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前(2013年7月30日),我製作了這部名為「中華商場的興衰」的紀錄片,當時的聲音檔是取自網路上,音質不是很好,也唸錯了幾個字。後來,曾任中廣音樂網「音樂萬花筒」節目主持人的李蝶菲女士與我聯繫,表示願意幫我錄製這段影片的旁白,這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就在今天(2017年1月17日),我終於把這部嘔心瀝血的作品重新製作完畢,影片配上了李蝶菲女士的專業旁白,和一時之選的音樂(蕭邦的 Funeral March),以全新的風貌呈現給大家!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百忙中撥冗前往錄音室錄製旁白的李蝶菲女士,您的聲音令這部影片更加動人,非常謝謝您!真的很感動!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2013年首次發表這部紀錄片時所寫的。
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僅擁有短短31年半歷史的中華商場,曾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最近,我和大家一同回顧了不少中華商場的照片與歷史,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篇由鄭懿瀛先生所撰寫的《中華商場的興衰》,為中華商場的崛起與毀滅,下了極佳的註腳;於是,我以這篇文字為主幹,輔以這陣子所分享的照片,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進行製作,終於在今天完成了這部影片,獻給我所魂縈夢牽的中華商場。
YouTube 版本:https://youtu.be/PQORAXavsV0
中華商場的興衰
文/鄭懿瀛
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沿著縱貫鐵路線,台北市中華路兩旁矗立起了八棟連棟的建築物,隨著許多店家的遷入,這裡成為繁華一時的中華商場,一千多家販賣各種滿足人類欲求的攤商店面,吸引了許許多多人來此流連而忘返,也留下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年代,國民政府為了安置由中國大陸撤退來到台灣的各省流民,先是在西門町東邊的縱貫鐵路沿線,從小南門延伸到今日台北火車站前面百貨大樓一帶,搭建起一千六百多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各路英雄好漢的暫時棲身之所。到了一九六一年,這些竹棚木屋被全數拆掉,蓋起當時台灣最大的百貨總匯商場,共有八大棟相連、三層樓高的中華商場從此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那時,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想買台音響、隨身聽,或是各種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你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吃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如果你要結婚了,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準沒錯;如果你考上大學,中華商場是你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好所在;要不然只是出來走走、看看,透個氣,或是想要見識見識繁華都市裡的人生百態,中華商場總是最優的選擇。
入夜之後的中華商場,更像是一座不夜城般照亮著台北的夜空、撫慰著台北人的寂寞,商場樓頂「國際牌」、「黑松汽水」的大型霓虹燈看板閃爍著誘人的浮華,幾十家唱片行放著醉人的曲調,大小南北口味的餐館中招呼著每個鄉愁的胃。
屏風表演班的創辦人李國修因為從小就是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因此更能體會中華商場的風華,在中華商場拆掉後很多年,在他推出的舞台劇「京戲啟示錄」中,仍然穿插著許多對於中華商場以及他父親的回憶。他回憶說,他父親是那時「台灣唯一製作純手工戲靴的藝師」,當中華商場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完成的時候,他父親在那兒訂了一戶,因此當李國修五歲時,他們全家便搬進中華商場第八棟的二樓,就是在那兒展開了中華商場的生活,而他父親則是憑著手藝養活了一家七口,在中華商場和國劇界裡都小有名氣。
作家白先勇在他的《孽子》一書中,也記錄了一段在中華商場內上演的青春故事--隱形之國的青春鳥,平日除了流連在新公園外,那個時代,買時髦玩意兒得到今日公司,扭開電視有群星會,吃浙江菜要到聚寶盆,中華商場還沒拆掉,青春鳥聚會都往二樓的「吳抄手」跑,西門町的「野人咖啡店」則是他們留字條聯絡行蹤之處。戀戀風塵的導演侯孝賢也追憶一段年輕的歲月說:「週末到中華商場買進口古典唱片,可說是高中記憶中最為難忘的美麗敘事。」
不過,生命的常態就是有興有衰,中華商場這個集體記憶在有了集體感情後,也同樣墮入了命定的韻律之中。有人思考說:「如果我們將一九六零年代定位為台灣戰後人文景觀的轉型期,那麼,八零年代應算是人文景觀的劇變期,尤其是都會區,尤其是台北都會區。八零年代之前,一般人不會去認真考慮台北中華商場該不該拆除,它理所當然的存在,幾乎任何人們想買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買到,東區雖然發展甚猛,西門町的繁華依然未受威脅。」
而這種思考觸及了都市發展變遷的現實性與殘酷的本質,一個宣告中華商場繁華已逝的佈告說:「西門町終究必須面對強大的挑戰,中華商場頓時成了競跑時的包袱,在它旁邊的縱貫線鐵道則是絆腳繩,皆得去除。同時,拆與建的連環效應波動了整個都會區,中和、永和、三重、板橋、新莊、新店不停地拆與建,因為人口急遽增多,對大淡水河流域的承載能力而言是重大的挑戰。」
政治人物的說法就婉轉得多。前台北市長黃大洲說:「與台北人生活密切的中華商場,伴隨著經濟成長,三十多年的繁榮已一點一點地流逝,為因應都市發展的需要,拆除中華商場,重建中華路,讓香榭大道的願景,成為台北市邁入國際性都會的指標。」
黃大洲繼續為決定拆除中華商場的理由定調說:「在經歷三十多年的演變和都市發展的衝擊後,重新規劃、整建中華路,是勢在必行。為了使其重現生機,拆除中華商場成了不得不然的措施;因為它不僅可以紓解過於擁擠的交通景象,更可直接提供都市中心地區賞心悅目的綠化效果。而做這樣的決策不難,但落實執行政策則需要決心、愛心、耐心,和周延細膩的計劃,當然其間拆遷過程的艱辛、居民的抗爭,與政府的協調,則是在所難免的。」
黃大洲痛苦地宣告:「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正當的堅持和貫徹執行,在更新的過程中,總會有苦痛、有風險,但強勢而篤定的作為,以堅毅的平常心,使公共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帶來豐碩的成果,今天不做,明天會更後悔,已為中華路的重建,贏得一片掌聲。」
終於,先是於一九八三年七月,為配合台北市區縱貫鐵路地下化工程,沿中華路這段的鐵路開始動工移入地下。而該工程於一九八九年九月完工後,又為減少捷運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中華路原鐵道段於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八日佈設雙向公車專用道,這也是台北市第一條設置的公車專用道。
最後,民國五十年到七零年代的台北地標「中華商場」,在配合都市更新及因應捷運板南線施工的原因下,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日正式拆遷、走入歷史,雖然台北市政府在二零零一年四月,以寬度七十至八十公尺的林蔭大道展現,並重塑全新風格的傢俱、景觀、人行道、腳踏車道及公車專用道等設施,再創西門地區活絡的生機,不過,已經逝去多年的中華商場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魂縈夢牽。
《中華商場簡史》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秋天剩旅行【cts.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百岳中五嶽之一的北大武山,俗稱南台灣雲海的故鄉,同時也是台灣南端唯一超過3000 公尺以上的山峰。 若是一個人走北大武山山需要申請什麼呢? 1.檜谷山莊申請營位或床位 2.申請入山證(可線上於內政部警政署申請或當天至泰武派出所現場辦理) 3.投保登山險100+10+30萬 P.S檜谷山莊加固...
「台灣最南端地標」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Super Taste(Travel Show) Youtube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寶貝趣旅遊 Youtube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新聞] 日治時代國境之南地標只剩基樁- 看板TW-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台灣最北最南都市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台灣最北最南都市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烏克麗麗~I AM YOURS在台灣最南端地標-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此影片節錄自1986年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戀戀風塵》,第一段影片的場景是已在1989年9月23日遭無名大火焚燬的台北後站,第二段影片的場景則是已於1992年10月底被夷為平地的台北市中華商場。
其中,有一場戲描述阿遠與阿雲到中華商場買鞋,結果阿遠停在商場騎樓的摩托車被偷了。在男女主角發現摩托車不見之後,電影出現一個站在商場西側鐵道旁一排機車間抽菸的中年男子,拿著菸的左手臂上有著榮民常見的反共文字刺青。事實上,這名男子並非劇組特地安排的演員,而是真正生活在中華商場的居民,認識他的人都叫他老李,他站在那裡並非偷閒抽菸,而是在「顧車」維生。
作家吳明益在以中華商場為背景所創作的自傳式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2011年12月初版)裡頭,就曾提到了這位老李:
「這個長鏡頭之前,有一個看似隨意的取鏡,主景是一個中年人,吸著像是插在竹管還是濾嘴上頭的菸,百無聊賴地站在摩托車旁邊。由於鏡頭是側著拍的,因此沒有拍到他的右手是從小臂齊根斷去的。沒有斷的那隻手臂上有青天白日旗的刺青,那個人就是老李。
老李就住在商場的屋簷下,他的工作就是一有機車停下來,就拿著木牌掛在停在商場的機車手把上,名正言順地跟車主收五塊的顧車費。當然沒有人允許他這麼做,但事情就這樣開始了。商場也沒有人問過老李是哪裡來的,老李也從來不說。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我童年時住在我家門口的退伍軍人老李,變成侯孝賢電影裡的一個鏡頭,連法國人都看過,說起來比小說還像小說。」
【第一段:台北後站】阿雲(辛樹芬飾)搭火車到台北車站,在後車頭(台北後站)月台等候男友阿遠(王晶文飾)來接她。
此片寫實地紀錄下當時因為鐵路地下化而即將面臨拆除命運(於1986年3月15日被夷平)的台北車站之站內風貌,包括了台北後站(後車頭)的第六月台,及其面對太原路的出入口景觀。
《台北後站的歷史》
1923年6月,台北驛(車站)為了便利大稻埕地區的旅客,增設台北裏取扱所(辦公室);裏台北木造站房於1937年4月14日完工,並在1937年12月1日改稱「裏台北驛」。
當時,裏台北驛取代北門驛成為淡水支線之起點站,台北驛還因此增建了一座岸式月台(第三月台),並延長了原本的跨站天橋。
1945年戰後,裏台北驛更名為「台北後站」。
台北後站的外觀,與氣派非凡的前站有著很強烈的對比,可說是日治時期真正屬於台灣人進出的台北火車站。後來,當台北車站增建到第六月台時,台北後站也成為了淡水線主要的出入門戶。
1986年2月24日,在完成最後一次春節疏運任務後,第三代台北車站正式停用,並自同年3月1日開始進行拆除工程。同年3月15日下午3點半,在數台怪手同時施工之下,走過45年歷史的台北車站因四周支柱斷裂而終告坍塌,而被夷為平地。
1989年台北車站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後(第四代台北車站於1989年9月2日通車),雖然已計劃要保存台北後站,但是沒想到在1989年9月23日凌晨,木造的台北後站竟然毀於一場大火,留下了台北車站歷史上最大的遺憾!
【第二段:中華商場】阿遠(王晶文飾)與阿雲(辛樹芬飾)專程到台北市的中華商場買皮鞋,結果停放在商場西側騎樓的摩托車竟然不見了……
《中華商場的歷史》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1985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中華商場 1984 vs 2020
上圖由日本攝影師土井九郎攝於1984年,鏡頭往北望,前方為中華商場信段(第5棟),畫面中的天橋位於台北市中華路與成都路口,連結中華商場信段與義段(第6棟)。
下圖攝於2020年2月1日,謝謝黃子佼授權分享,他站在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所搭設的中華商場復刻場景留影,彷彿搭上了時光機回到30年前的西門町。
上圖畫面右側外牆有電影看板的大樓為新聲戲院(1968年1月29日開幕,1988年5月7日發生火災而成為廢墟,現為錢櫃KTV台北中華新館所在地。),內有新聲戲院與黎聲戲院,當時上映的電影,由右至左為《黛絲姑娘》(Tess)、《象人》(The Elephant Man)、《絕地封神榜》與《美國職業殺手》;其中《黛絲姑娘》與《象人》分別是1981年台北市電影票房的第11名與第32名,《絕地封神榜》與《美國職業殺手》則分別是1984年台北市電影票房的第47名與第66名。由此可知,此時《黛絲姑娘》與《象人》已是第二度在台上映。
《中華商場簡史》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百岳中五嶽之一的北大武山,俗稱南台灣雲海的故鄉,同時也是台灣南端唯一超過3000 公尺以上的山峰。
若是一個人走北大武山山需要申請什麼呢?
1.檜谷山莊申請營位或床位
2.申請入山證(可線上於內政部警政署申請或當天至泰武派出所現場辦理)
3.投保登山險100+10+30萬
P.S檜谷山莊加固工程預計109年4月中旬開工,床位屆時暫停受理申請,營位照常開放
P.S 經山友分享,停車場為私人用地,若有使用的山友請珍惜使用愛護環境
若第一次開車前往北大武山的朋友們,因為新登山口於Google搜尋不到,可以搜尋「北大武-觀自在」。之後到達觀自在後可繼續往前開約7分鐘即可到達,就登山口停車場。
Google Maps導航:屏東縣泰武鄉北大武山步道 https://goo.gl/maps/nfuJtZ1p1ipwDBA2A
為什麼要說要導航呢?因為進入「大武山之門」後會遇到岔路,若找不到觀自在地標,就從左邊數過來第「二個條路」就行喔!!
▶所在縣市:台東縣金峰鄉,屏東縣泰武鄉,屏東縣瑪家鄉
▶步道類型:高山步道
▶海拔高度:1550~3090公尺
▶路面狀況:山徑、階梯
▶山系:中央山脈
▶里程:單程9公里
▶建議天數:三天
▶行程:
Day 1新登山口\0K舊登山口\3.8K喜多麗斷崖\4.2K檜谷山莊
Day 2檜谷山莊\5.4K北大武神木\6.3K最後活水源\7.4K南北大武山交三叉路口\7.9K大武遺址\9K北大武山\原路回檜谷山莊
Day 3檜谷山莊\原路回大武山新登山口
▶水源處:2.5K、4.2K檜谷山莊、6.3K最後水源處
▶相關網頁
入山申請:https://nv2.npa.gov.tw/NM107-604Client/
檜谷山莊:https://kgonline.forest.gov.tw/
屏東林區管理處北大武山資訊站:https://bit.ly/2PbTxCL
Hikingbook app:https://bit.ly/2UVDUmC
北大武高山協作工作室【檜谷訂餐】:https://www.facebook.com/PingDongRen/
#百岳 #北大武 #雲海
--------------------------------------------------------------------------
👉更多有關於【秋天剩旅行cts.travel】此旅行的照片
https://instagram.com/cts.travel?r=na...
👉商業合作與邀約
bokas3kas3@gmail.com
--------------------------------------------------------------------------
外層 | 防水外套:始祖鳥 Arc'teryx BETA AR
https://idragon.info/2ggee
中層 | 軟殼外套:始祖鳥 Arc'teryx Gamma MX Hoody
https://whitehippo.net/2gghY
中層 | 保暖羽絨衣:始祖鳥 Arcteryx Cerium LT Hoody 850FP
https://shopsquare.co/2gghf
中層 | 輕量保暖外套:Fjällräven Keb Fleece Hoodie M
http://www.fjallraven.tw/clothes53.0.404
底層 | 透氣快乾襯衫: Fjällräven Abisko Hike Shirt LS
http://www.fjallraven.tw/clothes53.0.128
下肢 | 軟殼軟殼長褲:Arcteryx 始祖鳥 SIGMA FL Pants
https://igrape.net/2gghp
https://igrape.net/2gghp
下肢 | 軟殼軟殼長褲:Fjällräven Abisko Keb Trousers M
http://www.fjallraven.tw/clothes53.0.175
鞋子 | 重裝高筒防水登山鞋:ZAMBERLAN 1014 LYNX MID GTX WL
https://www1.gamepark.com.tw/2gghx
鞋子 | 輕裝低筒防水健行鞋:SALOMON GORETEX X ULTRA 3
https://easyfun.biz/2ggi3
鞋子 | 輕裝低筒防水健行鞋:SALOMON OUTLINE GTX
https://igrape.net/2ggi6
背包 | 重裝登山背包:Gregory Baltoro 75 Goal Zero 太陽能登山背包(2017版)
https://product.mchannles.com/2ggi9(2019薄暮藍)
https://ibanana.biz/2ggiC(2019瑪瑙黑)
背包 | 中裝登山背包:神秘農場Mystery Ranch EX Coulee 40(2019版)
https://adcenter.conn.tw/2ggiI
配件 | 相機快夾系統:PEAK DESIGN Capture V3
https://shoppingfun.co/2ggmB
配件 | 相機背帶:PEAK DESIGN 快裝神奇背帶 Slide
https://igamepark.biz/2ggib
配件 | 相機手腕帶:PEAK DESIGN 快裝潮流腕帶 Cuff 手腕帶 快拆
https://product.mchannles.com/2ggiw
配件 | 防水圓盤帽:Black Yak GTX
https://reurl.cc/d0qjv6
配件 | 墨鏡:ROAV Eyewear Taiwan
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Super Taste(Travel Show) Youtube 的評價
加LINE🔍店家資訊不漏接▶https://goo.gl/aUBhqD
秋冬降至,你準備好了嗎?這次要帶你到屏東爽爽吃美食,溫暖泡溫泉!隱藏在山林裡的原民風味餐,一邊吸收芬多精一邊享用大餐好愜意。住一晚重頭戲,不只讓你住得舒適,更讓你泡得淋漓盡致!全台灣最南端的溫泉就在這裡,打卡新地標,老屋改建咖啡廳不只好吃又好拍。秋冬美食爽爽吃溫泉暖暖泡計畫,現在就出發。播出時間:2017/11/06
店家資訊:https://goo.gl/WjtwUR
★訂閱《食尚玩家》➔http://bit.ly/2aH381Q
每週一至週四晚間10點 TVBS歡樂台(42)首播
隔日中午 YouTube官方頻道/TVBS官網回播
●完整內容立馬看▶http://bit.ly/2gaWX4r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fX2IUg
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寶貝趣旅遊 Youtube 的評價
墾丁一日遊推薦景點! 雖然是老梗,但是歷久不衰,不去這些地方拍拍照,看看海就像沒有來墾丁一樣!
✅ 必去的拍照景點「墾丁地標船帆石」,遠看像一艘正要啟航的帆船,近看像前美國總統尼克森的頭?
✅ 你知道台灣最南端是哪裡嗎?不是鵝鑾鼻燈塔喔!讓我們ㄧ起向「台灣最南端燈塔」前進吧!
✅ 墾丁最多貝殼含量的沙灘是哪一個?擁有97.7%貝殼砂含量的「砂島」還可以逛一逛「砂島貝殼砂展示館」
✅ 大片海景草原、俯瞰星空的「龍磐大草原」,更是不容錯過的浪漫景點!
✅ 童話故事中可愛的「糖果屋」竟然真實出現在眼前!
一起看看影片,開啟墾丁一日遊(上集)吧!
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台灣最北最南都市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2019年4月25日· 該燈塔一度被認定為台灣最南端的標誌也是照射距離最遠的燈塔,後被台灣最南點地標取代。 「鵝鑾」是臺灣原住民排灣族語言是「帆」的意思, ...最南以及最 ... ... <看更多>
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台灣最北最南都市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2019年4月25日· 該燈塔一度被認定為台灣最南端的標誌也是照射距離最遠的燈塔,後被台灣最南點地標取代。 「鵝鑾」是臺灣原住民排灣族語言是「帆」的意思, ...最南以及最 ... ... <看更多>
台灣最南端地標 在 [新聞] 日治時代國境之南地標只剩基樁- 看板TW-history 的八卦
日治時代 國境之南地標只剩基樁
【聯合報╱記者宋耀光/恆春報導】 2008.12.28 02:54 am
電影「海角七號」暴紅後,原被世人遺忘的日治時代統治台灣最南界碑被找了出來。不過
恆春文史工作學者念吉成找到紀念碑卻很失望。他說:「雖然在恆春鎮猴洞山的石碑公園
內找到界碑,可惜光復後,石碑被破壞,只剩一座水泥基樁。」
海角熱不但使參觀電影場景的人潮不斷,類似「海角七號」電影情節的異國塵封的戀情,
一再被挖掘報導出來,石碑公園中「台灣最南端界碑」也成了海角熱中很多遊客尋訪的地
點。
根據恆春拓真學會的資料,日本統治台灣最南界碑,日本人豎立在猴洞山石碑公園的忠魂
碑右下方,碑文有日本國旗及台灣地圖。念吉成說,他近日訪談住在猴洞山附近耆老。耆
老周義寬說「石碑內有日文,印象中沒有日本國旗及台灣地圖」,但日文寫什麼沒有印象
。念吉成盼「有人拍下這碑文,以便找出歷史真相。」
對投入研究台灣歷史的屏東縣政府行政室副主任劉福光說,日治時代,恆春以南的墾丁、
鵝鑾鼻等地,大多是蠻荒地帶,住的是原住民,根據界碑研判,日本統治台灣最南端地界
在恆春城。
台灣光復後,台灣最南端的地標在鵝鑾鼻燈塔的南方,即東經120度50分0秒,北緯21度53
分59秒的巴士海峽及太平洋的交界點,兩洋匯流,風起浪湧,終年都是驚濤駭浪。
日本人在猴洞山立的石碑公園,有忠魂碑、台灣統治最南端界碑、兵器整備紀念碑等,因
距電影「海角七號」的阿嘉的家不到200公尺,在海角熱後,也成為熱門參觀景點,念吉
成希望當年有拍到日本統治台灣最南界碑的人或記得界碑文字者和他聯絡,他的手機是
0955-668719。
https://udn.com/NEWS/MEDIA/4662637-2009346.JPG
恆春鎮石碑公園中日治時代留下來統治台灣最南端紀念碑,在台灣光復後被破壞,只剩水
泥樁,恆春文史工作者念吉成(前一)希望能找到這塊石碑或照片,解開「國境之南」之
謎。 記者宋耀光/攝影
https://udn.com/NEWS/DOMESTIC/DOM6/4662637.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0.156.1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