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指揮中心張上淳召集人提到:
「目前死亡率高是因為病人年紀大、重症比例高,重症的負荷壓力較大。過去,不少醫師不喜歡做重症。重症專科又辛勞,壓力又很大。重症在平常的量能是足夠的。但是,在這種大量重症病人湧入的時候,對醫療體系是相當的一個壓力」
阿金要利用這個機會,讓大家瞭解重症醫療的困境。
#請重視重症醫師
重症醫師和團隊經常是關在加護病房內和死神搏鬥。但是,民眾對重症醫師大都不瞭解,「重症」醫師還經常被誤認為是「急診」醫師。所以,阿金才會成立這個粉專、才會刻意使用「ICU」這個名稱、才會出版《ICU重症醫療現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瞭解、支持、甚至願意投入「重症」領域。
#請給重症醫師一個「名份」
雖然重症界的前輩們,已經向衛福部爭取了多年,「重症專科」依然沒有被承認是「部定專科」,沒有獲得應有的名份與肯定。只有在重大災難或疫情時,像是SARS、流感、登革熱、塵爆、地震、火災、新冠肺炎時,才會偶爾被提起,災難、疫情過去了,這個「專科」又會再度被遺忘~
#請給予重症治療合理的給付
最近大家在提到治療新冠病人氧合不佳的「超人姿勢」(正確的名稱叫 #俯臥通氣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它並不是什麼新的東西。它是嚴重肺炎、敗血症或是其他原因,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時的重要治療,行之有年,可以改善病人的死亡率。它不必使用什麼先進儀器或是高價藥物,但是卻很耗人力,每次俯臥需要3-5位護理師的協助。
這麼耗費人力的治療,各位知道,健保給付多少錢嗎?「零元」!
沒錯,耗費這麼多人力,尤其在新冠肺炎時,需要更多人穿著防護衣在做這件事,而做這件事的回報是:病人和家屬的感謝、病人的康復、醫療團隊的成就感,獨獨沒有任何金錢上的回饋!還願意這麼做的重症團隊,真的是很佛心~
#高流量鼻導管供氧HFNC,在此次疫情中,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它的使用,讓病人有機會可以避免掉插管。同樣的,它也不是什麼新的東西。這個「好用的東西」,它的「導管」也是健保沒有給付的,醫院也不能向病人收費,要請病人家屬自行向醫療器材行購買(約三千元),佛心一點的醫院(或者病人經濟有困難、或有醫療糾紛的時候),醫院還會「自行吸收」。
以上這兩項,醫學會這兩三年來,極力向健保署申請給付,都沒有通過。希望經由此次疫情,能夠讓官署瞭解這些處置的重要性,有機會通過給付。
不要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想起重症醫師!
重症醫療,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基礎高速公路建設」,是需要花費來維護的。
平日就要投入資源栽培、建立好的制度,等到萬一發生重大災難或是疫情的時候,才能夠發揮它的最大效能。
如果,一次又一次,都是靠醫療團隊的「愛心」、「功德」與「使命」,那麼,很可能,我們就會看到越來越少人願意投入重症領域~
今天只是聽了張教授一席話,有感而發,發發牢騷而已。
說好的,我們還是要堅守崗位,正向抗疫!
感謝所有堅守崗位的抗疫伙伴們
尤其是重災區的ICU團隊~
向你們致敬!辛苦了!
「可 爾 姿 糾紛」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可 爾 姿 糾紛 在 Facebook
- 關於可 爾 姿 糾紛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 關於可 爾 姿 糾紛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 關於可 爾 姿 糾紛 在 可爾姿糾紛-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可 爾 姿 糾紛 在 可爾姿糾紛-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可 爾 姿 糾紛 在 請益#問Curves可爾姿已簽約未付款取消- 健身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可 爾 姿 糾紛 在 可爾姿退會的分享,DCARD、FACEBOOK、PTT和網紅們有 ... 的評價
- 關於可 爾 姿 糾紛 在 可爾姿退會的分享,DCARD、FACEBOOK、PTT和網紅們有 ... 的評價
- 關於可 爾 姿 糾紛 在 可爾姿運動中心到底好不好.... - Mobile01 的評價
可 爾 姿 糾紛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八卦
『老師!剛才山姆撞到我他不承認,也沒跟我道歉!』
在美語課中間的休息時間,我正檢查著學生寫的作業。
這時候,小五的大衛(化名)氣噗噗地走到我桌前,跟我說:「老師!剛才我在吃東西的時候,山姆撞到我但是他不承認,還說是我先撞到他,而且也沒有跟我道歉。」
我頓了一下,把手邊的工作停下來。我看著大衛,停頓了一下,核對他說的話:「你說山姆撞到你,你的東西打翻了,但是他沒承認、也沒有跟你道歉,是嗎?」
大衛說:「是,而且他把手上吃的東西打翻了,也沒有跟我說對不起。」
我說:「你可以請山姆過來嗎?」
於是大衛就走到教室另一端跟山姆說:「山姆!老師請你過來。」
山姆聽到大衛叫他過來找老師,臉上露出不悅的臉色,並且邊走、嘴巴邊小聲地念念有詞:「什麼... 根本就是你先...」
於是大衛和山姆雙雙站在我面前。
「剛才就是他撞我的!」大衛先發制人。
「我沒有!」山姆理直氣撞地看著他說。
大衛把聲音提高,以快速且流利的話語說(山姆無法插嘴):「你明明就有!你剛才跟XXX 和 XXX 在玩,然後是你蹲下來撿球的時候撞到我的!你撞到我這隻手(邊指著他被撞的手),而且還把我手上的零食弄到地上!」
「根本就是你自己 ... 先.... 」山姆含糊地說著,似乎無法說出一個道理來,卻仍然不承認是自己撞到他。
「根本就是你撞到我的,你不要再亂說了。」大衛不等山姆把話講完就這麼說。
我溫和地呼喊了大衛的名稱:「大衛。」並停頓了一下。
剎那間,他們之間的爭執也停下來。
我看著大衛,問:「大衛,你現在心裡面有什麼感覺?」
大衛把頭稍微低下來,感覺了一下自己內心,然後說:「我覺得他在狡辯。」在說的時候,我感到他的情緒也比較緩和下來。
我問:「那... 你覺得他在狡辯,讓你有什麼感覺?」
大衛想一想,說:「有點不舒服。」
我問:「你會覺得有點生氣嗎?」
他又想一想,然後說:「是,因為我的零食都掉到地上了。」看起來,這就是他生氣的原因。
此時,他的情緒已藉由我們對話,找到出口宣洩出來。感到被理解的他,臉上表情也柔軟下來。
他繼續說:「但是還沒有清理。」
我不急著處理他們的糾紛,但說:「在哪邊?帶我去看看。」於是,我們三人一起到教室的飲食區。
回到「案發現場」,大衛指著地上的零食說:「老師,就是這邊。剛才山姆(指著某處)在這裡跟xxx和xxx在玩,我就站在這裡(指著另一處)吃東西。然後他蹲下來撿球,起來的時候就撞到我這隻手(指著自己的手),然後我的東西就打翻了。」
大衛很流利地再複述一次剛才發生的事件。但這次,山姆沒有說話了。
我看著山姆,問:「是這樣嗎?」
「...就是....剛剛我....」山姆結巴地說著話。
我感受到,他的結巴是來自緊張的情緒。
「剛才...那個球....」山姆正努力地想要說些什麼,但情緒讓他無法如平常般自然表達。
或許,他也想不到可以表達些什麼,來為自己辯護。
到此,整個客觀事件已經還原了。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孩子不小心撞到另一個人,另一個人的零食掉到地上而已。
但誠如薩提爾說的:「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兩個孩子的應對姿態一開始就是以「指責」來對待彼此,所以才把事件升級到要老師處理。
看著山姆正努力地想要為自己辯解,我心裡感到一絲的不捨。
於是,我溫和地伸出手,和他比一個「好了」的手勢,並跟山姆說:「停~」
他停下來。
我看著他,停頓了一下,問他:「山姆,你現在覺得有點緊張,是嗎?」
山姆看著我,沒有講話。
我緩和地再問他:「我發現你剛才講話有點結巴了,你覺得有點緊張,是嗎?」
山姆沒有回答我,眼睛看著我,眼神中已不再有開始的生氣與不滿。但這時候,卻看到他眼眶裡有點濕潤。通常,眼淚代表著傷心、沮喪、受傷、委屈等情緒。
我緩和地問他:「山姆,你覺得有點委屈,是嗎?」
他還是沒說話,但輕輕地點點頭。眼淚,也流了下來。
我說:「你覺得委屈,是因為你其實只是想要撿球而已,你不是故意要撞他的,是嗎?」
他再次點點頭,點得更用力。眼淚也滴下來更多,他用手擦著眼淚。
我轉過頭看大衛。這時候,大衛看到山姆汪然淚下,臉上也露出同理的表情了,剛才的不平,早已一掃而空。
我問大衛:「你覺得山姆是故意的嗎?」
大衛搖搖頭。
看來兩人的對立與不平,到此刻已消融了。
會消融的原因,是因為彼此的情緒都已被釋放,雙方也從「各持己見」轉為「同理接納」。
我說:「我覺得其實這真的不是誰的錯,只是一個意外而已。。。但現在地上還有著一些零食,怎麼辦呢?你們可以幫忙整理一下嗎?」
他們兩位同時點頭。
「好,那就麻煩你們整理一下囉!請快點,因為我們很快就要上課了。」
於是,山姆拿了掃把開始掃,大衛則蹲下來把零食用雙手撥成一小堆,讓山姆掃起來,互相合作著。
看到這一幕,我很感動。
……………
許多父母或老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爭執時,有時候太急著當裁判(說誰對誰錯),因此跟孩子大講道理。另外,有些大人也會急著要求某方、或雙方說對不起。但縱然道歉了,很多時候這些方式也只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為什麼呢?
因為在事件裡面,通常都夾雜著「情緒」。但情緒若未被辨識,孩子心裡就會被情緒塞住,道理往往也聽不進去。
因此,我習慣「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通常這樣,都會有更好的結果。
在這次事件裡,我並沒有急著做裁判,卻以好奇與關愛的態度來與兩個孩子對話,關注他們的感受,好奇他們的觀點。
當他們情緒被同理了,想法被理解了,彼此就能用比較全面的態度來觀看對方,觀看整個事件。
雖然我並沒有急著要求雙方說「對不起」或「沒關係」,但最後,冒犯別人的山姆承認自己錯了(對不起),被冒犯的人大衛也原諒對方了(沒關係)。
蒙特梭利教育讓我瞭解,我們應當把孩子學習的過程,看得比學習的結果重要;因為當我們太著重在結果,往往就會讓想直接跳到結果,而忽略了中間的過程。
我常提醒自己,在給予孩子生命教育時,要多「停」、「看」、「聽」。不要急著說道理,但允許自己感受孩子的心,感受自己的心。
當我們感受多一些,停頓多一些,我們就會瞭解孩子多一些。
這方面,仍須從「減少自己講道理,多讓自己去感受」開始。
#薩提爾
#蒙特梭利
#阿德勒正向教養
可 爾 姿 糾紛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八卦
『老師!剛才山姆撞到我他不承認,也沒跟我道歉!』
在美語課中間的休息時間,我正檢查著學生寫的作業。
這時候,小五的大衛(化名)氣噗噗地走到我桌前,跟我說:「老師!剛才我在吃東西的時候,山姆撞到我但是他不承認,還說是我先撞到他,而且也沒有跟我道歉。」
我頓了一下,把手邊的工作停下來。我看著大衛,停頓了一下,核對他說的話:「你說山姆撞到你,你的東西打翻了,但是他沒承認、也沒有跟你道歉,是嗎?」
大衛說:「是,而且他把手上吃的東西打翻了,也沒有跟我說對不起。」
我說:「你可以請山姆過來嗎?」
於是大衛就走到教室另一端跟山姆說:「山姆!老師請你過來。」
山姆聽到大衛叫他過來找老師,臉上露出不悅的臉色,並且邊走、嘴巴邊小聲地念念有詞:「什麼... 根本就是你先...」
於是大衛和山姆雙雙站在我面前。
「剛才就是他撞我的!」大衛先發制人。
「我沒有!」山姆理直氣撞地看著他說。
大衛把聲音提高,以快速且流利的話語說(山姆無法插嘴):「你明明就有!你剛才跟XXX 和 XXX 在玩,然後是你蹲下來撿球的時候撞到我的!你撞到我這隻手(邊指著他被撞的手),而且還把我手上的零食弄到地上!」
「根本就是你自己 ... 先.... 」山姆含糊地說著,似乎無法說出一個道理來,卻仍然不承認是自己撞到他。
「根本就是你撞到我的,你不要再亂說了。」大衛不等山姆把話講完就這麼說。
我溫和地呼喊了大衛的名稱:「大衛。」並停頓了一下。
剎那間,他們之間的爭執也停下來。
我看著大衛,問:「大衛,你現在心裡面有什麼感覺?」
大衛把頭稍微低下來,感覺了一下自己內心,然後說:「我覺得他在狡辯。」在說的時候,我感到他的情緒也比較緩和下來。
我問:「那... 你覺得他在狡辯,讓你有什麼感覺?」
大衛想一想,說:「有點不舒服。」
我問:「你會覺得有點生氣嗎?」
他又想一想,然後說:「是,因為我的零食都掉到地上了。」看起來,這就是他生氣的原因。
此時,他的情緒已藉由我們對話,找到出口宣洩出來。感到被理解的他,臉上表情也柔軟下來。
他繼續說:「但是還沒有清理。」
我不急著處理他們的糾紛,但說:「在哪邊?帶我去看看。」於是,我們三人一起到教室的飲食區。
回到「案發現場」,大衛指著地上的零食說:「老師,就是這邊。剛才山姆(指著某處)在這裡跟xxx和xxx在玩,我就站在這裡(指著另一處)吃東西。然後他蹲下來撿球,起來的時候就撞到我這隻手(指著自己的手),然後我的東西就打翻了。」
大衛很流利地再複述一次剛才發生的事件。但這次,山姆沒有說話了。
我看著山姆,問:「是這樣嗎?」
「...就是....剛剛我....」山姆結巴地說著話。
我感受到,他的結巴是來自緊張的情緒。
「剛才...那個球....」山姆正努力地想要說些什麼,但情緒讓他無法如平常般自然表達。
或許,他也想不到可以表達些什麼,來為自己辯護。
到此,整個客觀事件已經還原了。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孩子不小心撞到另一個人,另一個人的零食掉到地上而已。
但誠如薩提爾說的:「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兩個孩子的應對姿態一開始就是以「指責」來對待彼此,所以才把事件升級到要老師處理。
看著山姆正努力地想要為自己辯解,我心裡感到一絲的不捨。
於是,我溫和地伸出手,和他比一個「好了」的手勢,並跟山姆說:「停~」
他停下來。
我看著他,停頓了一下,問他:「山姆,你現在覺得有點緊張,是嗎?」
山姆看著我,沒有講話。
我緩和地再問他:「我發現你剛才講話有點結巴了,你覺得有點緊張,是嗎?」
山姆沒有回答我,眼睛看著我,眼神中已不再有開始的生氣與不滿。但這時候,卻看到他眼眶裡有點濕潤。通常,眼淚代表著傷心、沮喪、受傷、委屈等情緒。
我緩和地問他:「山姆,你覺得有點委屈,是嗎?」
他還是沒說話,但輕輕地點點頭。眼淚,也流了下來。
我說:「你覺得委屈,是因為你其實只是想要撿球而已,你不是故意要撞他的,是嗎?」
他再次點點頭,點得更用力。眼淚也滴下來更多,他用手擦著眼淚。
我轉過頭看大衛。這時候,大衛看到山姆汪然淚下,臉上也露出同理的表情了,剛才的不平,早已一掃而空。
我問大衛:「你覺得山姆是故意的嗎?」
大衛搖搖頭。
看來兩人的對立與不平,到此刻已消融了。
會消融的原因,是因為彼此的情緒都已被釋放,雙方也從「各持己見」轉為「同理接納」。
我說:「我覺得其實這真的不是誰的錯,只是一個意外而已。。。但現在地上還有著一些零食,怎麼辦呢?你們可以幫忙整理一下嗎?」
他們兩位同時點頭。
「好,那就麻煩你們整理一下囉!請快點,因為我們很快就要上課了。」
於是,山姆拿了掃把開始掃,大衛則蹲下來把零食用雙手撥成一小堆,讓山姆掃起來,互相合作著。
看到這一幕,我很感動。
……………
許多父母或老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爭執時,有時候太急著當裁判(說誰對誰錯),因此跟孩子大講道理。另外,有些大人也會急著要求某方、或雙方說對不起。但縱然道歉了,很多時候這些方式也只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為什麼呢?
因為在事件裡面,通常都夾雜著「情緒」。但情緒若未被辨識,孩子心裡就會被情緒塞住,道理往往也聽不進去。
因此,我習慣「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通常這樣,都會有更好的結果。
在這次事件裡,我並沒有急著做裁判,卻以好奇與關愛的態度來與兩個孩子對話,關注他們的感受,好奇他們的觀點。
當他們情緒被同理了,想法被理解了,彼此就能用比較全面的態度來觀看對方,觀看整個事件。
雖然我並沒有急著要求雙方說「對不起」或「沒關係」,但最後,冒犯別人的山姆承認自己錯了(對不起),被冒犯的人大衛也原諒對方了(沒關係)。
蒙特梭利教育讓我瞭解,我們應當把孩子學習的過程,看得比學習的結果重要;因為當我們太著重在結果,往往就會讓想直接跳到結果,而忽略了中間的過程。
我常提醒自己,在給予孩子生命教育時,要多「停」、「看」、「聽」。不要急著說道理,但允許自己感受孩子的心,感受自己的心。
當我們感受多一些,停頓多一些,我們就會瞭解孩子多一些。
這方面,仍須從「減少自己講道理,多讓自己去感受」開始。
#薩提爾
#蒙特梭利
#阿德勒正向教養
可 爾 姿 糾紛 在 可爾姿糾紛-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八卦
Curves 可爾姿新竹中山店-女性30分鐘環狀運動. 什麼是curves運動?為什麼可以30分燒掉500 ... 而且全台統一價格,不用擔心健身房消費糾紛(其實我們比 ... ... <看更多>
可 爾 姿 糾紛 在 請益#問Curves可爾姿已簽約未付款取消- 健身板 - Dcard 的八卦
前情:最近一直想去健身房運動,看到家附近又一間女性30分鐘健身房就預約體驗了,昨天體驗完後當下覺得還不錯所以有簽約了,他們是採信用卡付款, ... ... <看更多>
可 爾 姿 糾紛 在 可爾姿糾紛-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八卦
Curves 可爾姿新竹中山店-女性30分鐘環狀運動. 什麼是curves運動?為什麼可以30分燒掉500 ... 而且全台統一價格,不用擔心健身房消費糾紛(其實我們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