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去峇里島、普吉島、長灘、琉球、甚至夏威夷玩水,在這些地方可以玩水的活動,為什麼不能在台灣?
台灣有沙灘,有長浪,有熱帶魚,有壯觀的岩岸,有許多保持豐富生態的島嶼,我們也和南太平洋的國家一樣有颱風,為什麼我們很少水上休閒產業?有的也只是小規模經營的業者?
台灣已經解嚴將近30年,但是我們對海岸與水域活動,卻始終沒有脫離戒嚴時期的管制心態。我們有很多管理海岸的單位,海巡署、漁業署、國防部、財政部、交通部、環境部、地方政府,但是我們並沒有一個充分利用台灣海洋國家優勢的單位,我們缺乏一個向海洋發展的政策,我們很可能已經喪失先人們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的本事。
我今天特別到澎湖發表我的海洋國家策主張,我當選總統以後,我要讓台灣真正變成一個海洋國家,不只是我們自己要走向海洋,也要透過水上休閒產業讓更多世界人來看到台灣之美。
新北市貢寮的福連國小每年的畢業典禮有一個傳統,孩子們必須要潛水到海底去拿自己的畢業證書。這才是一個海洋國家教育孩子的方式。
朱立倫的海洋國家政策:http://www.kmt.org.tw/2015/11/blog-post_138.html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去年九月,有一件訴訟案的判決,引起全球關注。南非最大的犀牛養殖戶,控告政府違憲,理由是,環境部在沒有全盤評估之前,就宣布禁止販賣犀牛角的命令。這場官司,養殖戶勝訴了,南非政府接連提出兩次上訴,法院還是維持原判,目前整個案子,已經進入最後上訴階段。當然,養殖戶的企圖心不只這樣,終極目標,是要連同國際貿...
台灣環境部 在 打馬悍將粉絲團 Facebook 八卦
所以今天辯論會,韓導又在亂唬爛了~~
1.韓國瑜:「問問林園鄉親,蔡英文總統承諾的捷運做了嗎?幫助陳其邁輔選市長,我給您們一條捷運,選完了拍拍屁股走了,一毛錢不給?」
經查:【與所查資料不相符】
交通部2019年5月22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已於105年7月19日補助高雄市政府840萬元辦理「高雄捷運小港林園線路線規劃評估報告」。
交通部亦於前瞻基礎軌道建設第一期(106-107)特別預算編列8500萬元,其中5000萬元係辦理捷運延伸至屏東規劃作業,3500萬元則係辦理高雄黃線綜合規劃。
2.韓國瑜:「民進黨立委去大陸喝酒,你一定要唱這首歌嗎?唱完之後開始罵人家!你居然唱《我們都是一家人》」?
經查:【與所查資料部分不符】
一、2013年5月有民進黨籍前立委隨饒穎奇所率「台灣民意代表交流參訪團」參訪北京。
二、據媒體報導,參訪過程中高唱〈我們都是一家人〉並非民進黨籍前立委,而是前國民黨籍立委劉盛良。
三、媒體報導有七名民進黨籍前立委邱垂貞、范振宗、鄭余鎮、陳光復、何嘉榮、林重謨、邱永仁參與此參訪團。雖然這七名前立委都曾為民進黨籍,但當時范振宗、邱永仁被開除黨籍、鄭余鎮則已經退黨、何嘉榮為台聯黨。
3.韓國瑜:「2013年謝長廷到中聯辦,香港從頭接待,跑到北京,跟北京解放軍將領,侃侃而談。談什麼不知道」?
經查:【與所查資料不相符】
一、據2013年6月香港蘋果日報、聯合報報導,僅能說明謝長廷受到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長唐怡源接機招待,並無謝長廷進到中聯辦的事實資料。
二、謝長廷2019年12月19日澄清,2013年去香港參加論壇舉行研討會,沒有進入中聯辦,僅在董建華(香港前特首)作東的宴會上,有中聯辦的人在場。
三、另謝長廷與北京解放軍將領「侃侃而談」,僅有國民黨記者會所提質疑,無其他資料可以佐證。
4.韓國瑜:「慶富案到現在掏空325億弄得不清不楚,蔡英文你用的貪官汙吏太多,沒有乾淨的政治就不會有清廉的執政」?
經查:【與所查資料不符,且推論過於簡化】
一、慶富船廠得標金額為352億。
二、獵雷艦採購案自2010年即開始執行,慶富船廠於2013年得標,陳慶男、陳志偉父子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向銀行、關係企業詐貸。期間橫跨馬英九、蔡英文執政時期,無法推論為慶富案是「蔡英文用的貪官污吏太多」。
5.聯合報提問和韓國瑜提及「蔡英文沒收公投」,是否屬實?
經查:【與所查資料部分不相符】
一、蔡英文政府在去年選後推動修改公投法,並非增加公投門檻、取消公投或沒收公投,而是取消「公投與其它大選合併舉辦」(公投綁大選),而改為自2021年起,每兩年8月第四個星期六舉辦一次。
二、公投法自2003年12月立法通過後,以為了避免單獨舉辦公投耗費資源及提高投票率展現民意,民進黨都支持公投綁大選。但2018年大選後民進黨以造成選舉過程混亂取消公投綁大選,改為公投單獨舉辦。
6.韓國瑜在辯論會兩次提及「民進黨黨庫通國庫」是否屬實?
經查:【說法並未提出證據】
韓國瑜在辯論會中兩次提及民進黨黨庫通國庫,但未提出相關證據或論述。
7.韓國瑜:「民國89年8月4號,蔡英文總統你親自答覆的,一個中國,可能是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兩岸共同共榮的一個體系」、「民國89年8月你是陸委會主委,你在立法院答詢,陸委會年報都有,未來一個中國,是台灣人唯一的選擇。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 ?
經查:【與原始說法不相符】
此處的論述為蔡英文2000年8月3日於「立法院國會助理大陸政策研習營」完整談話脈絡的簡化。
8.韓國瑜:「謝謝蔡英文總統的提問,認為我信口開河。對不起,我不敢看,也不敢認為你格局太小,我只能說,幫你寫讀稿機這些幕僚,你格局太小,三場政見會,到我太平島挖石油,到我家裡的事情,到摩天輪,今天到高雄市的問題....從太平島挖石油、到家裡的事情、到摩天輪、到高雄市的問題,我有時候糊塗,誰提供這些資料給你?」韓國瑜是否曾提「太平島挖石油」?
經查:【與過去言論不相符】
韓國瑜在競選高雄市長時,在參加2018年8月12日座談會,與2018年11月10日政見會,提及主張在太平島開採石油的想法。
9.韓國瑜:「今天歐盟都通過了,核能要把它視為綠能。連德國環境部長,都在思考,能源部長。德國這麼先進、全世界最強的工業強國。用電量也是全歐洲最大的,它都認為他們放棄核能是正確還是錯誤。」歐盟是否要把核能視為綠能?
經查:【與所查資料不符】
歐盟高峰會指出,他們尊重各國對於能源配比的決定;德國也重新宣誓非核家園的立場。
10.韓國瑜:「連香港學生會會長都向蔡英文強烈抗議,他們抗中大量流血,你做什麼?他們流血,你的選情在補血。你的選情奠定在香港流血身上,大學生跟你抗議」?
經查:【片面事實】
一、香港浸會大學方仲賢曾發表此言論
二、香港浸會大學方仲賢稍後發表澄清及致歉聲明。
11.韓國瑜:「今年有四萬家公司、工廠會倒閉」?
經查:【數據大致符合,但原因未能確認】
一、韓國瑜在前三場政見會質疑,蔡政府會今年解散公司將達到4萬家,經濟部日前預估今年解散公司家數約3.4萬到3.8萬家。
二、至於韓國瑜推論為蔡政府主政不佳,經濟部提及因洗錢防制之故,解散公司增加,經濟部所統計之數據,為另外整理而來,非官方例行統計。查核中心無法透過數據比對,來驗證韓國瑜或經濟部說法。
12.韓國瑜:「柯P說過跟我一模一樣的話,新潮流不倒,台灣不會好」?
經查:【與所查資料相符】
2019年5月31日,柯文哲在接受電子媒體訪時問曾表示:「新潮流不倒,台灣不會好!」
新聞來源: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62877
台灣環境部 在 壯闊台灣 吳怡農 Facebook 八卦
國防怎麼做得更好?平時要訓練什麼?需要誰來當兵?後備戰力又該怎麼強化?
我和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在10月9日的蘋果日報,提出「國土防衛部隊」的構想:
【後備的轉型:建立國土防衛部隊】
2017年,瑞典為了因應俄羅斯提升武力的威脅,取消實施七年的募兵制,恢復義務役。隔年,政府製作一本手冊——《如果危機或戰爭來臨》——發給四百七十萬戶家庭,告訴人民:面對不同的安全威脅,平時如何準備,危機時如何應變。手冊列舉瑞典可能面臨的各種攻擊型態,包括網路攻擊、實體破壞、恐怖攻擊、封鎖行動及軍事攻擊等。接著是這段醒目的標語:
「若瑞典受到他國攻擊,我們永遠不會放棄;任何關於停止抵抗的訊息都是錯誤的」。
相較於俄羅斯與瑞典的關係,中共對台灣的威脅更為迫切且直接。可是台灣有些人提倡所謂的「終戰指導」,強調「政府必須想清楚要打到什麼程度」。姑且不論戰爭的停止從來不是由單方決定,這種論述容易鼓勵侵略者採取行動:「台灣會適時地屈服並放棄抵抗,因此,持續的軍事威嚇和進犯是可行的」。
值得慶幸的是,近期出現許多更具建設性的聲音,包括兵役制度的檢討、後備制度的改革及軍事訓練的精進等。國人開始意識到:國防是維持和平的手段,而堅實的國防需要全民的投入。
國防部近日也表示,將調整後備管理機關、新增動員組織、並增加教召的頻率與天數;國防部對於後備問題的重視,值得鼓勵。但我們認為,現有的後備系統需要更徹底的轉型,才能因應國家面臨的威脅。
#全民防衛增強嚇阻能力
「全民防衛」的概念在於透過全民的參與,讓敵人看到並且相信:台灣社會有堅強的防衛能力和抗敵意志,永遠不言投降;武力侵略台灣的代價無比龐大、絕非可行方案。如此台灣才稱得上具有「可信的嚇阻」能力,這是避免戰爭發生的關鍵。
很多人批評,在現行制度下的後備軍人毫無戰力。畢竟,許多服過義務役的人有「浪費生命」的共同經驗,認為訓練內容乏善可陳、教育召集流於形式,也對國軍能力缺乏信心。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以召集的方式組成後備部隊,卻期待執行與正規部隊相同的任務,不論在武器裝備的獲得、訓練品質的維持都是行不通的。我們亟需改變作法,以適應當前嚴峻的國家安全挑戰。
多數年輕人表達願意保家衛國,但期待參與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效的制度。可是,後備部隊該如何轉型、如何強化?制度的調整,應該朝什麼方向呢?
#建立全民國土防衛機制
國軍目前的作戰構想是「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以「阻敵於境外」。我們認為,後備部隊更適切的角色,就是在「濱海若沒有決勝、灘岸又無法殲敵」的狀況下,執行「持續性的全民抵抗」。無論常備部隊的戰力是否耗損,無論敵軍在濱海、灘岸或已經登陸,這支後備部隊都可以繼續「防禦國土」。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聯合國土防衛機制,將後備部隊適切地編組,負責守備每個鄉鎮與都市:平時,負責自己社區的災害防救;戰時,則從自己的社區反擊侵入的敵軍。這個部隊的特性,與其稱為「後備」,更適合的名稱是「國土防衛部隊」。
國土防衛部隊的平時任務是在社區基層瞭解環境、認識民眾;在危機時期,維持社會的持續運作。面臨重大災難時斷水斷電、大樓倒塌等情境,國土防衛部隊具備緊急應變的能力:戰場外傷急救、社區搜救、避難所設立與管理。這種民生機能的維持,是長期抵抗的前提。
國土防衛部隊的戰時任務是防止敵軍控制台灣本土。部隊的責任區就是全國各地的社區,包括保護社區裡的重要關鍵設施,以及敵軍可能運用的次要登陸與空投、空降點。國土防衛部隊需要掌握責任區內的人流及車輛;若敵軍突破正規部隊的防線,國土防衛部隊則運用許多非正規小部隊執行游擊作戰、城鎮保衛等任務。這種非正規戰力若與常備部隊合作,將對敵軍造成極大的困擾。
#調整兵役制度健全配套
國土防衛部隊的成員應來自公民社會,並應講求機動、分散、存活三個原則。
機動:個人的裝備除了武器之外均應攜回在家;每個單位的責任區應該接近該成員的居住地。為了隨時動員,平時的訓練(教召)應該跟戰時的隊友一起,配備小巧機動的武器裝備,未出動時隱藏得當,攻擊時打了就跑。
分散:解放軍的準則強調要控制訊息環境,部隊若過度依賴中央指揮,就有「單點失能」的風險。因此,我們不能以熟悉的通訊系統實施統一指揮,每一個單位在平時就需要知道戰時的任務與責任區,並具備獨立作業的能力。武器、彈藥、無線電等設備則分布在各社區的警、消及海、岸巡單位的駐點,以利隨時取用。
存活:國土若面臨空襲或轟炸,國土防衛部隊需要規劃良好的防護位置;面臨大量的傷患,需要醫療救助的能力。作戰方面,決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不會贏得勝利,存活才能持續抵抗。國土防衛部隊應善用主場優勢,在自己的社區街坊執行「打帶跑」的襲擾戰術,耗損敵軍兵力。
後備指揮部應轉型為「聯合國土防衛指揮部」,其作業機制必須納入各軍種、各部會、警、消、海巡等單位的專業人員,以利人、物力的協調整合及聯合作戰的發揮。
國土防衛部隊主要由志願、義務、軍事訓練、替代役、警消、岸巡等單位退員所組成,並由各軍種的特種作戰部隊負責訓練與技術支援——這些熟悉各式技能的特戰菁英,目前缺乏防衛作戰中的任務定位,由他們來組織與訓練城鎮保衛、游擊作戰非常適合。戰時則進一步與現役警消及海巡署的岸巡部隊協力作戰。
考量國防財力、成本效益及戰場需求,國土防衛部隊之武器裝備應符合輕巧機動原則,例如輕型武器、爆破炸彈、人攜式反裝甲及防空武器、人攜式通信裝置、輕型戰術輪車及機車等。
政府的責任除了啓動國防組織改造、兵力結構調整、所需人力組織、所需武器籌獲外,必須調整兵役制度,規劃具體的召集方式及訓練的內容、週期,訂定各部會的任務及協調機制,並立法為企業與個人制訂配套的補償獎勵措施。
#小型部隊實驗切入
以上看法但願能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促進國人對後備改革更深層的思考。最新的民調一致顯示民眾對於保衛國家有很高的意願。不過,建立「全民國土防衛機制」的概念,可以預期,必然會有許多反對意見,尤其是技術執行上的窒礙以及台灣人不會願意奮戰的質疑。技術問題從來就是對改革裹足不前的藉口;至於質疑年輕世代的意願,不論民調結果,其實都屬假設性的問題。
與其臆測社會大眾參與國防的意願,政府可以成立一個小型部隊實施編裝實驗,讓社會看到國土防衛部隊的潛力,並展現軍隊也勇於突破。民眾是否買單,屆時自然清楚。
當國家面臨戰爭威脅,為何不給年輕人機會證明自己呢?
#種樹最好的時機是20年前_其次是現在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論壇版:
https://tinyurl.com/y6ebnpaf
台灣環境部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去年九月,有一件訴訟案的判決,引起全球關注。南非最大的犀牛養殖戶,控告政府違憲,理由是,環境部在沒有全盤評估之前,就宣布禁止販賣犀牛角的命令。這場官司,養殖戶勝訴了,南非政府接連提出兩次上訴,法院還是維持原判,目前整個案子,已經進入最後上訴階段。當然,養殖戶的企圖心不只這樣,終極目標,是要連同國際貿易的禁令,一起解除,因為,他們認為,禁令,反而讓盜獵、走私的情況更嚴重,應該用合法,降低非法。這樣的主張,完全顛覆瀕危動物保育的觀點,而打開了買賣的大門,等同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這場犀牛戰爭的最終結果,充滿變數。
影片提供:
CARE FOR WILD
MLP MEDIA VIDEOS【Rhino Dehorning】
WILDAID PSA【Poaching Steals From Us All】
MARTIN BUZORA【Anti-Poaching In Africa】
HUFF POST RYOT【Rhino Poaching Horn Removal】
CITES【Rhinos Under Threat】
SKY NEWS【Rhino Wars】
BBC NEWS【Bloody Rhino Horn Trade in Vietnam】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7ixfdbaGC0/hqdefault.jpg)
台灣環境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住在英格蘭西南部的河狸,因為具有建築天然水壩的本能,被科學家認為,對洪災和乾旱兩種極端天候,都能夠發揮調節作用。英國環境部正在評估,是否要野放更多河狸對抗暖化危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63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C3dGpmMRLk/hqdefault.jpg)
台灣環境部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南非政府公開提出警告,最快在2026年,非洲的野生犀牛,即將滅絕,根據環境部最新統計,平均每天就有四頭犀牛,慘死在盜獵者的刀下,過去的40年來,犀牛的總數量,已經消失了百分之九十六。這場全球性的犀牛生存保衛戰,台灣也沒有缺席!12/11週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CH51台灣1001個故事唷!
■台灣1001個故事說不完的故事
每週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犀牛孤兒院
Petronel Nieuwoudt
網址:www.careforwild.co.z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EKktV7Lo-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OcpuJgA7IkB7NCpFKZyWrpye4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