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建設應回歸專業、核實評估】
本來今天早上要去立法院公聽會,說明臺北市在過去30年,發展捷運的一些經驗。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想要趁這個機會跟中央說明及提醒。不過後來發現,這個公聽會已成為藍綠之間的口水戰,出席也沒有辦法讓這些問題可以清楚地表達,所以決定在這裡向大家說明我的完整想法。
總金額4200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軌道項目,各縣市無不積極爭取,不過臺北市大部分的軌道建設都已經完成,目前規劃中的「東側南北向軌道運輸系統⏌,今年已編列2400萬元的預算在做可行性評估,要等到可行性評估出來以後,才能知道這個計劃需要多少預算?需要中央幫忙多少?這也反映了我一直以來的施政態度,務實依專業來制定政策,而非淪為政治喊價。籌措經費當然重要,但能否落實執行,讓每一分錢都服務到市民真正的需求,更是軌道建設成功的關鍵。
臺北市在過去30年發展捷運,有三個問題做得不好,第一是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建設)失敗。理論上每一個捷運站周圍,都應該是一個小型的都市計畫,有基本的生活功能,包括超商、診所、托嬰、托幼,各種社區福利設施,甚至要刻意減少停車位,換句話說,在這個捷運站旁邊的居民,會盡量以捷運作為代步工具,但這個以捷運交通為導向的都市計劃並沒有落實。
第二點是商業化失敗。以日本新大阪車站為例,它就結合了各種商業空間。為什麼我敢說「未來兩年臺北捷運不會漲價」?因為現在市府要求它要最大商業化,以業外收入來彌補運輸的虧損,但是因為以前捷運站設計時,未考慮商業空間,所以現在要商業化、增加業外收入仍有很多限制。理論上,人流就是金流,也就是說,很多人在捷運站聚集,捷運站就會是一個商業重地,所以過去我們興建捷運共構住宅,戰略上是錯誤的,捷運站應該是跟百貨公司、商業的機構去連結,而不是住宅。
第三點是產業化失敗。過去臺北市的捷運花了6千億元,可是並沒有因為這樣就建立起臺灣的軌道產業,相對的,中國大陸現在已經在全世界各地輸出高鐵,已經建立自己的高鐵產業。這三個敗筆,當我們要再一次大規模發展軌道建設時,必須反省改進,在組織、制度各方面有所改變,以免重蹈覆轍。
這次的4200億元軌道建設特別預算,也要提醒兩個問題,自償性和配合款。我們最近檢討臺北捷運的財務,發現以前在規劃階段時,高估土地開發的利益、也高估運量。對於實際的財務自償性過於樂觀,造成後面的政府團隊接任的時候,處理自償性的債務有相當大的困擾,臺北市也不例外。另外一點,蓋捷運不是只有中央給錢,地方政府也要有配合款,有些縣市需要的配合款根本就超過它的舉債上限,很難想像中央給了地方這麼多錢,將來的配合款是不是又要中央再替它出錢,所以這種財政紀律的問題若不注意,4200億元花了,還是會有後續的問題。
另外,我想請全國民眾共同來思考一個問題:目前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還有高雄市,都有捷運工程局或捷運工程處,但臺灣需要5個捷運工程局(處)嗎? 此外,臺北市有臺北捷運公司,但機場捷運線由桃園捷運公司在經營,將來淡海輕軌線是新北市要經營,每一條路線的自償性都很有問題。事實上,臺北市跟新北市為了環狀線中環段(第一階段)已經開始有些爭執,因為這條捷運線通車後,它的現金流量預期會是負的,但這筆虧損到底要由誰負責?公共運輸不一定要賺錢,為了公共利益政府可以補貼,但是要補貼多少?誰補貼?這個要講清楚。
今天這筆4200億元特別預算丟下去,執行單位到底是誰?如果每個縣市自己去成立捷運工程局,自己去執行的話,臺灣到底要幾個捷運工程局?蓋好後臺灣需要幾個捷運公司來營運?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跟交通部討論很久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結果,本來我還特別約林全院長要討論這個問題,不過當時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還沒丟出來,現在這個問題變得更急迫、更嚴重了。
坦白講,興建捷運有時候是一個迷思。以基隆輕軌為例,事實上,交通部已有一個基隆河谷的交通整合計畫,包括南港延伸線、汐止民生線、基隆輕軌、臺鐵優化、北宜直鐵、國道幹線公車等,這些是需要整體考量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單單只考慮一條基隆輕軌,那其他的要怎麼處理?
交通應該是整體的,包括鐵路、公路、捷運、高鐵等各式各樣的組合,臺北市過去30年發展捷運的一些經驗,可以供大家參考,尤其是組織的問題不解決的話,執行的建設會相當麻煩,會重覆投資、重覆浪費。
軌道運輸是專業問題,專業問題應該要專業解決,需要大家平心靜氣秉持專業討論。
(圖:金牌霖/攝)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11)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財政委員會針對五都縣市合併財政議題提出質詢。直轄市卻面對財政負擔加重,財政收入顯然與爭取升格當時之預期有極大落差,林佳龍提出,設立自償性的「地方財政再生基金」,獲得財政部長張盛和的支持,並提案在財政委員會通過。 林佳龍表示,升格因承接大量中央移轉業務,加以本身組織整併...
「各縣市舉債上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柯文哲 Facebook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傅崐萁 Facebook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許毓仁 Facebook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林佳龍 Youtube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林佳龍 Youtube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陳麗娜 Youtube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新聞] 政府5年多舉債2兆?財部:不算紓困還減-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各縣市負債排名2020的情報與評價,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Re: [爆卦] 各縣市債務現況-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Re: [爆卦] 各縣市債務現況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新聞] 山手線延宕台中盼中央提高補助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傅崐萁 Facebook 八卦
[#即時]就職七週年演說暨清淨家園掃街感恩活動
105年12月6日完成花蓮香港包機首航,原訂12月起每週2航班、#106年1月起每週増為4航班,如今再度取得重大進展,#自106年2月起擴增至每週5航班,全力打通亞洲空中廊道。
尚未就任之前,花蓮縣政府處在財政的廢墟當中,已達舉債上限的紅色警戒,其中長短期負債133億元、工程應付未付款25億元、歲入歲出短差26億元、遞延付款2.6億元,合計近190億元負債。
任職七年,倘若依照過去的執政方式,一年平均會增加19億負債,七年會增加133億的負債,再加上尚未任職縣長前花蓮縣的190億負債,接近苗栗628億高負債水準的一半。這七年來,在崐萁施政之下,花蓮縣非但沒有預估的高額舉債,更是 #全國唯一年年還債,換算下來,七年少花了155億。
不斷縮小縣庫財政短差,同時在不舉債的情況下規劃所有社會福利措施、教育及地方基礎建設,除了連年償還負債,106年度更可望損益兩平,#成為台灣本島十九個縣市唯一歲入歲出平衡的縣市。
感謝教育界師長的付出,花蓮基層教育的表現一直非常亮眼,更是鄉親對縣府各項施政項目中最有感的部分:4到15歲學童全額免費教育、全民教育免所有學雜費、首創中學生縣府公費留學華盛頓等,推動教育方針,竭心盡力讓花蓮學子快樂學習成長,健全完整人格。
感謝全體縣民七年來的支持及肯定,施政滿意度在各大媒體民調均位居全國第一,榮耀歸功於民。
未來兩年任期崐萁將盡心盡力持續地為民服務,包括因應蘇花改通車,海濱路30米高規格拓寬工程,打造花蓮東西線福德段及四維段為新都心,30公頃用地進行整體計畫變更,設置大型停車場、停車塔、轉運中心及滯洪池等,推動有房有地的青年住宅專案,讓年輕人根留花蓮,使人民受益。
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許毓仁 Facebook 八卦
[讓公民的聲音被聽見,我盡力了]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今晚三讀通過,從八年八千九百億調整成四年四千兩百億,並且納入咎責條款、食安、無毒家園、青年就業等項目。這不是哪一個黨的勝利,更重要的預算監督和可行性評估在後面。
為了能讓公民的論述、人民的聲音能被聽到、能在國會被實質討論,我也主動代替公民團體提出民間版的前瞻基礎建設條例,並且以全案修正動議,獲得跨黨派的支持,正式成案,進入院會協商併案審查。
為了能在馬拉松式朝野協商的過程中,讓論述能夠更為完整,辦公室團隊在週六、週日加班準備資料,昨日也我全程參與逐條協商至深夜,盡力把民間版本的論述表達出來。如最後讓政院版中未提及的,例如民間版第12條不得區段徵收以及第15條咎責條款與廢止機制,能夠併案審查;另就民間版第4條,亦不斷發言呼籲應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衡量KPI的指標。
以下為公民版的重點:
1.本版是通案架構精神,日後特別條例有所遵循。
2.尊重預算法精神,明訂特別預算要件,以年度預算無法編列為限。
3.究責條款,全民參與,立法院組監督小組,情節嚴重可廢棄計劃,並懲戒。
4.民間參與,資訊公開,設定影響評估,徴求民間提案,民眾異議及行政聽證。
5.七大目標,參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平衡區域發展
*提高氣候變遷調適能力
*增進能源及資源使用效率
*減少溫室氣體及污染質排放量
*增進技術創新及產業轉型
*實現分配正義之人才培育就業促進等項目
*行政院擬定總計畫草案前應公開徵求民間提案
6.舉債限制,經常門支出比例設限為百分之三十。
7.土地徵收利害關係人舉辦聽證。特別條例不得區段徵收,避免浮濫徵收。
以下是我今天的發言內容重點:
【公民參與的重要性】
有執政黨的立委說,包括英國、法國和美國等歐美先進國家皆大量舉債在做十年以上的公共建設,「台灣為什麼不能?」我要特別強調,這些國家,都是耗費三年以上的時間做縝密的規劃、一年的時間做計畫研究、最重要的是花兩年的時間讓公民能夠實質參與討論,反觀台灣,僅用三個月且毫無公民參與的管道,就火速推案,計畫的前瞻性與正當性當然被質疑。
【為往後的政府治理樹立典範】
民間版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希望能夠落實特別預算的法制化。光這次的前瞻計畫舉債規模就達1.2兆元,除了台南市以外,其他縣市都已經達到了舉債上限,「這樣的政府如何讓人民相信它的財政紀律?如何相信政府的有效治理?」很可惜執政黨喪失了一個為後世立下典範的機會,選擇了一個簡單的方法,繼續用錯的方法,把國家帶到錯的方向,讓我感到非常遺憾。
【廉價的政治承諾比不上明確的咎責條款】
另外,作為一個重要的大型開發計畫,包括區段徵收以及環境評估等應具備完善的處理機制。雖然,行政院長林全說,前瞻若造成徵收迫遷,他願意道歉,但條例中卻未對咎責條款和退場機制做出規範,「卻要人民相信這種廉價的政治承諾?」這種想法將有愧於台灣公民社會長期以來在居住正義、土地正義和生態保育各領域的努力。
雖然最後民間版沒有闖關成功,但是在逐條協商時我都有充分表達,條文精神也都有被納入或併案表決。可惜的是,特別預算法制化還是沒有解決。
我相信,這次跨黨派的連署合作是一個新的模式,在重大國家議題上,更要能傾聽民意,拋開意識形態。
進步理念的推動以及實踐公民參與的堅持將是我從政以來不變的初衷,未來我也會持續努力,讓公民社會的力量能夠改變台灣。
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今(11)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財政委員會針對五都縣市合併財政議題提出質詢。直轄市卻面對財政負擔加重,財政收入顯然與爭取升格當時之預期有極大落差,林佳龍提出,設立自償性的「地方財政再生基金」,獲得財政部長張盛和的支持,並提案在財政委員會通過。
林佳龍表示,升格因承接大量中央移轉業務,加以本身組織整併、且員額擴編,人事經費增加,財政需求擴張,中央有甚麼解決方案,是否以特別預算或專款處理?張盛和回答若地方能成立償債基金,並採用自償性的土地或建設是可行的方向。林佳龍隨即提出由中央政府概括承受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債務,設立「地方財政再生基金」,以基金預算承受債務,並搭配「強制還本」機制,積極處理地方政府債務。張盛和立即回答這是很好的建議。
林佳龍表示,中央政府概括承受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債務後,設立自償性的「地方財政再生基金」,每年由中央及地方政府依稅課收入之一定比例編列預算強制還本,使基金確實俱有自償性,才能徹底解決地方政府債務累積龐大導致債務付息排擠其他預算的問題。
林佳龍表示,台中市長胡志強透過江啟臣等立委今日所提出公債法修法版本。公債法地方舉債上限由歲出的45%提高為250%,將台中市的舉借空間提高,但將舉債額度流量管制由15%放寬為25%。基本上,他有條件支持胡志強版本的公債法,他說,五都核定升格已經三年,面臨財劃法未修的五都,卻只能繼續轉大人穿小孩衣服,為讓台中市民不淪為二等國民,也解決燃眉之急,林佳龍贊成行政院上會期版,也是胡志強市長所提出的公債法修法,將公債法地方舉債上限。
但張盛和卻說,目前財政部不支持提高舉債上限,因為這樣債限會破表,那時還沒有歐債危機,現在我們知道債務危機會對國家的經濟影響非常大,財政部健全不然經濟不可能永續發展。林佳龍問:所以現在行政院立場改變了,「是今是昨非嗎?」,張部長回答: 「是情勢不同!」,不宜提高債限,應該鼓勵大家去努力去開源節流。
林佳龍也提,台中市擬將舉債額度流量管制由15%放寬為25%,並以五年為落日條款,張部長的看法如何? 張盛和回答,舉債是容易的,但放寬債務流量,一年裡面提高比率,很快就破表了,以稅出的15%調高到 25%,一年就把往後的額度都借完了。林佳龍接著說,這是他不支持的政策,這是一個財政大漏洞,等於寅吃卯糧、債留子孫,在這五年內把五年以後預借的債「一起借光」。
林佳龍提出,應反省檢討台中的財政紀律,除了探究到底把錢用到哪裡去了?台中市政府靠炒地皮所賺的錢,投入的大型建設,除了去的古根漢美術館、國家歌劇院之外,以及現在正夯的大宅門與高達80億元台灣塔都是不具開源節流的作為。張盛和回答,若是台中市政府能以招商或交由民間來做是比較好的做法。林佳龍也要求張盛和,如果政策方向清楚,應讓地方政府盡早確定。
林佳龍也提到教育委員會的編列 行政院版本教育經費編列管理的條例,500億 教育教育經費希望能專款專用,不要挪播至社福、基本設施,這樣對教育會有很大的缺口,財委會屆時在審查補助款分配的辦法時,務必要尊重教委會的意見。張盛和表示將會招集地方首長決定。

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今(13)日立委林佳龍在財政委員會就行政院公債法草案質詢財政部長張盛和。張盛和曾經引述「政府不消滅公債,公債將消滅國家」,針對台中市胡志強市長提出將地方舉債上限為原本45%債限提高為250%,並將五年內的公債流量管制由15%放寬到25%,認為這將使全國債限不斷調高,舉債惡性循環。
林佳龍舉出李述德部長「有舉債空間不用是傻瓜」的名言,不但中央政府大幅度舉債,造成現在中央政府債務龐大到突破五兆元大關,並瀕臨公債法舉債上限,甚至還大量以特別預算舉債來排除公債法舉債限制,林佳龍質詢張盛和同不同意李述德的名言?張盛和表示,舉債若用來消費則不宜,但用來做有必要的公共建設則是應該的。
林佳龍指張盛和曾在地方財政的會議上引述「政府不消滅公債,公債將消滅國家」,並認為調高債限有如飲鴆止渴,在張部長的政策理念下,台中市胡志強市長提出將地方舉債上限為原本45%債限提高為250%,並將五年內的公債流量管制,由15%放寬到25%,「這樣的財政紀律合適嗎?」張盛和認為此舉不宜,這將使全國債限不斷調高,舉債惡性循環。
張盛和更表示,目前行政院版本就隱含自籌財源成長的話,舉債流量便會提高,而且台中市目前舉債並不嚴重,不解為何五年內要調高流量管制?對台中有甚麼意思?臨時、特別的作法並不妥當,不可能獨厚台中放寬流量,全國各縣市都適用後,很快就滿了債限。
林佳龍在本會期曾提出財政聯邦主義,也提出國會遷都台中,以國土改造活化地方經濟發展。張盛和表示,中央釋出1381億後,中央地方財政比就成為六比四。林佳龍表示,此種作法無關痛癢,對解決地方財政收支結構僵化一點幫助都沒有。他也向張盛和建議,概括承受既定員額比率的人事費用、將營業稅下放地方提高地方財政自主性、提高所得稅比例分配地方增加統籌分配稅款的規模、提高人事基本需求由中央負擔等,真正回應地方財政的需要解決地方財政。
林佳龍也擔心行政院公債法證所稅化,在立法院混亂中中通過一個與財政部保留或立場不同的版本,若與張部長基本政策不同,那部長是否要下台?

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評價
債務達全台縣市總合1/3 陳麗娜提三大財政要求
高雄的負債是全台各縣市總和的三分之一!高雄總負債達3109億,每位高雄市民的公共債務負擔達9.2萬,財政問題若不改進,無法向高雄市民交代。因此陳麗娜提出兩年後達成零舉債、明年中央補助款突破600億、軌道建設自籌款要降低等三項主張。陳勇勝表示,財源部分捷運部分會做聯開、TOD等,在軌道建設上會有所挹注。但無論陳麗娜如何追問,他始終無法提出聯開具體收入數據。
陳麗娜指出,借錢要付利息,負債越多對財政負擔就越重,台北這幾年還了7百多億負債、目前只欠800多億,人均負債3.4億,高雄卻是不減反增。高雄一直在舉債建做設,社會福利也在做,但建設沒有轉換成經濟效益,以致高雄人口外流、年輕人不願在高雄就業的問題未能解決。我們只知道做建設,卻不知道如何發展經濟,高雄的政策是不是有問題?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陳麗娜強調,高雄縣市合併以來,10年增加758億負債,之後軌道建設還要自籌1025億,現在舉債上限只有600多億。當初紅橘兩線評估2020年每天會有70多萬人次搭乘,實際上卻只有10幾萬,在它基金快破產時,市府還花176億買捷運的機電組,造成嚴重的財政負擔。
陳麗娜再舉公車處處理基金為例, 196億處理基金竟然是分50年償還,高雄子子孫孫每年都要負擔沉重的利息。高雄財政必須改善,陳其邁市長和中央關係很好,常說錢不是問題,那我們的負債是否能減少?陳麗娜希望高雄2年後能達成零舉債、明年中央補助款能突破600億,此外,過去紅橘兩線地方只需出五分之一自籌款,現在卻要出一半,她也希望陳其邁爭取降低。
陳勇勝回應稱,紅橘兩線過去沒做的共構、聯開、TOD等也會補上,會能夠挹注。陳麗娜質疑不夠具體,看不到具體數字,而且沒估算到營運後的困難,到底預計能賺多少錢?陳勇勝稱,因為是10年的規劃,現在無法明確說明,現在的狀況只能做初估。
陳麗娜另為旗津的土地正義請命,旗津有九成土地歸國有財產署,是否能像新草衙一樣開放給符合資格的居民認購?陳勇勝則稱,已行文給國有財產署,雙方會保持密切溝通。

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Re: [爆卦] 各縣市債務現況-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八卦
不然要賣一堆地負債還能增加一堆才值得誇耀嗎? 還是舉債舉到上限不能再舉? 93樓 → leterg: 不用怕,高雄不是還會有中央答應的4000億要進來補助? ... <看更多>
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Re: [爆卦] 各縣市債務現況 - PTT八卦政治 的八卦
108 F →Jimmy030489: 各縣市每年光利息都數億跟買房資金能比? ... 196 F →laechan: 台中仔之前狂批阿龍讓台中舉債爆表瀕臨上限咧 04/18 07:45. ... <看更多>
各縣市舉債上限 在 [新聞] 政府5年多舉債2兆?財部:不算紓困還減-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