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海嘯來了,不要以為離你很遠,二年後就瞬間掉了5萬人、六年後就掉了10萬人!
昨晚我跟友人聊天,他雙薪家庭,老婆在知名的私立大學工作,小孩漸漸長大了覺得可能要換屋,然後我屈指一算:你還是省一點吧,把大二房改為小三房比較妥當,而且你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應該不用唸私立國中,也應該可以上公立大學或是排名很前面的私立大學。
大學生大概一年有32萬人,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學生人數規模還可,撐住學區外的出租市場與商圈,就像淡水有淡大、台中有逢甲這種知名人多的商圈,旁邊大量房屋,撐起一片天。
二年後只剩下25萬人,一下子掉了5萬,今年國中一年級只剩20萬餘,再掉近5萬人,今年小二更只剩16萬餘人,最恐怖的一年從32萬人掉到16萬多,根本就少了一半的學生。
就用20萬人來算吧,少掉的12萬人學生等於是砍掉半數以上的私立大學,才填得滿。現在各大學根本就收不滿也不想大減班減系減招,就等著海嘯來襲自然刪去法,而多數家長一定認為,公立大學最好通通留著,這樣我的小孩就可以輕鬆入學不用拚死拚活,搞不好哪天選擇題閉著眼通通選C,都念得到公立了。
大學收掉一堆跟你有啥關聯?當台北市曾經的萬人老松國小要變成社會住宅,你就知道一個廢墟學校與充滿年輕希望的社宅,大家會選擇哪邊了。私校退場怎可能變成公園?你看永達技術學院收掉,旁邊的出租公寓與大樓與商圈瞬間變成鬼城。
講實際的,到時候人多的學校一定遭殃,台北台中台南高雄都會出現一個個鬼城與商圈凋零,你說2.7萬的新莊輔大、淡水淡江、2萬人的逢甲到時候還會在嗎?學生少一半人就少一半,旁邊的出租套房也少一半,包租公只好拋售退場,最後渲染開來變成去搶上班族租屋市場,整個台中都會受到震盪。
大家都知道台北的學區已經不再是加價要件,不用買高價屋都可唸到過去的名校,而知名的私立高國中小孩還在蓬勃發展,你說那些你所知的公立名校,現在一點也不保值了。
回到我的朋友,當他還在繳房貸的時候,恐怕老婆的工作會不保,而念小二的兒子根本就不用拚死拚活就已經經保證上大學了,所以你說呢?
下一階段,就是三代同堂開始,因為大家都有房,大家都不需要買房了,何時會發生呢?我們拭目以待。
「台北市公園排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 關於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 關於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台灣公園排名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超級重點筆記!臺北市12家親子館特色推薦心得分享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文山森林公園、台北森林秘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文山森林公園、台北森林秘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氣候變遷 瞬間暴雨 澳學者提"海綿城市" 衍生出多種生態工法 荷蘭水智慧進上海世博 濕地公園成千年堤防 北市花博也引進 荷蘭海綿治水智慧】
最近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今年的夏天,如果沒有下雨的話特別的熱,下起雨來就變成了大豪雨。其實我們討論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已經討論非常久,台大前任的大氣科學教授,也是變遷中心的主任柳中明教授當時他就大力的推動了海綿城市。2010年當時,台灣彰化有一個很了不起的學徒出身的人,發明了海綿城市,數次的氣候變遷大會,都邀請他去分享。但是全世界唯一真正把這個事情做得最好的是荷蘭,也成了全球現在效法的對象,他們認為這不只是氣候問題,也是一個最好的經濟方案。
水泥大樓、柏油路面,現代都市過去習慣以隔絕大自然的方式作為文明象徵,直到一場場暴雨肆虐才驚覺,這樣的作法等同於讓地球皮膚壞死,再也不能呼吸。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人口已破70億,其中過半集中在都市且數量持續攀升,預估最快到2025年,城市人口將再增加10億,約莫是全球人口的的七成,而都市的角色也不再只是政經發展的動力源頭,在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等因素的強力驅動下,暴雨、洪水、乾旱、熱浪頻發,城市已註定成為災難引爆的核心。
全球氣候變遷研究專家柳中明:人口集中到都市化這個趨勢是很難擋住的,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環境,讓我們環境能夠適應這樣的趨勢。
但過去城市防澇,多偏重於河水氾濫或山洪暴發,隨著極端氣候頻發,瞬間暴雨次數越來越頻繁,動輒數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雨,直接挑戰的是各國的基礎建設。大英帝國最早於1860年代打造出一條總長2千多公里的地下排水系統,當地人對它信心滿滿,同樣建於19世紀的法國巴黎下水道,全長2347公里,法國人花了126年才建成,如今不但可以排除城市內澇,還成了一個每年足以接待10萬多名遊客的地下博物館。但這些19世紀的城市建設理念,如今已被證實,不足以應對當前極端氣候的挑戰。
以鄰近日本為例,東京的埼玉縣2006年完成了一座地下疏洪系統,這項斥資2400億日圓的工程,外觀宛若地下宮殿,號稱可以在城市遭遇暴雨時先把水儲存,然後以每秒200噸的速度排到附近的江戶川。偏偏這項和東京配套的地下工程,無法涵蓋荒川和利根川流經的地區,2008年8月初一場午後暴雨,60毫米的時雨量就讓新宿泡水,東京崩潰,也讓人們開始意識到防範內澇的重要。
柳中明:(我們想)把城市改變成一種叫"海綿城市"的概念,雨水一來它就吸水,我們就讓它(城市)吸飽水,大熱天的時候(城市地底)裡面儲的水就會蒸發出來,讓這個水泥城市下的土壤都被封死的狀況之下,它把那個氣孔全面打開。
「海綿城市」原先是澳洲人口學者Budge2006年率先提出的概念,要大家注意城市問題的惡化趨勢,因為當城市像海綿,不斷把人口集中吸附,就會導致建築密集、污染累積,最終能源、食物、廢水,都會被匯集消耗或者被創造,必須重新打造城市,才能根本解決它阻絕水與生態的問題。不過後來逐漸衍生發展出一套套生態工法,替地表量身訂做毛細孔,並透過「永續」和「平價」這兩個概念,全方位地替地球降溫、防洪、抗旱、補碳。
中國大陸近年致力推動「海綿城市」,且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率先提出後,同年10月,北京當局就明確公布16個試點,計畫在50多平方公里面積的城區範圍內,3年內投資865億人民幣,以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徹底實現城市「小雨不積水 大雨不內澇」的目標。
而台灣也自創了所謂JW生態工法,將原先外界眼中最不環保的混凝土,以綠色工法垂直向下,第一層先以塑膠管當支柱灌入水泥,讓中空塑膠管不但成了地表的毛細孔,水泥樓板還足以乘載人類文明的重量。接下來的碎石層再一次平均分散承重,同時讓雨水滲入、過濾,待第三層自然土壤吸飽雨水後,便能涵養地底生態系統。
發明人陳瑞文粗估,倘若台北市道路鋪面全採JW生態工法,可承受的透水率將是一分鐘200毫米,換言之,再大的暴雨來襲,也不會積水。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下水道是城市的智慧與良心,它關係著地面上人們的性命安危。」基於這樣的概念,歐洲各國近期也致力發展出不少新的工法,幫助城市儲水吸水,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荷蘭第一大城鹿特丹。
2013年先完工一座儲水廣場,並在市中心一座大型地下停車場的地底,挖了一個有四座奧運標準游泳池大小的儲水槽,號稱出現強降雨,就能發揮蓄水洩洪的功能,將水慢慢導入鄰近運河中,當局同時鼓勵建物住戶將原先鋪瀝青的屋頂,改成栽種植物的綠色屋頂,大雨來時就能吸收雨水,避免四處竄流,讓市區街道淹水。
上海世博鹿特丹案例策展人亞娜克:我們保護了街道,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們也有了很多額外的水資源可以利用。
2010年鹿特丹曾帶著這樣的水智慧前進上海世博,其實更早在2008年,荷蘭人與海爭地的設計,就已成功搶下工程標,在浦東濱江畔打造佔地29公頃的濕地公園。獨特的生態工法,不僅讓污濁漆黑的黃浦江水源每天淨化至少2400噸,在緩坡上種植高大的喬木、花草,水位低時,是遊人的天堂,水位高時,還能成為一道千年堤防。
荷蘭人的水智慧也曾走進台灣,2010年台北主辦花博精心規劃設計的鑽石級建築新生三館,就放進了生態池和綠化屋頂,還開闢了一條水生植物的渠道,水道沿著夢想館蜿蜒迂迴,讓原本污濁的水,經過野薑花、紫蘇草、水稻、空心菜、筊白筍等水生植物的過濾洗滌,慢慢變成乾淨的清水,但這些先進的觀念,最後卻被淹沒在空心菜的政治口水中。台北市府原先有意引進綠色屋頂的設計,也遭中央內政部營建署,以容積率考量為由駁回申請。
人們或許早已遺忘了2011年第一場梅雨,台北這個聚集了八百萬人的繁華都市,瞬間變成了水鄉澤國,當時曾有專家憂心提醒,過去50年,台灣強度排名前10%的降雨,已經多了100%,前1%的超強降雨,更多了200%。時過6年,北台灣悲劇重演,荷蘭鹿特丹副市長赫夫倫說,「我們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未來每年都可能面對至少一次的大水來襲」,如何與水共生,絕對是當代全球都不容迴避的重要課題。
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八卦
【沒有服務時數,不會有孩子想要當志工的啦?】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個很令人興奮的大好消息:
台灣將主辦2017螢火蟲國際年會,台北市是主角!
因此,選定了「榮星花園」、「木柵公園」及「大安森林公園」作為基地,將打造出三處螢火蟲新棲地,螢火點點的畫面將重現都市。
其實,不是「新」棲地,十多年前,螢火蟲在這些公園本來就是「原住民」,特別是榮星花園,有自然湧泉不斷冒出,螢火蟲毫不猶豫地定居於此,只是,這些年,人為干擾、光害、不當放生、強勢外來種…,螢火蟲都被嚇跑。
寒假,我和鈞鈞報名參加了「榮星花園」的復育工作。
穿上青蛙裝,我們和一群大志工、小志工、專業人士、非專業玩家,頓時熱血沸騰起來,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流竄全身。
拿鋤頭掘土、奮力地挖除頑石、排各種不會分解的垃圾、拔除各種外來種、如苦力般地搬運石頭、注水…
每一個工作都得貼近黃土、泥濘、垃圾與髒石,非常非常的吃力、在在考驗著耐心與體力,但眼見一步一步地,一攤攤小水塘的輪廓逐漸浮現,心裡非常踏實、超級欣慰。
期間,我見到一群國中生以及幾位國中老師,從頭到尾盡心盡力的默默工作,我不禁好奇,寒假期間,若不是為了升學來飽賺「服務時數」,十幾歲少年郎不是都在補習班,要不然就窩在網上滑滑吧?
「為了服務時數?沒有啊!我們覺得這個工作好玩、也喜歡自然生態,好朋友就一起報名來參加啦!」一群才開始在變聲的稚嫩少男嘻嘻哈哈地回答。
「我們才發布訊息,學校的孩子就一批一批的來報名啦!我們當老師的也很感動!」
我想到自己孩子的學校,若是接到同樣的訊息,若沒有服務時數,有多少孩子願意投入如此辛苦的工作呢?
當媒體不斷報導個明星國中「建北人數」排名時,我感到非常遺憾,怎麼沒有任何媒體看見眼前這五常國中的師生,如此不計代價,如此不藏私心,真正挽起衣袖、投入真實的學習、為生態投注實在的熱情與努力呢?(媒體朋友看到了快報導啦!)
這所學校不標榜升學光環,強調與自然共生,企圖從社區擷取學習資源、創造新穎的教案。
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學校供過於求,不少學校已開始面臨生存的危機,但,眼前這幅師生齊心投入社區營造與生態復育的美好景象,讓我看到一絲生機,嗅到學校發展潛在的新氣象與新出路!
「看你們老師與孩子這樣一起投入真實的生態工作,讓我想到,其實,都市裡很多學校都可以善用資源,發展自己的特色,創造更多翻轉的學習環境,未來,想要到體制外就學的孩子,或許就不需要『島內移民』了!」有點雞婆的我忍不住建議。
沒想到老師苦著臉說:
「哈哈,你好樂觀,我們還擔心,學校特色還沒建立好,像我們這樣不求升學光環的學校就因為學生數愈來愈少,而關門大吉了呢!」
聽畢,我腦袋一片空白。
然而,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五常國中師生投入的心血,不論是為社區、為學校的生存、為自我的實踐、為學生的成長,在某一個點點火光的寧靜夜晚,火金姑會以盡情的翩翩飛舞來壯大學校的聲勢的!
志工的工作很辛苦,但著實有趣,只有幾天了,親子快上陣!
還有時段 [2/28(六) 3/1(日) 3/7(六) 3/8(日)上午9-12時及下午1-4時],
集合處:榮星花園公園水(榮星花園民權東路入口大字石牆後方)
快到網頁報名
https://docs.google.com/…/19x9LsLne2xlEecJQ7rI6Sb-…/viewform
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文山森林公園、台北森林秘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文山森林公園、台北森林秘境、自然景點台北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台北市公園排名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文山森林公園、台北森林秘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文山森林公園、台北森林秘境、自然景點台北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台北市公園排名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台北市公園排名 在 超級重點筆記!臺北市12家親子館特色推薦心得分享 - Mobile01 的八卦
最近樂佑兩歲半再次回訪,可以玩的變多了,文山親子館變成我心中排名超級前面的親子館,整個文山親子館都跟以前不一樣了,包含教具設施、活動設計等等,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