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澄清聲明(2/23 11:30 pm ):
有關病童家世一節,許多人問我如何得知,我的回答都是:今天下午看到臉書上有某知名粉專及臉友所說,我於是引述。
有新聞說是我起底,其實並不是。在我寫「之前」,臉書上已經有很熱烈討論。但顯然我後來的這篇文章引起很大討論。
但剛剛經過可靠內部消息來源指出,這名病童的確是這名陸配媽媽跟台灣前夫所生。病童出生後,父母才離婚,所以病童的確有中華民國國籍跟身分證。
在此對這個細節有誤向各界表示歉意。
但我還是要強調,我原本文章重點並沒有否認病童依法享有台灣的健保。我強調的是武漢撤僑的部分必須依照小英總統所說「橫濱模式」。
另外,病童母親的態度,也是台灣社會在這件事觀感的關鍵。
最後補充,兩岸在戶籍跟健保制度還是有一些模糊或灰色地帶,且因為兩岸有些資訊沒辦法相互查證,甚至需要當事人切結書,的確會造成問題。也希望新國會可以一起找出這些漏洞,不要浪費了台灣珍貴的社會資源。
以上說明,請參考。
胖犬 敬上
【 國家有情 政府有理 台灣不欠妳什麼】
(我正在陪小孩看恐龍展,沒時間寫長文,就簡單寫一下我的看法。」
血友病童是中國國籍,不是台灣籍。他是徹頭徹尾的中國人。
台灣政府唯一對病童有責任義務的連結,是這位病童「依親」。
這個「親」,是病童的親生母親,她原本也是中國人,後來因為嫁給台灣人才取得台灣國籍。
但她取得珍貴的台灣國籍及健保資源後,就跟台灣丈夫離婚了。她離婚後,嫁給一個中國人,才生了這個血友病童。
也就是說,這個病童,雖然很可憐,但他的親生父母,其實都是「中國人」,只是他的媽媽在前一段婚姻取得了台灣國籍。
我不會去評論這位母親是否利用婚姻關係或台灣法律漏洞取得健保資源,這是每個人的私領域選擇,也是台灣的政府體制賦予妳的,我尊重。
如果法律確實有漏洞,台灣國會會依據民意日後進行修法。但修法之前,我尊重。
但同樣地,這位母親也要尊重台灣的政府體制。
台灣的政府體制,依照中華民國國家元首蔡總統的說法,就是「橫濱模式」:詳實核對名單、事前檢疫、華航派出包機過去接人。
這位母親,妳不可能一方面希望「國家」照顧妳跟妳的小孩,一方面又不尊重「國家」決定如何照顧其他兩千三百萬跟妳「一樣」的「台灣人」。
妳想要「國家」為妳張開傘,讓妳躲在傘下面免受風吹雨淋,又怎麼可以要求另外一個「國家」來教妳的國家怎麼打開傘?
The world just doesn’t work around you.
或者,這位母親,妳也可以善意理解蔡總統的作法:正是為了要保護你跟妳的小孩免於在機上感染,台灣政府才有這樣的堅持。
看懂了嗎?這位「台灣人」母親。
Don’t abuse the goodwill of the government which can help you.
Don’t be manipulated by the government which doesn’t care about your kid at all.
(結果我又寫了落落長,恐龍都生氣了)
#血友病童
#橫濱模式
華爾街日報3折訂購優惠:
https://reurl.cc/M7p8ev
(訂閱之後,也歡迎私訊跟我確認一下喔!)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胖犬電子報】免費訂閱連結:https://reurl.cc/yypqq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苗博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武漢肺炎 #2019nCov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四個重點: 1⃣️ 臺灣人親生的小明不用等: 如果孩子的雙親之一是台灣人,不分在台灣出生或中國出生,在12歲前隨時能取得台灣籍。拖過滿12歲還沒報戶口的,20歲前申請,在台居留連續兩年,就能拿到身分證。 2⃣️ 非台灣人親生的小...
台灣人如何取得中國國籍 在 高嘉瑜 Facebook 八卦
【新版護照封面出爐
TAIWAN辨識度大提升】
七月下旬時,嘉瑜和其他委員同仁在議場內挑燈夜戰,歷經30多小時馬拉松式的不斷電表決後,除了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也處理了國人十分關切的「護照正名」與「中華航空正名」兩項公決案,當時嘉瑜預告在九月開議後,將會向行政部門追蹤這兩項正名工作的進度,沒想到今天就公布了新版護照封面!
🌟 台灣人拿台灣護照,自信勇敢走向世界
雖然目前世界疫情還沒穩定,不知何時才能出國旅行,但新版護照在明年一月就會發行,大家手上的舊版護照都能持續使用到效期結束為止,而想拿新版護照的朋友也可以提前換發,等到疫情穩定、解除邊境管制,大家就能拿著正名過後的新護照,開心出國旅遊~
護照正名案起因於國人出國旅遊常因護照上「REPUBLIC OF CHINA」字樣被誤認為是中國人,新版護照封面中將ROC字樣縮小並圍繞國徽,而「TAIWAN」字體則是放大並直接放在「Passport」上,重點就在於放大、加強台灣的識別度,要讓外國人一眼就看見【TAIWAN Passport】,馬上就能辨識拿著這本台灣護照的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符合了當時公決案的主要精神。
🌟 國徽被批黨國不分,立院應啟動《國徽國旗法》修法討論
目前對於新版護照封面的討論,多數都認可在不涉及更動現有憲法國名及英文譯名的前提之下,TAIWAN辨識度獲得大幅提升,但保留與國民黨黨徽高度相似的國徽,卻也被批評是「黨國不分」的威權遺毒。《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在戒嚴時期訂定,本來就沒有歷經民主程序討論、欠缺民主正當性,而且國徽作為國家象徵,應該要使用能取得國民高度認同的紋章符號,像是台灣黑熊與玉山的符號,近年來就常被視為是高度具台灣代表性的圖章。
既然目前國人對青天白日國徽的存廢有所討論,也有在野黨委員表示即將提出《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修正案,嘉瑜也會開始著手研擬該法的修正案,同時也希望行政部門提出對應的草案,讓立法院能針對國徽議題進行實質討論,商討如何產出匯聚人民認同並且具台灣意象的國徽。
🌟 緊盯華航正名案進度,盼不再被誤認是中籍航空
嘉瑜向交通部相關部門追蹤華航正名案進度,按照華航5月時呈報給航發會的期程規劃,目前正在進行第一階段的「遴選設計廠商及產出台灣意象共識」,在台灣意象的討論過程中,包含了地理環境、原住民、動物、美食等都是參考的範圍,預估9月底就能產出具台灣意象共識的圖章,嘉瑜也會持續追蹤進度,希望華航正名案的時程不僅要做到如期完成,最好能進度超前,儘快讓國籍航空完成正名程序,讓國人能早日拿著台灣護照、搭乘正名過後的國籍航空,以台灣、TAIWAN之名走向世界!
台灣人如何取得中國國籍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八卦
完整版 這裡看👉 https://youtu.be/CjM0ARubv10
完整影片四大重點:
1⃣️ 臺灣人親生的小明不用等:
如果孩子的雙親之一是台灣人,不分在台灣出生或中國出生,在12歲前隨時能取得台灣籍。拖過滿12歲還沒報戶口的,20歲前申請,在台居留連續兩年,就能拿到身分證。
2⃣️ 非台灣人親生的小明要排隊:
要等待超過六年的案例,是「非台灣人親生的中配子女」(孩子的雙親不是台灣人)。
3⃣️ 關於人道:
所有持台灣護照的人,不管在疫區待多久,只要買得到機票回來,都可以入境。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陸續與中國斷航的時刻,政府還保留台灣與中國好幾個直飛點,就是要讓在中國的國人有機會回來。
為了照顧國人的「家庭團聚權」,政府也開放「沒有國籍、持有居留證」的中國配偶從中國入境。
在台灣境內的人,不幸罹患武漢肺炎,不分國籍、不看顏色,政府都全力醫療診治。即使人在中國的血友病童,政府千里送藥,也沒有區分黨派。
以上,都是已經落實的人道考量。
4⃣️ 請務必配合防疫,疫情越嚴重,邊境管理會越嚴格:
請所有人配合防疫政策,尤其是「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朋友們,千萬拜託不要出門,做好居家防疫措施。
當疫情越嚴重,國境管理只會更緊縮。萬一疫情擴散,導致全面取消居留證入境,甚至全面禁止從疫區入境,將是誰都不樂見的結果。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大安文山苗博雅
#武漢肺炎 #2019nCov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935-2855
市政建議電話
☎️ (02)2729-7708#7046
⚠️上列電話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10:00-17:00
台灣人如何取得中國國籍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評價
#武漢肺炎 #2019nCov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四個重點:
1⃣️ 臺灣人親生的小明不用等:
如果孩子的雙親之一是台灣人,不分在台灣出生或中國出生,在12歲前隨時能取得台灣籍。拖過滿12歲還沒報戶口的,20歲前申請,在台居留連續兩年,就能拿到身分證。
2⃣️ 非台灣人親生的小明要排隊:
要等待超過六年的案例,是「非台灣人親生的中配子女」(孩子的雙親不是台灣人)。
3⃣️ 關於人道:
所有持台灣護照的人,不管在疫區待多久,只要買得到機票回來,都可以入境。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陸續與中國斷航的時刻,政府還保留台灣與中國好幾個直飛點,就是要讓在中國的國人有機會回來。
為了照顧國人的「家庭團聚權」,政府也特別開放「沒有國籍、持有居留證」的中國配偶從中國入境。
在台灣境內的人,不幸罹患武漢肺炎,不分國籍、不看顏色,政府都全力醫療診治。即使人在中國的血友病童,政府千里送藥,也沒有區分黨派。
以上,都是已經落實的人道考量。
4⃣️ 請務必配合防疫,疫情越嚴重,邊境管理會越嚴格:
請所有人配合防疫政策,尤其是「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朋友們,千萬拜託不要出門,做好居家防疫措施。
當疫情越嚴重,國境管理只會更緊縮。萬一疫情擴散,導致全面取消居留證入境,甚至全面禁止從疫區入境,將是誰都不樂見的結果。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大安文山苗博雅
——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935-2855
市政建議電話
☎️ (02)2729-7708#7046
⚠️上列電話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10:0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