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30年,台東縣海端鄉加拿村終於在7月1日看到公車開進村子裡,布農族的村民用傳統祈福儀式吟唱讚美感恩的歌謠,迎接這歷史性的一刻。
▶️記錄台灣環境20年!
https://fb.com/PTSourisland/
↑↑↑ #我們的島 ↑↑↑
台東縣 海 端 鄉 加 拿 村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八卦
等了30年,台東縣海端鄉加拿村終於在7月1日看到公車開進村子裡,布農族的村民用傳統祈福儀式吟唱讚美感恩的歌謠,迎接這歷史性的一刻。
▶️一起深入原鄉走透透~
https://fb.com/tit1600/
↑↑↑ #行走TIT ↑↑↑
台東縣 海 端 鄉 加 拿 村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八卦
被愛串起的一家子
照片還真像是穿越時空的一道門,每當看到這張影像,我就彷彿墜落在三十多年前的那片玉米田裡,心跳加快,臉紅耳熱。為了贏得利稻村民的好感,我整個下午都在田裡幫忙剝黍穗,卻也結結實實地被消遣了大半天。
原住民生性開朗,一起幹活兒的幾戶人家本來只是互相戲謔,沒多久就把箭頭指向了我這個都市佬。年輕的我臉皮薄,雖聽不懂布農族話,可是看他們拿著玉米棒比劃、捧腹大笑,窘得只想往玉米桿堆裡鑽。總之,人人樂不可支,我也就被接納、能拍照了。
下工後,我陪著格外投緣的那戶人回家。夫妻倆有三個小孩,大女兒雖然才不到十歲,幹起活來卻相當抵事,還能看顧牙牙學語的弟妹。玉米田在山上,村落在台地,步程大約半個鐘頭。兩個小的被裝在父親頭上的竹簍裡,一晃一晃地好像坐搖籃。母親走著走著就把竹編的揹帶卸下來,邊喊女兒,邊把空竹簍朝她一拋。小姑娘接個正著,把揹帶往額上一套,高興得彷彿自己也擔上了家計。
溫暖的窩正等著他們;這一幕沒有第二個拍攝角度可選,只有從正前方取景。一家人腳步輕快,我倒退的速度也不能慢。邊退還得邊換鏡頭、邊測光,再調高快門速度、對焦、框取構圖、捕捉決定性的瞬間。每個步驟都不能出差錯,時間與空間必須同步關照,才能展現我想表達的血脈相傳、衣缽承遞。一家子心連心,就連養的狗兒也被愛串在一塊兒了。
圖、文:阮義忠,台東縣海端鄉,1977
轉載自《人與土地》照片故事集(行人出版社)
定價:380元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博客來 誠品皆有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