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新竹市長》建設才是王道 林智堅:我的政見實踐7成以上】
新頭殼newtalk | 朱蒲青
民進黨籍新竹市長林智堅4年前喊出的競選口號「加速吧新竹」,今年則主打「明日新竹」,兩者蘊含意義的差別在哪裡?他接受新頭殼專訪時表示,4年前參選最大感受是,這座城市從他接手到現在4年,市民光榮感、驕傲感、認同感差很多,在很多媒體調查指標當中,新竹市現在是全國最幸福的城市,已經連續2年獲得媒體評選為最幸福城市,城市競爭力也連續3年獲得肯定。其實這個城市體質很好,有園區、市民有很好的收入、有5所大學,所以本身就是一個人才庫,但是過去這10幾年來,長期缺乏公共建設,舊城如果沒有新的東西挹注,會越來越破舊,所以這座城市變成兩個世界,園區一個世界、新竹市一個世界,但其實這是同一座城市,所以這幾年來,他努力把這兩個區域串連在一起,不僅如此,同時加速投入公共建設。
4年建設 帶給市民光榮感、幸福感
另外,光是在這4年,有關競爭型經費,他就爭取到超過100億元經費,同時4年當中投入資本門經費大概有159億元,可想而知,這整座城市完全是動起來,透過不斷的建設,帶給市民光榮感,還有幸福感。這就是為什麼4年前是這個情形,4年後變這樣,這是很關鍵的因素。
所以為什麼4年前要提「加速吧新竹」,是因為都沒有建設、都停滯了,這座城市變成被路過或遺忘的城市,所以那時候他就講說,「讓我做,我要加速吧!新竹!」要把以前沒有做的、輸人的趕快拚起來,這4年補起來了,我們缺少的、落後人家的,都補回來了,但接下來是要講超越別人了,所以是明日的東西。
他上任後就提出「2050城市願景」,擘劃城市的未來。擔任市長後,「我發現自己所受的訓練有限,不像其他縣市長過去有很完整訓練,所以我每個星期一啟動重大工程計畫,重新開始學習,這個計畫讓我知道說,做一個市長要有長遠眼光,不能只看四年、八年,因為你現在的決定會影響到城市下一個50年、100年」。
至於為什麼要強化「明日新竹」,他在「2050城市願景」裏面去思考人口、公共設施要如何服務,才能滿足市民需求,要從此刻就開始規劃。
竹科X計畫 要成為東京六本木
台灣人對於公共建設都是速成的概念,其實不是這樣,我們去日本學習,他們每一個重要建設規劃都是8年、10年,最後它們執行很快,2、3年就做好。於是我們啟動這個計劃,在這計畫當中我們就想到,未來這個城市,除了現在的竹科園區,必須再打造新的園區,讓企業繼續在這裡投資,為這座城市帶來就業機會,有就業機會就有人口紅利,才有辦法生孩子,生生不息才能讓這座城市蓬勃發展,所以他也啟動一個「竹科X計畫」,為AI與IOT下一個世代的產業做準備。
有關土地也找到了,市府和台肥、中油合作,透過中央支持,科技部跟我們一起,未來在這裏要再提供一個基地給園區用,它是一個低耗能產業園區,而且涵蓋一個文化藝術中心,可以說是高度生活機能的園區,占地28公頃,雖然不大,但是透過都市計畫手段,容積率比較高,不像科學園區那種廠房的概念,而是一棟大樓的概念,擁有綜合性機能,就像「東京六本木」,只是它們是商辦,我們是廠辦。
新竹百年公園 重新裝扮
目前新竹市政府各項重大建設計畫當中,相關進度及市民反應如何?林智堅說,有關進度都在規劃裡面,4年前選舉時提出的政見,現在都已經變政績了,像是新竹公園,他去黨中央專案報告時,那個計劃才4年時間,從無到有,他在上個禮拜,在賴清德院長見證下,新竹公園的麗池園林已經完成。
他表示,市政府向中央爭取4億元經費,市府自己投入2億元,總共6億元打造18公頃的百年公園。這座公園分成幾個區塊,有麗池園林、新竹市立動物園、市民廣場。另外還有一個兒童探索成長的區域,一個百年的公園卻被切割成6個局處單位負責,而且都被圍牆阻隔,現在他把圍牆拉掉,透過無障礙空間把它串聯再一起,未來,這18公頃公園在市中心,民眾可以使用,現在已經做好一部分了。
他推動將新竹南寮漁港打造成漁人碼頭,也已經完成大部分,現在已經有魚鱗天梯、有親子沙灘、國際風箏賽場、舊港區域改造,新竹漁人碼頭雛型已經完成了。
另外像是路平專案也做很多,這也是他的選舉政見,包括公園的改造、停車場再生、或者是國防部的土地閒置,把它綠化變公園,市政府提出的「掀綠計畫」產生的綠地面積超過8千坪,原先他提出的政見,已經完成超過7成,不管照顧兒童的、照顧長者,都有做到。當時說要做假牙,他也做到,已經推行4年了。
新竹車站改造成功 民調大耀進
「其中新竹車站讓我感觸最深,原本我第一年民調是全國倒數幾名,但現在已連續2年是五星縣市首長之一,第一年很低迷,當時火車站改造工程剛開始,圍籬一圍,里長打電話來酸,抱怨交通動線、環境受到影響,要求市府趕快做好、圍籬拆掉,到現在的轉變是,只要是新竹市政府的白色圍籬工程,大家都來拜託說,我們這個公園,你什麼時候來用一下,因為他們都知道,打開圍籬那一刻就像拆禮物,會是嶄新的面貌,覺得怎麼變這麼好。
新竹市火車站一開始做很辛苦,大家對市府信賴度很低,但在那一年把車站的後站、前後站地下道一併整理完成時,整個面貌大翻轉,包括民調也是在那個時候躍升,大幅進步很多,包括中央公園、隆恩圳等很多公共工程陸續完成,現在新竹市民對市府的公共工程,都很有信賴感。「所以說建設才是王道,市民反應幾乎都從問號變驚嘆號。」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0-04/14785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頭質詢─ ▶去年開始討論的五大創新產業,是未來政府要發展的重點產業,其內涵是將西部的特定城市作為核心區域,卻獨缺東部發展的機會。在未來產業的推動過程中,要如何不重西輕東,兼顧東部整體產業的發展?政府對東部有什麼特定的規劃,可以讓整體的經濟發展與西部俱進? ▶深層海水產業的參與就業人口有限的,尤其這...
「台肥長期投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柯建銘 Facebook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胡睿涵 Facebook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林佳新 Facebook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標的] 台肥1722 - 看板St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台肥不動則已一鳴驚人翻倍潛力股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Stock - [標的] 1722 台肥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標的] 台肥1722 長期多- 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標的] 1722 台肥存股多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台肥長期投資 在 通膨時代資產為王?台肥創八年新高位階低者接棒?短打還是 ... 的評價
台肥長期投資 在 胡睿涵 Facebook 八卦
從~
1.存股如何選?(半個月)
2.停損停利如何設(半個月)到
3.【如何挑選好股票(半個月)5/20~5/31】
感謝粉絲們的支持和肯定錢線完成三大主題
~以下第三單元幫大家彙整如下~
下周(明天)開始錢線又會規劃第四單元大主題 敬請期待喔!
5/20 胡毓棠-生活選股法
方法:
1.民生消費使用的必需品 受景氣波動影響性低2.挑選該產業的龍頭廠商 經營較為穩定
3.獲利能力及配息相對穩定
舉例:臺鹽(1737)
5/21 錢冠州-籌碼面選股
方法:
1.法人籌碼選股(外資+投信)-卜蜂 中美晶 是方 台肥
2.大股東選股-漢唐 鈊象
舉例:卜蜂(1215)、神盾(6462)
5/22 李蜀芳-五大選股法兼具
方法:
1.生活選股-吃喝"玩樂":運動.穿戴裝置.價格親民
2.熟悉產業-真無線藍牙耳機 屬科技產業的新革命與大商機
3.技術面選股-均線糾結開口向上 守住大量區 月KD交叉向上
4.基本-Q1 EPS 0.16元利空不跌 毛利率高達56%
5.籌碼-上週大股東持有自18.95%升至21.74% 散戶持股自56.57%下降至48.88%
6.產業趨勢-Counterpoint估計去年TWS耳機出貨約4600多萬副 至2020年可達1.29億副 達1.8倍
舉例:原相(3227)
5/23 賴建承-基本面選股
方法:
買入‧產品報價開始調高
‧營收與獲利明顯成長
‧毛利率呈現攀高跡象
賣出‧產品報價呈現走跌
‧業績利多 股價不漲
舉例:雙鴻(3324)、美時(1795)
5/24 林漢偉-找熟悉產業
方法:
1.享樂生活型-熱愛消費 善待自己
舉例:阿里巴巴.大江
2.長袖善舞型-善於交際 人際關係廣
舉例:被動元件.面板
3.憂國憂民型-關心時事.國際情勢的變化
舉例:節能生技.自貿區與VIX
4.精打細算型-對價格敏感 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虧
舉例:金融.中鋼
5/27 林聖傑-生活選股法+基本面選股
方法:
王道一 貿易戰當道
策略:生活選股法 內需市場相對穩健 特別是領導廠商 更有利基
王道二 產業競爭加速
策略:基本面選股 從毛利率著手 產業未來方向 站在浪頭 更具競爭力
王道三 經過體質調整
策略:技術面選股 週線出現大底格局 右肩出量轉強
舉例:佳格(1227)
5/28 阮蕙慈-技術面選股
方法:MACD操作技巧
舉例:
‧快慢線0軸上+柱狀體擴大+法人買
→台肥.裕隆.華固.冠德.國建.和泰車.大成.士電
‧快慢線0軸下+柱狀體擴大+法人賣
→大立光.玉晶光.瑞昱.易華電.鴻海.奇鋐.雙鴻.美律
‧快慢線即將翻紅或剛翻紅
→長虹.美時.豐祥-KY
5/29 張林忠-技術面選股
方法:雲層操作法-一目均衡表
轉換線 (9日內最高+9日內最低)/2
基準線 (26日內最高+26日內最低)/2
先行線A (轉換線+基準線)/2
先行線B (52日內最高+52日內最低)/2
舉例:台積電(2330)
5/30 林奇芬
方法:巴菲特選股法
‧高ROE:連5年每年至少10%以上
‧高配息:連5年都可發現金股利 股息殖利率接近5%
‧低本益比:不買貴 本益比15倍以下
舉例:福興(9924)、中租-KY(5871)
5/31 陳龍
方法:競爭力No.1選股法
.國際貿易 專業分工 比較利益法則
.市場競爭 優勝劣敗 贏者獨霸
.全球供應鏈重要關鍵 少了他就不行
.發生系統性風險時
5年線(60月)以下長期投資
舉例: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寶成、台達電、大立光
台肥長期投資 在 林佳新 Facebook 八卦
難得弄得一身髒,假扮一下農民講一下話。
假農民「虐狗狂,張家同路人,嘉義人,舔共人士,背骨的民進黨基層,對不起史明的假綠油精,最新外號叫:靠北高麗菜農,但我最討厭的叫:扶龍新」農業廢話時間如下:
針對高麗菜保障收購的議題,如果我再憋著不說話就辜負近親繁殖的吉娃娃們期待了,哥哥要講話了,吉娃娃們看好,難得講到一生的職志與挫敗。
第一陳主委說這是由下而上的政策所以要強力補助有機質肥料,來改善頂燒病問題。
「似是而非,我只能這麼說,為了你的德政導致台肥市佔率下降的問題,你無法解決,那就講白了大力補助就好、扯什麼用有機質肥料能徹底解決頂燒病問題,我曾經用某牌的單一肥料在農曆七月種植初秋高麗菜,也沒這問題,頂燒病根本問題就是天候與合理使用氮素與管理經驗問題,根本扯不上有機質肥料與連作障礙這問題,更何況連作障礙能靠有機質肥料解決那光高山專利,台肥市佔率要成長100%以上了,而且三汴頭溫室空心菜的連作障礙問題,更根本解決了,蒸汽殺菌機器動輒百萬可以不用投資了」
登記保障收購六塊、每人頭最多兩公頃,一公頃十萬內,我不說成本怎麼計算這問題,正常來說台灣高麗菜粗分LA1與LA2,就是產地說的硬種與泛初秋品種,
初秋品項一般來說每分地正常氣候來說,大概在5到7噸
而硬種的最高產量叫「依莫露阿」
最高產量每分12噸,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硬種王,通常為儲存冰庫等颱風季節釋出,所以通常為盤商與農民契作,所以各別種植有限,這政策一出勢必擾亂市場品種種植結構,試想我能種植高產量品種,又有政府放任掛人頭收購保證,那何樂不為?說到底只是圖利社場與農會名下凍庫。
如此政策一推,就個人立場一定會強力種植硬種王,不管頂燒病問題大力催加氮素增加產量,至於大家質疑的品管問題,還不懂嗎?
光是每年盤商與農民契作品質問題都要第三方調節了,誰能說準品質標準在哪?終究淪落有關係沒關係的舊習,與資源分配者的手段。
那常年經常出現價格低迷的鳳梨,香蕉,包心白菜,空心菜,柳丁與各種蔬果....我們要收多少?!
再者為何一堆農會拍手叫好?
如果能取得分配加工與外銷的權責順帶變向的綁樁,你認為這些人會反對?!
另外,台灣早不缺少在產這塊的挹注與資源,我們欠缺的是銷這塊的重視,產業體質不變請問農委會每年要準備多少億要做這種綁樁式的農業政策?
根本問題,消費者食安與進口蔬菜藥檢控管
兩項都有利無害不解決不落實,鼓催什麼大補助時代....
陳吉仲不是口口聲聲說靠補助無法幫助農業轉型?為何選舉完強力推出大補助政策與大補助時代?
短中長期農業配套到底在哪?為何我身為一個號稱曾經一年數十甲的高麗菜農不樂意看到這種政策推出?!
這些錢花了卻對產業結構鏈毫無幫助淺顯易見,可陳大主委在各大粉專極力吹捧的農業心中大計,就是如此膚淺的大撒幣政策?!
順帶一提,開反對第一槍的是陳主委的恩師林國慶老師此人開第一槍我也稍微....震驚。
我雖然極力反對鼓吹上不了國際殿堂的小農風與什麼文青懷舊農業風,但不代表我們喜歡漫無目的地大補助時代好嗎?
基因學上有沒有學術研究近親繁殖,到底會使人腦智傷害到怎樣程度的報告?!才會使陳主委幹這種蠢事?!
到底是產業還是補助業?搞清楚好嗎?短中長配套到底在哪?
台肥長期投資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口頭質詢─
▶去年開始討論的五大創新產業,是未來政府要發展的重點產業,其內涵是將西部的特定城市作為核心區域,卻獨缺東部發展的機會。在未來產業的推動過程中,要如何不重西輕東,兼顧東部整體產業的發展?政府對東部有什麼特定的規劃,可以讓整體的經濟發展與西部俱進?
▶深層海水產業的參與就業人口有限的,尤其這目前是以國營事業的子公司─台肥為主要參與對象。雖然已有一些初步成果,但是其衍生的相關產業、周邊效應並沒有讓多數東部居民受益,也沒有形成產業聚落。如果我們要依賴這樣的產業帶動,政府現在的作為恐怕還是不夠的。至於東部農業的六級化,本席已提過好多年,不過至今仍然看不到具體成果,包括產業輔導的過程;尤其缺乏二級的農產加工區塊;如今國內對於食品的安全、新農業的附加價值要求更高,連帶提高加工設施本身的廢棄物排放或是其設置符合國際食品的安全和標準,政府現在的作為都僅止於補助一些地方的農民團體或是一些小規模的個體戶,即使原民會也有提供相關補助,可是依然無法形成一個有高度附加價值的產業聚落,只造福少數東部農民,無法系統性帶動整體的附加價值及提升農民的收入。再者,農業觀光一直是東部最重視的,它同樣有成長的空間。如果未來我們國家整體資源的配置仍然以西部這五大創新產業為主,而忽略東部,就會加深整體區域發展的落差。
▶有關環保署署長宣示水泥產業退出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政策。其實大家都支持污染性的產業退出國家公園,畢竟國家公園要以最高的環保標準守護,它的地質相對脆弱,其周邊環境也更需要我們珍惜。不過,涉及國家公園以外的區塊,當政府要進行整體產業的轉型時,如同西部面臨石化產業的轉型或是其他高度污染產業的轉型一般,政府要有配套規劃,包含長遠政策方向以及替代就業方案。尤其是長期從事該產業的勞工身負家庭生計責任,所以希望經濟部能詳加研議這個產業的相關退場機制、時程、轉型和就業等等事宜。早期東部的林業也很發達,後基於保護山林的政策,台灣的林業逐漸有很大的調整;現今的山區是禁止伐木的,而在林業退場時,我們也看到過往依賴林業為生的城鎮沒落;所以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如果政府要進行新計畫,尤其涉及到觀光產業或其他需要進行就業輔導、重新安置的部分,這真的要當作一個重點。
李部長世光:在國家公園內的部分,本就已經在逐漸恢復地貌等等的架構;至於國家公園外的部分,對於在地居民的工作轉型等等事宜,會列入考量,其轉型、工作規劃和產業調整都會是規劃的一部分,同時我們也會配合環保署一起推動。
▶業務報告並未提及電業法的修法時程和規劃方向。民間可以產電,但是不能賣電,因為台電是輸配電的壟斷機制;然而在世界上許多積極發展綠能的國家,他們的民間都可以售電,諸如德國、荷蘭等等;舉例言之,荷蘭農民可以將其設置風力發電機產出的電力直接賣給鄰居,並且能直接進行議價。在台灣,現行法律的相關規範使得民間自行投資小型智慧電網或小型能源再利用發電設施的誘因不足。對於民間自行售電或輸配電系統的非壟斷化、民營化、自由化,請問部長的態度為何?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不只有修法,還包括台灣整個電力結構的調整,刻不容緩。
李部長世光:電業法經濟部原來規劃明年初提出一部分的修訂,後因COP21 之後,減碳議題同時納入考量,行政院便將此放在節能減碳辦公室處理現正進行跨部會協調,所以這會牽涉到環保署和其他單位。關於電業法的修訂,民間售電必須和現行的電網結構能有所搭配,避免造成斷電的危機是電業法的修訂必須一併思考的,因此我們也會將台電的電源同時納入考慮。

台肥長期投資 在 台肥不動則已一鳴驚人翻倍潛力股 - Mobile01 的八卦
新竹X計畫預計跟台肥購買1.1萬坪土地,目前市價每坪45萬,約可貢獻EPS3.5~4元股東會上公司預計在 ... 進退場機制:(非長期投資者,必須有停損機制) 台 ... ... <看更多>
台肥長期投資 在 Stock - [標的] 1722 台肥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八卦
發文前請先詳閱[標的]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發標的文未充實內文,多空理由不充實者,板規1-1-5或4-4處份3.進退場機制若非長期投資,請輸入停損價, ... ... <看更多>
台肥長期投資 在 [標的] 台肥1722 - 看板St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1.發文前請先詳閱[標的]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發標的文未充實內文,多空理由不充實者,板規1-1-5或4-4處份
3.進退場機制若非長期投資,請輸入停損價,否則依板規1-1-6處份
4.若為長期投資,但無充份分析理由,將依板規1-1-5處份
4.請依格式輸入內容,未依格式者板規1-1-2砍文處份。
5.分類選填請益或心得者,進退場機制得刪去。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1. 標的:1722 台肥
2. 分類:多/空/請益/心得
多
3. 分析/正文:
46附近整理蠻久了,跌不下
一.外資連五買
二.短線如能突破前高後勢可期
三.資產概念股,貿易戰無影響
四.線型隨時會噴發
4. 進退場機制:(非長期投資者,必須有停損機制)
進場:46
停損:4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18.2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58034728.A.69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