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正在慶祝耶穌聖誕時,是否記得台灣的神明生日呢?】
當所有人都知道12/25是耶穌出生時,有多少人記得媽祖的生日呢?
不論是不是基督徒,都知道聖誕節,文化的傳播不一定要綁著信仰。因此,除了聖誕節外,我們很希望大家多多認識台灣傳統的宗教文化。
上個月,行員跟著青山靈安尊王誕辰,寫了系列報導才發現,原來越來越少人認識這些的神明,了解這些民俗信仰。
於是聖誕節一早,行員決定整理了滿滿的神明誕辰大列表!!現在開始,你的聖誕,自己決定!愛在什麼時候過聖誕,下面自己挑!
列表持續更新中,歡迎補充! 在滿滿的聖誕洗版文中,【分享】給朋友們知道眾神明的生日吧!
-----聖誕節大集合,農曆限定-----
【神明誕辰大列表】
01/01 彌勒佛誕辰
01/01 元始天尊
01/06 清水祖師
01/09 玉皇大帝
01/15 上元天官紫微大帝
01/15 陳奶夫人
01/23 妙應妃
02/02 濟公活佛
02/02 福德正神
02/03 文昌帝君
02/15 太上老君
02/15 三山國王
02/15 徐甲真人
02/16 開漳聖王
02/19 觀世音菩薩
02/22 廣澤尊王
02/29 嘉義番王爺公
03/03 玄天上帝
03/15 保生大帝
03/15 天官武財神
03/23 媽祖娘娘
04/04 文殊菩薩
04/08 釋迦佛祖(佛誕節)
04/15 廖添丁(陽曆)
04/26 神農大帝(農人的守護神)
04/26 南鯤鯓李府千歲
04/27 范府千歲
05/18 張府天師
06/06 虎爺
06/18 池府千歲
06/24 關聖帝君
07/15 中元地官清虛大帝
07/18 瑤池金母
07/19 太歲星君(2016是管仲!)
07/20 天水夫人
07/23 法主真君
07/24 延平郡王
07/30 地藏王菩薩
08/02 嘉義城隍爺
08/15 朱府千歲
08/27 至聖先師
08/22 廣澤尊王(得道)
09/01 保儀大夫
09/09 太子爺哪吒
09/15 吳府千歲
09/24 沈光文
10/12 齊天大聖
10/15 下元水官洞陰大帝
10/18 地母娘娘
10/23 靈安尊王
11/17 彌陀聖誕
11/27 董公真仙(就是今天!!!)
11/29 新竹都城隍
11/29 大甲都城隍
----------
快點留言告訴我們,你最喜歡的「聖誕」節是哪一天呢?
#版面有限畫不下的還請見諒
#行員小時候被送去當媽祖的乾女兒
#聖誕節
#圖片勘誤二月初二才是土地公生日呦!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境內。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 1 券城與南北關: 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
君時月帝釋迦 在 謙預 Qianyu.sg Facebook 八卦
【三問三答 - 為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平反】
一問:
如果在家里面念地藏王菩萨经 要向哪里念
我家里是拜神的 没有菩萨的佛像, 请问如果念地藏王菩萨经 早上念还是下午念
一答:
女士您好。本來就沒有禁忌,很多時候被很多人誤傳而導致許多人怕唸經,斷人慧命這是很大的過失。
地藏經也已交代,很多神明,如福德正神大伯公、伽藍尊者關聖帝君關公、家中的地神等等,本來就是佛教的護法,會跟隨有福德之人,也會護持想修行懺悔的人。因此您無需多慮,可以上香後坐在神台前唸。
地藏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是正法,經本一打開,裡頭就有金剛神守護。十多年來,我唸地藏經或修任何法從來不選時間,早上、下午、晚上、半夜都有。無論唸什麼經咒佛號,其實沒有這樣的避諱,請勿擔心。
•
二問:
老师!晚安. 我第一次在七月份#盂兰节#诵地藏经时真的听到窗外有哭声!真的点怕但是我还是专心诵完!做回向就没再听到了.诵此经可在什么时候!
二答:
女士您好。我唸了十多年的地藏經,從來不選時間。以前還在當空服員時,也在很多國外酒店房間裡唸過。半夜也唸,晚上也唸,白天也唸。
不要迷信,不要膽小。地藏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眾佛菩薩和鬼神讚歎的一部經,您應該多些信力。當真有鬼哭,也是他在為自己的處境難過。我們做人不要自私,您應該升起更大的慈悲心,唸得更大聲。😄 為您當時沒有退縮還勇敢唸完,乾杯!🍵
•
三問:
我的因緣是唸了地藏經,看到了鬼神,所以我轉念藥師佛經
三答:
個人覺得看到就看到,本來就存在的,也沒有必要去閃。有時,人不見得比鬼還好,但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有時一個人會看到,是那時候八字上的運,不見得和地藏經有關。我們不要讓眾生誤會殊勝的地藏經,以為唸這個經就一定看到鬼,害得人人都不敢唸。這樣子,會斷人慧命,也是過失。
————————————————————
留言的問題源自前天放的影片:
為祖先超度有何用?https://fb.watch/4ltByPvh12/
放張嚴重修圖的照騙,溫馨提醒大家學佛應該皈依一位明師的重要 - 不要看表面,更別道聽途說,以免頭髮亂,心更亂啊~~~
君時月帝釋迦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八卦
台南的廟宇真的是全台灣最多,香火最鼎盛的地方。你若是有空想要體驗信仰之都,應該要去好好的巡禮一番啊!
大觀音亭興濟宮
大觀音亭興濟宮最早的歷史記載是在明朝永曆年間,至少三百六十多年前,而建造的時間可能遠比有文字記載的時間還要更早。你可能很難想像,無數人視為故鄉的台南,數百年前也是移民們心中的異鄉。對於出外打拼的人來說,若是人生地不熟,至少會希望有個熟悉的守護神明在身邊。
在一個地方屯墾開發有成之後,當地的仕紳就會從各自的故鄉迎接各自的信仰主神前來。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一佛一道兩種不同的信仰相依相偎,一邊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一邊是濟世救人的保生大帝;雖然主神和信仰都不同,但卻互相扶持互相成長,對眾生也是一視同仁的照護。
早在清代林謙光的《台灣府紀略》中就有紀載:「大道宮,祀白礁吳真人,在觀音亭傍。」,而大觀音亭的紀載則是出自於清康熙二十八年的蔣毓英《臺灣府志》: 「觀音廟,在鎮北坊,前後泥座金色相,左右塑十八羅漢,俗呼為觀音亭。」
而因為從明代以來,大觀音亭興濟宮就是台南當地最知名,香火最鼎盛且靈驗的廟宇,所以在清代上報朝廷之後,成為了獲官方認可,舉行由官員主祭的春秋兩祭的祀典之廟宇。因此在建築中間還留下了凡是祭祀官員必須下馬更衣的官廳,所有前來祭祀的官員都必須在此停留。不只如此,也因為大觀音亭興濟宮的歷史悠久,許多的繞境活動都是由此地開始,而幾經都市規劃更替廟前的大廣場退讓給了道路,也才會留下在市中心精華地段緊鄰馬路邊舉辦遶境活動的特殊景象。
而在這個佛門與道教和平共處的廟宇中,佛門供奉的主神是觀音佛祖,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王菩薩、彌勒佛、藥師佛、阿彌陀佛、達摩祖師、哼哈二將、韋馱與伽藍菩薩,還有屬於道教的註生娘娘、月下老人與齊天大聖。
而在道教的供奉主神則是保生大帝(侍神:江仙官、張聖者、採藥童子、製藥童子、下壇將軍)、中壇元帥;後殿則是聖父母(保生大帝之父母協成元君、玉華大仙)、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福德正神、五營神將。
宮廟是地方傳統上的信仰及一切活動的中心,成立越久的宮廟與整個城市的互動就越多:獎學金,濟貧,平安餐,繞境活動,重要祭典,每一個都是廟宇與信眾互動的重要儀式,每一個也都歡迎外地人抱持著同樣的虔誠與熱情來參與。
而這來自不同宗教、歷史、文化的滿天神佛,就在這裡默默地庇佑了府城的居民數百年之久,眼看歷史興替,眼看高樓崛起。府城文化的兼容並蓄,也就在這些香火鼎盛的廟宇中,默默地傳承下來。下一次來到府城時,你也不要忘記來接受這些神佛的庇佑,體驗一下傳統的宗教儀典,接受眾神之都的薰陶喔!
君時月帝釋迦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境內。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
1 券城與南北關: 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陳列著明代古燈,外牆有垛口,內側牆低矮無垛口。作戰時可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裡,只能束手就擒,有“甕中捉鼈”之意,因此得名甕城,在甕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關城的關王廟。北關與南關作用相同,呈長方形的甕城上設有炮臺,甕城城門朝向北側,北甕城中建有北方鎮守大神真武廟,廟內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2 古炮:在居庸關南券城和北券城城牆之上,分別陳列5門古炮。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米,炮口口徑8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1.7米,炮口口徑15釐米;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徑7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為1.08米、1.5米、1.7米,炮口口徑為14釐米和8釐米。明代是我國古代大炮製鑄和使用最興盛時期。元朝末年,朱元璋起義,和州人焦立向他呈獻十支新式武器“火銃”。用火藥發射鐵彈丸,當時稱為“火龍槍”。明朝建立以後,專門設有兵仗軍器局,研製鑄造大炮。大炮被稱為“神威大將軍”。在軍隊中,設有使用大炮的軍機營。京城衛戎,長城關口要衝,配備神機營。明成祖時,下令在長城沿線安置大炮。還“佛郎機”“神槍”“鐵銃”等。《明史.兵志》記載,到了明代中葉,大炮的鑄造工業逐于精良,製造出的“紅夷大炮”長可二丈有餘,重三千斤。發之洞裂石城,聲震數十裡。這種炮,有照門和準星用於瞄準,射程可達500多米。在修復居庸關北關城時,發掘出土石炮彈23枚,最大直徑為15釐米,鐵炮彈6枚,最大直徑5 釐米。
3 雲台石刻:堪稱一絕,券門內兩側右壁及頂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動,雕刻技藝高超,六種文字的石刻經文、咒語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資料。據專家考證,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傳佛教薩迦教派的特徵。進入券門兩壁刻四大天王像。天王身軀高大,怒目圓睜,並有厲鬼在其左右,是護持佛法,鎮守國家四方的尊神。據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朱厚燳微服出遊,夜間騎馬偷偷混出居庸關時,他的坐騎見到四大天王像,嚇得不敢前行。無奈之下武宗下令用煙火把像熏黑了,才得以出關。券門兩壁四天王的空間處,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兒、西夏、漢等六種文字鐫刻的《如來心經》經文、咒語、造塔功德記等,西夏文是紀錄我國古代黨項族語言的文字,創制於西元1036—1038年間,當時約有六千多字流行。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然必烈命其帝師八思巴創立的蒙古新字。它脫胎於藏文,採用拼音的方式書寫,並於西元1269年頒詔推行。以上兩種文字流傳時間很短便廢棄不用,而保存下來的石刻文字對破譯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歷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券門頂部刻有五個曼荼羅,即五組圓形圖案式佛像,佛界稱其為壇場。壇場的設立有保護眾佛修煉鐵,防止魔眾侵犯的意思。五曼荼羅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為: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菩薩形)、阿佛(菩薩形)、金剛手菩薩、普明菩薩。其中除釋迦牟尼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薩在此顯現,則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羅連同其他佛像,共197尊。券頂兩側的斜面上,刻有十方佛,在每方佛的周圍還分別刻有小佛102座,共計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這些小佛,是明朝正統年間,修建泰安寺(1443—1449年)時,由鎮守永寧(今延慶縣境)的太監谷春主持補刻的。連同十方佛下的菩薩、比丘,券項兩側部共有刻像1060尊。券門的南北券面上,雕刻著造型獨特、別具一格的一組造像,其中有大鵬、鯨魚、龍子、童男、獸王、象王等等,佛界稱其為“六拿具”。大鵬寓意慈悲鯨魚為保護之相,龍子表示救護之意,童男騎在獸王上自然是寓意福資在天,而象王則有溫馴善師的含意,券面最下端的石刻紋飾為交杵,又稱羯魔杵、金剛杵。原本為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在此為斷煩惱、伏惡魔,護持佛法的法器。鑒於雲台刻石造像的歷史與文物價值,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雲台刻石造像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4 真武廟(1996年修復):明洪熙元年(1425年)建。真武廟所祀主神為真武大帝。真武即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道教所奉的神。相傳古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遊,遇天神授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42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趙玄朗名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時尊為“鎮天真武靈應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元朝時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神。明代對真武信仰達到鼎盛。朱棣稱帝后,特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將其所謂修煉之地──武當山賜名“大嶽太和山”。相傳,洪武初大將軍徐達北征“屢有真武靈助之”,因而在關內修建此廟。修復的廟內有道教真武神八大元帥、六丁六甲神將、水火二將和青龍、白虎等神像。
5 城隍廟:這組廟宇規模較大。城隍是道教所傳守護城池的神。中國古代稱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據說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除夕要祭祀八種神,其中就有城神、隍神。以後兩神合二為一,就成為城池之神了。道教認為城隍是剪惡除凶、護城安民之神,能應人之求,旱時降雨,澇時轉晴,以保五穀豐登,百姓安泰。最早是三國東吳時,在安徽蕪湖建城隍神廟,以供拜祭。到了唐代,祭祀城隍逐漸普遍,人們把一些在地方有功的開明人士死後奉為城隍神,希望他能繼續福佑鄉土,保護百姓。宋代祭祀城隍更是遍行各鄉。到了明朝,明太祖元璋即位不久,就下令在都城南京修建規模宏大的城隍廟,並頒佈城隍神的封號爵級,敕封京城城隍為帝,開封臨濠等地的城隍為王;府級城隍為威靈公,官居二品,州級城隍為顯佑伯,官居四品,並按照級別,配製服飾。另外,城隍還管領亡魂。朱元璋還為城隍組織了一套機構,設有判官和衙役,道教乘機聲稱“城隍老爺”有權拘捕活人到陰間,死人的陰魂也都首先到城隍廟去接受審問。新官上任必須齋戒沐浴去祭祀城隍廟後,方得進衙理事,每月初一、十五還得前往祭拜。
朱元璋如此重視城隍神是有他的目的的。朱元璋曾對大學士宋濂透露過心裡話:“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說穿了,大肆鼓吹神鬼的威力,不過是震懾臣民,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居庸關的城隍廟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7年)。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在這裡建置城隍廟除為了護佑關城外,還有約束軍民的用意。這次修復是1996年,廟內塑有城隍、閻王、山神、地神等神像。
6 水門:居庸關地形險要兩側高山,中間一水,水道,南北方向貫穿關城。長城與河道交叉之處,建有雙孔圓拱水門,水門上有閘樓,內設水閘,借此控制門內外水量。洪水季節打開閘口,瀉洪,枯水季節,儲備河水供關城使用。水門橋墩為南北尖狀,以利於減少洪水對水門的作用力,起到了防止毀壞,延長使用時間的作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0aBRbj3HkY/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KiZGjGf-ayPkNIi5haxl-K9VgCg)
君時月帝釋迦 在 SEVEN Youtube 的評價
【Walking Video】30分鐘帶你走完 拱北殿+後山步道全程! 正殿→八仙洞→後山步道→望月亭→萬壽亭→川流亭→仙丹亭→雙拱橋→飛鳳亭→正見殿。
拱北殿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三段88號
google Map:https://goo.gl/maps/PXUt1wvPhDVPt5V39
拱北殿的由來及草創時期
本殿在現址開基建廟前,奉祀孚佑帝君呂仙祖於三秀山下的「北港鸞堂」。
清朝光緒27年(西元1901年、民前11年),水返腳(今汐止區)北港地區徐介卿、廖新田,蘇四川等居民,聽說木柵仙公廟(今指南宮)香火鼎盛,奉祀的孚佑帝君十分靈驗,於是,共議前往祈求仙公祖恩准分火回鄉,供奉於蘇火旺茶館內(今烘內派出所附近),名為「北港鸞堂」。在仙公祖慈悲濟世神蹟感召下,信徒日眾,成為水返腳及北港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
五年後,有一天在堂內扶乩時,童乩突然跳上神桌,奮力捶打桌面至穿鑿成洞,隨說:「神昆由 柳星君降乩,指點在三秀山建廟,以廣被恩澤、福佑蒼生」。信徒蘇慶月、蘇文真及蘇四川等乃虔誠捐獻土地,經於光緒三十二年歲次丙午二月初四午時三刻,恭請孚佑帝君飛鸞降筆擇地破土開工建廟。
當時,雖有北港地區村民齊來鑿石開基、伐木運土,信徒們亦盡力捐輸金錢物資,但因草創之初,蓽路藍縷,入不敷出,經營困頓。倖得當時本殿第一任主持陳恭先生(泉州安溪縣人、法號優婆塞普頌)刻苦經營,白天進入礦坑工作,貼補開支不足,夜間汲汲於法務建制。眾心一志,終於三秀山上,創建完成一座台式木造拱北殿。
民國60年代迄今的第五次環境整建
民國55年全殿重建任務完成後,常務董事蘇勝雄先生未敢稍歇,即率其現任總幹事蘇百福先生,著手規劃整建神殿四周林域。於是,鑿石開路、駁坎護堤,開山闢徑、砌石成階,跨壑成橋、涼亭星布,工程之細微及用心之良苦,不亞於重建工程。
經過數十年的汲汲經營,今日的拱北殿,殿前有寬廣停車場及兒童遊樂場,後山有登山步道及景觀涼亭,四周花木扶疏、老樹參天,空氣清新、香氣四溢。本殿多年培育的花木有桂花、茶花、櫻花、含笑花 杜鵑、紅丹、楓樹、樟樹、榕樹等,依時令節序而有不同的自然景觀。清淨自然、樸實親切,不但是參香賞景、陶冶心性的好地方,更是修持呂祖丹法的人間仙境。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SEVEN.Mr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EVEN.KING.mr
★WebSite★ http://www.DanceSoul.com.tw
#全程走完 #拱北殿 #汐止 #北部 #一日遊 #景點 #步道 #秘境 #GOPR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Z3Iv7QING8/hqdefault.jpg)
君時月帝釋迦 在 《釋迦牟尼佛的故事》第59集帝釋天的考驗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