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論自由看似暢行無阻的社會裡,很多時候會發生讓你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是我在華流專欄裡的第一期露出,由於內容過於真實,雜誌竟遭關切,被迫在網路上下架,只剩紙本;原以為還能寄予改變的希望,每每總因息事寧人、粉飾太平的行為遭受深深的打擊。
我不懂,看見並面對自己的缺失到底有多難,更讓我覺得好笑的是,大家討厭聽到謊話,討厭說謊的人,但,當血淋淋的事實被說出來,卻少有人能接受,總像刺蝟一般捲縮、鴕鳥心態,反正陋習行之有年,我能守成已屬不易,何必承擔改變的責任,這種心態成就了如今我們的頹勢;「沒關係、差不多、不關我們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就好、麻煩、怕事」,你們知道這一次又一次經年累月的無視、忽視累積起來有多恐怖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堅持把想說的說出來,也因為這樣我常常被說「直、衝」,說真的,如果講出實情就被貼上這樣的標籤,你們真的覺得合理嗎?還是因為我說了這些,讓多少有利可圖的事破局了?而我說的這些話也不是突然之間就在情緒下寫出來,而是將許多親眼目睹、親身經歷的過程和經驗彙整之後寫出。
活在美麗的泡泡是很舒服的,假裝一切不關我的事也是最好逃避的方法,反正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例如,地球暖化、臭氧層破洞,甚至於各行各業的興衰,華爾街崩盤導致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哪樣不是那些本該負責任的人沒負起監督、說出事實、警告、提醒、改變的責任才導致的悲劇?真的能不關我的事嗎?我真的可以只想做好小職員、經理、演員、歌手、運動員、小市民、學生?請問各位,巨大的機器(社會乃至世界)若當中零件(我們)只顧自己,不與其他零件合作,機器能運作嗎?不要那麼自私,不要那麼事不關己,否則當泡泡破了,每個人都逃不了承受結果。
以下是專欄內容,其實是以自己為出發點,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好遮掩的。
華流S‧POP 炎亞綸專欄Vol.01
【媒體轉型的速度其實(已經)落後】
在媒體大肆用聳動的標題寫著「炎亞綸10月暫別演藝圈」的時候,
很多人透過社群媒體問我「為什麼要退出?」
我想,驅動我的有太多原因,其一,正是台灣娛樂產業以及媒體正處於重整混亂的時期,台劇被大陸、韓劇、美劇全面夾殺,預算縮減之下,我們越來越乏力,以往的優勢也消失殆盡,至今只有每況愈下。媒體亦然,平面(報章雜誌)式微,每家都在找尋出路,網路平台崛起,然而紙張媒體轉型的速度,其實已落後其它地區太多;遑論大陸,原本就沒什麼經歷紙媒,直接進入網媒時代的他們,大眾習慣得到資訊及觀看影劇的方式,皆為線上網路平台,對於我們這些正經歷時代轉變的人來說都是挑戰。
誠如上述,在各方條件惡劣情況下,人才流失,從行銷企劃、導演、編劇、監製、製作人、燈光、攝影乃至演員,無不尋求一個能在工作中同時獲得學習機會的環境。說真的,我不想潑各位支持華劇的你們冷水,但事實上,我們近年來的戲劇已經有失水準,劇本不完整的比比皆是,對白生硬的不在話下,角色設定的漂浮隨收視率改變,這些對我而言都是難過的,一部劇絕對不是風景美、男帥女美即可的,即使是所謂的偶像劇亦然。
各位試想,那些深植人心,成為經典,能讓你我回味無窮的戲劇或電影,之所以能留在你我心中,不正是因為在基本卡司和美麗場景之餘,還能給你我在人生中獲得一些省思、衝擊生活日常的思考邏輯和方式、不同的人生觀,透過導演和演員展現的視角帶來更多體認,於是,在電影最後上字幕時,遲遲不肯離去,因為精彩而捨不得走、因為觸及內心的讚嘆,猶然而生感受到,為何這個導演能用沒想過的視角看待著,不管是愛情、友情、親情、生老病死及人生的層面?為何這個演員能用這樣不同的眼神、笑容來詮釋生離死別、悲歡離合等多樣的面貌?和視聽者產生共鳴,這才是戲劇該有的樣子啊!
回歸到為什麼我想去學習電影及編劇而言,就一個偶像出生的藝人,原本就不容易被認可,所以我更是不敢停下進步的念頭,尤其在台灣資源少之又少的情況下,我只能皮繃緊,猛看電影,好的有感覺的電影更是一看再看,犧牲了看電影的娛樂本質,都在看導演的手法、劇本的起承轉合、演員的演技,求知若渴的不斷從中吸收,並且不斷告訴自己「我還不夠!我還不夠」我,是一個這樣的人。
然而,就在今年,我拍了讓大家更認識我的華劇,有幸跟很會演戲的曾之喬合作,謝謝這幾年華劇給我機會,真的由衷感激!不過各位有所不知的是,在拍攝過程中,演員和導演是怎麼花時間把劇本合理化、對白順稿,即便如此用心的要做好前置作業,但面對在拍攝前才出的熱騰騰劇本,不但導演無法分鏡、美術無法陳設、道具無法準備、演員在緊湊毫無喘息空間的拍攝日程下,根本無從吸收劇本內容,這些情況更是隨著眾多有才能的幕後工作人員出走,而每年更加慘烈,也使我越來越痛心我深愛的台灣怎落得如此難堪⋯⋯,因此我曾荒唐的以為隨著我的堅持也許能改變些什麼,但這股洪流的力量實在不是區區一個小我能改變什麼的,一個只勉強能從演員視角演出戲劇的無能為力,所以我更想進步,唯有進步才有機會突破現狀,這是經驗的告知,當感覺被困著無法往前時,就是該去充實自己的時候,在帶著希望及尚未被完全澆熄餘火飄渺的熱忱下,我決定去學習。
常言道「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雖然是一句聽到不想聽的話,卻在此時成為人生最大動力,做的這件事不單單為自己,也為了熱愛的戲劇表演,更是為了你們,我要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偶像,我要傳達勇敢追夢,別放棄進步的念頭,我要跟你們說:停下腳步想想沒什麼好怕的;要讓你們知道:我做得到你們也做得到!因為我跟你們沒什麼不一樣。
所以我沒有要退出,我只是去學習,因為我想變強!
這就是驅動我的所有原因。也許我回來了,舞台沒有我的空間了,那又如何?至少為自己拼了一回,學到的永遠都是自己的。
我始終相信,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共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關課程】《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2019.06.15 開課!】《學「思」~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第五期~ ...
「合理行銷預算」的推薦目錄:
合理行銷預算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參戰決策
#懇請賜票
我決定要參選時代力量決策委員。前陣子面對時力風波時,的確對黨內的組織文化感到灰心,但既然決定留下,就必須正視這些積習、回應這股改革聲浪,因此我願奮力一搏,嘗試投入其中,才有機會創造改變。
本次改選的任期僅有短短半年,正是調整組織、改變黨內文化的試煉期,撐過去,時力才能開啟新的局面,若沒成功,時力終究可能走向分崩離析、底氣潰散的結局。
我在政見裡首要的承諾就是「願意好好遵守黨內規定,不因人設事、用不同標準來審視黨務。」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過去黨內規章再嚴密,也無力解決人的問題,唯有選出願意好好溝通、願意公正處理黨內事務的決策委員,不再內耗後,才能將力氣花在制度革新。
至於時力該如何構造改革?我針對過去發生過的問題,提出 #財政面 #組織面 以及 #政黨路線 的實質建議,期許黨務的運作方式更明確化、更制度化,除了避免人治,也能善盡規劃,健全發展。
時力從創建至今,歷經兩次立委選舉、一次議員選舉,雖然時力還年輕,但社會大眾對時力的信心和耐心也有限,不能總停留在牙牙學語、跌跌撞撞的階段,必須真正脫胎換骨、長出羽翼,這個政黨才有足夠的能力,守護想要守護的人。
穩健成長的政黨才能帶給社會希望,希望這次改選能將危機化為轉機,也請大家再給我們一次機會,見證時力的蛻變。
#8月24日前為有效黨員者有投票權_懇請黨員支持
#投票期間8月25日至8月27日記得投票
#今天起有一週提問期歡迎提問
.
附上參選政見全文:
零、在提出具體改革辦法前,我認為最正本清源的方式是,選出願意溝通、並且願意遵守黨內規章的決策者,才能真正改革本黨,否則制度再怎麼改,沒人遵守也是枉然。因此,我的首要承諾是,我願意好好遵守黨內規定,不因人設事、用不同標準來審視黨務。
壹、健全財政制度,解決財務問題。
1.落實收支平衡
1.1 本黨過去多次發生財務危機,甚至傳出必須「借錢發薪水」的窘境,不斷超支甚至時常負債,使本黨隨時處在滅黨危機中,唯有建構完整健康的財政制度,政黨的發展才能長長久久。我認為嚴謹把關收支為決策委員會的責任,秘書處提報之預算應由決策委員會審議通過、予以授權後方可使用,未經授權之項目款項不得擅自支用。
1.2 預算編列應「嚴格避免預算超支」,不應通過赤字的預算。
1.3 應訂定負債上限及防弊設計,避免無限舉債。
2.同時開源及節流
2.1 應針對選舉年及非選舉年訂定年度及四年為一期的募款目標及調配,由募款專員或募款部門訂定募款企劃,與黨公職協議分配募款活動及額度。
2.2 募得金額應編入隔年預算,而非將預估募款金額納入當年度預算,造成未知的財務缺口。
2.3 應嚴謹估算及分配預算比例,包括選舉、組織發展、人才培訓、日常支用等項目,合理配置資源。
2.4 應確實召開預算審查會議,檢討不合理的開支,如大舉增設黨部的效益、人力配置及宣傳行銷手段的效果,使預算用途明確有效。
貳、組織改造,落實黨內民主。
1.資源分配及公職提名權應制度化
1.1 目前決策委員會及黨主席之產生方式不足以反映地方的黨員結構及心聲,也未平等照顧各地,以致時常發生黨中央與地方民意脫節、資源分配不公等問題,應檢討決策委員及黨主席的選舉方式及職權範圍,並分區分權協助地方,以確實反映民意基礎、穩定地方發展。
1.2 應檢討各地方黨部資源分配方式,達到公平合理。
1.3 公職提名方式應更制度化,並將在地黨公職意見納入評核項目,以利在佈局選戰時用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達到戰略目標。
2.加速落實地方黨部主委直選及職權行使
2.1 地方黨部主委應由地方人士擔任,才能真正扎根地方、拓展基層。
2.2 主委應具體落實「策劃及輔助地方選舉」之職務。
2.3 應擴大各地黨員基礎,達到黨員直選之目標,避免主委與地方脫節。
2.4 應儘速擬定直選及任免辦法並啟動直選。
3.強化黨內溝通及危機處理能力
3.1 建立黨內正式溝通平台及通訊方式,加快溝通速度、避免溝通誤會,也能即時回應社會大眾的疑慮。
3.2 決策委員會應建立明確回應機制,在第一時間推派代表或授權發言人站在黨的立場對外發言,強化危機處理能力。
4.強化入黨審核及除名機制
黨員資格應從入黨開始把關,以及更縝密確立黨公職公約,同時也應嚴格啟動紀律程序,避免在入黨審核及除名時因人設事,標準不一。
5.建立合理的公開透明與保密規範
決策委員會、黨代表大會、提名會議及黨部等會議,應建立會議討論事項、與會者的發言及會議的決議等於本黨平台公開,提供黨員了解黨務,並建立合理保密規範,避免私下透過媒體放話、抹黑的文化再度充斥黨內。
參、建構國家藍圖,制定行動綱領。
目前黨章內僅提到本黨宗旨為「讓台灣成為每個人都享有生而為人的基本尊嚴,能追求夢想與保護幸福,擁有國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參與政治、自主決定的台灣」,應確立本黨對於國家的想像、價值的立場,明確化時代力量的行動綱領,並積極延攬人才,培育專業的政治工作者,告訴社會大眾「時代力量存在的意義」,走出時代力量鮮明的樣貌、齊心推動本黨的價值。
合理行銷預算 在 李國毅Lego Lee Facebook 八卦
冷漠是最可怕的,甚至因為要「顧全大局」,還幫忙掩蓋錯誤,體制才會一直腐爛下去!
我不否認我也曾經這麼幹過。
但其實還是有很多人是在體制裡想辦法救人的!
只有一個人是沒有辦法完成的!
I’m on your side Aaron !
在言論自由看似暢行無阻的社會裡,很多時候會發生讓你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是我在華流專欄裡的第一期露出,由於內容過於真實,雜誌竟遭關切,被迫在網路上下架,只剩紙本;原以為還能寄予改變的希望,每每總因息事寧人、粉飾太平的行為遭受深深的打擊。
我不懂,看見並面對自己的缺失到底有多難,更讓我覺得好笑的是,大家討厭聽到謊話,討厭說謊的人,但,當血淋淋的事實被說出來,卻少有人能接受,總像刺蝟一般捲縮、鴕鳥心態,反正陋習行之有年,我能守成已屬不易,何必承擔改變的責任,這種心態成就了如今我們的頹勢;「沒關係、差不多、不關我們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就好、麻煩、怕事」,你們知道這一次又一次經年累月的無視、忽視累積起來有多恐怖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堅持把想說的說出來,也因為這樣我常常被說「直、衝」,說真的,如果講出實情就被貼上這樣的標籤,你們真的覺得合理嗎?還是因為我說了這些,讓多少有利可圖的事破局了?而我說的這些話也不是突然之間就在情緒下寫出來,而是將許多親眼目睹、親身經歷的過程和經驗彙整之後寫出。
活在美麗的泡泡是很舒服的,假裝一切不關我的事也是最好逃避的方法,反正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例如,地球暖化、臭氧層破洞,甚至於各行各業的興衰,華爾街崩盤導致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哪樣不是那些本該負責任的人沒負起監督、說出事實、警告、提醒、改變的責任才導致的悲劇?真的能不關我的事嗎?我真的可以只想做好小職員、經理、演員、歌手、運動員、小市民、學生?請問各位,巨大的機器(社會乃至世界)若當中零件(我們)只顧自己,不與其他零件合作,機器能運作嗎?不要那麼自私,不要那麼事不關己,否則當泡泡破了,每個人都逃不了承受結果。
以下是專欄內容,其實是以自己為出發點,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好遮掩的。
華流S‧POP 炎亞綸專欄Vol.01
【媒體轉型的速度其實(已經)落後】
在媒體大肆用聳動的標題寫著「炎亞綸10月暫別演藝圈」的時候,
很多人透過社群媒體問我「為什麼要退出?」
我想,驅動我的有太多原因,其一,正是台灣娛樂產業以及媒體正處於重整混亂的時期,台劇被大陸、韓劇、美劇全面夾殺,預算縮減之下,我們越來越乏力,以往的優勢也消失殆盡,至今只有每況愈下。媒體亦然,平面(報章雜誌)式微,每家都在找尋出路,網路平台崛起,然而紙張媒體轉型的速度,其實已落後其它地區太多;遑論大陸,原本就沒什麼經歷紙媒,直接進入網媒時代的他們,大眾習慣得到資訊及觀看影劇的方式,皆為線上網路平台,對於我們這些正經歷時代轉變的人來說都是挑戰。
誠如上述,在各方條件惡劣情況下,人才流失,從行銷企劃、導演、編劇、監製、製作人、燈光、攝影乃至演員,無不尋求一個能在工作中同時獲得學習機會的環境。說真的,我不想潑各位支持華劇的你們冷水,但事實上,我們近年來的戲劇已經有失水準,劇本不完整的比比皆是,對白生硬的不在話下,角色設定的漂浮隨收視率改變,這些對我而言都是難過的,一部劇絕對不是風景美、男帥女美即可的,即使是所謂的偶像劇亦然。
各位試想,那些深植人心,成為經典,能讓你我回味無窮的戲劇或電影,之所以能留在你我心中,不正是因為在基本卡司和美麗場景之餘,還能給你我在人生中獲得一些省思、衝擊生活日常的思考邏輯和方式、不同的人生觀,透過導演和演員展現的視角帶來更多體認,於是,在電影最後上字幕時,遲遲不肯離去,因為精彩而捨不得走、因為觸及內心的讚嘆,猶然而生感受到,為何這個導演能用沒想過的視角看待著,不管是愛情、友情、親情、生老病死及人生的層面?為何這個演員能用這樣不同的眼神、笑容來詮釋生離死別、悲歡離合等多樣的面貌?和視聽者產生共鳴,這才是戲劇該有的樣子啊!
回歸到為什麼我想去學習電影及編劇而言,就一個偶像出生的藝人,原本就不容易被認可,所以我更是不敢停下進步的念頭,尤其在台灣資源少之又少的情況下,我只能皮繃緊,猛看電影,好的有感覺的電影更是一看再看,犧牲了看電影的娛樂本質,都在看導演的手法、劇本的起承轉合、演員的演技,求知若渴的不斷從中吸收,並且不斷告訴自己「我還不夠!我還不夠」我,是一個這樣的人。
然而,就在今年,我拍了讓大家更認識我的華劇,有幸跟很會演戲的曾之喬合作,謝謝這幾年華劇給我機會,真的由衷感激!不過各位有所不知的是,在拍攝過程中,演員和導演是怎麼花時間把劇本合理化、對白順稿,即便如此用心的要做好前置作業,但面對在拍攝前才出的熱騰騰劇本,不但導演無法分鏡、美術無法陳設、道具無法準備、演員在緊湊毫無喘息空間的拍攝日程下,根本無從吸收劇本內容,這些情況更是隨著眾多有才能的幕後工作人員出走,而每年更加慘烈,也使我越來越痛心我深愛的台灣怎落得如此難堪⋯⋯,因此我曾荒唐的以為隨著我的堅持也許能改變些什麼,但這股洪流的力量實在不是區區一個小我能改變什麼的,一個只勉強能從演員視角演出戲劇的無能為力,所以我更想進步,唯有進步才有機會突破現狀,這是經驗的告知,當感覺被困著無法往前時,就是該去充實自己的時候,在帶著希望及尚未被完全澆熄餘火飄渺的熱忱下,我決定去學習。
常言道「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雖然是一句聽到不想聽的話,卻在此時成為人生最大動力,做的這件事不單單為自己,也為了熱愛的戲劇表演,更是為了你們,我要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偶像,我要傳達勇敢追夢,別放棄進步的念頭,我要跟你們說:停下腳步想想沒什麼好怕的;要讓你們知道:我做得到你們也做得到!因為我跟你們沒什麼不一樣。
所以我沒有要退出,我只是去學習,因為我想變強!
這就是驅動我的所有原因。也許我回來了,舞台沒有我的空間了,那又如何?至少為自己拼了一回,學到的永遠都是自己的。
我始終相信,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共勉。
合理行銷預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相關課程】《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2019.06.15 開課!】《學「思」~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第五期~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297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老闆,你會推動一個禁止自己產品廣告宣傳,這樣的法案嗎?
你乍聽之下,你可能會想喔,我又不傻!怎麼可能自廢武功呢?
可是如果真的有人明擺著,他廢掉武功給你看,你除了覺得他傻了、他瘋了之外,難道他沒有其它目的嗎?
當我們目睹這樣的情況的時候,你可以怎麼理解它?跟我們的生活,到底又有什麼關聯?
這就是今天要跟你分享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在我一層一層的跟你分享之前,我先賣個關子,有一點耐心,先用一個故事開始。我相信這個故事結束之後,會帶給你一些思考跟領悟。
這個故事,發生在1960年代的晚期喔,它在美國的菸草產業,的一個真實的案例。在1969年的7月22號,美國有幾家主要的菸草公司的代表,他們就一起聚在國會的聽證會裡。
他們極力鼓吹立法,立什麼法呢?叫禁止自己的產品,出現在電視跟廣播的廣告裡。儘管那個時候的研究發現喔,媒體廣告是最有效的促銷方式。但因為這種匪夷所思的舉動,香菸廣告從1971年開始,它就消失在美國的電視跟廣播裡,一直到今天你都看不到。
那你會想,難道是他們良心發現嗎?良心發現的原因是1964年,發表的一個「美國公衛署長報告」裡,披露了吸菸危害健康的證據,所以呢,為了大家的健康,他就不賣香菸了,這甘有可能?
這不可能嘛!這些業者怎麼可能會這麼好心呢?他們只是沒有在電視廣播打廣告而已啊,可是在同樣的年代裡,他們卻把所有的資源,挹注在平面媒體啊、運動賽事的贊助、贈品促銷,還有電影的置入性行銷。
講一個例子喔,當年有一個菸商,叫B&W。這個菸草公司,它就在四年裡面,砸了很多錢,置入了22部電影,讓這裡面的主角,在電影裡面抽他們的菸。
所以,如果不是菸草業者,突然被耶穌光照到、善心大發,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推動「自廢武功」的法案?我相信你我都很好奇喔。
這個原因是在1967年,『美國聯邦通訊廣播委員會』,他們規定,他們要求菸草公司,遵守一個叫「公平原則」。就是針對重要性或爭議性的社會主題,給予正反雙方相對等的廣告時間。
講個白話文喔,就是當30秒的香菸廣告結束之後,就要給反菸團體一樣30秒的廣告,讓你看到黑黑髒髒的肺部,那種畫面。只是這個範圍,僅限於電視跟廣播的廣告。
這個規定推行了三年之後,美國的香菸銷量,下滑了10%。剛開始香菸公司喔,他們也就按照原本的邏輯,去增加他們的廣告預算。
可是他們很快的就發現,廣告預算愈高,反菸的廣告就愈多,大眾就愈容易知道,吸菸其實是對他們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傷害。
那你想想看,這不就根本就是用盡全力,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嘛!你下的廣告預算愈多,大家看到的相反證據、是不利於你銷售香菸的證據就愈多。
於是呢,這時候菸草公司,他們才去推動立法,乾脆禁播香菸廣告。表面上是自廢武功啊,但事實上,是讓反菸團體,沒有機會宣傳吸菸的危害。
結果在電視廣播,不再有香菸廣告之後,他們只花了一年的時間,香菸的銷量不只遽增啊,還省下了一大筆的廣告預算。
從此之後,除了在電視廣播裡,沒有香菸的廣告之外,已經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阻止菸草產業的擴張。
其實我們現在知道喔,菸草產業成了全美國、乃至於全世界最大的利益團體,而且呢,他們也是最大的政治遊說團體。
好了,這故事說完了,那跟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
邀請你想一想喔,如果有一些人,他用盡一切的力量,阻止別人去認識一些顯然一直發生、一直存在的這些事實跟現象,那他們到底想得到什麼呢?
就像菸草公司,他們推動禁止電視廣播廣告的立法,他們的目的昭然若揭啊。就是不讓大眾有機會去認識香菸的「真相」,香菸是怎麼傷害你的健康的。
所以,這時候我來跟你攤開第一張牌。如果有人極力的阻斷訊息,避免大眾知道真相,這背後一定有人會得到好處。關鍵就在於,誰得到好處?
香菸是會上癮的,「上癮」其實就是一種控制,這個控制愈大,利潤、利益就愈多。
所以,台灣剛經過了一場大選,還有很多議題的公民投票。如果我們從「公投」的角度來看,有一些議題,其實是很明顯的要「阻斷你的訊息」,那麼這些推動者,想「控制」誰、想「控制」什麼?
身為現代的公民,我想透過這個機會,邀請你思考一下。
而第二張牌呢,如果有人自廢武功,他就一定有所圖,關鍵在於他所圖的究竟是什麼?
簡單一點的邏輯喔,就是用特價品、或者是用贈品,吸引你的那些商家。他們廢掉了自己的某些利潤、甚至於賠錢賣,但他們卻圖到了,你上門之後的其他消費。可能你其它消費對他來說,利潤更高也不一定。
然而,複雜一點的邏輯呢?這次我們的選舉,看到了一些地區,有所謂「棄保」的概念。特別在台北市,看似被「棄掉」的那一方,從更大的局面來看,他們可能圖到了什麼?這你也可以想一想。
有沒有可能呢,讓那個被「保住」的那一方,一方面落得因為選務瑕疵的「得位不正」,這樣的污名;而另外一方面,也因為贏得不漂亮,大大的降低他挑戰高位的可能。
所以,在這邊再說一次喔,「如果有人敢自廢武功,他就一定有所圖,關鍵在於他所圖的是什麼?」這是第二張牌,邀請你思考一下。
而最後一張牌呢,凡事如果違反你的直覺,必定符合別人的邏輯。怎麼說呢?
通常喔,我們面對自己「不喜歡」或「不習慣」的事情,最省力的方法就是忽略嘛,假裝這些事情不存在。
或者是用很強烈的情緒,去攻擊、去否定;然後呢,很快的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千錯萬錯,都別人的錯,這樣比較快。
可是,一個人最難得的素質,就是先願意放下這些情緒,去換位思考。思考什麼呢?
為什麼有人會做,這些違反自己直覺的事?這些人是誰?他們要的是什麼?如果時間延長,誰會透過這些事情得到好處?然而,又是什麼好處?
最後呢,事實上「思考」,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思考,卻是讓我們活出獨立自主的唯一途徑。
今天的分享,其實不是要給你答案,是要邀請你去思考。但我們的真實生活裡,會有很多這種看上去,第一時間非常違反我們直覺的。
但是,如果我們在生命裡面,想要有更多的自由,我們就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這一切。我很希望今天透過這一段分享,開啟你一些思考的可能。
如果有些事情,違反了你的直覺,必定符合某些人的邏輯。祝福你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思考的「成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2019年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其實,如同今天的主題,「凡事違了你我的直覺,那必定符合了某些人的邏輯」。
所以,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我們是不是具備有,看出某些事情是不合理的能力,並且去理解這個「不合理」的背後,對方要的是什麼?
其實,出來行走江湖,每個人都有所圖,你必須接受這件事情,你必須把這件事情,放在道德中立的位置;你才能平心靜氣的,去跟必要的人達成共識。
所以呢,我在2019年3月8號,開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它會帶給你很完整的幫助。不僅是思考上的開啓,更重要一點是技術上面的提升。
讓你真正的看懂、聽懂,那不合理之處,並且透過有效的問句,去創造、去理解對方的所圖,並且達成必要的共識。
那當然,熟悉我很多課程的朋友也知道喔,如果你參與過『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或者是我另外一門『CIA通達力』的課,那我很鼓勵你,可以把握『高難度對話』的進階課程,就是『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
其實,在我們真實世界的一切,往往是很多方的利益折衝的結果。所以,怎麼樣在思維跟行為的決策上,真正的成熟,讓你看懂這個局,並且找到最適合的位置,你就要先弄懂權力運作的潛規則。
那麼『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在2019年的6月15號開課。歡迎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因為『策略思考』這一門課,我是每半年才開一期,然後一期也只有16個名額。
希望你透過學習,活出更圓融的人生,期望我能夠在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合理行銷預算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這個利益也沒有說多麼的大啦,大概幾百億而已啦。
從我國的acip疫苗施打元老院給了建議之後,疫苗審查小組審查通過,然後推動呢,研究呢又是給像是李秉穎這種人擔任榮譽理事長的協會,一個標案又是幾千萬,那你說李秉穎要不要每天幫土製疫苗講話,當然要啊!
要不是我沒有政府標案,我也他媽的天天說土製疫苗工藝極致,純手工釀造,滴滴甘醇,免疫力【推估】簡直跟NOVAVAX接近,幫忙說話有甚麼了不起,不依照科學證據講話又沒有罪,銀貨兩訖還算有誠信呢!
你怎麼看高端疫苗通過這件事情
這次高端在這個報章雜誌上
都說他緊急授權通過
你看到FDA台灣那個藥監局通過的文書裡面
根本一個緊急授權都沒有啊
我認為他是常規授權
他為什麼會寫成這樣
而且他緊急授權一般來講是緊急授權使用
為什麼是緊急授權生產
這個是哪裡出錯
是我中文不好是不是
他從來沒有緊急這兩個字出來就是授權生產而已
所以我覺得他這個東西就是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他是要用緊急授權的這個方式
然後來通過他的常規授權
那他不管是緊急授權還是常規授權
基本上都是錯的
因為現在已經沒有
緊急授權那個緊急這兩字的空間
緊急授權我們知道
假如在緊急授權這個大屋頂罩下去的時候
這是政府的絕對權力
這個絕對權力是說
我愛搞你什麼
我要用什麼爛藥我要進個砒霜都可以
根本都不需要任何通過
今天政府如果給你了
還給你做個二期臨床實驗
你都要感激涕零
所以你看他現在他就不敢講緊急授權
為什麼不敢講緊急授權
因為他當初就在創造了很多
緊急授權的條件
我們知道疫苗來講
是全世界都沒有疫苗
或者買不到疫苗
我們就必須要用緊急授權
來用我們的國產疫苗
所以你看他剛開始的時候
為什麼老百姓不管怎麼樣的吶喊
吶喊都沒有用
不進疫苗就是不進疫苗
為什麼就是為了要為國產疫苗
創造個緊急的空間
所以現在的話你看
我們的FDA他通過的文件裡面
完全沒有緊急授權這幾個字
真的假的
所以他在做什麼事情你就知道了
他根本不在做緊急授權
他根本在做常規授權
常規授權的話
我們前面就要給他做要求
你怎麼可以做二期就給我常規授權
不可以嘛
因為緊急授權緊急給你藥證的話
我們只有一個想法
就是政府在補文件
他怎麼樣你知道嗎
因為他已經在我們還沒給授權之前
就已經把疫苗給買了
今天如果你一直不給他授權的話
這時間拖的越久
監察院要調查起來的話那還得了啊
我直接問王理事長
台灣這樣子給高端這種疫苗EUA
他對於國際間對台灣生技產業的信任
會不會有影響
你這個疫苗還想走出國際啊
笑死人
你這個台灣就用這一次
搞不好就死在這一次
這個疫苗就死了我告訴你
因為這一次一出來沒有人要打
那你這些買了以後
良率又是爛的一蹋糊塗的時候
根本量產都有問題
只是錢拿了拿了以後
這個疫苗產不出來一下子什麼都沒有掉
那這個立法院要追的時候追個半天
你看我這個EUA已經給你
授權已經給你
所以政府沒有違法
政府只要把這個東西一撇掉了
那這個疫苗老百姓不打
老百姓不打是老百姓的事情
上報近日接獲爆料指出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於今年1月18日採限制性招標方式
委託研究計畫
COVID-19疫苗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
國人接種之免疫持續性與不良反應評估
該採購案總金額為新台幣3000萬元
經費來源則為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
疾管署於4月7日公告決標
最後由唯一1家投標廠
即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以2988萬
僅12萬元價差得標
而該委託研究計畫主持人
則是該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
共同主持人為該協會理事薛博仁
爆料指控
李秉穎身兼衛福部ACIP召集人
ACIP就是我們的疫苗管理
跟疫苗注射接種的專業的專家召集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成員
也曾受邀參加國產疫苗EUA專家會議等
多項政府主掌疫苗政策的身分
卻又另一方面透過其擔任榮譽理事長的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承接政府標案
是否合適恰當
不禁令人質疑有球員兼裁判
違反利益衝突或利益迴避等瓜田李下之嫌
我這個人問話比較直接一點
我就直接問了
不然王任賢理事長我給你3千萬
我說你之後要幫土製疫苗說話
這個案子接不接
這是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對對對
沒人會給我 為什麼
你這麼黑喔
我這麼黑黑的一蹋糊塗
沒有人會給我
這個這3千萬就是他的買路費
因為ACIP那些委員
是我們國家最高的疫苗諮詢小組的委員
那這些人當然他的角色是諮詢的
不過問題是我們現在在台灣的官場裡面
是很注重專業
疫苗又是非常非常專業 還有輩分
所以基本上來講
這些官員都會聽諮詢小組的話
因為ACIP如果開會的時候
即使在衛福部裡面開會
他是算衛福部下面的一個機構
但是衛福部部長在這個時候開會的時候
他是列席的
所以他沒有發言的權力
對他是列席的
列席把那裡的決議回去當作參考
這個參考還非得做不可
你看這個權力有多大
所以這些人應該要清高
他完全跟疫苗沒有任何瓜葛
完全憑學理去判斷才可以
現在他們這批人又大部分的人成立一協會
叫做疫苗推廣協會
這一個推廣協會幹啥咧
推廣協會就是承接要給ACIP看的那些資料
你這樣講內行了
因為我們一般人還看不懂
就是我再唸一次
這個委託計畫叫做
COVID-19疫苗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
國人接種之免疫持續性與不良反應評估
也就是經過今天那個18個裡面
有15個人是不是說要持續有報告
然後接下來一年之內
還要持續提供報告
這個不就是那個報告嗎
那這個報告...對啊沒錯啊
這個報告提給ACIP做決定啊
ACIP自己做的報告給ACIP做決定
那還要提什麼東西
所以這兩批人應該完全不一樣
要區隔開來對不對 對
所以這批人還到哪裡去你知道嗎
到我們EUA審核小組
ACIP是給建議的嘛諮詢小組
最後在FDA在藥監局要審核
前一陣子不是換了很多委員嗎
很多ACIP的人就進去啦
搞什麼鬼啊
你看這個不就球員兼裁判又兼到自己審核
那一貫作業
只差疫苗本身不是委員
你知道譬如說那個疫苗假設是李秉穎
他可能就是從球員到球證旁證
主辦協辦都是我的人
但是這個在這種高道德標準的狀況之下
我們監察院死掉了嗎
我們的立法委員死掉了嗎
我們的所有應該要監督
甚至要說話的台北地檢署
然後最高檢察署難道都沒有看到
這一整串是自己交自己的報告
交給自己人審
自己人審給了建議之後給自己人的人
做評論然後最後由自己人宣布
好我們過了
那這個背後的利益上百億就這樣子過去
我可不可以要求他們公布
這18個人每一個人的財產申報
每一個人的相關利益糾葛
他的財產有沒有因為這一次開完會之後
忽然之間暴增一棟房子這個合理吧
可是為什麼現在好像大家就
就我們兩個二百五在講說這個事情好恐怖
他們這批人就形成一個集團
其實我們要爭的就是說
我們這三個單位
就是第一個EUA審核單位
第二個ACIP
第三個疫苗推動協會
這三個單位的人員一個都不能重疊
這樣弄下去就好
那即使說他們都是同一個政黨
或者怎麼樣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絕對不能夠重疊
一個都不能夠重疊
這三個機構一定要給他全部完全獨立才可以
然後尤其是ACIP
因為ACIP是最重要一個單位
ACIP單位那個委員
他絕對是不能夠有任何疫苗的兼職
這個我再多追問一下
因為買500萬劑也不算少
可是為什麼我們價格這麼高
一般來講次蛋白疫苗跟mRNA比起來
一定是mRNA比較高價格比較高
因為它製作過程比較繁瑣
然後環境要求比較高
可是我們的高端也要881塊
這個價格是怎麼樣
他難道就是賺這一票就走了嗎
不然定這個價格完全沒有競爭力
然後他的審查過程又不完整
誰會這樣定價
這種定價其實非常不合理
我跟你講一個事實
在衛生福利部裡面
以前有個長官他跟我講說
如果一支疫苗高過200塊就是有弊案
高過200塊就是有弊案
這個疫苗這個是低端技術的
高端價格疫苗
這些價差200塊到800塊的價差給誰了
這個我們必須監察院要問一問
你這個價差給誰了
疫苗的出頭
如果你掌控了整個產業鏈
真的有賺頭嗎
其實是這樣子
就是那些賺頭基本上都是來自於廠商
或來自於政府的標案一樣的
就這兩個
你如果當了政府的諮詢委員的話
當了諮詢委員他的出席費其實很低的
就是2500左右
車費可以報
大概是這樣子
可是你超過了 這個委員在的時候
那就有很多廠商會來巴結你
因為你有權力廠商會來巴結你
或者政府會給你一些標案
就是靠這些錢
這些錢是遠遠高過出席費高過太多
我可不可以問一下
因為這個我很難想像
因為我一直以為當委員就是一個臭要飯的
但是剛才理事長一講聽起來是
醉臥美人膝 醒掌天下權
那這個廠商他接近你要來討好你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你有權力
權力是男人的春藥對不對
你有那個春藥以後那你就可以買春去了
買了很多東西都可以
所以廠商都會來找你
因為你有權力去決定他的生死
他這個疫苗的價格是很高的
價格的利潤是很高的
因為疫苗有個很大的特色跟藥物不一樣
藥物還有很多行銷費用
疫苗是只要把這個政府官員裡面
一個keyman一打通了以後就賣出去了
這不用講
只要把一個人的關鍵給打通了以後
這個疫苗一到政府機構
政府是批發下去打的你能不打嗎
不能啊
跟藥不一樣
藥你政府買了這個藥也沒有用
要不要用還是醫生的事情
所以差在這裡
所以疫苗的這個官員的利潤相當的高
直播日期:0722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hzkefrA78
直播主題:
高端疫苗真高端,用的審核規定全世界都只在討論台灣就在用,人家都三期期中報告解盲才申請緊急授權,我們臨床二期沒做完就可以申請,是不是高端疫苗技術特別高端啊?

合理行銷預算 在 餐飲業每個月撥多少預算做廣告行銷合理? - YouTube 的八卦
歡迎收看共創媒好,讓您更好頻道今天要來聊聊餐飲業每個月撥多少 預算 做廣告 行銷合理 若您有不同的想法或看法,歡迎在底下留言討論餐飲業每個月撥多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