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一二集觀後感與小彩蛋分享
公視粉絲團真壞,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一次就上兩集,真的是逼人一口氣看完吶!我還真的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
心得:
超精緻的史詩劇,只看兩集就可以說,是我所見過最用心的台灣史詩劇。
對於19世紀末的台灣生活,尤其是房舍的考究十分仔細,還有劇中不斷穿插的5種語言:原、台、客、華、英,真的是聽得很過癮啊~雖然只聽得懂三種XD
其實看片尾的致謝名單,就知道他們聯繫了多少在地部落的耆老進行調查甚至協助,一部戲劇能做到這個程度,除了感動已經沒什麼話好說了,還原度真高。
---
這邊小小幫大家整理一下「斯卡羅」事件的背景:
「斯卡羅」是一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部落邦聯,位於中文文獻中稱呼此區眾部落的「瑯嶠下十八番社」範圍之內。(感謝眾高人指點與《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臉書分享)
斯卡羅是一個很特別的統治實體,族群的主體為排灣族,所以劇中族人使用排灣族語與穿著,然而他們的統治階級是從知本社(卡大地布)南遷的卑南族,雖然好幾百年前因打輸普悠瑪部落而來此,但因為他們仍武力高強、善於使用巫術(強弱果然是比較出來的),而使得恆春半島南方的排灣族等民族臣服,形成一種有點類似島內殖民的統治組織。但也因為被排灣族環繞的關係,耳濡目染下這支卑南族人的文化也漸漸被排灣化了。這裡要注意的是,因為不是所有南恆春排灣族都臣服於斯卡羅,所以不適合直接拿來代稱整個地區;當時台灣清國勢力範圍外的狀況,可以想像成歐洲那種小國林立的狀態。
早在荷蘭時代,《熱蘭遮城日誌》(江樹生,2003,已絕版)中就有提到「瑯嶠君主」這個用法,也提及該族群的強大。
然而,為拓展殖民地事業的荷蘭,在1642年底,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任命戰地指揮官Johannes Lamotius率軍前往基隆淡水等地,想奪走西班牙人的城堡(淡水紅毛城等等,不過今天的淡水紅毛城是荷蘭人在西班牙人原址上重建的就是了),也征服北部的居民。而在任務結束返回台南時,也順路征討虎尾、二林等不順從的聚落,就這樣回到安平古堡。放假一陣子之後,他率領了一支300人的軍隊再次向南挺進,目標:征服瑯嶠君主。
結果,該次遠征大敗數個瑯嶠十八番社成員,毀了許多舊社,君主更敗逃知本。(因荷蘭時期年代久遠,此部分其實存在多種不同解釋,本文僅取其一)
這應該就是正片開頭,龜仔甪(音作「鹿」)社族人宣稱「為祖先報仇」、12分鐘搶先看版中「幾百年前,斯卡羅被洋人殺的家都沒有了」的由來。這新仇舊恨的糾葛,原來是起源于荷蘭,羅妹號船難的美國人不管是劇中還是史實中,真的都死得莫名其妙... 被報錯仇了...
沒辦法,現代人都會臉盲了,也就別為難人家分不出來美國人和荷蘭人了(其實我也分不出來啊!!)
好啦,大概就是這樣,剩下的自己看~ 否則又會變成萬言書喔~
---
*小彩蛋:
1. 柴城=車城,社寮=射寮=屏東海生館旁邊
2. 龜仔甪=龜仔角=社頂公園一帶
3. 羅妹號船員上岸的地方,大概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到墾丁福容大飯店之間的海岸。(自李仙得手稿比對地圖地形推測)
4 .那個第二集突然開口講很標準很出戲的英文的總兵劉明燈啊...他大人就是在草嶺古道寫「雄鎮蠻煙」和「虎字碑」的那位啦!下次去走草嶺古道,記得多看兩眼真跡啊~或者可以直接看我和Joeman 去走的影片就好,空拍超精彩喔:https://youtu.be/QnmYd9ieJzM
5. 我說那個梅花鹿的部分... 溪裡那幕那隻中央大公鹿,鹿角的叉好像有點不自然XD 然後在任何有狩獵活動的地方,鹿群都不會等到人離那麼近才跑掉喔~ 這邊有違事實,比較像卡通常見的「人與自然共融共處」的烏托邦世界觀裡,但那是不存在的;或者只存在於沒有狩獵人又多的地方,比如說能高安東軍(扶額頭
6. 根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羅妹號是在七星岩附近觸礁失事,距離台灣還有8海哩遠(14.8K),船員是乘坐救生艇登陸的,而不是片頭「大船就擱淺在海岸邊」的樣子。
7. 第一集龜仔甪社把船長夫人的頭丟回海中,但史實上,那是李仙得和卓杞篤簽訂條約之後,他們才把頭還給美國人。
8. 另外,羅妹號那名倖存的船員,並不是直接被送到府城。而是不知受何人幫助,逃到打狗(高雄)後自己向官府稟報,消息上呈台灣府,經英國領事館傳遞至北京辦事處,再由該國公使移牒美國公使蒲安臣(Burlingame)。當時,一艘停泊在安平港的英國軍艦哥爾摩蘭號(Cormorant)有前往墾丁進行搜救任務,但一接近海岸就被龜仔甪的族人攻擊,只能趕緊躲回船上,甚至向陸地開砲擊退族人(居然有這段,怕),最後無功而返。經歷這段插曲後,才輪到李仙得上場,來到台灣,要找龜仔甪族人算帳,但龜仔甪首領不買單,加上清廷敷衍,才有後續美國派兵殺來台灣的故事。
9. 李仙得這趟來台灣的故事他自己有寫成書,有中譯版《南台灣踏查手記:李仙得台灣紀行》,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著作。不過很遺憾...博客來最後一本現貨被我買走了,明天到貨,椰(欸
10. 我年初去山型者 Wilder在那山那谷辦的WILDER LAND有遇到温貞菱 Wen Chen-Ling 本人,那時候她和謎卡 Mika on the road 一起在溪邊放空,我那時候有眼不識泰山... 還問她是誰(眼神死)記得跟她講過幾句話的感覺... 她本人根本就是劇中蝶妹的感覺,輕飄飄的啊~這次看《斯卡羅》,真的很佩服她能背好講好這麼多種語言的台詞,太強了!!而且那帶一點英文的口音,有夠自然!讚讚!
我吐槽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欸等等,這時間軸怎麼差有點多?」但是畢竟《斯卡羅》可是經過兩次改編的歷史(陳耀昌改編一次,劇組再改編一次),而導演接受訪談時也已表示:「一部片不需要去、也不可能去承載所有歷史的真相。」
這部分我是認同的,本來就不應該把《斯卡羅》當成一部正史來看,而是以看《三國演義》那樣的心情,去欣賞當代影視劇作如何將150年前的台灣生活樣貌、族群互動、服裝居住乃至語言樣態,活生生的還原到眼前。
我可不會說《三國演義》因為不符合史實所以不好看哪...
而這部劇最大的價值是,《斯卡羅》可以是個起點,喚起我們的意識,去探究那些固著於這片土地上,長的硬邦邦,卻有著記憶溫度的真實歷史,深切的認識流在自己血液中的台灣基因。
台灣沒有史詩?滿腦子中國五千年?
講這種話的人,只是沒看書罷了。
今年起,也可以說,他只是沒看公視罷了。
---
誰說台劇沒人才、不好看、沒質感?那個時代早過去了,《斯卡羅》證明了,你如果還沒看到好看的台劇,就只是經費不足而已啦~一集1550萬,總算能摸到韓劇邊邊的製作費,果然可以拍出國際級的水準啊!!!
我會繼續追下去的(腦粉貌),
期待下週六(我是日,Netflix)!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1924日治地形圖
台灣史 卡通 在 高雄美食地圖 Facebook 八卦
我知道!這則和吃的沒有直接關聯,而且我也不是一卡通的代言人~
不過阿雄覺得高雄的一卡通愈來愈強大了!阿雄本來只是看到科工館的「交通夢想館」有一卡通的半價優惠外,又發現以下多項優惠~
高雄的朋友都有張一卡通嗎??
現在還有推出小小兵樣式的一卡通,超可愛~~
『其他優惠』
●高雄壽山動物園門票有85折優惠
●義大遊樂世界平日雙人星光優惠999元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也享全票5折
●夢時代喜滿客影城看電影一卡通專屬套票200元....
●更多優惠:https://www.i-pass.com.tw/News/Detail/336
台灣史 卡通 在 小飛媽媽咪呀 Facebook 八卦
#TOMICA小汽車迷集合囉! #留言送耶誕小禮
Tomica 多美小汽車博覽會將於12/22在士林科教館盛大開展🎉
身為Tomica資深車粉(沒錯!是媽媽本人!在還沒生孩子前就買了一堆🙈)這次居然有機會參加 #TOMICA小汽車50週年博覽會 的VIP之夜,搶先在開展前一天進場,我真的要說有買預售票的大家賺到了,這次展場真的超好玩,而且場地蠻大的,堪稱歷年來最讓我驚艷的一場!
TOMICA小汽車50週年博覽會原汁原味引進日本TOMICA的紀念車及園遊會外,更為了台灣的大小車迷們設計規畫了知識性及趣味性的內容,總共有7大展覽區域!
🔹 TOMICA的故事
展區中呈現TOMICA品牌起源與歷史背景脈絡,搭配自日本引進 TOMICA 成立 50 週年至今各款經典代表小車展示。
🔹 TOMICA生產線的秘密
將每一台 TOMICA 小汽車生產過程內容大公開,將細緻呵護的每一個組裝步驟呈現給喜愛 TOMICA 的觀眾,更加了解小汽車生產流程。
🔹 TOMICA經典小汽車櫥窗
包含歷史車款、50 週年紀念款、卡通聯名款、迪士尼小汽車以及台灣特注車。
🔹 小汽車拍照區
此區展出 TOMICA 多款迪士尼聯名小汽車的大型模型
🔹 小小汽車停!看!聽!
#憑門票可免費體驗一次
這區有可愛的電動小汽車,年齡 3-10 歲的小朋友們,可以暢遊在 TOMICA 城市車道中,而且街道各定點也規劃了相關的交通知識宣導,幾乎所有孩子都有注意到紅綠燈,反而是家長在旁邊一直說怎麼可以忽然停下來😅
🔹 TOMICA的交通世界
此區佈置了台灣史上最大的 TOMICA 城市街道與火車鐵道組合,除了有多款小汽車展示,火車和捷運也穿梭在其中,小飛一直站在機場捷運前看桃捷。
🔹 園遊會
#需購買園遊券參與遊戲
設置5種遊戲攤位,包含【誰是天才釣車手?】、【小車推推樂—多美推車大作戰】、【蹦跳乒乓車—乒乒乓乓獎落誰家?】、【幸運小車轉轉樂】、【TOMICA組立工廠—自己的小汽車自己做】。
我們在園遊會中了三台 #金獎車,還在TOMICA組立工廠組了一台自己的小汽車,本來真的沒有預計要花錢買車的,但中了金獎不買是不是對不起自己😆
展場當然也有設置一區遊玩區,大家不要忘了帶自己的車來玩唷!我很聰明的自備車車,會場限定車款就自己默默收藏了😜
出場後有販售玩具區,不誇張我們在這裡差點淪陷,最後是靠DM回家跟耶誕老公公許願離開😅
💡展覽資訊
展覽期間:2020/12/22 (二)~ 2021/03/21 (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7樓-南側特展廳
時間:平日 每日9:00-17:00
假日 每日9:00-18:00 (含寒假期間)
#入場需配戴口罩,請大家要記得跟我們一樣當乖寶寶唷!
TOMICA小汽車博覽會in Taiwan
#TOMICA #科教館 #展覽
#TOMICA50週年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