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冷知識#4 龍鬚菜與佛手瓜是同一種植物]
龍鬚菜是個人非常愛吃的一種蔬菜,
在烹調時我習慣加絞肉跟蒜頭一起炒來吃~
真的非常好吃!😋😋😋
前幾年聽到朋友分享:
"龍鬚菜是佛手瓜的葉子"覺得非常驚訝!
相信也有很多麵粉不知道(是嗎?),
所以就畫了這一集~~~
但其實我根本沒有吃過佛手瓜(炸)
🍐🍐🍐佛手瓜🍐🍐🍐
佛手瓜又稱隼人瓜,
俗名跟學名分別為:Chayote 以及 Sechium edule。
100公克佛手瓜熱量為20大卡,含有膳食纖維1.6公克。
通常是在未成熟的狀態下就被採收以及食用,
因為越成熟會越硬且纖維化。
🌱🌱🌱龍鬚菜🌱🌱🌱
龍鬚菜又稱隼人瓜苗(佛手瓜苗),
是佛手瓜的幼嫩莖葉。
100公克龍鬚菜熱量為19大卡,含有膳食纖維2.3公克。
我為了畫龍鬚菜查照片時意外查到一篇報導:
標題看起來很聳動:"龍鬚菜鐵質含量豐富,代替紅肉最佳"!
看到整個黃人問號😶😶😶???(最近學到的新梗)
後來再用這個關鍵字查詢,
發現超多地方都有類似報導............
但是!!!
龍鬚菜100公克的鐵含量為1.4毫克,
並不是鐵含量高的蔬菜!
要比每100公克鐵含量的話,
蔬菜中絕對是紅莧菜(11.8毫克)、紅鳳菜(6.0毫克)比較多。
✨✨✨佛手瓜對健康的好處✨✨✨
許多臨床試驗以及流行病學實驗發現佛手瓜與慢性疾病的負相關,
由於佛手瓜含有類黃酮(Flavonoids)、多醣(polysaccharides)、三萜類物質(triterpenes)等,
對於調節血脂肪、血糖、脂肪肝、肥胖都有好處,
也存在抗氧化、抗發炎、抗癌、抗菌等能力。
上述有些是人體實驗結果、有些是動物實驗或細胞實驗結果,
介入的方式也不一樣:有些是喝蔬菜汁,有些是使用萃取物。
⭐️⭐️⭐️小提醒⭐️⭐️⭐️
佛手瓜跟龍鬚菜的確都是很好的蔬菜,
但並不代表其他蔬菜就比較差,
事實上很多其他蔬菜也都有一樣的功能,
再好的蔬菜也不用天天吃,
多攝取不同的食物種類才是比較健康的作法喔!
Reference:
1. Vieira, E.F., Pinho, O., Ferreira, I.M.P., Delerue-Matos, C., Chayote (Sechium edule): a
review of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bioactivit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od Chemistry (2018), doi: https://
doi.org/10.1016/j.foodchem.2018.09.146
2. 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2019年版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台灣好食材Food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愛走天涯 踏覓秋海棠》 https://www.youtube.com/upload?redirect_to_classic=true 做為一個植物研究者, 我將竭盡全力將秋海棠的分類與保育做好, 並且推廣它們的美麗與大家分享。…………彭鏡毅 正如作者彭鏡毅博士所說,秋海棠有如上天的巧手...
台灣物種資料庫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八卦
禁捕鬼蝠魟 並列為保育類動物!
昨深夜澎湖鬼蝠魟遭勾四小時重傷事件,感謝大家回報與關心。
今天,我找來農委會漁業署,要求立刻將鬼蝠魟列入保育動物!
農委會就我的建議,願依漁業法採取措施先將鬼蝠魟列入禁捕名單。
並進一步研究依野保法將其列為保育類動物。
依漁業法第四十四條禁捕規定,違者將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再就野生動物保育法,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評估分類,中央主管機關(農委會)指定公告,製作名錄。
一旦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者,依據同法第十八條,應予保育,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或為其他利用。
違反者,若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鬼蝠魟,學名為Manta birostris,許多潛水客都稱它Manta,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易危物種」的次級保育類動物。
與巨大卻從容的鬼蝠魟共游,是絕大部分潛水客的夢想。
根據印尼研究,發現一隻鬼蝠魟一生能創造高達1百萬美元的潛水觀光營收。
很高興農委會願意採納意見!
台灣應更重視這類海洋生物的保護,並建立資料庫統計數量及族群,並更積極去檢討保育類規範。
台灣物種資料庫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八卦
光電下台一鞠躬|嘉南鹽田溼地留給動物們👍
#放慢綠能腳步 #同步顧及生態維護
政府推動光電產業預計在2025年達成太陽光電20GW的目標,其中地面型光電,需要大量土地,日曬強烈又無人利用的廢鹽田似乎是光電業者的最佳選擇,卻也是 #候鳥們長途飛行幾千公里後不可或缺的休息站😢。
▍斷開太陽光電糾纏 為候鳥留下嘉南鹽田
中華鳥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指出,嘉南的廢棄鹽灘地是野鳥經常棲息的生態高敏感區。貴客有名列受威脅鳥種黑面琵鷺、黑嘴鷗,有遠自極地圈而來的黑腹濱鷸,在此繁殖後代的東方環頸鴴、高蹺鴴。🐦#高達兩百多種鳥類依存 在這片「荒廢」的鹽灘。
國有財產署2017年公告釋出的廢棄鹽灘地,歷經保育與開發的拉扯,2020年11月國有財產署根據特生中心的鳥類調查報告,正式公告註銷台南嘉義23處用地,從此光電和嘉南鹽田正式說再見。
▍光電和鹽田,怎麼在一起的?
2009年政府公告實施「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後,政府持續推動綠能發展,訂定2025年太陽光電設置目標容量為20GW,其中地面型光電就占了17GW。
大面積設置的地面光電成為最流行的綠能投資項目,政府努力挪出土地給光電業者設廠,當然不會錯過嘉南一帶陽光充沛無人利用的廢棄鹽田。廢鹽田雖然不再有商業價值, #其生態價值卻是賞鳥人一直都明白。各地鳥會從2017年起持續串聯表達反對光電進駐,提出鳥類調查資料強調鹽田的生態重要性。
2017年底,原本4,313公頃的國有鹽田排除國家級重要濕地、生態敏感區域、野鳥熱區後,經過多方角力,縮減到374公頃,最後釋出102公頃,準備給光電一個大平台好好表現。附帶要求是,光電廠商必須在開發區內保留30%的水域,營造適合的棲地,並在未來20年持續進行區內生態調查。光電和水鳥共處、創造開發與生態共存的成功經驗,被稱為「布袋模式」。
▍鹽田看似荒蕪,卻是越洋候鳥補給站
布袋模式看似成功,未料2018年候鳥來台過冬時,賞鳥人拍下布袋鹽田 #光電施工和群鳥驚飛的畫面,照片在網路上曝光後,鹽田種電成了破壞生態的代名詞,反對聲浪更強了。
人煙罕至的廢棄鹽田,是候鳥青睞的度冬地點。各國沿海潮間帶泥攤地消失,濱海地區逐漸人工化以後,廢棄鹽田、漁塭等人為濕地反而因食物充足、人為干擾少,逐漸取代自然海濱成為水鳥利用的棲地。高蹺鴴、東方環頸鴴及小燕鷗更選擇在鹽田養兒育女,鳥況之熱鬧不輸保護區。
而布袋鹽田更是高級候鳥國際休息站,根據公民賞鳥資料庫──eBird Taiwan及特生中心調查資料,IUCN紅皮書上的瀕危物種諾氏鷸、黑面琵鷺、黑嘴鷗都會在此停泊,每年可觀察到3到4萬隻水鳥在此停泊。
歷經保育與開發的拉扯,2020年11月國有財產署根據特生中心的鳥類調查報告,正式公告註銷台南嘉義23處用地,從此光電和嘉南鹽田正式說再見。鹽田濕地繼續為遠航候鳥提供休憩和補給服務。
▍光電需要地 #動物更需要
光電遠離了鹽田,卻未遠離淺山和農田,光電入侵動物棲地仍是現在進行式。
2020年8月1日之前,2公頃以下的小面積光電,只需要經過地方政府核可便可執行。2公頃以下的小面積光電,只需要經過地方政府核可便可執行。自2018年來,全台陸續出現光電板入侵生態濕地、良田、候鳥棲地等亂象,小面積光電東一塊、西一塊,棲地逐漸破碎化。
台南官田農地,光電板一下田便無法繼續種植菱角,以菱角田為家的水雉也無處可去。苗栗種電申請也如火如荼。今年5月份苗栗縣議員陳品安質詢時指出,苗栗縣共有132件非都市土地太陽光電申請案,開發面積超過100公頃。儘管業者聲稱會避開石虎保護區,但石虎棲地範圍幾乎遍布苗栗,實際上林務局也並未劃設所謂石虎保護區,又該如何避免傷害?
不僅石虎,食蟹獴、麝香貓、白鼻心等住在淺山地帶的動物們也都受到影響,電種下去,#沒了棲地。
▍保育與綠能雙贏 屋頂光電有待開發
8月新法上路後,農地變更為光電用地已緊急止血。而光電並不只能種在地上, #也能放上屋頂
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政府目前尚未積極盤點政府機關、學校等屋頂面積,低估了屋頂型光電發展潛力。屋頂型光電規模小,不如地面光電可大面積鋪設,但環境爭議較小,更能避免與動物爭地。
放慢綠能腳步,同步顧及生態維護,才能讓動物和光電一起走得長遠。
——————————
|訂閱窩窩|一起改善台灣動保環境:https://wuo.pros.is/38ru9a
台灣物種資料庫 在 台灣好食材Fooding Youtube 的評價
《為愛走天涯 踏覓秋海棠》
https://www.youtube.com/upload?redirect_to_classic=true
做為一個植物研究者,
我將竭盡全力將秋海棠的分類與保育做好,
並且推廣它們的美麗與大家分享。…………彭鏡毅
正如作者彭鏡毅博士所說,秋海棠有如上天的巧手,自然的奧秘;從葉的多樣性開始,各式秋海棠的葉形或大如姑婆芋或小若纖縷,葉表亮如碧玉到毛若針氈,顏色或綠或白、或紅或各式鑲嵌,實實令人辭窮無以形容,此乃歷經萬千年演化,上天的巧手賦予每一種秋海棠獨特的葉面構圖與紋身!
彭鏡毅博士是世界知名的分類學者,特別是在菊科、柳葉菜科水丁香屬以及秋海棠屬植物的分類研究上享譽國際。彭老師著作豐富,一生發表有268 篇各式著作,內容涵蓋分類、生態、演化、解剖、植物化學、染色體細胞學、生理生態、資料庫等。
在分類學上,彭老師近二十年來鑽研秋海棠分類,深入險境親訪各國秋海棠棲地,除了在野外進行詳細記錄觀察,也將秋海棠引種至溫室進行形態學、細胞學、雜交實驗、顯微構造與分子親緣研究。此外,彭老師也與全世界植物園與秋海棠同好交流,協助解決秋海棠鑑定的疑難雜症。目前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溫室大樓栽植了彭老師團隊由全世界各地採集與交換所得超過600 種的秋海棠,這些植物除了是珍貴的研究資產,也是世界上秋海棠種源保育最重要的活體收藏,而彭老師多年來栽種秋海棠的心得也成為各國植物園與研究單位取經的對象,對全球秋海棠種源保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書是作者多年來採集與栽種秋海棠的心得結晶,他個人熱愛秋海棠「為愛走天涯」,不僅成就了學術地位,更為世人呈現秋海棠的多樣與美好。在彭老師的影響下,短短二十年內,全世界秋海棠物種由900 多種增加到1890 種,預計在幾年內即可超過2000 種,這些新種包括了Begonia pengii 、B.chingipengii 及B. pengchingii 三個以彭老師命名的新種。
隨著東南亞各國對秋海棠分類的釐清,秋海棠屬植物在熱帶的多樣性樣貌也逐漸清晰,學術界也能更正確地評估秋海棠面臨的生存危機,在熱帶生物多樣性快速消失的此刻更彰顯了彭老師的學術研究對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卓越貢獻。
--------------------------------------------------------------------------------
【更多生活好點子、料理技巧、花草園藝】
http://mylifestyle.pixnet.net/blog
【花草遊戲.台灣好園藝】
https://www.mygardenlife.com.tw/
台灣物種資料庫 在 台灣好食材Fooding Youtube 的評價
《為愛走天涯 踏覓秋海棠》
https://www.youtube.com/upload?redirect_to_classic=true
做為一個植物研究者,
我將竭盡全力將秋海棠的分類與保育做好,
並且推廣它們的美麗與大家分享。…………彭鏡毅
正如作者彭鏡毅博士所說,秋海棠有如上天的巧手,自然的奧秘;從葉的多樣性開始,各式秋海棠的葉形或大如姑婆芋或小若纖縷,葉表亮如碧玉到毛若針氈,顏色或綠或白、或紅或各式鑲嵌,實實令人辭窮無以形容,此乃歷經萬千年演化,上天的巧手賦予每一種秋海棠獨特的葉面構圖與紋身!
彭鏡毅博士是世界知名的分類學者,特別是在菊科、柳葉菜科水丁香屬以及秋海棠屬植物的分類研究上享譽國際。彭老師著作豐富,一生發表有268 篇各式著作,內容涵蓋分類、生態、演化、解剖、植物化學、染色體細胞學、生理生態、資料庫等。
在分類學上,彭老師近二十年來鑽研秋海棠分類,深入險境親訪各國秋海棠棲地,除了在野外進行詳細記錄觀察,也將秋海棠引種至溫室進行形態學、細胞學、雜交實驗、顯微構造與分子親緣研究。此外,彭老師也與全世界植物園與秋海棠同好交流,協助解決秋海棠鑑定的疑難雜症。目前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溫室大樓栽植了彭老師團隊由全世界各地採集與交換所得超過600 種的秋海棠,這些植物除了是珍貴的研究資產,也是世界上秋海棠種源保育最重要的活體收藏,而彭老師多年來栽種秋海棠的心得也成為各國植物園與研究單位取經的對象,對全球秋海棠種源保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書是作者多年來採集與栽種秋海棠的心得結晶,他個人熱愛秋海棠「為愛走天涯」,不僅成就了學術地位,更為世人呈現秋海棠的多樣與美好。在彭老師的影響下,短短二十年內,全世界秋海棠物種由900 多種增加到1890 種,預計在幾年內即可超過2000 種,這些新種包括了Begonia pengii 、B.chingipengii 及B. pengchingii 三個以彭老師命名的新種。
隨著東南亞各國對秋海棠分類的釐清,秋海棠屬植物在熱帶的多樣性樣貌也逐漸清晰,學術界也能更正確地評估秋海棠面臨的生存危機,在熱帶生物多樣性快速消失的此刻更彰顯了彭老師的學術研究對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卓越貢獻。
--------------------------------------------------------------------------------
【更多生活好點子、料理技巧、花草園藝】
http://mylifestyle.pixnet.net/blog
【花草遊戲.台灣好園藝】
https://www.mygardenlife.com.tw/
台灣物種資料庫 在 台灣好食材Fooding Youtube 的評價
《為愛走天涯 踏覓秋海棠》
https://www.youtube.com/upload?redire...
做為一個植物研究者,
我將竭盡全力將秋海棠的分類與保育做好,
並且推廣它們的美麗與大家分享。…………彭鏡毅
正如作者彭鏡毅博士所說,秋海棠有如上天的巧手,自然的奧秘;從葉的多樣性開始,各式秋海棠的葉形或大如姑婆芋或小若纖縷,葉表亮如碧玉到毛若針氈,顏色或綠或白、或紅或各式鑲嵌,實實令人辭窮無以形容,此乃歷經萬千年演化,上天的巧手賦予每一種秋海棠獨特的葉面構圖與紋身!
彭鏡毅博士是世界知名的分類學者,特別是在菊科、柳葉菜科水丁香屬以及秋海棠屬植物的分類研究上享譽國際。彭老師著作豐富,一生發表有268 篇各式著作,內容涵蓋分類、生態、演化、解剖、植物化學、染色體細胞學、生理生態、資料庫等。
在分類學上,彭老師近二十年來鑽研秋海棠分類,深入險境親訪各國秋海棠棲地,除了在野外進行詳細記錄觀察,也將秋海棠引種至溫室進行形態學、細胞學、雜交實驗、顯微構造與分子親緣研究。此外,彭老師也與全世界植物園與秋海棠同好交流,協助解決秋海棠鑑定的疑難雜症。目前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溫室大樓栽植了彭老師團隊由全世界各地採集與交換所得超過600 種的秋海棠,這些植物除了是珍貴的研究資產,也是世界上秋海棠種源保育最重要的活體收藏,而彭老師多年來栽種秋海棠的心得也成為各國植物園與研究單位取經的對象,對全球秋海棠種源保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書是作者多年來採集與栽種秋海棠的心得結晶,他個人熱愛秋海棠「為愛走天涯」,不僅成就了學術地位,更為世人呈現秋海棠的多樣與美好。在彭老師的影響下,短短二十年內,全世界秋海棠物種由900 多種增加到1890 種,預計在幾年內即可超過2000 種,這些新種包括了Begonia pengii 、B.chingipengii 及B. pengchingii 三個以彭老師命名的新種。
隨著東南亞各國對秋海棠分類的釐清,秋海棠屬植物在熱帶的多樣性樣貌也逐漸清晰,學術界也能更正確地評估秋海棠面臨的生存危機,在熱帶生物多樣性快速消失的此刻更彰顯了彭老師的學術研究對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卓越貢獻。
--------------------------------------------------------------------------------
【更多生活好點子、料理技巧、花草園藝】
http://mylifestyle.pixnet.net/blog
【花草遊戲.台灣好園藝】
https://www.mygardenlife.com.tw/
台灣物種資料庫 在 2020-TaiwanBiobank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宣傳影片- YouTube 的八卦
... 研究院執行,為了找到國人慢性病完整的病因,促進醫學進步和為了國人及下一代健康而努力,歡迎各位來加入!!#臺灣人體生物 資料庫 # 台灣 人體生物 資料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