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築和世界交朋友,台灣正搶手!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舉辦的 #粗獷主義建築展,是台灣近年非常精彩的跨國合作展,思瑤實在太愛了,前前後後去看過五次了!!!
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謝謝 賴清德副總統支持建築文化的推廣,是有史以來第一位親臨參觀台灣建築展覽的國家領導人,對於長期投入建築藝術文化界的好友們,是莫大莫大的鼓舞。
建築回應社會、反映時代,是文化的重要表徵,進步國家都將建築列為重要文化工作項目。
這是為什麼思瑤努力推動催生 #台灣建築博物館,希望以國家的力量,系統性保存建築文化,全方位實踐典藏、策展、研究及教育的博物館任務。
這檔展覽由德國建築博物館進行策辦,巡迴歐洲後亞洲第一個展出國度,就是台灣!
粗獷主義是二次戰後全球性的建築運動,台灣不但沒有落後國際,更出現不少讓世界驚艷的作品。
感謝兩位國際共同策展人~台灣的王俊雄教授、德國的Oliver Elser,更感佩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Jut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Architecture主辦,讓這樣珍貴的建築文化研究及保存運動,在台灣被看見、被重視。
思瑤也特別邀請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廖俊智院長、 台北醫學大學林建煌校長一同觀展,兩個機構內都有非常珍貴的粗獷主義建築作品,我希望大家一起投入保存工作,讓珍貴文化不再 SOS!
「民間帶頭,政府跟上」「國際合作,國家投入」!
台灣的建築文化界準備好了,我會加強監督文化部加速台灣建築博物館的籌備, #讓建築成為台灣軟實力的代表,對內深化台灣文化內涵,對外持續驚艷全世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院第7屆第6會期內政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一、審查內政部函送「財團法人中央營建技術顧問研究社99年度預算書」案。 二、審查內政部函送「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臺灣營建研究院、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台灣建築中心、中央營建技術顧問研究社、消防發展基金會、義勇消防人員安全濟...
台灣建築 研究院 在 吳思瑤 Facebook 八卦
我又重出江湖了!
藝文活動趴趴走!
今天兩場活動都與思瑤這四年投入推動的文化政策相關:
一場是為《設計研究院》成立更與國際接軌的跨國論壇,並簽署國際合作的MOU。
另一場是思瑤催生中的《建築博物館》前期策展「家。流動與安住。台灣住屋建築風景」。
在組織再造朝瘦身精簡的當代思維下,要在政府體制內成立新的組織機關,是非常艱難的。正因為得來不易,更應該嚴格監督,讓它順利運作。
思瑤投入努力750天,《設計研究院》即將於2/1正式掛牌成立;而《建築博物館》目前仍在「軟體先行、硬體在後」的倡議醞釀階段,還需要更多助力與共識。
孩子不管已經誕生、或是還在懷孕催生的階段,思瑤都會當個好媽媽,悉心照顧,讓它更好!
#台灣設計研究院ComingSoon
#台灣建築博物館DreamWillComeTrue
#思瑤的政治文化力
台灣建築 研究院 在 吳思瑤 Facebook 八卦
《推動再生能源,那再生建築呢?》
在台灣,水泥產業被社會強烈批判,但台灣的建築政策卻原地踏步不思改革,對其他再生循環的材料、工法一再設下重重障礙。
我們往往也本末倒置,在大量使用傳統的RC結構、耗費了大量高耗能的鋼筋、以及破壞環境的砂石資源後,再來倡議、研究發展「輔助性」的節能與降溫的綠建築技術,豈不事倍功半?
思瑤有機會向一群推動木構造的建築專業者請益,包括台灣在世界知名木構建築《 #北投綠色圖書館》建築師張清華、推動環保建築的先驅建築師洪育成等。
建築界已有愈來愈多有志之士開始推動 #木構建築,做為台灣營建部門節能減碳、再生循環的突破策略。
木構造好處多多,除了材質本身的永續性;興建過程的低碳排放大幅減少對生態的衝擊;木屋其實具備更良好的調溫功能,可以有效減少對冷暖氣的耗能依賴;而搭配最新的工法,木構房舍的營建速度更是比一般RC建築快2~3倍。
看看國際案例:
歐美國家近十年大量投入木構造建築,尤其是高層建築部分,屢創紀錄。
加拿大在2017年完成全世界最高之全木構造~18樓、53米高的UBC大學學生宿舍《Brock Commons》,而這案例主結構體,驚人地只花不到十週的營建時間。
2018年奧地利的《HoHo Wien》將以24層樓、84米的高度,刷新世界最高木構建築的紀錄。
而目前歐美各國設計規劃中的案例,都在20至33樓不等。
在亞洲,新加坡建設研究院近日來台交流,更表示政府已經啟動高層木建築之推動計劃,且星國政府採取補貼方式,作為推動木構建築的政策誘因。
日本,更是將 #2020東京奧運主場館 作為「 #木與綠色的競技場」,建築師隈研吾利用最新技術還原日本傳統木結構建築,「向全世界豪氣發信」!
其實,自從921地震後,台灣就開始有推動木構造的契機;只是十餘年過去了,中國、韓國的木構造發展,已大幅超越台灣,台灣則是不進則退。
思維與法規的落伍,往往都是造成台灣競爭力落後的主因,需要大膽突破!
國人對木構造存有偏見,對於耐震、防火、防潮的功能抱持懷疑,事實上時代技術日新月異,「耐火、防蛀、防震、有益健康」正是木構造的優勢,亟需翻轉國人的認知。
另一方面,政策精進調整更刻不容緩!
台灣的建築相關遲遲不思鬆綁對木構材質的不合時宜限制,具示範指標的公共建設更因為採購單價的原因,成本稍高的再生材料往往不可能被採用。
台灣若能推動木建築,不僅能呼應全球趨勢,也是創造綠色經濟,搭配 #新南向,啟動主導亞熱帶建築發展的契機。
思瑤會努力,啟動相關修法與翻轉建築政策,替台灣建築環境打造更友善的法規,提供永續建築更多元的選擇性,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建築管理機制。
#木構造建築好處多多
#思維突破就是前瞻
#思瑤姐姐全力支持國內建築設計能量
#環保建築 #再生建築
台灣建築 研究院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評價
立法院第7屆第6會期內政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一、審查內政部函送「財團法人中央營建技術顧問研究社99年度預算書」案。 二、審查內政部函送「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臺灣營建研究院、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台灣建築中心、中央營建技術顧問研究社、消防發展基金會、義勇消防人員安全濟助基金會及臺灣省義勇人員安全濟助基金會100年度預算書」案。

台灣建築 研究院 在 【iBT映像建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攜手台灣建築中心 - YouTube 的八卦
智慧生活系統中部動態展示區今舉辦開幕茶會暨成果發表會「智慧生活系統中部動態展示區」於今(109)年10 月07 日正式開幕,內政部一直致力於推動「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