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台中火力發電廠全面停機一天之提案】
作者:台中市第二選區立法委員當選人陳柏惟
1. 前言
在秋冬季風場影響下,台灣西部平原中南部地區,一直深受空汙之苦。其中,燃煤火力發電廠為空汙排放大戶之一,燃煤電廠的調度降載,以及電力結構的改變,也是全國目光關注焦點。
本團隊在立法委員選舉之初,便與團隊擬定空汙政策,並拜會長期研究國內空汙與中火議題的莊秉潔教授,請教相關事宜。於10月接受長男次男採訪時,提到「如果讓我選上,明年春節中火關一天」之說法,整段訪談中,重點在於強調空汙防治須全面性,不只要著重中火議題 。
唯中火一段特別引發熱烈討論,雖本人尚未宣誓就職,但基於政治人物誠信負責原則,本人其實選後已私下拜會產官學界意見領袖請教供電現況,和團隊擬定提案,上週已透過管道向經濟部建言,期望能達成「今年春節中火試行停機,進行電網壓力測試並提供空汙數據比較研究」之目標,而經濟部也非常積極回應我這個台中市民,並努力研商方案,我在此也表達感謝。
本團隊提案,特於以下簡要說明:
2. 燃煤火力電廠升降載之限制
火力發電主要分為燃煤與燃氣兩種,其發電之彈性,由最小運轉容量(minimum load):機組能維持穩定運轉的最低發電功率;升降載速率(ramp rate):改變發電量的速率;以及啟動時間(start up time):從停機到達到最小運轉容量所需時間。這三個參數來決定。
其中,燃煤與燃氣電廠之最小運轉容量差異並不大,但升降載速率、啟動時間差異極大。燃氣電廠之熱啟動時間在5~60分鐘以內,約比燃煤電廠快3~50倍,升降載速率也在燃煤電廠2~4倍左右。因此傳統上均已燃煤電廠為「基載發電」,極少改變其發電量。
以台中火力發電廠屬於硬煤燃煤電廠,其冷啟動時間(Cold start-up time,關機48小時以上)需要5-10小時,最小負載約25~40%(Fichtner, 2017),根據台電資料(楊路得,2005),中火10部機組容量均為550MW,1-4號機升降載平均變化率為1.8~3.2MW/min,5-8號機為2.5~3.2MW/min,9-10號機為11MW/min,也就是最舊機組達到燃燒溫度後,全開最多仍須3小時以上,最新機組則需要約半小時。 整體而言,重新啟動機組,老舊機組約超過半天,新機組約需一個上午時間。
根據台電資料,中火10部機組中,在春節期間已固定停機4台,2號機、3號機已規劃在春節全面停機、4號機進行歲修,8號機在初五以前,7號機在初六以後停機。剩餘6台機組也均有一定程度減量發電,其中至少兩台已經降至最小負載。然而,若需機組全停1天,考量重新啟動與升降載時間。實際影響日數至少在1天半以上。
3.中部火力發電廠暫停對我國供電影響
台灣冬季用電尖峰負載約28GW,常備轉容量率要求至少10%下,備轉容量約需要2.8GW,但在春節期間,尖峰負載可能降至25GW,就算冬季火力發電機組歲修與停機數量多,但備轉容量在春節期間普遍仍有3.7GW~5.6GW之多。若中火在春節期間停機,小年夜(1/23)之備轉容量有2.3GW,而除夕(1/24)有2.85GW,再來是初三(1/27)的2.26GW [4]。也就是說,考量備轉容量須維持2.5GW以上,在1/23日降載停機,24小時候,1/24晚間讓機組重新併聯,並在初一(1/25)恢復供電,單以備轉容量而言是可行的。
當然,中火作為中部電網最大電源,全停時將造成電網供應改變,且位於彰濱的星彰與星元電廠檢修需要延後,可能需要全負載運轉,在中區電流減小,系統電壓偏高加上長距離輸送效應下,彰濱超高壓變電所電壓有可能上升,影響設備安全性。另外中火全停下,中部電力需要南電中送與北電中送支援,大潭電廠需滿載運轉,興達電廠也無法額外降載,將會增加線路瓶頸,讓富岡~梅湖線負載接近90%。此為電網管理較需注意的安全係數減少問題。
4.結論:建議今年試行中火壓力測試
以莊秉潔教授進行的冬季污染源分析顯示,在去年底至今年初期間,根據風場狀況不同,工業污染源佔台中空污約30~40%,而中火佔全體污染源約8~20% ,平心而論,中火雖是中部地區固定單一最大碳排放源與空汙污染源,但整體空汙還有很多影響因素。要改善空污,仍然需要整體工業排放設備改善與監測能力提升,移動污染源如老舊柴油車輛,甚至港區貨船等排放源的輔導管理。
然而,春節期間中火停機,仍有兩個意義:一則是提供史上首次秋冬污染季期間,中火全停的實際測試,其運作與停機期間,空汙數據的對比,對於觀測、預測與評估空汙影響,仍有相當助益。
第二,以世界電力調度思維而言,已逐漸從「基載」必須全開,轉向彈性化的因應「殘載」需求,那麼,燃煤電廠的調度就必須更為彈性,透過在春節負載最小的安全期間,中火停機之壓力測試,將有助經濟部與台電,進一步規劃空汙季節升降載之方案,以在我國綠能占比逐漸增加下,增加殘載反應(residual load matching)的能力,以增進能源使用經濟效率與改善排放 。
因此,個人建議經濟部,在協調星彰與星元電廠正常營運下,達成小年夜(1/23)晚間至除夕(1/24)日間中火停機目標,至於全部停止時間可依安全性評估,由24小時彈性減少至12小時,並在1/24日優先恢復9-10號機併聯,1/25日再恢復5-8號機2-3部機組以最小運轉容量運轉。
然而,以今年(2020年)春節而言,電網之穩定性,以及升降載產生的額外排放,這兩點仍應列入是否讓中火全停之考量。期望經濟部在考量整體安全性之下,朝中火試行停機,或至少要創下史上最低運轉容量運轉,以達到春節期間空汙最小化之目標,並可進一步驗證燃煤火發對空汙影響,作為未來降載調度的重要參考依據。
台中火力發電廠 發電量 占 比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2020年春節台中火力發電廠全面停機一天之提案】
作者:台中市第二選區立法委員當選人陳柏惟
1. 前言
在秋冬季風場影響下,台灣西部平原中南部地區,一直深受空汙之苦。其中,燃煤火力發電廠為空汙排放大戶之一,燃煤電廠的調度降載,以及電力結構的改變,也是全國目光關注焦點。
本團隊在立法委員選舉之初,便與團隊擬定空汙政策,並拜會長期研究國內空汙與中火議題的莊秉潔教授,請教相關事宜。於10月接受長男次男採訪時,提到「如果讓我選上,明年春節中火關一天」之說法,整段訪談中,重點在於強調空汙防治須全面性,不只要著重中火議題 。
唯中火一段特別引發熱烈討論,雖本人尚未宣誓就職,但基於政治人物誠信負責原則,本人其實選後已私下拜會產官學界意見領袖請教供電現況,和團隊擬定提案,上週已透過管道向經濟部建言,期望能達成「今年春節中火試行停機,進行電網壓力測試並提供空汙數據比較研究」之目標,而經濟部也非常積極回應我這個台中市民,並努力研商方案,我在此也表達感謝。
本團隊提案,特於以下簡要說明:
2. 燃煤火力電廠升降載之限制
火力發電主要分為燃煤與燃氣兩種,其發電之彈性,由最小運轉容量(minimum load):機組能維持穩定運轉的最低發電功率;升降載速率(ramp rate):改變發電量的速率;以及啟動時間(start up time):從停機到達到最小運轉容量所需時間。這三個參數來決定。
其中,燃煤與燃氣電廠之最小運轉容量差異並不大,但升降載速率、啟動時間差異極大。燃氣電廠之熱啟動時間在5~60分鐘以內,約比燃煤電廠快3~50倍,升降載速率也在燃煤電廠2~4倍左右。因此傳統上均已燃煤電廠為「基載發電」,極少改變其發電量。
以台中火力發電廠屬於硬煤燃煤電廠,其冷啟動時間(Cold start-up time,關機48小時以上)需要5-10小時,最小負載約25~40%(Fichtner, 2017),根據台電資料(楊路得,2005),中火10部機組容量均為550MW,1-4號機升降載平均變化率為1.8~3.2MW/min,5-8號機為2.5~3.2MW/min,9-10號機為11MW/min,也就是最舊機組達到燃燒溫度後,全開最多仍須3小時以上,最新機組則需要約半小時。 整體而言,重新啟動機組,老舊機組約超過半天,新機組約需一個上午時間。
根據台電資料,中火10部機組中,在春節期間已固定停機4台,2號機、3號機已規劃在春節全面停機、4號機進行歲修,8號機在初五以前,7號機在初六以後停機。剩餘6台機組也均有一定程度減量發電,其中至少兩台已經降至最小負載。然而,若需機組全停1天,考量重新啟動與升降載時間。實際影響日數至少在1天半以上。
3.中部火力發電廠暫停對我國供電影響
台灣冬季用電尖峰負載約28GW,常備轉容量率要求至少10%下,備轉容量約需要2.8GW,但在春節期間,尖峰負載可能降至25GW,就算冬季火力發電機組歲修與停機數量多,但備轉容量在春節期間普遍仍有3.7GW~5.6GW之多。若中火在春節期間停機,小年夜(1/23)之備轉容量有2.3GW,而除夕(1/24)有2.85GW,再來是初三(1/27)的2.26GW [4]。也就是說,考量備轉容量須維持2.5GW以上,在1/23日降載停機,24小時候,1/24晚間讓機組重新併聯,並在初一(1/25)恢復供電,單以備轉容量而言是可行的。
當然,中火作為中部電網最大電源,全停時將造成電網供應改變,且位於彰濱的星彰與星元電廠檢修需要延後,可能需要全負載運轉,在中區電流減小,系統電壓偏高加上長距離輸送效應下,彰濱超高壓變電所電壓有可能上升,影響設備安全性。另外中火全停下,中部電力需要南電中送與北電中送支援,大潭電廠需滿載運轉,興達電廠也無法額外降載,將會增加線路瓶頸,讓富岡~梅湖線負載接近90%。此為電網管理較需注意的安全係數減少問題。
4.結論:建議今年試行中火壓力測試
以莊秉潔教授進行的冬季污染源分析顯示,在去年底至今年初期間,根據風場狀況不同,工業污染源佔台中空污約30~40%,而中火佔全體污染源約8~20% ,平心而論,中火雖是中部地區固定單一最大碳排放源與空汙污染源,但整體空汙還有很多影響因素。要改善空污,仍然需要整體工業排放設備改善與監測能力提升,移動污染源如老舊柴油車輛,甚至港區貨船等排放源的輔導管理。
然而,春節期間中火停機,仍有兩個意義:一則是提供史上首次秋冬污染季期間,中火全停的實際測試,其運作與停機期間,空汙數據的對比,對於觀測、預測與評估空汙影響,仍有相當助益。
第二,以世界電力調度思維而言,已逐漸從「基載」必須全開,轉向彈性化的因應「殘載」需求,那麼,燃煤電廠的調度就必須更為彈性,透過在春節負載最小的安全期間,中火停機之壓力測試,將有助經濟部與台電,進一步規劃空汙季節升降載之方案,以在我國綠能占比逐漸增加下,增加殘載反應(residual load matching)的能力,以增進能源使用經濟效率與改善排放 。
因此,個人建議經濟部,在協調星彰與星元電廠正常營運下,達成小年夜(1/23)晚間至除夕(1/24)日間中火停機目標,至於全部停止時間可依安全性評估,由24小時彈性減少至12小時,並在1/24日優先恢復9-10號機併聯,1/25日再恢復5-8號機2-3部機組以最小運轉容量運轉。
然而,以今年(2020年)春節而言,電網之穩定性,以及升降載產生的額外排放,這兩點仍應列入是否讓中火全停之考量。期望經濟部在考量整體安全性之下,朝中火試行停機,或至少要創下史上最低運轉容量運轉,以達到春節期間空汙最小化之目標,並可進一步驗證燃煤火發對空汙影響,作為未來降載調度的重要參考依據。
台中火力發電廠 發電量 占 比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八卦
改朝換代效應! 台電最新的電源開發方案評估 選後馬上自動修正為 未來八年核電廠如期除役核四也不運轉,我國備用容量率都可以維持正值,不致發生缺電現象!(01/18/2016 聯合晚報、中央社)
(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民進黨完全執政,我國能源政策面臨重大轉變,台電最新的電源開發方案為配合新政府新政策,方案延後至6月底公告,據了解,最大的改變是2023與2014年備用容量率由負轉正,代表未來八年核電廠如期除役,核四也不運轉,我國備用容量率都可以維持正值。
台電中長期電源開發方案會預測國內用電量與電源開發情況,以備用容量率衡量國內用電情況是否安全,台電最新中長期電源開發方案原訂5月就公告,但因為中央政府改朝換代,台電評估納入新政府的政策,延後至6月底、7月初再公布新方案。
民進黨能源政策主張2025 年達成非核家園,亦即核四不啟用,現有的三座核電廠不延役,原先台電預估在此條件下,2023年與2024年備用容量率分別是負1.6%與負3%,代表這兩年無可避免會限電,但台電最新評估,這兩年供電情況可能大幅改善。
台電指出,由於新機組陸續投入,最新評估在2023與2024年,備用容量率可以由負轉正。台電上述數據仍在內部評估階段,但若拍板定案,代表未來八年即便核電廠如期除役,核四也不商轉,我國供電備用容量率均可維持正數。
民進黨與政府對備用容量率該維持多少的看法差距極大,政府目前規定備用容量率要高於15%,但民進黨認為,我國備用容量率只要10%甚至更低,都不會出現限電危機。
台電主管說,雖然備用容量率翻正,但仍偏低,不能說完全沒有限電風險,且沒有核電後,我國基載電力要如何組成,才能確保供電穩定與國家安全,是另一個待討論的議題。
智庫預期今年景氣短期仍難大幅改善,台電主管表示,由於國內工商界與民間節電見成效,今年我國電力負載可望下修,今年在核一廠不延役的前提下,預估今年供電備用容量率是11%。
若核電廠全停掉 台電轉彎:缺電風險低 (01/18/2016 中央社)
台電公司表示,因用電成長下滑,加上再生能源挹注及新機組可望提前商轉,預估非核家園實現前的2023與2024年備用容量率可由負轉正,但並不表示不會缺電,只是風險較低。
台電公司每年會根據用電量、電源開發情況及主計總處預估的經濟成長率,預估中長期的備用容量率,衡量國內用電安全。原訂5月公告的電源開發方案將遵照並納入新政府的政策,預估延後至6月底、7月初再公布。
台電去年預估今年用電需求,將較2014年多出89萬千瓦,加上核四封存、部分機組除役,且無大型火力發電計畫加入供電行列等因素影響,自2018年開始,備用容量率將長期維持在10%以下,2023年甚至會出現負值,屆時停、限電風險恐大增。
電源開發處長王振勇表示,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是朝野共識,去年預估2023年與2024年備用容量率分別是負1.6%與負3%,都是以核四不啟封、核一、二、三廠不延役的情境假設,但因全民節電意識提高,加上去年及今年的經濟狀況欠佳,主計總處及相關預測機關都下修經濟成長率,基準平行下移後,用電成長也跟著下修。
另外,他說,政府提高再生能源目標及台電林口、大林及通霄電廠更新擴建、大潭電廠等新的發電機組提早兩年半商轉,都有助於提高備用容量率。
不過,備用容量率不等於備轉容量率。王振勇指出,如果依台中市的「台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台中火力發電廠減少生煤使用量40%,就可能讓未來的尖峰電力調度出現問題。
依核能電廠正常運轉壽命40年估算,核一廠兩部機組各預定在2018、2019年除役,核二廠為2022、2023年,核三廠則為2024年、2025年除役。三個核電廠平均每年約可發電400億度,約占台電電力系統的1/5。民國103年核能實際發電量共408.01億度,占當年度電力系統總發電量的18.61%。
★ [ 大選前三天 台電大動作宣示:15年內台電將投入4000億發展再生能源,離岸風力、地熱明年啟動!!! 情勢改變,台電最新估計限電風險大減!!! ] (01/12/2106 中國時報、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posts/713899265412330
★ 大選底定 綠能上路 台電宣佈砸20億推陸上風電第五期計畫 同時海上風電第一期計畫也積極展開 !! (01/18/2016 工商時報)
https://www.facebook.com/…/a.214032908732…/716052205197036/…
★ 大選前夕 動起來了! 離島啟動「微電網」 台電評估:可降低偏鄉發電成本 !! (01/13/2016 聯合晚報)
https://www.facebook.com/…/a.214032908732…/714341212034802/…
★★ 以台灣目前將近98%能源外購的比率,每年超過台幣2兆元的對外能源採購費用來說,我們哪裏有本錢浪費能源?我們哪裏有本錢不知節制的揮霍用電呢?我們哪有本錢不努力提升能源效率呢?
我們台灣每多建設一分的再生能源發電,每提升一分能源效率,台灣就能減少一分的空氣污染,水污染,也減少一分的對外採購能源的費用,發展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是取代高污染、高排放的火力發電的利器,就更不用提再生能源不會產生危害萬年,處理上極端危險、困難,費用又超級天價昂貴的核廢料以及核輻射污染問題了。
我們目前已經製造了夠多的核廢料了,不能再繼續丟給我們的後代更多棘手無解的核廢難題,並且糟蹋這片我們跟後代子孫借來使用的珍貴生存環境。
畢竟陽光、風力、潮汐、洋流、地熱能才是台灣真正自有的自主能源,由於能源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我們現今擁有過去數十年中所無法想像、無法擁有的更多樣、更多重的優質能源新選項,是時候讓我們拋棄老舊的、僵化的電業、能源思維,積極的改革台灣的能源政策,建設台灣的新世代的、永續環保的新能源建設了。
透過大力發展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的建設,不但是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翻轉台灣不健康的能源對外依賴度,也才能促成台灣新的綠色產業發展、開發新的本土藍海產業鏈,創造真正在地的優質新工作機會、產生實質的在地GDP產值,任何改變都有其挑戰性,但事在人為,只要有決心,事情就不難。
在遭遇問題與挑戰的時候,有心要做的找到解決方案,不想做的只會找到推託的藉口。讓我們把握嶄新的契機,凝聚全民共識,攜手完成台灣能源轉型目標,為我們、為將來是代子孫、也為了整個地球環境生態打造一個乾淨、安全、永續的生存空間吧!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9291/1450264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