灣動起來防疫的過程,我在內部看到許多。當時我一開始在倫理委員會,後來因為利益衝突退出此疫苗的審查,這中間對於如何做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我學到好多。
之後每年教育演講我幾乎都在講新型流感還有禽流感。大家也許知道成人的感染科對於病毒是比較不熟悉的,所以每次有機會聽到黃立民,李秉穎老師的演講我都排除萬難去聽,累積的感控,病毒學知識,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最近我都一直找兩位老師又在哪裡受訪說了什麼話,哈哈)
每當日本有疫情,不管是麻疹,德國麻疹,登革熱,新型流感,我都會寫文章和毒友們分享。
日本的旅遊醫學和病毒很相關,我敢說我對於這些議題比很多內科感染科醫師都更了解(多半人不常遇到,要查書才知道XD)。
我雖然不在第一線看診了,但我還滿常和從前的同事,朋友切磋醫學的。我大學同學的LINE群組人才濟濟,最近大家也是熱烈討論疫情相關,以自身專業提供種種觀點。
從前在醫院的時候忙死了,但我現在反而有時間靜下心好好了解各地最新的疫情資訊,還有最新發表的報告。
我這陣子發表的日本疫情,都不敢抄中文媒體報導的,我都要看到日文原文資訊發表才算數。以NHK還有厚勞省新聞稿為主。
我也身在全台灣感染科專家幾乎都在的LINE討論群組中,隨時接收第一手消息。看著先進們憂國憂民熱烈討論防疫諸多事項,覺得非常感動。我甚至每天和各位師長分享日本最新疫情,希望大家能參考日本此次防疫中可以改進的地方(近日鑽石公主遊輪的防疫作為就引起很多討論)。
台灣的感染醫療團隊,真的很棒。
雖然已經不在醫界,但我以身為台灣防疫的一員為榮。我曾經是,以後也是。我會在我的位置盡力做到我能做到的正確衛教。傳播正確醫學知識,而不是散布恐懼搶網路流量。不斷提醒民眾注意,但不應該是恐慌到在沒有社區感染的時候街上就口罩戴好戴滿。
這次的疫情會是長期抗戰,大家都要有心理準備。這個病毒已經在香港,泰國,新加坡,日本開始有進入社區的跡象,台灣很可能也將要面對一樣的問題。我們應該虛心密切觀察日本接下來疫情的發展,因為這是我們之後很重要的參考。
批評很簡單,但如果是不明究裡的批評,很多時候只是帶來仇恨,不會帶來進步。大家加油吧!
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務農夫婦 Youtube 的評價
先跟YOUTUBE的網友們說聲抱歉,
無法在5月19日當天跟大家第一時間分享生產的過程。
只有在臉書上用照片更新即時動態。
所以我們已經順利生產完回家坐月子了~
這個影片就跟大家分享我們薯條寶寶生產的紀錄過程。
終於在這幾天都很晚睡的空嫌當中
抽一點點時間來剪輯我們”薯條寶寶的生產記錄過程”的影片
真的,一切只能說太突然了。
預計6月5日左右會生產,所以身上一堆工作還沒完成。
但是生產大過於一切的工作,
現在平安回家了,終於要趁著薯條吃飽後小睡一下的時間
好好消化自己手邊的工作。
這部影片也是百忙之中抽空剪輯好的。
是紀錄進醫院後從待產房開始拍攝記錄的,
剛到醫院的時候,剛開始子宮頸開4公分,老婆陣痛讓她難受疼痛。
之後打了所謂的減痛分娩。(有人稱之為無痛分娩)
真的,老婆回憶起來,減痛分娩用在老婆身上很有幫助
接下來開到8到9公分時,還可以跟聊天打屁,吃東西甚至拍戲
有知會過醫院產房護理師們,確定可以讓我們全程拍攝
(只要醫師護理人員不入鏡都可以)
在待產房拍攝玩鬧的部分,其實我們沒有發出聲音的,是回家事後才配音。
不能因為為了拍攝影響別的產婦。
(我們那一間待產房也只有我們而已)
接著老婆從待產房進了產房之後,差不多10分鐘就生出薯條寶寶了。
雖然是第一胎不過滿順利就生出來了。
比較特別的是薯條剛出生臉都皺皺的,一清洗完之後突然就變成清秀小帥哥了。
不過一看就知道,嗯….是的,比較像我。
就這樣除了生產時鎖骨受傷之外,薯條寶寶一切都正常健康。
接下來出院回到家的日子才是真正的挑戰。
回家第一天凌晨2點餵奶
回家第二天凌晨1點餵奶
回家第三天凌晨3點要喝奶還很清醒的對我笑……(累啊)
最後感謝花蓮門諾醫院的協助我們家薯條寶寶順利生產
也感謝我們的醫師蔡醫師的平常看診以及接生工作
也感謝門諾醫院產房以及住院病房還有嬰兒房的護理人員的幫忙
更感謝黃建榮婦產科診所讓我們有個健康的薯條寶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uI7dzhtEE/hqdefault.jpg)
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國內醫護人員的工作繁重,情況好像一直沒有改善,醫改會今天點名林口長庚以及台北榮總,是兩大血汗醫院中心,他們形容林口長庚的護士就像是戰鬥陀螺,而台北榮總的藥師忙到像發藥機器人,但這兩家醫院都回應,醫改會拿到的是舊資料,不合理的情況早已經改善。
病人拿著處方簽,到醫院藥局拿藥,藥師趕緊配藥交給病人,這裏是台北榮總二樓的藥局,因看診人數相當多,藥師忙碌的程度,被醫改會評鑑形容可以拿到「機械手臂獎」,因為光是調劑1張處方從包藥、檢查到發藥,只有短短4.8分鐘,包藥速度是日本的2倍半,這也讓榮總被醫改會冠上是血汗醫院.
同樣被醫改會認為是血汗醫院,還有林口長庚,醫改會用「戰鬥陀螺獎」,來形容林口長庚的護士,因為林口長庚在一般病房和加護病房都出有人力不足的情況,護士得壓縮時間,加快手腳才可能照顧病人,對此林口長庚以新聞稿回應,表示目前護理人力不足是全國醫院共同面臨的問題,但院方還是擬定每年定期調薪等,擴大護理人力招募方案,
但醫改會引述勞委會資料,認為醫療業是高壓疲勞名列前茅的產業,高達32%醫院勞動檢查不及格,超時工作違規率由99年的5.6%,提高到100年的8%,讓救人的熱血醫院淪為血汗工廠.
學者呼籲,衛生署應該要調高醫學中心的評鑑及格標準,並且公開各醫院醫師人力和工作量,以及合理待遇的資料,讓醫護人員的工作品質獲得保障.
記者台北報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1N3MEKVgUk/hqdefault.jpg)
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外交國防委員會/
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 口頭質詢─
▶接獲檢舉,北榮在醫學實驗中使用米格魯犬,讓牠們遭遇極大痛苦。為了醫學研究發展,動物用於實驗不可免,但仍應該儘量減少使用量,將動物的痛苦降到最低。醫院對於相關作業應該要有管裡辦法與規範。北榮澄清絕無使用米格魯實驗。
▶整個北榮醫療人力配置狀況,如醫師例行看診與醫療研究時間分配,是否有專責部門支持醫師從事醫療研究,是否影響醫師看診時間,現階段很多科別缺醫師?
▶另要求臨床研究與藥物研究必須著重產學合作,不能只是論文研究,淪為紙上談兵。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zqkCXPh97w/hqdefault.jpg)
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員榮眼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員榮醫院 -網路掛號星期六下午門診為輪班制,詳情請見此表. ... 預約掛號APP提供即時看診進度查詢與門診預約掛號功能,讓您更能充分的運用時間,輕鬆守護您的健康生活。 ... <看更多>
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員榮眼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員榮醫院 -網路掛號星期六下午門診為輪班制,詳情請見此表. ... 預約掛號APP提供即時看診進度查詢與門診預約掛號功能,讓您更能充分的運用時間,輕鬆守護您的健康生活。 ... <看更多>
員榮醫院看診時間 在 員榮醫療體系-認識厝邊好醫師「骨科林維群醫師」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