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Trump其實已經在幫台灣和美國企業爭取時間了,關稅早晚要加的,今年Trump應該很難對中國手下留情了,台灣企業最好能早點看出風向,早準備比沒準備好。」
中美貿易戰,竟讓台灣電子業出現史上最大、最急的回流潮!這波電腦產業大遷移,讓產線、資金、就業機會,都隨著台商一起回來,貿易戰讓世界分工體系洗牌,但台灣生產再怎麼算,成本還是比在中國製造高,為什麼美國科技品牌大廠寧願加價,也要「台灣製造」?
根據DRAMeXchange統計,全球一年有約1200萬台伺服器,美國市場佔40%。換句話說,一年有將近500萬台輸美、攸關全球資安的伺服器產品,將逐步從中國疏散回台灣、東南亞、墨西哥等第三地工廠。即便2018年12月初,川習會決定停火90天,這場遷移潮也沒停下來的趨勢。
伺服器或電腦等產品中,佔成本極高的主機板,全球產量中約有7成輸美,只要當中有3成移回台灣生產,台灣經濟形同吞下大補丸。原本偏向悲觀的台灣2019年GDP成長,可能就保3有望,然而,不管怎麼算,台灣生產成本總是高於中國,更別提廠商成天抱怨的「缺工、缺地」問題。為什麼伺服器產線還可頂著經濟壓力回流台灣?除了加徵10%關稅,未來可能到25%的進口關稅之外,背後另一大推力,則是中美之間交手更激烈的「科技冷戰」。
中國科技龍頭華為擴展5G業務時,便受到阻撓,美國朝野、乃至德日各國,都對其設備安全性提出質疑,2018年10月初美國《彭博Businessweek》封面報導,中國政府涉嫌在蘋果、亞馬遜的中國製伺服器植入間諜晶片,引起軒然大波,雖然事後該報導真實度,備受蘋果及其他媒體同業質疑,但美國朝野對於涉及資料傳輸的敏感科技產品,已經愈來愈不信任「中國製造」,這是Google、亞馬遜等大廠說不出口的祕密。
此時此刻,正是「台灣製造」重返榮耀的契機,而且,從半導體晶片、封測、電路板到組裝生產,整個主機板的上下游產業群聚仍保留在台灣,不但效率高、而且也杜絕被中國駭客在供應鏈動手腳的風險。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移回台灣製造,雖成本稍微高一點,但是客戶都願意加價,供應鏈台灣都還有,美國科技品牌大廠,願意加價來維護資安體系,以亞馬遜來說,(當出現中國製伺服器零件被課25%關稅的最壞狀況),對方願意補貼9%到13%。
散熱器是伺服器機箱內、主機板之外的最關鍵零件,亞馬遜要求該業者從台灣廠製造出貨美國,科技業總經理表示,亞馬遜必須答應補貼,他才願意將訂單從大陸廠移回台灣廠生產。
2018年11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蔡英文總統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APEC現場目睹中美領導人幾乎零互動、發言針鋒相對的張忠謀感悟,貿易戰只是兩大強權對立的序曲,雙方對立不會只侷限於貿易戰,後續還有好幾關要過,美國副總統Pence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先後發表演說、隔空交火,美中分歧不見緩和。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指出,美中貿易戰是一場持久的較量,可能會持續5至10年,不是3到5個月就能解決的,這是一場無形的戰爭,是經濟與技術的戰爭,也將讓過去的全球化變兩極化,越南和墨西哥將是貿易戰下的受益者。
一名筆電組裝廠高層觀察這波遷移,認為過去高度集中在中國的供應鏈散了,但也或許將開啟另一波產業競爭,讓電子代工大廠的排名重新洗牌。
年產2000萬台筆電的緯創,極可能面臨需要從中國移出600萬台輸美筆電的量,以及部份伺服器製造,除了產能不大的台灣新竹廠,12月就傳出會應客戶要求,擴大在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產能,緯創在十多年前就到菲律賓蘇比克灣設廠,但當地供應鏈以及營運條件不佳,廠在那閒置多年,11月底,緯創就派了先期部隊去蘇比克灣,重新維修廠房內的水電設備等。
過去在中國動輒30萬人規模的生產基地,未來不可能再發生。可能要從單一超大生產基地,變成跨多國的群聚式生產模式,會增加跨國企業的管理難度,也是台商新挑戰,隨著惠普和戴爾伺服器輸美產品的產線移回台灣,一群服務這兩大客戶的英業達幹部自嘲,少小離家,老大回,30出頭隨著西進到中國打拚,現在4、50歲了,又回流台灣。
如今貿易戰,美、中日益壁壘分明、互不相容,台廠在選邊站之餘,也將分流,形成「第三波電子業大遷徙」。將保留中國生產基地,但也將遷回台灣,同時佈局第三地。伺服器產業則將重新落地台灣,借重台灣製造的資安與技術力,拉高一個層次看,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面臨中國紅色供應鏈擠壓,只能打成本戰。隨著伺服器製造回流,台灣成為美國邁入雲端、AI年代資安攻防的同盟,重現台灣製造價值,才是貿易戰帶給台灣最大的溢價。
台灣科技業史上最戲劇性的一幕,莫過於筆電業的外移,2001年,政府開放筆電業到中國設廠。結果短短幾年間,這個造就千億產值、數萬工作機會的旗艦產業,竟然走得一乾二淨,風水輪流轉。事隔十多年,由中美貿易戰激起的貿易壁壘,又將當今全球最尖端的電腦製造業吹回台灣,而且,這回大潮湧來的速度之快、聲勢之浩大,絲毫不比當年的筆電出走潮遜色。
2005年4月,「廣達林口廠」資遣了800位作業員,成為台灣最後熄燈的筆電廠之一,現在,林口廠則將成為台灣最重要雲端伺服器生產中心的一部份,廣達移了兩條(伺服器產)線回台灣,而且是目前廣達營收金雞母的高階雲端伺服器,客戶是亞馬遜、Google等雲端服務業者,移回台灣生產的是業界所謂的「Level 6伺服器」,其實就是主機板,以高度自動化設備產出後,再運到美國境內或美墨邊境的小型組裝廠,裝到伺服器機櫃,廣達一年生產約300多萬台伺服器,幾乎都交貨到美國,僅有少部份給中國客戶的伺服器產品,仍留在中國生產。
距離廣達華亞科技園區20分鐘車程外,龜山工業區大智路,高高寫著紅色英業達字樣的大樓,英業達在桃園龜山的廠內,生產部份輸美伺服器產品,直到中美貿易戰爆發,輸美伺服器緊急需要移出中國,一直是惠普(HP)伺服器產品最重要代工廠的英業達,順勢就將這棟樓作為主基地。
從2018年中,英業達就開始把HP賣美國的伺服器改回台灣製造,英業達一年大約300萬台伺服器,光惠普的就佔約一半,除少量在歐洲捷克組裝,大部份SMT(表面黏著技術)線都移回台灣龜山廠區製造。
可能在下一波筆電課稅陰影中被打擊到的筆電大廠仁寶,也未雨綢繆,仁寶將依美國客戶需求,在桃園平鎮廠區增加產線,因為有出口美國的工業電腦產線,平鎮廠區產能其實已接近飽和,老闆怕萬一貿易戰一轉向,沒先準備好就慘了,還打算把廠區所有停車場打掉,準備空間給產線,仁寶電腦副董事長陳瑞聰表示,會持續跟客戶保持聯繫,如果有需要就啟動海外廠房及台灣廠進行生產。
無論貿易戰狀況如何,供應鏈會繼續動,只是移多移少,關鍵在分散風險,科技圈私下有共識,Trump鷹派作風動向難測,分散產能,全球佈局是既定政策。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https://www.cw.com.tw/index.php/article/article.action…
「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股人阿勳-價值投資 Facebook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Re: [閒聊] 台灣市場小?? - 看板PC_Shop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伺服器大廠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伺服器大廠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台灣伺服器排名的情報與評價,MONEYDJ、CNYES、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伺服器市占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咖啡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伺服器市占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咖啡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新聞] Supermicro增加自製比重台伺服器廠受影| Stock 看板 的評價
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其實美國開始對中國反擊,然後逼製造業移出中國的外交策略以來,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金額雖然相當龐大,但更高比例是來自於美國的訂單,生產則是還在中國,如果美國也要打壓台灣,那台灣勢必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科技訂單了。」
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感嘆台灣的經濟成長已連續3年完勝南韓,2020年甚至相隔29年超越中國,2020年經濟成長最為耀眼的國家是人口約2357萬人的台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10月的預測,南韓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1.9%,中國則為0.9%,IMF當時預測台灣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0%,但2020年10月、11月,台灣的出口額創下史上最高、次高紀錄,反映2020年下半年的經濟超乎預期的好,台灣政府於是在11月把經濟成長率從1.56%上修至2.54%,若台灣的這項預測順利成真,將是自1991年以來、29年來首次,追過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同時也是,在人口2000萬以上的世界主要國家中,登上經濟成長率第一名。
據IMF的2021年度經濟成長率預測,台灣同樣會以3.2%的成長率,勝過南韓的2.8%。文在寅自2017年上台後,這5年來(2017~2021),南韓除了在2018年經濟成長率有勝過台灣外,其他4年全不敵台灣,自2020年起台灣更是連續3年(2019~2021)勝出。一般預料,台幣今年會漸漸升值,台灣的人均GDP將首次突破3萬美元。
IMF的報告,有關(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台灣雖從2017年的34.0%增至2020年的35.6%,但預估到了2025年會降至29.3%,反映台灣政府安定管理。反觀南韓不但從2017年的40.1%增至2020年的48.4%,到了2025年還預估會惡化至65.0%。這顯示,就算比較政府的財政運用能力(對於國家預算的管理),台灣都被認為是比南韓還要出色的「模範國家」。
但究竟為什麼台灣會逆轉呢?報導先講出結論:那就是兩國執政階層對中國的態度,成了兩國的經濟命運與國家命運的重要分水嶺,台灣與南韓都是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的國家,若以GDP及總輸出額中的對中國貿易佔的比率來看,分別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但這四年來,兩國的做法卻成了對比。接著,《朝鮮日報》把「與中國堂堂對抗」的台灣,和「把中國敬奉為上級國家」的南韓做比較。
《朝鮮日報》先舉中國武漢肺炎的防疫方式為例,台灣是全球第一個全面中斷與中國互航的國家,打造強力的「對中國防火牆」。南韓則是憂心影響到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及經濟面的衝擊,不願全面對中國關上國門。而結果就如大家所知道的,文在寅政府自豪的「K防疫」(韓式防疫)根本完全敗北。
報導分析,蔡英文總統自從2016年5月上任後,大力推動的「脫中國產業政策」(脫離依賴中國的產業政策),也為台灣的經濟復甦注入一大力量。蔡總統點出中國的經營成本上升且企業環境不穩定(如:動不動就可能震碎小粉紅的玻璃心),積極勸誘台商回流,結果光是至2019年8月已有102家企業決定收掉中國的工廠、擴大投資台灣,包括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商「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筆電手機代工大廠「仁寶電腦」,以及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這些企業對台灣的投資額達5047億元台幣。
在美中對抗轉趨激烈的大環境中,台灣政府同意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也許可鴻海旗下的「富士康」於威斯康辛州投資,清楚地站到美國那一側。結果台灣的IT企業,享受到美中對抗等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反射利益,再加上中國武漢肺炎帶來特別需求,訂單殺到,2020年飽嚐到史上最高的好景氣,相較於台灣因為「脫離中國」經濟「超級好」,親中的南韓則是到現在還未獲中國完全解除「薩德」(THAAD,全稱: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的報復措施。(編按:南韓因為2017年讓美軍部署薩德,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招來報復。)
2020年5月,蔡英文總統連任的就職儀式上,包括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在內的41國、92位政要紛紛透過視訊祝賀,過去一直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台灣,存在感急增。而南韓政府文在寅宛如把中國敬奉為「上國」(受小國朝貢的大國),但2017年底他訪問中國,結果4天3夜下來,文在寅和中國指導層一同用餐的次數僅2次,其餘6次都只能「一個人默默吃飯」。再者中國祭出的「薩德」報復措施,至今已超過3年,文在寅仍無法獲得中國承諾解除。
《朝鮮日報》最後指,天安門大屠殺已過31年,2020年全球迎來「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最強的反中浪潮,不光是與美國親近的日本、澳洲、加拿大,連向來對中國友好的歐盟、印度、東南亞各國也紛紛從「對中國的幻想」中清醒,開始背向中國。本月20日上台的美國Biden政權也已多次表明會對中國祭出高強度的壓力。不幸的是,2021年的文在寅仍陷在「對中國的幻想」中,持續看著中國的臉色,結果經濟惡化,與台灣的差距持續拉大,這樣下去難保南韓的國運不會衰退。
中國國台辦認為,如果沒有「祖國中國」發展機遇帶動,台灣經濟將難以維持正成長。中國官方單位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源自於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屢創新高所致,但是,若從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管制趨嚴以及美中貿易衝突所導致的中國供應鏈外移來看,中國經濟持續下行應已是普遍的認知,加上中國中國武漢肺炎持續加速國際供應鏈移轉,中國經濟只會加速下行,在中國經濟下行應會使得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活動減緩,除非中國對於某些產品有迫切進口的需求。換句話說,國台辦對台灣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增加解釋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提高是邏輯不通的。
台灣貿易若以國家別來區分,累計1至11月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口1,367.4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168.3億美元(+14.0%),占台灣總出口值的43.8%;台灣對美國出口460.4億美元,增39.9億美元(+9.5%),占台灣總出口值的14.7%。從上述出口數字來看,僅能陳述台灣出口到中國比重甚高的客觀事實,並無法說明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提高。
就出口數字本身而言,台灣對中國出口數字增加可能原因有二,其一為台灣廠商一定要將產品賣到中國不可,其二為中國廠商迫切需要台灣廠商的出貨。前者即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後者則是中國對台灣的依賴程度提高。如前所述,在中國經濟下行之際,中國市場對台灣產品的胃納量頂多持平,不太可能在1到11月可以較2020年同期增加14%。
若從產品別來區分,累計1至11月出口比2019年同期增126.1億美元(+4.2%),其中電子零組件增207.6億美元(+20.3%)、資通與視聽產品增58.4億美元(+15.1%)、光學器材增2.5億美元(+2.4%);礦產品減61.1億美元(-47.2%)、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24.1億美元(-9.5%)、化學品減21.0億美元(-12.2%)。其中,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視聽影音產品在1月到11月增幅為24.3%與20.1%,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與機械則分別衰退了14.8%、4.5%與1.8%,從上述資料可知,台灣對中國的出口的增加僅集中於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的出口又集中於積體電路。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且真正依賴中國市場的產業在今年的對中出口是呈現衰退的。
台灣在半導體、高階伺服器以及未來5G產業的許多硬體製造在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地位已無需贅述,因此,由國家別以及產品別的出口統計可知,台灣出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也集中在我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相關產業上,特別是積體電路的出口,主要是來至於美國商務部對於中國企業採取科技管制的影響所致,換句話說,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增加都是中國迫切需要台灣幫忙生產的產品,而非台灣只能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再者,台灣許多科技大廠的訂單也都使得產能滿載,即使中國需求消失,也會有其他國家的廠商補足,亦即,出口的國家可能有不同,但產品別的出口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最後,過去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化學品、塑橡膠與工具機等產業確實也如預期都因全球經濟衰退與中國經濟下行而隨之衰退。我們可以理解中國官方希望凸顯中國對於台灣經濟不可或缺的期待,但是,統計數據的交叉分析結果不能因此被扭曲。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7984?fbclid=IwAR1MMd3MPInO5WdqpXtMUlUW7bRZAJavehsqFQpgMPcdHbNNuruLcXS-dLM#.X-00Lmf6fps.facebook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103/QFCOJ7YAANBR5K5HVLPEZU5C3A/
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股人阿勳-價值投資 Facebook 八卦
😉早安,廣達的出資&協力者
1987 年,時任金寶電子總經理的林百里,按捺不住心中的創業熱火,找上學生時期的最佳夥伴溫世仁幫忙,溫世仁說:「幫忙,可以。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找葉國一一起加入。」
於是,林百里透過溫世仁詢問葉國一,想知道他希望在廣達擁有多少比率的股份,純粹抱著幫助晚輩心情的葉國一說:「我只要一%。」
溫世仁對葉國一大喊:「這怎麼行!將來廣達要借錢,銀行可能還得要你葉國一去簽字啊!」
---
👨🏫延伸閱讀
廣達的出資&協力者,放棄 800 億股權,成就如今的筆電代工之王: https://pse.is/3dpkj2
---
📌 英業達 2356
英業達成立於1975 年,早期為手提電腦、文字處理機及電話傳真機的生產廠商,爾後製造筆記型電腦與伺服器,近年則積極投入雲端運算,無線通訊、智能裝置、物聯網及綠色能源等高科技產品的領域。
公司主要替品牌大廠代工,主要代工產品為 筆記型電腦 及 伺服器,目前在全球伺服器市占率約 20%,是全球第 1, 筆電代工的市占率也有約 9~10%,排名全球第 5 。
.
📌 主要產品
英業達 (2356) 主要營業項目為
電腦軟、硬體產品、通訊
及數位助理產品組裝及銷售、
太陽能電池製造與銷售等業務。
代工項目可分為 4 大宗 :
(1) 個人產品解決方案
(2) 企業解決方案
(3) 智能裝置
(4) 太陽能電池產品
.
📌 營收結構
英業達主要產品為NB、Server
另外有機上盒及智慧型手機等代工業務。
2019 年營收比重為
NB 佔 48%、Server佔 34%、
智慧手持裝置佔 16%、太陽能佔 1%。
.
📌 生產據點:
英業達在台灣設有台北總部、桃園研發中心,分別負責筆記型電腦、消費性電子、行動通訊、無線整合產品與伺服器產品的研發和製造,另外在海外生產基地部分:
南京廠 : 做智慧手機
重慶廠 : 可攜式電腦、無線通訊產品及企業用電腦
捷克與墨西哥 : 做伺服器
馬來西亞 : 做筆電
上海廠 : 負責軟體產品的研發及銷售。
.
📌 銷售地區
英業達 (2356) 銷售地區比重為
美國 68%、中國 14%、
台灣 6%、其他 11%。
.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伺服器大廠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八卦
台系伺服器下游組裝在全球市占率高達九成,其中,廣達旗下雲達、緯創 ...吃下Google、臉書、亞馬遜、微軟8成訂單,伺服器王國在台灣...2020年11月16日· 去年 ... ... <看更多>
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伺服器大廠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八卦
台系伺服器下游組裝在全球市占率高達九成,其中,廣達旗下雲達、緯創 ...吃下Google、臉書、亞馬遜、微軟8成訂單,伺服器王國在台灣...2020年11月16日· 去年 ... ... <看更多>
台灣伺服器廠商排名 在 Re: [閒聊] 台灣市場小?? - 看板PC_Shop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引述《dreamgirl (小糯米)》之銘言:
: https://t.ly/6Uj6
: Intel營收有11B USD來自台灣
: 世界排名第四,大於第五以後全部總和......
: 所以什麼市場小所以賣的貴的都是唬爛
: 就只是有韭菜不割嗎?
: I皇感謝各位韭菜的貢獻
:
:
這就不是散裝CPU市場的獲利圖啊!
看成INTEL輸出CPU、晶片給單一國家,讓廠商去代工組裝再出口。
這樣就不奇怪了。
台灣電子代工市場(大) <--> 台灣零售市場(小)
這兩者本來就沒衝突了。
Top 6 vendors by number of units shipped, 2020
Rank Manufacturer Market share[1]
1 Lenovo 24.99%
2 HP 21.2%
3 Dell 16.4%
4 Apple 8.2%
5 Asus 6.0%
6 Acer 5.9%
Others 17.4%
前幾名有台灣自己的品牌的,其他國的品牌也都有台灣代工
板廠的世界市場排名前四都是台灣吃下去,
光四大板廠一年就吃下多少I家的PC跟其他的晶片了。
自己做PC的除了刀碩、還有無料星、雞排等等。
可能還有幫其他大品牌代工。
筆電廠有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及和碩等等
台伺服器ODM廠拿下全球逾9成市占 海外布局腳步不變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43492
研調機構集邦 (TrendForce) 今 (13) 日指出,今年全球伺服器仍為台廠天下,
包含廣達 (2382-TW)、緯創(3231-TW) 與旗下緯穎 (6669-TW)、英業達(2356-TW)、
鴻海(2317-TW) 等,合計可拿下全球近 9 成市占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208fin016/
雲端投資趨勢顯著,台廠伺服器族群受惠程度高,
進一步分析全球雲端巨擘採用的伺服器製造商,Google有超過5成由廣達代工製造、
3成來自英業達;臉書伺服器,也是5成來自廣達、另外3成則由緯穎製造,
而微軟伺服器,代工台廠包括鴻海、廣達、緯穎、英業達。
整體而言,台廠代工了四家雲端大咖Google、臉書、亞馬遜、
微軟所需的雲端伺服器超過8成。
台灣零售市場的需求根本談不上,兩千萬人的市場,
給你算一年換五百萬台電腦+筆電也才多少。
光是這些出口主機板、SERVER、PC、NB的品牌、代工廠,
CPU跟晶片需求量、出貨量就超級大。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人家這十幾年也是政策利多,
跟著世界潮流,狂建各種雲端數據中心、半導體搞得風生水起,
各國大廠、大公司都重金投資下去。
--
棺材只會裝兩種人,一種是老到沒有嘴齒,壽終正寢的老年人,
另外一種就是鐵齒不信邪的少年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42.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40264858.A.118.html
※ 編輯: iammatrix (1.174.42.25 臺灣), 12/23/2021 21:09:06
※ 編輯: iammatrix (1.174.42.25 臺灣), 12/23/2021 21:13:08
※ 編輯: iammatrix (1.174.42.25 臺灣), 12/23/2021 21:41: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