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華大學吉祥物:環頸雉 >
在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服務,偶而會聽見遊客說「我在東華大學也有看見帝雉耶!」這時我都會帶著微笑回答:那不是帝雉喔~那是帝雉的好兄弟「環頸雉」。
環頸雉是一種廣泛分佈於亞洲的雉雞,從中亞一直到越南都有他們的身影;其中也分成32個亞種,在每一個亞種間都存在著微小而顯著的差異,簡稱小確異(?)光中國大陸就有19個呢!而台灣則有一種特有亞種,羽色鮮艷繽紛,最大的特徵是脖子上的白環在喉嚨有一道3公分的缺口,像塊玉玨掛在頸上。
環頸雉原本生活在全島低海拔平原草地,生性非常害羞和帝雉完全相反,遠遠見人就先臥倒假裝對方看不到,覺得自己被識破了就快跑,夜晚會回到樹林或高草叢中歇息,是典型的開闊地物種。早年農業時代因為到處都是可以棲息的田野,因此是最常見的鳥類之一,又因為他們在繁殖期的時候會大叫宣示領域,所以人們又叫他「啼雞」。然而今天因為平地都被我們拿來住了,他們體型大可以吃、羽色又鮮豔漂亮常被拿來當寵物,在這三重壓力下西部已經幾乎看不見他們的蹤影,只有東部平原能比較容易目睹他昔日奔馳於旱田間的風采。另外韓國來的高麗雉會和他雜交導致基因不純,雜種的問題也是台灣環頸雉的另一項隱憂。
東華大學,因為有廣袤的腹地與未開發區原始的樹林,是全台灣最容易看到純種台灣環頸雉的地方。身為一個大專院校,能有這樣驕傲的大鳥在校園間漫步、陪著一起聽課真的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了呢!
#野地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素有「櫻都」美稱的霧社。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海拔1148公尺,...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 關於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 關於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 關於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YOYOTV Youtube
- 關於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YOYOTV Youtube
- 關於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YOYOTV Youtube
- 關於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平地常見鳥類(全三篇之一) - 攝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八卦
罔顧生態 農地轉移「上下一騙」
邱傑/畫家、農(桃園市)
農地移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記者林敬家/攝影
台灣農地因買賣、繼承或其他各種原因而轉移時,現行規定在執行面上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上下一騙」騙成一團,不知政府相關單位是故做不知,還是真的眼瞎耳聾?其中甚至因而衍生的一條龍商機,商人賺飽,生靈塗炭,惡法之惡,莫此為甚。
農地移轉規定是標的物必須仍是農地,凡有被移做他用則須回復為農地方得辦理轉移。這樣規定看似合理,也是確保農地維持農用之手段。但在執行面上卻是漏洞百出,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例如農地已被大面積填埋水泥,賣者便須請來「專業指導」,在水泥鋪面上填上一層泥土,而後於其上進行植栽以展示出一個農地仍為農用的形狀。運土、鋪土是一種專業,植栽又是另一種專業,內行專家指導之下,植栽物最常見的是火龍果苗、芭樂苗、香蕉苗等等價錢便宜而又好種,種下去即使未加照顧,至少也可以維持一個月兩個月生命,這樣的生存期足夠讓有關單位前來通過會勘而讓買賣順利完成轉移。一旦轉移通過,苗木即行剷除當成垃圾,泥土運走,續往下一個轉移案循環使用。這樣的專業與分工下,所謂確保農地農用政策根本形同虛文。
而因為這樣教人虛應故事的政策,卻又造成了大地環境的另一種災難。許多土地所有者因擁有多年,無力維持全面積耕種,其中用以耕墾土地比率偏低,現實面上或許千坪土地只使用百坪種瓜種菜,其餘十之八九任其成為荒野。
如此荒野狀態之地貌,事實上是對土表與環境最友善者,土表因植物成長而獲水土涵養,昆蟲、鳥類、爬蟲類、兩棲類相繼出現,凡是休養之土地無不自然形成若大若小的各別生態系。在人力缺乏、人口老化之偏鄉,如此小型生態區塊更往往相互併連,形成大型生態環境,出現的生態現象常令人驚奇、驚喜。
筆者曾連續兩年以白鼻心為主題調查其在桃園海岸線農村荒野存活現狀,驚喜發現即使工業化及環境汙染、大肆砍伐開拓而造成生態惡化,白鼻心仍有存活之少量族群勉力繁衍。若干區域且還可以看見貓頭鷹(領角鶚)、穿山甲,溪澗也仍可見到河鯽、蜆、蚌、鰻、鱔、蟹等原生水族。許多人都認為當今因田溝圳渠幾乎皆已遭不當之水泥化而造成鰻魚無法溯溪返鄉,但海岸入冬仍有大批人民下水捕撈鰻苗出售,即可回推鰻魚在內陸水域存活。
吾人保護環境行動如此之軟弱無力,日日為生靈之存續憂心,而政府卻僅僅為了口號上的確保農地農用及行政方便,忍教自然形成的荒野生態因轉移而一夕夷為平地,真乃教人扼腕。農地轉移之執行面,應是檢討的時刻了。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八卦
桃林鐵路~我曾經每天和它擦身而過,一直不懂它服務的目的地是什麼,現在它要停駛了,我當然也沒機會去跟它說再見。我真不算是火車迷,只能算是喜歡坐火車的旅人。
再見了,林口線──桃林鐵路紀行
(作者按:林口線將於年底結束營運,此後將自台灣地表消失。原本以為它會轉成桃園機場捷運線或輕軌,看來是胎死腹中。我特別翻找出此五年前的旅行筆記,重騰此文,以茲懷念)
●
關於火車旅行,我一直有個浪漫的想像,每個年代的少年都該有自己學校附近的蹺課路線,通往一處難以敘說的荒涼祕境,一代承傳著一代。在桃園地區教學時,翻開地圖審視,我便注意到了桃林鐵路的存在。
這條從桃園火車站出發,靜寂地通往竹圍海岸的支線火車,不像駛往竹東內山的內彎線,因了山巒瑰麗、老街淳樸,常見諸媒體雜誌,吸引遊客前往。原本,我也以為,至少中原、中央等大學的學生們都該知道桃林鐵路。豈知學生們也都未聽聞,更少有人搭乘。
桃林鐵路即過去的林口支線,素來只作為貨運支線,載運發電用的燃煤或水泥等原料用品。五年前搭乘時,才開始戴運旅客兩年。一天僅早晚二班,提供通勤的學生和附近上班族來去,其它時間繼續做為運煤的專用路線。
只是那唯一的早班,6:55,對多數外來者而言,未免太早。這等車次,便難以吸引旅遊者的青睞。再者,新設停靠的四個簡易站,翻查地圖對照,大至為熱鬧街市或工廠聚落的一隅,周遭並無豐富觀光景點。
無怪乎,這條台灣唯一往西的支線,宣布開始載運旅客後,只有二三天的新聞見諸報端,就少有人提及。連現在專門挖掘新旅遊景點的媒體,似乎都毫無興致,可見其一路景觀之荒疏。
久而久之,一般旅遊記者沒印象,連學生也疏忽它的存在,都是可以理解的。那年我卻試著把它當作一條探索的路線,嘗試著過去探訪小鄉鎮的方式,想要找到一些有趣的可能。有天清晨我便搭乘了六點的莒光號,從台北趕抵桃園車站,再轉乘位於旁邊的桃林鐵道。
一輛塗著竹圍彩虹橋的列車,停靠在專用的小月台上。等候開車的駕駛員,拎著大圓圈的銅製路牌,準備出發。目前唯有花東線火車和幾條支線,仍在使用這種火車專用路牌。
這條支線火車是免費的,任何人都可搭乘。兩節舊式車廂,鋪著長長的兩排綠皮坐椅,屬於早年的柴油客運。目前只剩東部線,還看得見這樣的簡樸內涵。乍見時,不免懷念,早年的北淡線火車。
坐進車廂時,清一色是高中生。桃園高中的男女同學,分別著黃衣藍褲,坐滿了兩排長長坐椅,各自埋首於課本的閱讀和筆記。居間,又有穿著灰衣藍褲的南崁高中學生,同樣拿著書本,專注力似乎就欠缺一些。但不論哪個學校的,都沒人理睬我的出現。後來,又有兩位婦人上來,大概都是趕去上班的。
等車廂走道擠滿學生時,火車便出發了。這唯一的早班支線火車,速度異常緩慢,恐怕是西海岸之最。在這等龜速前進中,我卻興奮地觀望著,鐵道旁邊的風景。從車窗大抵看見,許多人家的後院,市容最零亂的一面。搭乘火車,往往最易觀看到這等城市的真相。此城更為鮮明,不少巷弄空間,被利用為菜畦耕作之地,有些地方還堆疊著廢棄物。
火車不斷地經過平交道。每個平交道都設有護欄。火車抵臨前,黃黑相間的竹枝柵欄提早垂放下來,旁邊警示器,不斷叮叮噹噹大作。那樣密集節奏的聲音,喚起了,二三十年前,搭乘縱貫線過往的情境。
跟縱貫並行一陣後,抵達虎頭山公園,火車向左朝西而行,很快抵達桃園高中站。所謂簡易站,往往滄茫得只有月台一座,這兒亦不例外。學校就在月台旁邊,桃園高中的學生蜂湧而出後,車廂內剩下零星的南崁高中學生。但月台上又陸續有學生和一些上班族上來。再出發,鐵道兩旁公寓建築少了,郊野田園的綠意,濃厚了許多。
一方方綺麗的菜畦、田野、荒野之地,沿著鐵道零零星星地橫陳,鐵道兩旁邊都是熟悉的野生植物諸如葎草、咸豐草、昭和草和台灣葛藤等。喬木則以山黃麻、構樹、血桐、樟樹和竹林為多。印象最深刻的是苦楝,沿著鐵道非常普遍。這時節正逢苦楝盛開紫花,景觀更有一番風和秀麗。半途還有桃園典型的坡塘溼地,讓人驚喜。
我特別站在車頭前,搜巡著田野的鳥類。藍磯鶇、小白鷺、班文鳥和家燕等,或可一提,但印象最深刻的,當屬紅鳩。鐵道蓋屬空曠之環境。行動魯鈍的紅鳩,素來最愛在這樣的曠野之地啄食。只見緩慢的列車往前時,不時有紅鳩三三兩兩,自車頭前的鐵道鼓翼離去。
如此細膩的觀察,並非一般人所能享受。大家的印象恐怕會集聚於社區聚落和田野景觀,在車窗前轉換、交叉。偶有和鐵道並行的長長廠房,諸如鹽倉、煉油廠等出現,或者是一二種好秧苗的水田,才引發搭乘者的側目。此一情境,大抵在桃園高中到寶中間。
只可惜,我疏忽了,鹽倉對面的鹽庫街。在一處蓊鬱的樹林裡,據說,座落著典雅的古厝嚴德居。
接下去的鐵道兩岸,荒涼更甚,零亂的工廠也多了。但鄉村美景相對增加,北方濃綠的羊稠坑丘陵遙遙在望。寶中到南祥間,還有一段蓊鬱的樹林,或許是這條支線最美麗的一段。火車彷彿穿過了西海岸罕見的平地森林。
南崁高中學生全在南祥站下車。列車再出發時,車廂空蕩,剩無幾人。出了南祥站不久,突地,右邊一個綺麗的水塘座落,水塘之後則有一典雅三合院聚落。不少苦楝樹伴護著,構成美麗風景的旅遊畫面。若有時間,沿鐵道走路,我勢必會探訪這個保留著舊時代風光的環境。
經過內新路,旁邊有快遞公司的廠房。那兒最接近南崁山(五酒桶山)的段落,似乎走個五六分鐘就能接近山腳。由此,水田風光也多了。接近水泥公司時,鐵道旁出現長長成列的水泥列車。它們才是這條鐵道的主角。
旋即,列車抵達了終點,長興站。一如先前三站,這個荒涼的簡易站,什麼都沒有。當我下車,等候回程的列車時,所有人都離去,只剩下空曠的月台,周遭盡是工廠,不時傳來巨大的機器工作聲。我彷彿在一個廠房的中途下車,而非終點站。
空無一人的列車,繼續往前到一空地休憩、保養。約莫十分鐘,再泊靠這月台,準備回程。回去的列車,只有我和六七位老人上車。他們有二團。其中一隊的裝扮,似乎才遊山玩水一陣,準備回家。另外一支,大概就是附近的老人,或許要到城裡拜訪什麼的,始終講不清楚。
前一團老人的裝扮提醒了我,或許有一天,再來長興站,就搭黃昏那班夜車回去了。比如,四月底油桐花季時,兀自拎著背包,翻過百來公尺的南崁山,循那土地公嶺古道,拜訪坑子等地,凱達格蘭族南崁四社的家園。下午,再尋它山路,慢慢折返。前幾年,我遊蕩於此山區,見識了不少昔時鄉村風貌,古道、老樹、茅草屋和舊宅第等等,深深以為,那兒保留著最完整區塊的舊桃園。
經由鐵道的搭乘,再翻山越嶺,這等奇特的漫遊若能完成,合該是生活於桃園,最快意美好的鄉愁了。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YOYOTV Youtube 的評價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素有「櫻都」美稱的霧社。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海拔1148公尺,全區日夜溫差極大,氣候隨海拔高度概分為副熱帶及溫帶季型氣候。南有濁水溪流域、中有烏溪、北有北港溪,東北則有大甲溪流域,形成高山廣佈、河流交橫的特殊地理景,也因此有著多樣且豐富的自然生態。
1.印度蜓蜥:印度蜓蜥廣泛分布在臺灣本島15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區域,以及馬祖、龜山島、小琉球各離島地區,為臺灣蜓蜥屬蜥蜴中分布最廣也最常見的種類。印度蜓蜥在森林底層生活、活動,因此腐植土內的無脊椎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其佳餚;印度蜒蜥鑽到腐葉堆,口含住蚯蚓,破土而出。印度蜓蜥的食性很廣,從環節動物到昆蟲都有。
2.紅紋沫蟬:紅紋沫蟬是低海拔或平地林緣最常見的大型沫蟬,會停在植物枝條上吸食植物莖幹的汁液。紅紋沫蟬又稱「泡沫蟬」, 因為牠們的幼蟲在尚未長大之前會吐泡泡,然後把自己藏在泡泡中間,讓天敵看不到牠,藉此保護自己。等到牠變成成蟲、有自保能力之後,牠才會離開那個泡泡。
3.冠羽畫眉:冠羽畫眉是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分布於中、高海拔的闊葉林及針葉、闊葉混合林,常成群活動於樹冠,非常活潑。牠的最大的辨識特徵在於,頭上暗褐色、高聳的羽冠,也因此成為牠名字的由來。冠羽畫眉的食性偏素食,特別的是牠還會吃花蜜。為了快速的吃到花蜜,冠羽畫眉舌頭的構造和一般的鳥類不同,牠們的舌頭經過演化變得像毛筆一樣,舌尖有分岔、還有很多一根一根細細的刷毛,這樣在吸花蜜時就跟乾掉的毛筆吸水一樣,能一下子就把花蜜吸到嘴裡。
4.菝契:菝契為蔓莖植物,它身上長了很多刺,一是為了保護自己,二是為了能夠牢牢地扣住其它的枝條,讓它可以抓緊之後再繼續延伸。菝契的果實的形狀像煙火炸開一樣,果實無毒,早期曾有人拿來食用。
5.台灣深山鍬形蟲(中部型):台灣深山鍬形蟲喜歡住在海拔五百到一千六百公尺的山區森林。公蟲最常能長到8、9公分左右。全台灣都能發現台灣深山鍬形蟲,但因為區域,牠們有分三種不同的形態:北部型、中部型,還有南部型。中部型的台灣深山鍬形蟲整體的大顎較北部型的台灣深山鍬形蟲要細長一點,北部型的大顎比較粗短。
6.赤煉蛇:台灣赤煉蛇為日行性蛇類,常常以山區溪流、樹林底等潮濕環境為棲地。以青蛙、蟾蜍為食,偶爾以魚或其他蛇類果腹。會在夏季產卵,每窩約8-47顆卵。台灣赤煉蛇有儲存毒液的特異功能,牠們能夠在捕食蟾蜍的同時,將蟾除皮膚腺中的毒液分離出來,然後將這毒液物質集中儲於背側頸部的腺體中,以備不時之需。
7.樹皮螳螂:樹皮螳螂喜歡住在低中海拔森林,牠身上的顏色跟像地衣苔蘚非常相近,不但躲藏得很好,而且非常敏感,警覺性很高,大部分的人很難發現牠們。樹皮螳螂的若蟲,在長成成蟲之前不會離開一出生就棲身的樹,只會在同一棵樹上面。因為牠來到地上的時候,移動並不像在樹幹上那樣敏捷,危險性會增加。所以在成蟲之前,牠盡量會讓自己待在樹上。等變成成蟲,有翅膀了,牠就比較容易能離開生長的樹木。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Jiw9Mvipf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OsqzVkn9v4bLfoMyAu6eQ1WIK0Q)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YOYOTV Youtube 的評價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宜蘭的林美村。林美村原本地名稱為「林尾」,意指礁溪庄最後開墾之山林部落。林美村位處雪山山脈 ,山地就佔了百分之八十六以上。但林美山山勢平緩,海拔皆在四百公尺以內,除了有翠綠的樹林,還有多處湖泊、瀑布、溪流,亦可鳥瞰整個蘭陽平原。是個無論生態還是地理環境都擁有絕佳優勢的寶地。
1.短腹幽蟌:短腹幽蟌是台灣的特有種。牠們最大的特點在於後翅有一個大型的黑褐色斑紋,佔據翅面約2/3的面積,翅斑上並有藍紫色的光澤。短腹幽蟌廣泛分布於低、中海拔的溪流或溝渠,是台灣最常見的溪流型豆娘。每年3~12月均可發現牠們。繁殖季時,會棲在水邊的石頭上,佔據周圍一小塊領域,當成自己的繁殖水域。
2.皮竹節蟲:皮竹節蟲的成蟲主要出現於夏、秋季,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區的草叢之中。為夜行性昆蟲,習慣於夜晚覓食活動,是屬於植物性昆蟲。體長70~100 mm,體色公蟲多為褐色或黑褐色;母蟲則是褐色、深褐色或綠色。辨別公母的方式是,公蟲觸角略長於前腳。但無論公蟲、母蟲,台灣皮竹節蟲都沒有翅膀。
3.繡眼畫眉:繡眼畫眉外觀上有明顯的白色眼環圍繞著黑眼珠為其辨識特徵,也因而得名「繡眼」。是台灣特有種鳥類。廣泛分布在中低海拔,是海拔2000公尺以下森林中數量最多的鳥類。有成群活動的習慣,也會其他小型畫眉鳥混群。繁殖季常出現在中、低海拔闊葉林下層的灌叢中。覓食時會上到森林中、上層,以漿果、昆蟲、種子、嫩芽、花蜜、花粉為食。
4.紫青銅天牛:紫青銅天牛為台灣特有種。外型與紫豔大白星天牛相似,但全身呈現深藍或是紫色、綠色的金屬光澤。紫青銅天牛最大能長到三公分左右,以花蜜為主食。每年的7月到10月在低中海拔山區的闊葉林中,有機會能發現牠們的蹤跡。
5.野桐:野桐又名「白葉仔」、「白匏仔」。是台灣的原生植物,屬於半落葉小喬木,高可達 10 公尺。普遍分布於台灣全島平地原野至中海拔山地約 10~1,800 公尺處,是極為常見的植物。野桐有分公樹、母樹,公樹所開的花只提供花粉,不會結果。此外,野桐葉片基部有兩個會分泌蜜糖的腺體,免費提供螞蟻取食,而螞蟻則為野桐驅除蟲害,而形成互利共生的關係。
6.黃盾背椿:黃盾背椿具有發達的臭腺,遇到危險時刻就會釋出臭味來驅敵。此外黃盾背椿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成蟲生活在平地、低海拔山區,幾乎全年可見。雌蟲於在野桐、血桐、白匏子等大戟科的植物的葉背上產卵。雌蟲有護卵、護幼的行為。黃盾背椿剛產的卵是白色,快孵化的卵呈橘紅色。而若蟲剛孵化後會聚集在一起,過一段時間才各自覓食。
7.白高腰蝸牛:白高腰蝸牛為台灣特有種蝸牛。為特殊的樹棲型蝸牛,分布在台灣低海拔山區,棲息在森林內之樹林或矮灌叢中層,會在樹枝間活動,多出現於樹枝或葉背。辨識特徵為牠的殼為中小型、右旋的,螺塔稍高,殼呈淡黃、白色。
8.光蠟樹:又稱神仙樹、獨角仙樹。因為獨角仙的成蟲喜歡吸食它的樹汁,會用觭角挖破樹皮,加速樹汁流出供其吸食,而得名。又因其木材色具有油蠟色澤,材質堅軔優良,很類似雞油,但顏色較白所以又名為「白雞油」。高可達18公尺,樹皮灰白色,幹上留有雲片狀剝落痕跡。每年4~5月開花,花色為黃白色,有香味。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oiNXuQqA1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FnGjLzTSMeXcnB6C8G3c7yWlF5g)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YOYOTV Youtube 的評價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山。大屯山主峰為海拔1092公尺,可飽覽群山環繞的台北都會區景觀,可眺望七星山、大屯南峰、西峰、淡水河口。
大屯山地理上屬於大屯火山群的大屯山亞群,為一錐狀活火山,也就是所謂的休火山地形。也因此在天山頂部西側的向天池就是一個完整漏斗形噴火口地形,積水成池。「後火山作用」所形成之噴氣孔、硫磺結晶、溫泉及壯觀的崩塌地形最具特色。小油坑附近有箭竹林步道,觀察箭竹林、芒草原和火山植物。
1. 黃星天牛:分布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區,是台灣常見的天牛之一。體長約18~29mm,體色底色為黑色,全身滿布灰色短絨毛,有許多大致左右對稱的黃色或乳白色大小不等的圓點。成蟲在春、夏季出現,夜晚有趨光性,幼蟲的寄主植物為桑樹、無花果和油桐等,在樹幹中鑽洞蛀食的幼蟲會將糞便排在樹幹外。
2. 雲帶天蛾(幼蟲):雲帶天蛾的幼蟲,又叫作雙斑白肩天蛾,是低海拔山區常見的昆蟲,也是台灣特有種的蛾類。牠們在野外主要以華八仙、繡球花這些植物為食。其實我們看到的眼睛狀構造,是長在腹部前端的眼紋,又叫作假眼,並不是真正的眼睛。其作用可用於威嚇敵人、轉移焦點。真正的眼睛則非常細小,位在最前端綠色球狀的頭上。其實各種各樣的「假眼睛」、「尾巴」可是天蛾類的幼蟲常具有的特徵。
3. 鳳頭蒼鷹:又稱粉鳥鷹(台語),為台灣的特有亞種鳥類,也是第二級保育類動物。分布於2000公尺以下的森林環境,是中海拔山區森林常見的日行性猛禽。會停棲在視野開闊的隱密樹枝靜候獵物,也會空中追捕鳥類和昆蟲。繁殖期時,雄鳥常會有振翅行為,會快速振翅且下壓翅膀,之後滑翔而去。頭部鼠灰色,後面有一小搓羽毛(冠羽),也是被稱為「鳳頭」蒼鷹的由來。
4. 栗蕨:栗蕨是低海拔常見的蕨類,它生性強健,可以適應非常惡劣的生存環境,例如在台灣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火山噴氣孔附近,一般植物是無法生存的,但只有像栗蕨或芒草這類植物耐得住乾旱、高熱及強酸的惡劣環境,在沒有其他植物搶地盤的情況下,栗蕨及芒草就稱霸該地了,也因此,陽明山國家公園裡時常可以看到栗蕨成片的生長。
5. 黑殼蝦:黑殼蝦正式的名稱是多齒新米蝦,生物分類屬於匙指蝦科新米蝦屬。黑殼蝦是淡水蝦,只生活在乾淨的溪流裡,所以也做為自然環境的生物指標;雖然牠黑黑小小的不起眼,但是牠可是養魚人的最愛,只要在水族箱裡放上幾隻,就能讓水質乾淨不混濁。也因為黑殼蝦對氨之毒性敏感,被應用於放流水(廢水)生物急毒性檢測方法。
6. 日本樹蛙:日本樹蛙是一種不會爬樹的樹蛙,體型較其他樹蛙小,雌性的日本樹蛙比雄性樹蛙稍大一點。牠們身體背面粗糙,有X或H型深紋。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是牠背部的中央近肩胛的地方有一對短棒狀突起。身體顏色會隨著環境而變化。分佈在平地及中低海拔山區,會在步道、水溝、溪流和地面積水處出沒。因為喜歡聚集在溫泉附近,又稱溫泉蛙。全年皆可繁殖。叫聲為「唧、唧唧」很像蟲叫。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FI7mG9_A/hqdefault.jpg)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台灣平地常見鳥類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常見鳥類幼鳥、台灣常見大型鳥類、公園常見鳥類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輕鬆健身去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台灣平地常見鳥類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常見鳥類幼鳥、台灣常見大型鳥類、公園常見鳥類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輕鬆健身去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
台灣平地常見鳥類 在 平地常見鳥類(全三篇之一) - 攝影板 | Dcard 的八卦
麻雀應該不需要辨認小秘訣XD 2. 八哥台灣目前常見的八哥約有四種,其中最常見的兩種皆為外來種,分別為「白尾巴哥(爪哇八哥)」 「家八哥」與台灣本土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