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總是發生的令人措手不及,昨晚是個不平靜的夜晚,讓我們為八仙的傷者祈禱吧,希望所有人平安。
現場的救難、醫護人員還有見義勇為的人們都辛苦了,值得我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我找到之前 Selina燙傷時引用的《到院前緊急救護》,裡面寫了燒燙傷時的緊急處理辦法。歡迎多多分享,讓更多人有正確的觀念。
======燒燙傷時的緊急處理辦法======
灼傷的種類分別有:吸入劑傷害、熱傷與輻射灼傷、燙傷、曬傷、火燒傷、化學燒傷、電燒傷等。
這是一種複雜的傷害,除了身體受傷外,對於日後身體器官之復健和心靈上創傷的撫平都十分艱鉅。
灼傷的緊急處理:
1 將患者帶離灼傷來源以避免再次受到波及。
2 遇到吸入性灼傷時,若情況允許將病患直立以利其呼吸順暢。
3 遇到吸入性灼傷時,若患者上衣、領帶、項鍊等沒有被燒到也沒沾黏在皮膚上,請將他們褪去以避免限制胸腔運動或呼吸。
4 所有燒傷較重的病人都需供給氧氣; 懷孕的患者不論燒傷多嚴重都給予氧氣的補充,以保護胎兒。
5 絕對不可試著去移開電線,只有電力公司的合格修護工人才可去觸碰高壓電線。
6 如果電線掉落在遇難的車上,不要去觸碰該輛車。
7 若化學物質進入眼睛,一定要仔細清洗,絕對不能在眼睛處使用化學解毒劑。
8 沖洗眼睛至少30分鐘,用大量的水對準患部沖洗,要特別小心不要讓未受影響的另一隻眼睛受到洗滌患部的水污染。
請大家告訴大家,也希望天佑臺灣!天佑受傷者!
希望不要再有悲劇發生了
共勉
#冒牌生
吸入性灼傷 在 Vicky Hung (洪雅琦) Facebook 八卦
發生了這麼嚴重的事
實在不知道有沒有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
只能在此呼籲
最近沒急症,不要去大醫院看診
尤其是北部地區的大型醫院
不要去過度探望病患
如此容易增加醫院裡的病菌交流
如果是加護病房的患者,你們去看也沒用
要探望的反倒是看著患者痛苦的家人
多花時間安慰患者家屬、陪伴家屬
尤其是心疼小孩的家長,可能會不捨小孩痛苦
做出過多的情緒反應與決定
燒燙傷的治療本身一定會痛!
每次的換藥都是如同再死一次的難受
千萬別因為心疼小孩而責罵醫護人員
他們『必須』『狠心』的把傷口上的壞死結構刮除
才能讓新生的組織可以好好修復!
不要因為擔憂小孩難受而對醫護人員喊叫
畢竟這麼多患者同時湧入院內
一切都必須按照受傷程度來決定
無法及時「滿足」家屬需求
有可能他們忙著拯救另一條生命.....
讓醫護人員好好安心的做事
才能讓患者有最好的照顧!
如果已經緊急插管了至少暫時穩定
吸入性灼傷最害怕氣管內部損傷後的腫脹
有些傷在第一時間外觀看起來是正常的
內部卻已腫脹發炎,等到症狀出來之時
很多時候要插管也插不進去,反倒需要氣切
插管是為了避免後續的惡化
也讓患者可以順利地行氣體交換
順暢地呼吸也有助於傷處的恢復
接下來的幾天是發炎的高峰期
如果有機會跟患者接觸
一定要想辦法撫平患者的情緒
過度激動、極度憤怒、生氣與難過
這些負面情緒都只會讓患者的自主神經混亂
讓發炎更加嚴重、讓疼痛更為劇烈
『放慢呼吸、放鬆心情』
不要再去讓患者回想當時的狀況
不要去問患者發生了什麼事
避免讓患者激動
平靜的心情才能降低體內的混亂
過度激動、亢奮,都會讓肌肉與皮膚更為緊繃
讓痛覺更加明顯、讓身體無法好好的休息與恢復
他們已經要面臨往後漫長的復健與恢復期
身為親友的你們,請務必要比他們更平靜
沈穩地面對他們的問題,用平穩的聲音與患者對話
讓患者覺得安心、被照顧
先不用跟他想著未來的事
當務之急是先一起度過前段劇烈疼痛的發炎高峰期
會心疼!會想哭!請先到一旁處理好你的情緒
再勇敢地來陪伴正在痛苦的孩子們
牽著他們的手,一起走過這艱鉅的一段路!
為你們加油中!
吸入性灼傷 在 聯合報 Facebook 八卦
還好,兩人都沒有生命危險
吸入性灼傷 在 電毯起火害二度灼傷女控商家「無檢驗標章」 - YouTube 的八卦
花蓮一名張小姐,去年在網路上買一條電毛毯,今年一月中使用時,毛毯在半夜起火燃燒,造成她臀部跟手腳二度 灼傷 ,13歲女兒則是 吸入性 嗆傷,由於檢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