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被失蹤」,藝術家權益誰來保護?》
知名聾啞藝術家林良材老師畢生作品遭不肖經紀人竊佔搬空,迄今已經91天仍無下落。
更離譜的是,該不法經紀人反控告藝術家損害其權益,「被害者反被求償7000萬」,深陷官司纏訟,求助無門。
針對這樣的「擄物勒索」案件,思瑤與藝術界好友共同發聲,齊力聲援弱勢的藝術創作者。
我們的訴求:
全民協尋失蹤作品;
拒絕買賣不法贓物;
健全藝術經紀制度;
公正審理伸張正義。
如果林良材老師案例不能獲得文化部門介入協助,無法獲得司法機關正義解決,那對台灣藝術創作界將是莫大的打擊與傷害!
#林良材 #黃國書立委 #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竹圍工作室 #雙方藝廊 #未來社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新樂園藝術空間 #高士畫廊 #99度藝術中心 #胡朝聖 #胡永芬
#藝術界大團結
#為無聲藝術家發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在 蘇巧慧 Facebook 八卦
落實藝文採購辦法精神 保障藝文工作者著作權
為保障藝文工作者著作權,共創甲乙方雙贏,今天我再度與立法委員 張廖萬堅 范雲 FAN, Yun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賴品妤 林昶佐 Freddy Lim共同舉辦「保障藝文工作者著作權」座談會,並邀集廣播人 #馬世芳、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中華民國編劇協會、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以及文化部、經濟部、新北市、台北市府文化藝術產業主管機關等,一同討論如何更完善保障藝文工作者著作權。
其實一個月前,發生馬世芳廣播節目著作權爭議時,我就已經開記者會並提出多項主張,包括要求各政府機關,應針對契約內有關著作權之規範,明定授權時效、公開形式及使用範圍,盡可能完整保留創作者的權利;而今早馬世芳也提及,在保障乙方的法規都完備後,該如何檢驗進度並讓公家機關作出承諾,更是關鍵。今日的座談會歷經2小時的熱烈討論後,我將結論摘要如下:
#召開跨部協調會議
在保障藝術創作者的核心價值下,文化部承諾將以行政院層級,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確實依現行法規落實藝文採購相關規定。
#落實藝文採購辦法精神到第一線
各藝文工作者或團體若發現政府有關單位,在辦理藝文採購時,確有不當取得所有權或規範不合理者,也可撥打專線8512-6376專線,文化部將行文該部會,請其確實檢討並改進。此外,文化部也會持續開說明會,並加強第一線承辦人員對相關新規則的認知,避免資訊落差而侵害乙方權益。
#文化部應建立查核機制
基於此,我也要求文化部應建立查核機制,確保相關部會均遵循藝文採購辦法之精神;同時,待下個會期《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三讀通過,文化部要儘速依規定訂定辦法,具體規範各機關保障文化藝術工作者之智慧財產權。
我一直說,著作權就像創作品的防護罩,確保創作者的心血能夠在被大家看見的同時,權益不致受到侵害,這個議題我會持續追蹤,讓保障創作者著作權,可以真正落實到各政府機關並執行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在 林宜瑾 Facebook 八卦
【文化產業發展 優先保障人才】
在聽了文化部的文化內容產業後,宜瑾認為,報告裡缺少了很重要的一塊。既然是文化「內容」產業,也就是所謂的「IP內容」(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最重要不就應該是那個「創造內容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創作人才」嗎?
根據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和12個藝文團體在2019年5月24日發佈、總共有1,525份的「藝術工作者勞動調查問卷」指出,有5成以上藝術從業人員月薪不滿3萬元、平均每周工作時間達52小時,已超過法定正常工作時間40小時。另外其它調查數據顯示,藝術從業人員的工作合約保障、社會保險的覆蓋率都十分不充足,平均只有27%的創作者會簽訂承攬契約。
也就是說,高達7成以上的藝術工作者,他們的工作權益沒有白紙黑字的保障。缺乏書面合約保障的後果,導致藝術創作者在遇到著作權、工資報酬等爭議上,和投保勞工保險或申請職災給付的權利,經常受到損害。
因此,宜瑾主張,應針對上述藝術從業人員之工作權、智慧財產權及福利,訂定具體辦法予以保障。例如在僱傭關係中推動業內簽訂工作合約的普及、協助藝術從業人員投保勞保、改善基層從業人員低薪問題。
另一方面,對於承攬關係的藝術創作者們,推動相關的價金參考標準,以及修正著作權法,明定比稿制應給付最低比稿費等等,來吸引和留住得來不易的創作人才。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歷經2年的奔走,藝術家終於在去年底獲勞委會許可,成為第505個職項,藝術創作者今天下午,正式成立職業工會,藝術家可以開始投保勞保,工會也表示,未來將致力監督政府文化政策,要為藝術家爭取更多的工作權益。
兩年前,台灣這群藝術家以法國和德國的經驗做為借鏡,呼籲政府應該將藝術家看成一項職業,他們在排除萬難下,從公民座談會、遊行、籌備會議,到拜訪立委、公部門等,一切的努力終於在去年的12月16號有了成果,獲得勞委會許可,將藝術家公告為台灣第505個職項。
143253藝術家 李昀珊:社會並不認同藝術家這個身份,例如我們在報稅的時候,稅務是沒有藝術家這個部分,譬如去外面接案子,幫私人或公家工作的時候,年度要繳稅都會遇到很多問題。
法國早在50年代就有了等同於工會的藝術家之家,德國也在80年代有了藝術家保險,但在台灣從事各項創作的藝術家,不僅工作權益沒有保障,就連身分都難以被社會理解、認同,藝術家認為,台灣雖然晚了10多年才認可藝術創作是一個正式的職項,並有工會的成立,但有起步,就不算晚。
台北市藝術家工會正式成立之後,只要加入工會的藝術家,都能享有勞保,及正式的工作者身分認同,此外,工會也將致力監督政府文化政策,以爭取更多的工作權益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zFC4G3Ujj8/hqdefault.jpg)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在 #問卷#藝文勞動調查#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 手作板 | Dcard 的八卦
還在為藝術努力的朋友們有空可以填一下,向創作職業工會反應我們的工作現況,讓藝術工作者更有保障,如果可以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問卷~在臉書上看到 ... ... <看更多>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在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 YouTube 的八卦
但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調查,3年的疫情讓藝文產業好幾次面臨停業與紓困危機,有6成的藝術工作者因為疫情收入減少, ... From the video descriptio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