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熱熱熱熱熱~~氣)
【走出國際,走進鄉里】
南福里大約120年前,大致以今日的福州街為界,分屬龍匣口庄與古亭庄。日本時代,南福里大部分地區成為日籍居民聚集區,其中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於1899年在今日的南昌公園所在地建造私人的別墅,命名為南菜園,自此南昌公園四周逐漸成為中、高階官員官舍集中地,今日福州街、牯嶺街、和平西路一段所圍成的區塊,依然可以看到這些官員的官舍,學界通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南福里里內設籍人口11000人,是中正區人口最多的里。
1 綠地與公園
南福里內共有兩處新設綠地,前身都是國有土地,分別是台灣菸酒公司工會處所與台北市消防局土地。位於羅斯福路二段6巷與8巷間的綠地是台灣菸酒公司所屬建物,地上建物推測前身是木造日式建物,但是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坍塌,且閒置近十年,直到台北市政府舉辦花博,才整建成綠地,並把已經坍塌的木造建物稍微整修成為綠地造景的一部分。
另一處位於羅斯福路二段30巷與36巷間的綠地,過去屬於台北市消防局,曾經做過消防隊隊部,因建物老舊拆除後配合花博改建為綠地,整條羅斯福路上類似的綠地至少有四處。
南福里內公園是位於南昌路與和平西路一段的南昌公園,1968年左右落成。南昌公園所在地原本是日本殖民政府第四任台灣總督(1898~1906)兒玉源太郎(1852~1906)的別墅--南菜園,因為總督別墅在此,南菜園四周逐漸成為當時政府高官官舍所在。兒玉過世後,家屬捐出南菜園給台灣婦女會,戰後國府所屬的台灣省婦女會接收南菜園,後來成為謝東閔先生的官舍,1960年代後期謝東閔遷出官舍,市政府拆除南菜園建物改建為今日的南昌公園。今日南昌公園旁有南福宮一座,主祀媽祖,廟內有石碑一座,是當年北白川宮親王王妃訪台時留下。
2 南昌家具街
南昌路在福州街以南直到和平西路二段之間路段,自1960年代起逐漸聚集多家家具商店,形成家具商圈。在南昌路家具街全盛時期,南昌路上曾經高達五十餘間家具行,不過近年來房價高漲,房市買氣下跌,買房者的家具預算也跟著縮水,使得南昌家具街生意不若以往,家具行剩下約四十餘家。
3 兩家醫院
在福州街與南昌路口有兩家醫院,分別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與郵政醫院。
婦幼院區前身是總督府專賣局共濟組合病院,1943年落成啟用,為地上三層的建築。國府接收台灣後改為省立台北醫院,1968年因台北市改為直轄市,省立台北醫院改為市立和平醫院,1972年和平醫院遷移至中華路現址,南昌路舊址改為婦幼醫院,因建物空間不足而在1977年拆除改建,1981年落成啟用,新大樓為地上九層大樓,在新大樓後方還有另一新建大樓做為第二院區。
郵政醫院前身也是日本人設立的醫療機構,國府接收後成為郵政診療所,1950年改名為郵政醫院,1994年正式公辦民營。
4 陸軍聯誼廳
1909年,在今日南昌路與福州街口的總督府土木局水道課課長官舍落成,之後陸續更換居住官員,最後在1929年成為日本台灣軍司令官邸。國府接收台灣後,在1949年暫時充當孫立人將軍官邸,1955年國防部收回改為陸軍軍官俱樂部、最後1998年定名為陸軍聯誼廳,並開放對一般民眾營業。陸軍聯誼廳當年由松山森之助設計,採用和、洋混合外觀,所以可以看到磚造的西式建物也可看到木造的日式建築。陸軍聯誼廳過去由陸軍直接經營,2016年年底進行整修,增設玻璃花房餐廳一座,並以ROT方式外包民間業者經營文創餐廳與咖啡館。
5 木造日式建築群
兒玉源太郎花錢購地蓋了南菜園作為別墅,慢慢吸引總督府官員來南菜園四周居住,總督府順勢在南菜園周圍建造官舍,例如前述的陸軍聯誼廳,大約1919年前後,今日南昌公園周圍出現許多高階官員官舍,這些官舍的特徵就是占地較廣,有獨立的庭院。國府接收台灣後,將這些高級官舍分播給台灣銀行與台灣大學管理,所以曾有台銀高階幹部或台大教授來此居住,台銀管理的宿舍常被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日式宿舍年久失修,特別是台銀管理的宿舍特別嚴重。根據台灣現行金融法規,台銀不得任意處置公司財產,所以這些台銀日式宿舍常無法得到應有的修繕。台銀最後在2016年總算撥款修繕這些已列為古蹟的建物,不過建商卻在維修時不慎失火燒毀兩棟建物,遭罰50萬元。目前修繕工程暫停,但台銀保證未來會動工修繕,並設法活化利用。
台大管理的日式宿舍與南菜園日式建築群隔著一條牯嶺街,也許部分建築至今依然有人居住,所以保存狀況較好,不過依然可以看到破損的外觀等待修復。其實整個南福里仍有少數幾棟類似的日式木造平房,像是婦幼院區後方的台大宿舍、國語日報大樓斜對面的台師大師範教育館等等,如果能好好利用,這些古蹟都可能是不錯的觀光景點。
南福里台大所屬歷史建築與古蹟
26.福州街眷舍(古蹟)福州街20號
27.福州街眷舍(古蹟)福州街26號
28.牯嶺街眷舍(古蹟)牯嶺街60巷2號
29.牯嶺街眷舍(歷史建築)牯嶺街60巷4號
30.牯嶺街眷舍(古蹟)牯嶺街60巷6號
31.南昌路眷舍(歷史建築)南昌街2段1巷2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走過愛的蠻荒:撕掉羞恥印記,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介紹 訪問作者:文國士 內容簡介: 爸媽在精神療養院相遇、相戀,生下他。 「瘋子的小孩!」曾令他羞恥, 「我會發病嗎?」是最大恐懼。 但他翻寫了命運。他成為TFT的老師。 曾經我恨死自己為何出生,恨透這世...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 關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 關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 關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問國立台北大學和台北市立大學的差別 - 新生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台湾の大学】台北市立大學・元市立教育大学 -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八卦
(熱熱熱熱熱熱熱熱~~氣)
【走出國際,走進鄉里】
南福里大約120年前,大致以今日的福州街為界,分屬龍匣口庄與古亭庄。日本時代,南福里大部分地區成為日籍居民聚集區,其中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於1899年在今日的南昌公園所在地建造私人的別墅,命名為南菜園,自此南昌公園四周逐漸成為中、高階官員官舍集中地,今日福州街、牯嶺街、和平西路一段所圍成的區塊,依然可以看到這些官員的官舍,學界通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南福里里內設籍人口11000人,是中正區人口最多的里。
1 綠地與公園
南福里內共有兩處新設綠地,前身都是國有土地,分別是台灣菸酒公司工會處所與台北市消防局土地。位於羅斯福路二段6巷與8巷間的綠地是台灣菸酒公司所屬建物,地上建物推測前身是木造日式建物,但是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坍塌,且閒置近十年,直到台北市政府舉辦花博,才整建成綠地,並把已經坍塌的木造建物稍微整修成為綠地造景的一部分。
另一處位於羅斯福路二段30巷與36巷間的綠地,過去屬於台北市消防局,曾經做過消防隊隊部,因建物老舊拆除後配合花博改建為綠地,整條羅斯福路上類似的綠地至少有四處。
南福里內公園是位於南昌路與和平西路一段的南昌公園,1968年左右落成。南昌公園所在地原本是日本殖民政府第四任台灣總督(1898~1906)兒玉源太郎(1852~1906)的別墅-\-\南菜園,因為總督別墅在此,南菜園四周逐漸成為當時政府高官官舍所在。兒玉過世後,家屬捐出南菜園給台灣婦女會,戰後國府所屬的台灣省婦女會接收南菜園,後來成為謝東閔先生的官舍,1960年代後期謝東閔遷出官舍,市政府拆除南菜園建物改建為今日的南昌公園。今日南昌公園旁有南福宮一座,主祀媽祖,廟內有石碑一座,是當年北白川宮親王王妃訪台時留下。
2 南昌家具街
南昌路在福州街以南直到和平西路二段之間路段,自1960年代起逐漸聚集多家家具商店,形成家具商圈。在南昌路家具街全盛時期,南昌路上曾經高達五十餘間家具行,不過近年來房價高漲,房市買氣下跌,買房者的家具預算也跟著縮水,使得南昌家具街生意不若以往,家具行剩下約四十餘家。
3 兩家醫院
在福州街與南昌路口有兩家醫院,分別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與郵政醫院。
婦幼院區前身是總督府專賣局共濟組合病院,1943年落成啟用,為地上三層的建築。國府接收台灣後改為省立台北醫院,1968年因台北市改為直轄市,省立台北醫院改為市立和平醫院,1972年和平醫院遷移至中華路現址,南昌路舊址改為婦幼醫院,因建物空間不足而在1977年拆除改建,1981年落成啟用,新大樓為地上九層大樓,在新大樓後方還有另一新建大樓做為第二院區。
郵政醫院前身也是日本人設立的醫療機構,國府接收後成為郵政診療所,1950年改名為郵政醫院,1994年正式公辦民營。
4 陸軍聯誼廳
1909年,在今日南昌路與福州街口的總督府土木局水道課課長官舍落成,之後陸續更換居住官員,最後在1929年成為日本台灣軍司令官邸。國府接收台灣後,在1949年暫時充當孫立人將軍官邸,1955年國防部收回改為陸軍軍官俱樂部、最後1998年定名為陸軍聯誼廳,並開放對一般民眾營業。陸軍聯誼廳當年由松山森之助設計,採用和、洋混合外觀,所以可以看到磚造的西式建物也可看到木造的日式建築。陸軍聯誼廳過去由陸軍直接經營,2016年年底進行整修,增設玻璃花房餐廳一座,並以ROT方式外包民間業者經營文創餐廳與咖啡館。
5 木造日式建築群
兒玉源太郎花錢購地蓋了南菜園作為別墅,慢慢吸引總督府官員來南菜園四周居住,總督府順勢在南菜園周圍建造官舍,例如前述的陸軍聯誼廳,大約1919年前後,今日南昌公園周圍出現許多高階官員官舍,這些官舍的特徵就是占地較廣,有獨立的庭院。國府接收台灣後,將這些高級官舍分播給台灣銀行與台灣大學管理,所以曾有台銀高階幹部或台大教授來此居住,台銀管理的宿舍常被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日式宿舍年久失修,特別是台銀管理的宿舍特別嚴重。根據台灣現行金融法規,台銀不得任意處置公司財產,所以這些台銀日式宿舍常無法得到應有的修繕。台銀最後在2016年總算撥款修繕這些已列為古蹟的建物,不過建商卻在維修時不慎失火燒毀兩棟建物,遭罰50萬元。目前修繕工程暫停,但台銀保證未來會動工修繕,並設法活化利用。
台大管理的日式宿舍與南菜園日式建築群隔著一條牯嶺街,也許部分建築至今依然有人居住,所以保存狀況較好,不過依然可以看到破損的外觀等待修復。其實整個南福里仍有少數幾棟類似的日式木造平房,像是婦幼院區後方的台大宿舍、國語日報大樓斜對面的台師大師範教育館等等,如果能好好利用,這些古蹟都可能是不錯的觀光景點。
南福里台大所屬歷史建築與古蹟
26.福州街眷舍(古蹟)福州街20號
27.福州街眷舍(古蹟)福州街26號
28.牯嶺街眷舍(古蹟)牯嶺街60巷2號
29.牯嶺街眷舍(歷史建築)牯嶺街60巷4號
30.牯嶺街眷舍(古蹟)牯嶺街60巷6號
31.南昌路眷舍(歷史建築)南昌街2段1巷2號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戴遐齡「連署支持小戴再戰巴黎奧運」貼文一出,引起眾怒,被怒批是在「 #情緒勒索」、對戴資穎的人生指手畫腳,只把戴資穎當成獲得國家榮譽的「工具」,卻沒有把她當成是一個「人」來對待。
在被罵爆之後,還能狡辯說自己「只是好意、不強制」,對自己的威權心態與情緒勒索毫無自覺,令人搖頭。
你知道嗎?其實 #戴遐齡惹出的爭議不只這一樁。
1️⃣ 疫情嚴峻期間,戴遐齡還把北市大學生趕離宿舍
在今年五月下旬,全台灣疫情嚴峻、單日新增確診超過三百例的時候,教育部便發布相關配套措施,要求各校減少學生區域間非必要移動、且不應強制住宿生返家。
然而,台北市立大學卻 #執意要求住宿生全面搬離宿舍,甚至不甩指揮中心、教育部、教育局、我與其他議員的呼籲與要求,選擇蠻幹到底,讓學生與天母在地居民人心惶惶。
而北市大當時的校長、也是決議啟動離宿計畫的會議主席,就是戴遐齡。
2️⃣ 戴遐齡多次引發北市大校長遴選爭議
戴遐齡自2013年起就任北市大校長,於2017年、4年任期將屆時便鬧出續任風波,傳出教育局曾派員「柔性勸退」;在續任投票前,由學者專家組成評鑑小組,對戴遐齡的評薦結果為「待改善」,但作風強硬的戴遐齡最後仍順利連任。
因應第二屆任期至今年7月底,去年教育局便發函要求北市大啟動校長遴選程序、訂定遴選要點,未料 #北市大置之不理,甚至還悄悄開校務會議,決議不接受台北市政府的遴選辦法,被教育局批評嚴重失職、漠視法規及制度。
直到現在,北市大都還選不出正式的校長,只能由代理校長接任。而戴遐齡校長任內為北市大帶來的各種負評與爭議,已是不爭的事實。
3️⃣ 戴遐齡更曾陷 #喬人事爭議
戴遐齡於北市大校長任內,更傳出喬人事爭議。據媒體報導,北市大校內高層為了替戴遐齡爭取全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會長的位子,而幫大專體總祕書長曾慶裕喬人事、讓他可聘入北市大,但曾慶裕曾爆出論文抄襲風波,恐有違學術倫理。
報導中更指出,北市大校內高層直言:「對,(校長)是要這個人(曾慶裕)」、「我所知道是這樣子啦,當然校長不能講啊!」、「最主要是我們老闆是上面的嘛,老闆她做的暗號,我們部屬一定要全面來配合」
4️⃣ 戴遐齡曾批評國手能力,遭民眾痛批
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時任體委會主委(體育署前身)的戴遐齡於受訪時脫口而出:「 #給選手鑽石級待遇,表現卻不如預期」,批評選手的言論讓民眾傻眼。而當年也發生自由車賽沒有防護員與機械師隨行的事件,讓民眾質疑,到底鑽石級的待遇是怎樣落漆的待遇。
四年一度的奧運,把全台灣人的心拉在一起。無論選手在場上的表現如何,是大勝、是惜敗、是全力一搏、或是奮戰到底,對我們來說,都只有鼓勵與支持。
戴遐齡的文章,不僅讓她「 #把選手視為自己的財產」的高傲心態表露無遺,也希望透過我簡單的整理,讓大家回想起,她是個曾佔據高位卻只會批評國手,做為校長卻只會喬人事、製造防疫破口的人。
時代已經不同了,選手不是國家的財產、大學也不是你爭權的工具。
若希望體育改革成功、體育環境能有所提升、運動員可以被國家善待,像戴遐齡這樣的人,就應該被掃入歷史的灰燼, #不要能再讓這種人位居體壇高位、插手資源分配與政策制定。只有這樣,才能有改變的可能。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走過愛的蠻荒:撕掉羞恥印記,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介紹
訪問作者:文國士
內容簡介:
爸媽在精神療養院相遇、相戀,生下他。
「瘋子的小孩!」曾令他羞恥,
「我會發病嗎?」是最大恐懼。
但他翻寫了命運。他成為TFT的老師。
曾經我恨死自己為何出生,恨透這世界!
曾經我擔心,自己是不是也瘋了?
但如今明白了,
站在懸崖邊的我,只渴求有人堅定而溫柔地對我說:
「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
父母都患思覺失調症,被症狀折磨時,
跟著幻聽與妄想,混亂而狂暴。
他更一度放棄自己,吸毒、飆車,差點殺人!
寫下親身故事,像是用雙氧水洗傷口一樣灼熱而痛苦,
但,療癒從此開始……
媽媽悄悄告訴我:「你的親生父親,其實是黃義交!」
爸爸因妄想喊叫:「怎麼辦?有人要殺我!」
在我家,這叫平靜。
媽臉上有一道長長刀疤,是爸爸抓狂砍的,他硬指媽媽偷人。
奶奶曾被媽媽失心瘋地痛揍,只因我黏奶奶,不肯叫聲「媽」。
任鄰居指指點點,看著爸媽被五花大綁地押上救護車……家是避「瘋」港,在我家,這叫常態。
「爸媽都是精神病患」是跟著文國士長大的烙印,旁人的排擠、畏懼有如凌遲,羞恥感揮之不去,年少的他只能化身成張牙舞爪的獸,保護自己。
然而,正是匍匐過那片荒地,每一滴愛都彷彿甘霖,在他心靈的空洞漸漸育出沃土,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並且轉化為對孩子的關注。
有人質疑他:「爸媽都有精神病,你這樣還能當老師嗎?」
但正因背著這宿命,走過惶惑,他更深刻懂得:好好長大是需要運氣的。
他但願成為孩子們的幸運。
作者簡介:文國士(國國老師)
最愛pink(粉紅色),喜歡擁抱,不說「我」而老愛講「人家~」,頂個大光頭,大笑起來甚至有點三八。
但是聊到陪伴弱勢家庭孩子,這份近乎信仰的理念,眼神變得嚴肅、深刻,有時他流淚、罵髒話(在心裡),更多時刻,他為了孩子微小的進步雀躍。
爸媽都是精神病患,在療養院一見鍾情,婚後生下了他。八歲以前與爸媽同住,但他倆最常出入的地方是國軍八一八醫院(現為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台北市立療養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前身),遭電療、綑綁、隔離……直到他近八歲,爸媽都住進專門收容精神病友的榮總花蓮玉里分院,自此沒離開。
他由奶奶撫養長大,領低收入戶補助,住過育幼院,國中念了兩間學校。從高職重考上台北市立復興高中,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
他是教育組織TFT「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第二屆教師,「陳綢兒少家園」的生活輔導老師。
從小受盡譏諷和辱罵:「那個肖仔的小孩!」
而今他說:「我要超越我的出生,活出自己的名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S3XgOP-FFw/hqdefault.jpg)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1927年分割為台北第一師範學校(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的前身,南門校區)、台北第二師範學校(今國立台北 ... 1967年:改隸台北市,改名為台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 <看更多>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在 #問國立台北大學和台北市立大學的差別 - 新生季板 | Dcard 的八卦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150 ; 國立成功大學. 124. 一個前身是中興大學商學院一個是念了等於沒念 ; 國立臺灣大學. 96. 我這不是來了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