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蘋果日報上這篇自稱是「美國大學終身正教授」的媒體投書,談台灣大學老師薪水如何如何。全篇滿滿的在美國任教的優越感,看不起台灣,吐槽點超多。
只好一一回應一下了。
好久沒寫這種文,寫完覺得自己 ph 值跟年輕時差了不少。現在都稀釋過了...
XXXXXXXXXXXXXXXX
「蘋果焦點評論:台灣大學老師薪水低嗎(康健芷)」
原文:
人在海外,最近三不五時就會看到一些看壞台灣的媒體,大量炒作台灣大學老師薪水過低的問題,並配合要替資深老教授加薪的訴求;但實情是這樣嗎?
首先,比較台灣與新加坡、香港的薪水多寡,根本沒有意義,新加坡與香港物價高出台灣許多。比較數字上的薪水,就好像比較任教於舊金山灣區大學與美國中西部人口幾萬人的大學城的大學教師薪水一樣,沒有任何意義。在舊金山年薪10萬美金 生活水準也不一定可以比得上任教中西部大學、年薪5萬美金的大學教授。
XXXXXXXXXXXXXXXX
回:
比薪水沒有意義?我們在爭取的是國際優秀的人才來台灣教書。薪水當然要有競爭力。現在連大陸的薪水都比台灣給的高。大陸的物價是有比台灣高很多膩?
台灣以台大而言,前幾年我在新進教師研習營看到的是,許多新聘教授都是國際名校的博士畢業(MIT、哈佛、...等)。這些助理教授現在拿台灣年薪三萬美金不到的薪水,還願意回故鄉,這些老師真的讓我感動。
以世界排名 20 名台大電機資訊來說,要爭取的那些國際一流的博士人才,在矽谷的薪資是十幾二十萬美金的年薪。縱然不可能去跟矽谷業界給一樣的薪水,但台灣三萬美金跟人家的差距也太大了。怎麼聘人回來?
XXXXXXXXXXXXXXXX
原文:
其次,從小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博士教師,縱使大學畢業後出國拿到博士,其實沒有這樣大的國際競爭力,這一點大家都不敢誠實說。報載的所謂國際流動的老師,都是流到中國與香港,(在一個中國下,這些算國際流動嗎?)從小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博士教師,可以反向流動到歐美的很少。最近報載到加拿大ALBERTA大學任教的台大教授,本身即有可能已經有加拿大楓葉卡,因為加拿大教職是已有楓葉卡者優先。
XXXXXXXXXXXXXXXX
回:
所以您現在是看不起台灣土生土長的人就是了?請問什麼叫做縱使在台灣「大學畢業後出國拿到博士」,都沒有國際競爭力?
我的一堆台大電機的同事都是國際知名的學者、國際重要期刊的編輯、總編輯,什麼叫做沒有國際競爭力?要不是老父老母在台灣、大家想為台灣做事,您真以為我這些有國際競爭力的同事,是沒地方去所以才回台灣?
另外您好像很看不起台灣土生土長的人?跟您報告一下,我們台大電機系好幾位老師都是國內培養的 Ph.D., 吳瑞北 Ruey-Beei Wu、吳宗霖 Tzong-Lin Wu,還有之前我們的好同事後來被挖角的 何志浩 (Jr-Hau He) 都是世界知名的學者。台灣自己培養的博士也是有很多做的非常厲害的。
康教授這麼藐視台灣土生土長人士的國際競爭力。想必是非常有國際競爭力、在重要國際學會擔任重要的職務?
XXXXXXXXXXXXXXXX
原文:
其實,想留在美國的,早在取得博士之後就已經在美國尋求教職了,台灣政府其實不用太擔心。
不管如何,台灣土生土長的博士教師,英文沒有像美國人或印度人(縱使有印度腔調)這樣好是主因。更不用說,台灣土生土長的老師缺乏對美國文化的了解,上課無法像老美一樣同樣風趣,往往教學評鑑因此很差,無法順利通過教學評鑑與升等。看看國內許多教師國外任教的履歷,往往第三年與第六年就終止,內行人可知道發生什麼事。
XXXXXXXXXXXXXXXX
回:
敝人在下我,英文發音是出名的「台」。我在密西根大學念博士第三年,就拿遍了密西根大學系、院、校的傑出 Graduate Student Instructor Award。其中校級的大獎,我們密西根大學 EECS 系上次有人可以拿到那個大獎,已經是我拿到的三十年前了。2003 我博士還沒畢業,密大 EECS 系上就請我幫系上教課,教我們系上大學部畢業前最重要的一門 Capstone 課程。學生愛死我們那門課了。
英文發音不標準,跟上課的熱情、肚子有沒有料,是兩回事。跟研究做得好不好,更是沒有直接關係。發音不標準,但能做精彩的 presentation 的人更是大有人在。
現在是連我們發音不標準都要被拿來檢討,薪水該給低是嗎?真想知道康教授的發音是多麽地道地、上課多麽地風趣。
XXXXXXXXXXXXXXXX
原文:
台工作穩定度高
其三,台灣社會對大學教師尊敬,師生關係較好,這種自我滿足,也不是薪水可以滿足的。美國的大學教師,每年都要評鑑一次,縱使取得終身聘(tenure)也同樣要評鑑。終身聘教授在許多學校還要6年來一次,「終身聘總評(post-tenure review)」,做不好,也會被解聘或減薪,工作壓力頗大。請問,在台灣的大學教師,有因為評鑑不好被解聘嗎?這種工作的穩定度,和教學壓力相關較低,是許多拿到博士的台灣學者回台的主因。
XXXXXXXXXXXXXXXX
回:
如果您不知道台灣學界的現況,就不要亂批評。台大的教授每五年就要被評鑑。即使正教授也需要被評鑑。評鑑沒過的人,再給一兩年時間讓他補評鑑。再不過,就得走路了。
「請問,在台灣的大學教師,有因為評鑑不好被解聘嗎?」
所以說,您就是不知道又愛批評。台大就有好幾個評鑑沒過而走路的。
「教學壓力較低」?
您要不要來台大教書看看?在台大教書教不好,早就在網路被學生罵翻了。您沒在台灣教過書,請問您是如何可以斷言在台灣教學壓力比較低?我在美國的一流大學密西根大學教過書,也在台大教過書。我想我應該比您有資格評斷兩邊教學壓力是不是都很高吧?
XXXXXXXXXXXXXXXX
原文:
其四,若任教中西部的大學城,美國房價較低,年薪6、7年就可以買一棟幾百坪的獨棟屋。更不要說,如果順利從工作簽證(H1B)轉綠卡,6年之後變成美國公民,幾乎就可同於不用投資美國100萬美金(EB5投資移民),就可以有美國護照,一個人就好像現賺3000萬元台幣(如果一家4口現賺1億元台幣以上)。你覺得台灣薪水多高會有吸引力嗎?
XXXXXXXXXXXXXXXX
回:
所以現在是在說能拿美國護照就無敵星星是嗎?有美國護照,比其他國家可以拿再高的薪水跟待遇都更吸引人是嗎?
不知道您知不知道,大陸留美的學生,現在畢業後回大陸發展的人已經比留在美國的多了。另外美國矽谷一線大公司被大陸 BAT 等公司用比美國高的薪水挖走的,越來越多。這些在美國科技大公司已經有綠卡、快要拿公民的人,為什麼還是回大陸?
您真的還以為在這個年代,拿美國護照就很了不起嗎?
XXXXXXXXXXXXXXXX
原文:
台灣學術界的許多人明明知道,台灣作為不以英語當官方語的國家,無法吸引國際一流人才過來,但是去整天討糖吃,錯誤引導政府高教政策。更好笑的是,把自己吹捧得像是國際多受歡迎的人才一樣,其實有國際流動力的、想要國際流動的,也不是這樣多。
XXXXXXXXXXXXXXXX
回:
原來!康教授幫我們找到癥結了!原來是因為我們沒有把英文列成官方語言!
那請問那些在非洲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就會比台灣更能吸引國際一流人才?可...可惡...沒想到台灣竟然會比他們吸引力更差...
可是大陸也不是以英語為官方語言,千人計劃、長江學者計畫也從全世界挖回去許多國際級的人才。您會認為語言是關鍵,這個見解真的太獨到了~
「更好笑的是,把自己吹捧得像是國際多受歡迎的人才一樣」
這位康教授,您從頭到尾就搞錯方向。大家在談的都是台灣如何在未來能吸引國際有競爭力的人來台灣。我們什麼時候看到談論這個議題的台灣教授們,有哪個人說「自己」在國際多受歡迎?
BTW 我覺得您的笑點實在有點低...
XXXXXXXXXXXXXXXX
原文:
其實,小英政府只要推出以下政策,就可以解決問題:一、台灣大學教師要薪水高可以,先把自己放在國際市場上,拿美國與歐洲大學的聘書(offer)來,教育部專款counter-offer MATCH薪水,這樣才可留下真的人才,不用齊頭式加薪。
XXXXXXXXXXXXXXXX
回:
那康教授,是不是請您也拿一下現在其他歐美大學願意給您什麼 offer 來給大家看看?看看貴校給您的薪水是否值得您現在拿的這個數字?
XXXXXXXXXXXXXXXX
原文:
引進資深教師來台
二、努力引進美國與歐洲(與其他先進國家)60歲後的教師(外籍或台灣籍均可),透過這些資深教師的國際經驗與人脈,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這些教師生產力或許不如青壯派學者高,但是可以帶進國外好大學的治校與治學方式,徹底根除台灣學術界學閥、官僚,壓榨年輕學者與研究生的陋習。對於這些60歲後的教師,台灣的健保會比薪水更具有吸引力。
XXXXXXXXXXXXXXXX
回:
台灣需要的是年輕有活力的一流人才,不是國外已無心力在學校教書而退休、眼中只想用到台灣健保資源看病的人。
XXXXXXXXXXXXXXXX
原文:
三、至於想去中國或其他亞洲國家者就給優退方案,也可促進台灣大學內的換血,讓年輕的博士有機會,在國外學者一起帶領之下,重新塑造台灣大學的風氣,一舉數得。
XXXXXXXXXXXXXXXX
回:
標準的別人的孩子死沒關係的心態?現在被挖走的是台灣的中堅優秀的教授,是思維國際化一流的教授。這些人正是被國際學界認為有成為明日之星的潛力,所以才被挖走。讓這些人願意繼續在台灣深耕、培育人才的重要性,遠比從國外聘已退休的人來台灣重要。
XXXXXXXXXXXXXXXX
原文:
美國大學終身正教授
XXXXXXXXXXXXXXXX
回:
以「美國大學終身正教授」落款,就給人一種很國際化、很優秀的感覺?
尊爵、不凡!!
可否請康教授告訴我們您是哪一家大學?哪一個系?在網路上怎麼找都找不到您的資訊。是否可以讓大家知道?讓我們更多台灣土生土長的人有機會跟您多多學習?感謝!!
XXXXXXXXXXXXXXXX
(歡迎分享)
「台大 教學助理 研習」的推薦目錄:
台大 教學助理 研習 在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Facebook 八卦
【家教一對一】
林立老師的英文教學專業,搭配十年以上的中英翻譯業界及實務經驗,讓他獲得來自各行各業人士的肯定。
光是這半年來,除了有國營事業員工,科技業,化工業,金融業,補教業,以及許許多多的學生之外,連大學的助理教授,還有綜合醫院的醫生,都指名要林立老師提供英文方面的協助。
林立老師除了感謝學生們的惠賜機會,也從和這些眾多行業的學生互動中,更加了解社會的脈動,以及專業領域知識與英文結合的應用。像是林立老師今天早上上課的這位醫師,她因為早上九點要看早診,所以都要跟林立老師約在早上七點多的醫院附近簡餐店,邊用早餐邊上課。
除了上述的情形,這位醫師的學習熱誠就讓林立老師很感動。因為她有外籍的病患要看診,為了增加自己跟部門同仁的英語溝通技巧,也會提出很多實際的互動情況讓林立老師思考及回應。
她在之前的自己專業類科所舉辦的跨縣市與單位的學會英語簡報比賽中,由林立老師提供指導與建議,拿到了第二名的佳績。林立老師還記得她很高興的表示,第一名是台大的醫師,所以她有這樣的成績覺得很滿足了。希望這位不久以後計劃前往美國研習類科專業技能的優秀學生,可以更上一層樓,有更好的英文說寫能力喔!
#高雄人 #學習英文 請找 #多益達人林立英文
#高中英文
#成人英文
#多益假日班
#高中小班制
台大 教學助理 研習 在 臺大教學助理認證說明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 <看更多>
台大 教學助理 研習 在 TA 教學助理認證研習- 臺灣大學板 的八卦
想請問中文和英文TA 認證有什麼差別嗎若當TA 的那門課是英語授課是否須選英文的? 還是都可以? 有發mail 給聯絡人但可能因為連假沒有回才來版上詢問 ... ... <看更多>
台大 教學助理 研習 在 Re: [校園] 超沒必要的TA研習會- 精華區NT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看到這篇
有點心得想說說
不過每個系狀況不一樣
以下就是說說我看到我們系內的情況
如果有誤也請多指教
這種要參加研習的助教
我們系是稱作教務處TA
顧名思義就是錢是教務處給的
屬於教務處底下的教學發展中心管轄
然而不是每門課都可以分配到教務處TA
像是一般性課程(其他還有實驗性和語言性之類的課程)
每70人可以分配1個助教
有時候還要足夠全校性
就是那門課要有一定比例的外系
當然幾乎每年都會聽到哪門課
上學期人數夠有教務處TA
但下學期卻人數不足之類
所以教務處TA會被拔掉
這時候可能那個TA就要到課程板PO有沒有人要加簽
如果沒有人來加簽的話可能不是沒工作或是錢會減少
在100學年以前
TA是只要去一次TA認證會就可以了
去一次大概就花快一整個下午吧
內容主要是聽一個講者演講後
然後有幾門課程可以選 我記得是選兩門吧
聽有擔任過傑出TA的學長姐來講不同主題
重點就是最後拿到認證章完成助教認證
之後就不用再參加了
然後從100學年開始
改成TA每學期都還要參加至少兩小時的教學助理進修研習時數才可以
其實就是再去聽一次演講
花的時間比重新再參加一次TA認證還短
只是我一開始沒注意到有這改變所以沒有完成時數
這時候就要重新參加一次TA認證會.....
當然這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用
我記得我第一份TA工作
課程有一個負責講實習課的學長
TA工作分配也是以他為主
我的工作其實就只是定期到班上拿作業回去批改
下星期改好登記好再到課上把作業拿給學長發給學生
然後考試去監考和改考卷的部分
最後還要寫一份TA心得
但是整學期我甚至連CEIBA都用不到
更不要說用什麼溝通技巧了
只要把學長給我的EXCEL檔登記好成績在寄給他就好
讓我覺得第一次參加的TA認證會內容就不是那麼有用的
當然那些演講並不是那麼一無是處
像是我在進修研習時數時也會聽到一些不錯的演講
會聽到講者本身演講方式幽默風趣
講述如何讓聽眾注意力在講者身上
我覺得如果是對要上台上實習課的TA應該就獲益良多的
但對於不用上台的TA就....
還有一個有點意見的
每學期快結束時
期末課程調查有些課程會有個助教評鑑
就是在評鑑教務處TA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同學都知道
如果有TA的TA評鑑低於3.5分的話
就會被送到委員會審查
再依課程老師和TA提出的說法來決定要不要再續聘這位TA
雖然未必會被解聘 但勢必TA和老師都要提出解釋出來
常常就會聽到那種
就是像是我第一次TA工作那種 其實沒有跟學生有什麼接觸的TA
很容易就是評鑑分數不到3.5分
像我以前大學部的時候
最後期末就會看到這種 好像沒看過的TA名字要我寫評鑑
那時候就會想說也許只是負責改作業或考卷的
不太熟悉是做什麼的
都填中間的3分好了
之後當助教才知道審查分數要3.5分以上才及格
才感到對那應該是默默改作業的TA真不好意思
以及這評鑑分數有沒有用呢
常常會接到系上通知說
教務處覺得去年我們系的TA評鑑太低分了
希望我們努力一點
不然明年可能助教的名額會減少之類的
但是呢
除了少部分的人會在台大繼續念博士之外
大部分人幾乎就是碩士兩年就畢業
可能碩一還會在意評鑑分數
碩二的話雖然也很少會因此擺爛工作
但其實評鑑分數對他們來說就不是那麼重要
雖然TA評鑑應該是想讓TA們更加努力
但是我是覺得除了不到3.5分有點麻煩之外
其實並沒有什麼動力就是
大部分對於TA工作的熱忱還是本身想幫助同學等心理因素比較大
而能不能當傑出TA其實對很多人也沒有太多吸引力
更不要說評鑑分數最後結果
跟一些朋友聊過後
常常也讓我覺得很迷就是
最後總結來說
其實學校的用意雖然是良好的
但很多內容對於一些TA沒有那麼有用
像是我們系很多TA工作就只是在改作業或考試
而研習會內容常常是上台溝通技巧居多
雖然下學年可能會擔任有上台的機會的TA
但大部分的同學也只會當兩年的TA左右
雖然我覺得依TA工作內容決定研習內容也許會比較好
畢竟不同系不同課的工作內容差很多
但學校大概也沒辦法這樣做就是
所以常造成很多TA覺得TA研習營的內容沒有用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7.105.52.6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