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很熱, 比台灣還熱, 所以每個人都穿的比較清涼^^
台灣是我的家, 如果台灣能給我工作, 我當然會留在這裡啊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GW5shmN1g4g
分享10年前和弟弟的一段往事 -《苦澀的靈芝膠囊》
自從父親中風後,在沒有人的督促下弟弟更無心在課業上,父親過世後的兩個月,弟弟國中畢業參加了花蓮高中和高職聯招,成積放榜後沒有一間上得了的。當時我也才剛從景美女中休學回家,眼看家裡的小孩沒有一個唸好書的,在與母親商量後,我們決定舉家搬離這個傷心地,重新開始。
我為弟弟在台北市民權西路找了一間半年期的升高中補習班「華興文理補習班」,學費是六萬元,期望弟弟能在新的學期順利升上台北的高職。在弟弟上補習班的這段期間,我也積極在為到美國念書尋找適合的學校並努力學習英文。2001年台北市高職聯合招生放榜,弟弟上了位在大同區濟南路上的【開南商工】觀光科,我上香告訴父親和姐姐這個好消息。
在台北市高職聯合招生放榜之前的兩個月,弟弟告訴我「姐,我想要當一個演員」,「當演員?什麼演員?」這是我第一認真想「演員」這個名詞,「就像小S(徐熙娣)那樣的,她和大炳都是讀【華岡藝校】」弟弟就像時下年輕人一副對演藝圈憧憬的模樣,「你是說你也要去考【華岡藝校】?」。就這樣我幫弟弟報考了【華岡藝校】」,並在「筆試」通過後陪他一同上陽明山考「術科」。弟弟報考的科別是「戲劇科影劇組」,理所當然術科考的就是表演,我在【華岡藝校】術科考試的教室外頭問弟弟「你會表演嗎?從來都不曾在家看過你表演,待會兒你想表演什麼?」,我的一連串疑問讓弟弟一臉茫然。輪到弟弟表演了,我在教室外頭透過玻璃窗戶,看見弟弟按著抽到的表演題,表演著蹲下、撿東西、坐下、站起來等動作。10分鐘後弟弟走出教室,「你怎麼身體麼僵硬哪」我看著弟弟笨拙的表演笑個不停,弟弟很生氣的說「等到妳自己上台就知道了」。
九月初弟弟高職如期開學,我的美國學校申請不如預期順利,因為我的高中沒有畢業,必須先補足剩餘的高中課程,再按高中學業成績申請進入大學。我計畫隔年的春天到美國的語言學校就讀之後再做進一步打算。一個月後媽媽接到弟弟學校打來的電話,「桃子,妳弟弟又在學校闖禍了」媽媽淡淡的說,自從父親過世後她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生氣,連嘮叨也沒有,「是啊!有沒有說什麼時候要家長過去學校」,「…」。隔天我來到弟弟在濟南路就讀的【開南商工】訓導處,「您好,我是…」我站在訓導處的教室門口,「哦.哦,妳好,我就是妳弟弟的班導師」,我們在教師休息室坐下。「是這樣的,妳弟弟上課時間每20分鐘就要往外頭跑一次,我制止他也沒有用,造成我和其他老師上課很大的困擾」,「是這樣的嗎?那他有沒有說為何要這樣做?」我完全不曉得弟弟在學校發生這麼大的問題,「有和他比較熟的同學說他是去上廁所,我是覺得很奇怪,才會找他的家長過來一趟,問看看這是怎麼回事」,「老師,很抱歉,我不清楚詳細的原因,只知道弟弟在家也常會不時的往廁所裡頭跑,但是沒有20分鐘就上一次」「我的父親在世前也帶他去看過醫生,結果還是找不出原因」,「是這樣啊」老師一臉狐疑。
多年後醫學昌明,許多怪異行為原以為是心裡上的問題,甚至被大眾誤以為是找麻煩是怪胎的舉動,漸漸得到平反。在一次曾國城主持的電視節目中,我第一次聽到所謂的「大腸急躁症」。因為人的愚昧讓有些人承受不白之冤,弟弟始終認為他會因為緊張頻頻上廁所是自己心裡上的缺陷,為此感到自卑。學校師長的不諒解及同學們的嘲笑,幾個月後弟弟被迫休學了。
弟弟倒是看的很開,拿我給他一個月5千元的零用錢,訂做了一套西裝、買了一雙皮鞋。有一次我剛從美語補習班下課,正要從松山火車站搭電車回家,在車站前的廣場遇見弟弟,「嗨,弟,你要去哪裡?」看見弟弟一身西裝筆挺神情得意,「姐,我跟妳說,我要開始賺錢了」這是我在弟弟的一生當中看見少數幾次的笑容,「你要賺錢?」,「是啊,我現在上直銷課程,前輩們都好棒,賺好多錢,我要和他們一樣…」,「那你要好好的做喲」我鼓勵著弟弟。
一天過去一天,弟弟臉上的意氣風發日漸消退,常看他一人呆坐在自個房間的椅子上,沒到客廳來和我及母親一起看電視。有一次我在弟弟的房門口,看見他正在吃著不知名的膠囊。隔天我趁著弟弟不在家,進去他的房間裡找他昨晚吃的膠囊,看到整整一大紙箱都是,一排六顆裝的靈芝膠囊片,旁邊還散落著吃完的空透明塑膠殼幾十片。
台北醫學大學招生組 在 陳怡潔 Facebook 八卦
每年的2/21是世界母語日,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倡議,目標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並促進母語傳播活動,以避免地球上語言大量消失。
剛好最近原住民加分的議題很紅,怡潔在這邊也想跟大家討論究竟為什麼原住民可以加分、原住民加分是怎麼計算的? 又有什麼樣的限制呢?
Q:為何原住民會加分呢?
A:當初起始的目的是讓原住民快速融入漢文化
(其實以報考專科學校來說,原住民早從民國40年就可以加分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國民政府來台之後,為了讓山地原住民快速融入漢文化以及社會,所以參照「邊疆學生待遇辦法」讓原住民加分,並且學習國語,而從民國90年之後則開始使用專法「原住民升學優待辦法」為依歸。)
Q:只要有原住民資格就可以加35%的分數?
A:現在是還要加考母語唷!才可以加到35%,族語認證未通過的是加10%。
(近年來原住民族語及文化大量流失,也越來越多人認為許多新一代的原住民生活習慣其實已和一般人沒有不同,並不像以前有適應困難的情況;甚至新一代的原住民不會說母語,也不了解自己的文化,開始有人質疑加分的正當性。
因此到了民國100年後,政府推出原住民族文化及語言能力測驗,通過測驗的原住民最高可以在升學考試中加分至35%,藉此提升文化傳承與復興。反之沒有通過測驗的原住民目前則只能獲得10%的加權成績。)
Q:原住民加分會不會排擠到一般生?
A:不會
(大家最擔心的問題:原住民加分是否會排擠到一般學生的權益呢?其實並不會喔。舉例來說,某大學醫學系招生100個名額,另外加收2%為原住民名額,因此這個醫學系總共招生100+2人。小石為原住民,去報考這個醫學系,小石會先用一般學生的計分方式競爭,如果不幸沒有錄取,才再用加分的方式跟其他原住民去競爭那個2%名額。)
Q:是不是只要符合原住民身份跟通過族語考試就能加分35%?
A:是的
這也是怡潔最擔心的地方,同樣是原住民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舉例來說,小石與小魏皆為原住民,小石家境優渥住在台北市區,從小不愁吃穿,身處豐富資源的環境;小魏居住在花蓮偏鄉,僅能靠著祖父母打零工的微薄薪資過生活,經濟弱勢又居住在偏鄉,而兩人卻獲得相同的加分模式,會讓現今的一般大眾對現有的制度產生質疑,已經失去了當初為原住民加分的意義。
怡潔未來將會持續關心此議題,邀請相關主管機關、專家學者舉辦公聽會、推動修法,讓原住民和僑外生等相關法案更加完備,使真正弱勢的原住民獲得幫助,也減少社會大眾因為這類加分制度是否公平產生的疑慮。
台北醫學大學招生組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八卦
清華要培養跨領域醫師💪
本校最近申請設立 #學士後醫學系,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清華雖還沒成立醫學系,但早就開始培育醫師了。
許多醫師在升上主治或執業數年後 #勇敢跨域,來清華攻讀博碩士,鑽研AI人工智慧、大數據、奈米醫材、快篩試片、標靶藥物、或人工器官等,期望未來行醫救人不再是一人一人救,而能 #成千上百地救。
清華申請招收的全為公費生,畢業後必須到 #偏鄉服務至少6年。如申請通過,最快明年即可招生。
編編特別深入實驗室,採訪了幾位已經行醫多年,還來清華攻讀博士的醫師,快來看看他們都在清華做什麼研究吧👀
🗣 首位獲哥倫布計畫肯定的臨床醫師
中山附醫眼科主任許閔彥醫師是鄭兆珉指導的學生,在2016年取得博士學位,今年還獲得科技部的 #哥倫布計畫獎助!
許閔彥醫師說,為了檢測眼睛病變,臨床上要抽取病患的眼睛前房液進行分析,但前房液的量很少,只要抽2c.c.眼睛就塌了。所以他在清華的研究專注以 #奈米工程 進行微量檢量,來解決臨床上遇到的問題。
許閔彥醫師也開始培育他自己的碩博士生,他非常鼓勵優秀的年輕醫師能勇敢跨界💪
🗣 用AI預測抗凝血藥物併發症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心臟科主任洪振瀛醫師是本校第二屆跨院國際博士班(iphD)學生。
洪振瀛醫師過去曾以統計方式來進行健保資料庫的分析,2016年起在本校電機系李祈均副教授的指導下,採用 #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 來分析健保資料,如虎添翼。
他所研發出的 #人工智慧模組,已可準確地預測腦中風患者使用抗凝血藥物引發的腸胃道出血併發症。
【相關連結】
🔗 點進首頁故事,看更多醫師的研究:https://www.nthu.edu.tw/hotNews/content/999
🔗 相關報導:
自由時報 https://reurl.cc/N69DZn
聯合報 https://reurl.cc/OqnDkR
蘋果日報 https://reurl.cc/Q3xD6b
#每間實驗室都臥虎藏龍耶
#清華培育進化版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招生組 在 最新消息 - 臺北醫學大學教務處 的相關結果
類別, 開始日期, 名稱, 瀏覽人次. 招生組:最新消息, 2022-05-21, 臺北醫學 ... ... <看更多>
台北醫學大學招生組 在 報名系統 - 臺北醫學大學教務處 的相關結果
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醫學大學教務處. ::: 回首頁 · 回學校首頁 · 聯絡我們 ... ... <看更多>
台北醫學大學招生組 在 招生組 - 臺北醫學大學教務處 的相關結果
類別, 開始日期, 名稱, 瀏覽人次. 招生組:最新消息, 2022-05-21, 臺北醫學大學111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甄試應變機制(最後更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