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有兩位網友去中華電信門市湊熱鬧,這一去不得了,人山人海取號機還掛掉。看來中華電信推出限時「499 吃到飽」方案的確充滿爆炸性,台灣大哥大和遠傳電信也宣布跟進。
我一朋友問說:「電信業資費戰打成這樣真的沒事嗎?而且他們根本就是拿老用戶當盤子嘛!哪有只優待新用戶不優待老客戶的道理?」
孩子,您別急,聽我說兩句。俺是不知道台灣電信業是怎麼回事,但是歐美電信業信奉的 IBRO 模式,我個人表示認同。何謂 IBRO 呢?
「I」代表「Inflow」,簡單說吸引新用戶的意思。$499 吃到飽、不分資格、不降速,這麼好康的方案,目的就是提高市佔率,搶攻新用戶。這部分還需計算出 SAC(用戶獲得成本),以及 ARPU(每用户平均帶來收入)。
SAC 的計算方式為:特定時期以內的所耗成本總和,除以同時期新獲得用戶數。SAC 主要看重兩點,成本及營收。那麼 SAC 值是低好還是高好呢?通常來說,咱們都追求低,不然為啥大家都在 cost-down 呢?
但是,業界還有一個考量,SAC 低代表容易陷入價格戰,忠誠度低。競爭對手一旦價格比你更低,用戶就跑了。
由於台灣目前 4G 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SAC 不會高到哪裡去,目前就看營運成本如何。這次的解約、再簽新約,對於中華電信而言,營運成本應該有增加,但假如這一切不值得,他們也不會推出這方案。
ARPU 注重的是一個時間段內,從每個用戶所獲取的利潤。計算方式為:營收總和,除以總用戶數。$499 吃到飽能帶來的 ARPU 有限,這個就靠高資費戶惹,$1399 用戶都跳腳了呢!於是我們來到了「B」階段,「Base」。
「Base」相當於老本,舊用戶是心中最軟的那一塊。有時新用戶獲取實在不易,保本是王道。誰都知道舊用戶的重要性,可是最軟也是最好挖的啊!舊用戶猶如家中老二,爹不疼娘不愛,最好的優惠方案不會落在自己身上。
可是這沒辦法,股東看重「Inflow」,資本都砸在那塊兒上了。對於舊用戶,電信商求的是續約率,推出的回饋方案往往都沒那麼誘人。針對這個,協售(Cross Selling)及增售(Up Selling)便顯得格外重要,費盡心思地讓舊用戶升級更高資費方案。
所以,$1399 先生您不是盤子,只是人家「Base」部門特別強大。
接著是「R」,「Retention」。這是班長的強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幫前客戶(美國某大電信商)制定提高留存率的策略。很像死活不肯分手的前男女友,問你八百遍也不厭倦:「你為什麼變心了?」然後再問你:「如果我洗手作羹湯,你是否就會繼續愛我?」
這部門的客服一定每日以淚洗面,韓劇不間斷輪播。所以班長有交代,僱主該對客服人員好一點,這工作不容易啊。
最後咱們來討論「O」,「Outflow」。舊用戶的離去是別人橫刀奪愛,還是自己的不挽留?此次 $499 之亂,導致各家電信商「Outflow」成本大幅度增加,包括中華電信自己。解約、再簽新約,對前端後端都是麻煩事兒。
舊用戶解約後,他的數據還是相當具備參考性。算出此用戶的 CLV(用户生命周期價值),瞧瞧在他的會員期間,帶來了多少營收。
您別以為 IBRO 之後就沒你什麼事了,若對他念念不忘,就要去把他追回來啊!自從我退訂《紐約時報》後,他們時不時地來信說「親,我想你了」,語畢附加一個折扣碼:我等你回來。
又,$499 實在很誘人,時間成本較低的民眾請快去搶。其他不屑一顧一秒鐘幾千萬上下的菁英們,其實也沒啥好嘲笑人家的。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你的時間成本高搞不好人家的時間成本低到不行,與其在家發呆還不如去門市排隊吹冷氣,還能省下一筆開銷幫孩子買新書包。
再又,門市人員這兩日一定忙翻天,還請大家多有點耐心。忙到死的都是基層人員,請儘量不要為難他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小翔 XI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ony 在 2 月 25 日的世界通訊大會,發表了 2019 上半年的四款新機,包含旗艦定位的 Xperia 1,主打 21:9 比例的 CinemaWide 螢幕,以及首度採用三主鏡頭設計。其他則有兩款中階機 Xperia 10、10 Plus,配有 21:9 寬螢幕、雙主鏡頭設計,另外還有一款...
台灣大哥大最低資費 在 凡槿(廣告小妹) Facebook 八卦
昨天我有兩位網友去中華電信門市湊熱鬧,這一去不得了,人山人海取號機還掛掉。看來中華電信推出限時「499 吃到飽」方案的確充滿爆炸性,台灣大哥大和遠傳電信也宣布跟進。
我一朋友問說:「電信業資費戰打成這樣真的沒事嗎?而且他們根本就是拿老用戶當盤子嘛!哪有只優待新用戶不優待老客戶的道理?」
孩子,您別急,聽我說兩句。俺是不知道台灣電信業是怎麼回事,但是歐美電信業信奉的 IBRO 模式,我個人表示認同。何謂 IBRO 呢?
「I」代表「Inflow」,簡單說吸引新用戶的意思。$499 吃到飽、不分資格、不降速,這麼好康的方案,目的就是提高市佔率,搶攻新用戶。這部分還需計算出 SAC(用戶獲得成本),以及 ARPU(每用户平均帶來收入)。
SAC 的計算方式為:特定時期以內的所耗成本總和,除以同時期新獲得用戶數。SAC 主要看重兩點,成本及營收。那麼 SAC 值是低好還是高好呢?通常來說,咱們都追求低,不然為啥大家都在 cost-down 呢?
但是,業界還有一個考量,SAC 低代表容易陷入價格戰,忠誠度低。競爭對手一旦價格比你更低,用戶就跑了。
由於台灣目前 4G 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SAC 不會高到哪裡去,目前就看營運成本如何。這次的解約、再簽新約,對於中華電信而言,營運成本應該有增加,但假如這一切不值得,他們也不會推出這方案。
ARPU 注重的是一個時間段內,從每個用戶所獲取的利潤。計算方式為:營收總和,除以總用戶數。$499 吃到飽能帶來的 ARPU 有限,這個就靠高資費戶惹,$1399 用戶都跳腳了呢!於是我們來到了「B」階段,「Base」。
「Base」相當於老本,舊用戶是心中最軟的那一塊。有時新用戶獲取實在不易,保本是王道。誰都知道舊用戶的重要性,可是最軟也是最好挖的啊!舊用戶猶如家中老二,爹不疼娘不愛,最好的優惠方案不會落在自己身上。
可是這沒辦法,股東看重「Inflow」,資本都砸在那塊兒上了。對於舊用戶,電信商求的是續約率,推出的回饋方案往往都沒那麼誘人。針對這個,協售(Cross Selling)及增售(Up Selling)便顯得格外重要,費盡心思地讓舊用戶升級更高資費方案。
所以,$1399 先生您不是盤子,只是人家「Base」部門特別強大。
接著是「R」,「Retention」。這是班長的強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幫前客戶(美國某大電信商)制定提高留存率的策略。很像死活不肯分手的前男女友,問你八百遍也不厭倦:「你為什麼變心了?」然後再問你:「如果我洗手作羹湯,你是否就會繼續愛我?」
這部門的客服一定每日以淚洗面,韓劇不間斷輪播。所以班長有交代,僱主該對客服人員好一點,這工作不容易啊。
最後咱們來討論「O」,「Outflow」。舊用戶的離去是別人橫刀奪愛,還是自己的不挽留?此次 $499 之亂,導致各家電信商「Outflow」成本大幅度增加,包括中華電信自己。解約、再簽新約,對前端後端都是麻煩事兒。
舊用戶解約後,他的數據還是相當具備參考性。算出此用戶的 CLV(用户生命周期價值),瞧瞧在他的會員期間,帶來了多少營收。
您別以為 IBRO 之後就沒你什麼事了,若對他念念不忘,就要去把他追回來啊!自從我退訂《紐約時報》後,他們時不時地來信說「親,我想你了」,語畢附加一個折扣碼:我等你回來。
又,$499 實在很誘人,時間成本較低的民眾請快去搶。其他不屑一顧一秒鐘幾千萬上下的菁英們,其實也沒啥好嘲笑人家的。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你的時間成本高搞不好人家的時間成本低到不行,與其在家發呆還不如去門市排隊吹冷氣,還能省下一筆開銷幫孩子買新書包。
再又,門市人員這兩日一定忙翻天,還請大家多有點耐心。忙到死的都是基層人員,請儘量不要為難他們。
台灣大哥大最低資費 在 高鈺婷 Facebook 八卦
快要投票了,常看到我的競選對手把5G、AI、IoT這些名詞寫在臉書上,但從沒看過他們談過具體內容,我也沒機會和他們討教。
這次很感謝BuzzOrange 報橘 社長戴季全的專訪,讓我有機會把自己在科技產業的經驗和觀察闡述得完整一點。
透過這次專訪,我也把太空產業政策、5G產業、雲端服務的未來發展、台灣政府的資安業務整合、新竹市民的需求和我個人的從政初衷,做了清楚的說明。
專訪連結在這裡:https://bit.ly/2XM5JgB
接下來幾天,我們會將專訪分段分享。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
以下是【5G產業的未來發展】部分的專訪全文:
戴:5G 呢?5G 其實也是資通訊產業的重要新領域,像衛星是包覆整個地球的,5G 就是基地台一定要蓋在地面,這塊台灣算是在全球上算是走得比較前面,你對台灣發展 5G 的政策有什麼樣的看法?你比較支持台灣走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高:我個人比較支持快一點,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新的 5G 的架構有被解構、軟硬有被分開,台灣之前一直沒有辦法切到,台灣之前沒有辦法像 Nokia、Ericsson、華為一樣做比較基礎的,但是台灣可以做小基站(Small Cell),甚至到特微型蜂巢基地台(Picocell)、毫微微型基地台(Femtocell),我們都有能力做。
當然還有其他的,比如雲端裡面的邊緣運算,或是 Server,在這邊台灣都可以獲得一些商機,主要是 5G 原本的架構都已經被解構了,這個架構是樂天提出來的,但這是樂天 4G 的計畫,他們說這樣做可以把基地台的價格降到原本的一半,所以未來如果要發展 5G,只要從軟體升級,就可以發展 5G。中華電信就說他們覺得沒有那麼容易。
戴:中華電信的想法是不是傾向晚一點比較好,有一種說法是說他們看不到商業模式,而且 4G 的硬體投資都還沒完全回收,現在就要開始弄 5G,不就是我們又要再掏一筆錢?
但你還是覺得 5G 要早一點比較好,為什麼?
高:現在我們知道 5G 有分 sub-6 跟毫米波,但我個人覺得 sub-6 是假 5G。因為低於 6Ghz 的頻譜是一個非常珍貴的資源,在這之下頻譜都很有限制,但因為在這樣的系統架構比較好實現,但頻寬這麼窄,其實真的很難做到很低的延遲。
5G 最重要的是,終於可以結合 AI,可以結合車載系統、無人機、無人車、物聯網、車聯網都可以做到,但如果低延遲出不來,那就是假 5G 啊!
那為什麼毫米波這麼難發展?因為頻率很高,損耗非常大,甚至連人都沒辦法穿透,不要說牆,只要你的手擋住天線,訊號甚至就穿不出去,所以實質上似乎問題很大,第一是天生的損耗度非常高,第二是設置的成本很高,也很難,現在能做的廠商也只有三家吧,本來的門檻就很高,製程也都要最先進的製程,這本來就是天生限制要玩這個遊戲的成本,所以美方當然是主推這個,因為他敢!是他們比較成熟的東西,但就算他們已經相對成熟,還是沒辦法彌補微米波的缺點,技術還沒追上,可是這個規格訂出來以後,才叫真 5G。
戴:你覺得民進黨政府在政策細節上有看到這些問題嗎?
高:我身邊認識的產業分析師,有些也定期向行政院 5G 辦公室提供意見,我相信他們一定對這些產業脈動有一定的掌握。
戴:那目前看到民進黨 5G 的發展方向,有符合你剛剛的分析或觀察嗎?你覺得他們是正確的?還是有修正空間的?
高:我覺得一定是有修正空間的,比如說以企業專網來講,先前起一些爭議,現在是說延後三年。其實我認為它沒有被取消,延後三年也沒有到很久,因為我也覺得真的不是用一兩年,技術就可以瞬間突飛猛進,三年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弄一個實驗的場域讓企業來使用,會幫助企業升級,三年不是一個過分的長度。
戴:就是說你是贊成專網?那現在他們在政策上有些調整,這次發照後三年才會釋放專網的頻段,所以你覺得這還在合理範圍內?
高:對,這三年顯然就是他們要發展 Sub-6 Giga,很明顯就是為這些電信業者,就像剛說的他們前面還沒回本,不是說真的要替電信業者發聲,但這現在這樣看起來是一個比較平衡的作法。
戴:所以這樣看起來 5G 確實不是 4G+1G,根本就是一個全新的通訊架構,不管是使用的頻譜、通訊的模式,都很有可能會影響既有的電信業,目前的營運方式跟生存的樣態?
高:很有可能,因為 5G 最重要的還有包含後面的雲端服務,這才是重點, 台灣在雲端這部分過去軟體能力不足以跟國際大廠競爭,但隨著物聯網、5G 應用要落地,邊緣運算的需求會出現。電信營運商可以思考要怎樣善加利用網路基礎建設的優勢來切入,或去跟國際大廠合作。
重點是要讓大家覺得用你這個電信業者,才可以提供的服務,不然錢要從哪裡賺回來?因為你現在的資費已經賺不回來了,甚至現在台灣大哥大一直在做的、遠傳、中華電信也有做,他們一直希望大家可以用他們的雲端服務。
像 Amazon 的 AWS、微軟的 Azure,或是 Google 的 Cloud service,你看他們的頁面,或是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國內電信業者若再不發展,,我也擔憂他們未來是要賺什麼?租這些 Cable 給企業?
戴:所以應該要從語音的電信服務之外,發展新的雲端服務?
高:對,你必須讓大家覺得夠貼近、夠符合,而且對於 5G 的應用會更廣泛。
戴:所以你認為在 5G 這個架構下,像 AWS 或是 Azure,他們會設很多資料中心,然後資料中心上面會用軟體做到資安、備份、最佳化,你覺得這個機會是我們的電信商可以發展或掌握的嗎?
高:對,我現在就是覺得他們不夠力,要加強,尤其是中華電信,但要追到像 Google 那樣當然還有一大段距離。
戴:這樣的話他們的機會在哪裡?
高:應該不是說新的機會,而是你要思考從中獲取的新商機,而不是就給別人做,不是嫌賺的錢不夠多嗎?那是不是應該投入一點心力,加強所謂的升值服務?這個機會在 5G 時代特別明顯。
戴:5G 所需要的資料中心架構,核心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低延遲,所以數據存取不能離服務發生的地方太遠,才有機會達到低延遲的目標,有些服務是連一點點遞延都無法接受的。
高:他就是用這些一個一個的雲端服務,一個拉一個,在架構上我們就知道了。所以我在說的是還有其他的,所謂的升值服務,而不是只靠資費,如果資費太貴,那我為什麼要升級?反正也貴沒多少,如果我下載一部影片,慢五分鐘而已,結果收費 double,那我為什麼要?所以就是不能只靠資費,要靠雲端應用服務來連結,創造屬於自己的新模式。
戴:所以你的想法是說,他目前除了用資費賺消費者的錢,他應該要花更多心力發展 5G 新的應用服務帶來的新價值。
高:我覺得電信商應該要往這邊去想, 但我想他們應該也清楚。
戴:我就是不確定,因為目前看起來,我覺得電信商和社會溝通的模式,似乎就是把 5G 當成是 4G+1,只是多 1G 而已,他們整個表現的方向跟範疇讓整個社會大眾覺得,5G 就是比 4G 快一點而已。
高: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這就是假 5G,所以為什麼我們當初在制定這樣的標準時要狂推成這樣,其實根本就還沒到位,因為我做技術的,我就知道這些技術還沒有到位。
我說的不是要發照快一點,是希望技術研發、服務研發上面可以快一點,我還是很技術(導向)的。
戴:可是如果沒有發照,這些事情辦得到嗎?發照的意思就是,這段頻譜給你用,那如果沒有發照的話,這些都還是可以加速?
高:其實就是發照之前,技術有沒有足夠的成熟,可以滿足當初所有的規格。
—
「我在科技部,你在交通部,我們其實在做一樣的事情,那為什麼不整合在一起?」
戴:那你覺得政府現在在體制上面,是不是缺乏一個積極性的、專注在這些跟網路、資通訊、產業數據相關發展的部會?你覺得有必要嗎?
高:其實行政院像 5G 就有成立一個辦公室,針對重點的項目都有成立相關的辦公室。
戴:但這個比較偏向專案類型的,你說的是在科技會報辦公室下的,我說的是一個針對數位國家、或智慧國家、新產業的國家層級戰略部會。
高: 關鍵可能還是要看找誰來做。
戴:以前就是張善政在做這個角色,因為他可能是中華民國政府第一任 CIO,就是科技政委。
以前當然也是有這些 Base,例如科技會報辦公室的政委,但張善政可能是第一個把數位或網路拉得這麼高的一個政委,也是因為這樣,他就變成第一任科技部部長,尤其他的背景是 Google,所以他在推動這些政策跟想法上面,看起來都比起前面的政府官員更貼近網路世代。
當然你剛的問題是誰來做,那第二個問題就是如果沒有這樣的部會,人也培養不出來啊?
高:這也沒有錯,如果沒有這樣機構成立出來的話,但如果有這樣的機構出來,機構當中需要的人力也是問題。
戴:我們現在分三個,例如行政院下面有資安處,他上面沒有部或會,叫不動其他的部會,然後國發會下面有一個處,交通部下面也有一個郵電司。
高:所以你是說把這些相關的部會都拉出來,專心做好資通訊發展的事?
戴:因為 NCC 只管監理,他體制上不太能處理發展這類的東西,是比較被動式的。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單位來研發、爭取預算,或是來看台灣的戰略角色是什麼,比如說像 5G 導向的資料中心配置,這個就是全新的東西。
我換個角度問好了,你覺得民進黨政府在這些科技政策或法案上面,是完備的嗎?有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會不會就是缺乏一個部會角色去整合,就比如交通部只會想智慧運輸?
高:同意,就是說橫向的連結不夠緊密,各部會之間都在做一樣的事情,明明就是重工了,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沒有錯。比如說我在科技部,你在交通部,我們其實在做一樣的事情,那為什麼不整合在一起?
戴:因為很多新的東西或是重要的東西都跟通訊、網路、數據相關,但其實這些部會他們的專業性都不是在這件事上面,很明顯啊,交通部其實也是運輸啊?
高:他們可能也會聘請像我們這樣的技術人員進去工作吧?
戴:可是策略意義就不一樣?
高:那如果你要讓他策略意義一樣,但是又要如何符合所謂的智慧運輸,會不會又被下面的人打槍?
戴:所以我覺得這件事就是要拉高層級。
高:就是拉高層級,然後再分散下去,例如這群人做智慧運作,這群人做數據管理,這樣的話我覺得可以。
戴:除了網路科技的發展,你還關心什麼科技政策或法案?
高:目前政府沒有根據太空產業發展一個明確的法源依據,或是一個明確的政治方向,目前沒有。我主張太空中心的規模要升級,現在是 200 多人,目前才慢慢再擴編。
我要說的是,太空中心的人員就是這麼少,所以得聽國研院的話,國研院要聽科技部的話,所以他的層級很低,但如果我們希望太空中心跟 NASA 一樣,像其他國家,例如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一樣來發展,就必須要提升他的層級,才能做到這種規模。就是由總統府直接來督管,NASA 也是這樣。科技部自己委託草擬的「太空法」草案,也是預計提升太空中心層級。
戴:所以你的想法是認為,太空中心要有法源基礎,然後位階要直接在總統府下面,然後要有常態性的預算,才能有足夠的發展,還有人才鏈?台灣人有時不太敢把事情想大,你的想法是說,台灣在接下來國際太空發展上不能缺席對嗎?
高:當然,你如果要發展衛星通訊的話勢必要如此,我跟你說,為什麼 5G 做到現在美國要做不做,就是因為他們在做衛星通訊。
*註:感謝朋友提醒,我在訪談中有些地方提到「科技會報」、有些地方提到「行政院5G辦公室」,其實我指的就是「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這個幕僚單位協助推動政院核定的「台灣5G行動方案」等計畫。
—
【高鈺婷募款專戶】
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高鈺婷政治獻金專戶
線上捐款網址:
https://reurl.cc/2eV7n
若要線下捐款,也可以直接匯款:
銀行代碼:005臺灣土地銀行東新竹分行
帳號:103-0010-18888
若需收據,請私訊至粉專,謝謝您。
—
高鈺婷資歷:
【學歷】
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所碩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大安高工
【經歷】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程師
島國前進幹部
2016年邱顯智立委選戰工程師後援會成員
加Line分享訊息:http://nav.cx/fspuJHt
追蹤instagram
當我粉絲:https://www.instagram.com/kaofornpp
台灣大哥大最低資費 在 小翔 XIANG Youtube 的評價
Sony 在 2 月 25 日的世界通訊大會,發表了 2019 上半年的四款新機,包含旗艦定位的 Xperia 1,主打 21:9 比例的 CinemaWide 螢幕,以及首度採用三主鏡頭設計。其他則有兩款中階機 Xperia 10、10 Plus,配有 21:9 寬螢幕、雙主鏡頭設計,另外還有一款規格較低的入門機 Xperia L3。
【影片更新】
09:26 - 經過官方確認後,Xperia 1 確定具備 10 倍數位變焦能力。
14:33 - Xperia 1 (6GB/128GB) 建議售價為 NT$ 30,990。
【影片指引】
00:37 – 手機外觀、感應器、顏色
04:16 – 螢幕顯示
06:53 – 主相機
11:03 – 前相機、音訊
12:09 – 硬體、系統、通訊…
14:33 – 售價、總結
【價格資訊】
►Xperia 1:6GB+128GB (黑/白/灰/紫)、NT$ 30,990。
►Xperia 10:4GB+64GB (黑/銀/軍藍/粉)、NT$ 9,990。
►Xperia 10 Plus:6GB+64GB (黑/銀/軍藍/金)、NT$ 11,990。
►Xperia L3:3GB+32GB (黑/銀/金)、NT$ 5,990。
【Xperia 1 活動】
►預購活動:2019/05/17~05/26
到實體店面預購者,包含 Sony Mobile行動通訊專賣店、Sony Store (Sony直營店)、神腦國際指定11間Sony Mobile店中店,可獲得 3,000元配件購物金,以及一整年手機螢幕意外損失補償(螢幕維修價值最高7,000元)。網路電商方面,則包含Xperia官方線上旗艦店、Sony台灣官方購物網站,及PChome購物、Yahoo奇摩購物中心,預購者可獲得 3,000 元配件購物金,以及 1,000 元折價券(限下次使用)。
►首購活動:2019/06/15 起
活動期間至Sony Mobile行動通訊專賣店、Sony Store (Sony直營店)、神腦國際指定11間Sony Mobile店中店、一般經銷通路、Xperia官方線上旗艦店以及具備Sony Mobile網路授權標章之指定電商,購買全新Xperia 1手機,並於活動時間內完成開通程序且上網完成登錄資料,即可獲得Sony原廠10,000mAh行動電源(市價$1,690),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此外,Sony Mobile 行動通訊專賣店、Sony Store (Sony直營店)和神腦國際指定11間Sony Mobile店中店更加贈一年手機螢幕意外損失補償(螢幕維修價值最高7000元),至Xperia線上旗艦店購買,則加贈500元折價券!
►Sony Mobile 專賣店獨享:
凡持指定Xperia手機至Sony Mobile行動通訊專賣店,購買Xperia 1即可以參加Sony Mobile特別規劃舊機換新機加碼優惠活動,更可享有追加一年保固服務 (原始一年保固+追加一年保固,共計2年保固)。購機再享專賣店搭配銀行刷卡12期分期0利率優惠(合作銀行及優惠依各家Sony Mobile行動通訊專賣店公告為準),好康優惠多更多,詳情請洽全省Sony Mobile行動通訊專賣店!
►上市日期:2019/06/10
Xperia 1台灣販售4G+4G雙卡雙待版,內建6G RAM/128G ROM,盒內附透明保護套,搭配PD充電器UCH32,參考建議售價為NTD$30,990元。並預計將於6月10日展開與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攜手推出優惠資費方案,詳細資訊將於方案開始前另行發布,敬請期待。
►更多資訊:http://bit.ly/2H4GvSr
【影片聲明】
業配:無
感謝:看影片的每一個朋友
來源:Sony、Samsung、Apple、Qualcomm、Google、NFC…
製作:小翔 XIANG
【小翔專區】
小翔FB:https://www.facebook.com/Xiangblog/
小翔IG:https://www.instagram.com/xianglin0222/
小翔Twitter:https://twitter.com/xianglin0222
小翔痞客邦:http://xianglin0222.pixnet.net/blog
小翔信箱:xianglin0222@gmail.com
【官方網站】
※影片資訊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請前往
Sony:https://www.sonymobile.com/tw/
網路頻段查詢:https://www.frequencycheck.com/
-------------------------------------------------------------------------
【CC Music】
Nicolai Heidlas:https://soundcloud.com/nicolai-heidlas
MBB:https://soundcloud.com/mbbofficial
FortyThr33:https://soundcloud.com/fortythr33-43
Tobu:http://www.youtube.com/tobuofficial
Peyruis:https://soundcloud.com/peyruis
FortyThr33:https://soundcloud.com/fortythr33-43
Lyfo:https://soundcloud.com/lyfomusic
A Himitsu:https://soundcloud.com/argofox/a-himitsu-adventures
Ehrling:https://soundcloud.com/ehrling
-------------------------------------------------------------------------
#Xperia1 #Xperia10 #Xperia10plus #XperiaL3 #SonyXperia #Sony新機 #Sony手機 #索尼1 #索尼手機 #SonyMWC #Sony2019 #Xperia新機 #CinemaWide #眼睛追焦 #三鏡頭 #S855 #4KOLED #小翔大對決 #小翔XIANG
台灣大哥大最低資費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20504中天台灣電信年吸2200億缺乏競爭力
影片網址→http://youtu.be/1sJpDM1jH4Y
感謝記者周怡德的採訪,先聲明:怡德,人家不是「老鳥」啦!我還是菜鳥好不好!我房仲資歷目前2年不到耶!
最近我的威寶改成中華電信了,並不是因為威寶不好,只是剛好威寶在我們公司收訊等於0,所以只好換掉,等我哪天工作場所換了,再說吧!我的手機號碼目前除了威寶沒有之外,其他中華、台哥大、遠傳、亞太、PHS都有唷!歡迎來電詢問屬於你我的網內互打。
Anyway,台灣的電信費真的是太貴了!逼得我用這麼多支門號與手機,誰叫我們做業務的手機通話量都很大,所以我只好花時間認真做功課,省荷包就藏在細節裡面,要仔細研究阿!
以下為新聞報導......↓
資費達人陳泰源OS:喂,Hello。
他,是房仲業的老鳥陳泰源,手機可說是他的生財工具,出門在外聯絡,帶客戶看房子,24小時"機不離身"。
陳泰源OS:那個可能都已經六月了,而且這次主持人也換了。(我當時真的在講手機,因為有朋友打來聊我參加超偶歌唱比賽的事情)
通話量超高,其他同行一個月的通話費動輒五千元起跳,實在嚇人,但他攤開五張手機帳單,金額卻只有人家的五分之一。
陳泰源表示:我們做業務的,平常講個2~30分鐘,快半個小時,當然講電話(荷包)是非常傷的,我就自己想說,好!我就特別花一點時間去研究這個方式,到底哪一家費率是最便宜的。
比較各家手機資費,精打細算,陳泰源無奈的說,全是因為台灣的手機費真的很貴。
陳泰源表示:我不知道到底跟其他國家比我們是不是算高,但我覺得就是很貴!
台灣2300萬人口,手機用戶就有2100萬,光是每一年全民貢獻給各大電信業者的手機話費就高達2200億,等於可以蓋三棟101大樓。
消基會志工:我覺得算法都是看多少錢,對,所以看數字就知道,台灣的費率就是比較貴。
比較鄰近國家就知道台灣用戶有多命苦,香港人平均國民所得是台灣人的1.7倍,手機話費卻只有我們的六分之一;再看看台灣手機不管是撥打網內外或市話,費率更是中國大陸的八倍!新加坡國民所得是台灣的2.4倍,台灣的手機費卻比人家貴上4.4倍!
超高的通話費率,太不合理,消基會就曾經帶頭倡議,現存的手機資費有50%的降價空間,至少先砍一半!
NCC綜合企劃處長蔡炳煌表示:其他國家是用預卡費率去計算,那我們台灣是85%都是用月租型的,所以在比較基礎上面是有所不同。而且其他國家建製成本比我們相對的低。
刺激的網路遊戲線上開打,不過在台灣,實力再強大的玩家碰上龜速網路,也只能束手投降,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數據,台灣平均連線寬頻速度13MB,遠遠不及165MB的日本,更落後韓國。
網路品質速度感不上亞洲先進國家,手機資費更是貴得離譜!台灣電信產業缺乏競爭力,卻又每年從民眾荷包吸金2200億謀取暴利,這要花錢的消費者如何心服口服?
網址→ 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49665278
台灣大哥大最低資費 在 請問中華跟台哥大最低月租? - Mobile01 的八卦
請問中華跟台哥大最低月租? - 請問完全不考慮上網流量跟打電話分鐘數目前中華跟台哥大最低能辦到的月租費率是多少?只是需要一個月租門號而已(電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