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可以一再退讓 #文末抽書
前陣子,某人的情緒暴走讓我當下不知所措,
那個狀況對我來說,真的萬分尷尬,
因為接著要工作數小時,
突如其來我卻陷入一場進退兩難的局面,
利用情商,馬上調整情緒,
事後也馬上釋懷,同理對方的情緒爆發,
只是沒想到一再柔軟,卻讓我之後幾度難眠。
的確,每一個人的生命過程中,
都可能因為情緒受到有意跟無意的傷害,
常常都會說服自己,忍過就好,
或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逃避的結果是「我們都不想原諒過去的自己」,
為什麼那時候你不直接跟他說不要就好,
為什麼你要在那時候傻傻被她罵半小時,
為什麼你要把自己不開心掩藏起來,
為什麼只有你在顧彼此的顏面,
最後,過往的一個突發事件,
就變成了無窮盡的心魔干擾,
而這些負面情緒也連同影響到不相干的人。
看完《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可以退讓》,
作者則用範例與科學方式撥絲抽檢,
該如何訓練「不再委屈」的情商訓練。
如果你有以下症狀:
該怎麼把毀滅性情緒力量變成良善?
如何提出正確問題,幫助自我察覺
如何培養自制能力,並強化自我情緒管理
如何運用大腦幫助自己形塑情緒習慣
如何用有益他人的方式回饋他人
如何運用同理心幫助自己,也可能傷害自己
如何成為正面有影響力的人
如何利用情商培養有益跟善良的人際關係
如何保護自己,避免有影響力的人傷害自己
那麼這本書可以讓你更了解情緒管理的重要,
還會有一些自我對話的練習,
聚焦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
透過「暫停」、「調整」、「靜音」、「錄音」、「倒帶」、「快轉」、「預告」,
並教學如何「說好話」的藝術。
負面情緒人人都有,
但將負面情緒變成正向原動力就是一種能力。
千萬不要根據暫時的情緒做長期的決定,
而如何培養情商,
閱讀、旅行跟寫作、看電影都是很好的方法。
透過想法,轉變文字,持續行動,養成習慣,遂成人格,而人格會決定命運,
可以得知任何一件小事,到後面就可能滾雪球般,一發不可收拾,或是變成人格一部分。
許多人都在學習「如何討論情緒綁架」,
因為一旦被綁架後,所有人事物都變得力不從心,
那麼就要透過理性練習,學會轉念跟切割。
最終,我決定放下「情緒問題」,
明白自己在意的是害怕工作搞砸,
也不再放大彼此間的關係對立,
「重新設定」關係,將自我批評放下,
回饋這次事件自己為什麼會如此在意跟不安,
轉負為正後,
你更能堅定自己的立場與加深未來的判斷。
若無法經歷對方的立場,就不要妄斷他人,
感受自己同時,也要架起溝通的橋樑,
每一個情緒脈絡,混淆,
都是與自己和解的開始。
新書馬上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156
也感謝 #時報出版社 提供3本,
給需要情商再訓練的你
FB粉絲頁2本,IG 1本,
留言+按讚 這篇,由時報出版寄送給幸運的你。(只限台灣)
▶ IG: chertravel
(1) 按本篇讚 + 留言 #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
(2) 例如 我需要情商管理 #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
📍參加條件:2020/05/11 11:59 前
📍抽出時間:2020/05/12 FB粉絲團或IG留言處公布
#防疫待在家看書 #時報出版 #雪兒推書
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八卦
#培養高EQ #親子一起來 #居家小隔離 #EQ小成長
#宅在家也可以培養高EQ 😂
[[六種培養高EQ的不可思議方法]]
研究人員發現,某些我們最愛的休閒活動可以增進我們理解與管理情緒的能力,以下這六種不可思議(且讓人很享受)的方法,可以讓強化你的EQ。
🎬看電影
如果你是電影迷,你就知道一部好電影可以激發出什麼樣的情緒反應:讓觀眾為有悲劇性格缺陷的角色掬一把同情淚,或是在勵志故事中振奮昂揚。因此,當下一次你看電影時,看完後請花幾分鐘回想一下你在不同場景裡感受到的情緒。請自問:這部電影對我有何影響,原因何在?這麼做可以幫助你更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
🎵聽音樂
音樂能對我們的情緒展現魔力。下一次當你開啟播放清單時,請注意每一首曲子激發出的感覺,並試著判斷為何這些歌能引起你的共鳴。
📖閱讀
最近的研究指出,閱讀小說會對心智產生一種獨特的效應。當你沉浸在故事裡,想像力也跟著延伸了,讓你把自己投射到角色上面,理解他們的想法、感受與動機。這可以培養同理心,讓你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參與運動與練習
研究人員以系統化的方式審視三十六項評估運動或體能活動情境中的EQ相關研究,他們發現,身體更能順利因應壓力反應、善用心理技能以及用較正面的態度看待體能活動等等,都和高EQ息息相關。此外,此篇論文的作者群主張,參與運動項目的嚴格訓練、面對競爭壓力的人,展現出有能力可理解與管控自身與他人的情緒。
✍️寫作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寫作,尤其書寫和創傷或壓力事件相關的內容,可以當作一種宣洩,對當事人的情緒健康大有好處。
🧳旅行
近期一項研究證明,長期旅行可強化情緒穩定,帶領當事人離開舒適圈,並有助於擴大視野。(小編:防疫期間,請盡量在動物森友會中旅行就好)
--
被親近的朋友踩到底線,卻只能生悶氣?
經常說錯話,關係一下子降到冰點?
另一半亂發飆,找不到頭緒讓你心很累?
四個修補人際關係的要領,三個擺脫情緒綁架的步驟。
六個逆轉怒氣的祕訣,兩個停止抱怨的提點。
每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都可能會因為情緒受到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如果我們選擇逃避而不去正視自己的傷口,反而會將這些負面情緒,再度施加給自己或身邊親近的人。
EQ是善待自己和他人的首要條件,更是決定我們人生成就與幸福感的根源。提升EQ,能讓我們更了解他人對自己的觀感,並與他人的感受建立連結,大幅增進自身的情緒管理能力。
⭕️本整理出自《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讓情緒成為你的後盾,不再委屈自己的EQ練習》,作者:賈斯汀.巴瑞索(Justin Bariso)是作家、演說家與顧問,也是Inc.網站上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之一。本書於4月由時報出版發行,閱讀更多:https://tinyurl.com/EQApplied
圖源|
thenounproject.com; Movie By jokokerto, MY, Music By Mata Sapi, ID, Reading By Juan Pablo Bravo, CL, Exercise By priyanka, IN, Writing By Alice Design, Traveling By Adrien Coquet, FR.
文獻|
- David Kidd and Emanuele Castano. (2017). Different Stories: How Levels of Familiarity with Literary and Genre Fiction Relate to Mentalizing,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11(4), 474-486.
- P. Matthijs Bal and Martijn Veltkamp. (2013). How Does Fiction Reading Influence Empathy?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Role of Emotional Transportation, PLOS, 8(1), e55341.
- Beattie, L., Kyle, S. D., Espie, C. A., & Biello, S. M. (2015). Social interactions, emotion and sleep: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4, 83-100.
- Karen A. Baikie and Kay Wilhelm. (2005). Emotional and Physical Health Benefits of Expressive Writing. Advances in Psychiatric Treatment 11(5), 338-346.
- Julia Zimmermann and Franz J. Neyer. (2013). Do We Become a Different Person When Hitting the Roa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ojourn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5(3), 515.
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 在 VOGUE Taiwan Facebook 八卦
懂得與情緒共處,才是真正的強大。你無法阻止別人傷害你,但可以學會保護好自己。
#好文分享
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 在 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見人哥來說書 - YouTube 的八卦
我們都知道情商很重要,但情商要如何培養?推薦大家看這本《 可以柔軟 , 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 》。 因為這本書教我們很多可以使用的情商技巧, ... ... <看更多>