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來美國的助選行程,從舊金山、芝加哥、華府,到最後一站紐約,所有活動在今晚畫下圓滿句點。感謝舊金山鍾振乾、芝加哥許肇祥、華府簡明子與紐約賴弘典等各位總召集人,還有後援會各級幹部的辛苦籌劃,以及所有鄉親出錢出力、熱情參與。
你們的台灣心、故鄉情,一直是台灣進步的力量,感謝您們,有您們真好。因為我九月底便前往歐洲,因此未能參加日前洛杉磯與休斯頓的造勢活動,對當地僑胞鄉親感到很感到抱歉。但懇請大家一定要回來台灣投票,捍衛本土政權,讓蔡英文總統高票連任,民進黨立委過半,壯大台灣!
今天在紐約,我希望大家能夠:
一、用自由女神的民主精神來守護台灣
紐約是世界的首都,吸引世界各地的逐夢者,呈現多彩多姿的多元文化。矗立在港口已經一百多年的自由女神像,見證無數外來移民,包括各位鄉親在內,都已融入美國社會,也因此孕育出美國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這些價值也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
2001年的9月11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遭受恐怖攻擊,兩架遭到恐怖分子挾持的客機撞上雙塔,讓這兩座紐約的地標建築倒塌,這是紐約最黑暗的一天。
13年後2014年,在世貿雙子星大樓原址,一棟新的世貿大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重新站了起來。這棟建築以「自由塔」(Freedom Tower)的名稱重建,這是紐約的重生,也表現出自由在美國人民心中的地位,不會因任何苦難而改變。現在自由塔和自由女神兩相輝映,更顯示美國的偉大:因堅持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而偉大!
自由就像是水和空氣,只有在失去時才發現它們的重要,都要大家珍惜、保護,不能失去自由!
現在,失去自由的憾事,正在香港發生。雖然反送中運動出現許多悲劇,但是香港人非常勇敢,前仆後繼反對中國政府剝奪他們的自由。香港反送中運動象徵香港一國兩制的失敗,中國強壓給台灣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及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皆不可行。
所以明年的選舉,我們全力支持蔡英文,用選票向中國說不,用自由女神的民主精神,逗陣守護台灣!
二、用世貿大樓的重生勇氣來壯大台灣
911的恐怖攻擊,世貿雙子星大樓倒塌對美國的民心士氣造成極大的影響,但全美上下一心進行反恐工作,尋求國際的支持,透過各種管道達到目標。倒塌的世貿大樓在事件13年後重新站起,展現了美國令人欽佩的勇氣!
台灣是年輕的民主國家、勇敢的民主國家,蔡總統在今年的國慶演說指出,過去70年來台灣歷經823砲戰、退出聯合國、石油危機、96年台海危機、亞洲金融風暴、邦交國斷交、種種天災,以及後來一次次來自中國的文攻武嚇等重重挑戰,但台灣不但沒有被打倒,反而更強壯、更堅定。未來在面對中國的各種打壓下,台灣必然處境困難,需要大家全力支持蔡英文,用世貿大樓再生的勇氣排除各種障礙,持續發展經濟,推動改革,落實轉型正義,建設國家,照顧弱勢,壯大台灣!
三、用創新進步的政策,強化世界的台灣
紐約雖然是大都會,但卻能與時俱進,時時增加城市的新面貌和新創新。布魯克林區不再早年是陰暗的角落,如今轉型成文化和新創產業重鎮。
我曾經造訪過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曾經是運送屠宰肉品的高架鐵道,經過當初市民和市府保留重建,如今成為曼哈頓西南邊的休憩和觀光新景點,也連接到西岸哈德遜河畔的最新都市開發區;與中城(mid-town)隔著東河(East River)的皇后區長島市(Long Island City),過去多是工廠廠房,經過保留重建,如今也成為高科技和電商產業核心群聚。
紐約市朝創新發展,台灣也正走在創新的路上,政府積極引導經濟轉型、產業創新升級,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讓年輕人勇於用創意來開創新事業,並且協助產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並已經跳脫「貨出去、人進來」的傳統模式,而講求提供「智慧解決方案」和「人才培育交流」,這才是有遠見的經濟投資。
過去三年來,Google、Facebook、亞馬遜的AWS服務也都紛紛在台灣成立人工智慧(AI)的人才培育和研發中心,並且扶植在地新創團隊。這些成果也得到國際認證:2019年位於瑞士的「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在全球141個國家中排名第12名,比2018年更進步一名,是全亞洲第4強。在創新能力排名上,台灣和瑞士、德國、美國持續並列全球四大「超級創新國」。
所以明年的選舉,敬請大家全力支持蔡英文,用選票持續推動創新進步的政策,強化世界的台灣!
賴清德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港仔愛台灣Neil in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港仔愛台灣Neil in Taiwan》Youtube 頻道助養計劃 ================================================ 綠界: https://p.ecpay.com.tw/76507 PayPal: https://www.paypal.me/N...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賴清德 Facebook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賴清德 Facebook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港仔愛台灣Neil in Taiwan Youtube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Youtube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新聞] 香港移民潮:台灣收緊審批強調「國安疑慮-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新聞] 香港移民潮:台灣收緊審批強調「國安疑慮 - PTT 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移民台灣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移民台灣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賴清德 Facebook 八卦
此次來美國的助選行程,從舊金山、芝加哥、華府,到最後一站紐約,所有活動在今晚畫下圓滿句點。感謝舊金山鍾振乾、芝加哥許肇祥、華府簡明子與紐約賴弘典等各位總召集人,還有後援會各級幹部的辛苦籌劃,以及所有鄉親出錢出力、熱情參與。
你們的台灣心、故鄉情,一直是台灣進步的力量,感謝您們,有您們真好。因為我九月底便前往歐洲,因此未能參加日前洛杉磯與休斯頓的造勢活動,對當地僑胞鄉親感到很感到抱歉。但懇請大家一定要回來台灣投票,捍衛本土政權,讓蔡英文總統高票連任,民進黨立委過半,壯大台灣!
今天在紐約,我希望大家能夠:
一、用自由女神的民主精神來守護台灣
紐約是世界的首都,吸引世界各地的逐夢者,呈現多彩多姿的多元文化。矗立在港口已經一百多年的自由女神像,見證無數外來移民,包括各位鄉親在內,都已融入美國社會,也因此孕育出美國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這些價值也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
2001年的9月11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遭受恐怖攻擊,兩架遭到恐怖分子挾持的客機撞上雙塔,讓這兩座紐約的地標建築倒塌,這是紐約最黑暗的一天。
13年後2014年,在世貿雙子星大樓原址,一棟新的世貿大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重新站了起來。這棟建築以「自由塔」(Freedom Tower)的名稱重建,這是紐約的重生,也表現出自由在美國人民心中的地位,不會因任何苦難而改變。現在自由塔和自由女神兩相輝映,更顯示美國的偉大:因堅持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而偉大!
自由就像是水和空氣,只有在失去時才發現它們的重要,都要大家珍惜、保護,不能失去自由!
現在,失去自由的憾事,正在香港發生。雖然反送中運動出現許多悲劇,但是香港人非常勇敢,前仆後繼反對中國政府剝奪他們的自由。香港反送中運動象徵香港一國兩制的失敗,中國強壓給台灣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及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皆不可行。
所以明年的選舉,我們全力支持蔡英文,用選票向中國說不,用自由女神的民主精神,逗陣守護台灣!
二、用世貿大樓的重生勇氣來壯大台灣
911的恐怖攻擊,世貿雙子星大樓倒塌對美國的民心士氣造成極大的影響,但全美上下一心進行反恐工作,尋求國際的支持,透過各種管道達到目標。倒塌的世貿大樓在事件13年後重新站起,展現了美國令人欽佩的勇氣!
台灣是年輕的民主國家、勇敢的民主國家,蔡總統在今年的國慶演說指出,過去70年來台灣歷經823砲戰、退出聯合國、石油危機、96年台海危機、亞洲金融風暴、邦交國斷交、種種天災,以及後來一次次來自中國的文攻武嚇等重重挑戰,但台灣不但沒有被打倒,反而更強壯、更堅定。未來在面對中國的各種打壓下,台灣必然處境困難,需要大家全力支持蔡英文,用世貿大樓再生的勇氣排除各種障礙,持續發展經濟,推動改革,落實轉型正義,建設國家,照顧弱勢,壯大台灣!
三、用創新進步的政策,強化世界的台灣
紐約雖然是大都會,但卻能與時俱進,時時增加城市的新面貌和新創新。布魯克林區不再早年是陰暗的角落,如今轉型成文化和新創產業重鎮。
我曾經造訪過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曾經是運送屠宰肉品的高架鐵道,經過當初市民和市府保留重建,如今成為曼哈頓西南邊的休憩和觀光新景點,也連接到西岸哈德遜河畔的最新都市開發區;與中城(mid-town)隔著東河(East River)的皇后區長島市(Long Island City),過去多是工廠廠房,經過保留重建,如今也成為高科技和電商產業核心群聚。
紐約市朝創新發展,台灣也正走在創新的路上,政府積極引導經濟轉型、產業創新升級,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讓年輕人勇於用創意來開創新事業,並且協助產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並已經跳脫「貨出去、人進來」的傳統模式,而講求提供「智慧解決方案」和「人才培育交流」,這才是有遠見的經濟投資。
過去三年來,Google、Facebook、亞馬遜的AWS服務也都紛紛在台灣成立人工智慧(AI)的人才培育和研發中心,並且扶植在地新創團隊。這些成果也得到國際認證:2019年位於瑞士的「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在全球141個國家中排名第12名,比2018年更進步一名,是全亞洲第4強。在創新能力排名上,台灣和瑞士、德國、美國持續並列全球四大「超級創新國」。
所以明年的選舉,敬請大家全力支持蔡英文,用選票持續推動創新進步的政策,強化世界的台灣!
賴清德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之前談過不少「和勇合一」的不同戰線,但很少朋友打淺藍主意,這篇希望填補這漏洞,因篇幅所限,《明報》只能刊出一半內容,這是五千字原裝長版。這裏有不少目標受眾,請大家討論指正。
上週談及香港面對「一國兩制3.0」的高壓白色恐怖時代,真‧香港人醞釀了九條戰線,各有不同的沙盤推演。不少朋友始終以非黑即白思維,看待其他戰線的成效,但今天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單一戰線,無論是和理非、勇武、經濟、國際,都是不可能獨自成功的,因為傳統思維的計算,正是對家的強項;必須多管齊下,百花齊放的continuous a/b testing,才能產生不能預知的蝴蝶效應。要走到終點,希望無論是哪門哪派,即使沒有蕭若元先生的水晶球,對此也能明白。
今天希望探討其中一條戰線:「淺藍戰線」。他們怎樣能促成「五大訴求」,而不是成為各大五十大板、破壞團結的維穩,事關重大,甚至可能是全局關鍵。至於其他戰線,日後會分別再談。
古今中外,「淺藍」群體的「時代革命」
所謂「淺藍」,其實都是明白事理、愛護香港、土生土長的傳統精英和專業人士,和「淺黃」的最大差異,只是前者因為種種原因更需要穩定,但不代表他們不重視核心價值。《逃犯條例》能激起二百萬人上街,就是得到「淺藍」全力支持,有劉鑾雄揭竿而起開始,各國商會、大小商界、專業人士、公務員集體大反彈,地產界石禮謙在議會虛與委蛇,才能突破反對派的同溫層,反映「淺藍」對樂崩禮壞、仗勢凌人、白色恐怖那一套伎倆,有發自內心的反感和鄙視。而古往今來,任何結構性變革,都缺不了建制內部的逆反。我們且舉出一些耳熟能詳的例子:
中國辛亥革命,新派軍事強人袁世凱倒戈;
台灣威權時代終結,蔣氏父子培養的李登輝「出櫃」,成為本土領袖;
日本大政奉還,幕府海軍領袖勝海舟與西鄉隆盛議和開城;
馬來西亞變天,靠的是前總理馬哈迪以九十多歲高齡投向反對派;
蘇聯改革開放,來自新生代總書記戈爾巴喬夫;
南非種族隔離終結前,支持白人至上的總統博塔被改革派德克勒克取代……
按今天的定義,在關鍵時刻,他們的原身份,都是「淺藍」。
「淺藍」之所以成為「淺藍」,並非對價值的追求不及「淺黃」,而是他們的崗位在現體制的最核心,一旦社會衝擊體制,不能避免的觸及他們的既得利益,因此必然先希望盡力在體制內扭轉,才會考慮其他選項。加上他們公開身份的種種不便,經常要飾演雙面人,鎂光燈下當建制派,私底下則判若兩人,也會出錢出力做實事;其實沒有這群有心人支撐,香港早就面目全非。然而,當制度崩壞過了某個臨界點,強權對價值觀的摧殘,突破他們能接受的最低道德底線、以及根本利益,「淺藍」挑戰制度的土壤,就會齊備。
這土壤,經過過去七個月,在香港「淺藍」當中,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他們有些和黃營一樣,對警暴很不滿,另一些則相對不滿抗爭者,但一律認同特區管治已完全失敗,所謂「止暴制亂」只有反效果,和他們追求的長治久安背道而馳,至於北京的「全面管治」,明顯違背了他們當初對政體投下信心一票的君子協定,「不可以這樣下去」,成了心照不宣的最大共識。這些月來,每次參與傳統精英、在座包括頭面建制領袖和議員的聚會時,都驚訝於他們出奇的心水清:席間他們對林鄭月娥固然痛罵,對傳統泛民也是痛罵——罵他們「做唔到嘢」、「點解咁容易比林鄭講嘢」、「條友關鍵一票真係成日走咗去」等等,酒到三分,就喊「光復香港」,談到年輕人時也會感動落淚,從內容和粗口頻率,會以為置身於本土派網台節目當中。
為甚麼「淺藍」臨界點已過?
首先,自然還是利益,但也不只是利益。在「一國兩制3.0」時代,一個主劇本是雍正皇帝式「改土歸流」,精英的危機感越來越強;今年將有更多中國巨型企業來港上市,華資的持份自也水退船低。特區政府無視客觀現實,硬是演繹土地問題、房屋問題為整場運動的Root Cause,「鬥地主」之心昭然若揭,幸好社會民智已開,洞悉陰謀,反應冷淡,加上李嘉誠巧妙的以慈善基金四兩撥千斤,令商界居然和市民連成一線,連屈臣氏和百佳也被列為「黃店」。李嘉誠在年輕人當中的威望忽然遠超傳統泛民,「李氏力場」由刻薄老闆的象徵、變成香港的護城牆,背後角力,一葉知秋。商界面對北京威逼利誘,不得不跟隨主旋律「止暴制亂」、主動投誠,北京也會把一些內地地皮待價而沽,權作犒賞,但商人的根本觸角,就是避險,而避險必須對沖。即使表面上最馴服的大家族,他們的家族投資基金,也早就轉戰全球,因為他們知道香港這樣下去,絕不能長遠保障自身利益。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會感受到價值觀受侵蝕的白色恐怖,但淺藍同時更會從具體利益,體會切膚之痛。法治精神(不是中式「依法治國」)、專業操守,一直是香港立足全球的最大優勢,內裏隱含一個check and balance潛規則,香港人處理due diligence、compliance的專才,都是國際社會的信譽保證。一直有種說法是中國需要香港、不需要香港人,但邏輯上,「留島不留人」是徒勞的:深圳前海宣稱以香港制度建立、交由內地人打理,理論上,也可算作香港的「半飛地」,但明顯失敗收場,就是因為在運作過程中,缺少了香港法治精神和專業操守的內部制衡,國際社會就不會信任。現在中環的內地精英雖然越來越多,因為需要中國聯繫的職務確實很多,但說到compliance,始終以香港人為大本營,對此,北京也心知肚明,那香港「前海化」,又有甚麼好處?
海洋公園就是標準的反面教材:猶太生意奇才盛智文當(義工)主席時,面對強敵迪士尼橫空出世,依然轉虧為盈,卻被梁振英政府以莫須有罪名忽然換走,連這類純商業公職也拿來當政治酬庸;新領導對經營公園毫無熱情,浪費了大量開支在顧問費、刻意轉向為針對內地人的主題公園,大好形勢下轉盈為虧,假如嚴守昔日制衡,斷不會如此。盛智文雖然在特首選舉「站錯邊」,但能力有目共睹,已經是滑不溜手、逢人稱「nice guy」(或「nice girl」)、甚至主動歸化中國籍的「時務俊傑」,用新一代語言,已經「雪雪聲」,依然被清洗,何況他人?大企業有條件在海外對沖,但中小企、專業人士眼見香港日漸淪陷,又可以如何?警隊是否受有效監管、銀行和國泰員工的社交媒體會否噤若寒蟬、老師校長會否被天天被篤灰,這些和企業管理會否受「一國因素」影響而犧牲專業,完全一脈相承。這樣下去,「淺藍」在社會還有甚麼不可取代性?
制度改革失敗,與傳統泛民的責任
那「淺藍」可以做甚麼?自然是「淺黃」單獨做不了的事,而根據香港現制度,「淺藍」棄暗投明,足以一錘定音。當然,新一代已經對制度毫不信任,而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一來《基本法》的設計,本來就是讓建制派「屈機」;二來傳統泛民在過去22年,莫名其妙地甘於被「屈機」,從沒有盡力在體制內光復香港。以功能組別選舉為例,事實上,不少團體票設計有大量灰色地帶,假如泛民及早覺醒,正正常常的組織工會、商會,不少功能組別都能搶過來。不像現在這樣,只挑容易勝出的功能組別像法律界、教育界參選,其他界別完全放棄,既失去不參與小圈子的道德高地、又沒有進取到無所不用其極促進體制內質變,才會和林鄭月娥一樣,失去幾代人的信任。
不少朋友繼而問,即使贏了一些功能組別議席又如何,和「五大訴求」、特別是雙普選,有何關係?會否反而永續了現制度?我不知道傳統泛民為什麼沒有進行這樣的公民教育,但其實真正熟讀《基本法》(不是官方教導那種洗腦讀法,而是reversed engineering的獨立思考讀法),就會產生答案。根據《基本法》,由於行政主導,特首權力極大,幾乎所有權力都集中在一人,只要特首會同(自己委任的)行政會議提出議案,改變功能組別內部組成方式只是本地立法,立法會有簡單多數(不同議員議案要兩個組別的多數票同時存在),就能通過。因此,立法會是否過半,有重要影響;由於建制派的老弱殘兵眾多,即使不過半而極其接近,對方也不再「有險可守」。
《基本法》的秘密:功能組別、選委會,能落實「五大訴求」嗎?
因此,一個支持「五大訴求」的特首,在簡單多數立法會的配合下,可以提出所有功能組別改變選舉方式,也就是彭定康時代「新九組化」的變相直選,令全港每人一人兩票,結構上形同上下議院,那時候,整個議會的組成,會基本上得到充份民意授權,具體甚至會比「六四黃金比率」更偏黃,民間的主要訴求,不可能不通過,那時功能組別是否要取消,就純粹是策略問題,而不再是政府認受性的問題。特首選委會的功能組別,也根據類似原則選出,即同樣可以根據類似準則由特首建議修改,那時候,特首選委的組成,同樣會大致以六四比出現。「泛黃」選委只要根據嚴謹的民調,選出眾望所歸的特首,政府的Mandate自然也會出現,屆時831框架不用取消、也已經被自動繞過,「五大訴求」,除非北京根據湯家驊一類的「法律」意見又搬龍門(這一點隨後再述),看不到不能實現的理由。
任何人的耐性,都是有限的。某程度上,2020年立法會選舉、2021年的選委會選舉,非建制陣營能否過半,是光復香港的最後希望;而只要「淺藍」代理人支持「五大訴求」、也希望「光復香港」,在結構性議題,已沒有「黃」「藍」之分。由於有效的組織票需要一年運作,就算現在才恍然大悟,飲食界外,新工會、商會、企業的註冊,已趕不及今年立法會選舉,但在來年選委會選舉,依然大有可為。假如政府連這些體制內行為也打壓,我不相信在「公務員secrets」看不到斷正的證據。
日前有報導,曾俊華、田北俊等傳統精英有意在來屆選舉「做啲嘢」,似乎潛在名單還在加長當中。以目前政治氣候,這組合在直選無疑兩面不討好,只會被雙方視為「鎅票黨」;但在功能組別,不少界別的「泛黃」票始終不夠,但加上支持「五大訴求」的「良心藍」、「知識藍」,卻或能變天,這就是「淺藍」戰線的關鍵。畢竟是曾俊華在財政司司長任內,決定興建本土派最重視的海水化淡廠,有「港人港水」的先見之明,田北俊也是成功阻止廿三條立法的關鍵人物,後來被北京「搣柴」,現在更明言支持「光復香港」,他們不同披著香港人皮的林鄭月娥,都是真香港人。
九條戰線的默契:假如北京不委任一個非欽點特首……
假如經過這波香港史上最嚴重的政治危機,還是沒有任何改變、甚至進一步收緊,香港上下對整個制度,都會失去最後的信任,順民化、暴民化、移民化,三民都會另找出路,不會再浪費時間在一個被證實的騙局。因此,說這是某程度上的最後一戰,並不為過。
最後問題是:北京會接受嗎?
極端建制派一直吹風,說只要非北京嫡系在選委會得到超過601票,北京就會搬龍門,要麼改變選舉規則,要麼強調實質任命權、不委任當選人,勸大家死心。奉勸這些朋友,假如是真心愛國愛港,就不要添煩添亂,因為真香港人的各條戰線,是互相配合的,假如真的如此,北京面對的不可測性,超乎想像。除了上述全港大反彈,還有由北京摧毀制度的certification:根據《基本法》,「一國」自然有權想怎樣就怎樣,但以後還有沒有人相信你的制度,卻是另一回事。國際戰線下,屆時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能否保全,中國在此間中美貿易戰的關鍵時刻,能否繼續利用香港「走出去」、避險、吸外匯、當白手套,一律成疑;勇武派幾乎肯定的升級行為,會得到self-justification,假如警方大規模鎮壓,只會讓國際社會certify香港;而一個當選而不獲委任的民間特首,根據國際慣例,已有足夠mandate,像當年北愛爾蘭那樣,出現平衡政府、甚至海外流亡政府。屆時其他路線的潛能瞬間井噴,弄假成真,完全是極左派的責任。
這時候,最愛穩定的「深藍」,就是時候出場了。他們怎樣保守也好,那時也會明白屈小姐一類極左劇本,只會讓香港永久亂下去,讓他們永不安寧,所以理應讓北京、特別是新到任的中聯辦主任理解,中國和香港,本來並沒有根本矛盾,中國在香港的最核心利益,例如怎樣「走出去」,香港最激進的反對派也從沒有系統性針對。港人要求的,本來只是《中英聯合聲明》承諾的真一國兩制,假如能順水推舟,撥亂反正,光復香港,何樂而不為?難道2012年以來,極左代理人興風作浪、破壞香港的證據,還不夠罄竹難書?
明報筆陣,2020年1月20日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港仔愛台灣Neil in Taiwan Youtube 的評價
《港仔愛台灣Neil in Taiwan》Youtube 頻道助養計劃
================================================
綠界: https://p.ecpay.com.tw/76507
PayPal: https://www.paypal.me/NeilinTaiwan
勞健保薪資對照表
================================================
https://twworkforce.com/2019/11/17/3in1/
頻道聯絡資訊
================================================
Whatsapp: https://goo.gl/k3oej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LovekentingHK
FB 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eilintaiwan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illie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vq_mQJi-U4/hqdefault.jpg)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Youtube 的評價
拜登最近(12月28日)發表講話指美國要與理念相近的國家聯手抗衡中國,追究其貿易、科技及人權上的不當作為。
究竟拜登上任後對中國、台灣甚至美國本身有甚麼影響呢?聽聽陶傑分析
▼▼影片重點▼▼
00:16 拜登會變 ChinaJoe?
01:13 科登上台後台灣局勢大變?
02:55 美國核心價值將會被破壞!
03:50 移民、新全球化導致美國貧富懸殊
05:58 美國階級衝突前所未有
06:51 美國科網龍頭 操控輿論
07:54 拜登是廢老、扯線公仔,幕後有邊個?
相關影片﹕
譚新強:美國如傷兵無得同中國鬥!
https://youtu.be/8B97QRcSks0
黃國英:螞蟻上市失敗非壞事!
https://youtu.be/W_0-w43LSFM
陶傑﹕特朗普仲有得翻身
https://youtu.be/wqKqYqhdzv4
#拜登 #美國大選 #台灣 #對華政策 #五眼同盟 #陶傑 #特朗普 #ChinaJoe #台海局勢 #中美冷戰 #經一拆局 #華盛頓 #科網巨頭 #Zuckerberg #apple #SteveJobs #新全球化 #全球化
▼▼查看更多▼▼
?下載全新《經濟一週》App ,盡享足本內容及獨家投資分析:http://p.nmg.com.hk/ackx09
全新聲音節目《經一開咪》:http://p.nmg.com.hk/cehuv1
喺屋企或喺辦公室都可以隨時聽,點擊收聽更多節目!
【經一拆局】► https://bit.ly/2MwYd4o
【Big Boss Theory】 ►https://bit.ly/2A3943e
【有樓生活】►https://bit.ly/2AJpCxm
【經一移民局】►https://bit.ly/2Y13Mxb
【理財真人Show】►https://bit.ly/3ePSVNb
追蹤《經濟一週》各大平台:
FB ►https://bit.ly/3cAI9J6
IG ►https://bit.ly/374j8Fq
TG ►https://t.me/edigesthk
Linkedin ►https://bit.ly/2XyvBO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JAn8cBoiEQ/hqdefault.jpg)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評價
越來越多人加入餐飲創業當中,有成功就會有失敗,是什麼原因讓看似簡單的餐飲創業,做起來卻這麼難呢?如果你準備創業開餐廳,以下的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就不能錯過。今天 #我要做訪問 繼續邀請了餐飲業達人顧問 Franco分享一下過來人開餐廳的經歷,與及最成功及最失敗案例。
#投資金額 #創業 #餐飲業達人 #茶餐廳 #咖啡廳 #西餐廳 #餐飲 #飲食業 #Franco #開餐廳 #開餐廳成本 #開餐廳課程 #我要做餐廳
======================
1) 本月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Franco餐飲創業分享講座▶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ity-reg-c?frarest=yt
Aaron外匯講座分享會▶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ity-reg-c?aarfx=yt
新我要做富翁 試堂分享會 (香港站)▶ https://edu.money-tab.com/sharing-trial?mts=yt
贏在美股試堂分享會(Online)▶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ity-reg-c?jackus=yt
Jonathan MT4自動交易程式分享講座+試堂▶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ity-reg-c?jona4=yt
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https://edu.money-tab.com/all-event?all=yt
2) 《我要做富翁》網上版登入/APP下載:http://onelink.to/mtap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dWNwPuaS1o2dIzugNMXWtw?sub_confirmation=1
讚好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U6nvwUS7FY/hqdefault.jpg)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台灣投資移民失敗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創業移民成功案例、台灣投資移民失敗、香港人投資移民台灣流程有關電玩與手遊文章或書籍,歡迎來遊戲基地 ... ... <看更多>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台灣投資移民失敗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創業移民成功案例、台灣投資移民失敗、香港人投資移民台灣流程有關電玩與手遊文章或書籍,歡迎來遊戲基地 ... ... <看更多>
台灣投資移民失敗 在 [新聞] 香港移民潮:台灣收緊審批強調「國安疑慮-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