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 】施打疫苗是近期許多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然而,許多真、假消息在網路世界不斷流傳,或許不少民眾也被張貼於社群媒體或Line群的假消息所迷惑,一不小心就容易信以為真🙅♀️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近期就整理了多篇與社群中流傳的假消息、誤傳新聞相關資訊,並訪問專家說法以破除謠言,以下一起來看看近期有哪些誤導的說法需要注意。
—
📝如果喜歡早安健康文章,請按讚追蹤 早安健康 粉絲專頁。【你的分享】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健康美好;【你的按讚】傳送大溫暖❤️支持著我們!
—
❎錯誤消息:「打疫苗千萬不能揉,揉了極為容易產生血栓。」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表示,由於腺病毒載體的體積非常小,並非肉眼可見或如氣球般一壓就破。此外,疫苗注射時打入的也是皮膚較深層的肌肉層,因此「揉破產生血栓」是不可能的。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則表示,之所以會建議民眾注射後不要搓揉疫苗接種的部位,是因為有可能隨著搓揉,造成手臂組織紅腫、甚至產生肌肉潰爛的情況,與血栓無關。
❎錯誤消息:「免疫力差的人,打疫苗副作用也會比較多,甚至會死亡,想減輕疫苗的副作用,要認真吃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
從上述傳言可以推測,其背後含意為「若免疫力較強,則施打完新冠疫苗後副作用也較低」。不過,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指出,免疫系統的好壞與疫苗副作用強弱與否沒有絕對關係。
「攝取蛋白質」也並不與「疫苗效果」直接相關。顏慕庸進一步解釋,人體本就需要各種營養素,維持人體營養均衡所需。此外,人體對抗外來抗原的保護作用免疫機轉十分複雜,甚至情緒與壓力都會造成影響,並不只有攝取蛋白質這麼簡單。
❎錯誤消息:「打了疫苗要用多久的時間來恢復身體的免疫系統能力....正確的答案是從第一針到第二針...當我們體內形成抗體時,我們的免疫力是會大大的降低。」
這是從頭到尾均錯誤的錯誤消息。首先,打完疫苗在形成抗體的時候,身體免疫力並不會降低,所以沒有「回復」之說。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解釋,人體的免疫系統並不會因為施打完疫苗後,產生免疫反應對抗病毒,就使得免疫力變差,而干擾免疫系統的運作。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也補充,由於此時抗體還未完全形成,因此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與一般人相同。若施打的是需要接種2劑的疫苗,則通常要在接種完第二劑的14天後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
❎錯誤消息:「有些護士基本觀念錯誤,以往很多預防針都是皮下注射,所以手臂可以插腰著注射...新冠疫苗是肌肉注射,所以為了避免橈骨神經受傷,手臂要放下垂姿勢來打。」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指出,接種新冠疫苗主要注射在手臂三角肌,由於橈骨神經病不在三角肌面上,只要接種正確部位就不會傷到神經。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高靖秋澤表示,只要民眾放輕鬆,臨床進行肌肉注射時,手臂要插腰或是自然下垂都可以。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邱南昌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疫情最新【華航機師今再添2例確診,6天內已累計10人,指揮中心擬加派警力、護理師前往機師居家檢疫住所,強化感控;「疫苗+抗體護照」試辦計畫,最快5月上路】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華航貨機機師今再增兩例確診,6天內已累計10人確診(包含一名機師家人),目前全體機組員採檢已完成三分之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今(26日)表示,預計會於本週四或週五完成1,272名機組員的病毒核酸PCR、血清抗體檢驗。
由於目前9名確診機師分屬於4個不同的機隊,彼此之間沒有明確的關聯性,也還未能找出感染源。其中一個可能性,是病毒會附著在無生命物體(fomites),只要接觸到環境,再碰觸口鼻,就可能造成間接感染。陳時中表示,接下來也擬針對華航的居家檢疫住所,加派警力、護理人員進駐,幫忙評估內部的動線、感控、消毒,協助強化防疫。陳時中表示,等華航篩檢完畢,也可能再針對其他國籍航空擴大採檢,了解是否有確診個案。
陳時中也透露,預計5月將頒布「疫苗護照」的試辦計畫,但目前內容仍不夠明確,初步會採申請制,每日幾十人為限,需要檢附國外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注射兩劑疫苗達一個月,入境也須檢驗中和抗體濃度,就能將14天居家檢疫縮短成7天,但第7天必須檢驗PCR陰性。他透露,目前仍需要細部討論、也有技術需要克服,例如抗體檢驗的試劑標準等。
■ 新增兩例機師確診,感染源同樣待釐清
今日新增確診的機師,一人是30多歲的台灣男性(案1102),他在4月6日至9日執勤到美國,14日居家檢疫完畢採檢陰性,19日至22日再次執飛美國,24日出現咳嗽、發燒,25日採檢確診,CT值18。
另一人為40多歲台灣男性(案1105),4月8日至10日執飛到美國,居家檢疫到15日採檢陰性,25日因擴大採檢專案而確診,CT值32,該機師自述19日起有食慾不振的症狀。
陳時中表示,案1102在4月16日有出席公眾活動,但因他發病日清楚(24日),具有傳染力的時間為發病前三天開始,當時他都在居家檢疫,因此推估此案16日還沒有病毒傳染力,對於社區的影響很小。案1105也僅接送友人、進公司,幾乎未出門。
陳時中評估,目前為止,除了印尼籍機師與兒子因前往清真寺參加活動,對社區有影響之外,其他確診機師的擴散風險較低。另外華航全體機組員採檢需要再3天才會完成,目前已要求自主健康管理、等待採檢中的人,不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避免出入擁擠的地方,減少社區傳播的風險。
今日兩案的感染源仍舊不明,陳時中表示,這次確診的10起個案,都會分析病毒基因序列,試圖找出傳播鏈。目前擴大採檢機組員1,272人,已採檢514人,3人確診(案1101、1102、1105,兩人為居家檢疫期滿採檢確診,一人是召回採檢。)其餘陰性;血清抗體部分,509人中507人陰性,2人判定中。此外,今日也預計有67名機組員會前往部立桃園醫院接種疫苗。
■ 9名確診者中6名曾執勤到美國,外站、居家檢疫環境皆有可能造成病毒傳播
因為機師的居家檢疫、飛航狀況都十分複雜,陳時中坦言,機師哪一個時間、地點被感染,疫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於三分之二的確診機師近期幾乎都有飛往美國執勤,該地外站是否出現防疫破口?陳時中說,要檢查外站比較困難,現已要求華航報告外站管理狀況、並要求提供當地旅館的錄影帶,檢視旅館走廊到房間的情形,查看是否有違規、防疫不足的狀況。
除了外站以外,機組員返台之後,都會前往華航在桃園的居家檢疫場所。陳時中說,目前要求該場所的每一個房間都要徹底消毒,接下來會加派警力、護理師進駐,了解現場的感控情形,協助動線設計、清空、消毒。
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說,現在最主要是釐清這9名機師的關聯性,例如是否一起出勤、一起聚會等,目前看來居家檢疫場所就是關聯之一,若有帶病毒者接觸環境,不巧讓另一個人碰到,又沒有即刻洗手,就可能會造成感染。
此外,邱南昌也說,由於機師一直在出國派飛,「台灣雖然疫情守得不錯,但國外疫情狀況很不好,也許很多機師都在國外得到病毒,又在無症狀感染情況下傳染給別人,還得等抗體檢驗報告完全出來才能釐清。」
他也提醒,現在的重點應該要放在確診機師的密切接觸者,例如家人,避免將疫情擴散到社區,除了第一時間居家隔離之外,也要提高警覺,一有症狀就儘早採檢就醫。
■指揮中心研擬疫苗護照試辦計畫,最快5月上路
陳時中今日也透露,預計5月中以後,疫苗護照的小型試辦計畫將上路。他表示,達成以下條件者,屆時可將居家檢疫自14天縮短成7天:
1. 申請制度(人數尚未確定)
2. 入境者需檢附國外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
3. 入境後居家檢疫第7天需要檢驗PCR陰性、要有中和抗體
4. 入境時間需為注射疫苗滿一個月後、不看疫苗廠牌
陳時中表示,目前方案還沒有確定,還需要經過更多討論,例如抗體試劑要如何採用,才能增加可行性又能保證安全。
國外對於疫苗護照、抗體護照的討論與試辦已經不少。疫苗護照在國外也並不成功。不僅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聲明不支持疫苗護照,認為會增加有接種疫苗的國家,與無法接種疫苗國家的鴻溝,同時疫苗護照也有隱私考量,英國、美國推行都不太順利。
目前國內的初步做法是疫苗+抗體護照,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在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中和抗體應該要到多高,才能視為標準?自然感染者也已經有了抗體,但沒有打疫苗,能不能被承認?這些都是各國疫苗護照考慮的要點,他認為,不管觀察統一的抗體濃度、再將篩檢方式標準化,是目前最實際可行的方式。
謝思民說,世界衛生組織正在研擬一個抗體保護力濃度COP(Correlate of Protection)作為統一標準。屆時只要檢驗抗體,有符合國際標準COP的抗體濃度效價,就能全球統一認定抗體有效,自由通行各國。
但目前仍有許多技術並未到位,例如COP標準仍未訂出來,台大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接受《報導者》採訪時也指出,目前各家廠商檢驗中和抗體的技術跟標準都不同,並沒有統一性。測量抗體的試劑、機器也還沒有經過討論跟確認如何使用,免疫護照要直接上路,仍有難關需要克服。
( 文/陳潔 ;攝影 /陳曉威)
#延伸閱讀
【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bit.ly/3bryvv8
【我的2020:華航747貨機機長的心聲】https://bit.ly/3dP11bw
#機師 #華航 #疫情 #居家檢疫 #貨機 #確診 #航空業 #COVID19 #報導者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邱南昌 在 Facebook 八卦
餐廳、咖啡店、俱樂部(夜店) 要特別注意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感染科專家邱政洵指出,已有國外報告指出,三大室內場所包含餐廳、咖啡店、俱樂部(夜店)是傳播病毒最危險之處,因為人們到了這些地方,會脫口罩且卸下防疫心防,飲饌外也常常聊天。
邱政洵副院長提醒,指揮中心已經公布足跡,如果有去過這些用餐地點的民眾,五月十日前出現發燒、上呼吸道、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狀況,一定要趕快就醫,並跟醫師說明有相關旅遊史。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其他確診者的足跡都包含餐廳,餐廳的餐具如果沒有徹底消毒,也容易有傳播的風險。
邱南昌理事長表示,這次觀察到台灣社會警覺心低了,「可能因為度過很多次危機,以為這次也會幸運度過,但這次的情況讓人非常擔心。」
餐廳、咖啡店、俱樂部(夜店) 要特別注意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邱南昌 在 【多媒體】邱南昌醫師-兒童感染重症預防 - YouTube 的八卦
關於近日各界關注確診 兒童 重症,我們邀請到了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南昌理事長 向大家說明讓爸爸、媽媽們與照顧者,可注意家中確診 兒童 症狀變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