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葵上週到台北辦寫真簽名會,中午忽然想吃麻辣燙😆
就叫了很多台北朋友推薦的O.NE 麻辣燙來會場吃
品項有牛牛鍋、綜合滷製品還有美國prime牛肉
O.NE麻辣鍋底是最自豪也最特別的,是以天然食材熬煮
不使用湯粉,不添加任何調味料,市售湯塊、味精
特地選用各種椒,辛香料,天然蔬果以及豬大骨慢火熬製六小時以上而成的
吃起來很過癮卻又清爽無負擔,在夏天吃好開胃👍
牛牛鍋裡的食材也吃的到他們的用心❤
牛肉片、老油條還有芋頭貢丸都太合我胃口啦!!🤙
還有綜合滷製品的鴨血跟豆腐,這個超好吃必點
鴨血非常滑嫩,吸附滿滿湯汁的百頁豆腐更是驚為天人😋
咬下去的瞬間,豆腐會有一點爆漿的感覺,很夠味、很涮嘴
單點的美國Prime等級牛肉,每一塊都厚實飽滿🐂
吃起來口感扎實但不會過硬,也滷得很入味
散發著牛油的香氣,而且分量很夠,十分下飯!!
下次莫葵到台北,一定還會再買O.NE 麻辣燙來吃
真的好美味 ,強烈推薦給喜愛美食的朋友們👏
-
訂購專線:02-2701-1266
地址:台北市延吉街62巷14號1樓B室
也有配合外送平台Uber eats & Cutaway
.
.
#東區 #必吃 #最強 #麻辣燙 #午餐 #晚餐 #外送 #自取 #東區美食
同時也有1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Benja & Momo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ayPal贊助Benja & Momo Channel頻道經營★ https://bit.ly/31ZzU5v 【今期推介】 Hotels.com:https://bit.ly/2Tx9xjA 鈴木太太LOVEIIZAKKA:https://bit.ly/2M7a3DM BLACK MONST...
台北麻辣香鍋推薦 在 Facebook 八卦
防疫一個多月了,幾乎每天自己在家煮,偶爾也想變換一下口味啊!最近試了幾家外帶火鍋,小猴最喜歡吃這家饕鍋 - 酸菜白肉鍋 & 養身麻辣鍋,尤其冬天的時候,幾乎每週來報到,到底是有多愛吃啦!🤪
因為疫情的關係,每家餐廳都面臨困境,我們能做的,只是用新台幣買起來,外帶美食解解饞,也能幫店家繼續將好味道留下來!
每次來饕鍋,我都會點兩種鍋底,一種是微辣帶有中藥香氣的「御品大汗鍋」,鴨血和豆腐滷的很入味,超好吃!另一種是湯頭微酸清甜,喝了會回甘的「酸菜白肉鍋」,在店裡可以看到許多玻璃甕,裝著手工製作的酸白菜,老闆有推出真空冷凍包裝,每次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家就是吃饕鍋的酸菜白肉鍋圍爐!
除了沒有味精與人工添加物的鍋底之外,特別推薦以下這幾樣:老油條、蛋餃、川丸子、三層肉、牛筋、牛肚,老闆挑選食材很龜毛,吃進嘴裡就明白了!
防疫期間外帶自取,結帳金額統統打65折,省了不少荷包,今天吃的好撐,好滿足啊!😋
🌟饕鍋(只開放週五和週六這兩天外帶自取)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69號2樓大安捷運站6號出口,走路約2分鐘抵達
訂餐電話:02-27542388
營業時間:週五16:00起;週六11:00-18:00
台北麻辣香鍋推薦 在 隋棠 Sonia Sui Facebook 八卦
大家記得之前蘋果日報大記者哲鳴寫的那篇好吃水餃大評比嗎?本來因為吃太多餃子而胖了許多的他,說決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了,但因為太多人敲碗想看他評比另一人氣美食滷肉飯,所以他又盛情難卻地豁出去了。
請看。
台北市網推滷肉飯大盤點:
此次加入第二位評審「癢癢」
有不同意見參考是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一定要吃一次的店】
《阿二麻辣食堂》(大安路一段)
40塊的麻辣滷肉飯,接近肥7瘦3的完美比例,油油亮亮,灑上一點蔥花,第一次入口讓我驚為天人;不敢吃辣的也有不辣的滷肉飯。可以搭配其它鍋或煲類,貴妃藥膳鍋系列的還不錯。
*癢癢個人意見:
肥瘦比例確實漂亮,但醬色略淺與白飯醬汁比仍然讓整碗飯稍嫌油膩,尾巴有種膩掉了的感覺。加了麻辣這個問題則完全消失,很讚!
《My灶》(松江路)
被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台菜店。滷肉醬料收汁收得剛好黏糊,飯底不會有多餘鹹汁。肥肉比例略高,油亮,但吃入口即化不覺膩,味濃帶甜。雖然一碗80元,該吃一次。
《高家莊》(林森北路)
滷肉油亮,鹹甜度洽到好處,配上店家招牌粉肝、滷大腸,路邊攤也是一桌饗宴。
*癢癢個人意見:
屬爽口類型,但魯肉飯本身魅力稍欠,我吃了半碗覺得足以,再吃下去可能會嫌黏膩。小菜都屬於洗腎系、鹹到幹。紅燒肉反而是股清流,貌似乾澀其實嚼起來香而舒爽。
《廖嬌》(延吉街)
分店很多,這家特別親切。滷肉飯吃不膩,雞滷也有愛好者。金針排骨之類的湯可節制地無限加湯。
*癢癢個人意見:
這間我完全不行,這是喝到超醉才行的店。
(鳴:我的確都帶著酒意去吃……)
《黃記蹄膀魯肉飯》
*癢癢個人意見:
魯肉比預想的碎、味道香,肉汁不死鹹,吃得到甘味,汁飯比例剛好。醬瓜也偏甜,但其實不太需要。蹄膀小小的一盤肥瘦分配剛好,也略帶甘味,應該和滷肉是一樣的滷汁,若單吃口味偏重,搭著上頭的香菜一起吃卻非常地涮嘴。
(鳴:我沒吃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審團特別獎】
《Asylum》(復興南路一段)
因為這是間酒吧,但它有不少好食,所以列為特別推薦。它的滷肉飯絕不輸一般店家,肥瘦肉比例剛好,汁入味略帶甜,上面的太陽蛋加分,2片香菜,沒聽過周遭的吃過的人說不好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定水準可以試試】
《金峰》(羅斯福路一段)
愛吃滷肉飯的應該不需再多介紹,這家排隊名店,建議不要在正餐時段去吃,我最討厭排隊了。
*癢癢個人意見:
小時候是粉絲,隨著年紀漸長,發現東西其實很粗(我有點不太確定是自己在乎的多了,還是店家變了)。手撕魯肉仍是王道,但端上來肉條大小差到六倍就真的誇張了,遑論六倍大的通常是整條肥油⋯⋯。
《司機俱樂部》(南京東路五段)
開到凌晨4點半,滷肉是石鍋長熬,入味軟爛,唯獨米飯偏乾,整體差強人意。虱目魚湯好喝。
*癢癢個人意見:
好吃,品項比想像的多,但掛司機的名字有點過譽,畢竟運匠大哥在我心中仍是最懂庶民小吃的一群,這裡還差那麼一些些。
《金仙滷肉飯》(龍江路為總店)
肥肉帶皮比例多過瘦肉,滷汁下手略重,若加蝦捲或排骨,不怕油的會感到過癮,口味偏重。
*癢癢個人意見:
這間很棒。其實你不會有太大的驚喜,但吃完你會覺得凡事都剛剛好,但這個「剛剛好」就值得你在附近的話、不如就走些路過來吃個吧,地點不太方便就是了。
《阿財虱目魚》內江街
這家滷肉飯的肥肉比例較重,汁灑得也不會過重;飯黏度不錯,整體口味佳。尤其它賣的魚湯、蛤仔湯之類的,蠻鮮的。但是,它的營業時間非常令人困擾,是晚上10點到凌晨5點,所以很難吃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剛好在附近可以吃吃】
《小林麵食館》(大安路一段)
肥瘦均勻的條絲形肉饀,滋味四平八穩。店裡的五種蔬菜麵(湯)是一大特色。
*癢癢個人意見:
張哲鳴你開玩笑嗎⋯⋯⋯⋯?!
(鳴:就還OK啊!)
《吉峰》(八德路三段)
好像是羅斯福路「金峰」相關親戚出來開的,飯比「金峰」還淡一些,適合不愛重口味的;其它販售模式和價格差不多,小菜有小份的,讓1人客能享用較多配菜,湯品都不錯。
*癢癢個人意見:
我沒吃過我惦惦。
《三元號》(重慶北路二段)
香菇肉燥類型的碎肉,在熱鬧的圓環,這間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強,也不難吃就是了。
*癢癢個人意見:
這就是肉臊飯不是魯肉飯,青葉肉臊罐頭足以。
《魯王》(信義路四段)
*癢癢個人意見:
魯肉飯米粒小而黏,單吃有米香,飯量多,魯汁比例偏少(很少,我只能吃3/1)。魯肉碎而不膩,有肥肉,莫名帶有肉鬆的香味,偏甜。醬瓜很棒,不過鹹不過甜、脆,整碗最喜歡。
(鳴:我沒吃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附近真的沒選擇了就試試吧】
《富霸王》(南京東路二段)
這家的豬腳真的滷得非常到味,膠脂香滑;但老實講,它的滷肉飯只灑了蠻多汁,但給的碎滷肉很少,一點點而已;我單吃,沒有配豬腳,單就滷肉飯而言,覺得差強人意。
*癢癢個人意見:
魯肉很香、醬色很棒、入口味道也對,但就是醬汁比超怪,怎麼混著醬的飯都吃完了,還有三分之二碗白飯?順帶一提、蹄膀也太小份。
《財神台南擔仔麵》(新中街)
胡天蘭都推薦過這間店,但重點是擔仔麵。滷肉飯算是肉燥飯,碎肉偏乾,勉勉強強。
*癢癢個人意見:
魯肉飯飯粒偏濕軟,仍有米心,魯肉切的很碎,肥瘦各半,單吃醬汁有點死鹹,醬汁給的不多,無法盡興款,我沒吃完。白切很強,天梯、粉腸尤其厲害,醬汁屬古早味。但小菜實在貴過頭了,三個人吃了八百多塊。
《西門金峰》(昆明街)
跟羅斯福路的金峰沒有關係,但口味原本OK,最近吃變得普通,價錢小碗30、大碗50,小菜跟湯價格都跟羅斯福路老店差不多,但我不喜歡旁邊那個醃蘿蔔。
*癢癢個人意見:
我沒吃過我惦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覺得是地雷】
《鄧師傅功夫菜》(北車微風門市)
標榜滿滿的三星蔥花都放到乾了,蛋汁混到滷汁整個黏稠到有點噁。此限定版滷肉飯假日才有,60元,但低消200元,CP值低。
*癢癢個人意見:
我沒吃過我惦惦。
《天天利》(西門町)
碎絞肉類的滷肉,蓋上一片荷包蛋,但滷汁下手過重,導致吃到後三分之一,變成鹹汁泡飯,完全踩到我對於滷肉飯的地雷。
*癢癢個人意見:
這・不・是・魯・肉・飯・・・ 。
《周記切仔麵》(復興南路一段)
台式小吃,雖然主打切仔麵,但滷肉飯表現也不錯,敗筆在於蛤蜊湯不鮮、炸卜肉略硬、連肝連都偏硬…大扣分。
*癢癢個人意見:
許久之前吃的,印象已經不深。記得是看了電視台介紹去吃的,吃完卻沒有欣喜的感覺,應該真的是不怎麼樣吧。而且不便宜。
台北麻辣香鍋推薦 在 Benja & Momo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PayPal贊助Benja & Momo Channel頻道經營★
https://bit.ly/31ZzU5v
【今期推介】
Hotels.com:https://bit.ly/2Tx9xjA
鈴木太太LOVEIIZAKKA:https://bit.ly/2M7a3DM
BLACK MONSTER:https://bit.ly/33D2hqL
NIKE:https://bit.ly/33tr14O
CASETiFY:https://bit.ly/33F6eLZ
港日夫婦的台北之旅第3彈!
雖然只有兩個人,但臨回港前的食力是特別驚人的!
注意:這個影片不適合深夜肚子餓時收看。
香港人夫と日本人妻の台北の旅第3弾!
二人しかいないけど、帰国直前の食パワーがバカにならないよ!
注意:お腹空いた夜中のご視聴はおすすめしません。
瘋台灣
https://line.me/R/ti/p/%40traveltotaiwan
LINE ID:@traveltotaiwan
~~~【日語學習】~~~
想不用出外上課、隨時隨地在網上學日文嗎?
Benja 網上日語:https://benjajap.com/p/start
~~~【推薦影片|オススメ動画】~~~
怎樣從0學日文到N1?任何人都能學懂日文!
➡︎ https://youtu.be/JV0LQtYz-Q0
怎樣結識日本女生&港日文化差異|香港と日本の国際結婚について&文化の違い
➡︎ https://youtu.be/nZeOKJY68WE
日本妹廣東話大考驗|日本人の広東語チャレンジ
➡︎ https://youtu.be/o4dR7RuwBwY
用日式廣東話叫譚仔&日本人妻の街市攻略│和風広東語の注文チャレンジ&香港街市攻略!
➡︎ https://youtu.be/t-_NTbEXINA
日本人妻跟香港奶奶去飲茶|日本人妻が香港の姑とヤムチャ
➡︎ https://youtu.be/dO5dqmlAAuc
日本人の澳牛「好客之道」初體驗!|日本人の香港澳牛での初体験!
➡︎ https://youtu.be/zM4GvR3KPY8
日本家庭的一天|日本家庭の日常
➡︎ https://youtu.be/28Uu0oNV5k4
【日語學習】教你裝日文流利的10個日語三字經!
➡︎ https://youtu.be/4f6QNRK90i4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Benja & Momo Channel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enjamomo.channel/
Benja & Momo Channel Instagram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benjamomochannel/
合作聯絡:
benjamomochannel@gmail.com
Benja & Momo的LINE貼圖上架了!
香港(廣東話版):https://line.me/S/sticker/7353051
台灣(繁體中文版):https://line.me/S/sticker/7353050
#台北 #台湾旅行 #台灣旅行

台北麻辣香鍋推薦 在 吃貨豪豪HowHowEat Youtube 的評價
喜歡看我吃東西記得按讚&訂閱喔
下次想看我吃什麼可以底下留言告訴我
IG有我的一些生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追蹤一下
吃貨豪豪IG:https://www.instagram.com/martinispig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吃貨豪豪-2372478129464010/?modal=admin_todo_tour
聯繫方式:martinisgy@gmail.com
新馬辣經典麻辣鍋(中山店):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一段2號2樓
平日晚餐:含服務費一人798$
#吃到飽 #新馬辣 #麻辣鍋 #台北

台北麻辣香鍋推薦 在 Kiki & May - 隨意吃樂部 Youtube 的評價
今集Kiki 拋低阿May,同3位麻甩佬一齊渡過3日2夜4仔之旅。除左食牛肉麵同任食火鍋之外,行程極濃男子味,去機舖打機,酒吧飲酒,盡情花天酒地,齊齊遠走離開香港幾位女魔頭(?)
Him's IG: eating_isfun
【重温】
►【台北美食2019】台北樂華夜市|當地人掃街美食推介!忘掉士林/饒河夜市|街坊食神|May王 + Kiki
https://youtu.be/sFXTDwl0PSQ
►【台北美食Vlog】台灣快閃36小時(上)|司機大哥推薦必食牛肉麵|廖家牛肉麵+Woosa+珍煮丹+春水堂+永樂車輪餅|May + Kiki
https://youtu.be/enkQ3IzuuJA
【更多 Kiki & May 的日常】
我們不是什麼大人物,沒有盛大的製作,唯獨有顆喜歡這個世界的初心。
►Facebook: www.facebook.com/kikiandmay.hk/
►IG: www.instagram.com/foodki.may/
►訂閱我們:https://bit.ly/2Gx3g23
#請訂閱 #4仔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