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整合次世代:樂齡族的智慧型未來】
日本的SoftBank日前公布了一支很有意思的廣告。雖說是廣告,但內容可說是為即將來臨的軟硬整合新世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向。
自從賈伯斯引爆智慧型手機的需求,許多國家幾乎人手一台,台灣的普及率也達65.4%,可說是屬於21世紀的代表性產物,但出生於20世紀已屆樂齡族的人們卻經常不為所動,因他們早已習慣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便即將「滑」入新時代,他們也不覺得自己需要這樣的新科技,因此漸漸與家人親友產生代溝;而有的樂齡族朋友即使想要使用新時代科技便利生活,但無奈不熟悉使用方法,有的甚至連自己手機沒電都不知道,還以為都沒人打電話來找他。
SoftBank創意團隊特地選了一個位於沖繩縣外海宮古島與石垣島中間的小島:「多良間島」,為仍住在其中生活,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甚至連一般手機也不太使用的老奶奶清村光子進行設計,讓她能方便聯絡住在遠方大阪的兒孫們。SoftBank團隊以樂齡族習慣使用生活中原本物品的方式,「無縫接軌」地設計出一套讓他們可以跟這一個世代的智慧型生活連結的概念產品,進而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根本是一個超級棒的畢業專題題目了。)
只可惜的是這套概念產品據SoftBank表示,並沒有量產的打算(我想是成本太高的關係),不過我覺得社群媒體信箱跟簡訊掛軸蠻有意思,應該做個APP就有機會。至於智慧型黑電話,可能就得加裝一個附有鏡頭的機器在電視上接收手機撥來的訊號才能自動開啟。
此作品與我在 #新一代後浪賞 選出來的「 蚵蚵蚵kēkēkē-復蚵計畫」有著類似思考,都是希望在不打擾使用者原本使用習慣的前提下,讓使用者「無縫接軌」地享受設計帶來的便利,我相信這樣的生活一旦習慣,爺爺奶奶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好處,自然會想要使用更多,到時候就是教導他們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真正時機。
我常覺得設計不是萬靈丹,更不是百憂解,必須針對使用者的需求與當下情境去設計才不會走歪。當然有人會說,「就找人或是開發個教材教他們用智慧型手機就好了」、「這種設計只是治標不治本浪費成本」等,或許你提出的意見在某個條件下成立,但我希望大家永遠記得一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當使用者對於這樣的科技沒有感到絕對需求時,任何外力的介入對使用者來說搞不好都會成為一種負擔。
我認為未來設計師要思考的,除了能解決問題之外,如何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上去思考設計的手法,才是我認為最好的設計。
文字、字幕、翻譯/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Via/
SoftBank
http://youtu.be/yY12m7tjghI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萬的網紅Rainie Yang's Official Channel楊丞琳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楊丞琳 第11張全新專輯《刪·拾 以後》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刪版:https://lnk.to/Rainie_DPO 💿拾版:https://lnk.to/Rainie_RPO 金曲新人王ØZI創作製作一手包辦 技能升級加盟執導 🎧數位收聽▶ht...
向前整合意思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八卦
很久沒發文了 ,今天看到一些女議員說市長要管管老婆的臉書,就讓我想到以前女人結婚後,就屬於先生的附屬品,那時民法規定妻子要以丈夫的住所為住所,否則老婆戶籍沒跟上喜歡遷戶口的老公,壞心眼的老公就可利用這條文把老婆休了 ,時序進入2019,又是當選民代的女性,竟然還大言不慚地對公眾媒體發表這種謬論,撩起了我今天再發廢文的動機…
我們都知道亞斯伯格特質的患者, 看不懂人家臉色 ,所以人際關係很差…
印象中,約莫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在台大醫院先生的辦公室裡,恰巧遇到公婆和先生探視親戚病情後一起回到辦公室, 婆婆一看到我,馬上跟我大聲抱怨 :「佩琪呀, 你要跟文哲講啦, 叫他看到人要招呼啦, 我剛剛跟他走在一起, 有一個醫生跟他招呼, 他都不理人 ,眼睛也不看人 ,啊呦,我夾拍塞(很不好意思) ,這樣不行啦!」
當時心想老公在新竹住了30多年 ,他那副X德行(X字自行填空) , 婆婆又不是不知道, 若有人講有效 ,妳(婆婆)去講就好了, 哪輪的到我?
滴咕歸滴咕,為了維持良好的婆媳關係, 總得想法應付應付: 「有啊、有啊 ,我會注意 ,會再跟他多講幾次。」 婆婆這時好像忘了先生30歲前大半時間跟她住在一起,他從小應該就是那副德性, 小時候的毛病, 想嘛知道,哪有有可能四、五十歲再改變?
時序進入2018年, 此時政論節目最夯的議題就是「民進黨要不要跟柯文哲整合?」每次看到名嘴講得口沫橫飛,就心生疑問, 有一次問先生這事有這麼重要嗎? 不是到年中就知道了, 為什麼要在如此精華的電視時段花時間去討論這種無聊議題?先生回我說,政論節目和名嘴都要生存, 有人關心,就有收視率, 就會有人討論。
久而久之,這種議題他聽煩了, 再聽到就拿選台器轉台,但是很抱歉 ,從50台到56台,每個政論節目幾乎都在討論這個,若不是討論這個,也幾乎都在罵他, 特別是傾向某顏色的名嘴們,他們對先生的批評, 我個人覺得不是「罵 」,而是對先生做全面的、人格毀滅式的攻擊和汙衊。
面對這些謾罵攻擊,先生總是默不作聲, 印象中有一次他忍不住了,喃喃從嘴裡吐出一句: 「他們現在罵到這樣,真的,若以後要合作,是要怎麼合作?」聽老公被罵,總是心情不好, 很想幫他轉台, 就算是看周星馳的搞笑電影也好 ,無奈家中選台器不靈光, 總要按很久才能脫離一連串的政論頻道,所以選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請第四台換一支新的…
五月底,先生和某黨三巨頭在木柵農會碰面, 那天設定是要談「整合」議題, 那晚他回家後, 我也被一連串的政論節目撩起好奇心:「 喂喂 ,你們談的結果如何?」
先生淡淡地說:「 沒有結果啊, 大家都很客氣地在聊天,只是談談彼此的想法,其實他們也很焦慮, 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黨內大家的意見都不一樣,只能以後再說吧!」其實想也知道結果是這樣, 我再問:「 那你怎麼跟人家說?」
「我說你們是執政大黨, 有自己黨的考量, 你們的決定,我都會尊重。」
我聽了這話從先生這種亞斯人格特質的人的口中吐出,當下真想給他一個大擁抱, 也忍不住尖叫起來, 真想打電話給婆婆吹噓一下先生的進步…
「真好,文哲, 你進步了, 人家是執政大黨, 本就該尊重人家的決定, 你知道要這麼回答,代表你的人際應對進步了!」當下好生欣慰,覺得他不再有過去當醫生時,那種權威式下order的口氣了。
不料,一天後, 某三巨頭之一以惡狠狠(我個人是這麼覺得)的口氣對媒體說:「沒有禮讓合作的空間了,我們一定自提人選,別無選擇了。」
那天晚上他回來後我問他:「人家今天出來講的那種口氣與決定, 你那晚不知道嗎?」
「我也不知道事後他們會這樣說啊! 當天大家是熱絡地寒暄閒聊, 雖然沒有結論,但也禮貌地在門口說再見,相約以後再談, 後來怎麼會變這樣, 我也不知道啊。」
以醫生的角度,當下我終於知道原委了, 亞斯的人際關係和社交語言, 雖然可以從人際互動中學習, 但「看得懂人家臉色」一事, 是困難的,且無從學習起, 說穿了, 亞斯人格特質(自閉症光譜疾病)是終生不會cure的。
兩黨夾殺、驚險連任後,他和蔡總統選後的北門之會,雙方互動又引起很大的討論 。有人說一方冷漠, 一方熱絡, 甚至有人用委曲求全來形容蔡總統,說實在的,蔡總統官方場合的應對進退 ,我平日不會注意,自然無從評論,但我家那口子的表現 ,我從頭看到尾,且一看再看,實在看不出他言行和以前有啥不同啊!他當我枕邊人30年,我知道的他就是那副德行,況且他那天也沒有婆婆抱怨的「 有人跟他招呼, 他都不理人 」吧,為什麼有人說他高傲冷漠, 一副不削的樣子? 我還把每一台的影片, 每一個角度都view過一遍, 實在看不出任何異狀, 或許有勞專門的心理學家將此類患者的動作再作更專業的解讀吧,但無論如何解讀,我再怎麼看, 那就是我熟悉的柯文哲啊!
向前整合意思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馬英九總統3月29日晚間針對近日學生運動召開中外記者會,接受現場媒體提問問答全文】
問1:此次學生抗爭活動的起點,外界皆以為是從立委張慶忠關鍵30秒開始,您如何看待此次學生對於程序正義的要求?警方在3月24日行政院驅離過程結束後,公布警察有155人受傷,民眾有55人受傷,但此一數據遭網友質疑,總統如何看待此事?
總統:所謂張慶忠30秒通過服貿協議的問題,確實有需檢討之處,但我們也必須瞭解,當初之所以發生此一問題,是因民進黨的委員擔任主席主持會議時不讓國民黨的委員發言,等到輪到國民黨的張慶忠委員主持會議時,他連上臺主持會議都沒辦法,才會出現此一情況。因此我覺得,未來如果服貿協議要在立法院逐條討論、逐條表決的話,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兩黨彼此都不要杯葛,大家都非常平和、理性地審查,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成果。至於,3月23日有部分民眾與學生攻佔行政院,警察予以驅離而造成部分人受傷的情況,各位都知道,我們整晚都在關心,在行政院院區內民眾與警察有3、4千人,最多時近5千人,這麼多的人在推擠、拉扯,要想沒有人受傷恐怕是不容易。不論流的是一滴血,或是一塊瘀青的肌肉都是我們的國民,因此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現象再度發生,也希望未來警察在執法時,能比現在或過去更為謹慎,儘量避免任何傷害發生。
問2:總統回應學生的四項訴求,相較昨天行政院江院長的談話,總統認為公民憲政會議可以評估,有關兩岸協議監督機制先立法,再審服貿協議的部分,您認為可以同步進行嗎?另針對有關外界認為以公投方式處理服貿協議,有何看法?
總統:有關服貿協議審查方式,現在已在立法院展開審查程序,至於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則尚未開始。實際上,兩岸服貿協議進入立法院前已進行相當多的討論,進入立法院後向委員會報告過三次,在立法院也辦理二十次的公聽會,這些程序似乎沒有必要再走一次,而應該往前看。而有關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相關法規的立法,可同時來做,這樣可以減少走回頭路,也會使程序更有效率。其次,有關公民憲政會、國是會議或經濟諮詢國是會議等,到底我們應如何面對臺灣經濟的未來,我們會請行政院相關部會評估,因為到底怎麼做?希望達到何種目的?能否解決目前的問題?這都是我所關心的,我已和江院長商量,希望行政院儘快提出評估結論,至於是否能採行公投的方式,各位都知道,此一法案已進入立法院審查程序,我們覺得應該在國會內尋求解決。最主要是在國會內才能做到逐條討論、逐條表決,公投是沒有辦法的,因此先從代議政治的國會來做,應該是正辦。
問3:政府是否同意學生及公民團體所提針對兩岸協議立專法?服貿協議中牽涉國家全的問題,目前政府的說法都因涉及政府的國際信用不能重啟談判,是否有可能向中國大陸表明該協議有部分條文臺灣民眾無法接受,而重啟談判?
總統:服貿協議有關國安的部分,第11條有例外條款,亦即倘涉及國安問題,可利用此一例外條款處理,第8條亦有緊急處理機制,倘發現實施後造成雙方貿易很大的衝擊,亦可利用此一條款。同樣在19條、23條亦有一年檢討及三年修正的條款;換句話說,不是上了車就不能下車。我看了許多外界所提有關國安的疑慮,例如營造業,如果公路交通的隧道、橋梁都由陸商來承包的話,將來發生問題怎麼辦?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陸資不能超過12%,他們也不能透過政府採購法來承包公共工程,因此此一問題根本不會發生。第二類的電信業,也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internet,所以實際上這些問題都已考慮過。前次記者會有人問及立法院是否要求國安局提出國安檢討報告?是有的,此一報告已送到立法院,我已和國安局說,在相關的部分,摘要應該沒有問題,萬一有問題,實施後也來得及補救,因有現成的條款可適用。
另外,為何在國會審查時不宜再改動?因為這是國際慣例,因為一改動,都與其他條文有關,其他條文也需跟著動,這時就可能需要重新來過,從國際慣例角度來看,可能對我國的國際信用有影響。至於訂專法的問題,主要是看有何內容,目前立法院已提出八個版本,加上學生及陸委會共有十個版本,有三個不同的型態,一是訂專法,一是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5條,第5條是有關監督機制的母條文,三是有人認為不必立法,訂定作業要點即可,因為這是程序性的。屆時再看立法院如何審議。
問4:您評估此次服貿爭議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往後兩岸貿易或其它議題的商討是否將有所不同?「馬習會」是否將受到此次爭議影響?
總統:服貿協議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一部分,而ECFA有四個部分,包括貨品、服務、投資保障與爭端解決,因此服貿是在此一大架構之下,如果未通過的話,當然會影響ECFA,因為我們後續仍須與大陸洽談貨品貿易協議,目前雖已完成85%,若不通過一定會受影響。另外,您提到的「馬習會」與服貿協議毫無關係,因為服貿協議是約莫在一年半前開始協商,當時習近平先生還沒上任。
問5:兩岸監督機制如何增加透明度,以避免爭議?
總統:剛剛我們講到有四個階段,一開始概念剛形成階段,我們會與外界及國會溝通;第二個是業務溝通階段,即開始與對方談;第三個是簽約前階段;第四個是簽約後階段,這些都具有程序性,每一個階段都須到國會做報告。
服貿協議到立法院做了三次報告,包括去年四月及五月,許多現在反對服貿的民進黨委員皆有參與,其中一次密會,另外兩次則是公開會議,因此,不能說服貿協議都沒有跟國會報告過,實際上跟業者也溝通了110次之多。
問6:3月23號發生了流血衝突,很多人認為行政院江院長與警政署王署長應該下台,您有何看法?另外,學生明天上凱道後,大概七點會回到立法院,如果一直沒有共識,有沒有考量用什麼硬性或軟性的方式讓他們回家?有沒有設下時間點?
總統:3月23號發生的群眾攻佔行政院事件,警察依法予以驅離,造成部分民眾與警察受傷,這個事件,警察執法應該是符合我國現行法律要求。我認為,江院長與王署長都沒必要為這件事情下台,因為他們都是依法執行職務,尤其行政院是憲法規定的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反而攻佔行政院的群眾及部分學生在攻佔時,即宣稱「要讓行政院明天不能上班」,有這麼強的企圖,而江院長是行政院長,他擔心的是行政中樞受到干擾,有這樣的憂慮,我認為他所採取的行動是符合「比例原則」,且合法的,因此他不須下台。
有關明天凱道集會遊行,我看到學生特別說明「希望大家和平理性」,且其中一名(學運)領袖說,將於晚間7時帶群眾回去(立法院),因此你(記者)剛憂慮的問題,學生們都提供答案了!
問7:有人質疑總統兩岸政策是「親中賣臺」,您認為您兩岸政策進程是否太快或太慢?有否需要檢討?此外,服貿協議的爭議會影響兩岸和平協議、兩岸設處及「馬習會」等政策嗎?
總統:兩岸在我上任時,沒有任何一個正式航班,現在一個禮拜有828班,平均每天118班,所謂班機的意思是來一趟去一趟,亦即兩架次,即使如此,還是班班客滿。至於,所謂「親中賣臺」的質疑,不是我當了總統才有此說法,以前就有人喜歡這樣給我貼標籤,很明顯地,我上任後不僅降低兩岸緊張,促進兩岸和平與繁榮,也對臺灣真的有利。因此,我常說,我的政策,尤其是兩岸政策,都是「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不但沒有「賣臺」,而且是「助臺」,讓我們的國際關係參與更多。我上任時,給我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及地區只有54個,陳前總統上任時即是54個,他的任內沒有增加一個,在我任內卻增加到135個,「這不是一個賣臺總統會做的事情」。各位可以看的出來,我做的事情都是「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
至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到底是太快?太慢?還是剛剛好。對此,陸委會每兩個月會進行一次民調,最近一次民調顯示,認為剛剛好的還是佔最大多數,約有45%;認為太快的約30幾%,不到40%;認為太慢的約20幾%,不到30%,大概是四比三比二,多年來多是此一比例。至於我到校園演講時,學生的反應則多認為太慢,希望有更多交流。不過以全民而言,是認為速度剛剛好。
有關服貿協議的困難會不會影響到兩岸關係其他部門,我覺得應該不至於。因為服貿協議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雖然做了很多溝通,但還是不夠,因為對象都是業者,跟一般人比較沒有接觸,這方面我們會予以檢討。現在經濟部也大量與學校及其他單位接觸,因為服貿協議經過這一番周折後,越來越多人對此感興趣,「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危機就是轉機」。經濟部以前發資料給大家,大家都不太注意,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邀請經濟部官員前往說明,這是件好事,因為一個公共政策應該多做說明。可是有時候大家忙,沒時間進行瞭解,所以往往得到的資訊不夠多。剛剛我提及,就在立法院的場外,很多學生在聽老師解說服貿,他們也自己看書,不是只有看懶人包而已。我對這些學生很肯定,他們願意透過這個機會瞭解更多,瞭解更多就知道服貿不是「洪水猛獸」,對臺灣是有利的。
問8:您致詞時提及民國79年的野百合運動,當時的李登輝總統接見學生代表,也召開國是會議,最後解散萬年國會,李前總統昨天也建議總統先召開憲政會議或國是會議,再來討論服貿,請問總統的看法?
總統:野百合學運與現在的學運相隔20餘年,當時國民大會與立法院都還沒有全面改選,國家的民主制度並沒有上軌道。野百合學運之後,大法官做成261號解釋,認為3個所謂的國會—國民大會、立法院及監察院都必須改選。因此從第2年開始,首先是國民大會改選,然後立法院。以前辦的是增額選舉,在那之後就是全面改選。李登輝總統當時承諾學生辦國是會議,籌備人之一就是我,所以我非常瞭解在那個國家制度沒有上軌道的時代,你必須要透過朝野在制度外進行協商,達成決議,以改變制度。現在情況則不一樣了,民主制度燦然大備,立法院是我們的國會,他有完全的權力來主導各種各樣的議案,這次是因為立法院被佔據了,沒有辦法發揮功能。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趕快解決問題,讓國會回復其功能。否則一碰到問題,就要開體制外的會議,真正的體制反而無法運作。因此拿現在跟野百合時代相比,在時間與世代上已有極大落差。
問9:學生抗爭期間,許多外資觀望不前,政事也因此停頓,企業界很擔心會否造成經濟停頓,請問總統若抗爭結束,未來政府有無具體措施提振經濟?4月10日博鰲論壇可能有「蕭李會」,總統剛剛有提到兩岸航班問題,航空業更關心此次會否談及陸客中轉議題,這對航空界將是一大利多。
總統:學生抗爭到底對經濟有什麼影響,可能還需要多做一些瞭解,從3月23日以後,股市看來似乎沒有很明顯的影響。至於應該採取什麼經濟復甦措施,政府一直在做,這兩天政府即公布景氣對策信號,燈號也由「黃藍燈」變成「綠燈」,25分。包括經濟動能推升方案等亦在積極推動中,而「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條例也已送至立法院,但是立法院若一直處於癱瘓的狀態,對此會有影響,因此我們當然希望國會能盡快恢復正常。
有關陸客中轉,上次我方跟大陸談的時候,好像有一點機會,我不曉得何時會做出最後決定,但這是我們努力好幾年的政策,我們也希望大陸能盡快讓我們獲得此一條件。「這個不是讓利」,因為我們的人到大陸去轉機已經非常普遍,臺灣到廣州或其他地方飛歐洲,非常普遍。這對我們實際上來講不太公平,為什麼他的二線城市不能到臺灣來轉機,而是我們跑到大陸去轉機。這部分我們過去幾年都據理力爭,希望能夠盡快取得此一權利,這對臺灣打造航空城,或作為一個東亞的中心也好,都是非常重要。能早一點獲得當然是最好。
問10:反服貿抗議事件持續到現在已經12天,現在傳說福建省的參訪團原訂3月31日的參訪也取消來臺。往後來看,4月有江蘇團、5月有河南團,都已經在觀望。您是否擔心兩岸的交流會出現新問題?
總統:到目前為止,觀光界的反應是,還沒有太大的影響,例如遊覽車、觀光旅館都還是蠻「旺」的,但如果(抗爭)時間長的話,我就不敢斷言。當然,這個情況我們密切注意中,因為臺灣的觀光賣點主要是美景、美食與美德,臺灣人民很友善、好客,且拾金不昧,尤其拾金不昧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我們不希望因為抗爭事件而改變觀光客對臺灣的印象,但到目前為止,我的感覺是還沒有很大的影響,但時間拖久了就很難論斷。
問11:請問總統您今天記者會一延再延的原因?外界懷疑此為一項戰略,您是否得到北京的訊息呢?另,國民黨立委受到黨紀的約束下,服貿協議的條文內容應如何修正呢?此外,總統您願意給予行政院多少時程去評估是否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呢?
總統:今天的記者會時間更改,是因為我有好幾個行程進行調整,所以才會延後,並沒有任何的陰謀在內,也沒有受到來自北京的壓力。
關於國民黨的黨紀問題,外界誤會是,隨時由我決定處罰誰。事實上,立法院的黨團有一個黨團運作規則,黨紀就是對於黨團通過的政策,黨團成員都要支持,如果投票時沒有支持或是缺席,就會有罰款,至於黨紀的處分是由他們做決定,而且經過黨團大會通過,可指定誰該處罰就處罰。外界有誤會,包括在立法院的學生也有誤會,基本上,黨團是自主運作的,尤其是每一個懲處案都需經過黨團大會同意。
另,針對學生提出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的意見,我並不清楚這是何種會議,欲討論何種議題,與服貿有何關連?所以我請行政院去瞭解,多方徵詢。此外,「國是會議」也是相同的情況,所要討論的內容是什麼,我也不清楚,上次召開「國是會議」是民國79年,因為當時國家體制不完整,才需要召開這樣的會議,而我們現在是否仍需要,應好好評估。否則的話,就會產生一些問題。為什麼呢?現有的體制要不要用呢?還有人主張召開經濟的「國是會議」,也有這種看法,立意良好,大家看到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所以想要找更多人參與討論,對於這些意見,我們都願意虛心接受與評估。
問12:林飛帆說學生佔領國會是為了替政府爭取自由貿易談判的籌碼,在這段過程中,您有否與北京溝通退回服貿協議呢?未來是否利用此一事件作為兩岸談判的籌碼呢?如果明天學生集結凱道後欲衝進總統府,您是否可以保證不會有流血事件發生呢?
總統:我想學生衝進總統府這個問題,完全是假設性的問題,我沒有辦法答覆。
學生說他們的抗爭會增加談判籌碼,我不太瞭解。服貿協議已經談定了,也已經簽署了。目前並不是在談判當中,怎麼會有籌碼的問題呢?如果將來有改變的話,很可能會使服貿協議胎死腹中,這對臺灣而言,是很不利的。我在別的場合曾提到,服貿協議中,臺灣對大陸開放64項,大陸對臺灣開放80項,基本上對臺灣而言比較有利,因為大陸所開放的項目,除了在WTO開放的數量外,尚增加很多條件比WTO還好的項目,我們稱之為「WTO plus」,而臺灣過去雖然同時與大陸加入WTO,但是我們開放的項目並不多,所以這次對大陸開放的項目,部分與WTO相同,部分是「WTO minus」,所以對臺灣有利。
去年6月21日臺灣與大陸簽署服貿協議後,香港馬上向大陸抱怨,為什麼給臺灣而不給香港?因此,8月香港與大陸修正所簽署的CEPA(經濟合作協議),把大陸給予臺灣的一些經濟優惠,大部分也給予香港,由此可見,如果不是對臺灣有利的話,香港是不會來爭取、來抱怨的。
臺灣的電子商務到大陸福建去,我們持股可超過55%,大陸對很多外商都沒有這樣開放,且在簽署服貿協議的過程,政府也是根據以往簽署這類協議的實務經驗去進行,不可能像後來開公聽會時逐條討論,一定是只談一個大原則,否則的話,一旦曝光,對方就不會與我們談判。我想這點很清楚。
您剛提及我們是否與北京談「退回協議」?我的答案是沒有。
問13:日前某作家曾公開呼籲總統夫人給您建言,夫人給予您何種意見呢?夫人對服貿的態度為何呢?您認為323警方的行動是否合法?
總統:我內人非常支持服貿協議,也給予我很多意見,希望我多與社會大眾溝通,我內人一直覺得政府可以做得更多一點。
323晚上,我們都非常擔心會發生失控的狀態,幸好後來在晚上10、11點左右,情況逐漸控制住,像這類事情發生是非常不幸的。一旦發生了,警方也不能不處理,畢竟行政院是全國最高的行政中樞,像是日本的總理官邸、韓國的青瓦台與美國的白宮,都不可能容許有人侵入,因此我覺得警方採取必要的驅離行動,是法律所允許的。但是如果這個案子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夠周延,檢察官也正在蒐證當中,我相信一定會做妥適的處理。
問14:您曾提及服貿協議務必在今年6月前通過,現在該協議在國內產生重大爭議,您仍堅持在6月前通過嗎?時間表有任何改變嗎?
總統:服貿協議在去年6月21日就簽署了,6月27日行政院通過後,即送到立法院,而立法院開始辦理公聽會,到了10月份又決定再辦16場公聽會,同時決定在今年3月10日前辦理完畢,並於3月12日開始列入審查議程。
通常一個法案不見得在一個會期內完成,但服貿協議已經過去年9月至12月這個會期,現在是第二個會期,而當初通過時,立法院正好在開臨時會,因此我們當然希望能早點通過,對臺灣比較有利。
我剛才說過,其他國家看了很眼紅,希望中共給他們同樣待遇,如果我們能早一點得到,也許就能提早進入這個市場,對臺灣是好事。
當然你可能會說很多人不瞭解。對!我們必須多做溝通,等說清楚後,大家就會逐漸瞭解。有些人不是很瞭解這個議題,產生一些莫名的恐懼,擔心會受影響,譬如某教授說,會有幾百萬大陸人士入侵臺灣,但我們完全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臺,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大陸人士來臺設據點,現已成立495個企業,帶來的幹部共264人,而雇用的臺灣人則為9,624人。也就是說,這264人中,每人即可在臺灣創造36個就業機會,不但沒有搶掉我們的就業機會,反而增加了,這些都必須多做說明,例如剛才的例子,我已講了大半年,並前往大甲鎮瀾宮等廟口說了很多次,但很多人當時可能不關心這個議題。
事實上,來臺投資當然會帶來就業機會,怎麼會搶我們的就業機會。
問15:一名抗議學生說:「多數民意都贊成退回服貿,重新審查。」為何您這麼堅持與固執,並綁架您的立委。您如何回應學生的訴求?
總統:有學生說為何不退回服貿,不給他們回應,其實,我有回應,假如他們有機會與我對話,我想要請教他們為何要退回服貿。
事實上,所謂的「退回」,在立法院程序上,正確說法應是「撤回」,透過行政院撤回。然而,行政院去年6月底之前即將服貿協議送到立法院,立法院不但接受了,還納入審查,並從3月12日開始就進行逐條討論、逐條審查,請問有何理由把它撤回,尤其是對臺灣這麼重要的協議。
我剛才提到,服貿協議不但對臺灣未來參加TPP及RCEP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它是ECFA的一部分,而ECFA又是WTO之下的雙邊貿易合作協定,(如果撤回),馬上就影響國際間認為臺灣好像不可靠,簽了約後還自己撤回。我們要參加國際活動,就要按照國際的遊戲規則運作,如果認為不喜歡就把它撤回,屆時我們將越來越孤立。
我們國家在國際上處境是很艱難的,若有機會的話,應該盡量爭取機會,而不是採取一些損害這些機會的作法,那樣子會讓國家鎖國。
我說過,我願意在沒有任何條件及前提下,與學生在總統府內溝通,且可全程公開,我們可以逐項討論為何他們這麼不喜歡服貿協議,有哪些問題造成他們產生這些印象,我會跟他們解釋清楚。
實際上,若能解釋清楚的話,這是一件好事,因此我還是會向同學們提出邀請,只要他們願意,將立刻邀請他們到總統府,且全程公開,不會玩任何花樣。
我4年前與反對黨蔡主席做過辯論,去年9月15日也曾安排與反對黨蘇主席辯論,結果他臨時爽約,我們很願意與大家開誠布公討論,並將正確訊息傳布出去,但我們沒有這樣的機會,因此是否可麻煩向與你(記者)提問的同學轉達,如果他們願意,我非常願意與他們溝通,並請他們告訴我為何他們這麼反對服貿。
問16:抗議學生最常說「9趴總統,為何要聽你的」,如果您的民調較高,是否有助通過服貿協議?
總統:我認為服貿協議對臺灣是否有利,跟我的民調沒有關係。如果對臺灣有利,我們就應該去做;如果對臺灣不利,我民調再高,也不應該做,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今天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臺灣的前途,如果有機會通過服貿協議,臺灣與大陸的服務業貿易量將增加37%。臺灣服務業占我國整體產值70%,但其出口非常少,遠低於韓國、香港及新加坡,因此若有機會去大陸發展,將可帶動我們的服務業。
臺灣以前有一個很小的洗衣公司「象王」,在臺灣沒有人知道,可是到大陸10年,現在已開了800多家店面,是大陸十大連鎖加盟店之一,我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公司。
臺灣人競爭力非常強,例如:蔡燕萍「自然美」公司,我以前只在忠孝東路看到它的店面,好像是個人工作室,現在於大陸至少開了1,400家分店,而85度C在臺灣開了300多家店面,在大陸也開了400家分店。
臺灣人的活力無窮,政府要幫他們創業,讓他們走出去,走向全世界賺錢,而不應該限制他們。
大陸服務業占大陸整體產值約46%,陸方推動「十二五計畫」,將發展服務業當作重點,現在正是臺灣(服務業)前往大陸的很好機會。
兩岸都開放了餐飲業,臺灣開放大陸一共19家餐廳,只有十家過來,現在剩下八家,生意普通。臺灣去大陸兩千家,共五十個品牌,我們不利用很多好機會,硬是把服貿說成洪水猛獸,我覺得沒有必要。所以如果我們平心靜氣地為臺灣思考,真的應該讓服貿順利通過,至於有沒有國安問題,產業會不會受到打擊,我們都有計畫,來幫忙受打擊的產業。各位想想,ECFA在四年前不也是一樣?那時候我被罵得多慘,可是四年下來,ECFA對臺灣的貢獻很大,最近這幾年的歐債危機,要不是ECFA能讓我們其中所涵蓋的貨品享有優惠,我們產業還會繼續成長嗎?我們跟大陸的農產品貿易過去一向是逆差,去年我們出現了幾十年來的第一次順差,從三億美元逆差變成一千萬美元順差。為什麼?臺灣的水果、石斑魚還有花卉到大陸都賣得不錯。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機會讓臺灣人民到大陸賺錢,我身為總統,仍然要限制他嗎?
問17:這次的群眾運動選擇了衝撞體制,他們認為既有的體制已經失靈,所以總統除了喊話以外,有沒有方式可以重建人民對制度的信心?另外總統有沒有注意到無論您說得再多,還是有許多人說服貿政策是所謂的「親中賣臺」這樣的疑慮總統打算如何化解?
總統:我想衝撞體制,也許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一定要在體制失靈、失能的時候才有其正當性。就像在3月23號(發生的事情),行政院似乎還沒有到失能或失靈的程度。人家說服貿是「親中賣臺」,我還是問一個問題,它哪裡親中?賣了什麼臺?能不能告訴我?可以請您多說幾句嗎?知不知道?或者有人有告訴你嗎?這是一個口號嗎?賣臺?賣了什麼臺?
問18:所以總統您有上網看網友的回應嗎?有很多網友都這樣說。
總統:我經常上網看網友回應,我也看了很多懶人包,懶人包人人會寫,效果各自不同。有人說現在大學生薪水只有22K,服貿通過會變成11K,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臺,怎麼會一直有人認為(大陸)勞工要來臺?我現在要請教大家,我們要怎麼去說服我們人民:這不會發生。他們不相信,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在民國98年即開放大陸到臺灣投資,已經開放五年,五年來很多產業都來了,卻沒有發生太大影響,甚至剛開始時,中藥行開放,大家想說:「完了完了,北京的同仁堂要來了,一來的話我們的中藥行都要死光了」,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開放中藥零售店,我們開放的是中藥批發店,開放到現在也快要五年了,有多少家來呢?一共登記了四家,兩家資金到位,一家還在營業,而我們自己的中藥批發商是460家,根本就沒有受到影響,來臺開店的商家也不能零售。
其實在臺灣已經有四百多家大陸企業,也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尤其是服務業,臺灣是一個服務業很發達,而且市場相當飽和的地方,舉例來說,美容美髮業,景美男子剪髮一百塊錢,大陸的美容店會來臺灣搶這一百塊錢的生意嗎?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吧。而我們的無論是小林、曼都或者是蔡燕萍「自然美」,到大陸都很發。我們的技術、品牌以及代表的時尚,對大陸來講,我們只會贏不會輸,你可以想像來一家大陸的美容院,他的號召做的是廣州的髮型,這會有吸引力嗎?
問19:第一,大陸為什麼要與臺灣簽訂服貿協議,如果臺灣得到更多好處,那為什麼大陸要與臺灣簽這個協議?第二,如果服貿不通過會影響臺灣的國際信用,請總統用證據、數據來說服大家,為什麼簽訂服貿協議會對臺灣加入國際組織是好事?而且為什麼會影響到臺灣的國際信用?
總統:第一,您剛剛說到若服貿協議是對臺灣比較有利,大陸為什麼要與我們簽訂,4年前在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時候,我們當時也擔心大陸會要求臺灣開放我們受不了的項目,包括17種例如成衣、內衣與小型家電等,但在談判的時候講求的是give and take,所以最後我們爭取到這17項。在往後幾年當中,它們原來是無法賣到大陸去的產品,現在是可以銷售到大陸的,包括成衣、小家電與汽車零件,而在談判的過程並非只看一兩種貨品,它是看全面的,像是服貿就如同我之前所提的,它對於到大陸的外商通常要求是合資、參股不得超過50%,但這次如電子商務,它開放的福建,讓我們參股55%,臺灣的電子商業業者對此相當興奮,因為他們有機會到大陸去開創自己的品牌,所以這種條件並非是有所謂的陰謀詭計,基本上是互惠的,因為大陸的服務業相對較弱,我們去的話可以幫助大陸發展,而這種是無法去統計的,就如同當初我們去大陸投資與設廠的大多為製造業,在我們看來是把工作機會帶到大陸創造那邊的工作機會,但是我們也賺了許多錢,臺灣因此獲得大陸臺商採購大量貨品,使我們對大陸每年都保持高額順差,我們一年與大陸順差高達700多億元,所以這問題是兩面的,我們賺了他的順差,但大陸賺到我們工作,可是之後算起總帳來,大陸占的便宜並不很多,經濟的活動不是一個算一個,所以有人說我們的廠商在大陸8、9萬家替大陸繳許多稅,對!是繳許多稅,但我們考慮將來與大陸洽簽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使稅賦更為公平。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跟大陸是長期的貿易順差,而且額度都很大,我們全球貿易順差有2、3百億元,可是我們與大陸有6、7百億元的順差,若沒有和大陸貿易的順差,我們的貿易總額會出現逆差,所以這也是很自然的,因為我們與大陸的距離近,而且雙方風俗語言也相同,自然而然會有如此的成長,所以從貿易來看是非常正常。不過,我提醒您一點,我們現在對大陸出口再加上香港是38%,占我們出口比例很高,可是西元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只有24%,等到民進黨執政8年後,24%成長至40%,足足增加16個百分點,我們上任之後,有人認為我們與大陸關係不錯,所以比例一定會增加,但是沒有,反而減少,減少至38%,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我們與別的國家貿易量增加了,我們與東協與歐盟增加並分散,這使我們更有利,所以我們的做法不是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上,相反地,我們做得更平均,比過去政府做得還要更平均,這是第一個。
第二,您提到的國際信用,所謂的國際信用指的是國際規範與慣例,簽了自由貿易協定(FTA)或經濟合作協定之後,通常不會去更動它的條文,為什麼?因為簽訂過程涉及幾千項的國際產品,若動了其中一項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國際慣例,並非喜歡不喜歡的問題,要參加國際活動就要照國際規則來玩,倒不是說是大陸的關係,我剛剛提到,ECFA是世界貿易組織之下的雙邊貿易協議,服貿又為ECFA的一部分,所以基本上從國際來看,與其他國際規範沒有什麼不同;最後您提到,大陸是否會阻撓我們參加TPP,大陸本身還不是TPP的成員,但是TPP的12個成員,有6個國家與大陸簽訂FTA,2個國家正在協議當中,而TPP的12個國家當中,7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國都是大陸,與臺灣的情況相同,所以TPP是有影響力的,所以今天我們簽了服貿,我相信其他國家會相信臺灣對於自由貿易是有決心的。
問20:您有無更具體的數據或資料可以證明?
總統:若您要我把資料量化,我們現在能說的,TPP的12國家占我們的貿易量34%左右、價值200億美元,所以一旦加入對臺灣與這些國家必定是一件好事,都會大量增加貿易,我們與紐西蘭簽訂《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之後,我們原本與他們之間一年1億1千萬的紐幣貿易額,結果去年增加73%,臺灣對紐西蘭出口增加120%,我自己看到數字都嚇一跳,這是紐西蘭貿易局給我們的數字,所以自由貿易區與自由貿易協定是能夠增加貿易的;但若您要問我說是否有其他證據或數據能夠證明,如同我剛剛提到,TPP成員中有7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國是大陸,所以大陸對於TPP是有影響力,但大陸重心現在是放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我們也希望參加RCEP,因為RCEP的國家占我們貿易額57%,所以RCEP與TPP都不能輕忽,因此我們現在若做出與國際規範相違背的事情的話,我不認為其他國家對我們會有好印象。我們須表現出我們不但開放市場,我們還鬆綁法規,而且我們照國際的經貿規範來推動對外貿易,這樣國外當然比較願意與我們打交道,更何況很多國家都願意與我們做生意,可是一碰到要簽約就猶豫,為什麼?就因為外交關係,所以在此事後,我們更須表現出對國際規範的尊重,我相信這樣可以讓臺灣順利參與國際經濟整合。
向前整合意思 在 Rainie Yang's Official Channel楊丞琳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楊丞琳 第11張全新專輯《刪·拾 以後》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刪版:https://lnk.to/Rainie_DPO
💿拾版:https://lnk.to/Rainie_RPO
金曲新人王ØZI創作製作一手包辦 技能升級加盟執導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你們看到的歌詞,都是我掏心掏肺地把自己十幾歲的戀愛故事告訴ØZI,然後他再轉化為文字,寫出我的心情。這首歌是專輯中代表30歲以前的我,所以交由20世代的他來寫,再適合不過了!Love is Love的音樂風格雖然有ØZI存在,但我覺得他替我找到了適合我的R&B和微嘻哈的方向。」
-
楊丞琳統籌 音樂製作/企劃執行/概念發想 全方位主導參與
陳珊妮x陳綺貞x陳建騏x魏如萱x徐佳瑩
許哲珮x ØZI x呂康惟x馮翰銘 全陣容創作
-
這首歌邀請到2019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得主ØZI創作﹑製作與拍攝MV ; 但在ØZI大獲肯定之前,楊丞琳即在整合專輯曲風過程中,特別選定他來為專輯內節奏相對強烈的快歌進行創作,無非就是看中ØZI在現今華語音樂圈當中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他擁有美式背景卻能將創作融合跨越東西的文化共感,運用歌詞訴說跨越差異的男女觀念,搭配朗朗上口的曲調都是為當今樂壇注入了新的能量。楊丞琳也因看中ØZI此特質便力邀他為新專輯增添新色,本以為楊丞琳沒有嘗試過這樣的曲風會在錄唱卡關,但沒想到她在配唱過程中毫無障礙,並且得到了ØZI對於楊丞琳唱法的高度讚賞,她唱出了所有在愛情裡的女人都曾義無反顧地秀出所有的愛,但無私並不等於回報,男人的感情有愧終究是每段愛情裡面陳舊的劇情,原來Love is Love,即便都知道是會經歷傷痕的愛都會讓人奮不顧身。
ØZI的創意思維跟過去傳統MV拍攝很不一樣,更打造丞琳從來沒有過的樣子,時髦慵懶捲髮以及梳乾淨的高馬尾;身穿oversize外套,裡頭中空僅著運動Bra;充滿混血感的妝容,戴上”貓眼”效果的角膜變色片,從頭到腳濃濃的歐美風,是大家從未見過的楊丞琳,ØZI希望在畫面上突顯歌詞的氛圍,像是為了男生改變自己的妝容、改變自己喜歡的東西、逼自己去喝金牌…等等,丞琳笑言:「這首歌講述”不做自己”這件事,今天也真的都不是我啊!」有所領悟的她表示,「對方要喜歡原本的你,而不是投其所好;可以培養一起的興趣,但不代表要成為他。」
#楊丞琳 #ØZI #刪拾以後
-
〈Love is Love〉
是不是我太單純
他的壞讓我好崇拜
想得到他完整的愛 但
沒那麼簡單
頭髮留長放下來
抹上鮮豔紅色唇彩
鏡子裡的那位女孩
我認不出來
這種愛
什麼毒
好痛苦
怎麼辦我是否中他下懷
我不該
我明白
沒辦法我真的無法自拔...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我從沒想過要他 給我交代
我甘願 cuz Love-Is-Love
狠狠的 愛-上-了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只渴望他抱緊我 在他胸懷
Maybe cuz Love-Is-Love
Oh Love-is-love-is- love~
看小說 喝金牌
在凌晨 一點半 爬起來 看球賽
嗜好已改
讀遍了 星座書 想成為 你的愛
為你研究遊戲片
你最愛 的電影 我全都 看了好幾 遍
能不能 為我 轉過來
這種愛
什麼毒
好痛苦
怎麼辦我是否中他下懷
我不該
我明白
沒辦法我真的無法自拔...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我從沒想過要他 給我交代
我甘願 cuz Love-Is-Love
狠狠的 愛-上-了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只渴望他抱緊我 在他胸懷
Maybe cuz Love-Is-Love
Oh Love-is-love-is- love~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只渴望他抱緊我 在他胸懷
Maybe cuz Love-Is-Love
Oh Love-is-love-is- love~
-
詞 Lyrics by:ØZI
曲 Composed by:ØZI
製作人 Producer:ØZ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ØZI / 剃刀蔣 Razor Chiang(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s Arranger:ØZI
VO:ØZI
和聲 Backing Vocals:楊丞琳 Rainie Yang
編曲 Arranger:ØZI / 海大富 Lil Fu(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文駿 AJ Chen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陳文駿 AJ Che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陳璿翔 Shawn Chen(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製作公司 Production Company: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邱亮 Liang Chiou
專案管理 Project Manager:邱亮 Liang Chiou
導演 Director:ØZI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薩禾豐 Leo Sa 執行導演 Executive Director:陳昱廷 Eddie Chen導演助理 Assistant to Director:張智軒 Edison Chang / 陳仲宇 Martin Tan
製片 Producer :孫偉強 Luputa Sun(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 :王琦凱 Ci Kai Wang(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涂瀚勻 Haimi Tu(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賴相芸 Fish Lai (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 陳韋傑 Aloha Jie(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李青桐 Kris Li(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製作會計 Production Accountant:陳妍蓁 Abbie Chen(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塗士謀 To Small
攝影二機 B Camera:李金勳 Joseph Lee
攝影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鐘啟銘 Chung Chi Ming
攝影二助 2nd Assistant Camera:葉辰威 Yeh Chen Wei / 池品傑 Chih Pin Jie
燈光師 Gaffer:余志祈 Yu Chih Chi
燈光大助 1st Best Boy:陳重佑 Chen Chung Yu
燈光二助 2nd Best Boy:邱麒叡 Chih Chi Jui / 葉佐琦 Yeh Tso Chi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黃舒 Shu Huang
美術執行 Production Executive :簡宇瞧 Chien Yu Chiao
剪接 Editor:薩禾豐 Leo Sa / 張智軒 Edison Chang調色師 Colorist:薩禾豐 Leo Sa / Diego Contreras
後期 Post-Production:薩禾豐 Leo Sa / 張智軒 Edison Chang / 陳韋傑 Aloha Jie / 陳仲宇 Martin Tan
視覺效果 VFX:簡國欽 Gochiaai(三叔視務所 3su Visual Studio)
劇照師 Still Photographer:邱亮 Liang Chiou / 陳韋傑 Aloha Jie
標準字設計 Logotype Designer:紀昀 Asking Gee / 許家豪 Kevin Hsu
楊丞琳經紀公司 Rainie Agent:樹與天空娛樂有限公司 Tree & Skyline Entertainment Co., Ltd.
楊丞琳經紀 Rainie Artist Management:林麗娟 Dana Lin
楊丞琳執行經紀 Rainie Artist Management Executive:楊于慧 Charlotte Yang / 詹佳玲 Erin Chan
楊丞琳彩妝師 Rainie Makeup:陳佳惠 Carlin Chen(妝顏造型工作室 Make Up Color Studio)
楊丞琳彩妝助理 Rainie Makeup Assistant:梁安妘 An Yun Liang
楊丞琳髮型師 Rainie Hairstylist:Sydni Liu(ZOOM Hairstyling)
楊丞琳髮型助理 Rainie Hair Assistant:Hans Chen(ZOOM Hairstyling)
ØZI 經紀公司 ØZI Agent:新樂園 Forbidden Paradise
ØZI 經紀人 ØZI Artist Management:姜馨茹 Cathy Chiang
ØZI 經紀助理 ØZI Artist Management Assistant:李品賢 Bamboo Lee
ØZI 彩妝師 ØZI Makeup :蔓蔓 Man Yun Wu
ØZI 髮型師 ØZI Hairstylist:高玉銘 Dino
ØZI 髮型助理 ØZI Hair Assistant: 楊采嬑 Yang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多向度攝影棚 Multi+ Studio / 用力拍電影 TogoFilm / 上京影業 Sun Ging Production House / 莊騰傑 TJ Chuang / 彭皓益 James Peng Peng / DO UP / 培培 Pei Shan Da / 森白舍 Simple Design/ 楓驛器材 JEDY / 米奇 MCKY Lin / 宋昭儀 Wolfy Chao / Mossy Huang / Ethan Wang
向前整合意思 在 TechTeller Youtube 的評價
#行動電源推薦 #行動電源2020 #idmix #小米 #anker
‼️ 影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2020年 8大行動電源 推薦與選擇?】
1. 小米行動電源 3代 10,000 USB-C雙向快充
我很喜歡的小米行動電源3代 10000 USB-C雙向快充版,這款主打的優勢就是輕薄,外觀有小米一致的簡約科技風格
非常適合iPhone8以上的手機使用,首先他有支援 PD 18W的快充,所以有支援蘋果手機的快充充電協議,不用2小時就可以把蘋果手機充滿了,原廠5W的豆腐頭充電器充滿手機就要4個小時以上。另外它的USB-C孔支援雙向充放電,這是很多行動電源即使具備USB-C孔,但卻關閉的功能,意思就是這款行動電源的電源輸入部分,你不僅僅可以用microUSB幫它充電,也可以用USB-C孔幫它充電,只要看到這個in/out標示,代表可以雙向充放電,這樣一來就更方便也有效率。總之這顆行動電源兼具了輕薄、充電速度、電量的平衡,而且價格也相當有競爭力,所以蠻值得購買的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JTn8Oa
2. Anker Powercore Fusion
常年熱銷款,它也是最早推出這樣2 in 1概念的品牌。招牌就是獨家的PowerIQ智能辨識功能、Voltage Boost技術,這兩個功能可以讓電流更智能地分配給不同裝置,達到最快的充電效果。不過這款美中不足的是,因為他輸出部分只有USB-A沒有支援QC快充,而且沒有最新的USB。所以幫手機充電的速度有點受限,另外就是它雖然標榜可以同時充電自己與手機,但其實它會先充手機,手機充飽之後才會開始充自己。但以上缺點都不能抹滅這款行動電源帶來的all in 1的創新性與便利性,像這樣的行動電源,就是我這樣的懶人就會超喜歡,因為出門就不用帶另外一個豆腐頭了。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JTSOTB
3. 小米二合一行動電源 (充電器)
跟紫米賣的基本上也是相同模具。我認為小米概念就是模仿Anker的,不過在外觀上有一些變化。我覺得跟AnkerPowerCore Fusion用起來感覺差不多,但是充電速度這顆好一些,因為最高充電器模式到18W,而且支援QC3.0的快充協議,所以如果你是安卓用戶充起來會快一些。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a07mvm
4. IDMIX MR CHARGER 5000 (CH03)
4合1的功能,行動電源、充電器,他還自帶線,轉接頭,所以我覺得更加全能,我出門在外都喜歡帶這個,我認為是最方便的行動電源
CH03就蠻適合女生呀,因為他們常常出去背著小包包使用,像是姐妹們出去喝個下午茶,這顆可以幫手機充個1.5次吧。我認為已經很夠用了,而且體積相對小巧一些,也有很多個很好看的樣式可以選擇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b4O4qe
5. IDMIX MR CHARGER 10000 (CH05)
因為我是3C控,身上3C產品比較多,所以需要用大容量的CH05,而且我是用iPhone 8 Plus,所以就超級方便了,因為CH05就有自帶的lightning線。All in One(5合1全功能:自帶線、自帶AC充電器、全球通用轉接頭(加購)、行動電源、可攜帶提掛),出國這個行動電源就夠了,免攜帶充電頭與充電線的困擾。15W 快充(2.4A蘋果快充)的USB與Type-C充電孔,同時輸出三個裝置。行動電源電量不足時,隨手插在插座上,立即可幫行動電源以及各種裝置一起充電,超級方便!輸出MAX最多為15W,因此筆電PD僅能緊急使用,充電緩慢。自帶的線材,可提供比原廠USB更快的充電速度,因此是真的不需要再多帶線的。總結來說是個非常全能,充電速度雖然不是最頂尖,但最能滿足各種需求的一個行動電源,出國帶這個出去就不用再煩惱帶線與豆腐頭了!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wtdTB0
6. RavPower RP-PB058
我曾經超愛帶出國的巨無霸RavPower RP-PB058,這顆電量有26800mAh,常常會被海關翻過來檢查半天,因為容量實在是太大了。不過好處就是他能電量超大,可以幫手機充8次以上,iPad Air也能充電整整2次,分享給同行夥伴充電都不是問題,然後重點是他也有具備USB-C雙向30W快充,幫MacBook 或是支援typeC充電的windows筆電充電,相當方便。長途出差好夥伴,而且他還能幫筆電、手機充電,重點是他容量大,而且輸出孔有3個,具備iSmart技術可以平衡分配充電電流,並且有更安全快速的充電效果。缺點就是體積大很笨重,另外有些國家海關會檢查很多,甚至有聽說無法上飛機的,所以出國一定要去航空公司官網看清楚,以免被擋下來或被丟掉。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yVCPCl
7. IDMIX MR CHARGER 10000 (CH06)
CH06 是由 IDMIX 國際大獎團隊所推出最有意思的行動電源。常出國的年輕人,商務年輕人士,使用iPhone或是安卓手機,有MacBook或USB-C的Windows Ultrabook,所有場景都適用。對於效率/輕便型有一定追求,不是HardCore的Geeks或是電源充電狂人(ex. 100w , 138W 的Zendure、Anker這類行動電源就太重了)。喜歡整合性all in 1這種便攜感,不需要再額外帶一個充電器出門。如果你對於美感&攜帶&整合性有一定追求,真的值得考慮。而且你一定遇過出差在睡覺前,到底要幫行動電源還是手機充電的問題?CH06讓你一覺醒來所有設備都滿電(包含筆電、手機) 。最後,雖然這個產品內裝只附了USB-C to USB-C充電線,但是有Qi無線充電功能,所以即使出國忘記帶線,應急上還是能安然過關!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JUbLW8
值得一提第1款. Anker PowerCore Fusion Power Delivery
ANKER PowerCore Fusion Power Delivery超級充採用鋼琴烤漆外殼,手感細膩,整體設計傳承ANKER家族一貫的簡潔機身+藍色介面,很有辨識度。新款超極充在GaN的加持情況下,輸出功率升級到了30W PD快充,同時保留USB-A口,兼顧了新舊設備的充電需求。由於輸出功率的增加,體積和重量比起舊款超級充5000稍有增加
👉購買連結 - https://apple.co/2JUaNsY
【影片快轉】
00:00 前言
02:42~04:02 小米行動電源 3代 10,000 USB-C雙向快充版
04:03~05:14 RavPower RP-PB058
05:34~07:10 Anker Powercore Fusion
07:12~08:34 小米二合一行動電源
08:35~11:20 IDMIX MR Charger系列 (CH03, CH05)
11:21~13:22 IDMIX MR Charger 10000 (CH06)
【Credits to】
#小米
#WitsPer
#Anker
#AiPower
#idmix
【代理商GaN充電器購買連結】
PA-B1 (20W)👉https://bit.ly/3mzf2vw
PA-B3 (65W)👉https://bit.ly/3kERMvc
PA-B4 (65W)👉https://bit.ly/3ovc5h4
PA-B7 (100W)👉https://bit.ly/31TTLVd
【相關好文!】
2020年最新!8大行動電源 推薦與選購,iPhone,安卓,MacBook,筆電用戶看這篇就夠了 - https://www.techteller.com/sci/2020-powerbank-select/
--------------------------------------------
【科技說社群】
FB - https://www.facebook.com/techtell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echteller_3c
--------------------------------------------
✉️合作邀請
mkt@techteller.com
向前整合意思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亞特蘭提斯 #亞特蘭提斯人轉世 #HenHenTV奇異世界
55. 想問心靈感應的範圍和原理~(一般情况下大概16米范围,圆形半径16米,范围呈球体状,除非主动控制利用遥视能力传输得更远。原理是释放脑电波。)
56. . 地球上許多勢力強權,如:美洲、歐洲、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對於世界有影響力的政治家or企業家是否有外星人存在其中?(通常都在地下基地)
57. 2. 之前提到有外星人在保護地球,那為什麼蜥蜴人透過文化滲透的方式慢慢征服地球,卻沒有其他種族的外星人來制止這種行為?(那一场洪水之后,大部分已经离开地球不在干预地球,但是天狼A人很是关心自己创造出的埃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希伯来文明出现过分裂,分裂成了又雅阁统领的以色列(后期形成犹太教)与以扫统领的阿拉伯文明(后期形成伊斯兰教),以色列文明曾经被天狼A的整合下移居到埃及居住,目的是为了把自己创造的两个文明合为一体,但是光明会渗透了埃及,故意两级分化,以色列又在摩西的领导下逃出了埃及。
58. 天狼A为了制止蜥蜴的渗透,赋予了他们一些律令,后期则形成了宗教。例如:禁止食用猪肉,猪肉是用人类的DNA与野猪的DNA混合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让在人类社会中短暂地获得人类激素来维持人形。
60. 我在网上看过一个说法,就是说蜥蜴人是以人类情绪所散发出的低频率负能量为主食的,是这样的吗?(其中一种摄取的方式,另一种则是食用人肉与饮用人血,大多数被献祭的都是金发蓝眼,基因高度纯种的雅利安人。)
61. 一般說龍的傳人 ... 也是蜥蜴人的後代吧? 伏羲女媧 ?
62. (根据传说伏羲女娲是蜥蜴中进化出同情心的蜥蜴,所以为了人类而公然叛变,赋予了黄色人种一些智慧,例如伏羲画八卦图等等。)
63. 問個最原始也最簡單的問題好了天琴星既然可以讓自己保持高頻那他們死後歸屬於哪裡第一集講的很模糊.... 保留大部分的記憶簡單講就是靈魂來解釋好了
(我也不知道那型態要叫什麼)那麼靈魂都在做什麼呢?那如果一樣是輪迴的話是不是就代表他們不會新生呢?一個載體包含一個靈魂那如果還是會新生這誕生之中發生了什麼事?(如果輪迴又加上靈魂的新生過了好幾萬年這人種可能會大爆炸多到一個不可思議)那如果只有輪迴的話照理說一個種族就只有少少幾個人而已創造也是有限度的繁殖or分裂才是長遠那多出來的這些靈魂怎麼來的??
(意识来自银河中心超时空状态,呈螺旋状旋转向外扩散,每个人都是本源中出去的一个光点。)
80. 既然都說所有都建立於製造出來的包括他們本身也都能串改自己的基因那靈魂的高低頻又說的那麼好聽... 那麼新生是誰創造的呢??(我在之前说过了,顺应灵性进化出的生物必定是螺旋状,比如蜗牛海螺,这些不是被创造的,不要总是认为所有都是被创造的,这些螺旋状生物也能够进化至高次元。很多东西都是顺应宇宙呈螺旋状的,比如台风是螺旋状的,人头头发上的发窝也是螺旋状的,DNA也是螺旋状的,花朵也是螺旋状的,银河也是螺旋状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85. 我想知道地球监狱论跟这里所说的会有矛盾吗?
86. (监狱有很多,控制人类思想的监狱是被光明利用善良种族赋予人类的智慧而形成的宗教以及教科书上的伪科学,比如弱肉强食进化论。控制地球频率的监狱是在地球的能量旋涡点进行的撒旦教献祭仪式以及利用月球发射电磁波来环绕地球控制地球的频率。控制人类饮食的监狱是转基因食品。控制人类进化的监狱是疫苗,注射疫苗防止人类进化出第四次元比较常见的三大能力,可视化能力,心灵感应能力,遥视能力。)
89. 你好,这个影片中我有个问题,你说到亚当算是地球上的第一代新人类,他是仙女座人建议创造的拥有蜥蜴人身体特质的人类,也就是说圣经那本书也是错误的?圣经里说的上帝创造人类的意思也就是仙女座人创造的人类?仙女座人就是我们经常误认为的上帝?而宇宙中很多星系的外星人,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外星人都不是我们的上帝?而我们宇宙中所有的物种都拥有同一个上帝,也就是整体的宇宙意识,我认为的就是本源?一?全能者?宇宙意识?上帝等等不同的词汇?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根本不需要阅读圣经?因为本就是错误的信息?谢谢
第一批则是雌雄同体的盖亚人亚当,第二批则是现代智人分裂男女。)
91. 這種高智商的[科學論轉世人] 它會怎麼看待我們到現在無法證實的靈異與神他說的語論跟"傳說"有很大的符合但老實說這些資料上網GOOGLE也是能查出些片段的拼湊那如果將西方的神話跟東方的宗教合併再一起的話應該是會知道些什麼事情!
下一集繼續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