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入了解一個人,必先從其家族歷史、往來親友,以其經歷脈絡梳理著手。要深入了解一塊土地,也必先從其歷史、人口組成,梳理著手。
#誰的新疆誰的東突厥?
若以多數世人眼中所稱之「新疆」來說,從名字就知道,新疆原名「西域新疆」,意思是「新佔領的領土」,滿清帝國也曾經把貴州新佔領的領土稱為「新疆」,顯示這只是帝國佔領後方便的稱呼。
至於多新呢?維吾爾族為新疆主要民族,祖先曾在此與蒙古草原、中亞地區建立匈奴王國、突厥王國、回鶻王國、喀喇汗王國、高昌回鶻王國、查台汗王國、賽伊德汗王國,直至十八世紀末準噶爾被清帝國政權消滅,清國才控制周邊地區。起初,清國仍將部落首領、鄉紳封官分治,但期間發生多次抗清事件,多個部落都曾起義獨立過,甚至哲德沙爾汗國還一度控制新疆全境為一個國家,但最後仍遭清軍擊敗屠殺。直到1884年,清國才設「新疆布政使司」將「新疆」正式劃入帝國行政體系。
#首次該地人口屠殺滅絕
根據清朝史家與親王記載,清軍在18世紀末的戰爭,屠殺了準噶爾30~50%的人口,30~40%因清軍帶來的傳染病(天花等)病死,剩餘逃入俄羅斯與哈薩克。換算人口比率,相當於屠殺1000萬台灣人,再用病毒殺死1000萬。可說是清朝政權主導的「第一次新疆人口滅絕」。
新疆還有哈薩克族,與維吾爾族同屬突厥民族。以及受鎮壓的起義回族難民,為以逃避追捕,也有部分逃入新疆,因同屬穆斯林,維吾爾人接納庇護這批回族難民,給了落腳的家園和土地。此外還有少許的柯爾克孜族與蒙古族等少數民族。
#東突厥這名字的來由
東突和圖博、蒙古、台灣、韓國、越南...等等一樣,自古不屬中國。
那東突厥斯坦是怎麼出現的名字?十八世紀末,中亞突厥斯坦被俄羅斯帝國和滿清帝國瓜分後,俄羅斯版圖裡的部分稱為West Turkistan(西突厥斯坦或西土耳其斯坦),而被滿清帝國統治的部分則稱為East Turkistan(東突厥斯坦或東土耳其斯坦)。而上面所說的「新疆」是1884年滿清政府正式劃入滿清版圖後所給的名字。
但東突厥斯坦,現在在中共政權眼中,是個禁忌的名字,代表著分裂、恐怖主義。東突厥人民在這餘百年間,進行多次獨立運動,但都以血腥鎮壓作收。
#人口比例不自然的變化
1949年時,在新疆的漢人人口約為二十九萬人,約佔5~6%,1950年代後,中共政權主導「西北大開發」移入大量漢人,60年更成立現代屯田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量從中國移入漢人。該兵團是由軍事單位控制地方行政、檢察到審判的軍事專政組織。而在中國推動「兩個離不開」政策下,所謂維吾爾人自治的承諾也消失無蹤。而漢人佔有人口比率也逐漸上升,達到40%左右。
2008年以來,中共在新疆建立「再教育營」,規模並日漸擴大,根據聯合國等許多機構估計,關押人數可能超過百萬人(新疆總人口略多於台灣)。營內關押的人員以維吾爾族最多,關押理由從從事伊斯蘭儀禮,到留鬍子、穿短褲等,在內部進行洗腦、語言與文化清洗、強迫勞動等慘無人寰的行為。近期更有許多維吾爾族人指控,中共餵食絕育與避孕藥物,施打可疑疫苗,以降低維族生育率,使得維族生育率在2017年後驟降。同時新疆更實施大規模監控和行動管制,剝奪人民隱私與自由。目前美國國務院、加拿大下議院、荷蘭下議院都將定位為「種族滅絕」。
#既視感的史事
有個突厥的歷史故事,很值得我們借鏡,關於為什麼十八世紀末,清朝能征服此地的歷史。準噶爾汗國、和卓汗國,被清帝國軍事佔領,其原因有共通之處,都是親清人士為了私利引狼入室。
準噶爾汗國政權鬥爭,親清蒙古貴族為以爭奪王位,請清兵軍事援助,最終清軍結合親清貴族滅了準噶爾汗國,但親清人士最後沒有獲得朝思暮想的王位,還被迫逃難他鄉。
而大小和卓為爭奪和卓汗國政權,也請清軍協助,給了清軍侵略東突厥斯坦之地的好藉口好時機,大小和卓後來後悔也曾試圖抵抗,惜最終失去性命,家園國土亦覆。
絕妙的是,之後政權提到這段歷史,卻以平定準噶爾汗國貴族叛亂、大小和卓叛亂作為其歷史評價。對東突厥民族的視角來說,這是引狼入室又趁人之危。
#東突厥懷玉何罪
據資料,東突厥擁有中國陸上石油、天然氣約莫30%的資源,煤炭預測則有40%,還有其他諸如黃金、玉石、寶石等礦產。隨美國也開始深入中亞地區,中共政權也加緊建構東突厥、哈薩克等地石油和天然氣的採伐與運輸建設。
那東突厥人有因這些資源獲得相對應的好處嗎?我們看到當地人被剝削勞動,還有數不盡的集中營,剝奪自我的信仰和民族文化,被迫食用豬肉。有書籍資料指涉,曾有中共黨員因為向中央提出應給當地人5%石油利潤而被查辦。
#血棉花
東突厥當地傳統就產棉花,產量佔全球1/5,但根據BBC等媒體長期收集資料與現地訪查披露,有超過50萬少數民族被強迫在棉花產業勞動(不只棉花田,還包括紡織廠)。從中國本身的官方文件中就顯示,2018年阿克蘇及和田地區就「通過勞動力轉移」派出21萬名工人,動員與運送大量勞力,替生產建設兵團採棉花。文件中並提到要「引導」工人「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也提到被動員的村莊有「不願意從事農業工作」情形,以至於必須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之後再「輸出」工人。衛星照片顯示,許多可容納3000名以上工人的紡織工廠,這麼剛好就設在再教育營旁邊,這些工廠拒絕採訪,外國記者接觸即被驅離並全程跟監。
#中國的算盤
中國自認天朝,工業超英趕美,但中國人卻一面倒擁戴歐美日消費性品牌,寧可穿Nike,也不穿李寧(某中國運動品牌)。在貿易戰期間,中國因外銷下滑與關鍵技術遭圍堵,開始大吹「內循環」,正是要靠著自身龐大市場,跟西方對幹。因此此波義和團式活動,剛好可以扶植中國品牌,取代外國企業在中國的市佔率。而同時,中國也用違反公平與法治手段,開始打壓不配合企業,加上容易被煽動的小粉紅,破壞放火樣樣來。如果外資想留下來,就得越來越像奴才。
中國市場當然很大,但不是自由競爭市場。如果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會被盜竊技術、被查扣財產、被干涉公司治理、以及被阻礙公司行使社會責任和在其他市場發展,到最後,不僅無法繼續賺錢,還可能被中國國家扶植的企業消滅。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或許越來越多企業會思考。
#台灣未來的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聲稱的 「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 領土,大部分來自清帝國,但清帝國剛好是一個施行帝國主義擴張的 「中亞帝國」,中國本身、蒙古、圖博、台灣、或俗稱的「新疆」,都是滿清佔領的土地。取得的歷史都很晚近,甚至不比歐洲列強在亞洲、非洲、美洲殖民的歷史長。
然而,現代中國為了滿足其邪惡的侵略野心,意圖往歐亞內陸與太平洋擴張,就把這些四處侵略而得的土地,說成自古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現代中國也自動忽略過去多個中華帝國與清帝國四處屠殺異族,甚至比西方帝國主義更殘暴的史實,還要裝成帝國主義的被害者,真是假掰至極!
現在中國還不敢聲稱過去曾佔領過的韓國、越南、蒙古國、俄羅斯一部分是他們 「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但是只要胃口大了,可能成吉思汗子孫去過的土地,遠到歐洲全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了!
中國近期的戰狼外交,導致歐洲群起激憤,可能會使歐中投資協定擱淺。這些行徑,都會加速中國與國際社會的脫勾,短期來看可能造成各國經濟損失,也讓中國得以扶植國內企業。但長期來看,讓中國走向封閉市場,實乃好事一件。更可能增加台灣地位重要性。台灣的民主自由走到今天不容易,堅持走對的路,會讓我們爭取到同樣普世價值的盟友,這樣的價值,可以不用昧著良心被迫讚揚血棉花。
看看東突厥的血淚史,台灣人要看清楚,走對的路!
東突厥資料參考,並也推薦大家可看看:
『東突厥斯坦:維吾爾人的真實世界』 前衛出版
此圖當然會有變化,根據來自2006年9月19日在美國國會會議室裡進行兩天的高亞高峰會。會議的與會者有來自東突、西藏、南蒙、台灣(FAPA)、海外挺民主的中國人及越南的代表,最後發表高亞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Nations of High Asia: Tibet, East Turkistan and Inner Mongolia),再經過部分東突人士反應需尊重傳統領土範圍,而不是新疆省地圖,但當然獨立建國後才能確認最終的版圖。 (感謝ken wu 提供資料)
和親王怎麼死的 在 台南式 Facebook 八卦
如果談到成功大學,你認為最能代表成大的地標或是精神象徵是什麼呢?
或許有很多人心中的答案會是榕園或者榕園中這棵圓滾滾的大榕樹。
你曾經想過究竟這個美麗的榕園是怎麼來的嗎?其實這一切都要從98年前的今天說起。
1923年4月21日,這天是個星期六,有位身分不凡的人物恰巧正在台灣訪問,而這天是他在台灣訪問的第6天。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裕仁皇太子,也就是後來即位成為日本第124代天皇的昭和天皇。
4月21日上午,裕仁皇太子巡視完由臺灣製鹽株式會社管理的鹽田後,便風塵僕僕的從大約現今四草一帶驅車來到現在成大光復校區的位置。
不過他當然不是來參訪成大的,因為成大的前身臺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此時根本尚未成立。他來到的地方是當時大日本帝國國土最南方的陸軍基地,也就是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進行視察參訪。
經過大約半小時的視察與閱兵後,4月21日中午12點左右,裕仁皇太子在第七、八隊營舍(現在成大的工業設計系館)正前方,種下一棵原產自鹿兒島的榕樹樹苗。隨後,便來到台南車站,搭乘火車前往高雄繼續進行在台灣視察訪問的行程。
兩年後,裕仁皇太子的弟弟雍仁親王來到台灣訪問,在步兵第二聯隊參訪時也在哥哥所種的榕樹旁大約20公尺種下另一棵榕樹。
又過了一年,三皇子宣仁親王也來到了台灣,進行參訪時,同樣的在二哥所種的榕樹旁又種下了一棵榕樹。
不過後來,可能因為天災人禍等因素,僅有裕仁皇太子所種植的那棵榕樹存活至今,也就是現在成大榕園中央,那棵樹齡最老、最壯碩、最美麗的大榕樹。
而雍仁親王當年所種植的地方,雖然現今也有一棵枝葉茂盛的榕樹,不過依樹齡推測應該是後來補植的,並不是當年那棵。至於宣仁親王當年種植榕樹的地方現在更是不見樹影。
後來,日本於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撤出台灣。1945年,國軍接手原本日軍的第二步兵聯隊基地,並把這裡改稱為光復營區。直到1966年,成大向國防部取得這片土地,這裡也正式成為成大的光復校區。
昔日日軍的練兵場,在成大歷任校長的經營下,成為了可以輕鬆悠遊、盡情奔跑的榕園。現在成大榕園中共有12棵大榕樹,每棵樹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歷史,不過當中就以裕仁皇太子親手種植的這棵最有話題。
1995年,這棵渾圓美麗的大榕樹曾一度感染膠蟲病,面臨病死砍伐的危機,所幸後來在成大校友奔走下,獲得霖園集團捐贈100萬元的援助,認養救治了大榕樹,後來這棵榕樹也成為了旗下國泰人壽及國泰世華的企業標誌,在台灣多個城市的紅磚大樓外牆上,綻放著他生命力旺盛的樣貌。
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這棵大榕樹也有後代在另一個地方萌芽生長。2010年,成大致贈金門大學這棵百年大榕樹的直系幼苗,讓榕樹傳承成大精神,繼續在金門大學開枝散葉,成長茁壯。
下次來到成大,別忘了去榕園走走,在大草坪上悠遊嬉戲,躺著仰望天空,感受這將近百年來的活生生的歷史與自然氣息。
.
台南式ig instagram.com/tainan_style/
也看看台南開幕式三井新店資訊
和親王怎麼死的 在 Cheap Facebook 八卦
蚊子、蒼蠅曾經是護國神蟲
美國總統川普
不斷鼓吹使用抗瘧疾藥物「奎寧」
來治療武漢肺炎
引發專家撻伐科學證據太薄,質疑療效
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卻也緊急通過羥氯奎寧的授權認證
「羥氯奎寧」是歷史悠久的人工合成藥物
它的前身是奎寧,是由金雞納樹的樹皮提煉而成
曾經是世界上唯一有效治療瘧疾的藥物
瘧疾是史上最恐怖的傳染病之一
病源蟲來自蚊子
現在仍每年有2.3億人感染
造成40萬人死亡
圖坦卡門、華盛頓、亞歷山大
哥倫布與甘地,都患有瘧疾
台灣位處於熱帶 也是瘧疾的大本營
各種熱帶疾病的溫床 外人眼中簡直是鬼島
1895年乙未戰爭 台灣簡陋的裝備
根本無法跟精良的日軍抗衡
台灣義勇軍約戰死了一萬四千人
日軍則死了4806人
但仔細看日軍真正戰死的只有164人
其他4642人是病死的
且生病人數高達2萬6千人
幾乎都是得瘧疾所死
很持久的能久親王
也是死於霍亂
也就是說 蚊子與蒼蠅
聯手搞得日軍不要不要的
在歷經慘烈熱帶疾病襲擊後
日本人發誓要搞定這種疾病
首先他們覺得台灣實在太髒了
亂七八糟的城市規劃
與不愛衛生的居民
這都是熱帶疾病的根本原因
於是開始動手改造台灣..
再下去就說遠了
同樣在18世紀大英帝國開始海外擴張
也是被瘧疾搞得精神崩潰
為了抵抗瘧疾
英國人強迫士兵喝通寧水
就是奎寧+蘇打水
這可不是現在的通寧水
以前的通寧水是為了預防瘧疾
奎寧的成分非常高
但非常苦的奎寧
所以士兵多半不想喝
當時琴酒是軍方的配給品之一
也是英國酒鬼的最愛
印度的英國軍官
想說怎麼不混著琴酒騙騙這些酒鬼呢
於是在通寧水加入糖、柳橙和琴酒
這種苦中帶甜的獨特風味
沒想到大受歡迎 還流行回了歐洲
甚至是全世界
這就是至今風靡的調酒前身
琴通寧(Gin and tonic)
但現在的琴通寧比起原始的版本
奎寧成分少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糖
所以幾乎沒有抗瘧疾的作用
如果想靠喝琴通寧來預防瘧疾
根據現在醫生的說法
一天必須喝67公升的琴通寧
而近年日本帶起一波全球新興琴酒浪潮
融合超過百年傳承日本傳統職人製酒工藝
在地文化概念的「六 ROKU日本頂級琴酒」
以六種獨特的日本植物
「櫻花、櫻花葉、煎茶、玉露、山椒、柚子」
加上經典琴酒配方
透過精湛的調和藝術創造出層次豐富
完美和諧、有著日本柚子清爽香氣的柔順琴酒
相當好喝
【哪裡買的到ROKU】
家樂福、City’super、Jasons Sup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8_f_efNik
大英帝國征服印度的飲料
&專業好喝的琴通寧(GIN TONIC)怎麼調
#RokuGin #JapaneseGinTonic #JapaneseGin
禁止酒駕 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