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和平太久的台灣,是否有做好備戰的準備?
今天是823炮戰62年紀念日,過去我的爺爺嚴佛元將軍更曾因參與此戰役,獲得兩座戰勳,當時我年紀還小,坐在爺爺的懷裡詢問他說,戰爭是怎麼一回事,而他跟我說得至今我仍印象深刻。
「戰爭是殘酷的,是人們的仇恨所引發的,我們不隨意開戰,但隨時要做好防衛的準備。」這句話後來也成為我人生的價值觀,我不欺負別人,但我不會讓人覺得我好欺負。
我們身邊的中共政府總是虎視眈眈,最近的軍演也不斷地加強,加上馬祖前線的抽砂船的頻率相當密集,可以看見美日等國都加強的軍事演習力度,而台灣的軍方也未曾鬆懈,多次為阻止中國敵機飛入而升空,當中的關係緊張,越發激烈。
「中國不可能打來,要打早就打了。」
這句話我大概聽不同人說過不下數十次,這些人都在安逸的台灣待了太久,自認為殘酷的戰爭不會經歷,但攤開過去的歷史,戰爭才是常態,這群人就又不當一回事了。
更蠢的就像是中國國民黨的這群人,自以為整天親中捧中舔中,就能獲得中共政府的支持與奧援,在戰爭中只要堅決支持同屬一中,自然不會受到砲火的侵襲,對此我強烈建議這群人的腦袋都該去檢查,這些人連最基本的炮火無情都不懂,當中共對台侵略開始,密集的飛彈與大量外部軍事力量,在緊繃的狀態可說是一觸即發,當看到人就攻擊了,哪管你支持台獨不台獨。
戰爭就是兩軍對壘。
這也是為何我對台灣的軍購都是強烈支持,只有我們擁有足夠的防衛性武器與軍事力量,配合其他國家的協助,這才讓台灣有和平的本事。
「現在的和平是中國入侵台灣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比攻占台灣還嚴重,所以他沒入侵。」
就像為何胖虎總喜歡欺負小夫,因為他最沒抵抗力,最不會反抗,欺負起來最有成就感,而一群國民黨的小夫們,整天在旁耀武揚威,卻不知道自己是有利用價值時才沒事,一旦沒利用價值,就是被踢到一旁跟著被欺負而已。
當年823砲戰時期,中共無預警的炮擊,郝柏村後來還敢宣稱都是其戰功,但其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一、國防部編輯的「金門砲戰戰史」惟獨查無郝柏村第9師師砲兵第34、35、36營射彈統計數(為此曾請教第9師參謀長鄭立軍將軍,鄭將軍瞬即默然閉嘴不語),但檢視郝柏村砲戰日記,小金門砲兵計射擊17次(含直接支援大二擔射擊2次),疑此17次射擊是金砲部直屬砲兵669營(配屬小金門第9師)所為。
二、郝柏村砲戰日記,記載「我砲兵」的戰績、戰果,乍看之下俱為第9師所為,而實際是砲兵600群所為。
三、郝柏村於位高權重時,公開發表郝的「砲戰日記」,因記載悖逆事實,旋遭參戰知道砲戰實情者群起攻之,並分別撰文據實抖出郝柏村「畏戰怕死」的黑歷史實情(坊間所在多有),蔣仲苓將軍因此劍指郝柏村「無恥透頂」,何以郝柏村未曾(不敢)對渠等提告「誹謗」?內中隱情耐人尋味。」
其中我也附上我爺爺嚴佛元將軍的相關介紹
民國47年金門砲戰期間,陸軍野戰砲兵第600群是當年駐防金門的眾多砲兵單位中,擁有最大口徑火砲的砲兵部隊,包括使用口徑155加農砲的砲兵691營、692營及使用口徑155榴砲的砲兵606營(八吋榴砲抵金後,亦歸該群指揮作戰)。
而就編制上,600群是直屬金門防衛司令部的一般支援砲兵,一般支援即全面支援(增援烈嶼,封鎖五通道及廈門水道),即由600群指揮官主動運用其砲兵火力,司令官更賦予砲兵指揮官射擊權。在「砲兵之神」八吋榴砲尚未駐防金門前,亦是讓對岸共軍聞砲喪膽的國軍砲兵部隊,指揮600群作戰的靈魂角色,正是出身軍校14期砲科的嚴佛元上校。
在民國47年8月23日下午6點30分共軍開始砲擊金門時,砲聲機槍聲和各種口徑的砲聲繼續不斷,指揮官嚴佛元上校即令群向FDC(砲兵射擊指揮中心)查證,見小金門(烈嶼)籠罩在一團團黑白煙霧之中。群FDC獲悉上級通信中斷,小金門亦未向600砲兵群要求火力時,當機立斷,指揮金西一部中型砲對大嶝、其餘中重型砲火力指向廈門制壓敵砲。155榴砲於1835時、155加砲於1838時開始射擊,展開激烈砲戰。至1945,敵砲全部被制壓。
我金門本島砲兵各營繼續射擊,選擇有利目標,予以摧毀,以擴張戰果。司令官胡璉上將更於9月9日1740親電指揮官嚴佛元上校,飭令該群準備射擊廈門火車站以懲罰敵人近期的瘋狂射擊,因此,該群691營第1、2連及692營第1連於9月11日對廈門火車站進行無觀測急襲。
金防部第二處處長盧鄂民上校於0917日上午面告嚴佛元指揮官,從空照圖上可以清楚地指出該群對廈門火車站的「射擊效果」,同時經敵後人員所獲得砲彈落達時和爆炸後概況,砲擊後擊毀火車調度盤「轉車台」一座,使廈門火車站半毀,鐵軌彎曲不堪使用,後續亦無法調度輸運兵員!該群於砲戰第一階段期間,共射擊砲彈3萬5千5百3拾6發,戰果如下:擊毀共軍火砲101門,擊毀共軍砲兵陣地10處,擊毀共軍彈藥庫8座,擊毀共軍油庫4座,擊毀碉堡8座,擊傷敵船2艘,擊毀共軍火車轉車台1座,斃傷共軍750名,擊毀共軍車輛11輛,可謂戰果豐碩!更贏得美軍顧問「特別傑出的砲兵部隊」稱號之砲兵部隊!防衛部副司令官劉鼎漢將軍更稱該群指揮官嚴佛元上校為我國軍果斷勇為的優秀將校,故能指導部屬以寡勝眾集中要點射擊發揮戰力!
砲兵600群指揮官嚴佛元上校因為不待命令主動反擊,穩定戰局,奉司令官胡璉上將裁定,於9月8日頒授六等雲麾勳章乙座,其餘有功官兵(包括砲兵600群副指揮官方學海、砲兵692營營長魯鳳三、副營長滕繼武、作戰官凌劍雄、砲兵691營營長李建屏、副營長劉劍虹、作戰官彭寅初、連長陳帥、張福田、湯順華等)亦頒發陸海空軍通用獎章、褒狀及軍種獎章等勳獎,以資酬庸該群的輝煌戰功!
作者:劉國青
-------------------------------------------
至於過去一直要求我們反共,如今舔共舔成不忍直視的國民黨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照片 : 嚴佛元將軍
想優先知道一些資訊的就加入社團,不要錯過更細部資訊的就粉專按讚勾選搶先看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NRWL5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
台灣歷史空照圖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八卦
回顧記憶,記憶未必美好、也不是為了懷舊而懷舊,而是因為,
「我們要知道自己是誰,這塊土地經歷過什麼。」
這樣你才會是你、我才會是我、臺灣才會是臺灣。
#1944岡山大空襲
【歷史上的今天】
1944年10月14日起,岡山大空襲展開序幕。
由中國成都起飛的盟軍B-29重型轟炸機,對岡山地區投下2500多枚高爆彈、燒夷彈,許多人葬身火海。
一起哀悼、紀念,因戰爭逝去的人們。
圖:1944年10月 美軍空襲岡山任務空照圖(原圖黑白 + 數位上色),感謝 Wei-Bin Chang 大大提供原圖
延伸閱讀:
TaiwanAirBlog
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
《台灣大空襲》
https://gjtaiwan.com/rt/?id=59
台灣歷史空照圖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八卦
【天災還是人禍? 蘇花路斷就在礦區】記者會直播
我們發現,蘇花路斷位於台九線112K九宮里段,是個開採過的舊礦區。記者會將會出示礦權資料、礦場與道路歷史空照圖,顯示整片山壁裸露等相關資料,要求政府調查清楚蘇花路斷是天災還是人禍。
📜 撤銷亞泥展延連署:http://bit.ly/2tffEKM
👊捐助地球公民 守護台灣人與環境
❤線上捐款 https://goo.gl/VX7GML
台灣歷史空照圖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評價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iAqx5pXiU/hqdefault.jpg)
台灣歷史空照圖 在 82年航照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82年航照圖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空照圖價格、航照圖衛星影像圖、歷史航照圖有關流行服飾與配件文章 ... 黃同弘《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舊航照解讀台灣. ... <看更多>
台灣歷史空照圖 在 金門30年衛星地圖縮時攝影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4K台灣璀璨空拍縮時-2 Amazing Taiwan Drone Hyperlapse II. leodv999. leodv999 ... ... <看更多>
台灣歷史空照圖 在 82年航照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82年航照圖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空照圖價格、航照圖衛星影像圖、歷史航照圖有關流行服飾與配件文章 ... 黃同弘《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舊航照解讀台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