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們在往嘆息灣的路上,巧遇了一隻高山小老虎。
那是在僕落西擴山西稜小花園上的事,當時走在前面的隊友突然「啊!有蛇!」聽到關鍵字的我二話不說,馬上往前卡位,發現是位不常見的朋友,旋即下背包,請他讓我們留下幾張黃黑相間的美麗倩影再走。
在高山縱走行程中,遇到蛇是非常難得的體驗,而且高山的蛇都很善良,有緣遇到,記得對人家溫柔一點唷!
如果有興趣,可以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們的高山小老虎:台灣赤煉蛇。
------
台灣赤煉蛇,是一種美麗而特別的蛇,台灣特有亞種,住在海拔1500~2500公尺的山上,大雪山、福壽山、武陵農場等高山景點都有機會遇到。他們擁有一身美麗的老虎斑、亮眼的橘黃色圍巾和大大萌萌的黑眼珠,卻是家族裡的邊緣人。
恩?
「黃頷蛇科」是最大的蛇類家族,2/3左右的蛇都是他們家的,且絕大部分都沒有毒。但凡事總有例外,就像團體難免有邊緣人一樣,擁有毒腺與長在口腔後方的「後溝牙」,台灣赤煉蛇便是其中一個了。
然而,他們的毒還是無法跟專業毒蛇:眼鏡蛇的「眼鏡蛇科」與百步蛇的「蝮蛇科」相提並論,而且個性算溫和不太咬人(他們比較喜歡逃跑),也極少有致命的例子(是他在日本的表哥幹的,台灣沒有),大部分咬傷的案例都沒有大礙,無須過度擔憂。
不過,他還有一個厲害的本領——從脖子分泌毒液。
蛤?
當遭到攻擊時,台灣赤煉蛇會把脖子抬起來並壓扁,就像眼鏡蛇那樣,但沒辦法那麼扁,畢竟人家眼鏡蛇是專業的。在他壓扁的脖子上,分佈著許多線體,會釋出使眼睛不適的刺激性分泌物來禦敵,非常特別;所以如果有摸過他們,請記得洗手。而那些刺激性分泌物,居然是從他所吃下的蟾蜍身上回收再利用來的;一條蛇身上有兩種毒液,他是台灣唯一的Hybrid蛇了。
雖然人家嘴巴有毒脖子也有毒,但個性倒是挺從容的,不僅用鮮豔的花紋警告別人「我有毒,別過來」、遇到人大部份也會快閃(日行性蛇動作都很快,要不是太陽還沒曬夠他不太想動,不然會很難拍...),所以真的有幸遇到,請不用緊張,遠遠觀賞這美麗特別的高山小老虎就對啦!說不定他一溜煙就跑了呢!
#20日完全馬博谷地巡禮・高山小老虎:台灣赤煉蛇(36)
台灣眼鏡蛇分佈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八卦
#窩窩日報|宗教放生造成眼鏡蛇成群出沒?原生的啦!
點評:別再被害妄想了!眼鏡蛇不只怕你,更只想好好活下去 O__Q
日前新聞報導指出,大量眼鏡蛇疑似遭宗教團體放生、入侵民宅,引起民眾恐慌。長期關注野生動物的 野生動物追思會則發文澄清,目前台灣出沒的眼鏡蛇大多為原生的「中華眼鏡蛇」,廣泛分佈於全台中低海拔地區,出沒於人類活動地區並非稀奇之事,希望民眾冷靜並友善地看待牠們。
▋窩編有感
受到各種文化、神話故事的薰陶,蛇類在人類心中「邪惡、可怕、有毒」的刻板印象似乎根深柢固,造成一般民眾碰到蛇時容易感到極度恐慌,甚至通報要求政府移除。而在過去,宗教團體的放生行動也造成大量原生或非原生種動物被釋放到野外,造成生態嚴重的影響,也確實是需被正視的問題。
但事實上,台灣其實有不少原生種的蛇類,其中眼鏡蛇便是廣泛出現的其中一種蛇類。春夏季後是蛇類的繁殖季節,蛇類出現的機會提高,更容易與民眾相遇或接觸。若是真的碰到蛇,無論是不是毒蛇,保持冷靜才是保護自己的最重要原則,避開、保持距離、或使用工具善意驅離,都是比較適合的做法;徒手抓蛇、攻擊或放任寵物與蛇接觸,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新聞來源:https://goo.gl/wQCkAJ
▋延伸閱讀:https://goo.gl/4bCzFo
台灣眼鏡蛇分佈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八卦
139╱登山醫學
與蛇共處(上)
------------
由於夏季的山野活動常會遇到蛇類,
而非致命的蛇咬也偶爾會碰到,
所以登山者必須了解毒蛇咬傷的症狀,
以及在野外遭遇毒蛇或未確定蛇類咬傷的處理方法。
-----------
問題一:請問如何預防毒蛇咬傷?
答覆:熟悉毒蛇的形態及習性,並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在多蛇的環境活動,便可有效地預防毒蛇的攻擊。
自從在伊甸園引誘亞當和夏娃吃了智慧果以來,蛇類便蒙受了太多的污名與誤解。台灣雖然蛇類繁多,其中也有不少毒蛇,但是實際上這種優雅的動物致人於死的個案非常少見,平均每年不到一例,而且幾乎不曾是登山者,遠低於其他可以想到的任何山難成因,所以筆者在過去的文章中,不太常提到毒蛇咬傷的議題。不過由於夏季的山野活動常會遇到蛇類,而非致命的蛇咬也偶爾會碰到,所以本期我們再來溫故知新一下,談談如何「與蛇共處」。當然,還是以毒蛇為主:今年五月林務局出版了一本介紹與蛇類互動的小冊子,名為《如何與蛇和平相處 - 16個你不可不知的蛇知識!》筆者認為是非常專業而有用的參考資料,敬請山友下載閱讀:
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1921
台灣毒蛇
省產的十多種陸地毒蛇中,有六種的毒性足以對人造成威脅,分別是:蝙蝠蛇科的眼鏡蛇和雨傘節(神經毒),響尾蛇科的百步蛇、龜殼花和赤尾青竹絲(出血毒),以及蝮蛇科的鎖鏈蛇(混合毒)。被咬傷而未治療者,其致死率約從百分之一(赤尾青竹絲)到三成左右(百步蛇和雨傘節)。幸而致死率最高的百步蛇和雨傘節個性都很膽小或沈穩,除非刻意逗弄或去抓牠們,否則牠們不會咬人;最普遍而常見的赤尾青竹絲也很膽小不太咬人。脾氣比較暴躁、容易咬人的是龜殼花和鎖鏈蛇,龜殼花分佈普遍,攻擊性也強,但是體型相對較小;鎖鏈蛇體型大且毒性強,但是它只分佈在屏東和台東的郊山而且數量稀少,它會發出特殊的噴氣聲,其實也不難預防。這六種主要毒蛇的長相都很特別,並不難辨識,山友應該熟記。
此外,毒蛇的毒液劑量是為了它們的獵食對象如老鼠、蛙類等小型動物而設計的,對人體(尤其是成人)而言,這樣的劑量通常不足以致死,有時因為驚嚇而突然的蛇咬甚至連毒液都沒有釋出(乾咬)。
防蛇原則
1.遠離毒蛇的棲息處:如洞穴、沼澤地、岩石的裂隙、茂密的草地、廢棄的礦坑或建築物等;如無法避免,亦應結伴進入、謹慎行動。須移動一段時間未曾移動的物品時,應先加以檢查,例如營地上的一塊石頭、前夜脫在帳外的登山鞋、攤在地上的物品等。
2.行進間穿高筒鞋,並打草驚蛇:大部分蛇咬事件都是來自於「人蛇兩不知」突然受到驚嚇造成的。蛇類如果知道,幾乎都會逃避,所以「打草驚蛇」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蛇類雖然對震動(打草)非常敏感,但是聽覺卻大多很差,所以只發出聲音,比如說吹口哨或說話是沒有驚蛇效果的。
3.減少夜間活動:蛇類喜愛在夜間及清晨覓食,即使是在營地或山屋附近的短距離移動,也務必穿上登山鞋或雨鞋,不可赤腳或只穿拖鞋。
4.不要逗弄冬眠或已死亡的毒蛇:有時冬眠中或看來已明顯死亡的蛇,亦可能因殘存的反射動作而咬人。
5.東南部登山時,注意鎖鏈蛇:如果到屏東和台東登山,突然聽到奇怪的噴氣聲時,一定要停下腳步仔細檢查週遭,必要時繞道而過。
文、圖/賴育民
台灣眼鏡蛇分佈 在 台灣毒蛇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台灣 毒蛇一共有16種:分別是六大毒蛇的百步蛇、鎖鏈蛇、龜殼花、眼鏡蛇、雨傘節、赤尾青竹絲、眼鏡蛇 ... 相當少見,分佈於本省東南山區,為一合併出血性與神經性毒蛇。 ... <看更多>
台灣眼鏡蛇分佈 在 【泰國】40年捕蛇人單挑劇毒眼鏡蛇徒手取珍貴蛇毒|《世界第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