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青年「拿麼厲害!」】
我們來到彰化,彰化是台灣傳統製造業的起家厝之一,孕育出多家知名大廠,不少產業曾經風光一時。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在眾多因素和其他國家的競爭影響下,在地工作機會萎縮、產業發展受阻、人口外移老化,這個城市、以及台灣現今許多地方都面臨到機會和人口減少的挑戰和考驗。
#我擔心的是台灣忘了世界
#世界也忘了台灣
昨天我們的青年座談會來了近百位的青年朋友,大家在交流過程中,也多少反應出這些隱憂。我真切覺得我們下一代年輕人真的不缺聰明、不缺才能,最缺的是「機會」。除了工作機會,更缺少一個開放的機會、一個走向世界、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昨天現場有一位帶著花椰菜過來的青農,他返鄉打拼,想把一級產業加上新想法、新科技,他的熱情和拚勁令我印象深刻,讓身為賣菜郎的我非常佩服。但如同我一直強調的,許多農民朋友堅持良好耕作方式和完整產銷履歷,但最後卻不一定能夠成功,原因都是出在「通路」。
我主張,想讓台灣好的東西讓全世界看見,未來農產品出口一定要朝20% ~ 30% 的外銷比例邁進,外銷不單單是幫產品找出路,也會因為市場擴大了,讓我們透過國際競爭知道商品的合理價位,於是不但能夠增加農民收入,也有助於穩定價格、調節供需。
這就是開放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走向世界、與世界接軌。
但我這幾年深深感覺到,世界好像忘記了台灣,台灣也忘記了世界。我們沉浸在孤芳自賞的小確幸裡,忘了睜大眼睛看看我們周遭的世界—澳門、韓國、越南、菲律賓…,在他們奮起發展的同時,我們台灣被阻於東協加六之外,三年來也沒有簽訂任何FTA,在國際上嚴重邊緣化,沒有競爭的優勢和籌碼,彷彿一灘死水。
所以我堅持政府要送學生出國交換一年,因為唯有開放和國際化,台灣孩子才有未來。這些學子到國外讀書,他們至少可以學到三種能力:語言、社交,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學到的東西帶回台灣,豐富台灣的活力、厚植台灣的實力,如此循環積累,我們才會變成一池清澈活水。
#投資青年就是投資台灣的未來
我想如果我們把動輒百億的蚊子館預算、大撒錢買票的速食政策,拿來投資我們的下一代,我認為是必要而且值得的,而且我一定會做。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侯漢廷為民請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吉仲主委打臉蔡總統 #一定要看到最後一秒 陳吉仲說,台灣農產品輸陸占比太高,太依賴單一市場,會重創台灣農漁業。 卻忘記,2月13日,蔡英文才誇耀自己「農產品出口到中國大陸金額達12.7億美元,成長23.2%」。 如此說來,更依賴單一市場、更重創台灣農漁業的,不就是民進黨自己? 不要活在象...
台灣農產品出口比例 在 韓國瑜 Facebook 八卦
【彰化青年「拿麼厲害!」】
我們來到彰化,彰化是台灣傳統製造業的起家厝之一,孕育出多家知名大廠,不少產業曾經風光一時。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在眾多因素和其他國家的競爭影響下,在地工作機會萎縮、產業發展受阻、人口外移老化,這個城市、以及台灣現今許多地方都面臨到機會和人口減少的挑戰和考驗。
#我擔心的是台灣忘了世界
#世界也忘了台灣
昨天我們的青年座談會來了近百位的青年朋友,大家在交流過程中,也多少反應出這些隱憂。我真切覺得我們下一代年輕人真的不缺聰明、不缺才能,最缺的是「機會」。除了工作機會,更缺少一個開放的機會、一個走向世界、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昨天現場有一位帶著花椰菜過來的青農,他返鄉打拼,想把一級產業加上新想法、新科技,他的熱情和拚勁令我印象深刻,讓身為賣菜郎的我非常佩服。但如同我一直強調的,許多農民朋友堅持良好耕作方式和完整產銷履歷,但最後卻不一定能夠成功,原因都是出在「通路」。
我主張,想讓台灣好的東西讓全世界看見,未來農產品出口一定要朝20% ~ 30% 的外銷比例邁進,外銷不單單是幫產品找出路,也會因為市場擴大了,讓我們透過國際競爭知道商品的合理價位,於是不但能夠增加農民收入,也有助於穩定價格、調節供需。
這就是開放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走向世界、與世界接軌。
但我這幾年深深感覺到,世界好像忘記了台灣,台灣也忘記了世界。我們沉浸在孤芳自賞的小確幸裡,忘了睜大眼睛看看我們周遭的世界—澳門、韓國、越南、菲律賓…,在他們奮起發展的同時,我們台灣被阻於東協加六之外,三年來也沒有簽訂任何FTA,在國際上嚴重邊緣化,沒有競爭的優勢和籌碼,彷彿一灘死水。
所以我堅持政府要送學生出國交換一年,因為唯有開放和國際化,台灣孩子才有未來。這些學子到國外讀書,他們至少可以學到三種能力:語言、社交,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學到的東西帶回台灣,豐富台灣的活力、厚植台灣的實力,如此循環積累,我們才會變成一池清澈活水。
#投資青年就是投資台灣的未來
我想如果我們把動輒百億的蚊子館預算、大撒錢買票的速食政策,拿來投資我們的下一代,我認為是必要而且值得的,而且我一定會做。
台灣農產品出口比例 在 Facebook 八卦
早該去告,WTO!
中國大陸突然宣布,停止進口台灣的蓮霧跟釋迦,語畢,民進黨官員與支持者群情激憤:「用新台幣下架蓮霧、釋迦」、「吃爆蓮霧釋迦」!
吃,當然吃,哪次不吃?買,一定買,哪次沒買?
大陸不買什麼,台灣就拼命吃什麼,這場景有沒有一點熟悉?對,今年二月,台灣鳳梨暫停進口大陸,當時,一樣的話,一樣的怒吃,一樣的譴責,一樣的「我要去告WTO」,早已通通演過一遍。
既然三月已經知道,大陸會「突然不買」台灣水果,半年多過去,當時暐瀚就曾預言的「蓮霧跟釋迦」,這半年來,可有轉賣他地?可有降低風險?有嗎?
沒有。
台灣的釋迦,每產四顆,有一顆賣向大陸(23%);台灣的蓮霧,每產十顆,有一顆賣向大陸(10%),如果光用「外銷」看,佔比更驚人。鳳梨、釋迦、蓮霧的出口比例,中國大陸市場,都佔了九成以上。(釋迦95%,蓮霧97%)
依賴這個市場這麼重,但兩岸關係卻是越來越差。
你的客人(或說賣家),都已經要飛戰機來打你了,你還在想著賺他的錢?是不是有哪裡覺得怪怪的?
既是敵國,全世界有哪個國家,把收益,把經濟,全都放在敵國的善意上?敵國怎麼可能有善意?既無善意,卻又想賺敵人的錢,這不是犯傻嗎?
從鳳梨,到釋迦與蓮霧,都存在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市場」與「距離」。
兩岸相近,水果運送難度比較低,這與把水果送去新加坡、日本、澳洲甚至美國,那是完全不同的技術挑戰。
水果會熟,會有運送碰撞,越遠,難度越高。
年初鳳梨滯銷事件,台灣將鳳梨轉賣新加坡。結果冷鏈技術沒跟上,出現了「黑心鳳梨」,影響商譽,也對不起新加坡支持台灣水果的顧客。台灣水果之所以這麼多年來,主賣大陸,理由有三:
1 大陸願意買(先經後政,讓利台灣,大陸是故意買台灣水果的)
2 兩岸距離近(運送條件低,今晚裝箱上船,明天就到廈門港口收貨)
3 水果價格高(大陸用高價收購台灣水果,出口商躍躍欲試)
當兩岸一家親的時候,大陸願意高價多買台灣水果,但眼前兩岸兵兇戰危,大陸說不買就不買,政治正確,也不難想像。幾年前,蔡總統說ECFA是糖衣毒藥,理論基礎為,依賴大陸越重,將來就越受制於人。
事後再看,蔡總統說的其實有理,都既然她知道依賴大陸,會受制於大陸?那為什麼上任已經五年多,這毒藥還繼續吃?ECFA還不中斷?
因為讓利,中國大陸盡收台灣的水果農產品,不過台灣並不允許大陸產品進口台灣,兩千多項限制進口台灣的產品中,有600項,是農產品。
農委會說要告去WTO,控訴對岸片面停止進口台灣水果,問題是,台灣根本不允許大陸水果賣到台灣,兩岸貿易根本不平等,我們不買大陸水果,卻要去控訴大陸現在停止購買台灣的水果,這告訴,能成立嗎?
二月鳳梨事件時,就說要告WTO,現在都九月了,到底是去告了沒有?
別等十月一日了,今天就去告吧!如果還在休假,沒關係,週三上班,記得去告,不告,不知道告了WTO之後,結論會是如何?告了,就知道了。
然後,大陸市場,別再依賴了。
鳳梨、釋迦、蓮霧之外,那些出口到大陸,佔比超過五成、七成、九成的水果,別等下次又被「片面中斷」,現在就該開始找替代市場了,勿謂言之不預,不要等幾個月後,又來一次,又讓暐瀚,一語成讖。
暐瀚 2021-9-20 de 台北
台灣農產品出口比例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評價
#陳吉仲主委打臉蔡總統
#一定要看到最後一秒
陳吉仲說,台灣農產品輸陸占比太高,太依賴單一市場,會重創台灣農漁業。
卻忘記,2月13日,蔡英文才誇耀自己「農產品出口到中國大陸金額達12.7億美元,成長23.2%」。
如此說來,更依賴單一市場、更重創台灣農漁業的,不就是民進黨自己?
不要活在象牙塔、看看實際數據吧!台灣農產品出口前五名國家地區:
2013年,大陸18.1%、日本16.3%、香港10.3%、美國9.3%、越南7.7%;
2014年,大陸18.9%、日本15.8%、香港10.2%、美國9.6、越南9.6%;
2015年,大陸20.5%、日本15.9%、美國10.2%、香港9.8%、越南9.1%;
農產品出口大陸,最多在20%左右,2016年回到19%。然而,出口大陸卻在民進黨執政時期,突破了兩成大關。
2018年,大陸23.2%、日本16.9%、美國10.3%、越南8.6%、香港7.5%。
第一, 民進黨一方面把農產品外銷大陸當政績,另方面卻又恐嚇依賴大陸市場有危險,豈不神經錯亂、自相矛盾?
第二, 農委會不斷抨擊對岸在農業上有政策性讓利,但是農委會自己在2月16日才表示,「超過7成的農產品出口,都是透過兩岸正常的貿易往來,與中國讓利無關。」又是前後矛盾。
第三, 第三,陳說「選擇走向中國還是選擇走向世界」是句大唬爛!多年下來,台灣農產品出口前十名國家及佔比大同小異,表明國際市場結構需求穩定。政府無法干預減少對大陸的出口、也不可能突然賣到本來對台灣產品沒有意願的國家。
第四, 第四,民進黨說要「走向世界」,但出口的比例與馬政府時期雷同,因此毫無作為;民進黨說要減少「依賴大陸」,卻比馬政府時期更「依賴大陸」、標準的 #口嫌體正直!
奉勸陳主委,認真開通路搶訂單,少酸別人跟胡扯,會得到更多尊重。
(影片為後製剪接完成,並非真實質)

台灣農產品出口比例 在 曾柏瑜 Youtube 的評價
中美貿易戰,台灣或成最大輸家?!
🍎柏瑜吃果子 ep.09 🌍
(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也可以看內文喲)
【川普一推文全球經融大震盪】
川普5月5日一則推文,宣布要在5月10日把中國貿易關稅提高到25%,隔天中國股市應聲倒地,大跌超過5%。川普在談判尚未結束前,突如其來的奇襲,在全球金融投下震撼彈,股市震盪餘波未了。
從2016年選舉期間,川普就高舉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口號,要反制不公平的貿易競爭,重振美國經濟。上任以後退出TPP、以進口關稅威脅歐盟和加拿大、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爭,都圍繞著當初的政策主軸。
在中美貿易戰中,川普的用詞都相當煽動。「中國在偷美國工作」、「中國在偷美國的錢」、「中國偷走美國技術」、「我們不能放任中國不停強暴我們國家」!
【其實歷任總統都會對中威脅取消最惠國待遇】
一直以來美國對中都有大量貿易逆差,2016年美國進口五千億產品,中國卻只買了一千多億,雙方貿易逆差達三千三百多億。
美國在2018年時發表了232調查報告,認定從中國進口鋼和鋁,有損美國國家安全。川普隨即宣布針對中國進口的洗衣機、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元件,課徵高額的反傾銷關稅,同時把鋼進口提高到25%、鋁提高到10%,並簽署了中國經濟侵略備忘錄。
2018年4月,一份懲罰性關稅商品清單,洋洋灑灑高達1330樣,要對中課徵六百億美金關稅。中國也立刻以大豆、飛機等106項商品課徵一百億關稅予以反擊,貿易戰一觸即發!
原本年中時雙方終於坐下來開始協商,同意減少美中兩千億的貿易逆差,中國還承諾要跟美國進口能源與農產品,美國則要求中國正視盜版與技術侵權問題。可是過程中雙方仍持續在角力,在台面下不斷召開公聽會,討論要課徵多少關稅,在對方面前揮舞刀劍。
【一言不合就課稅一怒之下就發推】
一直到川習兩人在G20高峰會上見面,雙方衝突裁漸漸平緩。兩邊就智財權、技術轉移進行討論,協議要簽署「諒解備忘錄」。
結果協商還沒結束,川普就突然宣布提高關稅。根據白宮官員透露,這是因為中國代表團在協商過程中出爾反爾,認為智財權修法在中國不可能實現。川普一氣之下怒發推特,隔天亞股就應聲倒地。
【川普或成最大贏家?】
這次中美的貿易談判,因為衝突層級非常高、牽涉範圍非常廣,已經如同「無煙硝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若以經濟面來說,像是汽車製造業必須使用鋼、鋁原料,成本因此大幅升高。中國停止進口美國大豆,對於養豬業、畜牧業來說也有很大的影響。這樣的貿易戰,對雙方經濟都是非常不利的。
可是就政治面來說,目前看起來川普卻佔盡上風。
中國面臨股市大跌、經濟上的損失、還有無法量化的社會成本,都近一步威脅到習近平的領導權威。美國也將在明年進行總統大選,就連在野的民主黨都支持川普的對中策略。
夾在美中之間的台灣,到底是遭受池魚之殃,還是將受惠於轉單效應?
在貿易戰開打時,美國課徵的反傾銷關稅,有很多的太陽能電池是由台灣製造,美國法官卻認為台灣輸出到美國的電池,同樣必須被課徵。
他提出的理由是,台灣太陽能電池部分原料來自中國,因為很難查證到底有多少比例,乾脆一併視為中國製造。那麼對於台灣相關產業來說,是非常嚴重的打擊。
目前熱烈討論的自經區,也是在於要不要開放中國原料來台加工,再以MIT作為產地輸出。可是如此一來,就是向國際表明台灣要在美中貿易戰裡和中國站在一起,要成為中國洗產地的輸出口岸。
全球沒有哪個地區能夠避開貿易戰火,但是台灣要成為美國砲口對準的目標,還是在火網中尋求最低的傷害,是這波貿易戰底下最大的問題。
#中美貿易戰 #川普 #習近平 #自經區

台灣農產品出口比例 在 最新農業貿易統計出爐!中國大陸蟬聯我農產出口最大國 - 聯合報 的相關結果
而我國農產品出口前十大國家中,中國大陸持續蟬聯第一,占我國農產品總出口值的19.8%,年增率10.1%;排名第二的美國占16.3%、年增率36.7%、排名第三的日本 ... ... <看更多>
台灣農產品出口比例 在 農業貿易之危機? - PRIDE政策研究指標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如上表所示,台灣農產品出口分農耕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產品等四大類,農耕產品為農業出口最大宗,主要出口至中國的農產品有鳳梨(生鮮冷藏)、其他穀類 ... ... <看更多>
台灣農產品出口比例 在 農產品進出口統計 - 田邊好幫手 的相關結果
資料期間 進出口別 農產貿易名稱 國別 重量(公噸) 金額(千美金) 新台幣(千台幣) 草本...
/ TradeType CropNmae Country Weight USD NTD Herb...
111/08 進口 小麥 美國 53380.75 30738.13 920607.9 *
111/08 進口 小麥 澳大利亞 44288.48 21089.1 631620.6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