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每日有感:午安,終於是週三小週末了,曾經在臺南念書的你,也有這種感覺嗎?〗
「來臺南念書都回不去了」
猶記大學放榜的那天,一得知上了台南的大學,
心裡五味雜陳,興奮是因為離開家鄉熟悉的環境生活,好像象徵著長大,
緊張卻也是因為,天啊,居然要離開家了。
至今,都還能記得來到臺南的第一天,
迎接我的豔陽,向我打招呼的舍監阿姨,過馬路的行人,街角的文具店,還有跟我一樣的新鮮人忙著採買生活用品。
接著就是精彩的大學生活:吃不完的美食,挖掘不完的隱藏小吃,還有唱不完的夜唱。
過去一直在北部生活的我,深信著,如果當初沒有來到臺南念書,
也許一輩子都不會來到臺南這個城市,
初見他、認識他、愛上他、最後離不開他。
除了足以征服許多人味蕾的美食外,
人情味、人文味、太陽曬後的味道……
對臺南的記憶,也許不是最華麗,
一幕幕街景、一位位遇見的溫暖人們、一次次度過的愜意午後時光……
所以我說,臺南,有著如法式的浪漫,
而這般懂得生活的臺南,即便最樸實,但也最有魅力。
#台南 #美食 #人情味 #求學 #遊子
---------------------------------------------------------------------------
分享幾個小編的朋友,熱愛台南的非台南人。
熱情海產粥x泉興榻榻米_百年文化‧街區共創
成員們散佈全台各地,北起宜蘭、新竹,南至高雄,
據說還有一位夥伴歸化台南了 T_T
我要征服臺南牛肉湯!!!
喝了近百家的牛肉湯王子也不是台南人?!
要好好訪問他一下惹。(握拳
你也是熱愛台南的非台南人嗎?快來報到一下!
曾在台南念書想台南的也快來簽到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
台南每日有感 在 妳好南搞 Facebook 八卦
#台南每日有感:談夜景,台南夜晚其實很美
妳看過台南夜晚的地景圖嗎?如果沒有,現在就讓妳看一下XD
從圖看來真的很明顯市區裡面充滿圓環呢XDDD非常的台南呀!有看到粉絲的家在哪裡嗎?
---
說到高雄夜景就會提到例如西子灣、旗津或是一些高處酒吧、機場咖啡等等一個與朋友聊天、拍照的地方。
不過大家一提到台南的夜景,好像就充滿困惑,因為台南大多數的店其實都很早(大概10點)就關門了XD
最後台南市區大多選擇去夜市吃小吃、海安路酒吧喝酒喝茶等等。其實台南現在努力發展觀光,夜晚也越來越多地方可以去,像是安平運河現在可以夜遊船了,而海安路現在也正改造中,也可以去一些有歷史情懷的街區走走,如:正興街、國華街、新美街、信義街…等等。
---
台南的夜晚其實很美,那是一種寧靜、幸福的美,適合用慢步調走踏巷口,用放鬆的心情來體會台南的慢生活~
未來有更多的夜景再來分享給各位囉~
(安平運河夜遊船介紹:https://goo.gl/8bMp8V)
(南搞造訪了台南超過100個景點:https://goo.gl/8Hb4Es)
(圖片來源:網友提供)
---
妳心目中最愛的台南夜景是哪裡呢?
可以與我們分享,或是私訊投稿給我們,我們會分享給各位粉絲哦!
#最懂妳的台南旅遊情報員
#和妳共創最獨特的台南旅遊回憶
台南每日有感 在 妳好南搞 Facebook 八卦
❤ 免費明信片 ❤ 寄給想念台南的妳
與妳分享台南生活的每一刻:https://goo.gl/k14hDz
妳將可以收到 3張明信片:
2張 #台南每日有感
1張 #南搞女孩與她的粉紅Bubu(隨機出)
台南最美的就是生活,
每天,我們都在大街小巷細細的感受台南生活的每一片刻,
挖掘生活中的小驚喜,一起分享給妳。
馬上索取台南明信片:https://goo.gl/k14hDz
台南每日有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台南每日有感 在 【每日必看】台南登革熱噴藥"險燒屋"?! 住戶牆遭噴槍"燻黑一片 ... 的八卦
登革熱#噴藥#燻黑#燒焦#噴槍#疫情#滅火器#衛生局#賠償# 台南台南 登革熱疫情嚴重,衛生局每天深入社區噴藥,卻傳出有民宅的牆壁被燻黑一大片燒焦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