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美國從上游去壓制中國科技發展,用較宏觀的角度來看,效率會很不錯,時間過得越久,中國在科技領域會逐漸大幅落後美國,6G之後的網路科技發展,中國將會受到嚴重打擊,除非美國放寬上游科技產品的限制。」
以華為為首的許多中國企業,近年受到美國禁令、列入黑名單等措施限制,無法從美國供應商購買所需晶片或其他組件,甚至是使用美國設備的公司也不能出貨華為。此情況更加速了中國加強半導體產業的計畫,2020年進口的晶片、半導體設備數量大增,中國企業2020年從日本、韓國、台灣和其他地區購買近320億美元的半導體設備,是2020年最大買家,比2019年成長了20%;晶片進口額攀升14%至近3800億美元,約佔中國2020年進口總額的18%,短期來看中國將依靠進口來促進其半導體製造,因為還沒有能力生產所需的先進製造設備,雖然正在大力投資,但成功需要十幾年的努力。
除了美國限制,中國武漢肺炎導致的電子產品需求也推動中國進口晶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2020年12月預測今年全球晶片銷售將成長8.4%,繼續使台積電、英特爾、三星電子等公司受益;購買設備則將有助於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艾司摩爾(ASML)銷售,中國原本期望2025年能自製約70%半導體產品,依目前發展來看,可能最多只達20%,遠遠落後目標。
2020年中國自製半導體產品總量為15.9%,超越2010年時10.2%。以每年平均成長幅度預估,2025年時中國自製半導體產品總量將較2020年成長3.5%,也就是19.4%,與70%的目標落差很大,2020年於中國生產價值227億美元的半導體產品中,總部位於中國的企業產品僅價值83億美元,佔比36.5%,且僅占整個中國半導體消費市場1434億美元5.9%。其他部分是總部位於國外的企業,包括台積電、SK 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聯電和其他在中國有晶圓廠的外國企業生產。更細分下去,中國企業生產的83億美元半導體產品中,約23億美元來自垂直整合製造廠商(IDM),其餘60億美元來自中芯國際這種純晶圓代工廠的產品。
照之前發展趨勢來看,《IC Insights》預期至2025年,中國半導體製造總金額將增加到432億美元,這時中國自製半導體產品產量仍僅佔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品市場總額5,779億美元的7.5%。即使某些中國企業的半導體產品銷量大幅增加,但到2025年,中國自製半導體產品的生產總金額仍僅佔全球市場約10%。
要遏制中國半導體業擴張,美國可能要仰賴全球唯一能生產下一代先進半導體製程設備的ASML,在華為禁令的限制下,缺乏先進設備中國要追上台、韓、美國半導體將非常艱難,儘管中國大幅提高國內晶片製造的資本支出,然而,台灣、南韓與美國仍是目前產業重心,並遙遙領先中國,ASML作為全球唯一極紫外光微影設備(EUV)廠商,儘管每台造價1.5億美元,但能夠在半導體上蝕刻出比上代設備多一倍的微型電路,讓台積電、三星電子的半導體製造廠得以生產更小、更省電的晶片,加速半導體業發展。
ASML在2020年交貨31台EUV,較2019年多5台,然而,受到華為禁令影響,沒有一台運送至中國,中國只能採購次級半導體設備,這使得中國僅能加緊投資趕上目前此代半導體製程技術,而台灣、韓國和美國早已在新一代戰場中競爭,其中手握蘋果、高通、AMD大單的台積電在製程研發上更是遙遙領先,ASML執行長Peter Wennink表示,Biden的就職典禮的話語中顯示,中國半導體業不太可能因拜登就任而得到喘息的機會。此外,中國在半導體製造方面的累積也面臨劣勢,台、韓、美系業者在此構面已累積至少40年以上的專業經驗。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2020年12月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晶片和晶圓生產設備最大市場,除了美中科技戰,疫情帶來的遠距辦公和教學浪潮,也推升中國對晶片的需求。大部分中國進口的晶片都用在組裝智慧手機和筆電,並非出口,中國晶片需求贏家之一是台積電,這類訂單讓台灣2020年經濟成長率30年來首度超越中國,中國需求帶旺外國科技公司的情形能延續多久,端看中國晶片業何時成功自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5083
https://technews.tw/2021/01/07/china-forecast-to-fall-far-short-of-its-made-in-china-2025-goals-for-ics/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30490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2443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積電euv數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DIGITIMES 科技網 Facebook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T客邦的臉書基地 Facebook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新聞] 台積電EUV機台搶贏三星2025年有望成-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三星電子和英特爾擁有的EUV光刻機的數量。台積電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台積電euv機台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台積電euv機台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台積電euv機台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華為7nm 製程良率達80%?訂單1700萬台? 的評價
- 關於台積電euv數量 在 Re: [問題] 麒麟9000S 拆解圖來了,但看不懂 - PTT推薦 的評價
台積電euv數量 在 DIGITIMES 科技網 Facebook 八卦
從2015年以來6年間,三星累計向荷商ASML採購EUV系統合計19台,而台積電採購EUV系統高達34台。2017年起,台積電向ASML採購EUV系統數量呈現跳躍式成長,然三星依舊約以一年一台系統的裝機量緩進。
(摳編)
台積電euv數量 在 T客邦的臉書基地 Facebook 八卦
在半導體製程進入7奈米之後,EUV光刻機成了關鍵裝備。由於目前只有ASML一家能夠生產EUV光刻機,主要客戶也只有三家——台積電、Intel及三星,因此很容易就可以看出EUV光刻機的市場分布情況。
在這場競賽中,台積電的EUV光刻機數量遙遙領先,據統計,ASML近年來一共量產了100台左右的EUV光刻機,其中供應給台積電的就有70台,佔了絕大多數市佔率,多數都是在最近一年中交付的。
台積電euv數量 在 三星電子和英特爾擁有的EUV光刻機的數量。台積電 ... - YouTube 的八卦

台灣 tsmc台積電 、三星電子和英特爾擁有的 EUV 光刻機的 數量 。 台積電 預估每年增加25台,2022年底達到100台,到2022年底,三星電子預測為35台,英特爾為15台。 ... <看更多>
台積電euv數量 在 台積電euv機台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八卦
必備的EUV機台數會直接影響整體產能數字,而2021年台積電已擁有62台,幾乎比三星的33台還多出一倍,且台積電...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許牧彥所指導陳玟妤 ... ... <看更多>
台積電euv數量 在 [新聞] 台積電EUV機台搶贏三星2025年有望成- 看板Tech_Job 的八卦
台積電EUV機台搶贏三星 2025年有望成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近年來不僅受惠於全球晶片荒而業績大幅成長,也由於技術領先群
雄,連英特爾都不得不向台積電低頭並委託台積電下單,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分析,在先
進製程產能上首先要看EUV機台數,目前台積電擁有數約是三星的一倍,雖三星急起直追,
但預期台積電在2025年有望成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
吳金榮指出,以目前三大晶圓廠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競爭來看,以成本分析,台積電成本
最低,英特爾最高,據市場估算英特爾生產成本比台積電約高40~50%,以製程上來看,台積
電最為領先,客戶基礎也是台積電最為最多約有一千多個,三星急起直追約有100個,在IC
設計生態上,台積電為業界標準,三星次之,英特爾則不佳,在中立性方面,台積電不與客
戶競爭,三星和英特爾有與客戶利益衝突疑慮。
在EUV機台上,台積電在2021年有62台,三星有33台,2022年台積電將有84台,三星51台,
可見三星在先進製程產能上正在積極追趕台積電。
就晶片供需來看,有供過於求的可能,2021年正在興建晶圓廠全球共有29座,其中台灣和中
國各8座、北美6座、歐洲3座及日本2座,相當於260萬片約當8吋晶圓。
吳金榮說,台積電目前先進產能布局上,竹科的20廠會是2奈米廠,原本竹科2奈米試產線將
改成3奈生產線,據傳是專為英特爾生產的專線,代表訂單量不少。
2019年全球半導體產值4123億美元,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出現晶片荒,帶動2020年半
導體產值成長6.8%來到4404億美元,2021年全年半導體產值成長25.6%來到5530億美元, 20
22年再成長8.8%突破6015億美元。
目前全球前11大半導公司來看,三星位居2021年全球營收之冠,其次是英特爾和台積電,另
聯發科則擠進第9名,其中,僅有英特爾營收表現不好,反而出現衰退1%,其他都是成長,
三星成長34%、台積電成長24%、聯發科成長高達60%、AMD則成長居冠達64%。
台灣晶圓代工廠去年都創歷史新高,以台幣計台積電僅年增18%而不如聯電、力積電及世界
先進,最主要是台積電去年在價格上僅調整二次,一次是折讓取消,第二次是宣布調漲代工
價格10~20%不等,漲幅相對較低。
不過,台積電對於自己未來發展相當有信心,以未來年複合成長率15~20%,到2025年的年營
收將達到1000億美元規模,有機會成全球營收第1大半導體公司。(蕭文康/台北報導)
https://reurl.cc/VjMe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214.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43862412.A.65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