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的新書,為那些總是被忽略的反派平反,也告訴你其實某種程度來說,你可能更容易在反派找到一點認同感。以下是為它寫的序:
------------------------------------
第一次見到馬欣,是2005年左右五月天接受某個男性時尚雜誌的專訪。在這之前,我已經在不少各類媒體上拜讀過他的樂評。在見到本人之前,從他的文字風格判斷,我以為是個很嗆的男同志。因為筆觸尖銳一針見血,活脫脫就是個欲求不滿的男人。但內容思緒縝密清楚卻又在某些轉折處細膩婉約,除非他是男同志,不然怎麼可能有這樣細膩且感性的內涵?!
直到拍完照開始要受訪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那個在我們拍照時坐在一旁,看起來年紀和我們差不多的助理小女生,就是馬欣本人。
台灣沒有很多音樂文字寫手,而馬欣正好是其中的佼佼者。後來這十年間,偶爾在其他雜誌或網路媒體讀到他的作品。然後,就是去年終於有了合作的契機。去年年底有幸參與了家家的第二張專輯唱片製作,公司問我對於唱片的新聞資料有沒有建議的人選。想起了家家的第一張專輯,覺得第一張專輯的新聞資料文字不慍不火且精準深刻。沒有太多虛無的概念表述,也不是那種張牙舞爪的自賣自誇。一問之下,原來是馬欣。之後公司安排了一次製作人和新聞資料撰寫的訪問對談,距離上次見到馬欣本人,大概已經快要十年了。
之後因為加了彼此臉書,我終於不用費神特地去找他的新作品拜讀。一直到最近,讀到她在OKAPI上連載的專欄「反派壞壞有人愛」,雖說和音樂無關,但對於電影或小說也相當愛好的自己,常常讀著讀著,老是會有在螢幕前點頭稱是或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樂趣。
從小時候所聽的床邊故事錄音帶和電視上播的卡通開始,我們就老是被那樣的故事教導著「好人天下無敵,壞人必死無疑」。所以白雪公主和七矮人只要有王子出現就可以趕走壞後母,沒什麼才能的小紅帽也能夠因為碰到獵人就幫他和奶奶幹掉大野狼;所以太空超人每個禮拜天中午都要用葛雷堡的神奇力量打敗骷髏王,無敵鐵金剛射出身上所有的東西幹掉雙面人。
反正一定要有正反兩派,也一定讓你一眼就看得出來誰好誰壞。
好人不一定什麼都會,但一定會贏得最後勝利。壞人一定創意不絕且推陳出新,但再厲害最後都敵不過早就寫好的宿命。
一直到了國中,有天不知怎地突然想起了「科學小飛俠」(日名:科學忍者隊)劇情種種,最後結論是:三號「珍珍」真愛的一定是二號「大明」而不是一號「鐵雄」,原來我小時候真的太天真了!
「鐵雄」是隊長也是當然的一號,他有最帥的裝扮最熱血的個性和最帥的坐騎,甚至連「鳳凰號」進階到「旋風斯巴達」的時候大絕招都是他站起來拿著光劍一級必殺。二號「大明」個性孤傲冷僻,不合群又不熱血,不出風頭也不苟言笑。國小的那個年代,大家理所當然地都覺得三號「珍珍」其實是很喜歡「鐵雄」的,只是「鐵雄」的正義感太過強烈,為了打敗惡魔黨維持這個世界的和平,所以犧牲了自己的私人情感,所以沒有跟「珍珍」在一起。是的!一定是這樣的!
但事實不然,「鐵雄」空有熱情傻勁但卻沒有腦袋,衝動富有理想但卻不夠細心沈穩。從來不知道為什麼他是隊長(搞不好只是最早加入而已),除了常常衝第一個之外,好像也沒啥真的有建設性的作為(畢竟上面有個南宮博士)。可是「大明」可不是這樣,喜怒不形於色,對於事情總是清楚了解了才去做。不做沒有益處的行動,也不打沒有勝算的仗。嘴巴雖然總是咕噥著其他人沒用,但絕對在最後關頭跳出來拯救其他人。
我如果是「珍珍」,除非我真的是個溫柔婉約沒有判斷力的傻子,不然我當然喜歡「大明」啊!誰要喜歡那個沒啥腦袋又老是站在構圖正中央的「鐵雄」啊!?珍珍啊!聰明如你,應該要知道要選男人,怎樣也要選大明這種的才是真的成熟而且可以照顧你,並且留在你身邊啊!
也許「大明」在「科學小飛俠」裡頭並不是個真正的反派,真正的反派是那個半男半女的「雙面人」或是另外一個悪魔黨的首領。可是國中想透了這一點,卻好像某個部分被點開了一樣,我開始會去注意每個故事裡頭那個被設定成所謂「反派」的傢伙,或老是愛跟主角作對而總是不討喜的那位。
一直到高中,真正愛上的大反派,是1977年「星際大戰」中的黑武士Darth Vader。從一開始被它的外形吸引而深深著迷,然後在「帝國大反擊」發現他是主角天行者路克的父親,最後在「絕地大反攻」一起傷心地陪著路克和莉亞兩兄妹看著他火化。這故事如此曲折離奇而又峰迴路轉深刻動人,後來甚至成了我大學心理學期末報告的主題。雖然很多年後,喬治盧卡斯才終於將1977年原本是第四部曲New Hope的星際大戰前面三部曲搬上大螢幕,終於才知道原來這個故事的主角從來都不是天行者路克或是韓所羅,而是Darth Vader。在此,關於Darth Vader的一切,筆者已經私下要求馬欣將他納入未來書寫的角色之一,在此我就不班門弄斧了。(我會盯著的)
有陽光的地方,就必定會有陰影。陽光沒有形狀,耀眼卻無法直視,璀璨卻沒有層次。陽光灑落萬物因而美麗,是因為陽光造成了陰影。萬物的陰影在地上成了另外一幅風景,陰影讓萬物從平面成了立體。陰影勾勒了線條,也成全了陽光。所以你怎麼能不愛反派?!因為他們的存在讓正派可以不平凡,他們的壞總有更引人入勝的過去和戲劇化的轉變,他們壞的方式總是比好人更有創意也更有個人美感和風格。所以我們會這樣愛上反派,甚至偶爾會想成為故事裡的反派。而且如果每個故事都可以翻轉180度重新再看,那些原本的反派個個不都是為了自我實現而不顧一切壯麗犧牲的悲劇英雄嗎?
時間繼續在走,故事就會一直發生和經過。年紀越大,我們就越明白,正反派的認定從來不會那樣簡單,也絕不會是你說了就算。為英雄歌功頌德的人太多,還好有馬欣在,為那些模糊不清且曖昧不明的反派記錄他們這樣真實的存在。
------------------------------------------------
讀冊:http://goo.gl/2w1srC
誠品:http://goo.gl/579bj8
博客來:http://goo.gl/2gNbA6
金石堂:http://goo.gl/mlbS0D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暗網仔出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
「台灣最早的卡通」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五月天 瑪莎 Facebook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張雅琴主播 Facebook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YOYOTV Youtube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異術家_阿LAND Youtube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Re: [閒聊] 從動漫延伸的詞算臺灣新詞嗎-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憶童年》140多部【從懷舊到現今】卡通大集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官方同意了!《變形金剛》初代卡通將在YouTube免費上架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台灣童玩尪仔仙Taiwantoy,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張雅琴主播 Facebook 八卦
大家出門玩,别忘戴口罩喔。
剛剛臉書跳出來八年前我的Po文當中引用了一篇文章現在看起來覺得有趣~自己絕對不是那個時代的人哈哈哈好遙遠?So far yet so close~
對照現在全球挺台灣,我們要說,台灣加油!妳好棒,在這麼辛苦的環境下,我們一起做到了.珍惜台灣!❤️❤️❤️謝謝大家一棒接一棒的努力!
(以下)
三、四、五年級生 1940 - 1970出生的成長史!
台灣 沒石油 沒鐵 沒煤
沒黃金
沒牧場 沒土地
沒資源 沒邦交國
今天台灣
GNP 21000美元
GNP 購買力 37500美元
外匯存底 世界前4名
電子業 世界前4名
鋼鐵業 世界前12名
石化業 世界前12名
進出口 世界前12名
高鐵捷運品質 世界前5名
全民健保品質 世界前5名
水費 世界最低
電費 世界最低
汽油 世界最低
學費 世界最低
繳稅率 世界最低
罵總統 世界最大聲
反對黨 世界最兇悍
因為當時三四五年級都很努力讀書考試
都很乖
聽 蔣總統的訓話
每周上班五天半
不跳樓
不罷工
不丟豬糞
只聽鳳飛飛
白嘉莉唱歌
.
.
.
才有...今天的好日子過
「三、四、五年級生」的成長史!
越看越有味,
不要錯失!
★童年時期只有三家電視台可以選擇,
台語節目每天限播時數與時段,布袋戲甚至要「說國語」。
★為了政令宣導,九點鐘到九點半必須是「三台聯播」,
轉過來轉過去都是「寒流」「海棠血淚」。
堅信大陸同胞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都在啃樹皮(長大之後第一次在新加坡某研討會遇到一位大陸同胞,
才聽說他們的教科書也說台灣同胞在啃樹皮。
★小孩時期都曾經被叔叔阿姨舅舅姑姑帶去冰果室跟情人約會充當電燈泡。
★晚飯之後搶不到電視,因為阿嬤都在看楊麗花歌仔戲。
★最紅的卡通片應該是[太空飛鼠]「雷鳥神機隊」
「小英的故事」「小甜甜」「科學小飛俠」「無敵鐵金剛」.
★最愛的漫畫書是[漫畫大王]「小叮噹」「老夫子」「四郎與真平」,
第一次投稿是「王子月刊」和「國語日報」。
★「包青天」「保鏢」演好久,好比「夜市人生」和「娘家」。
★很期待中秋節,因為可以蒐集中秋月餅的玻璃紙。
★三不五時就有「反共義士」駕機投奔自由,可以領黃金還能上電視綜藝節目。
★一二三自由日,要聽谷正綱演講,但是聽不懂說什麼。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宋能爾牧師佈道大會」。
★ 四月四日 兒童節會收到健素糖當禮物,長大之後才知道那是給豬吃的。
★地理課本歷史課本關於台灣的篇幅可能只有半頁,
一定要背黃河跟長江流經哪些省分,但不知道濁水溪在哪裡?
★小時候最大的恐懼就是「共匪打過來」!
★蔣總統死掉的時候,電視機會從彩色變黑白,學生制服要別黑紗,
升旗典禮要「默哀三分鐘」,從此畢業旅行都要去慈湖跟頭寮謁靈。
★但「畢業旅行」不可以是「畢業旅行」,而是「公民訓練活動」。
★每到國定假日就要穿制服去體育館開「團結自強大會」,
不知道是什麼道理,但也是男女校互窺的好時機。
★演講比賽不管什麼題目,最後都要「復興中華文化,
堅守民主陣容,
消滅萬惡共匪,拯救大陸同胞」「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把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插滿秋海棠的每一個角落」等口號做結尾,這是最早的內容自動產生器嗎?
★選舉賄選最流行送味精與彩色鍋。
★最冷的笑話是:「請問下一屆蔣總統是誰?」
★寫作文寫到「總統」,前面沒有空格就死定了!
★朝會聽演講要是聽到「蔣總統」三個字就要立正!
★超過五成的人會唱兩種版本的「總統蔣公紀念哥」
(噗,寫錯啦,是紀念歌……還有,忘了空一格,警總不要來抓我)
★高中男女在校外走在一起,被教官發現一定記過!
★制服沒有紮進褲子裡也要記過!
★高中女生頭髮長度不得超過耳下一公分或不能超過衣領
(所以脖子短的人就倒楣了),要穿軍訓裙,要戴船型帽,
軍歌比賽要踢木蘭步,每學期打靶還會被後座力撞到內傷
★大學很難考,俗稱「窄門」,還有一部賣座電影叫做「門裡門外」。
★大學在校外偷開舞會如果遇到警察臨檢,
必須開燈關音響,立刻變成包餃子或湯圓聚會。
★幾乎每個人都玩過小天使遊戲。
★暑假不能出國遊學,只好參加救國團活動,因為不是國民黨員,
所以報不到最熱門的「溪阿縱走」和「虎嘯戰鬥營」。
★每個班級都有國民黨指派的小組長。
★要看藝術片就要去小隔間的MTV,想約會就去西門町冰宮,
要改褲子就去中華商場。
★最時髦的手機是黑金剛。
★有BBCall就很了不起,用數字就可以發簡訊,譬如520就是我愛你!
★看「天天開心」看到主題曲一字不漏記下來。
用過手動打字機(打錯字要用刀片刮。什麼意思? 唉,聽不懂就算了!)
★沒有ATM,沒有號碼牌,提款存款都要在櫃臺前面排隊。
★星期六要上半天班,除夕要到五點鐘才能下班。
★看病之前要先去公司管理部開一張手寫「勞保單」。
★因為沒有手機,所以才有日劇「東京愛情故事」
莉香與完治最後在車站擦身而過的淒美梗。
★沒有交友網站,只有「愛情青紅燈」與「姊妹雜誌」。
★還沒有「壹週刊」跟「蘋果日報」,最猛的是「獨家報導」跟「自立晚報」。
★以前怕人口爆炸,大力鼓吹「家庭計畫」「3321:結婚三年生一個,
再過三年生一個, 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
現在憂心少子化與高齡化,高喊「助你好孕」,發獎金催生!
★以前要「保密防諜」,不得與匪勾結;現在要ECFA,沒有中國就沒有世界觀!
★以前聽費玉清唱「中華民國頌」好激動;現在重新把歌詞看一遍,覺得好KUSO。
★以前罵總統要被抓去關,現在罵總統有時候被鼓勵,
有時候被教育部警告,但還不至於抓去關。
★以前最紅的是綜藝節目,現在最紅的是call in 節
目,但兩者基本功能相同
★以前說「當選」,現在說「凍蒜」(吼,講台語,罰錢~~)
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206例本土病例,過半數與萬華地緣有關;雙北、宜蘭國三、高三生明起停課,萬華地區4所小學停課一週;全台醫院門診降載,加強醫護人員健康監測,專家:增設社區篩檢站、隔離旅館收治確診者,做好分流】
繼昨(15)日台灣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增180例本土案例之後,疫情依舊延燒中。今(16)日再新增206例為本土案例,多數集中在萬華茶藝館相關共105例、具萬華活動史者有44例、獅子會5例、宜蘭遊藝場3例、南部進香團1例,剩餘48例疫調中。
台北、新北、宜蘭今也同時宣布國三(九年一貫制的國九生)、高三學生明起停課到畢業典禮前,鄰近萬華警戒區之老松國小、龍山國小、雙園國小及螢橋國小等4校,自5月17日起至5月23日止,停課一週。
另外疫情也影響各行業與民生,雙北地區雖未封城,但原本週末熱鬧的台北街頭宛如空城,疫情指揮中心則公布企業營運指引,要求落實個人、工作場所的衛生管理,並執行分艙分流。
■新增206例本土案例,最早發病日追溯到4月6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這些本土案例為90男、116女,年齡介在4歲多到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月6日到5月15日,分布縣市為新北市97例最多、台北市89例、彰化縣9例、宜蘭、新竹各3例、桃園、基隆各2例,台中1例。
其中有一例4月6日就發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案4月6日就出現症狀,但他並非萬華人,而是4月30日、5月10日前往過萬華地區,13日收到細胞簡訊通知,14日採檢、今確診。
今日上午也傳出一名中華郵政員工確診,莊人祥說明,該案是檔案室人員,上班不會接觸到民眾。因為驗出快篩陽性,但還沒有PCR確診,已收治在集中檢疫所。
■ 確診人數增加,救護車、醫院病床調度需時間,呼籲民眾先在家等候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兩天雙北的確診者迅速增加,救護車需要調度、縣市衛生局也得盤點,調度醫院床位,才能派車去接個案。目前先調度集中檢疫所,讓確診者先入住,等應變醫院啟動後,就能有更多床位。
陳時中表示,這幾天本土確診者增多,也整理出確診者、接觸者在等待就醫時需注意的事項,希望民眾提高警覺,確診者也應主動告知自己的密切接觸者,才能在第一時間減少更多接觸。(注意事項請見圖4、5)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也證實,目前雙北的病床數較為吃緊,他表示,由於醫療量能、資源都有限,為了因應這一波疫情,會優先讓有症狀者就醫。而目前全國負壓隔離病床共658床、空床數為297床。台北市最為吃緊只剩51床。全國172家專責醫院病房共有2,400床,目前開設了1,625床,還有空床數1,165床,雙北部分則剩下209床。
石崇良表示,一方面會啟動專責醫院收治確診個案,同時指揮中心也會協調,除北市和平醫院外,再增加一家專責醫院作為收治醫院。而住院10天以上、沒有積極需要治療者(輕症、無症狀者),將分流到集中檢疫所,確保醫療量得以提供給重症患者。
■防疫因應:指揮中心授權地方政府公布足跡、頒布新企業營運指引、推動大眾運輸電子票證實名制
為了因應疫情快速升溫,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授權地方政府公布確診者足跡,陳時中表示,現在每日確診個案多,昨日在與地方政府開會時討論,認為目前指揮中心公布個案足跡速度較慢,因此指揮中心今發布足跡公布原則,授權地方政府可公布年齡、性別、居住地、接觸者類型、是否搭乘大眾運輸、個案前往的開放場所等足跡,若無採實聯制也應公開。
此外,今日也頒布新的企業營運指引,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所有企業要落實個人、工作場所的衛生管理,包括以下6點:
1.執行員工健康監測,若有員工身體不適,應該即時通報、追蹤處理。希望企業給予寬鬆的請假條件,讓員工在家休息。
2.彈性調整人力,啟動異地辦公、在家上班機制。
3.辦公室的空間要讓員工保持適當距離,員工、客戶與其他合作夥伴的工作區域要明確區分。
4.員工餐廳須保持桌與桌距離1.5公尺,或設有隔板,無法落實則外帶。
5.取消或延後與工作相關的集會、活動,或採其他替代方案,例如視訊開會,員工也不得參加集會。
6.員工若有小孩,當幼兒托育或學校暫停上課時,希望企業提供彈性請假。
石崇良表示,所有企業應該落實相關指引,萬一企業出現確診個案,更應強化環境清潔消毒,內部落實分艙分流。
另外,為了加強實名制,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目前有3種電子票證,包含一卡通、悠遊卡、icash都有記名功能,但目前只有3成多有記名,他也提供QR Code連結(請見圖6),希望民眾可以多登記記名票證,萬一需要疫調時,就能了解搭乘大眾運輸的狀況。
■雙北、宜蘭國九、高三學生即日起停課,萬華地區4所國小停課一週
台北市、新北市今日分別確診89例、97例,其中台北市萬華區就有58例,雙北成為疫情重災區。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雙北的國三(九年一貫制的國九生)、高三學生明(17)日起停課,改採自主學習或遠端上課。柯文哲指出,國三學生昨天今天有會考,彼此有混流;高三學生現在正在準備指考,以準備考試為主,也不用去學校上課。他呼籲學生留在家中,「沒事不要外出,不要像聯考完到處玩。」
宜蘭縣長林姿妙在傍晚時宣布跟進雙北,明(17)日起至28日,全面暫停縣內所有公祭儀式、縣府下週起擴大彈性上下班、國三及高三學生下週起可以不到校上課。
台北市教育局傍晚時也進一步宣布,萬華鄰近地區的老松國小、龍山國小、雙園國小及螢橋國小等4校,5月17日至23日停課一週,要學生在家自主學習。
■全台醫院醫療降載,台大醫院建議非必要門診、疫苗接種延後
針對醫療部分,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現在全國面臨每日大量COVID-19確診病患,為了能維持醫療量能,今日頒布4大應變措施:
1.門診營運降載:延後非急迫的醫療服務。張上淳說,包括穩定的病人可以透過遠距看診追蹤;非急迫性手術、檢查,一般性的醫美、健檢、物理、職能治療也先暫停提供或延期。
2.加強社區通報採檢:目前在醫院急診外面,都有設置戶外篩檢站,現在也希望醫院針對要住院的病人,也應盡可能採檢後再入院;若有肺炎、發燒的病患,也建議再採檢一次確認是否有病毒帶原。
3.暫停國際醫療:除非特殊狀況,國際的醫療將全部暫停。
4.加強醫院員工健康監測:張上淳說,醫院在這段期間必須加強員工健康監測,有疑似症狀需即刻採檢;在高風險第一線照顧病患的醫護人員,如急診、加護病房及專責病房等,需定期5到7天採深喉唾液檢查一次。
疫苗接種率近日飆高,台大醫院自費接種疫苗者也都滿約,台大醫院今日發出公告,指為保障就醫民眾自身安全以及維持醫院量能,停止(延後)非緊急住院、手術/門診手術、檢查、治療、健康檢查(包含台北市老人健檢)等服務,呼籲已預約5月17日~5月28日之門診民眾「強烈建議延後就醫」,另針對已預約接種自費COVID-19疫苗之民眾,「強烈建議延後來院接種」。
台大醫院副院長、發言人王亭貴表示,目前鼓勵輕症患者能不要就盡量不要到醫院,但若有緊急醫療需求仍可前往就醫,且希望讓能出院的病人出院,盡量空出整層樓的病床,台大醫院目前安排原本3人1間的病室,轉為2人1間。
其他醫院也同時進行降載。衛福部雙和醫院公告,身為新北市防疫隔離醫院,為了儲備重度醫療能量,即日起全線暫停民眾接駁車服務,同時暫停全院各項非緊急處置服務,並將開始執行病床挪移及減收輕症病人,但若有慢性處方箋者,還是能夠前來領藥。
新北市板橋區的亞東醫院也公告,停止或延後非必要緊急住院、手術及醫療,自明(17)日起,暫緩現場掛號服務,一律採網路、電話掛號;暫緩5月31日後公費疫苗預約;暫停全線接駁車服務、關閉捷運通道,並開放院外(南棟大門)慢箋領藥。
■北市新增第5個快篩站,昨日陽性率仍接近10%
目前台北市共有4個快篩站:中興醫院、剝皮寮、和平醫院和西園醫院(民間,無快篩,僅有PCR核酸檢測),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今日已成立5個篩檢站,位在艋舺大道跟西園路路口的青草廣場(仁濟醫院舊址),由三軍總醫院來協助設立。快篩站現在都採現場領號碼牌制度,若人數過多,會提前發放隔天的號碼牌。
「所有快篩陽性都會收治,不會回到社區,」黃珊珊指出,昨(15)日北市3個站的快篩站共篩檢 636人(中興醫院407人、剝皮寮122人、和平醫院107人)。但即使快篩呈現陽性,仍要等到PCR檢測後才能確定是否確診。目前先將快篩陽性民眾送到劍潭的安心檢疫所留置觀察,等專責醫院病房開出後,才轉移到醫院去。
北市快篩站是否量能不足?黃珊珊指出,快篩站設立不容易,一個快篩站需要10~15名現場人力(2~3名醫生、2~4名護理師、6位行政人員,還要2名檢驗師以及現場指揮官)。以北市聯合醫院人力,在3站點目前已是最大量能,若還需增設,就需要其他醫院的幫忙。所幸目前已有醫師公會等團體表達協助意願,後續會把其他支援人力納入,看是要增加新站點、或是提升現有醫院檢測量能。
此外,黃珊珊也表示,台北市萬華共有110名街友,都由社會局全程監控中,每日量測2次體溫,和部分輔導快篩,「公園裡面沒戴口罩的人可能都是附近民眾,街友的疫情控制反而算是穩定。」
張上淳表示,台北市的快篩站都採同步進行抗原快篩與病毒核酸PCR,快篩很快就能看到結果,陽性的話就不會讓病人回到社區,台北市政府會將這些病人收治在專門的檢疫旅館暫留,也可送到集中檢疫所,若最終PCR陽性,再轉送醫院。羅一鈞則指出,昨日萬華地區快篩站有119人驗出快篩陽性,陽性率維持在10%左右。
■各縣市政府將研議廣設篩檢站,人力與試劑效果仍是挑戰
陳時中表示,針對急診塞爆、醫護人力不足的狀況,明天上午將會找各醫學公會、學會、協會討論,希望找出最好的方法來因應,同時,也會討論除了雙北之外,接下來各縣市也都會廣設篩檢站,也將針對此方案的人力問題進行協調。
《報導者》清點國內廠商,目前有5家廠商的快篩抗原試劑拿到食藥署核准,總量至少有數百萬劑,數量充足。廣設篩檢站會遇到的困難,除了人力調配之外,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各家廠商的快篩靈敏度跟特異度,現在仍無法得知。
她表示,抗原快篩的敏感度、特異度都不及病毒核酸PCR,敏感度比PCR少10倍到1,000倍不等,一般只能驗出Ct值較低,也就是病毒量較高的病患,但檢驗速度也較快。在社區流行的階段,抗原快篩可以用來做第一波的篩檢方式,快速找到病患,再用PCR確診是否有偽陽性的個案。
由於國內之前幾乎沒有陽性個案,這5家廠商當初的試驗,僅需要做5個個案就能申請緊急授權,因此實際上到底敏感度與特異度如何,還無法知道,也無法確認使用哪一家的效果較好、也不知道混用會不會造成很多偽陰性。施信如說,現在這一波大量的快篩,同時也有做PCR檢測,應可累積大量的數據,比對出快篩的效果;現在也可以同步進行採取不同的快篩試劑,來了解哪一種試劑的效果最好,之後才能進行廣篩。
■醫院急診採檢量也暴增,一線醫師、專家籲分流,輕症、無症狀者可前往專責隔離場所
這兩天本土案例暴增,出現大量想篩檢的民眾,除了北市的快篩站以外,各醫院急診也出現人潮,造成醫療院所的負擔。
部立桃園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急診部主治醫師蕭雅文說,目前急診一天的病患有7成都是來採檢,昨天就有至少6、70人來採檢。醫院目前的做法,是在院外設立檢傷站,再將被匡列來醫院採檢者,以及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者但未有接觸史者,或單純來急診就醫的病人分類分流。但因人數太多,也擠壓了急診原來的看診狀況與資源。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侯勝文說,這波疫情之前,新光醫院一天約採檢3~5人,這兩天每天就有30~40人來採檢,但「急診與採檢站是兩種思維,急診是看診為主,多數醫院急診對病患仍要做完整的生命徵象測量、問診、確認是否需要篩檢、開藥,最終結帳,每一個程序都需要協調,也導致醫院一小時至多只能採檢5人,新光醫院也已即刻進行調整,讓單純來採檢者、與有醫療需求者快速分流。」
蕭雅文跟侯勝文都認為,應該將目前輕症、無症狀,單純來急診篩檢的病患分流,不會所有人都一起排隊等待檢傷,讓病患滯留在急診的時間過長,甚至讓真正需要急診醫療的民眾耽誤就醫。
台灣急診醫學會也在昨日發出聲明,希望疫情警戒三級地區,可以廣設社區篩檢站,請基層醫師協助篩檢;先篩檢陽性的個案,若無症狀或輕症,則送往專責隔離場所;主管機關應儘速規範快篩的適應症,提供社區、各大醫院使用快篩。
台灣急診醫學會感染管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世英說,目前急診採檢量太大,會影響到需要緊急救治的病患。政府應有不同於過去的思維,例如,再多開設社區的篩檢站,可以快篩為主,最多加設一台X光機,確認是否有肺部問題。人力部分也不必擔心,基層醫院、診所醫師都能加入協助。
目前的政策擬朝向若採檢確診,必須醫院就地收治病患,10天後無需積極治療,則轉往集中檢疫所,但這麼做會讓民眾多跑到大醫院採檢,若10天後確定為輕症,也需要多一層轉送負擔,醫院仍要多收治這些輕症病人,耗用大量的醫療資源。
陳世英說,為了減少醫療負荷,建議政府可以思考「隔離旅館」、「隔離場所」,意即把已經確診,但輕症、無症狀的病患,直接送往只收治確診者的旅館觀察。「現在也有許多科技可以輔助健康監測,如生命徵象、血壓,醫護可以隨時監測。假設不幸有10%的人病況惡化,也能即刻得知並轉送醫院,將減輕很多醫院的負擔。」
但隔離旅館是過去從未有過的設計,陳世英說,民眾也可能會有疑慮,政府也可能有其他考量。現在的狀況希望不用走到這一步,但若確診人數再增加,多數醫院病房被徵召成專責病房,會嚴重影響常規、緊急醫療,隔離旅館就有設立的必要。(文/陳潔、林雨佑、嚴文廷;圖表/柯皓翔、黃禹禛、指揮中心提供;攝影/楊子磊、鄭宇辰)
#延伸閱讀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uQGgC8
【PCR檢測到底是什麼?它的原理為何?】https://bit.ly/30ugPtx
【肺炎疫情關鍵問答|科學解惑: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https://bit.ly/2WDiECP
#報導者 #COVID19 #確診 #本土案例 #停課 #快篩 #篩檢站 #核酸檢測
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評價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暗網? 陰謀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5RVLpFkAKQ&list=PLGzW5EwcApFuqKoowMHS9v8W34vIPyrtk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深刻個人經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oa6Vs1qWc&list=PLglqLngY6gv4mm_doLUUJx4zq5KvLJ2VE
大家好! 又是我暗網仔一起在Youtube看一看. 不是Youtube Rewind啊!
之前芷鹿泥馬將我放在Bomba事件作出一個格鬥我覺得挺好玩. 今天我想試試講其他Youtubers.
做Youtuber來講我一定算是新人. 但看恐怖東西的fans來講也算是經驗豐富. 所以今天就評論一下5位前輩2019年的恐怖內容啊! 有一些是做了很多年的前輩及, 存一些是新手. 我們就以他們今年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作爲example.
由第五位數到我最欣賞的第一名!
暗網仔 2.0
他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是3月份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但他也有其他陰謀論, 都市傳說的影片也是用心. 之後也開始拍鬼故事. 相比2018年他也是少拍暗網這題材. 有
Sunny
ArhoTV 除了拍很有個人風格的Vlog影片之外, 都市傳說這種恐怖題材也是他的那手好戲之一. 2018年他去explore凶宅, 鬧鬼酒店成為他頻道Top 5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2019 Sunny都市傳聞比較受歡迎. 2019他最高觀看次數的恐怖片是3月份的 ‘恐怖, Momo入侵卡通片! 小心佩佩豬?! (驗證Momo影片 都市傳說)’ 乘當時Momo熱潮並是其中最早拍該題材的Youtuber.
Sunny多條恐怖主題的影片都是用這個恐怖黑紫色光背景. 影片大部分時間只是Sunny一個人坐下來講各個都市傳說的重點.
簡單又不失氣氛的裝飾呈現不代表Sunny的影片沒有層次啊. 每一條影片在右上角有講述每一段説的題目. 長期拍著Sunny的樣子又能讓觀眾不失對影片的focus.
我本身最留意到是每條影片的音樂. 是一種遊戲機式的恐怖音樂. Sunny差不多每一條都市傳說影片也是用這首歌. 這個’恐怖點’ 我現在還在找.
Edmond poon
香港靈異界的前輩鬼王潘紹聰一定是今天最前輩的人物. 90年代已經在電台電視做節目. 這是小時候我買他的書. 就算 ‘恐怖在線’ Youtube頻道也是早於2013年. 今年他1月20號上載的 ‘解降頭師爆已故歌手陳百強死因有內情, 得罪不知名高人被收魂魄.’
當然影片的title很吸引. 影片也本身長達26分鐘. 到影片差不多一半, 12:03的時候title上的歌星陳百強故事才開始.
獨立評論這一集不如講 ‘恐怖在線’ 整個Podcast的format. 長一點的播客節目現在很流行. 多位美國大Youtubers亦放棄原有在拍的Youtube內容集中去拍Podcast. Podcast好處一定是影片的長度, Youtube 計算法是非常喜歡的. 而Edmond在影片12分鐘才講重點故事也是明智的. 這樣讓觀眾要看久一點才聽到想聽的故事.
影片自然多一點觀看分鐘. Youtube也自然會promote. Edmond果然是一個多平台成功發展的藝人啊! 偶像偶像!
Professor pow pow
香港暗網, 都市傳說, 冷知識現代Youtuber的代表人物. 快速影片jit juw讓他幾年內有331K subscribers. 我本身有跟powpow溝通過. 他2019年最高觀看次數影片 ‘海洋比你想像中更深, 更可怕...’ 是對海底Marianas Trench馬里亞納斯海溝的知識影片.
我相信很大部分看我影片的觀眾一定有看POW POW, 所以他的好也不用多講啦.
我只想講Professor pow pow曾拍有關自己為何少拍暗網的影片時說過冷知識是最愛拍的影片類型. 影片重點他比較暗網觀看次數底過urban legends. 但沒有題及冷知識views如何. 可能更底吧! 但我就是想講! Youtube可能是有一個算法估計那一條影片有機會紅. 但要拍紅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而不是跟潮流走才是最高境界. 而pow pow今年真的是做到.
Ps. 但有可能是冷知識今年是個trend吧! 因為第一名常拍的. 是他!
Kauizero
老高是 ‘香港’ youtuber 嗎? 其實有留意Youtube熱門影片的人也可能發覺老高差不多每一條影片也上香港熱門. 那算香港Youtuber吧! 但老實說, 老高的影片在那一個中文地區的熱門影片也應該會上到的. 這證明他對華人Youtube界的影響. 也證明他對神秘知識界的影響力.
2019年他最高views的影片是 ‘超出你想像的深海世界’ 這影片除了保留他和啊so完美pooy合之外, 相比他其他影片這條能到差不多4 million views的原因是每一段他用了海的深度set up整個影片. 到最就是 wikipedia説 “the deepest known point on earth” 超過35,000 feet的 ‘Challenger deep.’
這個做法有之前Edmond poon影片的做法有點相似. 要觀眾看到最後才給title的答案你聼. 所以比其他片觀看分鐘自然長一些.
Overall, 結論是: 講深海2019真的很紅啊!!! 我怎麼沒有講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E8JRlbvFzU/hqdefault.jpg)
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YOYOTV Youtube 的評價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旗津是一個獨立的(泥沙沉積而成的)沙洲小島,也是高雄最早的港口。但不只有這樣喔,這裡的岸邊有美麗的珊瑚礁,岸上有像森林一樣的防風林,許多特別的動物就住在這片特殊的地形上,崇瑋到底要帶我們去找哪些動物朋友呢?走,來去交朋友囉!
1.疣尾蝎虎:蝎虎是軀幹長約4到6公分,最大全長可達13公分,身體主要由黑色、褐色、灰色或白色所構成,而且顏色會隨著環境而加深或變淺。體背除了有較細小的粒鱗,還有許多較大型的疣鱗,尾部有許多櫛刺狀的鱗片,而深淺不一的鱗片也形成體背的縱線或是由頸部延伸到尾部規則分佈的斑塊。四肢指下有單列指瓣,且第一指有爪。蝎虎常出沒於居家屋舍、路燈或近光源處,鳴聲響亮,是一種主要在夜間活動的蜥蜴,尾部極容易自割,以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2.黃斑椿象:又名黃斑椿、麻皮蝽,中小型的樁象,體長約1.5~2.5公分,身體呈灰黑色,散布著黃色斑紋,體內含有臭腺,會發出惡臭。春夏季為繁殖期,常可在樹葉上看到椿象一顆顆排列整齊淡黃綠色的蟲卵。生活環境為平地或低海拔地區。
3.斯文豪氏攀蜥:斯文豪氏攀蜥為體長約8公分,最大全長可達31公分的蜥蜴,也是臺灣產攀木蜥蜴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尾部不會自割的斯文豪氏攀蜥,體背以黃褐色為主,背部兩側有菱斑連貫成黃綠色縱帶。斯文豪氏攀蜥也是具有雌雄二型性的物種,雄性的背部縱斑較雌性明顯,顏色也較鮮明。嘴白色,口腔內為灰白色或與黑色,喉部有白斑。身體以黃褐色為主的斯文豪氏攀蜥,體色也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做小幅度的變色,以增加隱蔽的效果。
4.台灣大蝗:是臺灣所有蝗蟲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雌蟲身長大於雄蟲。體色為鮮豔的綠色,頭、胸具凹凸不平的瘤斑,複眼下方具一條黃色的縱紋。成蟲秋季出現,夜晚會鳴叫,以後腳和前翅摩擦,會發出“刷沙”的聲音。
5.臭青公(幼蛇):最大約265公分 ,吻端至眼睛上方有王字形斑紋,體背為黃褐色或灰褐色,前半段具黑色斜橫紋和白色、棕色、褐色構成斑駁的花紋,身體後部為一致顏色。棲息於森林底層、灌叢、草叢、乾溝和石堆洞穴等環境,白天晚間均會活動,性凶猛活潑,動作迅速敏捷,具攻擊性,肛門腺相當發達,能分泌惡臭之分泌物,因而得名。以蛙類,鳥類,鳥蛋和鼠類等小型哺乳動物為食,有時也會吃蛇類,蜥蝪類,甚至吃同類的幼蛇。
6.越南叢木蠍:臺灣唯一大型蠍子,也稱為斑點蠍、台灣斑紋樹皮蠍。全身褐色,身上有斑點,有尾針與一對長螯。雄蠍約6公分、母蠍約4公分。棲地有海邊、樹林、岩壁。
7.高冠變色龍:因為頭上高聳的肉冠而得名頗為貼切,是少數分佈於亞洲的種類,其餘大多分佈於非洲,特別是馬達加斯加島上。幼年時期的高冠並無變色能力,體色是單純的淺綠色。一般在六個月後就可以成年,體色變化主要是用來表達情緒和傳達訊息的功用多於偽裝與欺敵的作用。頭上的高冠主要是用來凝聚霧氣成為水珠以供飲用的工具。需要大量的陽光紫外線和鈣質補充。食性上是屬於雜食性,以舌頭投射捕食蟋蟀的精準度令人嘆為觀止。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pvBNsP_fSw/hqdefault.jpg)
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異術家_阿LAND Youtube 的評價
「超級任天堂.阿拉丁」
迪士尼經典卡通 最早的遊戲作品 經典呈現
想玩的朋友 留下mail或者跟我講 我再寄給你唷
配備:
筆電或桌機
搖桿或手把
執行遊戲檔
簡單設定即可遊戲(不會可以問我)
.............................................................
歡迎訂閱分享
FB粉絲頁 _ 阿Land 異術家的家
https://www.facebook.com/94LandLand/
Youtube _ 異術家_阿LAND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Kky71swW5NEPd2gIBcUG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mDLvMSi4z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jsj-0mqpAnDNgdBVg5rP-BVSWRw)
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官方同意了!《變形金剛》初代卡通將在YouTube免費上架 的八卦
... 作品最早可追朔到80 年代,因為玩具銷售而被補充成為一個完整故事的作品,持有公司孩之寶(Hasbro)YouTube 頻道正式上架初代《變形金剛》卡通, ... ... <看更多>
台灣最早的卡通 在 Re: [閒聊] 從動漫延伸的詞算臺灣新詞嗎- 看板C_Chat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