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推薦阿雅新書書評及贈書抽獎活動 【已截止】
幾個月前阿雅振筆疾書的在寫她的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新書, 問了我願不願意當她的推薦人, 並傳給我看了一下她的草稿, 我沒有看她給我的檔案, 想都沒想的就答應了。 在我認識的人之中,有幾個人是我可以毫不猶豫的推薦, 阿雅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等到阿雅的書真的上市了, 我就開始有點頭痛要怎麼推薦了, 畢竟一個比我自己厲害的人要我推薦, 我要怎麼寫及描述才能寫的有內容又有意義呢? 我從上週開始看阿雅新書電子版,花了幾個晚上, 把充滿精彩內容 285 頁的書籍讀完。 在我分享這本書的內容心得之前, 我想和你先分享一下我認識的阿雅的一些回憶。
我在公司台灣人社團當打雜小弟, 每個月會幫大家定會議室及安排時間讓大家聚聚, 2018 年初的某次聚餐, 大家都帶著拿好的午餐坐定位, 一如往常我們輪流自我介紹, 到阿雅的時候, 阿雅開朗活潑的聲音介紹這她是阿雅, 剛加入公司不久, 會在全球上網計畫的團隊工作。 我當下聽到,覺得...嗯..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呢...當然事後知道才發現阿雅就是我有追蹤的粉絲頁的作者嘛 (挺遲鈍的!XD)!
我們後來幾次聚會的時候有聊天, 講到我們有機會可以一起直播, 但阿雅工作很忙, 常常要出差飛到不同國家辦公室,有時候我的專案忽然比較忙, 一拖就拖到了 2019!在 2019 年 2 月聚餐中,我們又提到這這件事, 當下決定一定要儘快找個時間, 阿雅其實在聚餐當周又要飛了, 我們趕緊訂下她飛回來到下次出差中間短短幾天的某一天, 3/8 那天就是我和阿雅第一次直播, 有興趣看或複習的朋友請看: 矽谷阿雅 +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Brian: 探索職涯 & 美國科技業經歷。
在直播前 2 天, 我和阿雅見面討論大綱, 阿雅前一天晚上才從非洲出差回來, 但她馬不停蹄的從一早 8 點就開始一連串的會議。 我可以從她臉上看出她的疲憊及時差, 但她絲毫沒有被疲憊影響, 仍然充滿活力和我討論直播中的大綱及大概會問的問題 (當然後來阿雅也沒有照稿問就是了! 😅 ), 30 分鐘討論完, 阿雅背著看起來很重的包包去趕下一個會議了!
為什麼我想要分享一下這幾個和阿雅的回憶呢? 其實我一直很佩服阿雅,大家在矽谷工作, 工作壓力都很大, 但阿雅不僅僅在工作上像鐵人一般的飛來飛去出差、完成許多大專案, 在業餘時間, 也在她的粉絲頁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分享她的經驗、心得及各式直播訪問。 我自己也寫文章、偶爾也做個直播訪問, 所以知道這些都很花時間, 阿雅比我做的更多更好, 讓我時常好奇阿雅是怎麼做到的。
我目前個人的人生目標是培養我的視野、見識、及勇氣, 阿雅在這 3 個面向都遠遠超過我的等級。看完阿雅新書 (終於又講回書了!), 我終於從阿雅的生命故事及經驗,學習到阿雅是如何一步一步到達今天這般成就,以及我可以怎麼從她的分享幫助我提升各個面向。
我對於阿雅幾個經歷特別有感觸, 阿雅在 2008 金融風暴時候從西北大學行銷碩士畢業, 為了改好履歷, 她拜訪學校的就業輔導中心近 60 次, 拜訪到驚動中心主任特別打電話給她 (原因是什麼就請大家自己看書找答案 🤣)。 為了得到她沒有的美國人脈, 她拜訪了西北大學許多老師, 一些還不是她行銷傳播系的老師, 而阿雅在每次和教授見面前都會做好功課, 如果老師說: “我不知道有誰可以介紹給你”, 阿雅會回覆說: “你可以介紹我某某某,他是你之前在這家公司的同事!”, 老師回覆說: “那妳再寄妳的履歷給我。” 阿雅會立刻回覆說: “有,今天早上寄出了!” 當老師再說:“那妳寫信跟我說希望我怎麼介紹。” 阿雅會回覆說:“有,你介紹我的信我也幫你寫好了,你剪下貼上就可以了!”。 看完這一段, 我回想我碩士畢業投了 800 多份履歷找不到工作的時期,我自覺我很努力了, 但我很汗顏的沒有像阿雅這樣渴望得到幫助並做出對應的準備。 我有使用就業輔導中心, 但是並沒有一直持續為面試練習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 我沒有認真找學校老師過往的經歷可以推薦給我什麼樣的他們的人脈資源,或是多利用校友網絡來增加自己就業的機會, 如果我真的像阿雅一樣準備到讓別人無法對我說 No, 我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的!
在書中多處, 我看到阿雅因為像是剛到美國唸書上課及小組討論都聽不懂、或是皮包被偷、信用卡被盜刷等各式挫折,讓她常在學校宿舍洗澡的時候放聲大哭,工作做強弱危機分析,被同事電說以為他們在念碩士嗎?或是演講申請一開始被拒絕,委屈或生氣的大哭。 這些挫折在陌生的異鄉、孤立無援的時候, 是真的會放大很多倍到讓人絕望。 但阿雅的韌性或是 Grit (恆毅力),讓她在各種情況都沒有放棄,哭完後擦乾眼淚反省,靠著各種準備及應對,度過一次次的打擊。
講到這裡,怕有讀者不清楚阿雅的經歷, 快速介紹阿雅原本是台灣蘋果日報記者, 在美國讀了 2 個碩士 (非連續),西北大學整合行銷傳播碩士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企管碩士 (University of Chicago)。 工作先後在美國凡斯媒體集團 (Vance Publishing) 擔任數位產品經理、數位行銷品牌經理,而後到了希爾斯百貨 (Sears Holdings,前美國第四大零售集團) 做手機電商產品經理、大數據行銷分析經理, 再到目標百貨 (Target Corporation,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 出任平板電腦電商產品長,再到麥當勞任全球電商資深總監、eBay 手機拍賣新興市場產品長、及臉書電子商務產品經理、科技與創新產品行銷資深經理。
當然阿雅並不只有高上大遙不可及的一面, 她沒有開外掛所有事情都輕鬆達到, 她和我們一樣是一般人,沒有特別的人脈,但她付出比所有人都多的努力, 才得到今天的成就。書中提到: "大部分的人只看得到我在矽谷大公司工作、帶領行銷和產品團隊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很少人知道我清早、半夜要跟世界各國開會:早上 6 點印度、晚上 11 點南非、週六日晚上以色列(以色列 週日到週四上班)等。我早上 7 點到公司做開會準備,晚餐後收信 準備隔天會議到晚上 11 點。 我曾經被裁員,早上上班被叫去小房間就請我明天不要來, 連回座位收東西都不行"..."我曾經案子失敗害老闆被炒、壓力大數月失眠睡不好、出差時差累到在廁所馬桶上睡著、和同事大吵鬼叫。我也曾經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不好、毫無技能是個假貨包,覺得自己這輩子會一蹶不振、人生沒目標。"
比爾蓋茲是世界最大的線上學校可汗學院的積極擁護者,他對創辦人薩爾曼.可汗的高度評價,曾說可汗離開對沖基金專心做教育是教育領域從華爾街搶到智商 180 天才的一大勝利。 我遠遠不如比爾蓋茲, 但是我想要用同樣的比喻來說, 今天阿雅願意把她過往 10 多年的求學、申請學校、找工作、準備各種挑戰的心路歷程、經驗總結,完整的分享出來,對於眾多讀者來說,厚厚的一本書,把你現在及未來可能遇到的迷惘、想突破現狀、想要有方法達到目標都詳細列出一步步的指引。阿雅大可以把時間花在工作、或是賺更多錢的個人事業上,在美國或是亞洲, 如果有活動要邀請阿雅做一個演講分享她的經驗知識, 我相信門票賣很貴還是會有超多人參加的。 但今天阿雅把她寶貴的時間幫助讀者回答問題、輔導新創團隊、更總結提煉寫出她的經驗、以書籍的形式直接平價的讓更多人受益。
阿雅在書中說: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想成立臉書粉絲頁?為什麼寫文章分享? 我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回頭看我到美國闖蕩這條路,平凡家庭出身的我,受到很多陌生人的幫助: 幫我改英文、耶誕節請我到家裡吃飯、載我到 outlet 買過季雪衣......,我認為回饋他們最好的方法, 就是對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具體實踐他們教我的事:「啟發他人」。我希望分享我的經驗和所學,讓跟我一樣平凡的人有機 會實踐自己的夢想! 因此,我花很多時間提供免費職涯諮詢、幫其他人改履歷投工作、在美國大學義務講課、提供社團職涯工作坊訓練、協助慈善義賣等。我知道忙永遠幫不完,但能幫一個算一個! 我感激生命裡有好多貴人,而我期許自己也能在其他人追夢的路 上,助他們一臂之力! ”。
我在美國職場工作幾年, 知道非理工科系在美國找工作真的很難、無敵難! 阿雅不僅找到工作、更陸續在全球知名公司做舉足輕重的專案,也做到管理職,帶領很大的團隊,在美國能做到和阿雅類似位置的華人不少, 但願意熱心分享所思所學的, 就只有阿雅一人了。
今天你只要 300 元台幣 (博客來 79 折的狀態), 就可以把阿雅過去經驗精華帶回家仔細閱讀, 從中學習,我很少強烈的推薦什麼東西, 但如果你今年只能買一本書的話, 就買阿雅這本書吧!不論你幾歲, 我相信你可以從書中得到許多啟發,在求學、工作、寫履歷、訂定人生目標、激勵下屬、自我提升、提升做事效率、了解阿雅故事、一窺美國就業、科技業產業知識, 許許多多好處, 看完絕對收穫滿滿!
如果你能力所及, 可以多買幾本分送給朋友, 如果沒有, 也可以建議你的學校、公司、部門,或是親朋好友買這本書,讓他們也讀這本書來提升自我。畢業季要到了, 也是送給自己及同學的最佳禮物。
博客來紙本書連結: https://bit.ly/2ZuphbU
博客來電子書連結: https://bit.ly/3d8FR57
博客來電子書的版本已經出了, 其他平台電子書都還沒上架呢, 海外的朋友可以先入手閱讀!當然博客來紙本書可以送貨到全球,付一點運費就可以買到質感很好的書!快去買吧!我自己除了電子版,家中也會有 2 本紙本書呢 (一本找阿雅簽名的會蒐藏、一本偶爾翻看複習)。
...
阿,對啊! 忘記最後還有贈書抽獎活動, 感謝 高寶書版 提供 3 本阿雅新書,讓我可以舉辦抽獎送給大家,詳情如下
【活動辦法】
2020/5/30 (週六) 台灣中午 12 點之前對此 Facebook 貼文按讚、並留言寫下你想要實現的夢想是什麼? 或是你想要從阿雅這本書學習到什麼? 寫的越認真、或是有創意的話,被抽中的機率也會比較高歐!
「公開分享」這篇貼文的話,多一次抽獎機會。
因為疫情關係, 這次出版社只能寄送給台灣地區的讀者, 海外的朋友如果參加抽到了,還是只能寄到你台灣的地址歐!
如果等不及或是海外的朋友, 請直接從博客來連結先購買歐!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0/05/create-your-dream-book-recommendation.html
可汗學院使用心得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八卦
從 SpaceX 載人火箭的發射談夢想
美國加州時間週六中午,SpaceX 的火箭獵鷹 9 號成功載著 2 名太空人上太空, 是首次商用載人太空任務。 許多人看著火箭發射的直播, 熱血地談著太空人也是小時後的夢想,但隨著年齡長大, 夢想越來越小, 曾幾何時,渾渾噩噩的過著每一天,各種夢想也被塵封在內心深處。
我前幾天寫了阿雅新書的書評, 她的書-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適合給想要找回夢想、實現夢想,或是創造新的夢想的你。 以下是我的書評,給還沒看過這本書的你一個快速導讀。
幾個月前阿雅振筆疾書的在寫她的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新書, 問了我願不願意當她的推薦人, 並傳給我看了一下她的草稿, 我沒有看她給我的檔案, 想都沒想的就答應了。 在我認識的人之中,有幾個人是我可以毫不猶豫的推薦, 阿雅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等到阿雅的書真的上市了, 我就開始有點頭痛要怎麼推薦了, 畢竟一個比我自己厲害的人要我推薦, 我要怎麼寫及描述才能寫的有內容又有意義呢? 我從上週開始看阿雅新書電子版,花了幾個晚上, 把充滿精彩內容 285 頁的書籍讀完。 在我分享這本書的內容心得之前, 我想和你先分享一下我認識的阿雅的一些回憶。
我在公司台灣人社團當打雜小弟, 每個月會幫大家定會議室及安排時間讓大家聚聚, 2018 年初的某次聚餐, 大家都帶著拿好的午餐坐定位, 一如往常我們輪流自我介紹, 到阿雅的時候, 阿雅開朗活潑的聲音介紹這她是阿雅, 剛加入公司不久, 會在全球上網計畫的團隊工作。 我當下聽到,覺得...嗯..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呢...當然事後知道才發現阿雅就是我有追蹤的粉絲頁的作者嘛 (挺遲鈍的!XD)!
我們後來幾次聚會的時候有聊天, 講到我們有機會可以一起直播, 但阿雅工作很忙, 常常要出差飛到不同國家辦公室,有時候我的專案忽然比較忙, 一拖就拖到了 2019!在 2019 年 2 月聚餐中,我們又提到這這件事, 當下決定一定要儘快找個時間, 阿雅其實在聚餐當周又要飛了, 我們趕緊訂下她飛回來到下次出差中間短短幾天的某一天, 3/8 那天就是我和阿雅第一次直播, 有興趣看或複習的朋友請看: 矽谷阿雅 +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Brian: 探索職涯 & 美國科技業經歷。
在直播前 2 天, 我和阿雅見面討論大綱, 阿雅前一天晚上才從非洲出差回來, 但她馬不停蹄的從一早 8 點就開始一連串的會議。 我可以從她臉上看出她的疲憊及時差, 但她絲毫沒有被疲憊影響, 仍然充滿活力和我討論直播中的大綱及大概會問的問題 (當然後來阿雅也沒有照稿問就是了! 😅 ), 30 分鐘討論完, 阿雅背著看起來很重的包包去趕下一個會議了!
為什麼我想要分享一下這幾個和阿雅的回憶呢? 其實我一直很佩服阿雅,大家在矽谷工作, 工作壓力都很大, 但阿雅不僅僅在工作上像鐵人一般的飛來飛去出差、完成許多大專案, 在業餘時間, 也在她的粉絲頁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分享她的經驗、心得及各式直播訪問。 我自己也寫文章、偶爾也做個直播訪問, 所以知道這些都很花時間, 阿雅比我做的更多更好, 讓我時常好奇阿雅是怎麼做到的。
我目前個人的人生目標是培養我的視野、見識、及勇氣, 阿雅在這 3 個面向都遠遠超過我的等級。看完阿雅新書 (終於又講回書了!), 我終於從阿雅的生命故事及經驗,學習到阿雅是如何一步一步到達今天這般成就,以及我可以怎麼從她的分享幫助我提升各個面向。
我對於阿雅幾個經歷特別有感觸, 阿雅在 2008 金融風暴時候從西北大學行銷碩士畢業, 為了改好履歷, 她拜訪學校的就業輔導中心近 60 次, 拜訪到驚動中心主任特別打電話給她 (原因是什麼就請大家自己看書找答案 🤣)。 為了得到她沒有的美國人脈, 她拜訪了西北大學許多老師, 一些還不是她行銷傳播系的老師, 而阿雅在每次和教授見面前都會做好功課, 如果老師說: “我不知道有誰可以介紹給你”, 阿雅會回覆說: “你可以介紹我某某某,他是你之前在這家公司的同事!”, 老師回覆說: “那妳再寄妳的履歷給我。” 阿雅會立刻回覆說: “有,今天早上寄出了!” 當老師再說:“那妳寫信跟我說希望我怎麼介紹。” 阿雅會回覆說:“有,你介紹我的信我也幫你寫好了,你剪下貼上就可以了!”。 看完這一段, 我回想我碩士畢業投了 800 多份履歷找不到工作的時期,我自覺我很努力了, 但我很汗顏的沒有像阿雅這樣渴望得到幫助並做出對應的準備。 我有使用就業輔導中心, 但是並沒有一直持續為面試練習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 我沒有認真找學校老師過往的經歷可以推薦給我什麼樣的他們的人脈資源,或是多利用校友網絡來增加自己就業的機會, 如果我真的像阿雅一樣準備到讓別人無法對我說 No, 我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的!
在書中多處, 我看到阿雅因為像是剛到美國唸書上課及小組討論都聽不懂、或是皮包被偷、信用卡被盜刷等各式挫折,讓她常在學校宿舍洗澡的時候放聲大哭,工作做強弱危機分析,被同事電說以為他們在念碩士嗎?或是演講申請一開始被拒絕,委屈或生氣的大哭。 這些挫折在陌生的異鄉、孤立無援的時候, 是真的會放大很多倍到讓人絕望。 但阿雅的韌性或是 Grit (恆毅力),讓她在各種情況都沒有放棄,哭完後擦乾眼淚反省,靠著各種準備及應對,度過一次次的打擊。
講到這裡,怕有讀者不清楚阿雅的經歷, 快速介紹阿雅原本是台灣蘋果日報記者, 在美國讀了 2 個碩士 (非連續),西北大學整合行銷傳播碩士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企管碩士 (University of Chicago)。 工作先後在美國凡斯媒體集團 (Vance Publishing) 擔任數位產品經理、數位行銷品牌經理,而後到了希爾斯百貨 (Sears Holdings,前美國第四大零售集團) 做手機電商產品經理、大數據行銷分析經理, 再到目標百貨 (Target Corporation,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 出任平板電腦電商產品長,再到麥當勞任全球電商資深總監、eBay 手機拍賣新興市場產品長、及臉書電子商務產品經理、科技與創新產品行銷資深經理。
當然阿雅並不只有高上大遙不可及的一面, 她沒有開外掛所有事情都輕鬆達到, 她和我們一樣是一般人,沒有特別的人脈,但她付出比所有人都多的努力, 才得到今天的成就。書中提到: "大部分的人只看得到我在矽谷大公司工作、帶領行銷和產品團隊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很少人知道我清早、半夜要跟世界各國開會:早上 6 點印度、晚上 11 點南非、週六日晚上以色列(以色列 週日到週四上班)等。我早上 7 點到公司做開會準備,晚餐後收信 準備隔天會議到晚上 11 點。 我曾經被裁員,早上上班被叫去小房間就請我明天不要來, 連回座位收東西都不行"..."我曾經案子失敗害老闆被炒、壓力大數月失眠睡不好、出差時差累到在廁所馬桶上睡著、和同事大吵鬼叫。我也曾經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不好、毫無技能是個假貨包,覺得自己這輩子會一蹶不振、人生沒目標。"
比爾蓋茲是世界最大的線上學校可汗學院的積極擁護者,他對創辦人薩爾曼.可汗的高度評價,曾說可汗離開對沖基金專心做教育是教育領域從華爾街搶到智商 180 天才的一大勝利。 我遠遠不如比爾蓋茲, 但是我想要用同樣的比喻來說, 今天阿雅願意把她過往 10 多年的求學、申請學校、找工作、準備各種挑戰的心路歷程、經驗總結,完整的分享出來,對於眾多讀者來說,厚厚的一本書,把你現在及未來可能遇到的迷惘、想突破現狀、想要有方法達到目標都詳細列出一步步的指引。阿雅大可以把時間花在工作、或是賺更多錢的個人事業上,在美國或是亞洲, 如果有活動要邀請阿雅做一個演講分享她的經驗知識, 我相信門票賣很貴還是會有超多人參加的。 但今天阿雅把她寶貴的時間幫助讀者回答問題、輔導新創團隊、更總結提煉寫出她的經驗、以書籍的形式直接平價的讓更多人受益。
阿雅在書中說: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想成立臉書粉絲頁?為什麼寫文章分享? 我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回頭看我到美國闖蕩這條路,平凡家庭出身的我,受到很多陌生人的幫助:幫我改英文、耶誕節請我到家裡吃飯、載我到 outlet 買過季雪衣......,我認為回饋他們最好的方法, 就是對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具體實踐他們教我的事:「啟發他人」。我希望分享我的經驗和所學,讓跟我一樣平凡的人有機 會實踐自己的夢想!因此,我花很多時間提供免費職涯諮詢、幫其他人改履歷投工作、在美國大學義務講課、提供社團職涯工作坊訓 練、協助慈善義賣等。我知道忙永遠幫不完,但能幫一個算一個! 我感激生命裡有好多貴人,而我期許自己也能在其他人追夢的路 上,助他們一臂之力! ”。
我在美國職場工作幾年, 知道非理工科系在美國找工作真的很難、無敵難! 阿雅不僅找到工作、更陸續在全球知名公司做舉足輕重的專案,也做到管理職,帶領很大的團隊,在美國能做到和阿雅類似位置的華人不少, 但願意熱心分享所思所學的, 就只有阿雅一人了。
今天你只要 300 元台幣 (博客來 79 折的狀態), 就可以把阿雅過去經驗精華帶回家仔細閱讀, 從中學習,我很少強烈的推薦什麼東西, 但如果你今年只能買一本書的話, 就買阿雅這本書吧!不論你幾歲, 我相信你可以從書中得到許多啟發,在求學、工作、寫履歷、訂定人生目標、激勵下屬、自我提升、提升做事效率、了解阿雅故事、一窺美國就業、科技業產業知識, 許許多多好處, 看完絕對收穫滿滿!
如果你能力所及, 可以多買幾本分送給朋友, 如果沒有, 也可以建議你的學校、公司、部門,或是親朋好友買這本書,讓他們也讀這本書來提升自我。畢業季要到了, 也是送給自己及同學的最佳禮物。
博客來紙本書連結: https://bit.ly/2ZuphbU
博客來電子書連結: https://bit.ly/3d8FR57
祝大家都能找到夢想、實現夢想、或是創造新的夢想!
可汗學院使用心得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八卦
謝謝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的書評。在異鄉工作不容易,在頂尖公司生存更困難,很謝謝他總是熱心號召,支持奮鬥的我們!
以下轉貼自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
幾個月前阿雅振筆疾書的在寫她的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新書, 問了我願不願意當她的推薦人, 並傳給我看了一下她的草稿, 我沒有看她給我的檔案, 想都沒想的就答應了。 在我認識的人之中,有幾個人是我可以毫不猶豫的推薦, 阿雅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等到阿雅的書真的上市了, 我就開始有點頭痛要怎麼推薦了, 畢竟一個比我自己厲害的人要我推薦, 我要怎麼寫及描述才能寫的有內容又有意義呢? 我從上週開始看阿雅新書電子版,花了幾個晚上, 把充滿精彩內容 285 頁的書籍讀完。 在我分享這本書的內容心得之前, 我想和你先分享一下我認識的阿雅的一些回憶。
我在公司台灣人社團當打雜小弟, 每個月會幫大家定會議室及安排時間讓大家聚聚, 2018 年初的某次聚餐, 大家都帶著拿好的午餐坐定位, 一如往常我們輪流自我介紹, 到阿雅的時候, 阿雅開朗活潑的聲音介紹這她是阿雅, 剛加入公司不久, 會在全球上網計畫的團隊工作。 我當下聽到,覺得...嗯..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呢...當然事後知道才發現阿雅就是我有追蹤的粉絲頁的作者嘛 (挺遲鈍的!XD)!
我們後來幾次聚會的時候有聊天, 講到我們有機會可以一起直播, 但阿雅工作很忙, 常常要出差飛到不同國家辦公室,有時候我的專案忽然比較忙, 一拖就拖到了 2019!在 2019 年 2 月聚餐中,我們又提到這這件事, 當下決定一定要儘快找個時間, 阿雅其實在聚餐當周又要飛了, 我們趕緊訂下她飛回來到下次出差中間短短幾天的某一天, 3/8 那天就是我和阿雅第一次直播, 有興趣看或複習的朋友請看: 矽谷阿雅 +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Brian: 探索職涯 & 美國科技業經歷。
在直播前 2 天, 我和阿雅見面討論大綱, 阿雅前一天晚上才從非洲出差回來, 但她馬不停蹄的從一早 8 點就開始一連串的會議。 我可以從她臉上看出她的疲憊及時差, 但她絲毫沒有被疲憊影響, 仍然充滿活力和我討論直播中的大綱及大概會問的問題 (當然後來阿雅也沒有照稿問就是了! 😅 ), 30 分鐘討論完, 阿雅背著看起來很重的包包去趕下一個會議了!
為什麼我想要分享一下這幾個和阿雅的回憶呢? 其實我一直很佩服阿雅,大家在矽谷工作, 工作壓力都很大, 但阿雅不僅僅在工作上像鐵人一般的飛來飛去出差、完成許多大專案, 在業餘時間, 也在她的粉絲頁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分享她的經驗、心得及各式直播訪問。 我自己也寫文章、偶爾也做個直播訪問, 所以知道這些都很花時間, 阿雅比我做的更多更好, 讓我時常好奇阿雅是怎麼做到的。
我目前個人的人生目標是培養我的視野、見識、及勇氣, 阿雅在這 3 個面向都遠遠超過我的等級。看完阿雅新書 (終於又講回書了!), 我終於從阿雅的生命故事及經驗,學習到阿雅是如何一步一步到達今天這般成就,以及我可以怎麼從她的分享幫助我提升各個面向。
我對於阿雅幾個經歷特別有感觸, 阿雅在 2008 金融風暴時候從西北大學行銷碩士畢業, 為了改好履歷, 她拜訪學校的就業輔導中心近 60 次, 拜訪到驚動中心主任特別打電話給她 (原因是什麼就請大家自己看書找答案 🤣)。 為了得到她沒有的美國人脈, 她拜訪了西北大學許多老師, 一些還不是她行銷傳播系的老師, 而阿雅在每次和教授見面前都會做好功課, 如果老師說: “我不知道有誰可以介紹給你”, 阿雅會回覆說: “你可以介紹我某某某,他是你之前在這家公司的同事!”, 老師回覆說: “那妳再寄妳的履歷給我。” 阿雅會立刻回覆說: “有,今天早上寄出了!” 當老師再說:“那妳寫信跟我說希望我怎麼介紹。” 阿雅會回覆說:“有,你介紹我的信我也幫你寫好了,你剪下貼上就可以了!”。
看完這一段, 我回想我碩士畢業投了 800 多份履歷找不到工作的時期,我自覺我很努力了, 但我很汗顏的沒有像阿雅這樣渴望得到幫助並做出對應的準備。 我有使用就業輔導中心, 但是並沒有一直持續為面試練習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 我沒有認真找學校老師過往的經歷可以推薦給我什麼樣的他們的人脈資源,或是多利用校友網絡來增加自己就業的機會, 如果我真的像阿雅一樣準備到讓別人無法對我說 No, 我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的!
在書中多處, 我看到阿雅因為像是剛到美國唸書上課及小組討論都聽不懂、或是皮包被偷、信用卡被盜刷等各式挫折,讓她常在學校宿舍洗澡的時候放聲大哭,工作做強弱危機分析,被同事電說以為他們在念碩士嗎?或是演講申請一開始被拒絕,委屈或生氣的大哭。 這些挫折在陌生的異鄉、孤立無援的時候, 是真的會放大很多倍到讓人絕望。 但阿雅的韌性或是 Grit (恆毅力),讓她在各種情況都沒有放棄,哭完後擦乾眼淚反省,靠著各種準備及應對,度過一次次的打擊。
講到這裡,怕有讀者不清楚阿雅的經歷, 快速介紹阿雅原本是台灣蘋果日報記者, 在美國讀了 2 個碩士 (非連續),西北大學整合行銷傳播碩士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企管碩士 (University of Chicago)。 工作先後在美國凡斯媒體集團 (Vance Publishing) 擔任數位產品經理、數位行銷品牌經理,而後到了希爾斯百貨 (Sears Holdings,前美國第四大零售集團) 做手機電商產品經理、大數據行銷分析經理, 再到目標百貨 (Target Corporation,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 出任平板電腦電商產品長,再到麥當勞任全球電商資深總監、eBay 手機拍賣新興市場產品長、及臉書電子商務產品經理、科技與創新產品行銷資深經理。
當然阿雅並不只有高上大遙不可及的一面, 她沒有開外掛所有事情都輕鬆達到, 她和我們一樣是一般人,沒有特別的人脈,但她付出比所有人都多的努力, 才得到今天的成就。書中提到: "也大部分的人只看得到我在矽谷大公司工作、帶領行銷和產品團隊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很少人知道我清早、半夜要跟世界各國開會:早上 6 點印度、晚上 11 點南非、週六日晚上以色列(以色列 週日到週四上班)等。我早上 7 點到公司做開會準備,晚餐後收信 準備隔天會議到晚上 11 點。 我曾經被裁員,早上上班被叫去小房間就請我明天不要來, 連回座位收東西都不行"..."我曾經案子失敗害老闆被炒、壓力大數月失眠睡不好、出差時差累到在廁所馬桶上睡著、和同事大吵鬼叫。我也曾經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不好、毫無技能是個假貨包,覺得自己這輩子會一蹶不振、人生沒目標。"
比爾蓋茲是世界最大的線上學校可汗學院的積極擁護者,他對創辦人薩爾曼.可汗的高度評價,曾說可汗離開對沖基金專心做教育是教育領域從華爾街搶到智商 180 天才的一大勝利。 我遠遠不如比爾蓋茲, 但是我想要用同樣的比喻來說, 今天阿雅願意把她過往 10 多年的求學、申請學校、找工作、準備各種挑戰的心路歷程、經驗總結,完整的分享出來,對於眾多讀者來說,厚厚的一本書,把你現在及未來可能遇到的迷惘、想突破現狀、想要有方法達到目標都詳細列出一步步的指引。阿雅大可以把時間花在工作、或是賺更多錢的個人事業上,在美國或是亞洲, 如果有活動要邀請阿雅做一個演講分享她的經驗知識, 我相信門票賣很貴還是會有超多人參加的。 但今天阿雅把她寶貴的時間幫助讀者回答問題、輔導新創團隊、更總結提煉寫出她的經驗、這本書更直接平價的讓更多人受益。
阿雅在書中說: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想成立臉書粉絲頁?為什麼寫文章分享? 我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回頭看我到美國闖蕩這條路,平凡家庭出身的我,受到很多陌生人的幫助:幫我改英文、耶誕節請我到家裡吃飯、載我到 outlet 買過季雪衣......,我認為回饋他們最好的方法, 就是對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具體實踐他們教我的事:「啟發他人」。我希望分享我的經驗和所學,讓跟我一樣平凡的人有機 會實踐自己的夢想!因此,我花很多時間提供免費職涯諮詢、幫其他人改履歷投工作、在美國大學義務講課、提供社團職涯工作坊訓 練、協助慈善義賣等。我知道忙永遠幫不完,但能幫一個算一個! 我感激生命裡有好多貴人,而我期許自己也能在其他人追夢的路 上,助他們一臂之力! ”。
我在美國職場工作幾年, 知道非理工科系在美國找工作真的很難、無敵難! 阿雅不僅找到工作、更陸續在全球知名公司做舉足輕重的專案,也做到管理職,帶領很大的團隊,在美國能做到和阿雅類似位置的華人不少, 但願意熱心分享所思所學的, 就只有阿雅一人了。
今天你只要 300 元台幣 (博客來 79 折的狀態), 就可以把阿雅過去經驗精華帶回家仔細閱讀, 從中學習,我很少強烈的推薦什麼東西, 但如果你今年只能買一本書的話, 就買阿雅這本書吧!不論你幾歲, 我相信你可以從書中得到許多啟發,在求學、工作、寫履歷、訂定人生目標、激勵下屬、自我提升、提升做事效率、了解阿雅故事、一窺美國就業、科技業產業知識, 許許多多好處, 看完絕對收穫滿滿!
如果你能力所及, 可以多買幾本分送給朋友, 如果沒有, 也可以建議你的學校、公司、部門,或是親朋好友買這本書,讓他們也讀這本書來提升自我。畢業季要到了, 也是送給自己季同學的最佳禮物。
博客來紙本書連結: https://bit.ly/2ZuphbU
博客來電子書連結: https://bit.ly/3d8FR57
博客來電子書的版本已經出了, 其他平台電子書都還沒上架呢, 海外的朋友可以先入手閱讀!當然博客來紙本書可以送貨到全球,付一點運費就可以買到質感很好的書!快去買吧!我自己除了電子版,家中也會有 2 本紙本書呢 (一本找阿雅簽名的會蒐藏、一本偶爾翻看複習)。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0/05/create-your-dream-book-recommendation.html?fbclid=IwAR1G2U-mpQMembCHlltegtrf6wJWq7Z7IC95dmH95th3-43PRQIZaoTNEL4
可汗學院使用心得 在 可汗學院英文班 ::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 的八卦
除了是拼字板以外,换上9個數字就成了幻方盤。MagicSquare,橫豎對角三個數字的總和都是十五。猜猜看,你可以拼出幾種幻方。 閱讀更多. 可汗學院繁體中文 Khan Academy ... ... <看更多>
可汗學院使用心得 在 Re: [心得] 後天努力論vs 天賦論迷思讀書是例外- 看板book 的八卦
其實你那篇的推文都是沒有理解台灣現在很多偏鄉教育的情況
偏鄉教育那時候在毛治國任內
網路速度改善很多,速度早就不輸給都市了
偏鄉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網路速度
反而比較是家庭環境
因為家長普遍受過的教育不多
就算網路速度很快
都市也有給他們資源
之前捐了一些平板給偏鄉小朋友
跟一些基金會聊天
才了解這個問題
所以他們其實需要的是輔導老師給他們那個環境去學習
所以現在偏向著重的部分反而是
找輔導老師來教他們怎麼使用類似均一教育平台這種東西
至於說看影片會階級複製
其實是真正的錯誤
當初可汗學院就是因為成功幫助經濟弱勢的孩童學習
請問你打開網路看youtube的免費教學比較貴
還是去補習班?
當然是打開youtube啊
辦網路一個月頂多也才一千
補一科要多少錢啊?
要說學生沒自制力,這是一個問題沒錯
但沒自制力,你去補習班上課回家不複習一樣考很爛啊
自制力是可以訓練的,也有很多書在教小孩怎麼訓練自己的自制力
這部分的學習動機翻轉教育也提供很多方式
什麼成就獎勵啊,誘因學習啊,學習遊戲話啊之類的
時代早就在變了
看完推文我蠻訝異PTT使用者對於現在全世界的潮流
這麼跟不上
影片無法解決全部的問題
但可以增進效率,降低成本,有效改善窮人付不起補習費的問題
問題就是會讓補習班大量消失
以後可能問問題的形式會比較多
傳授知識變得沒那麼重要
轉而向影片了
我說那些只會說文章偏頗的噓文
我在PTT認真打筆戰五六年了吧
遇過很多只會噓但是連回文戰一篇比較有內容的文章都沒有
真正的筆戰要對決
就是要拿出你的認知跟對方做辯論與對決
拿出資料,書籍,文獻,數據來佐證你的看法
沒論述能力的人PTT蠻多的
論述能力沒看到,會噓而已,在企業裡面也很多這種人
批評別人很厲害,但你跟他說來提點計畫吧
他就又都講不出什麼系統性的東西
浪費大量的時間與效率
我每次都很期待能遇到比較厲害的對手
結果都噓一下就結束了
跟最近那個成吉思汗館長很像
fb一堆說要來單挑的
結果叫他來參加比賽,溜得不見人影
在現實生活遇到這種人基本上已經都懶得理他們了
時間越久越脫離這群人
在PTT因為大家都有機會發言,大家沒再分地位的,菁英與魯蛇大家齊聚一堂
現實生活是菁英少,魯蛇多,在PTT也是
但在現實生活地位離你越低的
比如一間公司,你不是重要人士,連參加會議的權力都沒有
作業員是無法參加主管會議的
所以常常有那種穀倉效應和彼得原理,主管根本搞不懂下面的人在想啥
因為他想不懂怎麼有員工無法訓練....
前陣子在拆SOP的那本書就是在教主管避免跳耀思考
鉅細彌遺解說想法
所以要理解想法也是一種藝術
但PTT因為沒有限制,有時候看到這些言論就搖頭而已
教育這些人沒啥好處,他還反過來很生氣的講一堆543@$(@*$)(@
書板應該都是愛看書的人
結果看到這種噓文
也是蠻感嘆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幾千年前孔子講的話我覺得這句話蠻有道理
很多人書看多了
但他不思考,現實生活怎麼運用
也不去實行
台灣
MOOC我幾年前就開始在跟交大的課
交大的系統做得很好,比起台大更完整豐富
算是台灣MOOC的冠軍
後來有些內容聽不懂我有自費去花錢上大碩
我發現台灣MOOC的水準跟補習班還是有落差
補習班老師歸納考試的時候真的還是把整個脈絡講得比較好
大學老師很多細節沒有講清楚
但有些數學課真的上的不錯
但因為他們認為交大學生能力好
例如上線性代數沒有複習矩陣跟線性方程式
就直接進入主題
那些知識很多後來進入實作領域
確實有用
有些落實且沒用很像在唸歷史
後來去看美國的Mooc課程發現他們很多融合實際軟體開發的能力
實際Coding的要求跟台灣大學差非常多
台灣大學的課程幾乎都還是偏向理論
國外史丹佛等名校
都能看見實際的實作課與理論課兼具
邊講理論邊實作的教授很多
這種做中學的精神
難怪美國能稱霸世界那麼久
真的不是沒有道理
要論述教學方法
台灣實在被屌虐啊
台大教授葉丙成出的為未來而教
我看這板都沒什麼在討論
裡面提到蠻多翻轉教育的實作
和疑問
蠻推薦這本書的
未來的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他也講得很詳細
有一點就是良好的表達能力
不過我認為PTT還可以訓練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早期在PTT跟鄉民嘴
情緒都會很亢奮甚至生氣
後來程度拉開,你就大概知道說,這人程度停滯了
有時候大家程度接近
看的視野比較近
會比較好聊
視野差太多真的不好聊
因為他沒你那些背景知識也實在很難跟他說什麼
我剛出社會那一年
跟兩個朋友一起吃飯
一個喜歡看書,喜歡投資自己
一個剛好不喜歡,比較喜歡玩樂
五六年過去了
喜歡投資自己學好英文,看書那個
現在已經在中國做流通事業外商主管
年薪兩百多
聽說要調去新加玻了
有時候在台灣一起吃個飯都會很驚訝他眼界增長這麼多了
另外一個
現在還在做三萬多的工作
那兩個都私校差不多學校畢業的
家庭背景也都差不多
看這兩個人就感嘆,人的思維跟觀念有在進步跟沒在進步
真的很不同
※ 引述《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之銘言:
: ※ 引述《femlro (母豬教謀神異端審問官1.5)》之銘言:
: : 台灣本來就是一種代工教育
: : 對類組的分類和現代商業的理解與科技完全根本跟不上時代
: : 甚至有反進步的情況
: :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 : 我每次去銀行和郵局,一堆人在那邊抽號碼牌
: : 但辦的存錢,領錢,轉帳,這些業務都完全不需要去臨櫃辦理
: : 而是在家裡用網路銀行點一點就可以了
: : 但這些人不會用懶得學,銀行也因為懼怕大量裁員
: : 掀起驚濤駭浪,還是維持舊的方法
: 基本上我也是這樣子想,
: 不過,我覺得改革得循序漸進,
: atm已經取代了大量人工了。
: 改革太快,讓這社會大多數人沒法適應會造成社會問題,
: 也就是拿石頭來砸自已的腳。
: 能考進銀行的人智力也不差了,
: 如果連這些人都無法工作,
: 你是政府的高官,要如何再想方設法地找出別的工作讓他們做呢?
: 畢竟,「社會制度」是為了絕大多數人而設計的,
: 而非只是少數的天才。
: : 不注重網路系統的高效能與平行處理
: : 導致系統資安的問題而被駭客入侵
: : 再者差勁的使用者介面,因為成本問題導致的支付障礙
: : 比如如果大量普及手機支付,RFID這類卡片支付
: : 不需要去排隊ATM領現金,也可以記帳設定預算
: : 了解收支狀況
: 我相信30年後一定會改變,
: 到時侯連紙鈔都被廢掉,
: 就純數字間的轉換。
: : 現在的教育模式幾年前的可汗教育和MOOC課程的大量發展
: : 現在的教育方式,你會英文可以直接去看MIT的課
: : 看哈佛的課,連台大的老師都直接被屌虐
: : 根本排在世界上連個咖都不是
: : 新世代的教育
: : 連老師與補習班都該被淘汰,因為只要上網花很便宜的成本
: : 就能取得高質量的教學,再花錢請家教解決問題或上討論區討論
: : 就能解決掉學業上的疑惑,而且自己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
: 你這篇的概念,我幾年前用別id提到過,
: 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
: 不過我當時被噓的更慘,
: 因為你不可能擋住既得利益者。
: : 未來台灣應該勇於開放讓中小學高中大學
: : 全面進行看影片,上課進行討論與實作的翻轉教育
: : 而不再只是聽老師上課廢話,因為台灣老師的上課質量
: : 已經無法排進世界知名的教育體系內
: 的確是如此。
: 我那篇也大概是說,授課就不必了,
: 全國的一科都由一個老師在網路上教課,
: 品質齊一才公平。
: 也就是教師品質不再是影響成績的關鍵,
: 剩下的在於學生自已的智力和後天努力的程度,
: 這樣子可以避免掉學區優劣的不平等條件。
: 至於傳統教師的用途是在於解惑,也就是家教老師才是老師的價值。
: : 轉而成為捕手,替學生解決問題創造價值變成是老師存在的意義
: : 甚至是心靈輔導,生活輔導這些比較客製化的教學內容才是老師上課的主力
: : 只能說世界的變化在這五年間飛快前進
: : 但台灣還是停留在十幾年前
: : 進步的非常緩慢,而且當有理想有熱血的教師勇往前進
: : 會遇到低能觀念落伍的家長,同事,校長
: : 繼續用腦殘與過時的方法逼迫新時代的老師
: : 這就是台灣之可悲之處
: : 看不見別人的優點一同合作努力
: : 而偏好懶懶地繼續維持原有的過時方式
: : 企業如此 政府機關如此 教育機構如此
: : 競爭力自然年年下墜
: 很高興這裡是書板,可以遇到聰明才智之士,開心。
: 如果是現行體制太差,
: 那麼我也只能夠常常多閱讀來彌補。
: 我推薦「發現我的天才」,這本十年了吧!
: 但是對我有幫助,
: 只是我希望這間公司能夠推出應用的課程或是書籍,
: 讓一般人更能夠了解自已的比較利益強的領域。
--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against them a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189.1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77811127.A.2B9.html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0/2016 15:05:41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0/2016 15:13:09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0/2016 15:14:04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0/2016 15:17:31
如果補習班課程有那麼爛.....
誰會去買韓授課啊
賣到爆掉好嗎?
大碩暑假你連要去坐在教室看影片,都一位難求......
沒用會這麼多人去?
MOOC跟函授影片最大區別是價格天差地遠
MOOC的精神就是免費質高
美國那些教授的鐘點
不是台灣這些補習班老師能比
高到嚇死人
把那些課MOOC對於推動全球進步有驚人的影響力
MOOC的課程等於讓過去常春藤這種有錢人世界的名校
走進了窮人的家裡
這種進步堪稱是第三次的工業革命也不為過
但台灣補習班跟考試方向
和美國MOOC的方向差很遠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0/2016 22:42:50
教育的本質不是教出天才
而是彌平資源落差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0/2016 23:19:19
教育距離改善貧富差距
本來就沒那麼快
他之所以被擁護
就是因為造福很多上不了常春藤的人
卻可以擁有常春藤的教育資源
線上教育本質上就是在幫助那99%的人降低學習門檻
改善貧富差距
靠線上資源本來就沒有用
他只是協助資源流動
難道今天上了史丹佛的課
就有辦法追上郭台銘賈伯斯?
台大博士離郭台銘都很遠了
要致富是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
但可以提高收入
對於改善貧富差距確實有幫助
教育本來就是長久的
沒個十年二十年看不出來
mooc也才幾年而已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0/2016 23:35:51
唸書的重點不是讓你成功
是預防失敗
我做交易做十年來
看過的書不計其數
都是在避免走過前人錯誤的路
而成功的方法就是你拒絕走錯的路
詹宏志說過:成功就是對得比錯得多 就是成功了
不要跟郭台銘比
跟你的平輩比
為什麼幾年前兩個朋友
待遇差這麼多
思想決定一切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1/2016 00:08:16
即時發問網路也可以啊
stackoverflow和直撥不就是
fb line上問問題的一堆勒
都加了多少群在看問題了
我唸過台灣的小學中學高中大學
有這麼愛發問?
還即時討論更改進度勒....
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
念了十六年書
我還真不知道台灣有這麼愛發問,老師有這麼熱情即時幫你調整課程進度
你也拜託一下
當大家都沒念過書喔XD
快笑死了
問問題是看完影片後的動作
翻轉教育去學校就是針對影片問問題
要做作業 要討論 助教要批改
這是標準的作業流程
不是別人都
是親自做過,這方法完全可行,也早已變成商業模式
前面推文都講多少次了
也腿太大惹吧@@
大碩TKB函授跟MOOC只差在價格
其餘都一樣
在台灣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
真要說台灣教育這麼棒
TKB就不會爆滿成這樣了
他已經是成功的商業模式
就代表這套確實可行
怎會是我自己的好棒棒呢@@
一堆人靠這樣考上台清交
不就是看TKB影片再送你一個助教(家教)
影片也沒有統一啊
還可以快轉勒
而且影片也會做內容更新
影片可以跳躍式章節
還可以自己調整進度勒
程度好的學生可以一週看完一個月的進度
程度不好的學生可以多看幾次
這都是實體課沒辦法做到的
程度差的跟不上,程度好的還要等別人
哈哈哈
你講的那些如果真的好成這樣
那比爾蓋茲就不會贊助可汗了
校園裡的老師都好成這樣
補習班早就倒光光了........
難怪台灣翻轉教育這麼難推XD
這觀念太慘惹
可汗上過TED 比爾蓋茲資助的計畫
但拿出哈佛名師跟台灣老師比
我是不知道台灣老師有哪個臉說自己上課的精彩程度和知識深度
可以超越哈佛拉
如果有,來來來
哪個老師想單挑哈佛名師上哈佛講
用人家的資源上課,然後有疑惑的地方和討論的地方利用上課時間解決
這道理超簡單的
你書也不看,文章也不去google
統計數字還要人家找給你
我也沒看見你拿出什麼統計數字啊
台灣的授課方式要真這麼客製化,這麼即時
這麼依據學生程度
那標準差照理說要超低囉
台灣學生的考試標準差是多少要不要去抓數字看看啊
這麼幽默的推文好久不見了
我看了上一篇的推文才懂你為什麼不知道MOOC在幹嘛
回家看影片
上課是不看影片的= =''
實作細節都沒搞清楚,就再戰XD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1/2016 01:54:41
※ 編輯: femlro (111.248.189.184), 10/31/2016 02:04: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