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羅一鈞和薛瑞元都是傳奇性人物,我們的防疫團隊都是頂尖人才,他們的共同點EQ高又親民
反觀…常自稱科學家智商157的柯文哲根本不能比
轉好文:
真正的聰明與能力不需要老在嘴上吹噓,本文簡單介紹三個政府內值得認識的人物,資料來源從網路收集整合。#已經非常簡單介紹卻還是文很長
台灣第一位數位政委,世界知名的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 #唐鳳,5歲開始閱讀各國經典著作,小一解出聯立方程式,八歲開始從書籍上學習程式設計,也開始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小學時學習跟思想遠遠超過同年齡人,被允許上課期間自行到圖書館閱讀,後來被建議轉入資優班,在資優班依然非常優秀屢遭排擠,以及一些適應不良的因素後來轉學過好幾間小學,最後在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講師楊文貴建議與安排之下,一周三天在小學上課學習與同學間相處的人際關係,另外三天前往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滿足求知慾望,學習特別安排的高深知識內容,這時候她只是小學生。
國中一年級時,憑藉著自己設計的電腦程式贏得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第三名,獲得保送第一志願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資格,但就學不久後在 #全球資訊網 認識網路的無限可能,能與研究人員討論最新的知識技術,發現課本內容過時,對教育的想法有所轉變,決定輟學離開傳統學校教育而在家自學。
14歲與其他人共同成立資訊人文化事業公司,初期以出版電腦書籍為主,隔年唐鳳創作出能在網際網路搜尋資訊的應用軟體「搜尋快手」,12月資訊月展覽會場推出後,立刻受到電腦族群關注,不到1個月便銷售1萬多套。
16歲起投入實務工作成為網際網路創業家,獲得旺宏電子董事長、宏碁元老、英業達集團主管等資訊圈著名人士擔任顧問協助,甚至讓英特爾投資成為股東之一。
而後前往矽谷多次創立與出售公司,33歲時唐鳳完Socialtext公司和蘋果公司交接工作任務後決定退休回台,但回台後繼續轉而擔任蘋果等公司的顧問採取遠端工作模式,每小時的顧問費為於1塊比特幣等價的貨幣。以及投入公共領域和公民科技社群的開發專案。
2014年至2015年間擔任行政院虛擬世界法規調適計劃顧問,也是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開放資料諮詢委員會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同時與法國外交部、法國經濟財政部、巴黎市政府、西班牙馬德里市政府在數位治理領域合作。2016年8月,行政院院長林全任命曾有網路創業經驗的唐鳳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本段直接擷取自維基百科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 #國民女婿羅一鈞,小學唸了五年因成績優異跳級就讀國中,高中考上建中後跳級 #以全國榜首成績進入台大醫學院只花6年即畢業。
2001年9月放棄國軍醫官資格,轉而報名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的徵選,自願到非洲馬拉威擔任外交替代役,2003年6月退伍離開了馬拉威,進入臺大醫院的內科住院醫師。2006年7月,成為臺大醫院感染科總醫師。
2008年考取疾管局防疫醫師投入公職,隔年至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受訓。2014年8月擔任首席防疫醫師的羅赴奈及利亞協助台商僑胞防範伊波拉病毒。
2016年被任命為疾管署副署長,2019年12月從批踢踢論壇上發現有網友提及中國華南海鮮市場出現類似SARS案例,羅馬上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單位查證,並通報世界衛生組織,因而台灣能最早警覺與設法防堵五廢病毒。
#相關新聞護國神文
https://youtu.be/WY8CraHMioI
2020年開始投入COVID-19幕後疫調、疫情分析、防治政策的訂定等。
衛福利部政務次長,婦產科醫師 #同時也是律師 雙師薛瑞元。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婦產科職業十多年後,因為全民健保的實施,以及一次小小的醫療糾紛之後,決定重新參加大學聯招,考取台大法律系、台大法律研究所碩士順利畢業及考取律師資格,還有雙和醫院副院長、屏東縣衛生局局長等等資歷。
許多非常頂尖的人才在政府裡競競業業的做事,而他們從來不用去吹噓自己的智商或學歷,真正的能力是看在位時每一次面對挑戰的表現,而非早已過往的考試分數或文憑。
唐鳳的圖文特別長或大張沒有私心,已經非常努力簡寫了,還有覺得這張照片拍得不錯。😎
「台大學士後醫學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蠢羊與奇怪生物 Facebook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新聞] 獨家》清大設「學士後醫學系」過了最快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Re: [新聞] 清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通過今年底前展開獨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清大學士後醫學系?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問卦] 學士後醫生很秋嗎-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Fw: [新聞] 清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通過今年底前展開獨- 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後醫|後醫是什麼?有什麼學校?誰可以讀?讀多久?畢業能當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今年創立!台大「學士後護理系」 | NTU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新聞] 快訊/今年創立!台大「學士後護理系」 - NTU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討論] 後醫和醫學系難度應該差不多吧 的評價
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八卦
其實,多開醫學系對我們這些已經執業的醫師們,沒有什麼損失,甚至,還有增加教職的利基。
但是為什麼不論開業基層醫師或者醫院的工作醫師,都反對最近 #教育部初步同意三校籌辦後醫 這個新聞,甚至,很多醫師十分憤怒。
台灣的醫師不是患不足,是患不均;需要落實的是逐漸完成落實分級醫療,以及我之前提到的公、軍、私立醫療機構的專科訓練分工與給付改革。(我已經講了非常多次)
醫療制度不改,就算明年入學增加1000個公費醫學生和後醫醫學生,他們只是傻傻的進來這一行,毫不知曉他們受訓10年之後台灣醫療是什麼狀況;政府如果總不願意進行長遠的規劃與政策,只是不斷做短期的因應,也不敢為長遠規劃制度負責,只是不斷開員額滿足學校、醫院與家長, #根本是騙學生和家長
有人可能以為 #醫師們對開放更多醫學系生氣是怕競爭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到岔氣),臨床訓練與醫療服務模式的遊戲規則在現在已經是醫師的人手上,你覺得到時候各醫學會會怎麼做?
醫師們的生氣,其實是
1. 太清楚這個政策根本無助於改善現況
2. 無法坐視年輕學生付出青春和國家花大錢只是滿足了學校或團體的想像(friendly to say)
對於「補充偏鄉醫療不足」的駁論我之前寫過,放在本文最後面;而「後醫學系是為了培養醫學研究人才」,呃,你知道政府一直都在支持跨領域整合研究合作嗎?辛苦唸醫學系包括實習PGY訓練的目的是「進實驗室做研究」? 一路高中大學念上來,想要拿到博士、進入博後研究,醫學系的成本與其他生科科系路徑相比根本高到「不划算」好嗎?高中同學拿博士的時候我們還在黑眼圈半夜被call接受臨床訓練欸
清華、中興、中山申設學士後醫 教部初步同意
https://news.ltn.com.tw/amp/news/life/paper/1413063
【醫學系角力/下】當年學士後醫學系紛關門 台大更只撐了3年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0/5027255
多開200個醫學系名額,然後呢?大學畢業之後連專科訓練都不apply,直接去幫廠商打雷射?
訓練「公費醫師」支援偏鄉?第一線的醫師都知道,那些在醫學系招生考試時說「我以後要去偏鄉」、「我以後要走外科」的高中生,八成是補習班教他們講的,一成五是太單純不懂現實,只有不到一成是真的,然後在畢業的時候,那一成五已經了解現實,而不到一成的那些年輕人,大概還有六成會被家人勸退。
以為「廣設醫學系」就能改變偏鄉醫療缺乏,這想法跟每個鄉鎮都說「我要醫學中心」一樣,根本搞錯重點。
公費醫師從訓練到服務,以及完成服務後的再進修和薪資保障,我認為現有的模式是不適當的;現有的訓練對於醫療缺乏地區的基層照護其實是不適合的,而同時也非常挫折從醫學中心完成訓練之後進到地方的年輕醫師們;我在立院時處理過一段時間公費醫師制度,但還未能在訓練與服務的分流上面提出我的想法,只能說,公費醫師制度不是不行,但是過去為什麼停止,因為現況和給付模式如果不改,年輕醫師很難願意續留偏鄉;過去統計,公費服務期滿後會留在需要公費醫師區域服務的,不到一成。這不是不斷以「公費醫學生」制度來欺騙年輕的肝,可以改變的。
真正醫療產業的問題,複雜而彼此牽連;但是我能確定,「廣設醫學系」,絕對,絕對不會解決問題。只是對不起那些被家長逼來念醫學系的孩子。
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蠢羊與奇怪生物 Facebook 八卦
口罩記得是有顏色面朝外嘿,這幾天大家都人心惶惶,但是做好基本功就不用太驚慌,如果親戚鄰居有從中國返台者記得主動通報。
轉:我們能做什麼?
1.不恐慌,因為現在的台灣政府是超強組合:
總統蔡英文在上次SARS是內閣成員。
副總統陳建仁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博士,歷任台大公衛所所長、流行病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公衛學院院長;入公門擔任過行政院衛生署署長。
行政院長蘇貞昌執行力極強。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是醫生,中山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台大公共衛生碩士。
2.政府已經動起來:台灣口罩現在禁止外銷,兩岸旅遊團已禁止等。
3.不需搶屯口罩:目前有足夠春節的用量即可,春節後等工廠跟貨運開工,台灣自產的外科口罩足夠台灣人自用。
4.我認為這次疫情不是幾週的事,至少在夏天前都有危機。解法是:戴口罩、勤洗手、增強免疫力。
5.戴口罩的注意事項:戴外科口罩(不用戴N95),白色那面朝自己,鐵條貼緊。
6.脫口罩的注意事項(重要!必點開來看)。
https://www.facebook.com/…/a.15812231288…/2445444339118467/…
7.沒有用肥皂洗過手不要接觸口鼻黏膜。
8.避免出入人口密集的場所,沒事別去醫院。
9.若咳嗽發燒,請戴口罩就醫,告知旅遊接觸史。
10.若高度懷疑自己是武漢肺炎疑似病例,直撥防疫專線1922,他們會來家裡處理,不要自己跑去醫院散播歡樂散播愛。
11.家有嬰兒:帶去醫院打預防針時,可以把寶寶放在推車裡,外面用塑膠雨罩罩起來。另外可以考慮改成去衛生所打預防針,比較沒有生病的人。
12.家有幼兒:因為疫情看起來不會一兩週就結束,所以我會帶小孩去公園跑跳,增加免疫力並曬曬太陽。外出時口罩戴好戴滿,勤乾洗手跟肥皂洗手。但不會去室內的遊樂場。
13.增強自身免疫力:早睡、睡飽、規律運動、飲食均衡(少吃冰炸等)。
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Re: [新聞] 清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通過今年底前展開獨 的八卦
中正轉學清大的可以不要亂帶風向酸陽交嗎清大過的是公費學士後醫學系 這個學制台大醫跟陽明醫以前都有雙雙後來收掉(台大只玩3年) 現在剩下高醫跟義守 ... ... <看更多>
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清大學士後醫學系? - 考試板 | Dcard 的八卦
學士後,醫學系,分享,考試. ... 清大學士後醫學系? ... B42 我以前也以為台大是綠的但管爺上了就變藍的了台大醫學院普遍超綠但前院長、校長楊泮池偏藍 ... ... <看更多>
台大學士後醫學系 在 [新聞] 獨家》清大設「學士後醫學系」過了最快 的八卦
◎新聞標題:
獨家》清大設「學士後醫學系」過了 最快明年招生
◎新聞來源:(請填入媒體名稱)
自由時報
◎新聞日期:
2021/09/22
◎新聞內容: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國立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及中興大學申請設立學士後醫學系,
教育部今證實,近日召開學者專家跨部會審查會議,投票結果僅通過清華大學設學士後醫
學系,最快明年招生。
國立清華大學是首次申請學士後醫學系就闖關成功,公費生畢業後必須服務至少6年,大
學畢業後報考,預計4年可取得醫學士學位,原規劃招收50人,目前招生名額尚待核定。
教育界人士分析,自1999年起,大學醫學系招生總額,訂有每年1300名上限後,大學如想
新設醫學系,均苦無名額,直至衛福部去年首度解禁醫學系公費生名額,以滿足長照需求
,今年加碼至150名公費生,但新設醫學系的難度仍很高,清大校長賀陳弘成功說服過半
數委員支持,實屬不易,也讓台成清交4校都有了醫學系。
目前國內共有12所大學設有醫學系,包括台大、陽明交大、成大、台北醫大、輔大、長庚
、馬偕、中國醫大、高雄醫大、中山醫大、慈濟及國防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則僅有高雄
醫學大學和義守大學。
清華、中興、中山和元智大學去年申請新設「學士後醫學系」,教育部去年跨部會審查會
議,元智大學先落馬,僅清華、中興和中山3校獲「初步同意籌辦」,但須依「醫學院評
鑑委員會」(TMAC)初評專業意見,提修正計畫書,再進行跨部會審查。
今年清華、中興及中興3校依審查意見提出修正,教育部初次召開跨部會會議審查暫無結
論,上週再度召開學者專家跨部會會議,據悉以投票方式作出決定,過半數通過清大設學
士後醫學系。
不幸落馬之中山大學是第2次申請,已獲校友捐款超過2億元,新建醫學教學大樓,校內原
有醫學科技研究所、精準醫學研究所、生物醫學研究所等,近年培育出187名醫師,校長
鄭英耀雖一再疾呼,南台灣35年未設公立醫學院,南北醫療資源相差8倍,嚴重不均,可
惜仍未成功。對於中山大學未獲通過,立委劉世芳和高雄市長陳其邁日前砲轟不公平。
中興大學是第3次申請,校方規劃招學士後公費生,跨領域結合學士專業,並規劃和台中
榮總、中山醫合作,可惜再度落馬。
◎原始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679452
> ----------------------
清大真的可以當醫學系在讀了,不過應該也是只限公費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82.1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632301205.A.649.html
※ 編輯: leafff (1.161.82.128 臺灣), 09/22/2021 20:30: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