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從老到新」1979 vs 2020
上圖由 James W. Brown Jr. 拍攝於1979年7月17日,畫面往左為西門路往北,與中正路交會(目前路口北側為麥當勞,南側為寶島鐘錶),路上可見「西遊記」人物打扮的喪葬陣頭。
其實早在「孝女白瓊」喪葬陣頭形成之前,台灣民間即有「五子哭墓」、「三藏取經」、「牽亡歌陣」等喪葬陣頭,其中的 「三藏取經」源自明代神怪小說《西遊記》,屬於小戲性質,通常在告別式現場演出,其劇情為:「唐三藏取經回程中,孫悟空以火眼金睛查知,有某家善人亡故,因此就以取得之真經為亡者超渡。」,「三藏取經」陣頭並無哭喪之表演,出殯時亦隨送葬隊伍遊行,意謂帶領亡靈前往西天極樂世界。
下圖由好友鄭嘉瑩於2020年12月26日在同地拍攝,非常謝謝他專程前往拍照予我製作今昔對照。可以看到西門路二段82號「吳胃腸科」的招牌依舊,而隔壁(84號)的「上海老天祿」則已經變成了「新東陽」。
同地 Google 街景:http://goo.gl/maps/pXX4f
關於上海老天祿:
老天祿本店創立於清末民初的上海市浙江路。上海老天祿的創始人蔡毓根先生在年僅12歲時(1939年)就離開江蘇老家到上海打拚,當時蔡毓根的長兄任職於上海市「老天祿」本店,便安排蔡毓根在老天祿學徒習藝。
民國38年(1949年),因為國共戰爭而渡海來台,在人地生疏、舉目無親的情況下巧遇同鄉友人趙寶根與邵東壽,於是三人集資合夥經營小型食品工廠,蔡毓根先生負責產品的製造與研發等技術面的工作,其他兩位則負責銷售與業務,在當時台北市西門町合開兼賣滷味的上海餅店並沿用大陸上海的老天祿招牌。
後來因為生意不錯,因此分家各自開業,蔡毓根創立上海老天祿食品公司,趙寶根以新天祿為店名,劭東壽則成立老天祿食品號。後來趙寶根的新天祿因為經營不善而關店,因此現在僅剩位在成都路的上海老天祿,以及武昌街的老天祿(已易主給謝玉泉)。
當年蔡毓根的「上海老天祿」就設立在台北市最熱鬧的西門町(成都路12號,目前西門圓環NET那棟)。創建之初,蔡毓根以拓荒者的精神,踏實經營,一切從零開始。憑著創業的幹勁及一身好手藝,不出數年,老少咸宜的美食在口耳相傳的好評中,「老天祿」三個字逐漸樹立了名聲,指名購買的顧客愈來愈多。
上海老天祿在開業期間搬遷數次,民國48年(1959年)因租約到期,搬遷到漢中街119號,更名為「上海老天祿食品號」。民國55年(1966年)2月5日的西門町大火,燒掉了蔡毓根十多年來辛苦經營的心血,損失慘重,但在許多當年的老顧客,包括台灣水泥公司董事長辜振甫先生等人在資金上的支助,蔡毓根在當年五月以信用貸款增資成立「上海老天祿食品有限公司」,並在成都路56號現址復業。
蔡毓根當年在上海老天祿所學習的是茶點與糕點的製作,因此到台灣之後所開設的上海老天祿一開始就是專賣茶點與糕點,但隨著時代的演進,這類食品的購買人口逐漸減少,因此蔡毓根的夫人便開始嘗試滷一些食品來賣,最早的滷味是以整隻的雞鴨與猪肉去製作,來賣給附近的上班族,口味簡單,後來購買的人愈來愈少,而這樣的產品又相當佔空間,因此就改賣一些體積較小的滷味,例如豆干、翅膀、雞腿等,沒想到反應不錯,也愈賣愈好,直到香港藝人劉德華在偶然的機會下吃了武昌街「老天祿」的鴨舌頭,深深的為這個鴨舌頭所吸引,透過媒體的大肆報導,打響了整個上海老天祿與老天祿的名號,讓滷味與老天祿劃上等號。
老店的品牌,常常會有一些紛爭,上海老天祿與老天祿也不例外,但與一般家族分家後的品牌之爭不同,他們是共同使用老天祿這個名號而各自創業。
當年劭東壽在中華路與衡陽路口的新聲戲院滷味部經營的滷味店,一樣是以「上海老天祿」為名。
不過,最早上海的老天祿所著名的是上海糕點、糖炒栗子、金華火腿等食品,並無販售滷味,而邵東壽製作的廣式滷味,則讓老天祿在台灣以滷味聞名。
目前武昌街「老天祿滷味」的老闆謝玉泉在年輕時是新聲戲院滷味部「上海老天祿」的員工,他刻苦耐勞的客家精神贏得邵老闆的信任,而將店鑰匙交給他負責開門與打烊。邵東壽曾說,他會在對面的中華商場偷偷觀察員工的工作情形,結果發現一些與他同鄉的上海員工只要老闆不在,就會偷懶、聊天、嗑瓜子,而只有「小謝」在認真做事。
後來,曾有位劉先生跟邵東壽承租小部分的店面做滷味生意,可惜沒做起來,在劉先生放棄之際,省吃儉用的「小謝」謝玉泉已存了不少錢,於是向邵老闆表明欲承接滷味部的意願,讓他來繳納店租給戲院。於是,在邵老闆的首肯下,開啟了謝玉泉的滷味人生。
當年戲院文化漸漸興起,買滷味進戲院品嘗的觀眾愈來愈多,謝老闆回憶道,張小燕的媽媽曾是新生戲院裡老天祿滷味的常客。
後來,劭東壽舉家移民美國,謝玉泉便以新台幣四百萬元向邵老闆買下上海老天祿品牌,並頂下新聲戲院裡的滷味部店面繼續營業。
民國65年(1976年),謝玉泉又買下現在的武昌街店面,於民國68年(1978年)開設名為「新天成」的滷味店,此時謝老闆同時坐擁中華路上的上海老天祿與武昌街上的新天成。
民國73年(1984年),新聲戲院欲收回滷味部所有權,並進行全面翻修,於是謝老闆決定將重心放在武昌街的新天成滷味。
由於不少老顧客在新聲戲院翻修而暫停營業時,改跑到成都路的「上海老天祿」去買滷味,而不知道武昌街的新天成才是同一個老闆。於是,謝玉泉決定將「老天祿」三字註冊為滷味相關營業項目之商標,並將武昌街的「新天成」更名為「老天祿」。
1988年5月7日,整修中的新聲戲院發生大火,燒成了廢墟,造成兩人輕重傷。於是,新聲戲院歇業,戲院內的滷味部同時走入歷史。(2002年,此地改建成目前的商業大樓,即錢櫃KTV中華新館的所在地。)
然而,謝玉泉在武昌街開設的「老天祿」雖然在民國67年(1978年)才以新天成之名開幕,但仍以老天祿的創始老店自居,因此,成都路的「上海老天祿」展開了與武昌街「老天祿」的品牌之爭。
在法庭上,「上海老天祿」提出各項資料,包含當年創立的營業登記證,照片及其他相關的資料,雖然後來的判決結果是雙方都可以使用「老天祿」這個名字,但為了有所區隔,「上海老天祿」仍繼續冠上「上海」為名,並以「1949年的創始老店」重新打響名號。
如今,源出一脈的武昌街「老天祿」與成都路「上海老天祿」,將一起努力將上海的老口味延續下去,且讓我們樂觀其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蛋皮火腿三明治 餅店每日熱銷上千個】 彰化北斗的肉圓一條街,有一家七十年的餅店特別顯眼,老店靠著三明治紅遍全台灣。最開始,漢餅舖會做洋味的三明治,是因為早年台灣還有美軍部隊駐軍,沒想到加入蛋皮、火腿,再抹上奶油和美乃滋的三明治,意外受到顧客喜愛,成為店裡的招牌產品,現在靠著網路宅配,老店一天得做出...
「吳記餅店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吳記餅店歷史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吳記餅店歷史 在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Facebook
- 關於吳記餅店歷史 在 菓子の幸福週記 Facebook
- 關於吳記餅店歷史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 關於吳記餅店歷史 在 吴记饼店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吳記餅店歷史 在 吳記綠豆椪內餡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吳記餅店歷史 在 吳記餅店ptt的推薦與評價, 網紅們這樣回答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吳記餅店歷史 在 吳記有餅、沒發票退一半民眾:合理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吳記餅店歷史 在 [食記] 花蓮花蓮瑞穗肉圓帶有淡綠茶香PTT推薦Food 的評價
吳記餅店歷史 在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Facebook 八卦
#太陽餅少女時代
#文學台灣台中篇
太陽餅雖然是中台灣特產,坦白說,我自己出乎熱量的考量,不大吃。有一回回家準備北上時,平常總是準備水果給我的母親,塞了一塊太陽餅給我,我沒好氣說,「妳不是嫌我胖了,還給我這餅。我不要。」,母親露出妳大不識貨的憤懣神色,又帶著一絲得意,壓低聲音說,「欸,這可是淇淇太陽餅!」我一聽就笑了,開心收下。
究竟什麼是台中太陽餅界的新寵兒「淇淇太陽餅」?原來是來自於風起雲湧的2014年太陽花運動,3月23日晚間抗議的民眾以及學生,占領了行政院,時任行政院副祕書長的蕭家淇乃是出身中台灣的政治人物,原本在辦公室準備了三大箱太陽餅要餽贈同仁,隔日清點辦公室物資時不料發現「桌上的太陽餅被吃掉了」,餅也少了一箱。網路上遂發起捐贈太陽餅給蕭家淇副祕書長的活動。這個受到飢腸轆轆的革命青年或是識貨官員青睞的太陽餅,來自西區模範街的嘉味軒。
不過,真正的太陽餅一級戰區,不在西區,在台中老市區,更集中在短短一段路上。自由路從民權路到台灣大道一段,不過短短三個街區不出三百公尺的距離,卻擠滿了八間太陽餅專賣店,其中四間名字都叫太陽堂,還不包含兼賣太陽餅的陳允寶泉商店以及日出系列的第四信用合作社,以及附近位於市政府後方,三民路上的23號太陽餅專賣店。
高中整整三年,不分寒暑,就讀台中女中的我都從自由路這些餅家前走過,去舊稱中港路的台灣大道上的公車牌等公車回家。也可以說整個高中三年綠衣黑裙的慘綠歲月,我就是被自由路上這條散發著甜蜜餅香的氣味薰陶長大的,甜甜的溫熱的餅香彷彿胖軟的掌心,在我身後推推促促,說別溜達快點回家吧。多年來,這家開了,那家收起來了,對於日日經過的學生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對於久居台中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這是廣受觀光客歡迎的太陽餅街區沒錯,但這同時也是深富日本殖民時光底蘊的台中舊城區,兩者記憶都如膜收束在城市的體態之上。
如果,你不被這些香甜酥鬆的酥餅分心,招徠客人的餅店小姐也或許經過一天的疲累放棄對你用上幾分熱切時,往一路走過的街區望去──這些單行道的小街區乘載著台中都市現代化的痕跡,好比老派咖啡店如巧園咖啡,名喚水車的台式日本料理店,以及老台中人習慣秤斤論兩買店家自製火腿的舶來食品店美珍香。老客人就足以撐起一片天,而老派商店的好,彼時高中女生是不懂得的。
畢業多年,這回我在梅雨連城的時分再訪一次這街區,更發現這氤氳的水霧城市裡,三個街區不只十間餅店所綴連而成的尺度,它也是兩間歇業的百貨公司:竹舫百貨和遠東百貨的距離,見證了中區店鋪地王繁華的七○到九○年代。以及兩間老建築銀行的距離:合作金庫台中分行與彰化銀行。合作金庫帶有哥德風格的磚紅建築物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公共圖書館台中州立圖書館,白色的彰化銀行是最早由台灣人自行籌資設立的銀行,與中台灣地方士紳吳汝祥、辜顯榮有關。其優美的古典主義建築完工於1938年,二戰後,彰銀成立「彰化商業銀行籌備處」,由當時霧峰林家家主林獻堂擔任籌備主任,並由國民政府接收彰銀原日籍股東之股份。
林獻堂、霧峰林家的身影在彼時這個以京都為藍本規畫棋盤格狀的台中舊城區出沒,儼然是大時代下風雲人物必經的街區,除卻政治經濟歷史的脈絡,庶民生活倒也默默貼合上了台中太陽餅興起的身世呢。2012年歇業的正宗台中太陽堂太陽餅,主人林紹崧是霧峰林家的遠親,創立於五○年代,林獻堂資助前往法國留學的畫家顏水龍協助整間店的裝潢設計,包含了知名的太陽花——向日葵馬賽克壁畫以及整體產品包裝設計,比如紙盒樣式和包裝紙紋樣,就是由太陽餅的拼音頭字大寫T所組成的圖案。在這個概念下,台中太陽餅大概是台灣很少數很早就有清楚識別設計的地方產品了吧。時到今日,號稱繼承了太陽堂師傅手藝的傳人店家大致都還遵循著一甲子前的視覺包裝設定,如今看來是有點意思。
撰寫《工藝台灣》奠定台灣常民美學基礎的藝術家顏水龍,其油畫中最令人難忘的絕對是那飽和橙紅、如鴨蛋黃般油潤溫暖的蘭嶼夕陽。以達悟族人以及舢舨舟為前景,背後不變的是那雲彩以及燦美的太陽,甚至感受到其映照在族人皮膚膚觸上的熱度;不知太陽餅的命名及發想,是否疊合上了藝術家眼中那炙熱溫暖的圖像,總之,這手心大小以沁軟麥芽糖為餡,擁有層層傳統酥皮的白色漢餅,經爐火烘烤後,真正成為代表中台灣的一方名產。並隨著鐵路交通的便給,成為馳名全國的土產伴手禮。
有趣的是,這家門牌23號歇業的太陽堂太陽餅之後,51號的新太陽堂餅店似乎也繼承了這老台中人雅好藝文的底蘊,跟在地藝術家有好深的淵源。
這天我的雨日太陽餅踏查之路,在一路試吃下來到了第十間,早已被各家面目相仿口味姿態肖似的餅弄得七葷八素,有的糖餡濃稠些吃得到結晶的口感如阿明師,有的麥芽糖柔軟黏齒、而餅皮一觸即酥去,現在更流行加上進口奶油調配出奶香口味的新派太陽餅,而內餡調上純正的蜂蜜的蜂蜜太陽餅也是很受到歡迎的茶點。台中市政府巧心地把這段太陽餅之路的路燈都做成太陽花的形狀,以金屬打造的三層樓高的太陽花之人造光線照亮職人手烘太陽餅之路,頗詼諧,而這些店家也不僅僅單獨販售太陽餅,尚有鳳梨酥、老婆餅、檸檬形狀的檸檬蛋糕或以媽祖為名的平安餅,給各家帶來獨到的特色。
試到後來,多吃幾塊餅,都是腸胃丁點計較負荷之時,發現一間寬敞餅店中間立著兩尊豐美的女體裸像。搶眼的是那開闊而眉清目長的女人表情,訴說歷史的美感,進去一問,才知道這間51號的太陽堂,老闆是莊乃慧前議員,公公是台中知名藝術家王水河,也就是雕像的創作者。1925年出生的王水河雖然沒有上過一天藝術學校,蓬勃的創作力讓他除了生產出多樣雕塑、建築、空間規畫作品,還是廣告設計師,其發明的字體如今被設計界尊稱為「水河體」是台灣字型散步不能錯過的一景。51號太陽餅盒和包裝廣告字體,皆出於王水河,筆力有勁,出脫於楷與隸,值得一訪。
中部人懂糕餅,但台中市人沒有想要獨占鰲頭的意思。大夥兒很明白,做得最好的,原先非出脫於台中市;糕餅匠人巧手首先在彰化鹿港,然後到豐原市街一帶,再到台中城市或落腳台北。落腳台中的有豐原來的陳允寶泉,在台北馳名的有神岡社口犁記,該日式歷史風情的有日式冰豆沙純淨的滋味,該台式經典濃厚的用豬板油調和內餡絕不手軟,更不乏禮神的伴手禮如大甲酥餅。無論禮神或是日常茶飲小食,這些漢餅,真正是餘裕日子裡抖下的一些糖渣與麵粉屑。
上學搭公車,我在舊市政府站(今台中州廳)下車,走小條的市府路到後校門,或者拐個彎,民生路跟起早的銀行行員、旁邊國中小家長學生排隊早餐車買飯糰、買蒸煎餃。記得市政府旁邊有間麵店,早上就開了,起早的公務人員或外省伯伯會去那邊吃,我那時覺得麵店的陳年老滷味道重得發臭,而我的上學路線如何也迴避不了,遑論氣味自己有腳,不知何以大人們覺得鮮味提神,一次也沒去吃過。放學,日復一日,穿綠衣黑裙的小少女們,走另一邊,踩著舊城區糖與麵粉屑的痕跡指引,花上三年再幾載,就這麼從糖果屋走到人間。
吳記餅店歷史 在 菓子の幸福週記 Facebook 八卦
#2019戀戀鳳山城 鳳邑心花開🚌愛情小巴遊心城活動,以愛情為主軸,規劃深度導覽路線🚶♂🚶♀串連鳳山新城心形輪廓內古蹟與特色巷道,藉由這次機會深入探索鳳山古城的文化之美🛠聽著導覽大哥訴說著悠遠的歷史❤高雄好美
👒堅定港灣-砲臺巡禮➡曹公廟➡城隍廟➡鳳儀書院➡老店米苔目鹹粿專賣店➡溫暖的未來-愛情板凳DIY➡永錘不朽打鐵街金工DIY➡東便門➡龍山寺➡吳記餅店➡雙慈殿➡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高雄旅遊 #高雄好好玩 #鳳山景點 #拜月老 #愛情小巴
https://hahalover.pixnet.net/blog/post/351316651-fengshan
吳記餅店歷史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蛋皮火腿三明治 餅店每日熱銷上千個】
彰化北斗的肉圓一條街,有一家七十年的餅店特別顯眼,老店靠著三明治紅遍全台灣。最開始,漢餅舖會做洋味的三明治,是因為早年台灣還有美軍部隊駐軍,沒想到加入蛋皮、火腿,再抹上奶油和美乃滋的三明治,意外受到顧客喜愛,成為店裡的招牌產品,現在靠著網路宅配,老店一天得做出上千個三明治。記憶中的好味道沒有因為時間而消散,而是越飄越香,越飄越遠。
洪瑞珍 北斗本舖
地址:彰化縣北斗鎮中華路198號
電話:04 888-2076
04 888-0300
-----------------------------
【高雄水餃王 水餃店網羅新台幣】
高雄左營一家水餃店,一年可以賣出800萬顆手工水餃,還得動員眷村的婆婆媽媽們幫忙包餃子。眷村的水餃店能有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老店第三代兄弟檔,突破傳統店面的限制開拓網路行銷,讓全台各地的顧客都能吃到媽媽的好手藝,儘管一開始,做宅配的想法,母親投下反對票,但是兄弟倆堅持理想,自己花錢購買冷藏設備,現在終於繳出傲人的成績單,成為名符其實的台灣水餃王。
吳媽媽餃子館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翠峰路8號
電話:07-5887857
-----------------------------
【嘉義巷弄古早味 手作餅乾飄香半世紀】
嘉義朴子的巷弄內,有一家經營超過半世紀的餅乾老店,直到現在,70 多歲的老師傅,還是用手工捏出一塊一塊的小餅乾,廠房也維持當年的紅磚牆壁,就連古董烤箱也繼續運轉著,做好的餅乾就放在鐵桶裏頭,時光彷彿就停留在古早年代。老師傅說,現在的零食大多是機械化大量製造,但是他堅信手做的口感,還有心意是機器無法複製的,儘管做一批餅乾需要好幾個小時,根本無法和大廠商競爭,阿伯說不要一直想著賺錢,只要做得開心,日子過得去就好。知足常樂,就是樸實滋味裡的人生哲理。
成功食品廠
電話:05-3797259
地址:嘉義縣朴子市平和里光復路25號
-----------------------------
【老饅頭店新創意 卡通饅頭超人氣】
同樣是古早味,屏東一家饅頭老店的第二代,感嘆買饅頭的年齡層越來越高,年輕一代幾乎都不愛吃饅頭,於是他發揮美術天份,把傳統饅頭捏塑成各種可愛的卡通造型,讓顧客眼睛一亮,現在網購的訂單,已經排到兩個月以後,老味道結合新創意,成功搶佔年輕市場。
N哥C妹幸福造型饅頭屋
地址:屏東市永大路140號
電話:0956-022-042
LINE ID:a6421111
-----------------------------
【超人氣古早味布丁 飯店甜點成主角】
台北市一家四十年歷史的老台菜館,配角差點搶了主角的風采。原來店裡隨餐附贈的古早味布丁,大受歡迎,甚至有顧客為了布丁專程來這吃飯。儘管只是一個飯後甜點,卻是由老師傅親自掌杓,每天新鮮現做,用傳統鐵鍋熬煮焦糖,淋在純雞蛋做成的布丁上,每一口都吃得到濃濃的童年回憶。
雞家莊
電話:02-2581-5954
地址:台北市長春路55號
-----------------------------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吳記餅店歷史 在 吳記綠豆椪內餡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饒富本土色彩的「吳記餅店」,是高雄縣歷史最久且最具規模的禮餅店。從最早第一代吳崑先生從... 椰子餅酥皮:綠豆椪.鴛鴦餅. ... 介紹:鳳梨內餡(冬瓜.麥芽糖.砂糖. ... <看更多>
吳記餅店歷史 在 吳記有餅、沒發票退一半民眾:合理嗎? - YouTube 的八卦

餿水油竄全台,老店被波及,損失的不只是金額,更是好不容易打出的名聲。高雄 吳記餅店 除了出問題的太陽餅之外,還加碼接受中秋月餅退換貨, ... ... <看更多>
吳記餅店歷史 在 吴记饼店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美味传情”“用心成为幸福的守护者”,代代延续传承幸福的汉饼文化是我们一生永不变的坚持。 饶富本土色彩的“吴记饼店”,是高雄县历史最久且最具规模的礼饼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