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熱點-Google:「我們看台灣有超多優點!」】
全球疫情肆虐,台灣受到的影響相較於其他國家輕微,而名列美國五大最受歡迎和表現最佳科技股的Google,是在台灣投資最多的外商,除了看好台灣,去年開始子公司也在台徵才,他們是如何看待台灣的危機與優勢?
閱讀完整文章>>https://bit.ly/3390sDy
2021年台股將持續看好?搶先預測2021>>https://bit.ly/2Kz21Er
#天下亞洲經濟大預測 #經濟預測 #全球大趨勢 #投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7萬的網紅阿滴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FH不等於偷薪水齁,還不把這支影片分享給你的老闆看。 Google Careers 乾爹的徵才資訊:https://careers.google.com/ 加入頻道會員:http://bit.ly/3qIZjfT 職場突擊播放清單:https://bit.ly/3c3en2g 每週一晚上九點更...
「台灣外商公司徵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財報狗 Facebook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空姐報報Emily Youtube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心得] 求職平台&人力銀行使用心得-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外商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企業徵才創逾3年來最難...這3類職務好缺?! 留才挖角加薪多少才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新聞] 慶祝台灣工程師節英特爾擴大女性工程師 - PTT 熱門文章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請益] 中南部軟體業前景如何? - soft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請益] 優質公司- Tech_Job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財報狗 Facebook 八卦
"沒能力帶領轉型的業者,要有自知之明,早點交棒。不要一方面老愛說年輕人不夠努力,一方面死抱著權力不給年輕人機會。我想鄭重對國內業界說,我們在學校看到很多優秀的年輕人,而且有很多優秀的研發團隊,只是一般業界基於成本考量,無法善用學界的資源去提昇其技術水準,反倒是國外業界比國內對我們的人才和研發內容更有興趣。"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從電子業的興衰看文化
電子業出問題,早已不是一年兩年的事。看到有人趁機落井下石,鼓吹人才出走,也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人才有腳,自己會找出路。全世界都在找人才,其實一點不意外。光是這一週(2015.05.12~18)來,每天都遇到好幾件與人才和高科技研發相關的事,舉例如下:
1. 一位朋友從Facebook來台大資工系徵才,希望找人去矽谷工作。
2. 一位在中國與大企業合作的台商,正在規劃研發下一代的雲端平台技術,希望在接下來多一些合作。
3. 一位八年前從我實驗室畢業的學生,拿著大陸的資金,想在台大設研發據點,看看能否創業,覺得台灣的人才C/P值很高。
4. 一位在某外商電腦公司工作的年輕朋友,想轉換跑道,詢問來學校擔任一年研究助理的可能性,說薪資從150K降到35K不是問題,只要能學到東西就好。
5. 一位資工系大二的學生,想改行當警察或牙醫,找我簽休學意願書,我和他談了一會,贊同他深思熟慮的決定。
6. 一位在外商擔任研發主管的學長,被派去上海工作一年後,想回台灣,但回不來了,因為他認為台灣能給他的薪資和發展機會遠不如上海。
7. 一份Apple的工程部門的訊息,問有沒有台大學生想去美國做GPU相關的實習工作。
這些年來,我有很多類似上述這些的第一手資訊。每一個都是有趣的個案,但我在此不想單獨討論 -- 把這些個案放在一起的目的,是告訴大家,很多改變正在發生,都有脈絡可循,而且最好是全面綜合去探討,才不會以偏概全。因此,我基於我在台灣和國外的求學、工作、教書經驗,以及某些個人的理念,藉由討論台灣近年來日益複雜的產學問題,希望年輕人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轍。
話說,有幾位日子一直過得不錯的朋友,最近突然開始不約而同說起「權力者怎麼這樣蠻橫、低能、無恥」這類通常是酸民、魯蛇才會說的話。這似乎意味著,擴展中的社會問題,已經波及到他們了。這好比,附近貧民窟失火的時候,說人家沒有做好防火措施,等到自己的房子被想「都更」的黑道釘上,才開始感同身受。所以說,獨善其身、自掃門前雪的心態,到頭來誤了自己,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些年來,我看了太多獨善其身、自掃門前雪的個人,我不願多加批評,因為我自己何嘗不是這種人?我們這一代的人,如果願意多反省的話,或許會看到自己身上和這個社會充滿了醜陋的習氣,或許會理解這些年為什麼會把國家,乃至於教育機構,搞得像是好大喜功、爭權奪利的戰場。
我希望下一代有更多年輕人同時具備關懷社會、獨立思考、勇於突破的態度與能力,同時記取我們這一代的教訓,或許就不會重蹈覆轍。這也是我這些年不厭其煩重覆在說一些話的原因,但要能夠產生改變,我想還是得靠年輕人自己才行 -- 這代的年輕人必須設法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這代的思維和作法。
例如,李遠哲最近說「鼓勵年輕人要站出來,不要相信老年人的決定」,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其實我講這類話講很久了,我從來就不大相信老年人的決定,包括李遠哲的話在內。但是「不相信老年人的決定」這件事,不應該是年少叛逆式的反射動作,應該是基於理性、良知、自信、自覺的判斷。在批評時,要搞清楚前人的決定出了什麼問題,否則只能說不信,卻拿不出理由和對策。
以我所見,多數前人的決定,出發點是良善的,甚至權力者本身也有良善的意圖,只是昧於他們自身眼光、能力、性格上的盲點,而無法做好。如果年輕人不假思索,缺乏能力,只顧著批評,那難保不走上老路。
以資訊電子業的工作來說,如果這一代的年輕人眼光中只看到前人走過的老路,那的確會對於前途有不少憂慮:電子業利潤逐年降低,中國電子業崛起,台灣軟體產業基礎不夠扎實,缺乏軟體人才,人才流失國外... 所以老路以後走不通了,該怎麼辦?
我們在多年前就說軟體技術是未來重要的產業,但社會上沒有多少人相信。或許每個人都覺得這樣的宣傳是為了自己,或許每個教授都相信自己的研究領域是非常重要的,或許權力者只顧著推動與自己相關的事務,或許掌握話語權的媒體和名人只顧著自己的市場性去討好和娛樂一般大眾。換句話說,大家多半是自掃門前雪,也用這種心態看人。
我想,老路走不通,反而是件好事,可以讓大家多思考新路在哪裡。但是我想提出幾點警告:切莫把主導思考、決定路線的權力交給了無法跳脫舊時代框架的權力者;切莫因為恐懼未知而選擇短視近利的作法,把自己的未來交給殺雞取卵的經營者;切莫因為思考不周,而莫名聽信誑語者、異語者。
從這個「好事」的角度看,我倒是很羨慕在這個節骨眼上從事高科技研究的年輕人,能夠有這麼多的機會 -- 前提是願意把眼光放寬放遠,搞清楚自己想走的路,知道如何讓自己成為世界需要的人才。基本上,不要隨便聽信媒體、名人的話,要培養綜合判斷的能力,也要多關心公共事務,培養與人相處的能力。
現代的社會形態改變太快,已經很難確保些什麼,學位也不能保障什麼,公家、大機構的工作也不能保障什麼,規律的工作會越來越少,小確幸越來越小,深厚的專業能力或是快速應變的能力,才是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尤其是高科技業。我們每天在學校裡學東西,當然應該知道學這些有什麼用,但更重要的是掌握住學習的方法。電子業紅了三十年,又如何?賺了錢,除了炒股買房,又如何?
科技業保證獲利的機會,已漸漸消逝,現在不是找些舊時代成功的老人去帶隊做快老二就可以輕鬆賺到錢的,因為對岸有更多的快老二。如果只會做快老二、還在緬懷過去的榮光,是缺乏深謀遠慮。業界真的要做前瞻研發,主事者要眼光犀利、善待人才、長期深耕,還要有充沛的資金,不是像過去台灣業界的玩法,文化要改變。
沒能力帶領轉型的業者,要有自知之明,早點交棒。不要一方面老愛說年輕人不夠努力,一方面死抱著權力不給年輕人機會。我想鄭重對國內業界說,我們在學校看到很多優秀的年輕人,而且有很多優秀的研發團隊,只是一般業界基於成本考量,無法善用學界的資源去提昇其技術水準,反倒是國外業界比國內對我們的人才和研發內容更有興趣。
因此,就工作而言,培養國際的視野、自學的能力,才是深謀遠慮。如果不喜歡高科技業,早點改行,如同我大二的導生重考去學牙醫,也算深謀遠慮。眼光放遠,道路是多元、寬廣的。台灣幅員小、人口稠,要永續發展的話,必須放眼國際,但同時保有文化的根源。由科技島淪落為鬼島,還不能讓大人們認真去反省這些年不斷上演的荒謬鬧劇嗎?
在我的想法裡,文化是活的,不是意識型態。文化的根源,不是會說台語,不是強調古文,不是死背歷史,不是讓人留在國內,更不是為了讓下一代認同自己而設一堆框架,而是深入去思索、解構自身文化的由來,繼而反芻、重構,為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以此,才會對文化有深刻雋永的關懷,這也是一種遠慮。
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八卦
台北市美國商發布《2020商業景氣調查》,雖然面對新冠肺炎衝擊市場,卻有高達六成的受訪企業,對於台灣未來12個月的景氣及經濟成長有信心,其中有35%的公司,要在2020年擴大徵才,台北市美國商會表示,台灣這次防疫措施積極,多數會員企業都感到滿意,新冠肺炎雖然對航空、觀光、飯店營收造成衝擊,不過製造業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讓來台投資的外商,對台灣未來景氣仍充滿信心。
#新冠肺炎 #美國商會 #商業景氣調查
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的評價
WFH不等於偷薪水齁,還不把這支影片分享給你的老闆看。
Google Careers 乾爹的徵才資訊:https://careers.google.com/
加入頻道會員:http://bit.ly/3qIZjfT
職場突擊播放清單:https://bit.ly/3c3en2g
每週一晚上九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上一部影片 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 https://youtu.be/vJanWrA_ZQM
下一部影片 欸你沒開麥! 10個視訊要會的英文句子! https://youtu.be/HpAV5iIR_Ow
阿滴英文的人氣影片:
■ 英式英文挑戰! 你聽得懂電影中的英國用語嗎? https://youtu.be/x9qlyy86LxE
■ 去外商公司工作英文要多好? 阿滴突襲Google台灣辦公室! https://youtu.be/ES73LXd4LGg
■ 三點就放學! 回家都在玩? 芬蘭學生怎麼看台灣的教育制度? https://youtu.be/VHnyCM6iG7o
■ 連阿滴都唸錯的常見英文!? 學會用『回音法』練習發音! https://youtu.be/16kkr2eGSdE
■ 阿滴跟大謙的公開! ...英文自我介紹教學 😂 https://youtu.be/WIMq3aIExyU
■ 阿滴英文砸招牌! 同步翻譯議會質詢超崩潰!? https://youtu.be/jpmu6u24MNo
■ 超失控成語翻譯! 重量級來賓嚇到滴妹『花容失色』 https://youtu.be/BRniFD91j6E
其他連結: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http://pressplay.cc/rayduenglish
合作邀約:rayduenglish@gmail.com

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空姐報報Emily Youtube 的評價
#航空公司 #空服員面試 #地勤面試 #航空業 #Emily報報 #podcast
Emily新書《比淚水更美的是:重新開始的勇氣與自信》9/9 上市
購買連結:https://lihi1.com/MdtLw
這一集是因為有蠻多人問了有關職涯的問題,最多人問的就是,如果想要加入航空業,該如何釐清對於航空業的方向及目標,前置準備及面試準備,還有就是在疫情下求職的建議。
我沒想過在疫情期間還是有那麼多人,對這個主題有一些想法。
再加上我好像比較少在Podcast講這個主題,我也常收到私訊相關的問題詢問,我想今天就來做個相關的讀者回答的一集呦
本集精華:
📍有身高、外表或是傷疤等限制嗎?
📍哪種外語能力最加分
📍進入航空業前,需要哪些前置準備
📍在國內與國外航空公司工作優缺點
📍職業傷害和比較辛苦的地方?
📍面試官喜歡什麼樣的人?
📍疫情衝擊徵才要怎麼辦呢?
👱🏻♀️高端服務力 - Emily報報的飛行觀察 :https://lihi1.com/yiGsk
你如果喜歡這一集的節目,也歡迎大家在itune store給我五顆星的評價:https://lihi1.com/TQDRa ,也可以留言鼓勵我喔
有什麼意見或是想法
記得留下你的意見告訴我喔!
♥影片關鍵字♥
台灣空姐/Emily/crew/cx/cathaypacific/國泰/國泰空姐/空姐報報
♥聯絡空姐報報Emily♥
我的連絡信箱:emilyposthk@gmail.com
♥Emily♥
追起來Instagram,有許多有趣的飛行小故事和彩蛋分享:https://www.instagram.com/emily_cpy/
讚起來Facebook,會有我的精彩寫作和直播內容:https://www.facebook.com/emilyposthk/
訂起來Youtube,有關於我的空服員工作大解密,以及考空姐教學: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5tjEJ7ecUniOwxKPYqlVA
聽起來Podcast,有關於自我成長、工作甘苦、世界文化與旅遊時事等相關內容:https://lihi1.com/CIGQ9

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外商 的八卦
日前在阿姆斯特丹漢高(Henkel)實習的我,最近開始給不管是在台灣找 ... 這篇文章分享面試上全球前50大企業、外商公司所使用的履歷範本。包含個人職涯經驗、近幾年 ... ... <看更多>
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企業徵才創逾3年來最難...這3類職務好缺?! 留才挖角加薪多少才 ... 的八卦

全球大缺工, 台灣 現在也面臨到要和其他國家搶人才的狀況,面對 外商 來台挖角, 台灣 企業也不得不考慮全面加薪,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面對人才荒, ... ... <看更多>
台灣外商公司徵才 在 [心得] 求職平台&人力銀行使用心得-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從出社會到現在,歷經了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運用過各種求職網站。近幾年更是新增
了許多新興求職平台,對於求職者來說,找工作的方式又更多了。
這篇文章將找工作的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再細分各種不同網站、平台作介紹:
一、求職網站
二、職缺搜尋網站
三、其他管道
以下是我個人歷年使用各種找工作平台、管道的心得,提供同樣有在找工作的朋友們參考。
有圖有連結網誌版:https://bit.ly/2TUP0Uz
==============================================================================
一、求職網站
多年前剛出社會的時候,主流的求職網站大概就只有104人力銀行和1111人力銀行,但近
年新創產業蓬勃發展、獵頭平台崛起,新增了許多不同類型的人力銀行或求職網站,以下
根據我自身使用經驗與觀察,將找工作時曾用過的網站與平台整理如下。
【104、1111、518、yes123 - 台灣四大傳統人力銀行】
這四家人力銀行都是在網路起飛的年代就開始發展的網路人力銀行,也是目前在台灣找工
作、查詢職缺內容最多的網站。
基本上各大企業都會有104的徵才頁面,其他幾家人力銀行網站所擁有的資訊都和104差不
多,或是比較少。
這幾家傳統人力銀行,雖然年紀大,但也各自陸續發展出不同的網站功能,例如家教網、
外包網、獵頭、職涯社群等功能,不過多數用戶主要使用的功能還是著重在求職與徵才這
兩項目。
四家傳統人力銀行都是以初階到中階職缺為主,若想找高階人才,企業主通常會仰賴獵頭
(人事顧問)、人脈介紹或其他平台。
1. 104人力銀行
●特色:台灣元老級人力銀行,號稱最多人使用,台灣找工作必備網站。
●優點:職缺多、推薦工作功能好用、另有開發外包網、家教網、職涯社群等各種分眾求
職或社群功能。
●缺點:網站介面亂、雖然功能多,但不是每個都好用。
●簡介與使用心得:
104是台灣元老級的人力銀行,也經常被網友稱為「e04奴隸銀行」或是「資方的打手」。
網站功能多元發展,職缺最多,各大企業徵才幾乎都會使用,是在台灣找工作一定要用的
人力銀行。但如果你是想要找一些遠端工作、新創公司、國外職缺等特殊的工作機會,在
這邊比較不容易找到。
此外,104的家教網、外包網對於自由業者、兼職工作者或家教老師們來說,也是尋找案
件還不錯的管道之一。
2. 1111人力銀行
●特色:也是台灣元老級人力銀行,跟104同個年代的品牌,職缺較104少一些。
●優點:傳統人力銀行第二品牌,特企活動多。
●缺點:網站介面亂、雖然功能多,但不是每個都好用。一路走來,很多功能都跟著104
做。
●簡介與使用心得:
由於104較早成立,大多企業都以104作為主要刊登求才資訊的網站,1111(俗稱鐵支人力
銀行)對多數人而言,算是求職網的第二個選擇。隨著近年太多不同類型的求職網興起,
1111的存在感好像又稍微降低了一些。
最近1111積極主打找到幸福企業工作送紅包又抽獎,用各種促銷方案想盡辦法將人賣出去
,算是相當積極在努力推廣啦。
不過找工作這檔事,也不是隨便說想換就換,若這種活動沒有長期執行,且限制又多,可
能看不見什麼太明顯成效。
另外,個人蠻好奇1111所謂的「幸福企業」定義,究竟是以繳交的年費多寡,還是各企業
員工的真實意見調查來評選的呢?
3. yes123求職網
●特色:成立時間較晚,一出來就以搶104的客源為目標,強打電視廣告,並推出幾個特
殊功能。
●優點:企業24小時回覆專區、快速複製104履歷表功能。
●缺點:職缺比起104較少,光這點就輸了。
●簡介與使用心得:
早期強打企業24小時內回覆專區,對一些常常丟履歷得不到回音的求職者來說,相當有感
,即便是回覆不錄取,好像也比沒收到回覆讓人空等的好。但我個人覺得有好的職缺會比
快速回覆更重要...
要說yes123跟其他傳統人力銀行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多了塔羅占卜、星座運勢這
種不科學、走偏門又要跟工作搭上邊的內容,能吸引到一些相信這些內容能夠為自己帶來
好運的特殊客群。
4. 518人力銀行
●特色:成立時間較晚,網站上的職缺有差異化,和別的人力銀行不同。
●優點:可以找到一些「特別」的職缺、網站介面好看。
●缺點:職缺內容較少,且那些「特別」的職缺,可能不是一般大眾想找的。
●簡介與使用心得:
518網站最近改版變得很清新,大概是請了新的UI/UX設計師吧?
網站上有個「媒合見證」頁面,放了很多有如直銷洗腦大會或宗教會場感恩seafood的文
案,大概是一種能夠騙騙不懂事的求職者的做法。
媒合見證文字有如直銷洗腦大會文案:
「很驚人,在其他人力銀行找不到喜歡的工作,竟然在518有我喜歡的工作來通知面試!
超高興!」 (求職者:白小姐)
看完這段描述我笑了XD
518近年在各職缺下方加入面試心得、經驗分享等網友評論功能,有點像是將「求職天眼
通」的功能直接內建到職缺頁面。
一般企業的職缺不是518的強項,但特殊職缺絕對是518最強的地方,如果想找八大行業或
是一些非主流的小公司職缺,到518就對了!
【104小技巧:儲存職缺更有機會找到理想工作】
以上四個傳統人力銀行,我個人最常使用104的APP。
因為大多數正常企業都會在104刊登,像我這樣平凡的上班族,用平凡的人力銀行是基本
必備的求職工具。除非是為了參加活動拿紅包,或是找一些比較冷僻的職缺,才有可能會
使用其他家。
在這邊特別推薦一個104的使用技巧給各位,104會根據求職者的「儲存工作」,透過一些
演算機制,找到類似的「推薦工作」給你,當你累積的儲存工作夠多時,且職缺類型差異
不大時,就會推薦更多相關工作給你參考,比起自己一一設置條件查詢工作,還要容易找
到感興趣的職缺。
所以,不論是否有在找工作,不定期開啟APP,看到感興趣的職缺,不論有沒有機會錄取
,先儲存起來就對了,之後104才會推薦更多你可能想嘗試或感興趣的工作機會給你。
【搜尋工作技巧】
在儲存工作前,總是要先搜尋自己想要的工作,建議先上網爬文、問有相關經驗的前輩,
好好了解自己幻想的理想工作,是什麼樣的產業、職業。
在搜尋工作時,欄位記得明確點出自己想應徵的行、職業,系統才會準確推薦正確職務給
你。或是自行透過關鍵字搜尋也是一個方式。
關鍵字搜尋工作時,選對關鍵字很重要,因為每家公司對於職缺的名稱定義都不同,像是
廣告投放專員,搜尋「投放」、「數位媒體」、「媒體採購」、「AM」都有可能找到相關
職缺,所以在找工作之前,也要好好了解這項工作在不同產業、公司之間,會不會有不同
的名稱。
==============================================================================
【其他求職平台】
一般在台灣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大多是運用上述幾個知名的傳統人力銀行網站找工作,但
近年其實有更多新興求職平台,可以更明確找到特定領域的職缺。以下就挑選幾個我曾用
過的平台分享給各位參考。
1. Linkedin
●特色:跨國平台,中高階職缺多、外商、人資、獵頭人愛用徵才平台。
●優點:人脈經營、放大專業技能、有機會被獵頭。
●缺點:不適合新鮮人,較少初級職缺,須有一定歷練或專業才能在這邊找到適合的職缺
。
●簡介與使用心得:
傳統人力銀行是在台灣找工作最常用的求職網,但如果你想找各種外商、跨國企業職缺、
國外工作機會,用Linkedin才是首選求職平台。
由於外商及跨國企業職缺多,在這邊用英文履歷會比較有機會找到好工作,中文履歷就留
給台灣本土的其他求職吧。
除了職缺資訊之外,Linkedin也經營類似職涯版的Facebook,讓職場上可能有相關的人可
以在這邊以工作技能、知識、新聞等無聊議題作互動、拓展人脈。
這邊也有很多不同國家的獵頭人出沒,如果對自己的履歷有把握,就上來適度開放履歷,
有機會獲得一些不錯的職缺資訊或面試邀約。
Linkedin的另一個特點是,這邊的用戶都相當執著於工作、升遷,通常在職場上都有不錯
的地位或表現,加上會在這邊刊登職缺的公司規模也多屬跨國企業,開出來的職缺會比一
般人力銀行的職缺還要更高階,想找有發展性的主管職,到Linkedin會比你在傳統人力銀
行有機會。
另外,獵頭或人資會透過搜尋某些專業技能關鍵字來找適合的人才,當你有市場上少見的
專業技能時,一定要列出來,會讓你的履歷更有機會被求才者看見,強者我同學就是這樣
被找進Google的。
2. Yourator 新創職涯平台
●特色:定位明確的求職平台,專門針對新創事業職缺做媒合。
●優點:想找台灣新創產業的相關職缺,用這個平台最好找。
●缺點:職缺幾乎都是新創公司或大公司的新創部門,而新創事業的缺點,你上網爬個文
就知道。
●簡介與使用心得:
不少在台灣的新創公司會透過Yourator平台協助找尋適合新創產業的人選,由於Yourator
明確打著「新創產業」的名目,有機會看到一些104找不到的公司或職缺,對新創有興趣
的人可以考慮看看。
Yourator也蠻常舉辦各種新創議題講座或新創徵才博覽會,可以從這些活動中學到不少關
於新創產業的知識,算是相當有新的求職平台。
然後,很重要的一點,提醒各位一件事,「新創」不見得適合新鮮人。
新創事業若沒有專業團隊與充裕的資金,是很難撐到起飛或成長期的。相較於穩定成長的
大公司來說,新創公司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所以需要的大多是擁有即戰力的人才。
新創產業也是有不少新鮮人職缺,大多是需要擁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例如學生時期就能培
養的寫程式能力,否則大多屬實習或給較低薪資的職缺。
畢竟公司資金可能不是太充裕,會希望找到年輕、有本事又耐操的新鮮的肝。
也有些新創公司給的薪水不高,但公司未來有發展性、老闆也照顧員工,或是擁有良好的
職場氣氛,也能學到一些最新的技術、知識或創業技巧,就看你追求的目標是什麼。
3. Wanted
●特色:來自韓國的職缺媒合新平台,以推薦制為最大特點,人人都能當獵頭人的概念。
●優點:推薦獎金制、新創產業與職缺為主。
●缺點:職缺種類多是徵求科技業、資訊服務業人才,尤其以工程師職缺最多,種類比一
般求職網少一些。
●簡介與使用心得:
和一般求職網不一樣的地方在於,Wanted將履歷中「推薦人」變成一個獵頭人,可直接向
企業推薦朋友應徵職缺,若順利錄取並任職滿一定時間後(之前看是3個月),推薦人和被
推薦人雙方都能獲得獎金(雙方至少各10000元),算是將原本企業找獵頭所需的獎金,分
給了推薦人和求職者,對一般求職者還蠻有吸引力的!
在Wanted上刊登職缺的大部分都是新創、跨國科技公司,職缺需求專業能力也有一定門檻
,算是明確鎖定要年輕、優秀人才。如果自認能力不錯,也想進入在台灣的新創公司、資
訊科技產業,就相當推薦使用Wanted。
4. Meet.jobs
●特色:主打全球工作,並以推薦制為賣點,人人都能推薦朋友工作拿獎金。
●優點:推薦獎金制、全球工作。
●缺點:職缺搜尋機制不完善、職缺不夠多、且多為資訊、科技相關產業。
●簡介與使用心得:
Meet.jobs(之前叫做mit.jobs),是台灣本土的求職網,並且有著和Wanted一樣的推薦獎
金制度。
Meet.jobs的「目標」是讓人才能夠找到全球各地的理想工作,但目前看到的職缺仍多以
台灣為主,和同樣有推薦獎金制的Wanted比起來,職缺少了許多。猜測也許是因為最近網
站仍在改版的緣故,還沒有時間與更多跨國集團邀約刊登職缺。
比起Wanted,Meet.jobs似乎又更著重在獵頭的工作上,並且有直接由Meet.jobs刊登的職
缺推薦人專屬計畫,應該是想運用平台的推薦獎金機制來招募更多的獵頭人一起加入
Meet.jobs的行列吧?
總之,目前的Meet.jobs網站功能還不算太完整,但目前內部仍有持續招募員工,期待將
來他們能持續強化網站功能與國外職缺內容,讓求職者們有一個好用的尋找國外工作機會
的平台吧。
5. CakeResume
●特色:以免費製作一份專業精美的履歷為出發點,帶入職缺搜尋、獵才顧問等相關功能
。
●優點:履歷範本好用,製作完成比傳統人力銀行好看許多。職缺內容也還算豐富,適合
年輕人使用的求職網。
●缺點:人才搜尋引擎的履歷開放,有網友反應服務被獵頭濫用造成騷擾。
●簡介與使用心得:
CakeResume最早就是以履歷範本起家,操作上非常直覺式思考,就能創造出精美的履歷表
。網站上也有不少關於履歷撰寫技巧的文章分享,對於比較用心的求職者來說,簡直是一
大福音。
近年看到網站上的職缺內容陸續增加,算是新創求職網中表現還不錯的一個平台。陸續也
開出求職顧問、獵才顧問等功能,也是走出自己風格的網站。
後來CakeResume有個「人才搜尋引擎」功能,讓求職者可以將自己的履歷公開放在網站上
,提供業者搜尋,雖然是好意想幫助企業與人才之間媒合,但其實企業的人資少有時間會
去搜尋資訊,所以大多是獵頭(headhunter)在用這個功能找適合的人選推薦給企業。
不過headhunter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headhunter的態度不佳、水準低落,導致求職者的
資料遭獵頭濫用或騷擾,是目前這個功能最大的缺點。
除非你是把自己當成個人品牌經營,也不怕headhunter的騷擾,才適合將自己的履歷公開
在網路上。
6. Facebook-徵才工具
●特色:社群媒體也能用來找工作。
●優點:常瀏覽的粉絲專頁新增職缺會主動通知。
●缺點:職缺少、分類不夠仔細、也不是一般企業主要用來找人才的平台。
●簡介與使用心得:
Facebook的求職功能,絕對不是一個當你想要主動搜尋工作時,就能馬上找到好工作的平
台。
但是當你有幾個按讚、追蹤、經常互動的、你熱愛的企業粉絲專頁透過Facebook徵才工具
刊登徵才訊息時,身為忠實粉絲的你,有機會第一時間收到Facebook貼心的通知,若你一
直夢想著某一天能成為該組織的一員,就是Facebook徵才工具的最大優點,企業也能透過
此方式來找到認同品牌的人。
當看到職缺刊登出來的時候,可以運用Facebook平台直接回覆履歷,是個還蠻方便的求職
方式。
有些企業品牌形象粉絲專頁也會以一般貼文形式張貼徵才訊息,不一定會使用Facebook徵
才工具,有空多幫自己喜歡的品牌按讚,才能在第一時間看到他們的徵才資訊。
另外還有一些Facebook社團是專門以各領域職缺分享為主,也能從中找到不錯的工作。例
如台灣知名的社群經營資訊討論社群「社群丼」,就有開放各企業張貼徵求社群經營職缺
的貼文,如果今天想找社群相關工作,來這邊找會比到一般人力銀行還要更精確。
除了一般職缺外,目前由於Facebook在徵才工具控管不夠嚴謹,也經常會有一些特殊行業
的職缺,若你不是想找這種特殊的工作,請自己多加仔細確認職務內容與公司經營狀況。
==============================================================================
二、職缺搜尋網站
由於現在的求職網站、平台很多,職缺的搜尋引擎也因而誕生,讓求職者可以用幾個求職
目標,一次搜尋所有平台。
就好比電商平台崛起之後,商品比價網站跟著出現;眾多訂房網興起,Trivago再去從各
訂房網中做搜尋這種類似的概念。
1. Indeed
●特色:職缺專屬「搜尋引擎」,也有網友匿名提供的企業評價可參考。
●優點:一次搜尋各大人力銀行、求職網的相似職缺;輕鬆應徵功能;全球職缺。
●缺點:搜尋引擎的進階搜尋功能強,但不容易上手,不會主動推薦職缺。
●簡介與使用心得:
Indeed是個能夠搜尋各家人力銀行職缺的搜尋引擎,提供有如Google搜尋引擎的搜尋機制
,能夠運用各種條件篩選出自己想要的工作。
但前提是你必須很明確地知道想找到哪些指定類型的職缺,也要了解搜尋引擎的進階操作
方式。
Indeed號稱全球最大的職缺搜尋引擎,在這也能找到刊登在其他國家人力銀行上的職缺,
若要搜尋國外工作,使用Indeed也蠻方便。要找其他國家的工作可直接點選Indeed國家分
類連結。
網站上除了有搜尋各家求職網的職缺外,還有企業主動透過Indeed刊登的職缺,所以除了
人力銀行的職缺外,也有一些是屬於Indeed專屬的職缺。
此外,有些職缺可以直接選擇「輕鬆應徵」選項,直接上傳履歷,不必加入任何求職網站
會員,是個相當便利的功能。
2. Google
●特色:Google搜尋引擎功能再進化,新增求職專用職缺搜尋功能。
●優點:一次搜尋各大人力銀行、求職網的相似職缺;各種搜尋與條件設定,更容易找到
理想的工作。
●缺點:2019年3月剛開放,功能好像還不是很完整。
●簡介與使用心得:
2019年Google運用本身搜尋引擎的強大優勢,推出職缺搜尋功能以及電子郵件快訊,某種
程度上也算是和Indeed搶市場。
只要在一般的Google搜尋列輸入(職缺 工作),就能跳到職缺搜尋功能頁面。不過目前好
像不是所有職缺輸入都能開啟此頁面,但可以先輸入(工程師 工作)來開啟頁面,再從頁
面中去調整想找的職缺類型。
這個頁面可以運用各種搜尋機制來過濾、篩選想找的工作,以及職缺的最新狀況。也可以
建立電子郵件快訊來追蹤職缺狀況,基本該有的搜尋功能都有,但未來應該還會有更多好
用的功能持續開發出來吧?未來可以列入找工作優先使用的工具之一。
==============================================================================
三、其他求職管道 - 內推、獵頭
除了上述的求職網站、平台之外,最好的找工作方式,其實是透過公司內部人員推薦或是
人脈介紹,對企業來說,這通常也是最佳求才方案。
但這樣的機會不見得是人人都能遇到,若沒有朋友推薦,你也可以透過人事顧問公司(俗
稱獵頭公司)去幫你推薦適合的工作。
獵頭公司主要的服務,是透過headhunter協助各大企業找到適合的、優質的人選,所以在
將你的履歷推薦給企業之前,headhunter通常會先審核、篩選求職者的履歷,確認有哪些
地方能夠加強、改進,並尋找適合的徵才企業,才有助於錄取相關職缺。
若運氣不錯遇到專業的headhunter,在幫你媒合工作時,還會協助你洽談更好的薪資(有
些方案中,你的薪資會影響他拿到的獎金),或是幫你分析未來職涯規劃,對於不擅長找
工作但專業能力不錯的求職者來說,是個不錯的求職管道。
不過人事顧問公司在幫企業找的人才,大多需具有一定專業能力或資歷,通常求職者也要
有些本領,才有機會透過人事顧問找到好工作。
另外,如果你不擅長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透過一些政府機構,例如職訓局、就業服務中心
等機構協助安排職業技能訓練、就業媒合。
就以上提到的幾種求職管道中,若是以錄取機會和找到好工作的機會來看,個人認為優先
順序如下:
內部推薦>獵頭>人力銀行>政府機構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見解,如有錯誤或不妥之處,歡迎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8.2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54380867.A.29F.html
※ 編輯: unknown50 (118.169.8.215), 04/04/2019 20:33: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