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細良:「至於政務官出身的邱騰華及楊潤雄,兩人均屬曾外派的政務官high flyer,在梁振英年代由公務員轉成問責官員,邱騰華最近忽然勇武起來,猛烈批評黃色經濟圈,起初不知背後動機,但到本地黨媒社論三箭齊發狂插,就知道黃色經濟圈正觸動紅色官商利益集團,原來局長乃在執行黨的政治任務。至於另一黨的悍將教育局長楊潤雄,相信很多人也走漏了眼。梁振英年代他是個不起眼的副局長,但得力於「吳克儉效應」而彈起,吳局長天生愛遊埠、飲食及剪綵,不理公務,面對公眾的會議,就由楊代表出席,傳媒、議員痛恨吳克儉,所以對楊自然留下良好印象。到林鄭月娥登場,深紅政客左派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獲委為教育局副局長,教育界仍然寄望楊可以把持住教育政策,不受紅色黑手干預。反送中運動持續,青年學子上前線,老師作支援,學校做人鏈,整個世代沸騰起來,學生的犠牲牽動社會各階層,中共自己不作檢討,諉過於香港教育制度、學校及教師。大家都清楚知道「教育」及「傳媒」是近廿年中共在港「政治失敗」的代罪羔羊,中共部署下大舉染紅本地傳媒,封殺不受控的《蘋果日報》,結果?新媒體崛起取而代之,黨完全失去了小罵大幫忙的中間派言論,香港媒體「文匯大公化」,同時也失去影響力。至於教育,時刻想取消通識科,復活國民教育,用《國歌法》對付學生,在課室內搞政治灌輸,同樣,最終越搞學生越反感!
為了清算教育界,楊局長終於赤膊上陣,走去上海黨喉舌《上觀新聞》表忠,發表DQ校長清算教師偉論。被問道若學校不配合調查,甚至校長也支持教師行為,楊表明如果覺得一個校長不能勝任,可以取消其校長資格。身為局長,也曾任政務官,難道不知道處分教師、校長是需按規定程序嗎?在教育專業已有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Council on Professional Conduct in Education),及《香港教育專業守則》(Code for the Education Profession of Hong Kong cum Practical Guidelines)為指引,專門立案處理業界教師失德事宜。楊局長所作所為,是將選舉主任以政治思想審查候選人而進行DQ的方式,引入香港教育制度之中,對教育界進行人人過關的政治思想及言論審查,結果必定進一步觸發混亂及抗爭,香港亂局會再度擴大。
楊潤雄子女在香港唸國際學校,到澳洲升學,畢業後可能回香港賺錢,因為香港獸醫收入是澳洲N倍,他們從未受過香港教育制度折騰,所以楊局長拿其他香港人的子女前途獻給黨,以獻媚取悅聖上,乃閹人奴才所為,自己做了閹人,然後去閹割香港下一代的獨立思考、自由意志,實在可恥之極。香港危局中諛媚奴才主政下,DQ教師、校長勢在必行,2020將是全民奮戰的一年,沒有時間長嗟短歎了。」
可持續飲食通識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 抗爭日常生活化:回顧鐵幕下,波蘭人和勇合一的智慧
//一、集體進行約定的生活小事,持之以恆,讓大家感受團結和持續互相鼓勵,如定時配戴特定飾物或穿著特定衣物,在國營新聞報導時將電視扭向窗外並集體落街散步,在宵禁時間開始後集體將所有寫字樓、商店和家居的燈熄滅,杯葛任何與波共有關或合作的人、組織或機構,集體按章工作或定期請合法病假,等等。
二、形成並廣傳生活守則,將上述的生活小事成文化和正式化,並涵蓋日常各種場合的行為指引(如工作時不與波共有關或合作的人作任何工作以外的社交,或公餘儘量參加飛行學校通識班),及供陷入須向波共妥協的處境時用的實際計策(如儘量聯絡陷入同樣處境的人互相討論應對並將自己的處境向身邊朋友訴說,這樣比自己面對來得安全而可減少須妥協的程度和範圍,且可獲得自己社區的道德和情緒支援),讓人民知所行止。
三、與此同時,各社區自發製作與波共有關或合作的人、組織或機構列表廣傳,並定時更新及修正。
四、自發集體紀念社會運動中的重要日子及對波蘭民族重要的日子,前者儘量低調,後者儘量鋪張。前者的目的是保持記憶及盼望,所以儘量不要引起官方注意和反應;後者相反,要選一些官方也認可的日子,趁機凝聚更多人民,並在鋪張舉辦各式活動時摻進非官方立場和思想。
五、為保持記憶,將波蘭一路走來的歷史和義士儘量完整及真確的紀錄好。
六、在各行各業成立獨立於波共控制的非政治互助聚會。非政治,只做康樂、福利等無傷大雅的公餘日常,才能不受注目的繼續存在;聚會,不是正式組織,從不挑戰官方行業組織的獨一合法地位。看似飲飲食食,其實是個平台,最後開花結果為社會運動在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其實不少行業難以一己之力成立聚會的,故波蘭天主教會一路提供極為堅實強大的支援,幫助不少行業 ── 尤其是學術和藝術界 ── 成立聚會。)
七、全民支援政治犯及其家人、因政治原因被解僱者、被政治迫害而流離失所或浪跡天涯者、全身全心投入爭取人民更好未來而無以生活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勿謂善少而不為,每一個人都重要。
八、保持樂觀很難,那麼就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防止悲觀和麻木。
波蘭人民如此生活日常,至到天明。//
可持續飲食通識 在 伊璇老師 x 補教人生 Facebook 八卦
Hi!這都是我,五年前的我和現在的我。
*
最近看到有些孩子(國高中生都有)用一些比較激進的方式減重,例如只吃蔬菜/水果、單一食物(香蕉、蘋果等)......我看了真的憂心忡忡,一來這樣營養不均會搞壞身體,二來求學階段的你會沒腦力/體力念書呀!關於減肥,老師在這裡想和你/妳分享我的小小心得。
*
這不是一篇教你從50公斤正常人變成42公斤紙片人的文章,而是一個75公斤的胖妹,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瘦到51公斤(不過現在身材也沒多好 XD 還小小復胖了3kg),依然持續努力的血淚史。減肥是條漫長的路,我到目前為止只走了「半程」而已,未來還有很大的空間要繼續努力、求進步。
*
我出生時4300g,不僅是不折不扣的巨嬰,還破了婦產科診所的記錄,然後就這樣一路胖到大,可是身高非常哀怨的停留在159公分。大概是胖小孩比較討喜,我就這樣活在讚美之中,一路自我感覺良好到大學,即使胖到75公斤(請記得我只有159公分!),依然覺得自己是胖子界的正妹。
*
高三那年真的太用功讀書了(狗屁),一路爆衝到75級分,不對,是75公斤......在這個超過45就嫌自己胖、5開頭簡直天崩地裂的年代,應該很少女生可以容忍自己的體重直逼80吧,想當年(98年9月)本人在成大交出的第一張代表作,就是新生體檢的75公斤、體脂率41%的精美數據啊!
*
直到後來升上大二,突然驚覺大學都過1/4了,好像不曾打扮的漂漂亮亮上學去,也從來不是同學口中的可愛女生。在大講堂上通識課的時候,我總是不敢太晚進教室,因為肥胖的身軀出入狹窄的坐位,不僅很不方便,還要忍受旁人不友善的目光(也許是我自己想像的,也許是真的)。
*
大概九月中我開始運動。不過胖子(當時BMI=30)不適合用慢跑這麼劇烈的運動殘害膝蓋,加上我也真的跑不動(過去19年來每逢跑800必使出奧步--裝病、謊稱生理期),因此是用快走的方式,時速大約6~7km,很慢,不過沒有關係,這個階段主要是養成運動習慣,強迫自己不要黏在電腦前。
*
就這樣跑了一個月,自己觀察起來覺得臉稍微變尖了,體重也少了兩三公斤,大概在73kg左右。這時候因為被體脂率嚇到(38%),很怕後半輩子要和慢性病為伍,所以會刻意選比較健康的食物吃,有點激烈的改變飲食習慣。我從小到大就是那種一餐沒吃到肉會發飆的死公主病!(←那也就算了,還是比費歐娜還胖的公主...)當時的菜單如下:
*
早餐:
起床先喝水300cc
全脂鮮奶、無糖優酪乳各100cc+半顆芭樂、半顆火龍果或其他低糖水果打成汁
全麥吐司兩片(或中型五穀饅頭一顆)夾自己煎的荷包蛋+雞胸肉
大約十點多如果餓的話也會吃一碗八寶燕麥粥(自製,加少許黑糖)
*
午餐:素食「蔬菜」便當,約有4樣葉菜類,豆芽菜、高麗菜、空心菜、青江菜......
蔬菜黯淡無光,沒有誘人的油亮色澤,只挾青菜和少量豆腐
(拜託不要夾精緻、重口味、油炸的素製品,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吃素還愈吃愈胖)
主食選擇1/2碗糙米飯+同樣黯淡無光的水炒米粉1/2碗+半個拳頭的地瓜泥
*
點心:中型水果、全麥吐司、和風沙拉+無糖豆漿,
看心情吃,熱量約在200卡左右
或是隨便拿你喜歡的沖泡包(注意鈉、糖、反式脂肪)加大燕麥片泡一泡即可。
*
晚餐:以簡單方便為主,例如御飯糰+和風沙拉+水煮/烤雞肉或6吋SUBWAY醬少生菜多(完全沒醬我吃不下去啊啊啊)
我習慣每天泡一壺茶(茶葉、茶包,高興就好,不加糖),約800cc
另外喝純水約1800cc
*
減肥初期,最重要的是運動習慣的養成和飲食的改善,十月時台南的氣候非常舒服,所以我一星期有五到六天到操場慢跑+快走共50分鐘,剛開始跑的時候心肺功能還很差,不能跑太快,從3km/35分鐘開始,慢慢進步為4km/40分鐘,再變成5km/45分鐘,心跳速約140-145(不然不易進入最佳燃脂區間,很難徹底消除脂肪)
*
有氧運動就是會喘、會流汗的運動,例如慢跑、游泳、有氧舞蹈。不要跟我說你每天睡前都很乖的踩空中腳踏車30下,腳在那邊亂揮幾下就有運動喔?請問誰空中腳踏車可以做到心跳150的,我馬上拜他為師。
*
運動固然重要,但也請給肌肉適度的休息,所以我通常是「OOOXOOX」或「OOOOOXX」(可以自己調整,高興就好)。每週重訓2次,主要鍛鍊股四頭肌(鍛鍊此部位可以加強跑步)、背(大肌群)和手臂。
*
兩個月的時間,我瘦了八公斤,體脂率也下降了!因為原本真的很胖,所以初期會減得很快,這是正常的。值得一提的是體脂。如果你去過市場,應該就知道同樣一公斤的分量,豬油比豬肉來的大塊很多,所以當你減掉一公斤的脂肪時,看起來就比減掉一公斤肌肉的人還有成果。
*
雖然老師我身為活在TR鏡頭下的女人(毆),不過為了講求公信力,還是有放一般手機拍的照片哦~儘管某一張實在太有越南風情XDD
*
如果我的減肥血淚史大家還有興趣,我再PO下集囉!
可持續飲食通識 在 [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系列] 如何建構可持續的未來 - YouTube 的八卦
講者:許碧琪小姐、黎芷婷小姐、林漢明教授、麥君洋小姐、伍美琴教授、黃洪教授主持:梁美儀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大學 通識 教育主任)日期:2020年6 月3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