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動「亞洲矽谷」,驅動台灣下一個世代產業發展引擎
林全院長上任的第一個禮拜,就造訪桃園,今天上午,市府團隊陪同林全院長,前往「亞洲矽谷計畫」的預定地會勘,市政府會與中央密切合作,穩健推動航空城計畫,並與亞洲矽谷計劃相融合,用創新帶動就業和成長,發展台灣下一個世代的產業。
「亞洲矽谷計畫」是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所提出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重要關鍵,選擇桃園為基地,是因為桃園充滿高度發展潛力,特別是交通、人口、區位及產業的四大優勢。
桃園的「交通優勢」在於,桃園國際機場與台北港的「雙港優勢」,海空聯營所帶來的「雙港效應」。而桃園的「人口優勢」,則是平均年齡37歲的市民,是六都最年輕的城市,境內有17所大專院校,而且房價、物價與雙北相較,也相對較低,讓桃園成為吸引年輕人落腳的首選。
我們的「區位優勢」是,桃園北鄰台北政經中心,南接新竹科技廊帶,距離亞洲各大城市約3小時航程,能夠迅速連結重要產業據點。而更重要的,桃園是台灣的產業首都,我們有極具爆發力的「產業優勢」,約3.2兆的工業產值,連續13年全國第一,市境內共有29個工業區,也是台灣最大的產業聚落。
「亞洲矽谷計畫」中,核心的「創新研發人才交流中心」預定將設置在機場捷運A19站(桃園體育園區站)的文中三停車場,「世貿會展中心」基地則在對面,附近有深受國人歡迎的桃園國際棒球場,施工中的冠德購物中心也緊鄰此地。
計畫前期所需土地,及都市計畫變更由市府進行,而「創新研發人才交流中心」和「世貿會展中心」,則須由市府與中央共同合作開發,鄰近星級飯店等商業設施將採設定地上權方式,開放招商、吸引投資。
選擇A19站周邊,一方面是因為有8.44公頃的足夠基地,二方面也是避免A18站(高鐵桃園站)未來商業區發展成熟,預計人潮更將湧現,設於副車站,有助紓解人潮。而未來如成功將矽谷、桃園及台灣研發能量連結,將為產業轉型帶來強大動能。
此外,原本榮民化工廠的舊址,將打造為「楊梅幼獅國際青年創業村」,共計11.45公頃的基地,將成為研發型工廠,提供年輕人創業研發空間,給青創更多鼓勵,打造台灣下一個世代產業的合作平台。
大家關切的「航空城計畫」,市府規劃和「亞洲矽谷計畫」相融合。林全院長今天表示,會盡量減少徵收的範圍和影響,這應該是土地徵收的基本原則。在正式聽證完成後,接下來是將相關結論送交內政部審核,航空城計畫主辦是交通部,桃園市政府是協辦,都市計畫的擬定機關是內政部營建署。
因此,中央與地方必須形成共識,一方面尊重多數民意,二方面,少數不贊成的地主,也可以劃出航空城範圍,這才是民主參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我們也會以「公開透明」、「民主參與」、「生態發展」、「公共利益」、「產業優先」五大原則,穩健推動「綠色經濟版航空城計畫」。
我也向林院長簡報,如果說「亞洲矽谷計畫」將成為智慧城市的示範點,那麼,青埔特區將是智慧城市的Demo Site。未來市府會與中華電信合作,在機場捷運全線提供Free Wifi,並具備多卡通功能,未來通車後,不僅快速便捷,更充分展現「智慧交通」。
鄰近的大園國際高中,是著名的多語學校,教學語言包括英、法、西、德及日語等,未來周邊學校用地也將評估興建國際中小學,提升外語能力,留住外語人才。除此之外,在機場捷運沿線,市府正在推動包括桃園市立美術館、橫山書法公園等各項建設。
當場,我也向林全院長爭取,國家級「原住民族博物館」目前回到選址階段,桃園是國門之都,也是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櫥窗,如果也能落腳於青埔特區,更能彰顯觀光和文化旅遊的效益。
我們也建議林全院長,「亞洲矽谷計畫」應該要可考慮結合在地優異的學界資源,充分發揮整合力量,尤其在大數據、資訊科技、地理資訊等方面,期盼能與在地的中央、中原及元智等大學結合。而桃園週邊的工業區及物流園區,中央也應該納入考量,整合各項資源,讓「亞洲矽谷」成為帶動台灣下一階段產業發展的旗艦計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大 博物館 徵 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 博物館 徵 才 在 鄭文燦 Facebook
- 關於台大 博物館 徵 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台大 博物館 徵 才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 關於台大 博物館 徵 才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台大 博物館 徵 才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台大 博物館 徵 才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台大 博物館 徵 才 在 歷史博物館徵才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台大 博物館 徵 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我的好友朱惠良當年是台大歷史系才女,習書畫,唱崑曲,畢業後來進了故宮博物院,之後考上公費留學在美國Princeton 大學讀藝術史博士:她是北宋書畫研究的佼佼者。
生性開朗,豁達。本來在故宮待得好好的,突然被趙少康徵召從政,之後她看破台灣政治,再回故宮,已屆退休年齡。人們説如果當初不從政,惠良可以當院長,不會重回故宮,反而成為同班同學的手下。她本人可一點也不在意,退休後,把頭髪染成金色,經常敷臉,四處遊玩,愈活愈愜意啊!
這一生她從來不和同輩或男或女競爭,認識她的人皆稱她乃:女中豪傑。
故宮博物院退休後,她展開歡樂生涯。今年69歲,她為自己的69歲(等於習俗中的70大壽)安排了日本之旅,接著再從神戶登船,搭乘和平號郵輪,渡大洋洲近兩個月。
這過程中,剛好是武漢新冠狀病毒開始蔓延的期間。
今天她抵達了日本橫濱:當然巧遇因大量感染而停泊的鑽石公主號,而且受到日本嚴格檢疫檢查。
朱惠良看什麼都恬恬淡淡,她當然知道新冠狀病毒,當然已經被通知日本鑽石號郵輪感染的慘劇。
該來就來,她也不多想,吹著海風,「俺」不是李商隱,俺老來活著是來享樂的,那有什麼相見時難別亦難。
她反而更昨夜星辰昨夜風,郵輪西畔桂腳Y,心有靈犀早已通。
快到橫濱時,她兩腳一併,享受快靠行港口前的最後曙光。
惠良知道我已經得了Sun Poison怪病,沿途經常透過Line發日記,好似我和她結伴同遊。
揀幾篇分享。
* 昨天是六十八歲最後一天,充實愉快!😊
上午去百萬遍知恩寺的手作市集,看到一位大叔的畫作,畫了一隻微笑回首的貓咪,旁邊寫著「誕生日プレゼント」(生日禮物),開心地買下,告訴他明天是我生日,請他在畫上寫我的名字、生日日期和他自己的簽名「藏馬」,馬字是他手繪的一方印文;之後又買了一件族徽(丸に篠笹)別針犒賞自己。
下午新朋友香蕉和老朋友廖さん帶我去宇治參觀興聖寺禪堂,再去千利休茶屋飲茶,最後去源氏の湯好好的泡了一個小時的草藥湯,真是名符其實的暖壽,幸福地送走我到這世界第六十八年的最後一天,明天開始就是69歲啦!😊🌹🎂🌹😄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68199833274686/?d=n
* 20191216 無垢素食慶生
中午在京都河原町松原新朋友香蕉姐姐的台灣素食店「無垢」慶生,店裡牆上可愛的猴哥可是日本著名藝術家 Maya Maxx的親筆畫作哦!😊
香蕉姐調製的雲南百菇素食火鍋美味可口,好吃極了!
餐後邀店裡其它三位客人一起吃生日蛋糕,意外發現外國女子的父親曾在台灣傳教,而年輕日本客人則於去年第一次去台灣,打算明年再訪台灣,真是有緣啊!
下午去看《十三代目市川團十郎白猿襲名紀念-市川海老藏展》,六十九歲第一天,開心😃❤👍️🌹!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69787023115967/?d=n
* 20191205
醍醐靈寶黃葉飄🍁,國寶唐門在三寶🇯🇵!
天氣晴朗,決定騎腳踏車觀賞典藏醍醐寺珍貴文物的靈寶館與豐臣秀吉設計的名庭三寶院。
醍醐寺靈寶館總計藏有75522件國寶、425件重要文化財以及30萬件尚未被指定的文物。每年春、秋兩季展出部分收藏,今秋展品極為精采,只是不能拍照,所幸在禮品店買到一本早期圖錄,可以好好瞭解醍醐寺的歷史與珍藏文物。
三寶院的國寶唐門是豐臣秀吉修建的傑作,庭院則是秀吉為舉辦「醍醐花見」特別設計的名庭,春季櫻花盛開時,可以到上醍醐,一路賞櫻到三寶院。🌸
*京都醍醐寺:寺寶—文物
https://www.daigoji.or.jp/cultural_asset/index_c.html)
*京都醍醐寺三寶院國寶:唐門
https://www.daigoji.or.jp/special_news/news_100718.html
* 一個多月四國關西賞楓行程即將結束,明天由神戶登和平輪,展開57天的大洋洲之旅,在Ocean’s Dream和平輪上打坐、瑜珈、寫經、寫作、讀書、打球、打拳、跳舞、聽演講、學日文、 學西班牙文...,應該沒時間用網路,海上閉關兩個月後再見,大家保重!
和老爸老媽一起,預祝 2019聖誕、2020新年,心想事成,健康愉快!❤️
* 20191222 傍晚6時整和平輪自神戶港出航,邁向大洋洲!😊🌹🙏🍀
總計船客1000人,年紀最長的是92歲的日本大叔,他才從阿根廷騎馬玩耍返日,他應邀致詞,中氣十足!👍
6時整和平輪緩緩駛離神戶港,迎接57天的海上旅程!🚢👌
* 20191224 聖誕夜-登船第三天,開始認真上課啦!
7:20~7:50 早晨的健康騷莎
8:00~8:30 乒乓球俱樂部 -經驗級
8:30~9:00 自助早餐
9:00~9:50 瑜珈
10:10~11:00 演講—夢想與浪漫的世界遺產1 -廈門和世界遺產的故事
11:20~12:00 西班牙文課
12:00~13:00 自助午餐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86520148109321/?d=n
* 20191224 首度海上聖誕夜🎅🎄🎉
海上聖誕節從聖誕夜下午的盛大聖誕派對開始,船長介紹了和平輪所有工作部門負責人後,樂隊伴奏勁歌熱舞,High 翻全場!
即將和我同闖澳洲七天(2020/1/9~1/15)的小夥伴生日正好是聖誕夜,船方特地做了生日蛋糕,於晚餐時送上,配上草莓聖誕老人公公,大夥開心慶生,最後與和平輪主廚、行政總監和節目主持人合影紀念,渡過難忘的第一次海上聖誕夜!😊🎉🎈🎁🎊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90700111024658/?d=n
* 20191229 登宿霧島
因為颱風關係,前兩天海浪很大,輪船非常顛簸,很多人都暈船,聽說醫務室擠得滿滿的。
昨天聽了兩堂介紹宿霧以及菲律賓世界遺產的課。今天靠近菲律賓群島,海面漸漸平靜,上午上了韓文課和一堂有意思的自主企劃手工藝課-利用包裝帶來編織各種昆蟲,老師是台灣來的林大哥,我跟著做了一隻藍翅小知了,頗為滿意!😊
今天天氣晴朗,傍晚終於看到日落,在頂層甲板上,吹著海風,看著西下的夕陽,和過往的船隻揮手致意,大家都很興奮!
菲律賓的海關人員直接上船為所有船客辦理入境手續,之後再替大家做美金兑換披索服務,晚上8點多終於登岸進入宿霧市區,雖然百貨公司已經快打烊,但還是各有斬獲,犒賞自己一個白巧克力冰淇淋後,開心地回到碼頭已近10點,趕緊上網把美景分享給大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98137833614219/?d=n
* Bye Bye 2️⃣0️⃣1️⃣9️⃣,準備轉乘2️⃣0️⃣2️⃣0️⃣列車啦!😊
本列車🚂不能携帶
消極~悲痛~煩腦~憂傷~茫然~無助~疾病...等危險品。
😊歡迎帶上❤️感恩😊微笑😄快樂💪健康和👌吉祥。!
🚂列車站點~分别是
😀高興站😃快樂站
😄幸福站😁和諧站
準時到達🍀萬事如意站
惠良衷心祝福您和家人
心想事成😊,
健康快樂👍!
快樂迎接平安🙏喜樂🌹的2️⃣0️⃣2️⃣0️⃣!
* 20191231~20200101
🌹新年快樂🎉!
2019年最後一天,大家學著做2020彩色眼鏡,戴在頭上準備晚上跨年,11:45 pm跨年派對開始,精彩的太鼓與佛朗明哥表演後進入倒數,2020第一天的第一秒,船友們相互擁抱,互道恭喜,接著男女老少隨著音樂唱跳熱舞,轟轟烈烈完成歡樂跨年。
2020 年1月1號早上日本式新年慶祝儀式後,俺也開始嶄新的作息表,寫心經、做瑜珈、打太極拳...,在宿霧買的馬克杯是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
晚上新春晚餐是典型的日本餐盒,和新認識的朋友們開心渡過2020年的第一天!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07975779297091/?d=n
* 宿霧浮潛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01523456608990/?d=n
* 20200107 海上學習課程
和平號在每到一個港口之前,會請專家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與世界遺產。
除了官方課程外,船友也可以申請自主企劃節目,把自己的知識才藝分享給大家,文的武的都有,真是臥虎藏龍。例如塑膠帶手工藝,俺又學做了隻蜻蜓;這禮拜開始晨間6:00~7:00學八段錦與楊氏十六式太極拳;10:00學水彩畫,老師對學生的畫作一一講評,第一次依樣畫胡蘆塗的水彩畫,還算差強人意;另一位日本大叔的吉它彈唱拉丁爵士Bossa Nova,讓人驚豔!
空檔時間,穿著峇里島買的蠟染褲在甲板上吹著海風曬太陽,看著藍天白雲,人間一樂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20531321374870/?d=n
* 20200109 珀斯藍森林(Lancelin)滑沙😊
由伯斯向北沿西澳海邊,一路上看到近日大火被燒焦的樹林,林木中有很多澳洲獨有樹種「草樹」,因樹木燒燬提供養分,草樹已長出新葉,過些日子,就長成一個綠色大圓球,待長長的花芽由中央抽出花苞就開花了。
Lancelin鎮的海邊是滑砂勝地,風砂奇大,爬到砂丘頂端,再坐上滑板,一滑而下,俺第一次滑砂,只敢坐著滑,一次成功,還有高手像在海上冲浪🏄一般的姿勢,胆子夠大!😊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21787187915950/?d=n
* 20200206 準備救援物資送拉包爾
和平輪在2017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除了推動永續發展、環保減塑、促進世界和平...等成績外,另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日本各界徵集所得的捐贈物資運送到需要的開發中國家。
103回大洋洲之行中申請救援物資的國家是2/5造訪的索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以及將於明天抵達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
現在我們正在船上的8樓協助和平事務局將各種救援物資分裝入環保袋,明天由參加岸上觀光團的船友們分別帶去學校與部落,進行捐贈與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79629795465022/?d=n
* 20200206 如夢似幻的霍尼亞拉晚霞🌹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81239321970736/?d=n
* 20200207 喜見海豚群🐬
今晨六時許已抵達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早餐時船友告知大群海豚經過船邊,衝到甲板上,看到隱隱約約露出背鰭的海豚,正追隨著一艘船向前游去,看到的人都發出驚喜讚嘆的呼聲!😊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81257898635545/?d=n
* 20200215 第56天返回橫濱
56個日昇日落,57天的和平號大洋洲之旅即將結束,連著三天的歡送派對,大夥都精心妝扮,佳餚、美酒加上熱舞,嗨翻天!
今天上午7點抵橫濱,遠遠望見鑽石公主號停泊在另一個碼頭;10點辦好入境手續後,大部分船友將搭巴士往東京成田機場,去神戶的船友可以在橫濱待到中午12點,再上船航向神戶。
下船入境時,走道旁噴次亞鹽酸水霧殺菌,每人發一個口罩防護。為充分利用這兩個鐘頭,俺打算去逛逛「帆船日本丸橫濱港博物館」和紅磚倉庫,然後返船。
日本丸在冬季時並沒有張帆,只剩桅桿孤零零地立著;紅倉庫則熱鬧極了,正好是2020紅倉庫草莓節最後幾天,吃完鮮草莓慕斯就要上船啦!😊
明晚回到家,休整數日,再慢慢分享旅途中所見所聞。
和平號的用心安排,讓俺玩了好多有意思的所在,認識好多新朋友,學到好多新東西,期待明年再相聚!👍🌹😊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98612153566786/?d=n
快樂郵輪人!
人生如此好友,夫復何言!我永遠的朋友!
永遠的偶像!
台大 博物館 徵 才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八卦
高金素梅總質詢2017.09.29
『為賴神上一堂課─原住民族』
(請院長)
院長您好!
過去,每一位行政院長上任,本席的第一次質詢總是會讓新院長認識原住民族。從歷史、文化、教育、建設⋯。今天,不例外,本席為院長上一堂文化課。
(請原民會夷將主委、文化部鄭部長、教育部潘部長)
院長!您要相信,本席第一次的質詢總是充滿善意,而且,期待!
讓我們先來聽一首歌,這首歌應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大銀幕也會有影像,但只是意像式的影像,院長您可以看螢幕聽歌,您也可以閉上眼睛細細的體會這首歌。最近聽唱歌很敏感,但本席可以向院長保證安全,您不會被台大學生舉布條打斷聽歌。
《泰雅古訓》
https://goo.gl/HFqsfD
院長!請用一句話形容您剛聽完的這首歌。
⋯⋯⋯
這是一首古老的泰雅族歌謡,它在述說泰雅族從南投往北遷徙的歷史,我們只能用現代的語言勉強翻譯,它的歌詞大致是這樣的:
發祥的地方有個平台
那是泰雅的祖居
為了繁衍我們的族群
三個兄弟往北發展
buta到桃園、新竹
a yen到宜蘭
ya box在南投、台中
出發前
互相堅定的承諾
不要用木牆彼此隔離
要像箭筍發芽一般,茂盛的繁衍
要像藤條依樣,堅硬而有彈性
我們是來自同一奶頭的子民
要選擇世代血緣
四代以後才能通婚
不要亂倫,否則
祖靈將懲罰我們
要堅守我們的生活規律
若有合適的對象
長者拄著拐杖去提親
感謝祖先留給我古訓
我們要傳承,不要樹敵
泰雅啊!泰雅
要和平相處在這塊土地上
這首古老的歌謠,是泰雅族部落歌手雲力思在1990年代末期採集整理,第一次發表就是921地震後的災區(仁愛鄉新生村中原口部落),古老又飽滿的泰雅語、優美的旋律、符合遷移歷史的敘述,震動了各地泰雅族部落,並引起泰雅族人尋根溯原、傳承文化的風氣。我們沒有文字,但我們擁有豐富的口傳歷史、美麗的文化傳說。
本席要提醒潘部長,這首歌最珍貴的就是古老的泰雅語,就是類似你們的文言文。沒有文字的我們,將古老的語言視為瑰寶,有文字的你們,卻棄之如敝屣。可憐又可笑啊!
本席再告訴院長一個小故事:唱這首歌的雲力思,今年63歲,她已過世的父親今年剛好99歲。雲力思有三位伯父,日據時期被徵調為高砂義勇隊赴南洋,從此一去不回。雲力思小時候聽祖母說,日本警察到家裡來,命令四兄弟只能留下一個,三位伯父就此命喪南洋。這就是「被殖民的悲哀」!
院長!我們再來聽一首排灣族古老的傳唱歌謠,這首歌被譽為「天籟」,請首長席上的首長們也一起用心體會。
《來甦》
https://goo.gl/NV57tM
院長!請再用一句話形容您剛聽完的這首歌。
⋯⋯⋯
潘部長!這首歌是不是美極了?
但是,它更是文言文的經典。
這一首已經傳唱數百年的排灣族傳唱歌謠,它的三段歌詞是一樣的。
是什麼纏繞在心頭?
唉呀!那個寂寞的人啊!
唉呀!那個寂寞的人啊!
演唱者林廣財在17年前錄音的時候,或許是受到祖靈的感召,加入了一段口白:
啊!彷如傳說,思念你的心情,就像大武山上的老藤,深深扎進在千年老樹上。盼望妳像那老樹,盼望妳像那樹葉,可以時時看守,可以時時觸摸。
古老的排灣族歌謠加上現代的排灣語口白,結合成完美的「天籟」。
排灣族部落歌手林廣財,56歲,跟部落其他人的命運一樣,國中畢業、二十多年建築鐵工經歷。因為出身頭目家族,自小接觸比較多的傳唱歌謠,成為著名的部落傳唱歌手。
思念你的心,就像山上的老藤,深深扎進老樹上。
院長!這樣美的像詩的創作,來自原住民族的勞動階級。您很驚訝吧!但是本席感到驕傲,我們不只擁有傳統,更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
聽完兩首歌,本席要為院長說明一段時代背景。
1895年日本據台,原住民族陷入50年的傳統文化黑暗期,文物幾乎被洗劫一空。被洗劫的文物,一級精品被運回日本,現在存放於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約5600件,存放於天理大學天理參考館約1757件,存放於國立東京博物館約976件,另外,還有以台灣原住民族衣飾織品文化為主的東京家政大學博物館。二級精品存放於當時的總督府博物館,也就是現在的國立台灣博物館,現存約6863件。更有數萬件的文物被以研究之名存放於台大人類學系博物館與中研院民族所、歷史所。當然還有在洗劫掠奪過程中被個人私吞流入文物買賣市場。
近年來,有學者撰寫文章說「日本人買去了!」企圖為日本據台掠奪原住民族文物洗刷罪名。2004年,本席曾參觀台大人類學系博物館,館內有一本已經泛黃的日據時期收藏品登錄冊,是用鋼筆手寫的,每一欄收藏品的最右一格是「納入者」,有著名的日本人類學者,更多的是陸軍軍部、海軍特務部、各地派出所駐在所。證據會說話,這是日本軍警特有系統的洗劫原住民族文物,是屬於戰爭罪行。
有人說,日據時期在台灣的日本人類學者,其科學調查有助於現代的原住民族追尋過去的歷史。本席看過一份著名人類學者伊能嘉矩的「覆命書-臺灣蕃人事情」,覆命給誰?給日本派到台灣的總督,大意是「您派給我的任務命令,我歷經千辛萬苦完成。」
總督府派任務給人類學者,人類學者調查完將成果及搜刮的文物呈報總督府,總督府根據調查成果制定理蕃政策派兵剿蕃。這是典型的學者與國家暴力的共犯結構。
原住民族的文物被洗劫一空,造成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傳承上的斷裂現象。
2009年6月,台北的順益博物館洽商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來台展出一百餘件台灣原住民族文物,展出名稱為「百年來的凝視」,文物開展馬上撼動了全台灣原住民族,大家無法想像百年前的祖先竟然有如此精湛的工藝,而這些工藝卻因文物被洗劫一空而斷鍊了。過去數百年,因為戰爭、殖民,導致全世界有大量的文物被掠奪,這種不公平不正義的文物流轉背景,近代已在全世界形成要求文物返還的運動。可笑又可悲的是,中華民國外交部竟然簽署了「切結書」給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保證這些掠奪自台灣原住民族的文物可以安全運回日本。
2015年,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將一件排灣族木彫四面柱報准核定為「國寶」,研究學者根據收藏資料通知文物來源地~屏東縣泰武鄉佳平部落,並邀請部落耆老北上探視文物。經過部落有限的記憶摸索,這件文物的前半段歷史真相終於浮現。日據時期,這件木彫四面柱原來是佳平舊部落頭目家屋的柱子,日本人說頭目家屋要修建為博物館,修建完成後這件木彫四面柱也失蹤了,80年後,這件文物出現在台大人類學博物館。
這類不公不義的文物流轉故事,一直在原住民族社會流傳,高舉「轉型正義」旗幟的執政團隊,你們何不公開所有原住民族「被掠奪文物」的檔案?讓我們的年輕人追尋自己的歷史、書寫自己的歷史!
2015年7月底,「反課綱」的高中生在教育部前連續數天抗議,31日凌晨,一位高中生的父母到抗議現場,勸孩子回家,這位高中生的孩子竟然在電視鏡頭前勒父親推母親。
《新聞影片》
https://goo.gl/X9XNEx
這位高中生的孩子事後在臉書PO文:
嚴正聲明
本人為高二升高三之學生,
我以一個學生的身分發表此聲明,
雖然我未成年,
但是這場革命,
我必須參與在其中,
這是我一生最光榮的時刻,
我不允許任何人破壞,
就算是家人也一樣,
我已經和政府革命,
我並不介意在家裡再來一次!
反正我都已經動手打我爸了
這個夏天,我們的戰鬥!
我很快就會回去!
看了這些,我震驚!我為台灣的社會擔憂!
我也將我的心情PO文在我的臉書上,標題是:「禮失求諸野~台灣社會應向原住民部落學習」 今天,我就唸其中一段,讓我們彼此互相鼓勵。
暑假,是我們部落舉辦豐年祭的旺季,豐年祭前後,各部落青年會都要舉辦尋根活動,回到舊部落遺址。在舊部落遺址,長者對年輕人講述歷史、文化:過去,我們如何被迫遷徙,過去,我們生活方式的文化意義。在豐年祭前,部落的兒童與少年都要參加傳統歌謠集體培訓。我們沒有歷史課綱、沒有歷史課本,但我們有一代代的傳承,傳承文化,接回斷鍊的歷史。傳承是使命、是責任,是我們瀕臨被滅族時所激發的求生意志。
又過了幾天,我到了屏東縣泰武鄉佳平部落,晚餐後與幾位友人在部落散步,走到活動中心時,在昏黃的燈光下,看到一列大大小小的孩子們正拉著手唱歌跳舞,大學生拉著中學生、中學生拉著小學生,大手拉小手,踩著傳統舞步,唱著傳統歌謠。
當時,我內心激動到快掉下眼淚,沒有走進去打擾孩子們,靜靜的在牆外用手機拍下這一段影片。
《大手拉小手》
https://goo.gl/bPMvGt
院長!本席的心情非常複雜,既擔憂又欣慰。
你們的孩子因革命而光榮
我們的孩子視傳承為使命
你們大手拉小手揮舞空氣推動聖戰
我們大手拉小手接回被斷鍊的傳統文化
院長!會不會有那麼一天,台灣社會連「禮失求諸野」都聽不懂了?
今天,謝謝院長與所有執政團隊耐心聽完本席的文化課,希望對院長有所助益。
本席對院長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