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友們,無論你是喜歡「將軍」才進入觀看這粉絲團,或者只是單純愛車而加入,我都希望大家認真看完下列的內容,嘗試著如果你是「將軍」的立場,來試著了解我在想甚麼,我又為何不想再被稱呼為「將軍」的這個外號!
首先,我還是要謝謝關心我的好友們,無論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真的有見過面,聊天過,今日你對我的關心,我永遠感激在心!
我從18歲剛拿到駕照至今天56歲,已經過了38年。這38年來,我也經歷和參與過台灣從跑車的超級跑車的進化過程,但我唯一不變的是,對車的熱誠!
我年輕時的年代,有很多願意提攜後輩的前輩例如趙文川先生和高氏兄弟等,都是相當有層次的前輩!
在當時,對於跑車的知識渴望,和夢想擁有跑車而願意付出工作的努力,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即使在人生最低潮時,我也是開著國產車,模擬法拉利F355的F1撥片自娛,提升和勉勵自己再爬起的希望!
但反觀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超跑的價格不但漲價,數量卻是更加倍的成長。
只要家裡有錢,買台像樣的跑車都不是問題!
加上網路資訊的發達也從網站變成臉書,新聞的傳遞更是迅速的驚人,任何要隱瞞的事情是不可同日而語!
只是,可惜的是,很多人忘了一件事:道德。
網路上除了酸民見不得人好之外,幸災樂禍者更是不在少數。
無論此事是否關係他人的隱私或者將會引起何種後遺症,這些看戲且無關的人,卻永遠只有一種心態「假掰爭正義」+「反正死的不是我家人」。
以這次我的車禍為例:
當日因為山道上有二處山上的水滯在上山的右車道上,我因為操作失誤造成滑胎而嘗試救回的同時,卻不幸仍偏移車道而擦撞對向來車。
在發生事故的第一時間,確認對方車輛無人員傷亡的情況下,便對對方苦主表示會將她的車輛修復完整!
等到當地交警丈量完畢,並和我本人確認之時,我仍然是以最原始且無任何閃躲的說詞,據實告知當地交警,並重申對方苦主的車輛會完整修復。而且左前門無法鈑金修復的,也會將整片門板換新。
這些話,即使離開事故現場到達警局,我的筆錄和說詞還是一樣。
雖說我不是惡意超車,但滑胎無法挽救而造成擦撞,該負責的當然一定要負責!
至於一切筆錄結束後,為何還是要開張罰單給我?
原因是,滑胎之後造成擦撞的當時,我的確是無法全數救回,擦撞地是在雙黃線上,所以接張罰單是法定之規定,無任何怨言!
不過接下來,我要反駁並澄清的是:
1.沒惡意超車,因為當天的山道有管制,雙向各只有一線道,在前後均是同代理商的車友,和車多的情況下,過彎不當是是事實,但像蘋果爛報和那些無知的酸民的冷言冷語,令人作噁!
而事後有無聊人士的影片上傳至YouTube,反而澄清了我所說的並無說謊,絕不是惡意超車!
2.如果真是完全超越對向,那儘管車子再好,今天也是車頭全毀,而不是左前葉子板和對方苦主車輛的左方擦撞毀損!
3.無論是否我的開車技術爛,開車難免有失誤,但這並不表明我在閃躲責任.
相反的,我必須澄清自己的清白,就是無論對於警方和對方苦主的態度,毫無閃避之言詞。我是直接坦承自己失誤,並願意承擔責任!
因為儘管不是故意超越雙黃線惡意超車,但擦撞事故點是在雙黃線上,就是我危規,這是必須勇於承認的事實!
只是,我原本就犯不著為你們這些無品酸民和下流媒體解釋,因為你們不是擁有審判法律權責的人士或單位。
4.這點,是我最要說明的。
任何人在討論事情,都不該用暗示的語言詛咒他人或要人去死!
酸民自己如果這輩子都沒犯錯,也不能看圖說故事。
更可惡的事,評論他方女生還說人家是酒店小姐,連酒店名稱都可以指證歷歷,好像她自己就是同台的酒店工作者一樣的叫囂。
還有同為女性,學歷甚高者,竟然無憑無據的擅自評論他方女子是「無論誰都可私下接客的女人」,真的叫人忍無可忍!
試問,這些不相干的無辜之人,關你們這些下三濫的媒體何事?,
要追新聞也可以嗜血到如此程度?
「要不要改天你們這些報導不實的媒體和酸民,也在你們家失火的同時,來做個現場報導?
順便告訴大家你們家死了誰?」
不要只敢報導他人,我非常期待你們這些酸民和媒體的自我毀滅的忠實報導。
否則,你們充其量也都是「卒仔」,只能說是社會的等待回收物罷了!
我對新聞媒體的缺德和無聊感到失望,也對那些酸民的人性感到悲哀!
我既無法改變那些爛人的觀點,那我就選擇隱閉。
我不會再上任何的公開節目或接受雜誌訪問報導。
所以接下來,如果誰再敢擅自挖我個人生活的隱私,那很抱歉,我會直接採取法律反擊。
如果還在繼續玩弄不實報導的惡劣行為,唯恐天下不亂者,無論你是媒體或個人,我將和你們直接對簿公堂!
不要以為我在開玩笑,我反正多的是時間會陪你們這些酸民和媒體玩到底!
不要忘了,網路留言仍具有法律性,必須為你們的言論負責!
而屆時對簿公堂看到我本人時,再多的道歉也無視於補,因為我絕對會告到你此身遺憾!
之前的Steven將軍會成為歷史,往後不管是否有人記得這名號,那都是過去式,從現在起,請麻煩稱呼我為「鄭先生」或「Steven」,感激不盡!
「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將軍 Steven Facebook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討論] 還有多少人不知道同線道只有前後關係? -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之前大家一直認為機車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的評價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討論] 還有多少人不知道同線道只有前後關係?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Re: [問題] 右轉車vs直行機車PTT推薦- car 的評價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問題] 同向同車道是否適用轉彎禮讓直行? - 看板LAW 的評價
- 關於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問題] 轉彎車跟後方車擦撞誰的肇責大? - biker - MYPTT 的評價
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新竹市民你怎麼不森77
距離投票雖然還有半年,但刻意在坊間散布錯誤資訊、甚至濫用公共資源配合作秀,或是搶搭順風車「刷存在感」的人,漸漸出現了。
不過,這些人一點都不值得尊敬,他們一談到新竹市政府,就是批評謾罵,就是忙著在臉書長篇大論,然後下贊助帶風向,他們的眼裡始終看不見勤奮付出、勇於突破的市府同仁,而就是這樣的結構,阻礙新竹市大尺度的改變和進步。所以,新竹市民你怎麼能不森77?
新竹市民值得也應該擁有更多「選擇」的,只是過去十幾年來的政治環境,讓市民忘了,原來自己有資格選擇,不是默默承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新竹轉運站的啟用時間,比原訂整整晚了一年。
許明財前市長任內規畫興建的轉運站,是座「水泥孤島」,前後站只有一條漏水、陰暗的地下道相通,開口居然還是「大客車行駛專用道」,至於轉運站周邊,則是滿滿的紐澤西護欄,貿然啟用,就是一場災難。
地方聲浪要求即刻上路,但市府團隊挺住壓力,先是邀請府外相關專家學者重新「抓漏」,再積極向中央爭取改善經費,同時不厭其煩地向地方民代、仕紳與民眾溝通,改變了新竹轉運站的命運。
不僅前後站地下道徹底翻修,還增設兩座無障礙電梯,地下道開口一邊延伸至站內,另一邊則是小公園。前陣子,鮮黃色的地景藝術兼雨遮也正式啟用,讓市民多等待一年的工程,終於讓交通接駁、城市美學及人本優先,畢其功於一役。
我印象很深刻,轉運站啟用的第一天,因為交通動線指引不夠到位,加上市民交通習慣被迫改變,造成市民不滿。當天清晨五點多,我和沈副市長、交通處倪處長,歡欣地送出第一班新竹客運,接著,就是面對誤闖車道或逆向行駛的市民毫不客氣地開罵,還有抱怨地下道太長的通勤上班族:「以前只要摩托車停前站就可以搭車,現在還要多走這段路。」
這些不滿或抱怨,是因為生活習慣被迫改變,但為了城市整體發展,像是站前交通壅塞的改善、鼓勵市民步行(地下道全面翻新),和轉運站周邊景觀的提升,時間久了,大家慢慢就能接受,寧可犧牲過去習以為常的便利,也要加入這座城市的改變。
新竹綠園道的微笑溜滑梯,還沒做完,就被酸像是「墓塚」;隆恩圳景觀改善工程還未竣工,造型獨特的水草和芒草欄杆,就被抗議「又醜又危險」,主張換回原本的「白鐵仔」,甚至誣指人工草皮造價高達6千萬(實際為180萬,約占總工程經費3%),但市民的回饋、使用的人潮才是最真實的;曾幾何時,還有議員用「實踐幫」影射市府團隊和那一群勞心勞力,努力改造這座城市的老師們,有不當的利益關係,這樣的問政習慣和只要接近選舉就失去人性的政客,新竹人,你怎麼能不森77?
#森7的對象要搞對 #給辛苦的公務員掌聲 #努力向中央討錢 #新竹市3年半的改變打趴過去十幾年 #不要再酸我只會護航 #我護航的是認真的公務員 #我厭惡的是傲嬌的佛地魔
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八卦
一線三的日常—緣分這檔事
為遵守偵查不公開原則,本篇以創作為標題,
若有雷同,純屬虛構,請別吉我。
非經同意,請勿轉載、複製、引用,謝謝。
--
marvel點照舊是依然偏低的一篇。
最近有感而發,覺得生而為人似乎是種懲罰。
人們之間的羈絆,無論在任何階段看似緊密,
卻也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與現實生活的折磨,
演變成最脆弱不堪、一觸即潰的關係。
但換個角度想也不是沒有好處,
「更珍惜每段生命中來去的人」就是其一,
畢竟人是會變的,無論你我,
在措手不及的變化來臨前把握每段緣分,
做好準備與他們揮手道別。
整理雜物時,一圓盤狀物體吸引住我的目光,
是杯墊,紅白相間,印著雙獅牌海洛因圖樣,
這是一位已經調離春天所的同事遺留下來的,
看著它,我會心一笑,想起以往上班的日子。
最近常接到一組用簡訊報案的電話號碼,
尾數777,古先生,報案內容千篇一律:
「竹江路2號、18號、24號紅線違停」。
竹江路是本所轄區最南邊、最遠的那條路,
在交通尖峰時段車程大約五至十分鐘,
若勤務交接時接到這個現場,真的會想殺人。
更無奈的是,每次到場都沒有發現違規停車。
白天巡邏處理一堆事情就已經夠忙,
每繞過去,看地上鮮明的紅線卻查無違規,
真的令人火大,古先生想當然成為眾矢之的。
「簡訊報案:竹江路2號、18號、24號紅線違停」。
「媽的,又是777哦!」
「草,古先生真的很閒欸!」
「777可不可以不要去啊!每次去都沒東西!」
同事抱怨聲此起彼落,對於777現場怨氣十足,
特別是某位任職十年、旁若無人的老學長,
還特別指使同事「不用去處理,等等直接回掉。」
但沒辦法,因為我的師傅是黑羊,
對於所有報案現場都得務實的處理,
即便到場未發現違規事項,也要拍照存證,
一來證明巡邏員警的確有到場,
二來就是證明現場真的查無違規。
有一天,777古先生又報了案,
地址是在竹江路2號那棟大樓的某樓某戶,
不同的是,時間是半夜,報案內容是「需警協助」,
與我同網巡邏的同事,是難得一起搭班的淺淺。
淺淺是個臉上隨時掛著燦爛笑顏的同事,
有他在的地方就有不絕於耳的歡笑聲,
雖然番號與他對釘、鮮少有機會一起上班,
但與他相處起來總是特別愉快。
扯遠了。
到場後發現一位陸籍看護推著輪椅,
輪椅上面坐著垂垂老矣的乾瘦老人,
原來,這就是古先生的真面目。
這位古先生今年86歲(以下稱「老先生」),
在一次外出洗腎,因為過程繁瑣而延後返家,
發現家裡的所有門鎖都被人給換掉了,
舊有的鑰匙沒辦法打開門。
當時正逢寒流來襲,氣溫很低,
看著瑟瑟發抖的老先生,我跟淺淺面面相覷,
陸籍看護操著一口不流利的國語,
直嚷著「財產」「虐待」「家庭暴力」等語,
不明就裡的我們也只能聯繫24小時開鎖匠,
這就是我們與他的第一次接觸。
接著又是每天、每小時、每次不間斷的
「簡訊報案:竹江路2號、18號、24號紅線違停」
然後每天、每小時、每次不間斷的幹譙。
有次,我們接到另一件家庭糾紛的案件,
那天剛好又跟淺淺搭班,發動機車出發上路,
騎著騎著覺得有股熟悉的感覺,
原來又是在竹江路2號那棟大樓的某樓某戶,
只是這次的報案人是老先生他兒子。
老先生高齡八十有六,
他兒子也五十好幾(以下稱為「古子」),
當天古子帶著姊妹妻小,和老先生發生爭執,
將雙方支開後了解,我負責聽古子的說詞,
內容大多也跟遺產爭奪有關,就是分配不均,
而老先生因為年事已高、口齒無法清晰表達,
大致上是認為自己的兒子女兒十分不孝,
平時沒盡到照顧責任、甚至連人影都沒見到,
才萌生將財產贈與陸籍女性友人的意圖。
講到這,古子情緒激動對著老先生大喊:
「要不是因為你,阿倫他也不會…!」
雙方情緒都很澎湃,繼續鬥嘴也沒有結果,
我們便介入排解,抄登資料後命其前後離去。
然後又是永無止盡的
「簡訊報案:竹江路2號、18號、24號紅線違停」
加上同事永無止盡的幹譙。
這天,又是同一個地點報的需警協助,
抵達古宅時,只有老先生與看護兩人,
看著他吃力的表達,手舞足蹈口沫橫飛,
最終還是得透過陸籍看護才能理解大概。
每次前往都讓我對古家脈絡更了解一點,
本以為又是「財產分不不均等」這種問題,
沒想到老先生卻比手畫腳的說起故事來,
剛好當天是假日,手邊也無其他現場要處理,
我跟淺淺使了個眼色,便索性聽了起來。
古子和老先生一樣也算老來得子,
育有一位剛上高中的獨子阿倫。
自然也就是老先生的金孫,
每次見面都捧在手掌心又親又抱。
阿倫跟老先生非常要好,
但無奈近年來因遺產問題引發的家庭革命,
唯一的金孫自然成為爸爸綁架爺爺的武器,
不許見面、不准聯繫、也不可以去探望爺爺,
被爸爸這樣限制的阿倫倒也想出一個好主意。
孝順的阿倫,爺爺85大壽時送了一份壽禮,
是一支存了半年零用錢買的雜牌按鍵型手機,
由於老先生患有阿茲海默,且越來越嚴重,
所以阿倫想了辦法,就是教爺爺如何傳簡訊,
他說,平常上學不能講手機,但折衷方案,
就是教爺爺傳訊息,他有時間就可以回。
失敗了幾次後,老先生學會用手機發送簡訊,
就這麼維持著跟金孫照三餐問安的習慣。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從某一天開始,阿倫不再回覆老先生的簡訊,
直到老先生再次得知自己孫子的近況,
是從親戚口中得知他躺在加護病房一覺不醒的消息。
阿倫在放學步行回家的途中,
為了閃避一台紅線違規停車的自小客車,
選擇偏向車道繞過車子,遭疾駛而過的消防車擦撞,
消防車右側後照鏡剛好重擊阿倫頭部,造成頸椎脫位。
從監視畫面中看到阿倫低頭滑著手機走著走著,
被撞的瞬間還飛到空中轉了兩圈。
自此,老先生便非常痛恨違規停車,
利用阿倫教他的傳簡訊技巧開始報案,
從樓上窗戶往下看,只要看到車輛靠近,
老先生便拿起手機,打開簡訊欄,開始編輯文字。
「竹江路2號」
「18號」
「24號」
「紅、線、違、規、停、車」
老先先在我們面前示範,一字一字的輸入,
我看了下手錶,一封簡訊他打了快三分鐘,
送出,勤務指揮中心收到,再派遣,待我們到達,
已經是好久之後的事,久到違停車輛老早駛離了。
因為行動不便,老先生除了外出洗腎外是足不出戶,
在他的認知裡,待在這個有限的活動空間的同時,
利用這支手機的神奇魔力,傳送出神奇的幾個字,
就避免下一個阿倫的憾事發生。
也許,這就是他思念孫子的獨特方式吧。
這件事情不久後,老先生便與世長辭,
是從現場報驗的同事口中得知的。
想到自此後再也不會收到竹江路違規停車檢舉,
同事們似乎都鬆了口氣,但我心裡卻覺得不太踏實。
沒多久,我們被市刑大衝了一場聚眾賭博案,
地點就在竹江路2號、原本老先生的住處,
古子在打理完老先生的遺物後,
把照顧他的陸籍看護辭退,在自家經營起德州撲克,
自以為很低調的架設網站、呼朋引伴大肆宣傳,
當天查獲的現場有超過30個賭客,
只記得他的表情可比當初在爭奪財產失利時還要難看。
詭異的是,經營民間賭場沒有線民是很難舉報的,
不曉得市刑大哪裡來的情資,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查獲;
更巧合的是,被衝破賭場的管區員警因此被記過調職,
就是那位夜郎自大、叫大家不用去處理違停的老學長。
幾個月過去,大選將至,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淺淺也因為妻子懷孕準備調回家鄉服務,
那天是他要調走之前最後一次跟我巡邏。
巡了一個半小時,返所小歇的時候,
值班台的現場報案系統照往例依然響個不停。
「幹,怎麼又來了,之前不是都沒在報了嗎?」
值班人員咕噥著點掉跳出來的報案視窗。
「怎麼了?」我拿著水壺啜了一口,靠過去看,
「簡訊報案:竹江路2號、18號、24號紅線違停」
不一樣的是,報案人資料那一欄,
不再是熟悉的777古先生,而成了「不具名」。
「看來祂在天上還是一樣痛恨違停啊!」
我跟淺淺相視大笑,抓起安全帽跨上機車,
這次一定要趁那些車走掉前好好修理一下他們才行。
看著淺淺留下來的杯墊,想起這段一起上班的時光。
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有注定,
人與人之間也是,打從娘胎開始直到死亡,
不同程度的情誼,濃至親如手足,淡至點頭之交。
家庭糾紛是非常常見的案件類型,
指派給警察處理,卻依舊沒有賦予我們足夠的權限,
除了通報家扶中心外,沒有任何權責可以協助當事人。
只要相遇都是緣分,不論是家人、朋友或是同事,
我們彼此相識、一起工作、一起分享、一起生活;
但也在措手不及的一瞬間,因為誤會而再也不聯絡,
與此同時,緣分就是讓人如此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
#我寫他們的故事
#他們過自己的人生
- -
如果可以的話,想麻煩各位動動手指,
花個一分鐘幫我填寫一下讀者問卷,
以利未來的創作方向更有多樣性,謝謝!
https://forms.gle/TcMXXejMgzr7kK5S9
image by 小孟仔
edited by Pika
writting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一線三的日常
#12月26日準時上線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各大書局
#首刷1500本附贈簽名書籤
#三種獨家款式
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之前大家一直認為機車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的八卦
所以同車道是否只是前後車的關係還真的很難說,依照交通法規來說,同車道前後應該只有前後車的問題。但是這個法官考量機車跟路寬的比例,認為同車道的 ... ... <看更多>
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討論] 還有多少人不知道同線道只有前後關係? - PTT評價 的八卦
看到很多是關於左轉右轉相撞的影片大部分是汽車對機車或是機車對機車比較多這種問題大概就是同一車道右轉,後面機車直行從右側直接撞上去然後下面留言 ... ... <看更多>
同車道只有前後車關係 在 [討論] 還有多少人不知道同線道只有前後關係? - 看板car 的八卦
看到很多是關於左轉右轉相撞的影片
大部分是汽車對機車或是機車對機車比較多這種問題
大概就是同一車道右轉,後面機車直行從右側直接撞上去
然後下面留言都吵得不可開交
大多人指責轉彎前車沒禮讓直行車
可是 可是
其實同一線道只有前後關係沒有轉彎車讓直行車這件事情
所謂真正的轉彎車讓直行車是不同線道的事情或是同方向不同車道切入
EX:
所以水溝蓋跑法又愛從右側超車的要注意點
到時候可能賠錢的不是轉彎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8.40.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30066316.A.218.html
※ 編輯: wwwson1256 (61.218.40.13 臺灣), 08/27/2021 20:13:13
如果有忽左忽右可以檢舉 這種大多不會打方向燈XD
※ 編輯: wwwson1256 (61.218.40.13 臺灣), 08/27/2021 20:17: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