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遭掩埋的城西防風林】送明信片~
在台南安南城西里海岸,鄰近曾文溪出海口的南邊,有塊突出的岬角,為了防風定砂,50年前大量種植木麻黃,形成一塊100多公頃的防風林帶,就是城西防風林。
這片防風林是我在台南漫無目地旅行的時候發現的,原本只知道這個地方是台江國家公園,根本不知道有一個地方叫做城西防風林。剛開始迷路來到這裡的時候,覺得怎麼會有一個這麼漂亮這麼大片的海岸森林卻一個人都沒有,走在幾乎被雜草覆蓋的森林小徑上就發現這裡的生態非常豐富,可以看見有許多的陸寄居蟹在小徑上覓食,還有許多鳥類昆蟲的聲音。尤其是林相經過長期演替,已經成為次生林,具有森林生態,從底層到樹冠,成為多樣化的棲地。
聽說這裡有一種台灣特有屬的珍貴昆蟲,叫做台灣暗蟬。
台灣暗蟬為臺灣特有屬、特有種,舊名「北埔蟬」,主要棲息臺灣西部平原(以沿海木麻黃防風林較為常見)。
台灣暗蟬的分類地位非常特殊,從牠的學名Taiwanosemia hoppoensis中可看出,牠在屬名的部分冠上台灣,牠在台灣的分類地位上面,牠是屬於台灣特有屬、特有種。
在台灣所有的蟬裡就只有台灣暗蟬的眼睛是紅色的,在翅膀的地方有閃電的標誌,而牠的叫聲是「 ㄉ一ˋ ㄍㄧ ㄉ一ˋ ㄍㄧ」,台灣暗蟬有晨昏鳴叫的特性,這項特性是全球唯一。
台灣暗蟬目前族群數量最大的棲地在台南,也就是台江國家公園內,根據現有研究可推論城西里防風林應該是台灣暗蟬繁殖的核心區。 台灣暗蟬過去曾被一度認為滅絕。目前整個台江公園只有1/3有台灣暗蟬的分布,主要區域是在沿海防風林,城西防風林這片棲息地為狹長型,這一種的棲息地如果中間遭受破壞,會導致嚴重破壞。
20多年前,台南在城西防風林帶,設立垃圾焚化廠,並規劃垃圾掩埋場,分成四期開發,計畫分區砍伐林木,掩埋垃圾。台南大學張原謀老師在城西防風林內進行生態調查,發現台灣特有種的台灣暗蟬,並以計算蟬蛻的方式,估算暗蟬族群量高達20萬隻。砍伐林木掩埋垃圾的開發計畫,在居民抗議危及重要生態下,全案暫時停止。
城西防風林,其實不只有台灣暗蟬、陸蟹、蛙類等生態,還有蜻蜓、蟻獅等昆蟲,以及野兔、鳥類等生態,都等待進一步調查。城西防風林像是個遺世獨立的生態樂園,值得更多關心和更多保護,讓生態能夠永續長存。
資訊來源:https://protectingtt.wordpress.com/
#來送明信片喽將抽出14張明信片送給大家
留言【我想要城西防風林明信片】就可以了。明信片以美麗的風景為主不包含本人特寫的照片請大家放心。
台灣常見寄居蟹 在 台東製造 Facebook 八卦
【365日計劃】 No.160 #台東生活
夜幕低垂、人潮散去後的小野柳才正是熱鬧的時間呢,「#夜訪小野柳」選在暗夜裡探索生態,是小野柳在夏季時分推出最令人期待的活動,跟著工作人員的腳步一同摸黑探險,挖掘小野柳鮮少人知的另一面。
「我看見了 #寄居蟹!哇,前面還有好多好多隻!」
在小朋友的驚呼聲下,一群人順著光線望去,這才發現沿路的階梯、水溝、珊瑚礁岩的縫隙裡竟都出現寄居蟹的身影,這是白天難以見到的景象。
導覽員提醒著我們以手電筒照亮每一次移動的腳步,為的就是防止踩到園區裡正四處遊走的小生命們。
寄居蟹們趁著天黑,全跑到路面上覓食,體積有大有小,數量眾多。此時,導覽員拿出了蝸牛和鳳螺的外殼;當我們還在納悶時,他卻要成員將雙腳踩在殼上,以全身重量試驗殼的堅硬程度。
蝸牛殼輕輕一踩就碎,而小巧的鳳螺卻是用盡力氣也毫髮無傷,原來啊,體積巨大的蝸牛殼,薄脆的不堪一擊,遠遠不及海產店常見的鳳螺、月光螺適合做為寄居蟹的家,也難怪東管處常常發佈募集海螺殼的資訊。
站在夜晚開花的「棋盤腳」樹下,我們從蘭嶼人厭棄魔鬼樹的故事中理解棋盤腳的特性;繁密的榕樹氣根,透過光影的照射與珊瑚礁岩更顯得盤錯交織;沿途停留在林投、白水木、文殊蘭、台灣海棗等海濱植物面前,細細聆聽海邊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這些都是最直接的體驗教育。
親手觸摸每年持續上升的板塊,小野柳讓我們親眼驗證教課書上提及的地質變動,上下倒置的 #巨大砂頁岩,隨著時間生長而覆蓋著的銳利 #珊瑚礁,原來身旁這些沉默的事物,都是土地在說著自己的故事。
每年5月1日~10月31日,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皆會推出此免費導覽活動,來到東海岸,不妨來一場陸、海、空大搜密活動吧,你會知道原來夜深後,小野柳才真正活了起來。
如何報名:夜訪小野柳
#台東製造 #地方生活 #365日
台灣常見寄居蟹 在 NOWnews 今日新聞 Facebook 八卦
左邊怎麼有種寄居蟹的錯覺…
#蟹堡 #螃蟹 #軟殼蟹 #日本 #漢堡
台灣常見寄居蟹 在 寄居蟹飼養方法與環境 - Mobile01 的八卦
台灣常見 之寄居蟹大約有灰白寄居蟹、凹足寄居蟹、台灣紫陸蟹、短腕紫陸蟹、深紫陸蟹及紅化紫陸蟹等等。其中紫陸品種形體最大,也活的最長壽,平均年齡 ... ... <看更多>
台灣常見寄居蟹 在 小行星樂樂TV - 【情緒劇場】留給寄居蟹乾淨的家 - YouTube 的八卦

原來是找不到家的 寄居蟹 ! ... 【情緒劇場】留給 寄居蟹 乾淨的家:帶孩子一起守護環境,保護動物! ... 【樂樂帶你探險去】 台灣常見 的災害有哪些? ... <看更多>
台灣常見寄居蟹 在 [問題]光掌硬殼寄居蟹- 看板Hermit_Crab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https://www.mbi.nsysu.edu.tw/~fiddler/hermit/list_hc/C_laevim.htm
光掌硬殼寄居蟹 (圖 16,17,18) 在台灣是寺尾新在 1913 記錄於屏東恆春的,算是硬殼寄居蟹中最早記錄到的種類。在台灣南部珊瑚礁高潮間帶是很常見的寄居蟹,只出現在高潮間帶的碎石上和岩礁凹窪處,常會離水而曝露於空氣中,由於左螯非常巨大,通常住在殼口寬大的貝殼中。高潮間帶岩礁上數量最多的是蜑螺 (Nerita spp.),體型較小,易於背負,同時殼口寬大,所以成為此種寄居蟹最常居住的貝殼。此種寄居蟹行動迅速,當翻開岩石時,常立即逃跑消失。常與綠色細螯寄居蟹 (Clibanarius virescens) 和矮小細螯寄居蟹 (Clibanarius humilis)
棲息於一處。
頭胸甲淡橄欖綠。眼柄基部橘色、後 1/3 淡藍、前 1/3 橘色,角膜淡藍。第一觸角鞭橙色。第二觸角鞭橙色,觸角柄藍色。左螯明顯大於右螯;左螯表面光滑,右螯背緣平滑;左螯指節前半部的白色非常明顯,其餘部份黑褐色。第二、第三胸足指節白,接近遠端有黑褐色帶,中央有暗色點;前節淡橙棕色;腕節和長節淡橙棕色,有縱向深棕色條紋。剛毛稀疏,呈淡黃色。
形態和顏色型式都十分類似的塞氏硬殼寄居蟹;形態上,光掌硬殼寄居蟹的第二、第三胸足的指節明顯短於前節,而塞氏硬殼寄居蟹則是等長;顏色型式上,光掌硬殼寄居蟹的第二、第三胸足的腕節和長節有數條縱向深棕色條紋,而塞氏硬殼寄居蟹則是腕節外側面有一條縱向黑色條紋,長節有斜向黑色條紋。
我從花蓮海邊撿回來的,有兩隻
不知道如何飼養好呢?
目前關於海生寄居蟹好像不多討論
我現在有海水素,也有比重計
這種寄居蟹跟一般陸寄居蟹的需求有什麼不同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0.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