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大撒幣,連賣海鮮的都拿了補助做半導體,你相信中國半導體業真的能「大躍進」嗎?
.
有人說,現在台積電訂單爆滿,是因為中國晶圓廠被美國制裁?才不是這樣呢!你知道中國的半導體自製率只有 6.1%嗎?
.
在放年假休息的時候,又傳出台積電拍板赴日設廠投資、歐洲也研擬邀請台積電到當地設廠的消息,全世界越來越重視台積電,也強烈意識到臺灣半導體產業對全球的重要性,不過在阿草前幾次和大家分享臺灣半導體產業鏈的影響力時,總是看到有人說,各國其實更想要中國晶圓廠中芯的便宜晶片,只不過因為中芯目前受到美國制裁,才轉向臺灣。這麼說,就錯了喔!
.
中國一直想要發展科技產業,這一點,從近年美國抓出許多盜取商業機密、技術機密的中國間諜,就可見一斑。中國之前已經對半導體的國產化計畫補助了十幾年,結果半導體自製率還在 6.1% 的超低水準,現在再次大撒幣,會有效果嗎?
.
美中貿易戰期間,美國祭出制裁、下令禁止使用美國關鍵技術的廠商供貨給中國官方相關企業,導致中國晶片供應陷入窘境,中國政府因此大力推動晶片研發,計畫在 2025 年前,投入人民幣 9.5 兆元(臺幣 41.3 兆)。(https://waa.tw/iNb4Tw)
.
單在 2020 年,中國政府就在安徽、浙江、福建、陝西等十多個省投入人民幣 1.42 兆元(臺幣 6.18 兆)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而充滿狼性的中國人,當然非常積極要爭取天價補助金,2020 年就已經有超過一萬間新登記的「半導體公司」,但這些公司未必了解晶片產業,比方說,「大連晨鑫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本從事海鮮養殖、銷售,2018 年才改成現在的名字、加入半導體產業。(https://waa.tw/NJlAoE)
.
半導體產業極為精密,需要包括材料學在內的大量基礎科技支持,光是在短時間內砸大錢,是沒辦法馬上研發出屬於自己的晶片的呀!而且,現在中國供應晶片的能力,根本不足。
.
中國也是半導體產品消費大國,中國政府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 2025 年能自製約 70% 的半導體產品,可是,在2020 年,中國企業自己製造的產品價值只有 76 億美元,而整個中國半導體消費市場金額是 1246 億美元,意思是,中國半導體的自製率只有 6.1%。
.
未來的發展趨勢呢?市場調查研究單位 IC Insights 預測,如果到 2025 年,中國生產的半導體總額依目前趨勢,增加到 430 億美元,僅佔 2025 年全球半導體產品市場總額 5075 億美元的 8.5%。(https://waa.tw/Xwj2sA)
.
因為中國自製晶片的能力極低,中國的工業實力仍然和過去幾十年一樣,處於最低端、技術含量最低的組裝加工,所以美中貿易戰才會一面倒的被美國壓著打呀!
.
對了,阿草還要告訴大家,2020 年第四季台積電的全球市占率,是 55.6%,全球第一。這個數字只有計算台積電,還沒有算上臺灣其他的半導體公司呢!(https://waa.tw/3Slnw3)
.
所以大家,別再相信「現在台積電訂單爆滿,是因為中國晶圓廠被美國制裁」這種沒有根據的說法了!半導體產業鏈可不是靠 #土法煉鋼、#手刻晶片 就可以 #大躍進 建立的啊!
.
📌前情提要:
你可能無法想像,如果沒有臺灣半導體產業,全世界都會停擺!
https://waa.tw/ZvtzJg
為什麼很多人把台積電稱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同時把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鏈稱為「護國群山」呢?
https://waa.tw/7YOTY6
引用資料:
中國數兆元投入晶片研發 基礎不足恐難以為繼
https://waa.tw/iNb4Tw
中國「半導體大躍進」騙補氾濫?海鮮業者也轉行賣晶片
https://waa.tw/NJlAoE
China to Fall Far Short of its "Made-in-China 2025" Goal for IC Devices
https://waa.tw/Xwj2sA
全球晶圓代工市占排名...台積稱冠 聯電躍第三
https://waa.tw/3Slnw3
.
原始圖片來源:pixy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IG_watchout.tw|TG/YT_WatchoutTW|TW_watchoutTW
台灣晶圓廠排名 在 台灣之光 Facebook 八卦
是誰讓台灣停 止轉動?
值得看完文章!!!
是誰讓台灣停止轉動? Who is stopping Taiwan from moving forward?!
其實下這個標題,心情是十分沉重 ,大家看完以後,或許也可以想一想,台灣走到今天,自己到底貢獻了些甚麼?
剛好最近UDN在做「台灣快轉系列」的報導,除了檢討台灣的某些亂象,也做了跟其他國家的比較。心裡只有四個字,就是「為時已晚」!是比較悲觀的,也大膽地作了以下預測:
台灣五到十年內將菲律賓化。
屆時台灣的勞動力除基本服務業外,幾乎全數移往大陸。在大陸的台灣勞工有大多數將在陸資企業工作,台商將急遽減少。
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其實有很多原因,是希望大家開始檢討自己,而不是忙於指責別人。面對台灣的未來,你想好自己該怎麼辦了嗎?
缺乏國際視野的人民
台灣人有甚麼好驕傲的?台灣曾經有勤奮的勞動力,在七、八零年代創造了奇蹟。台灣人曾經富有,也曾經強大,但是台灣人只看到自己,對台灣以外的事漠不關心。新聞頻道一大堆,卻充斥著雞毛蒜皮的本土新聞,跟網路撿來的垃圾。台灣人對於國際事務的無知,讓台灣面對全球的經濟風暴,卻只能坐困愁城!
選民造就沒有水準的政黨
台灣的選舉,沒有一個政黨能拿出政策,沒有候選人講得出政見,更從來沒有專業的辯論,只有無意義的口號、口水與謾罵的負面選舉。這是政黨的錯嗎?當然不是!沒有水準的選民,讓沒有水準的人當選、讓做事的人落選,上台的人貪汙舞弊,在野的當地痞流氓,選贏最重要的事不是做事,而是準備下一次的選舉。
選輸的沒有檢討,只想搶位置捲土重來,卡死別人也不讓別人卡到自己,這就是台灣的政黨政治。台灣的民主?
沒有根的代工產業,是台灣的希望嗎?
四十歲以上的人,應該都對「家庭代工」記憶猶新!一開始是玩具裝飾品,接下來是簡單的電子仿冒品,台灣曾走過的家庭代工歲月,最後在電子業發揚光大,但是台灣人有錢了、劣根性就出現了。台灣人以為,電子業是高科技產業,只要把技術跟設計留在台灣,就永遠不用擔心別人來搶!晶圓廠越蓋越大,技術越來越先進,結果廠裡的機台都是國外進口,關鍵技術不知道在哪?當韓國連代工都搶不到的時候,LCD面板的技術已經領先台灣,台灣說要急起直追,蓋了一大堆面板廠,技術卻永遠落後韓國好幾代,等到韓國超越日本,台灣還是死抱著走入夕陽的高級代工業!
MIT的品牌在哪裡?
台灣科技業很發達嗎?除了代工業以外,在全世界能叫出名字的品牌有幾個?Acer?Asus?恐怕除了這兩個以外,能讓人想得出來的就沒有了。品牌是很花錢的,甚至可以說是錢坑。Acer跟Asus花了幾千億才能有今天的一點小小名氣?在歐美各國賠了多少錢,才換得今天的地位?結果,韓國只花了十幾年,就把三星從一個讓人唾棄的垃圾品牌,變成今天足以站穩世界第一的金雞母?除了砸錢,三星更由抄襲別人,進而研發出自己的技術,靠著不斷創新跟世界級的行銷,站穩自己的地位!台灣呢?連大陸都知道併購IBM電腦部門,砸下巨資轉換成聯想的品牌,結果台灣現在還要幫聯想代工。走了將近四十年的台灣代工業,卻是到頭來還是為人作嫁!
台灣人除了大陸,還有哪裡可去?
講這句話,跟甚麼大陸市場毫無關係,也不牽涉甚麼ECFA讓利,純粹就是探討台灣的勞工品質。台灣人請問問自己,除了中文,你還會講甚麼語言?英文學了十幾年,現在大學畢業生有幾個能用英文溝通?更別說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或俄語了!語言只是工具,英語更是基礎中的基礎,台灣學生的英語程度在亞洲排名直線倒退,現在連大陸學生都比不上!這樣的能力,除了到大陸,還能到哪裡上班?看看新加坡跟香港這些早就用英語的國家,人民會兩三種語言是基本!有很多人甚至會講5~8種語言,還能流利溝通!台灣人的優勢在哪?
甚麼工業都反對,就甚麼工業也沒有!
台灣近二十年來,許多莫名其妙的打手(假環保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團體甚麼都不會,只要一有建設就反對,設工業區也不行,國外廠商來投資也不行,連自己的基礎工業也反對!甚麼都反對,就甚麼都沒有!外商只要一看到環評就卻步,不是因為過不了,而是因為不知道要拖多久?久而久之,誰想在台灣投資?
台灣曾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的頂端,卻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而一再錯失機會,今天台灣已經連亞洲之龍都排不上了,台灣人瞧不起的大陸,都在急起直追,台灣卻還在為了誰該出來選市長的狗屁新聞吵到不可開交,為了幾萬噸牛肉進不進口佔著立法院當露營區?
台灣已經停止轉動了!世界可不會停下來等台灣!
這篇文章,很值得轉給台灣年青人看看, 心中先有個底; 要改變創造自己的前程, 下次選舉時,請睜亮您的大眼睛.
We are what we are!
台灣晶圓廠排名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八卦
競爭集中化的造山運動
聯發科的蔡力行在經濟日報的投資論壇中表示,半導體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聯發科也是其中成員,經營者對自己的公司,產業有信心,這是產業奮起的第一步,而從這個現象來看,台灣走向世界,這正是躍升的新里程碑。
過去30年,台灣的電子產業多數只是把生產基地搬遷至中國,充分使用中國廉價勞力,結果充大營收,但獲利,市值不增反減,電子五哥是代表作。這兩年,台灣的產業開始走向世界,台積電一馬當先,新製程領先全球,現在市值跑到3041億美元,已躋身為全球第16大市值企業,聯發科盯住高通奮起直追,今年表現可圈可點,市值也即將超越7000億台幣。而大立光一直執全球變焦鏡頭牛耳,玉晶光也翻身了。
再往下看,台灣有兩個產業,排頭是日系大廠,台系大廠往上追進的力道會逐漸彰顯,這兩個產業,一個是矽晶圓,一個是被動元件。全球矽晶圓大廠排名,信越半導體一枝獨秀,老二是Sumco,台灣的環球晶第三,但現在環球晶越車Sumco,已坐上第二。全球矽晶圓老大信越市值5.1兆日圓,信越在光罩,光阻劑,矽利光都是世界第一,已是巨霸中的巨無霸。Sumco經營相對保守,台灣的台勝科是Sumco的子公司,Sumco市值5378億日圓,而環球晶股價379.5元,市值1659.4億台幣,約5984.6億日圓,已經正式超越Sumco,成為全球矽晶圓廠老二。
而在被動元件產業,驍勇善戰的陳泰銘率領國巨,已超越太陽誘電。全球被動元件廠排名,第一是Murata,市值4.47兆日圓,Keocera約2.83兆日圓居次,第三是TDK約1.63兆日圓,國巨去年從1310元跌下,現在爬到389.5元,市值1670.9億元,約6027億日圓,已經打敗太陽誘電的4069億日圓。陳泰銘努力拚購,這兩年努力併入Pulse等大廠,也有機會挺身進入前三大的機會。
這種產業造山運動,正在台灣慢慢發生,台灣的經營者不再是單向鎖進中國,而是面向全球,最近郭董美國行,除了到白宮看川普,他去見Google的新CEO Sundar Pichai及微軟的Nadella,他們兩位都是印度人,這是很有啓示性的。
台灣晶圓廠排名 在 [新聞] 台灣蟬聯晶圓廠產能第一,中國大陸可能於- 看板Stock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