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民黨籌糧濟困,是一種光榮
看到新聞,有若干同志抱怨黨的公職分擔金制度,並嗆拒繳他也選的上
有些話,不吐不快
有一次海外演講,我提到是工人家庭出身,台下一位僑胞非常訝異的說,他一直以為我是政治世家或富豪人家子弟,因為這些年來,我「出手」非常大方,常常看到我捐公車廣告、文宣義助同志
是的,這二年多來,我為國民黨募款籌糧加上義助黨內同志文宣廣告,已超過2000萬
依黨公職分擔金的辦法,我擔任台北市議員二年應分擔的金額是20萬
前者是後者的100倍
我雖不是政治世家、富豪子弟,但為陷於困境的國民黨籌糧出力,我從不落於人後
為什麼我願意分享好不容易募來的資源給國民黨和國民黨的同志
因為,我覺得在國民黨最困難的此時,為國民黨籌措糧草,幫助國民黨實現使命,這是一種榮耀
「貧賤政黨百事哀」
現在的國民黨,在民進黨的清算追殺下,負債超過5億
黨主席江啟臣,每個月都要為黨籌糧、到處借錢,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和黨公職談錢確實傷感情,但現在的國民黨還有以前家大業大、闊氣不談錢的餘裕嗎?
不像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吃香喝辣、吃銅吃鐵、吃山吃海
蘇貞昌女兒一個標案就是一千萬
台灣東洋案疑涉內線交易金額,獲利是以數億計
現在的民進黨是「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
而國民黨是「窮得只剩下理念」
但這個理念,我相信比所有的黨產加起來,還要珍貴
如果有同志因為不願承擔公職分擔金而決定離開國民黨,那也只能尊重並祝福
但財務困難國民黨要繼續持家維繫,就必須落實公職分擔金的制度,否則對於繳交的人也是一種不公平
我的看法很簡單,設定一個日期,就公布已繳和未繳的名單
讓支持者們公評吧
國民黨加油!江啟臣加油!
台灣百大富豪名單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斯諾登洩密如何幫助了伊斯蘭國破壞英美在中東的情報網,加速在歐洲的恐懼?以下是每日郵報報導:http://goo.gl/pnXYRY
聲稱「斯諾登與伊斯蘭國無關」、支持斯諾登的左膠盲毛們---不錯,我承認:我不為法國祈禱,哈哈,我為下次伊斯蘭國在西方任何一個城市再開槍擲手榴彈之後、死者名單上也「包容」埋你個名而祈禱。
By the way, 今晚商台光明頂講巴黎大屠殺。
請各位指教之前,重溫舊文兩篇:
我的卡夫卡
美國人天真,加上左派知識份子加基層的民主黨執政,所以在全球退化。恐怖勢力囂張,俄國強硬,奧巴馬變成大西洋版的馬英九,毫無領袖相。
天真的人,絕不可以從政,尤其在一個妖孽羣起的亂世。
小說家卡夫卡有一句名言,在亂世之中的悲劇,歸根究柢,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邪惡太了解善良,而善良的人,毫不了解邪惡」(Evil knows of the good, but good does not know of evil)。
天真的人,對人性的邪惡全不認識,也不願意了解。他們不會明白,為什麼人壞起來,可以邪惡到這個程度。將幾百萬猶太人滅族,三五歲的小孩關進毒氣室;上千萬人驅趕到西伯利亞的勞改營;一個地主階級,不問情由而滅絕,蠱惑少年兒童用皮帶將老師和校長打死。幾百萬城市居民趕到農村,凡戴眼鏡的,視為擁有知識的人,有知識的人都被視為「專政」的滅絕對象。這一切都是不遠的事實。
卡夫卡的小說很 Dark,不一定個個喜歡,但他的作品都像人類步向毀滅的預言,因此文名不朽。
對於天真的人,你跟他們講世上有這些事,他們睜大眼睛,拒絕相信,認為你誇張。當你拿出證據,告訴他們:這是真的。他們聳聳肩,說:我天性樂觀,做人要 Happy,這許多慘事,我不想多聽。
在香港,有許多把「做人最緊要開心」掛在嘴邊的人,他們平時以開朗、開心、開放自居,看到有天災,也流眼淚,跟着人潮捐錢。他們是消費一族,從小受電視教育長大,只知做人「要開心」,而不知道這種盲目的樂觀,出於對人性的愚昧和對世情的無知。
他們不是壞人,而且嚴格來說,是成千上萬的好人。他們喜歡享樂,一心想遠離哀愁。當然,這一點沒有錯,但是當邪惡在一個角落裏等待季節性的收割,這種人是理想的飼料,因為當最壞的人對好人的心理瞭如指掌,好人對邪惡一無所知,好人全無防範的意識和能力。
在森林裏,伺伏的猛虎了解在河邊喝水的羚羊,但羚羊不了解猛虎。在河裏,暗藏的鱷魚在觀察和計算一隻在悠閒背泳的水瀨,但水瀨絲毫不了解鱷魚。一九四八年的北京知識份子如張伯苓、沈鈞儒、梁思成,絲毫不了解毛澤東,但毛澤東看透了所有的中國文人。
在歌德學院,我看到德國和捷克合辦的卡夫卡展,想起少年時初讀卡夫卡的「審判」之震撼,以後看許多愚昧的好人,以天真和善意撲向火裏,我想起卡夫卡影響我一生的警告金句:Evil knows of the good, but good does not know of evil,於是,我愛讀文史。
童屍的邏輯
一名三歲難民男童屍擱淺於土耳其沙灘,西方國家震動。蘋果的標題:「歐盟難卸責」。
七十年代許多大陸人由后海灣游泳偷渡來香港,流浮山多浮屍擱淺,我也見過。看了這種標題,我以為當年冰島政府還要負責。
男童一家四口,偷渡翻船,一對可愛的小兄弟跟他們的母親都溺斃了,兇手是伊斯蘭國。
但連英國人,看到照片也呼籲英國政府增加收留難民。但由邏輯角度,此童、此照、此事,如果導致增加收容,有以下問題。
一,歐洲若增加收容難民,消息會令更多十倍的北非人乘船出海。
二,船民增加,中途翻船風險也增加。因此,更多兒童會遇難。
三,想防止這一點,歐盟政府只有直接派船,直接遠去地中海南岸接渡。這樣,船民不必出海,走過一塊跳板即可。
四,這樣不會再溺斃兒童了,但會有幾多千萬人湧來歐洲?哭童屍的歐洲人都是納稅人,他們收淚之後,想清楚,就會拒絕。
五,最有效的辦法,是美國歐洲派兵去伊拉克剿匪。但西方選民絕對不肯。他們之中的左翼人士,會繼續大罵美國,說布殊的中東政策才是禍害根源。在繼續罵美國的時候,伊斯蘭國學精了,會多放幾具童屍在沙灘。
六,在邏輯上,這時應該將布殊家族抓起來,控告他們戰爭罪,旁及謀殺兒童。但是,今年總統大選,還有一個布殊出線。而且不要忘記,希拉莉當年也投票支持入侵伊拉克,所以連希拉莉也該送法庭。這樣一來,最能入主白宮的,只剩一個杜林普。
這就是邏輯思維。以感性來看這張照片,只要是一個文明人,都會悲痛。但化悲痛,不是轉為增加收容難民的力度,而是向恐怖勢力發動戰爭。這就是這張照片引申的唯一理性結論。
如果歐洲怕戰爭,那就準備增加開支,增加收容難民。兒童的屍體,特別觸動心靈,你不可以只收容兒童。但記住:成人的難民之中,必有恐怖分子臥底。
二十世紀初,當英國佔有星馬,當台灣還是日本的殖民地,沒有馬來和台灣難民爭相出海,郭鶴年、辜振甫,有許多華人因貿易做了富豪;但如果一九六七年毛澤東成功「解放」台灣,台灣人都會爭相偷渡來英殖的香港,浮屍可以填滿半個台海。
說到這裏,又有人的弱小民族感情受損害了,要咆哮了,對不?但這是事實、真相、邏輯、理性。我當年在流浮山的泥灘見到浮屍,我沒有怪冰島,我記得那天我在流浮山吃了半條新鮮味美的星斑。
(後記:今日回讀,感悟萬千)
台灣百大富豪名單 在 Facebook 八卦
朋友媽媽從包包裡掏出一包面紙, 抽了一張出來, 擤了一下鼻子, 然後把皺成一團的面紙放在桌上.
我的背又開始冒冷汗了… 說是不說?
這個畫面太熟悉了, 一下子將我拉回多年前的記憶, 這也是我初到法國第一次受邀在朋友家庭用餐時, 被糾正的餐桌禁忌之一: 用過的衛生紙面紙必須塞回自己的口袋裡, 不可在他人的視野中.
我是個彰化孩子, 在夜市長大, 西餐是刀叉, 牛排和玉米濃湯(雖然我只喜歡香蕉船), 遑論禮儀. 父母當然也沒有這些經驗, 也不可能教導孩子. 即使在台北念書的幾年, 漂丿的大學生也是夜市小吃路邊攤自助餐, 一雙筷子走天下, 哪有刀叉杯盤?
所以初到法國被糾正的不雅動作實在不少, 除了上述用過面紙禁忌外, 常見的有: 不可打嗝(但是可以擤鼻涕, 再大聲都無所謂); 咀嚼時緊閉嘴巴; 嘴裡有食物時不要開口說話; 雙肘不要放在桌面; 舀湯時湯勺朝外舀; 沙拉葉要用折的(或疊的)不可切割; 用畢時刀叉交叉或斜放餐盤裡…
這些還是比較”低階”的餐桌禮儀, “高階”的(就是在很正式國宴或貴族皇室很假掰的用餐場所, 尋常老百姓不太遇得上)就更麻煩了, 有些簡直不人道: 比如女性不可在用餐中途上洗手間; 女性(再怎麼渴, 再怎麼想喝)都不可自行倒酒倒水, 不可自己拉椅子入座, 侍者或身旁的男士有義務服務; 腰背挺直如竹子(以免頭上皇冠掉下來)…
當然還有應付各種食物複雜得像刑具的刀叉餐具.
對一個彰化出生的鄉下孩子來說不懂不理解這些繁文縟節是正常的. 就算剛到法國的那幾年, 我也沒甚麼機會上餐廳喫飯. 老實說, 這些繁雜的餐桌禮儀是怎麼鬼上身的, 我自己也不清楚. 有些是朋友糾正, 有些該是觀察別人, 或是從電視電影上看來的.
至於何時開始在高級餐廳用餐時已經如魚得水, 自在享受; 動用餐具時暢快熟練, 行雲如水, 已經年代久遠不可考了.
可是卻常常在台灣來法國遊玩的”朋友媽媽”這類人身上看到過去的自己. 我的角色變了, 角度變了, 眼光變了. 終於看到當年法國人是怎麼看到我的, 以及他們看到這些外國人”沒有水準的舉止”的感受, 以及心中可能產生的評斷.
有時我會提醒”朋友媽媽們”, 有時不會. 有些動作我會略略糾正, 有些不會. 如果多年前我是個鄉下出來不懂西方餐桌禮儀的小孩, 今天這些朋友媽媽們不少都是”甚麼世面沒見過”, “出國都住高級酒店, 包包必提愛馬仕”, “吃過無數米其林星星”的富豪.
可惜, 富貴和知禮是兩回事. 有時候往往因為對禮儀文化的無知, 更凸顯有錢的粗鄙庸俗.
有一次回台在王功某號稱”國宴”的餐廳用餐, 大概是有倒甚麼菜曾經被阿扁放在國宴上宴客, 說穿了就是鄉間常見的海產店. 海鮮是真的新鮮, 客人潮來潮去, 小小的餐廳幾張桌子總是滿座.
當所有的朋友都不住地稱讚餐廳東西有多新鮮的時候, 我無法不看到隔壁桌上來不及收走堆了滿地的蟹殼貝殼以及無數的桃紅色小餐紙. 門口一大群人不耐煩地等著入座.
說實話, 這個場景跟垃圾場沒有兩樣. 我們接受是因為我們無所謂, 我們習慣了,幾十年來的無所謂, 幾十年來的認為鄉土就是要這樣, 這樣才是草根, 才是親民.
台灣餐飲很多方面確實進步很多很快, 讓我來蹭一下剛剛公佈的台灣米其林: 我們現在有上得了國際的星級餐廳, 叫得出名字的星級主廚, 有流行的在地食材概念, 有獨特的台灣葡萄酒, 有台菜中菜法餐日餐… 當米其林總編宣佈這些光環四射的名單名字的時候, 我們都高潮了. 台灣餐飲國際化! 和世界接軌! 讓世界看見台灣! 明年還要南下去台南高雄, 橫跨整個台灣!
可是沒有米其林會頒星星給客人, 也沒有指南會給客人的水準做評鑑. 三星餐廳的三星是料理三星, 服務三星, 氣氛三星, 水準三星. 可是未必每個客人都是三星.
餐桌禮儀是個快篩, 篩出用餐者的教養, 文化, 品味, 身份和見識.
你當然可以用”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老子有錢”之類的理由置之不顧, 可是何妨去了解一下別人的文化習慣, 再決定願不願意去做, 去贏得別人的尊重, 而不是一味任性地認為”只要我喜歡, 有甚麼不可以”.
但是回過來想, 何時讓我們的餐桌禮儀, 不管在台灣還是其他地方, 也可以和國際接軌, 讓世界看見?
錢, 可以讓你在最奢華的餐廳用餐, 享用最昂貴的料理食材, 開最高級的好酒. 你甚至可以留下很多很多的鈔票得到呼風喚雨般的服務.
可是有種東西叫尊重, 不是錢可以買得到的.
圖文不符之態芮餐廳舊照片. 這是三年前台北兩星餐廳態芮主廚何順凱的作品, 現在當然很不一樣了. 恭喜他持續兩星, 期待他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