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增地熱發電 明年拚首案完工!! (12/26/2017 經濟日報)
(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地熱發電列為台灣能源轉型的目標之一,不過繼清水地熱電廠失敗後,至今地熱發電量仍然「掛蛋」。經濟部能源局表示,這幾年算是台灣地熱發電的「準備期」,目前台灣共有七案共十二MW(百萬瓦)正規畫中,能源局「明年將拚第一案完工」,屆時地熱不僅可以泡湯,也可以用來發電。
蔡政府推動二○二五非核家園,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目標要達到二成。政府目前投入較多心力在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但也為地熱設下發展目標,希望二○二○年時裝置容量達到一五○MW,二○二五年時可以達到兩百MW,約等於三分之一部核一廠機組。
清水地熱電廠是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但因為出現碳酸鹽結垢問題,一九九三年關廠至今。台灣地熱發電量也因此掛零,直到近年才出現轉機。
宜蘭縣政府去年辦理清水電廠BOT案,由台電得標,預計三年完成第一期計畫並商轉;今年四月宜蘭利澤地熱電廠也通過環評,規畫總裝置容量達到一○一MW。
能源局官員表示,明年能源局的目標是力拚一個開發案完工,除了大案子,現在也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案子在規畫中;如裝置容量五百瓩,因為不用送環評,可能進度會比較快。業者先由這些小案子來是技術,確定可行後,之後大型開發案的速度也會加快。
地熱發電可以粗略分為傳統與非傳統兩種,前者是抽取地下深處的地熱水,水隨著壓力氣化變成蒸氣,來帶動蒸汽渦輪機發電,使用過的蒸氣可以冷卻後再回注至地底。後者則是利用工程方法,直接萃取地下高溫岩體的熱能到地表應用。
地熱發電同時具有「再生能源」與「基載發電」兩大特性,不僅可以降低對傳統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等)使用,也比風力、太陽光電來到穩定,因此受到全球關注。目前地熱發電量前三大國家是美國、菲律賓與印尼。
地熱發電掛蛋! 連肯亞都比我們快!!
台灣蘊含豐沛地熱資源,地熱發電卻一直推不起來。海大地熱團隊成員王守誠指出,台灣地熱發電近年發展慢,「連菲律賓、肯亞都比我們快」,最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地熱專法,也應該提供資料庫共用、土地使用權整合窗口等。
王守誠表示,能源局、水利署對於水權的疑義能夠釐清當然很好,但業者最需要的還是「地熱專法」。菲律賓是有了地熱專法後,發展跳躍式成長。土耳其在二○○七年通過地熱專法後,二○一○年至二○一五年裝置容量成長了約五百MW。
王守誠指出,國內唯一跟地熱相關的就是溫泉法,但是溫泉法是為了溫泉觀光產業而擬定的,與地熱發電其實沒有太多連結。有業者希望有專用開發權,但地熱發電是一個循環資源,水應該要回注至地下,有效補注地熱儲集層,業者的工程技術會影響地熱發電能量,「回注做得越好,資源也越永續」。清水地熱發電廠會失敗,一部分原因也是沒有設置回注井。
王守誠說,全球平均每口井的發電裝置容量是六點四MW,但台灣只設定兩百MW,難怪雖然有一堆離岸風電外資來敲門,地熱還默默無聞。
經濟部能源局指出,每一種再生能源都希望有專法,但是專法的立法作業會很冗長,在目前現有再生能源發展法例可以推動的情況下,暫時沒有地熱專法的規畫。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2895021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895022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