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 #傳統布袋戲 嗎?
參觀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回想起小時候常提著板凳,趕到戲棚下看布袋戲。看到操偶師用精湛的技法,演出各式的民俗故事,實在過癮。
#亦宛然 劇團的表演,文戲情感細膩、武戲行雲流水,將沒有生命的戲偶注入靈魂,成為鮮活動人的角色,完全不負劇團「宛然若真」的名號。
李天祿老師的一生,可說是台灣布袋戲歷史的縮影。李老師封箱後,也曾出演 #悲情城市 、#戲夢人生 兩部電影,並全心教導小朋友掌中劇,為傳承台灣傳統文化,做出重大貢獻。
傳統藝術是台灣文化的根,下次來到 #三芝,歡迎 #戴上口罩,一起來體驗傳統文化之美。
👉 追蹤我的IG https://pse.is/william_ig
☑️追蹤我的推特 https://twitter.com/ChingteLai
🆗加入LINE好友 https://lin.ee/KG163Z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Aiky一點GO瘋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拍攝花絮 #漏網鏡頭 片段時間都落在2019至2020年期間,在家整理素材發現,兩人以上出外景,在互動中會有很多好笑的片段,由於沒有很正式所以都沒剪入當時的影片中,這次整理了一些漏網鏡頭,一起來回味一下吧! Evita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z...
「台灣民俗文物館歷史」的推薦目錄:
台灣民俗文物館歷史 在 翁章梁 Weng Chang-Liang Facebook 八卦
大家聽説過「台灣文化協會」嗎?
日治時代台灣菁英都集合在這裡,有大家熟悉的蔣渭水及林獻堂,1921年10月17日成立,他們演講、辧民報及放電影,啟蒙台灣的現代化思維,也爭取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最有名就是向日本政府爭取「台灣議會設置」,有感於這段先民的奮鬥,台灣在2001年就定10月17日為台灣文化日。
台灣文化日的這個月,嘉義縣政府從10月1日到24日,您只要到嘉義13個地方文化館其中3個參觀,記得蓋戳章,就送你印有「Q嘉義的野餐包」,了解歷史支持地方文化館,又可領紀念品。
嘉義縣地方文化館:
1.民雄國家廣播文物館
2.梅嶺美術館
3.梅山張文環文學館
4.布袋洲南鹽場
5.刺繡文化館
6.新港香藝文化館
7.溪口鄉文化生活館
8.鹿仔草民俗文化學堂
9.中埔嘉檳文化館
10.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
11.新港閱讀館
12.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13.1913阿里山舊事所
#台灣文化日 #台灣文化協會 #林獻堂 #蔣渭水 #民報 #台灣議會設置 #歷史 #地方文化館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onlychiayi/
追蹤縣府Line@:https://reurl.cc/Q3657Z
台灣民俗文物館歷史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這部《苗栗穀倉 苑裡鎮》紀錄片由台灣電影文化公司於1997年攝製,製作團隊如下:
策劃:孟昭旭
執行製作:徐德芳
攝影指導:汪勝男
攝影:張梓嘉
旁白:陳譓如
燈光:楊德安
剪輯:吳曉月
音效:陳盈志
成音:林作浩
編導:蔡育長
影片現由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典藏,其內容如下所述:
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寶島,你我曾經在這塊土地上,一起打拚一起奮鬥,開創了美麗的家園並建立了每一個鄉鎮的特色,在未來的日子裡還需要我們一起努力,追求更幸福的生活。
《苗栗穀倉 苑裡鎮》
苑裡鎮位於在苗栗縣的西南,西臨台灣海峽,東依火炎山與三義鄉為界,北接通霄鎮南隔大安溪與台中縣的大甲外埔為臨;地形以平原為主,依山面海風景秀麗。
先民生活體驗 化作精闢簡白的俚諺
短短的幾句話 卻蘊藏了高深的智慧
《鄉土諺語》
捉小豬要看槽底 討媳婦要看娘里
(苑裡鎮民張水連╱男)人說捉小豬要看槽底,討媳婦要看親娘,這種說法也的確很有道理。捉小豬要看槽底就是說,要看小豬是不是好養和吃糠的狀況,這頭豬苦吃糟糠多又吃到槽底,所以這頭豬會長的比較大,所以說這可以做參考。而討媳婦就要看親娘,要先看他母親平常的待人接物,這是一種參考,這差不多是說我們做一件事情,要先斟酌注意他的狀況,就能夠明瞭一切,這提供大家做一個參考。
美麗的鄉村與都市 充滿了溫馨和快樂
你我從小生長的地方 有著敘說不完的故事
《小城故事》
苑裡是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喔灣麗社的所在地,漢人取灣麗之音,簡譯為苑裡,才成了現在的地名。
(苑裡鎮民吳文夫╱男)苑裡鎮最早開發的地方是「貓盂庄」,「貓盂庄」就是現在的中正里;清朝乾隆年間「貓盂庄」就有6大族的漢民族來開發,但是其中有個李姓,叫做李同,這個人他參加清朝時代林爽文的反清復明事件,結果這個事件失敗,有牽連在內的被殺了,沒有牽連在內的則四處流散。李同造反發生以後,其他六大姓就移到現在的房裡來開發。
距離苑裡是區南方約1公里的房裡,當年商賈雲集市況繁榮,曾經是全台第2大的染布中心。
當年的房裡鹽館,年銷食鹽2000石,是台灣全島最有名的大館。
房裡義渡碑是淡水廳同知婁雲位了革除地方土豪劣紳,僱人駕舟擺渡,常藉故所取高額費用的流弊,而在房裡溪畔所設的免費官辦義渡,對於發展地方交通,促進墾殖事業貢獻良多。
房裡具有傳統風格的古厝中,以蔡家古厝保存最為完整。蔡宅建於光緒末年,是一座典型四合院磚造建築,據說大部分的建材來自福建,所用的磚瓦也是名窯燒造的,所以雖然經歷百年,損毀的地方並不多,顯得極為古雅樸實。
蔡家古厝除了房裡城外,另外有一座位在山腳里,它是建於清嘉慶年末,已經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無論是樑上的雕龍畫鳳或是磚牆的雕飾,窗牖的圖案變化都非常講究,匠心獨運,融合了台灣與大陸建築藝術的特色。
房裡的順天宮主祀媽祖,習稱城內媽祖,創建於清雍正2年,是房裡城內最古老的寺廟,已是苗栗縣內少數的古廟之一。
習稱城外媽祖的慈和宮,信徒遍及全省甚至海外,香火鼎盛堪稱苑裡第一,與順天宮同為苑裡地區拓殖以來居民的信仰中心。
火炎山位於苑裡與三義的交界,是本省著名的礫質惡地,並生長著許多台灣原生植物,其中以馬尾松最為重要,目前已被政府列為自然保護區。
(苑裡鎮民余丙丁╱男)火炎山西北1公里有一個山柑坑,隔壁是社苓坑。這山柑坑和社苓坑的山脈,過去是延伸到山柑社苓社區,因為咸豐3年的大水災,山脈被大水沖失了,致使今天的山柑與社苓距離山柑坑社苓坑約有4公里之遠。
正因為大安溪下游多砂礫,每逢洪水就河水暴漲,因此清咸豐年間的大水沖毀了山柑坑與社苓坑的山脈。1921年日本人在此修築了大安溪堤防,溪畔地區人口才逐漸增加,所以大安溪堤防是本地居民的命脈所在。
苑裡鎮的耕地面積廣達四千七百多公頃,在貧脊的苗栗縣裡是一塊難得的沃土,素有苗栗穀倉之稱。著名的苑裡山水米所強調的是以火炎山下大安溪水而贏的口碑。
三角藺草是苑裡帽蓆編織的主要材料,它原本長在大安溪下游兩岸溼地,為了改善藺草的品質,農民將野生種苗分根移植到水田中栽培,而成為苑裡的農業特色;但是隨著帽蓆業的沒落,苑裡種植藺草的農戶目前僅剩5戶人家。
一般人常說的大甲帽蓆事實上是苑裡的特產,由於當時本省海線鐵路尚未闢建,對外貿易必須以大甲大安港出口,或以大甲為集散地再轉銷全省,所以苑裡所盛產的帽蓆被冠上大甲的名號,而稱為大甲帽蓆。
「阿嬤的手藝,透早起床天未光,買席來到廳中央,價脹公道有久長,日作暝作為三頓,作甲背痛擱腰酸,指頭破空手酸軟,底一底二愛擱算,手藝欲傳趁這陣。」這是苑裡鎮中正國小郭玉雲老師所做的詞,她描述著苑裡老婦帽蓆編織的甘苦與辛勤工作,郭老師致力於帽蓆編織的傳承工作,已有5年之久。她最大的希望是小朋友們都能學好阿嬤的手藝,把這樣民俗技藝繼續流傳下去。
(苑裡鎮中正國小郭玉雲老師╱女)小時候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每天耳濡目染中學習了一點點的手藝,我與家鄉草木有恩情,手藝代代來相傳的心。在民國82年(1993年),傳統藝術教育課程中我選擇藺草編織,在同學們努力與埋頭苦編下,我們現在稍有一點點的成就,後來教育局看到我們的成績,指定我們學校為藺草編織特定學校。這些年來有時候是受到一些指責,有時候也得到很多的鼓勵,但是我們同學同事之間,大家默默的耕耘,現在總算有了傳承的下一代。
苑裡鎮農會為了保存農村生活的舊觀與苑裡帽蓆編織的技藝,特別在1996年9月農會大樓落成後,成立了農村文物展示館與藺草文物館,提供遊客參觀。而館內陳列的許多農具,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它讓生活在這裡機械化農耕時代的人們,能夠再一次的觀賞舊農村社會的風貌,並且對於先民的辛勤與努力,追思與懷念。
藺草文物館展示著許多精緻的帽蓆作品,並且對於藺草的介紹、帽蓆編織的歷史與編織的過程、帽蓆的功效與保養,都有很詳細的說明;所以來一趟藺草文物館,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帽蓆是如何作成,什麼樣的帽蓆才是真正的藺草帽蓆。
苑裡的漁民們也曾經有過豐收的歲月,但是由於海洋的汙染,泥沙淤積而導致魚貨量的銳減,使過去的風光不再。
苑裡的魚丸聞名全省,目前業者都必須到台中港或新竹南寮漁港,採購新鮮的鯊魚肉回來加工製作。過去是以手工調製,現在都以機械代替,魚丸不僅販售本地更銷售全省,是苑裡鎮深具特色的產品。
水波苑坑丘陵地的土質純淨,黏性極高適製磚的上好材料,因此苑裡鎮磚窯林立,紅磚銷往全省各地,為地方帶來不少財富,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紅磚的使用量劇減,造成窯業衰退,如今苑裡磚的名氣已大不如前。
苑裡鎮有一位台灣音樂史上重要的老前輩,現年(1997年時)76歲的郭芝苑先生。他在1994年,獲得第19屆國家文藝獎音樂類的殊榮,為其多年來的創作,無疑是實質的肯定。
(苑裡鎮民阮文池╱男)普通我們講 composer 或者說國際上人家講的作曲家,不是說作一首歌、兩首歌,或是說作一些合唱曲、piano 曲作一作,就說是 composer,那是不被認定的。那麼芝苑師他的作品非常豐富,他從最大的歌劇、管弦樂、藝術歌曲和普通民謠或是流行歌曲他都作過,在台灣作品較豐富的一位作曲家。
(苑裡音樂家郭芝苑╱男)我看在台北或高雄或台中以及比較出名的鄉鎮市,音樂活動排的很滿很發達,但是有一件事情,很要緊的事情是什麼?我們如果只是演奏而已,就不是真正音樂文化的發達而是要有自己的作品,而且能到國外演奏,還好我們的演奏家能常常好好的演奏,這樣我們台灣的音樂界才是真正的發展。我喜歡寫什麼東西,喜歡寫台灣的民眾,喜愛聽喜歡聽,而且聽起來有親切感,有台灣風格的音樂而且具有現代性,這種音樂我認為最有價值;就是說有民族性、有音樂性、有現代性,這三種的配合,如此台灣的作曲才會發展,這是很重要的。
在台灣雕刻界若說起原住民木雕技藝,一般都以陳炯輝先生為創作先驅,而他所創立的心雕居變成為這項傳統技藝的重要據點。陳炯輝以銳利的刀,笨重的木槌交織成呼之欲出的原始生命,其每一筆的揮灑,在在流露出原住民傳統藝術的風情。民國79年(1990年),陳炯輝積勞成疾而離開人世,他所未完成的作品都由他的弟子劉茂龍先生繼續完成,並且一肩扛起傳承台灣原始木雕的重責大任。
(苑裡鎮民劉茂龍╱男)我從民國56年(1967年)國民小學畢業以後,就從事佛像的雕刻。在民國77年(1988年),我的好朋友陳炯輝便叫我進來心雕居,以前的佛雕算是屬於中國的文化,現在進入心雕居士以台灣本土文化為主,而本土文化中主要以排灣族為主,算是原住民文化,以前佛像是外銷日本,那現在本土文化是採取創作路線。
也許他們名不經傳,但是他們努力經營鄉土,為社會傳播祥和,他們有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
《點燈的人》
大安溪盛產砂石,每天都有許多砂石車在這裡運送。因此溪畔的中苗6線道路便遭受池魚之殃,砂石車不僅常造成交通紊亂,更將砂石震落路面,影響行車安全。現年78歲的黃華文先生,每天義務的在這裡清掃砂石,十多年來從不間斷,他服務的精神廣受鎮民們的讚許。
(苑裡鎮民黃華文╱男)中苗6線道路砂石車很多,所以每天早晨都來掃,就是怕人家跌倒,把它當作運動也讓別人安全。
熱心公益的苑東里里長伯鄭辰雄先生,捐出私人土地400坪,作為苑裡鎮老人文康中心預定地。
(苑東里里長鄭辰雄╱男)我是想有一天我也會老,我必須和老人站在一起,我才有機會和這些老人聚在一起,過去的辛苦,現在有機會與老人一起閒聊;若不快點捐出來,就沒有機會和老人一起講話。
人民小事情,就是政府的大事情;在省政經營企業化的理念下,我們來聽聽地方人士怎麼說。
《地方的心聲》
(苑裡鎮鎮長張榮松╱男)苑裡鎮總共人口差不多5萬人,在苗栗縣18鄉鎮中,苑裡是第四大鄉鎮。在數10年前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可以說在全苗栗縣苑裡鎮是排名第一、第二的;因為工業不發達,所以一些鄉親都出外謀生。自我就任鎮長到現在,所爭取的經費以及尚未完成的,我現在來報告。
就是苑裡鎮慈和宮對面這條苑裡溪截彎取直,這歷屆民意代表提案,已經漸漸要完成了。
苑裡鎮最大的建設是體育場,體育場內有網球場、400公尺田徑場和許多大項工程已完成幾部份。
在苑裡鎮這個河濱公園在前任立委的幫忙下,已完成了一座橋,綠美化的工作已經完成並且非常美觀。
這次苑裡鎮的社苓農地重劃已經完成,第1期社南已招標出去,現在已經第2期開始進行中;苑裡人最期待的地下道在去(1996)年我們苑裡鎮做醮的時候,已經打通完成了。
我們苑裡鎮最大的期望就是垃圾場,垃圾場第1期在2年前(1995年)就設施完備,垃圾場若滿起來,我們第2期已經完成,現在已開始提供苑裡鄉親倒垃圾。
關於這苗43線,在我們縣長的幫忙下,43線已經漸漸完成。房裡的天橋為了學生上課的方便也已經完成了,和苑裡國小的天橋也經完成了。
苑裡鎮的道路拓寬有助於地方觀光事業的推動,白鷺鷥觀賞保護區偉在房裡里的海尾,是白鷺鷥群繁殖休憩的地方,這是在一片保護野生動物的聲浪中,由地方政府自發性公告保護,是最難得可貴的保護區。
以製陶聞名的華陶窯,其古色古香傳統鄉土建築頗具風格;火炎山遊樂園是以西遊記故事為背景的主題樂園;全國高爾夫球場提供了自然、休閒的良好場所。這些觀光據點,將使樸實的苑裡鎮顯的更有生氣與活力。
(苑裡鎮鎮長張榮松╱男)歡迎全省善男信女和鄉親各位好朋友來苑裡參觀,苑裡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感謝大家的光臨。
台灣民俗文物館歷史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評價
#拍攝花絮 #漏網鏡頭
片段時間都落在2019至2020年期間,在家整理素材發現,兩人以上出外景,在互動中會有很多好笑的片段,由於沒有很正式所以都沒剪入當時的影片中,這次整理了一些漏網鏡頭,一起來回味一下吧!
Evita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zE_4T_aHBktwkCpfkF4Ow
影片中的景點如下:
[台中農村二日遊] 豐原公老坪、鐮村社區親子景點,遠離城市的田園生活、體驗農事採收以及豐富的人文歷史
https://youtu.be/34sH-_1Lzc0
[中華三菱發現台味大挑戰] 開車帶你高雄吃喝玩樂,到美濃民俗村吃客家菜、體驗三和瓦窯磚塊DIY以及小吃美食,超玩券都幫你買單
https://youtu.be/aASMFYBkj6Y
[2020南投日月潭跟團遊記] 點亮村落計畫頭社農村體驗兩天一夜踩線團,划獨木舟和sup看日出、金針花海還有會移動的泥炭土活盆地
https://youtu.be/dTS5537yiSY
清境農場有直達車了,就在台中搭台灣好行!看綿羊秀、走清境高空觀景步道、到博望新村吃滇緬料理,吃喝玩樂一日遊攻略
https://youtu.be/OfEV_xtgscU
[台北貓空景點深度遊] 帶你繞貓空一圈,健康走步道、人文找廟宇、拍照去茶園以及自然有壺穴,遊園車輕鬆遊!
https://youtu.be/gA7GWIcI3Iw
2020萬里蟹季來啦!帶你到龜吼漁港大啖螃蟹,三隻螃蟹只要280元的平價海鮮讓你超滿足
https://youtu.be/4q_oAL6KxSU
[台18線公路之旅] 沒想到阿里山公路沿途隱藏這麼多好玩的地方,部落看梅花鹿、清幽的森林步道、茶點美食以及鐵道人文,帶你一路玩到底
https://youtu.be/9xDCYDT2khQ
帶你搭公車走一回林美石磐步道,全程都在森林下一旁還有溪水、瀑布讓你冰涼無比 feat. Evita
https://youtu.be/2nGbyTnfu6A
嘉義竹崎親水公園重新開放啦!天空走廊飄來陣陣花香、兩座吊橋拍美照、讓小朋友瘋狂的戲水區,最後在竹崎車站看阿里山森林小火車
https://youtu.be/8fjsgmJgOCk
[彰化鐵道旅行] 彰化古蹟扇形車庫、茉莉花壇夢想館、社頭福井鐵道文物館以及二水自行車觀光園道,帶你鐵道一日遊
https://youtu.be/upY-6bQTkE4
[2020新社花海攻略] 教你搭免費接駁車直達花海展區,還有走入愛麗絲夢遊仙境童話世界般臺中國際花毯節
https://youtu.be/n_-ZWjwHF7A
桃園蛋寶生技不老村體驗穿浴衣、走鳥居長廊、參拜神社長壽尊,一起偽出國日本吧!
https://youtu.be/4jWyNKDqqUE
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如果你覺得頻道很棒且很有幫助,可以小額贊助 https://bit.ly/3eZUjjc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台灣民俗文物館歷史 在 PEIPEINI裴薇 Youtube 的評價
前陣子裴薇來到彰化鹿港,來一趟知性之旅!
運用台灣好行鹿港祈福線的套票真的非常方便!
一路從高鐵台中站至台灣玻璃博物館,
中間有非常多的景點任你玩!
省去開車找路,找停車位的麻煩,讓旅行更加的便利!
而且套票還有好禮的可兌換!內容真的非常物超所值喔~
來到鹿港老街,有廟宇文化,在地小吃,古蹟建築~
真的很適合假日來趟輕旅行,放鬆一下身心靈!
跟著裴裴的腳步一起來趟彰化輕旅行吧!
影片中的景點:
✔鹿港龍山寺
整個廟宇最重要的是其建築和雕刻。
八卦藻井的規模與建築美學,可稱為全臺首屈一指的建築藝術作品。非常值得參訪唷!
✔老街巷弄美食
永香民俗小吃:鹿港人超愛的正宗老品味~各式飯麵小菜通通有! 香腸,雞捲,手工蝦丸、魯小菜...等,都是必吃美食!
阿振肉包:可以吃到柔軟又帶有奶香味的皮衣 !
肉汁豐富,還會爆漿流出來的那種~必吃!
✔鹿港民俗文物館
洋樓為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建築,近百年的古厝!
非常值得參訪~
✔鹿港老街
非常有名的古蹟地標!至今已將近四百年的歷史!
許多民眾都會來這邊拜拜求好運~到現在還是香火鼎盛,而且聽說求感情籤非常靈驗唷!
✔台明將台灣玻璃博物館
「護聖宮」位於鹿港彰濱工業區內,運用高科技隔熱安全玻璃作屋面及外牆,展現台灣建築、工藝、科技和藝術的層次等級,為全球第一座的玻璃媽祖廟。
✔永樂酒店
貼心的服務讓親子遊客超愛,房間寬敞富設計感,融入鹿港在地元素,鄰近鹿港老街,摸乳巷、九曲巷、天后宮等,市場小吃也在隔壁!很棒的住宿體驗!
-
更多資訊請至: @台灣好行 自遊彰化
#台灣好行鹿港祈福線(含快線)
#台灣好行彰南快線
#台灣好行清水岩線
-
🥝INSTAGRAM @peiweini
https://www.instagram.com/peiweini/
🌹FACEBOOK @NIPEIWEI
https://www.facebook.com/NIPEIWEI/
✈合作歡迎 E-MAIL✈
suqojo2004@gmail.com

台灣民俗文物館歷史 在 鹿港民俗文物館 - Pinterest 的八卦
... 另外兩幢建築成立了台灣第一個民間經營的民俗文物館其華麗的建築外觀、繁複的空間格局及豐富的傳統民俗文物使這個占地1300餘坪的文物館成為觀光客一睹鹿港絢爛歷史 ... ... <看更多>
台灣民俗文物館歷史 在 臺灣民俗文物館-民俗公園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文物館 發展史. 1981年,時任臺中市市長林柏榕、地方仕紳與文化人士推動籌備台灣民俗文化類型的公園,獲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