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Outlet Park、高鐵花魁車,高鐵台南站未來很有看頭!
高鐵江董事長前陣子跟我說,2004年台灣興建高鐵時引進的日本東海道新幹線的第一代零系車輛,一直以來都存放在新竹,去年底運到燕巢進行維修,正在考慮找個地方展示。
這是全球唯二,送到日本國外的「零系車輛」,在台灣高鐵興建時改裝為「限界測量車(俗稱 #花魁車)」。這麼珍貴的車輛能夠與世人碰面,我當然舉雙手贊成!至於展示在哪個車站?考量高鐵台南站即將有三井Outlet Park進駐,加上會展中心、綠能科技產業園區、中研院單位和交通大學南部校區,腹地、人流都足夠,我就建議放在高鐵台南站前,讓出入台南的朋友能一睹他的風采。
今天除了視察「花魁車」的擺放地點,我也參加台南高鐵特定區三井Outlet Park的動土典禮。這是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推動的政策,黃偉哲市長也積極延續使投資落地,我擔任交通部長之後協助完成交通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佳龍過去擔任台中市長時曾促成三井集團在台中港與台中火車站附近的投資,深知三井對地方發展有巨大的助益。未來台南歸仁會有高鐵、台鐵、捷運在此共站,特定區300公頃用地,包含智慧交通示範場域、綠能和會展產業、研發創新基地、住商機能健全,將會成為非常受歡迎的新興區域!
#零系花魁車
#三井OutletPark
—-
註:基於測量路線界限和檢測軌道需求,台灣高鐵在車體外部安裝許多探針,外觀宛如江戶時代的花魁,插飾繁複髪簪,因此台灣高鐵人暱稱其為「花魁車」;也是高鐵人仰慕「零系」獨佔鰲頭的科技與美感的稱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
台中火車站捷運路線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桃園經國轉運站啟用 匯集4家國道客運業者、6條國道客運路線
位於經國路與幸福路口的桃園經國轉運站今天啟用,提供友善、方便的候車空間,除了月台和售票櫃台、候車區、餐飲及便利商店等服務,還有180個車位的機車停車場,未來也會隨交通狀況,增加設施,讓市民朋友享受更便利的交通服務,等車、等人更方便、更舒適。
經國轉運站目前有國光、和欣、統聯、阿羅哈4家國道客運業者,行駛包括7500、1861、1610、1611、3888、3999共6條國道客運路線,每天約有330班次往返台北、台中、嘉義、台南及高雄等地,未來統聯客運1661宜蘭羅東至桃園機場路線也會進駐轉運站。
目前也有1662、9005、9023、189、201、702、707、707A、5059等9條公車路線停靠轉運站周邊,大家可以搭乘前往桃園市中心、蘆竹、龜山與林口長庚、八德、桃園棒球場、高鐵桃園站、桃園機場等地區,免費公車L101、L102等也有停靠經國轉運站公車站牌。
我們也另外規劃八德大湳轉運站及龜山長庚轉運站,預計今年動工;未來也陸續在平鎮、楊梅、龍潭等地,選擇適當地點興建轉運站;桃園火車站新站、中壢新站也都有轉運中心規劃,希望讓桃園轉運站結合捷運、鐵路等多元交通服務,提升運輸能量,給大家更便利的服務。
台中火車站捷運路線 在 我是顏莉敏 - 鄉親的大聲公 Facebook 八卦
【🔎勘查捷運綠線,莫忘捷運藍線!】
🚊捷運綠線:
莉敏今日與議會同仁前往捷運綠線北屯機廠勘查,針對捷運綠線車輛的品質提出問題。目前捷運綠線的車輛有分台灣組裝和日本組裝,而零組件又分成德國、法國、日本、台灣等好幾個國家製造,給人 #多國拼裝車 的質疑,這方面要進一步跟台中市政府和台北捷運局查閱水銷編號來判定,確認車輛品質無虞!
而且,據莉敏詢問北捷局人員得知,捷運綠線年底前還在試運轉階段,基於安全與專業的考量,乘客是不可能也不可以在捷運車站上下車的,因此,莉敏也提醒市政府,#不要因為年底市長選舉而貿然讓民眾試搭乘,拿市民安全開玩笑!
🚇捷運藍線:
此外,2016年11月16日,莉敏質詢痛批林佳龍市府擅自變更捷運藍線規劃,沒有跟在地鄉親說明、沒有舉辦公聽會,就 #私自刪除「沙鹿到台中港 」及「台中火車站到太平」的路線,說什麼原先規劃有問題,理由牽強又嚴重失信於民!💢
如今選舉到了,市政府又改口要爭取捷運藍線沙鹿到台中港的延伸段,要說服行政院一次核定🙄,#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延宕了時程,拖延了程序,繞了一大圈又走回頭路!
🔥到底還要讓我們海線鄉親等多久!
📢#捷運勘查
📢#莉敏問政
台中火車站捷運路線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評價
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公車優化往往是狗吠火車,因為實際使用的人不多,資源也很難投注進去,再加上搭車的人都屬於比較弱勢的族群,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也較少受到市府的重視。不過我相信只要有議員不斷去監督、提出建言,還是可以看見改變的機會。因次在定期會單位業務質詢,時代力量黨團提出六大改善方向,也很高興獲得交通處和警察局的正面回應。
🚌 推行幹線公車,加密班次。
根據市府委託顧問公司的調查,民眾不搭乘公車的主因,除了習慣開(騎)比例最高外,其次就是公車班次無法配合或公車班次太少。新竹公車只有藍1區在尖峰時間5至10分鐘有一班車外,其餘尖峰時間都要等15到30分鐘,甚至有些路線在尖峰的班距長達一至兩小時,跟私人運具比起來根本沒有競爭力!
印象很深,十多年前,台中市的公車服務也是為人所詬病,但是歷經兩階段的高潛力公車(20米道路幹線公車,尖峰班距10分鐘)、兩階段的捷運先導快捷公車,才逐漸培養出搭乘公車的人口,爭取到蓋捷運的機會。
市府要推輕軌建設,但是究竟要如何培養民眾搭公車習慣?未來是否考慮增加班次、縮短班距,增加公車的競爭力?
交通處長承諾市府會做運量上做檢討,依據需求比較高的路線去強化,然後慢慢地去培養。同時市府已經有著手進行輕軌先導公車的規劃,希望能夠藉此向中央爭取經費,換新車、增加班次。
🚌 試辦小黃公車,讓偏遠社區也能享有公共運輸服務。
新竹市過去這兩年總共裁撤了10條營運不佳的公車路線,導致離市區較遠的地方變成沒有公車服務。我們希望市府能夠在香山區試辦 DRTS (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透過預約式的小巴或計程車讓有需求但是撐不起一條公車路線的社區,也能夠享有公共運輸的服務。
處長表示,這個想法很好,針對需求反應式公車,市府已經有初步的規劃,預計會有浸水線和香村線,只要中央的相關計畫一出來,就會立即申請。
🚌 試行假日觀光公車,串聯各大景點,創造需求,培養搭車習慣。
近年來有好幾個打卡景點陸續在香山區出現,像是青青草原、風情海岸豎琴橋等等,但是都沒有任何公車路線會經過。民眾如果要從南寮到青青草原,只能夠開車或騎車,如果搭乘公車要先搭到火車站再轉乘苗栗客運,最後還要走20幾分鐘才會到達,這對於外地搭火車來的觀光客或是帶小孩的媽媽都相當不方便。
我們舉台南市台灣好行的88安平線與99台江線觀光公車為例,這兩條路線幾乎繞遍台南的各大名勝古蹟,讓外來的觀光客能夠輕鬆搭公車由台南,乘車票價比照市區公車且台南人搭乘免費。
處長也認為假日觀光公車值得嘗試,剛好目前有兩條公車路線假日運量不足,準備來調整,希望能努力盡快來促成假日的一個特別班次,來滿足觀光需求,也透過這些景點讓公車運量能夠提高,相輔相成。
🚌 改善火車站前乘車環境,設置雙語轉乘地圖。
現在新竹火車站前搭公車的地點多達10處,非常凌亂,有在民族路、有在中正路、中華路也有,但在火車站內並沒有提供轉乘地圖,沿路上也沒有任何標示。當然我們知道站前的路幅有限,很難將乘車地點統一在同一個地方,但短期間應該要仿照台北市的各大車站和捷運站設置轉乘地圖,讓民眾清楚搭乘相關大眾運輸的資訊。
另外,我們希望轉乘地圖能提供中英雙語的服務,因為新竹市移工和新住民的人數不斷增加,國際觀光客也不少。後年新竹市要辦燈會,如果有雙語資訊更能夠吸引到國外的旅客。
處長表示目前在火車站集中的公車路線超過 50 個班次和路線,以現在火車站的腹地的確沒有辦法集中,在這樣的狀況下,是有必要提供一個良好設計的地圖,讓來到新竹市的民眾知道搭公車要怎麼搭,去哪邊搭。
他承諾很快會有一個規劃案來設置轉乘地圖,希望在今年內可以實施。雙語服務是非常好的建議一定會朝這個方向來做。
🚌 增加低地坂公車,提供親子友善、無障礙服務。
之前參加身障聯繫會議,有肢體障礙的團體不斷反映新竹市的低地板公車數量太少,常常等不到,甚至有次等了三個小時都還等不到低地板公車。
新竹市低地板公車目前有 13 輛,以目前總共有 72 輛(60輛大巴、12輛小巴)營運的公車來計算,等於低地板只佔18%。其實新竹市低地板公車最多的時候其實有 21 輛,後來又變成 18 輛,到現在只剩 13 輛,愈變愈少,離110年要達到 40 % 的目標愈來愈遠。因此我請處長說明原因,並強烈要求要積極來增加低地板公車數量。
處長表示,低地板公車過去為什麼比較多輛是因為早期有所謂的電動巴士,都是低地板,但是隨著時間遞移,這些電動巴士的電池以及它的相關設備沒有辦法再使用,所以低地板公車實際操作的數量是下降的。
不過處長承諾未來業者買任何新車,都會要求要採用低地板公車。其實六月初,新竹客運會再增加五輛的低地板公車來汰換既有的舊車,所以數量會增加到 18 輛,佔60輛大巴士的三成。另外,公車業者在未來的五年內必須汰換到 18 到 24 輛的老舊公車,這部份都會要求業者要添購低地板公車,盡快達到40%以上的這個目標。
🚌 試辦科技執法,加強取締違停。
市民朋友常常會反映公車停靠站、沿線路段時常被車輛違停,不只影響民眾搭乘,也增加塞車情形,像是火車站前和中正路沿線都很嚴重。
交通部從去年 7 月開始,也加重汽機車在於公車停靠區或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罰款,機車可罰900元、汽車可罰1200元。我好奇過去這兩年警察局總共開出過多少在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的罰單,是否積極來取締路邊違停的車輛。
另外,桃園市從去年開始在常常被違停公車停靠站試辦科技,成效不錯,民眾檢舉違停件數大幅下降,警方開罰單及出勤次數也明顯降低。我也表達希望新竹市能夠在幾個違停熱點盡快來試辦。
警察局長表示,去年一整年取締違停的件數有將近 10 萬件,其中公車停靠站取締就有 1,035 件;今年一至四月,取締違停有 2 萬 8 千多件,較去年同期略為下降,不過公車停靠區的取締有 884 件,比去年度增加。
關於科技執法的部分,警察局已經跟交通處完成規劃,準備在火車站前的臨時停車區來規劃一個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的科技執法系統,會積極在跟交通部來爭取預算。明年會再研議在光復路清華大學前面公車停靠區設置相關系統。
#監督市長落實改善公車競選政見
林智堅市長先前提出《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政見,當時預計 105 至 107 年要花費 10.8 億元來改善新竹公車路網,但最後只花費 2 億元左右。我要求交通處一定要積極爭取增加市府預算在公車上,這樣改變才會有可能。
時代力量黨團督促市府改善公車的腳步決不會因為質詢完而結束,我們會持續監督市府是否說到做到,也會跟交通處密切討論未來的相關規劃。
有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才有可能減少私人運具數量,舒緩塞車狀況,並降低交通事故,讓新竹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幸福城市。
#處長說我是他遇到的第一位
#搭公車的議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avSRNxVbv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