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世界水資源日】
水是維持生命的要素,科學家在尋找外星人時總是把水的存在,當作第一要件!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明定3月22日為世界水資源日,而且每年主題不同,今年是『國際水資源合作年』,可見水資源安全所具有的戰略價值,更是非傳統安全重要的一環。
這幾個月,台灣各地傳出缺水旱象,不論民間和政府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台灣降雨量是世界各國平均值的2.6倍,但因地理條件限制,有82%的雨直接流入海中,造成我們可分配的雨水竟然只有各國平均的七分之一。
極端氣候的因素,豪大雨直接逕流,已經多次釀成巨災,氣候變遷加上水文條件,水資源絕對是我國的國家安全課題.
2004年執政時期,我們就已啟動「初步建立具預報能力之季節降雨預報技術」研究,建立乾旱監測與預警系統雛形,提升台灣了乾旱預警能力。
台灣農業用水占總水資源利用水量的七成,其中灌溉用水約占六成,目前我們執政的縣市多是農業縣,每當缺水時,農業用水總是移撥給民生、工業使用,導致農田休耕,影響農民生計,抑制農業發展,在此呼籲政府更應將抗旱、抗水列為常態性工作,並及早規劃水資源的分配與運用,以降低災害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在我們抗旱之際,也請大家要記得節約用電、節約能源。
有水之時,當思無水之苦!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70的網紅漫步在雲端阿里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欒樹金黃之美(2018/09/19) 台灣欒樹是台灣特有種的落葉喬木,顧名思義就是只有台灣才看得到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低海拔、陽光強的地區。因為其耐汙染乾旱,吸收廢氣能力強,廣泛被種植在全台各地的行道樹。 如果您周遭的環境有台灣欒樹的蹤跡,也許您會發現春夏季節的新綠,秋天盛開滿樹的金黃,花謝結...
台灣乾旱季節 在 潘孟安 Facebook 八卦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宣告夏天腳步已近,春天栽種的植物,在夏天已經長大。不過從溫度來看,立夏離真正炎熱的夏天,還得在等上一段時間。
每年的立夏時節大約是國曆五月初,正值冷暖鋒交接並在台灣上空停留,因而帶來豐沛的雨水,形成陰雨綿綿的天氣,這也就是梅雨季節。記得隨身攜帶雨具,以防突然下雨,也要注意防潮的工作,讓家裡隨時保持乾燥、清爽。
有句俗諺這麼說著:「立夏起東風,十塘九塘空」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如果立夏這一天吹東風的話,今年就會少下雨,並且會有乾旱,農夫們可就要傷透腦筋了。
台灣乾旱季節 在 好立委 楊瓊瓔 Facebook 八卦
#台中又+0
#在家變身楊貴妃
最近是荔枝盛產季節,但今年因為乾旱少雨,導致收成比往年減少三至四成,瓊瓔滿懷感恩,還能在家好好享受吃荔枝的滋味,推薦大家從荔枝底部縫隙剝,快速不沾手😋
#支持台灣小農
#支持台灣農產創新
台灣乾旱季節 在 漫步在雲端阿里山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欒樹金黃之美(2018/09/19)
台灣欒樹是台灣特有種的落葉喬木,顧名思義就是只有台灣才看得到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低海拔、陽光強的地區。因為其耐汙染乾旱,吸收廢氣能力強,廣泛被種植在全台各地的行道樹。
如果您周遭的環境有台灣欒樹的蹤跡,也許您會發現春夏季節的新綠,秋天盛開滿樹的金黃,花謝結果轉為紅色,果實成熟又變為褐色,這樣的季節輪替色彩,所以台灣欒樹又有「四色樹」之稱。
當秋風輕揚,金黃花瓣緩緩落地,置身台灣欒樹之下,有如黃金雨般的輕柔浪漫,現在我們也可以稱它為「台灣金雨樹」。
當眾人紛紛追逐白芒花海之際,台灣欒樹依舊默默的為我們守護環境,只是沒有引起太多注意。
朋友們,走過、路過、來了就不要錯過,上阿里山之前,別忘了進來「觸口樹木銀行」坐坐,體驗目前最美的台灣欒樹。

台灣乾旱季節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今年是反聖嬰現象後一年,二三月本該是春雨綿綿的季節,卻不常下雨,五六月的梅雨季,氣象局和學者也認為,雨量恐怕也會偏少,夏季用水量肯定吃緊,中研院研究發現,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未來降雨不但可能逐漸增加,而且會呈現兩極化。
研究團隊利用氣候模式預估,到了21世紀末,雨季的降雨量將增加15%,乾季也會減少15%之多,根據台灣過去30年的降雨資料也發現,中南部的降雨兩極化現象,相當嚴重。
學者以2009年高雄地區為例,如果不是莫拉克帶來超大雨量,當年的平均降雨量只有往年的一半,但兩極化的降雨趨勢將在雨季帶來洪水和土石流,乾季則釀成旱災,學者建議政府應該盡早重新思考水資源策略,水庫興建不易,清淤效率低,或許可增加蓄水池,把水存下來,北水南送也可解決中南部缺水問題。記者陳姝君林國煌台北報導。"

台灣乾旱季節 在 連續三年「反聖嬰」... 注意! 台灣「這區域」秋冬季節..豪大雨 ... 的八卦
Climate change refers to long-term shifts in temperatures and weather patterns, mainly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burning of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