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陳明章 台灣民謠大師
時間|9/23(三)17:00~18:00
主題|民謠大師陳明章駕到!鄧惠文秒變迷妹
照過來、照過來!知名的月琴與台灣民謠大師─陳明章老師要來跟鄧惠文醫生聊心理話了!生於北投的陳明章老師,除了是音樂創作人、音樂製作人、歌手以及吉他與月琴演奏家。其代表作有《戀戀風塵》電影配樂(1985年)、《戲夢人生》電影配樂(1993年)、〈伊是咱的寶貝〉(1993年)、〈流浪到淡水〉(1995年)等等膾炙人口的音樂。而今年的《2020台灣月琴民謠祭》也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究竟今年會帶來什麼精彩的演出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聽與收看傍晚五點的【寶島全世界】!!
《2020台灣月琴民謠祭》
🌙9/26(六)19:00唸歌之夜_楊秀卿說唱藝術團
肆、月琴音樂會-北投溫泉博物館大草皮
🌙10/01(四)18:30「簡單、隨意、心花開」臺灣月琴歌謠音樂會
演出:各路月琴同好
🌙10/02(五)18:30「傳承、香火、世代情」臺灣民謠薪傳音樂會
演出:楊秀卿、柯銘峰、林生祥、高閑至、林宗範、林奕碩、張雅淳、黃培育、劉榮昌、微笑唸歌團、木子mooz、雙生仔、農村武裝青年
🌙10/03(六)18:30
演出:李炳輝、吳現山、吳鳳珠、陳明章、許景淳、周定邦、王天佑、嚴詠能、陳竹昇、游源鏗、長春花樂團、台灣月琴民謠協會
*注意事項:
1.防疫期間,為了你我的健康,活動入場採實名制、請大家參與活動時務必戴上口罩
2. 除主辦單位外,講座不開放錄影及照相,講唱會不開放錄影
3. 晚間舉行之🌙講唱會🌙,本館將於17:00閉館,18:30開放觀眾入場
4. 北投溫泉博物館為市定古蹟,最高乘載人數有 200人之限制,欲參加之民眾請提前入館,以免向隅。若乘載人數已達上限,還請民眾耐心等候,依序排隊入館。
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yueqin/
台灣月琴民謠協會-粉絲專頁
----------------------
全台收聽頻率:
北部地區|FM98.5
中部地區|FM99.1
雲嘉地區|FM91.3
花蓮地區|FM90.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浪LIVE直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後壁區本協庄一位年僅29歲的製月琴師 林宗範,自小熱愛台灣傳統音樂和樂器,因為沒錢買琴,從國小三年級開始便自學樂器製作,靠著和隔壁伯公借琴來量尺寸、到處向各行各業請益學習木工的雕琢技巧,以及四海為師的 匠人精神,鑽研出 無師自通 的技藝本領,堅持以台灣在地的木料打造出各形各色的月琴、三弦、大廣弦...
台灣月琴民謠祭 在 吳思瑤 Facebook 八卦
台灣月琴民謠祭,開跑!
9/3~10/2每個週末,在溫博館都有精彩的月琴音樂演出。
而今年的靜態展是素人藝術家曾阿嬤的手繪月琴展。
第六年了, 陳明章音樂工作室及台灣月琴民謠協會推動台灣樂器~「月琴」的在地深耕與國際交流不遺餘力。
我也協力將月琴的體驗/學習納入北投區國小的藝術課程中,讓北投孩子認識北投的音樂。
今天開始,好看的、好聽的,都在北投。誠摯歡迎大家~~
#北投不是只有寶可夢好嗎?
#陳明章老師是北投真正的寶!
台灣月琴民謠祭 在 邵大倫 Facebook 八卦
昨暗,八月十五中秋暝
十週年的台灣月琴民謠祭
各地月琴好手相聚北投同樂
今晚明晚在北投溫泉博物館還有精采的音樂會
歡迎大家來北投聽月琴、食文旦、看月娘😃
🌙10/01(四)18:30「簡單、隨意、心花開」臺灣月琴歌謠音樂會
演出:各路月琴同好
🌙10/02(五)18:30「傳承、香火、世代情」臺灣民謠薪傳音樂會
演出:楊秀卿、柯銘峰、林生祥、高閑至、林宗範、林奕碩、張雅淳、黃培育、劉榮昌、微笑唸歌團、木子mooz、雙生仔、農村武裝青年
🌙10/03(六)18:30
演出:李炳輝、吳現山、吳鳳珠、陳明章、許景淳、周定邦、王天佑、嚴詠能、游源鏗、長春花樂團、恆春民謠促進會、台灣月琴民謠協會
陳竹昇(因故演出取消)
*注意事項:
1.防疫期間,為了你我的健康,活動入場採實名制、請大家參與活動時務必戴上口罩
台灣月琴民謠祭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評價
台南後壁區本協庄一位年僅29歲的製月琴師 林宗範,自小熱愛台灣傳統音樂和樂器,因為沒錢買琴,從國小三年級開始便自學樂器製作,靠著和隔壁伯公借琴來量尺寸、到處向各行各業請益學習木工的雕琢技巧,以及四海為師的 匠人精神,鑽研出 無師自通 的技藝本領,堅持以台灣在地的木料打造出各形各色的月琴、三弦、大廣弦等樂器,更加入美學堅持,自訂弧度優雅的琴柄,讓每一支手做樂器形色兼備,製琴資歷超過15年,他也成立月琴工作室推廣台灣文化。
此外,林宗範自幼住在墓仔埔附近,每逢喪事便會遇上出殯隊伍及牽亡歌團,浸淫在這類鄉土音樂中,卻獨愛這類聲頻,不管是牽亡歌、歌仔戲,或是勸世歌、乞丐調,他都能朗朗上口。除了製作月琴,他還與朋友成立「 風中燈牽亡歌團 」,擔任紅頭法師,致力於台灣傳統民俗文化「牽亡歌」的技藝保存,更有鑑於牽亡歌已逐漸式微,近年還將牽亡歌轉型做表演形式,曾於「2018台灣月琴民謠祭」參與演出,將傳統文化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記錄台灣傳統曲調的精隨。
出品|中華文化總會
片頭動畫|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影像團隊|銀河鐵道映畫
特別感謝|外交部、彰化銀行 柴寶旺旺來
#中華文化總會 #匠人魂 #製月琴師
------ 一起興風作「浪」 ------
APP store:搜尋「浪Liv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anglive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anglive.tw/
浪Live | Website : https://www.langlive.com.tw/pc/index.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x5bPWRg4l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